第二节 区内规划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5&rec=103&run=13

山东利津经济开发区是利津县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循与城市总
体规划相衔接的原则,先后编制《山东利津经济开发区建设规划》《利津经济开
发区总体建设规划》《山东利津经济开发区分区规划》。
一、利津经济开发区建设规划
2002年开发区建设初期,开发区管委会、县建设局、县国土资源局抽调技术
人员, 组成开发区建设规划专门班子,结合2002年8月新一轮《利津县城市总体
规划》,按照近期科学、远期可行、开发一片、受益一片的原则,总体规划,分
期实施。以争创省级开发区为目标,编制出《利津经济开发区建设规划》。
利津经济开发区位于县城西北部,东起津二路,西至店前路,南起大桥路南
侧, 北至城北路,规划控制面积15.5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6.5平方千米。
规划到2005年,开发区面积达到15.5平方千米,进区企业年销售收入实现30亿元,
利税5亿元,出口创汇6000万美元;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25平方千米。
区内用地规划:规划控制区内用地性质分类为工业用地、经营性用地、机关
单位用地、油田、滨南四矿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建成区内规划布局为一类工业
区、二类工业区、高科技创业园区、商贸服务区、居住区、行政办公区六大功能
区。 区内用地以工业用地为主,划分为五个园区。(1)利华益工业园区:规划
位置在津六路最北端, 城北路以南,永莘路以北范围内。(2)化工工业园区:
规划位置在津六路以东, 津二路以西,永莘路以南、利六路以北范围内。(3)
医药食品工业园区:规划位置在津三路以东,津二路以西,利七路以南,利六路
以北范围内。 (4)纺织工业园:规划位置在津六路以东,津三、津五、凤凰路
以西, 利七路以南,利二路、利三路、利五路以北部分路段范围内。(5)高科
技工业园:规划位置在宫家干渠以东,津六路以西,永莘路以南,利二路以北范
围内。工业仓储用地规划安排在津二路以东,枣园村以北,永莘路以南。商业服
务业用地规划安排在开发区西部,结合三里村、西王村改造和四矿生活区扩展建
成规模较大的生活服务区,为北部工业区服务;利二路以南在建的经济适用房,
为南部工业区服务。文化娱乐用地设置两处,一处在工业园区中心生产路和津三
路三角地带建设文化娱乐中心,新建一处游憩广场;另一处在烈士陵园西邻配置
一些展览、纪念设施,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行政办公用地在生产防护绿地以
北,利七路以南,结合工业园区生活中心建设行政管理中心。工业展销用地在津
五路以西、永莘路以北,主要布置展示销售厅(馆)以及宾馆、招待所等为主导
产业发展服务的公共设施。永莘路以北、津三路以东为利华益集团工业园发展备
用地。
建筑规划:区内建筑风格在城市整体建筑风格基础上力求变化,建筑造型、
立面设计不拘一格,但强调单体与群体、群体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建筑形成多样
化。同时,切实维护城市规划建设的统一性、整体性,为城市健康快速发展奠定
良好基础。
二、利津经济开发区总体建设规划
2003年,开发区管委会遵循“总体规划一次到位,基础设施逐步到位,适度
超前,项目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聘请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开发区
总体规划和起步区详细规划,并由东营市规划局、市建委主持召开专家论证会评
审。
开发区总体规划50平方千米,一期16平方千米,二期14平方千米,已开发16
平方千米。在建设速度上,力求适度超前,满足项目需要;在资金运作上,政府
投资为主,市场融资为辅;在建设管理上,公开招标,政府采购,政府监督,社
会监理;在设施管理上,引入市场机制,严格规范管理,提高投资效益。
考虑局部和整体、长远和现实、园区与城区高度和谐统一,按照功能组团布
局相对集中的原则和规模集约化、产业集群化、园区生态化的规划建设要求,构
建以城市建成区为中心,以津六路、永莘路沿线为两翼,继续向西、向北扩展的
“扇”型发展框架,将开发区划分成三大功能区,即西北居住区、产业区、南部
商贸生活综合区。根据现状特点及自然条件,以道路及自然地形将规划区分为以
居住、办公、商贸、文化娱乐为主的4个组团和5个区。其中工业一区、工业五区
以一类工业为主, 工业2区以二类工业为主,工业3区、工业4区以高新技术产业
为主。同时,按照生态化的要求,形成“二轴、八带、十五点”的绿化景观布局。
“两轴”:宫家干渠和三里河沟两岸绿化轴;“八带”:规划大桥路、北环路、
北环一路、津五路、津六路、津七路、津八路、利三路形成沿道路两侧各20—50
米绿化带;“十五点”:分布在园区中的15处公园和街头绿地。
建设规划目标:围绕建设“富强、文明、美丽”新利津总目标,把开发区作
为加快推进工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的主要载体,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加
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计划2003年基础设施投资近亿元,以后每年投资保持5%
—10%的增长速度, 为开发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创造有利的环境优
势,力争到2020年在黄河三角洲崛起一座规划科学、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环境
优美、具有浓郁现代化气息的生态型新型工业基地。
基本原则:依托城市建成区、干线公路、黄河大桥和邻近的铁路、港口、机
场以及其他重要基础设施,提供便捷的交通网络、完善的基础设施、充足的能源
供应;相对集中布局加工制造产业,充分发挥规模效益;因地制宜,发挥本地优
势,体现利津特色;科学分工,突出主导产业;合理布局,保护生态环境;按照
既定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功能分区详规,加快城区建设步伐,构建以现有城市为依
托,以开发区为中心,以滨港路、永莘路沿线为两翼的“扇”型城市框架;坚持
以吸引外资为主,出口创汇为主和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原则,强化科技创
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努力建成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现代化新城区。
规划布局:开发区以新型加工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为支柱产业,
兼顾商贸、办公、居住,建成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综合性园区。开
发区划分为工业区、商贸服务区、居住区、行政办公区四大功能区域。其中,工
业用地划分为一类工业区和二类工业区,规划为五个组团。工业一区、工业五区
以一类工业为主,容积率在0.8—1.0,建筑密度不大于30%,绿地率不少于35%。
区内重点发展食品加工、医药、机械电子、精细化工等耗能小、无污染的工业项
目;工业二区以二类工业为主,容积率在0.6左右,建筑密度不大于35%, 绿地率
不少于30%, 为利华益集团及其发展备用地;工业三区、工业四区以高新技术产
业为主,容积率在0.8—1.0,建筑密度不大于30%,绿地率不少于35%。重点发展
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耗能少、无污染的新
兴产业。
三、2003—2007年五年规划
规划目标:开发区建设重点向西向北拓展,建成区向西扩展至店前路,向北
扩展至城北路, 建成区总面积达到15.5平方千米。基础设施计划投资4.5亿元。
区内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亿元, 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
亿元,城市化水平达到70%,财政收入达到1亿元。
着力提升开发区的品位和档次, 做好“1.2.3.4.5”的文章。建好宫家干渠
开发区段一条水带,成为开发区一条亮丽的风景线;沿宫家干渠两侧建设两条林
带,贯通开发区中心,将开发区分成东西两个区域,使之成为开发区绿色长廊;
建设以烈士陵园为中心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建设集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水上公园,
建设一处文化娱乐中心;进一步完善工业区、商贸服务区、行政办公区和居住区
四大区域功能,提高标准和档次;围绕发展新型工业,建立一处孵化器、一处科
研基地、一处人才培训中心、一处环境治理中心、一处企业管理中心,走出一条
新型工业发展之路。
道路规划:完善开发区内道路框架,新修城北路、津七路、津八路和宫家干
渠东西两条路,拓宽改造店前路,完成大桥路、利一路、利二路、利三路西延到
店前路工程。
给水规划:开发区内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由城市供水管网统一供给。给水管
网采用枝状与环状网相结合布置形式,给水管道沿主干道靠近大用户铺设,消防
给水采用与城市给水同一低压给水管网供给。实施利津水厂二期扩建工程,日供
水能力达到5万立方米; 规划建设库容为1800万立米的水库,满足开发区进一步
发展用水需求。
排水规划:排水工程采用雨、污水分流制。区内规划建设5万吨/日污水处理
厂,污水经管道汇集后统一排至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干管沿东西向道路铺设,
污水主干管沿南北向道路铺设。雨水排放采取短距离、快速就近排放原则排入河
道坑塘。
供电规划: 区内城北110千伏变电站扩容,主变压器安装容量为1×31500千
伏安+1×40000千伏安; 黄家变电站改建为110千伏变电站,主变压器安装容量
为2×50000千伏安。区内10千伏中压线路规划为地下电力电缆,走向为公路东北
两侧,110千伏高压线路走廊宽度为20米。
电信规划: 区内规划建设一处电信支局,交换机安装容量2.5万门,主要道
路及中继线规划为光缆,支路为通讯电缆,管线走向为道路西、南两侧。
供热规划:以区内北部电厂热电联产热源为本区供热,规划建设热力站20处,
供热管线采取地下铺设,热化率达到80%,区内企业不允许再建分散热源。
四、2003—2013年十年规划
开发区继续向西、向北扩展,重点完善规划区道路框架,给水、排水、供电、
通讯等配套设施, 计划投资8亿元,建成面积达到28平方千米。开发区建设与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相结合,加快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步伐,城市
化水平达到80%, 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转型,整合资源、完善功能、增强综
合竞争力。 区内生产总值达到50亿元,三产比例调整为0∶70∶30,财政收入达
到2.5亿元。 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工程,改造区内自然水体,洼地,构建
绿色网络。突出“四景区、三景观轴、二中心”(工业景观区、公共建筑景观区、
居住景观区、绿化景观区;重点街道景观轴、沿骨干道路绿化景观轴、水体景观
轴;形成依托凤凰广场公建中心,中部工业中心及街心公园形成的城区绿心),
建设“绿色开发区”,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
五、2020年远景规划
按照既定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功能分区详规,加快开发区建设步伐,由单项突
进向综合配套转变,由单纯强调功能向注重生态和品位转变,塑造城市新特色,
体现人文关怀,注重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每年集中建设一批重点工程,把开发
区实力做强,规模做大,功能做优,形象做美。进一步配套完善道路,供热、环
保设施、绿化、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完成规划区内村庄改造工作,开发区建成
面积达到45平方千米,区内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0亿元,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
六、山东利津经济开发区分区规划
2006年3月, 开发区管委会聘请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成立课题规
划小组, 以县城总体规划为基础,与同济大学编制的县城控制性详规相衔接,5
月中旬形成山东利津经济开发区分区规划初步方案。 修订完善后,9月向县委、
县政府、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委员会等部门汇报并修改。同时,完善给水、
排水、 电力、电信、热力、燃气、环境保护等专业规划。2007年6月,《山东利
津经济开发区分区规划》编制完成,并经利津县委、县政府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工作委员会批准实施。
开发区分区规划坚持“整体性”、“持续发展”、“规划与管理相结合”、
“环境优先”、“节约用地”、“因地制宜”的原则,依据国家城市规划法和城
市总体规划及有关文件规定编制。东起津二路,西至津十一路,南起滨港路,北
至利十二路, 总面积35平方千米, 其中建成面积10平方千米。规划近期2006—
2010年,远期2006—2020年。规划编制重点: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和方向,确定开
发区主导产业,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确定开发区发展目标与职能定位;合
理规划开发区的空间布局结构;统筹考虑产业发展用地与其他城市建设用地,优
化城市功能和布局结构,明确城市发展时序;从开发区产业特色出发,处理好保
护与发展的关系,强化城市特色的体现,塑造开发区新形象;完善开发区道路与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以及市政工程设施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