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粮食作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4&rec=59&run=13

农场境内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大豆、玉米、高粱、谷子等。
小麦
农场历年种植的是冬小麦。冬小麦的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80%,居
粮食作物之首。建场初期小麦种植面积在1100~7500亩,无灌排条件。小麦品
种主要采用齐大195号,低肥水品种。
1959~1969年,小麦种植面积都在22000~55000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的80%以上。
随着农田水利设施逐步配套,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良种优化,农场
又引进推广了小麦新品种。如:推广了小麦良种碧玛1号、4号、石家庄407、
济南6号、2号等,由于品种更新小麦产量有了一定提高。1966年种植面积最
大,65895亩,1969年,总产量达到4890吨。
20世纪70~80年代,由于境内土地次生盐渍化面积扩大,黄河改道及体
制改革等原因,小麦种植面积降至30000亩左右。
因受水浇条件的制约,小麦产量低而不稳。此期主要推广品种为昌乐5
号、济南10号、沦州1号、泰山1号等。
20世纪80年代后,推广的品种主要有:鲁麦14号、15号、莱州953、稳千
1号、轮抗6号等。1999年播种面积10950亩,亩产221.4公斤,是建场以来单
产最高的年份。
主要栽培技术
(一)选用良种选用高产品种。如鲁麦21号、鲁麦23号、烟农15号、鲁
麦14号、鲁麦15号等。上述品种分蘖成穗率较高,抗倒伏、抗病性好、抗逆
性较好。
(二)肥水运筹
施肥:尿素25公斤、二铵2公斤、普磷50公斤。磷肥和60%的尿素做基肥,
40%的尿素做春季追肥,二铵做种肥。
浇水:在正常年份掌握灌好三次水,即越冬、返青和拔节水。
(三)适期播种
农场播种沿续“白露早, 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秋种时间在9月
25日~10月1日期间。过早和延迟播种同样都会造成减产。
大豆
大豆是农场早年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建场初期,新垦土地最适宜种植大
豆,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44%。1959年,亩产75.5公斤,总产达142.35
万公斤。
主要栽培技术
(一)选用良种适时播种
根据农场气候特点和耕作制度,主要选用高产、早熟、抗病的优良品种。
如鲁豆11号、科丰6号。4月下旬播种。
(二)合理密度
根据试验和调查,大豆种植的适宜密度为每亩13000~23000株。春播宜稀,
夏播宜密。出苗后要采取早间苗、留匀苗的措施,确保苗全、苗壮。
(三)施肥浇水
针对大豆生长特点和农场土质情况,主要采取初花期一次追肥。初花期
追施尿素6.7公斤~8公斤/亩。有条件的也可施过磷酸钙30公斤/亩或磷酸二铵
8公斤/亩作基肥。
(四)适时中耕
中耕具有疏松土壤,保持水分,消除杂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作用,
有良好的增产作用。在播种时要留好机车道,以便机械作业。中耕两次以上
为佳。大豆苗期(二起楼)抓住火候,用苏式耙进行苗期耙地。对消灭杂草
和促进幼苗生长十分有利。
(五)化学除草
1982年前农场豆田除草,主要以人力、畜力、机械为主,以后随着氟乐
灵(播前)的推广应用,化学除草代替了人工除草。
化学除草是一项成本低,工效高的技术措施。用于播前土壤处理剂有:
氟乐灵、灭草猛(卫农)等;播前或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剂有:甲草胺(拉索)、
都尔、乙草胺等;茎叶处理剂有:稳杀得、盖草能、禾草克、苯达松、克阔
乐、虎威等。
高粱
高粱曾是农场的主要粮食作物。最高年份1961年播种面积达27506亩。20
世纪80年代后只有涝洼地零星种植。
主要栽培技术
(一)精细整地
耕地后在适期内耙地2~4遍,达到表土松散,无坷垃,土地平整,以利
于播种出苗。
(二)抢时早播
播前进行选种,晒种和种子处理,采用大小行种植方式,大行为70厘米,
小行为50厘米。机械条播,深度3厘米~5厘米。
(三)及时间苗
高粱在3片叶时进行间苗定苗。一般每亩5000株~7000株。
(四)适时中耕
中耕能疏松土壤,消灭杂草。中后期可结合中耕进行培土。这样有利于
浇水、排涝和防止倒伏。
(五)合理肥水
采用两次追肥法进行追肥。第一次在7片~8片叶时进行,每公顷施纯氮
肥45公斤~60公斤; 第二次在12片~13片叶时进行, 每公顷施纯氮肥70公斤~
100公斤。开花期,在严重干旱时需浇水。
(六)防治虫害
在苗期用毒谷或毒土防治地下害虫。喷低毒有机磷农药防治蚜虫,用毒
砂治条螟。
(七)适时收获
高粱适宜的收获期是籽粒干物质积累达到最高时期。
玉米
玉米是农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除做粮食用外,其秸秆还可用做青
贮饲料,也可做绿肥翻压还田。
20世纪50年代, 每年播种面积都在万亩以上。 最高年份1961年面积达
27506亩。到20世纪70年代末,降至1000亩左右。20世纪80年代以后时断时续。
最高年份1966年,种植面积达19827亩。
主要栽培技术
玉米栽培方式分为春播、套种及夏播三种类型。长期以来,农场主要以
夏玉米种植为主,夏季套种和夏播玉米统称为夏玉米,栽培技术基本相同。
(一)适时早播
夏玉米最佳播种期从5月25日至6月25日。播期的确定,既要使当地的高
温多雨季节与玉米生长发育需要相吻合,最大限度地满足玉米对温度、光照、
水份等条件的需求,又要兼顾到后茬小麦播期。因此,在茬口安排允许的前
提下尽量早播。麦收后,要抓紧灭茬、耕翻,若无墒情,可采用干播等雨。
(二)合理密植
夏玉米的密度要根据品种、地力条件来确定。一般紧凑型品种每亩适宜
密度在4500~5500株;半紧凑型品种适宜密度为4000~4500株。一般每亩下种
量2公斤,行距60厘米,播种深度为4厘米~5厘米。
(三)肥水管理
高产田多采用轻追苗肥、重施穗肥、补追粒肥的三种追肥法。苗肥占总
追肥量的30%,穗肥占50%~60%,粒肥占10%~20%;中产田宜采用施足基肥、
重追穗肥的二次追肥法。苗肥占总追肥量的40%,穗肥占60%;低产田多采
用重苗肥、轻追穗肥的方法。苗肥占总追肥量的60%,穗肥占40%。夏玉米
抽穗开花期对水分反应极为敏感,是需水高峰期。此时遇旱要及时浇水。
(四)防治病虫害
玉米生长期间易发生多种病虫害,病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
等。防治措施主要是选用抗病品种辅以药剂防治,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蝼
蛄、蛴螬、金针虫等)和玉米钻心虫(玉米螟、粟灰螟、高梁条螟等)。虫
害防治以药剂防治为主,地下害虫可在出苗后用毒饵防治;玉米钻心虫多用
药液,毒土、颗粒剂灌心叶防治。草害防除最适宜的时期为播前土壤处理,
苗后茎叶处理。由于进入雨季,往往很难进行,特别是机械作业难度大,易
造成大量伤苗。播后苗前可施以下土壤处理剂;72%都尔乳油、48%拉索乳
油、50%乙草胺乳油、40%阿拉津胶悬剂、乙阿合剂等。
(五)适时收获
一般玉米的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硬发亮时进行收获,农场夏玉米的收
获适期一般在9月20日~30日。
做青贮饲料的玉米主要在乳熟期到蜡熟期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