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4&rec=186&run=13

1956年6月,随着黄河农场的成立,总场卫生所及一分场、二分场卫生所
亦同时建立。总场机关及总场卫生所(即后来黄河农场医院)暂住五分场场部。
总场卫生所用房5间,人员11人。当时系综合门诊,没有分科室,主要诊治
常见病、多发病。医疗器械也很简单,只有几把摄子、剪刀、针管、针头等。
1956年冬,总场卫生所随总场机关搬至总场(现称老总场),用房10间,176.7
平方米。同时留下4人成立五分场卫生所。那时该地区还没有医疗机构,当
地群众也都到农场卫生所就诊,有时还要应群众要求出诊。
1957年1月,总场成立卫生科。农场形成以卫生科、总场卫生所、分场卫
生所的三级卫生网络。不但负责全场的卫生医疗工作,同时也承担附近乡村
群众的诊治任务。并制定出了“走中西医结合的路子,坚持以预防为主,治
疗为辅”的开办农场卫生事业的方针。科长系由部队医院转业后调来黄河农
场,擅长外科手术。在当时各种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因陋就简建起了手术室,
开展了手术业务。因房屋不够,又占用了总场供应站的两排房子做病房、洗
衣房。当时用大铁锅消毒,后又用手提式消毒锅,至1959年才有了立式高压
消毒锅。初期手术室只有几支针管,几件简单的手术器械还是由科长从清水
泊农场带来。绷带、敷料、棉球都回收洗浄、消毒后再用。手术衣、手术巾、
大小单子都是自己缝制的。照明用汽灯、手术床用桌子代替,手术人员也很
少,一人多职,俗称“八大员”,尽管条件简陋,但在工作中都非常认真、
细致,未发生过技术差错。那时,凡普外手术都能做,曾切除过13斤重的肿
瘤。
1962年3月,总场卫生所迁至“山东渤海垦区综合技术学校”(后为黄河
农场子弟中学)院内,用房36间,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五官科、
检验科、放射科、药剂科。主要设备有30毫安X光机、牙科椅子、检验科有
显微镜及常规检验器械。已能做普通生化化验。用10马力柴油机带动4千瓦
发电机自己发电(65年时换成30马力柴油机带60千瓦发电机)。年底,全场卫
生人员61人,病床40张,年门诊量101513人次。其中中医门诊11217人次,对
当地群众门诊32129人次。
是年,根据农场柴禾多的特点,开展蒸气疗法,治疗关节炎、类风湿效
果很好,不仅节约了职工、群众的费用,还节省了药品。
1966年4月,正式成立“山东省地方国营黄河农场医院”。1967年10月,
医院搬进新建医院,新院建房79间,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次年又建职工宿
舍两排356平方米。 1969年12月,黄河农场有卫生所7处,全场卫生人员已达
114人,医院设病床80张,主要设备增加了100毫安X光机、心电图机。1970
年3月,山东生产建设兵团组建,黄河农场医院被组建为山东生产建设兵团
一师医院,为一师师直服务,与黄河农场脱离。黄河农场被组建为一师一团,
一团重新成立卫生队,负责全团卫生医疗工作。新建了卫生队队部,总建筑
面积862平方米,设病床80张。兵团期间,全团卫生人员最高达到170人,年
门诊127370人次,做到营有卫生所,连有卫生员,卫生网络较为齐全。1974
年12月,山东生产建设兵团撤消,一团又改为黄河农场,归惠民地区领导。
1975年1月,一师医院又划归黄河农场,成为“国营黄河农场医院”。同时原
一团卫生队撤消,黄河农场的卫生医疗系统又以医院为主形成网络。兵团期
间,一师为医院增建了职工宿舍、食堂、车库、传染病房等。使医院的总建
筑面积达到4355平方米,总占地面积40377.26平方米,为医院配备了一辆救
护车,使医院的医疗、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1992年4月,医院增设了痔瘘专科、镇痛科(设在外科)。并添置了CO2激
光治疗机、电冰箱、电子血球计数仪。年门诊4万余人次,住院700多人次,
抢救危重病人70余人。在抢救农药中毒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成
功经验,这一年的抢救成功率为100%,在当地小有名气。1992年3月1日,被
垦利县人民政府授予“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称号。1993年6月10日,垦利
县人民法院在黄河农场医院设置法医门诊。1994年5月10日,被东营市委,市
政府授予“双文明”单位称号。
自1994年始,医院对人事分配制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改革,形成了比
较系统的人事分配制度。人事制度为聘任制,即院领导聘科室负责人,科室
负责人聘所属职工,职工也有选择自己岗位的权利。分配制度是全浮动的绩
效工资制度。以科室为核算单位,分配计算公式为:科室工资总额=(收入
-支出)×提成比例。科室人员工资由科室负责人发放,科室负责人享受本
科人员平均工资的1.2~1.5倍,拉开了分配档次,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增强
了医院竞争力,此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成为本地区卫生系统的一大特色。
1997年4月,总场投资29万元,其余部分医院自筹资金改建的医院门诊楼
于1997年12月竣工使用。系二层楼房,总建筑面积1001.57平方米,同时硬化
了路面,美化了院容。至2000年6月间又相继购进了200毫安、100毫安X光机
各1台,全自动血流变检测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黑白B超、立式消毒锅等
设备。全场卫生所7处,卫生人员69人,其中主治医师7人、医(护)师级21人、
医(护)士级20人、其他人员20人。使医院的基础建设、技术、设备都得到了
极大改善和提高,对患者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平均日门诊量保持在50~60
人次。
2000年6月,为优化人才、设备等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建设,使黄河农场
医院、新安乡医院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步解决企业办社会给
农场带来的负担。垦利县人民政府、黄河农场在充分调查、协商的基础上,
经市政府2000年6月2日专题办公会议(第十九次)批准,黄河农场医院与新安
乡医院合并组建垦利县新安中心卫生院,纳入垦利县卫生部门统一管理。经
考核、考试,黄河农场医院有23人被合并入新安中心卫生院,剩余人员仍归
属黄河农场;资产处理是将黄河农场医院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土地及债
权、债务一并合入新安中心卫生院。2000年7月26日新安中心卫生院在原黄河
农场医院举行了开业典礼。2000年12月6日根据东营市农场改革领导小组第6
次专题办公会议纪要精神,又将医院所剩人员中具有卫生系列初级以上职称
的28名医护人员合并进新安中心卫生院。这时黄河农场卫生人员仍有18人未
被合并,其中有医院后勤11人,各分场卫生所7人。2001年2月6日根据东营市
农场改革领导小组第13次会议纪要精神,又将所剩的18人全部合并进新安中
心卫生院,并将黄河农场一分场、二分场、三分场、四分场、科研站、工贸
科、总场机关7处卫生所的财产、房屋、占地一并移交给新安中心卫生院。
医院及7处卫生所共移交占地35763.4平方米,共移交人员69人。至此黄河农
场的医疗卫生工作在经历了44年后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