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玉米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3&rec=70&run=13

一、种植历史
玉米又称玉蜀黍,俗名很多,如苞米、苞谷、玉茭、玉麦、棒子、珍珠
米等。古时还有御麦、番麦、玉高粱等名称。境内俗称棒子、苞米等名称。
玉米原产于美洲,其中的硬粒型玉米于16世纪初传入中国。山东始见于
文字记载在明代万历年间。1590年(明万历十八年)《平原县志》有“玉麦”
的记述。另外,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的《金瓶梅词话》中,第三十一回、第三
十五回在西门庆宴客等情节中写道:“两大盘玉米面鹅油蒸饼儿”、“一碟
玉米面玫瑰果馅蒸饼儿。”说明当时在山东境内,玉米仍是一种珍贵粮食。
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胶州志》记述当地栽培玉米“土不甚宜故稀种”,
亦可证明胶州一带已推广种植,且积累一定经验。20世纪初,马齿型玉米由
美国传入中国(1915年《山东省物品展览会报告》第二篇有记述)。1925年
《山东省志》载:“贫民多恃稷、高粱、山芋、玉蜀黍等。”玉米已成为农
民终岁之粮。1931年《统计月报》载,山东当时107县,有63个县种植玉米,
以鲁西北地区面积最大,其次是胶东地区,鲁南地区无分布。1934年出版的
《中国实业志(山东省)》记载:“玉蜀黍在鲁分布颇广,栽培者计达一市、
一区、七十六县………”
玉米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春种夏末成熟或夏种秋熟。雄穗(花穗)着
生茎顶端,雌穗(棒锤)着生茎中部,多成一穗,亦有成双穗者。籽粒颜色
有红、黄、白和黄白各色,黄粒居多。粒型有硬粒型、马齿型和半马齿型三
种。硬粒型品质较好,马齿型和半马齿型产量高。籽粒供食用,玉米已有农
民的主食逐步演变为少量生活调剂品。玉米是工业原料,在化工、医药、编
织、食用等方面开发了多种用途,如制造味精、膨化酥果、玉米笋罐头、淀
粉、玉米油、酒料等,包叶可编制提包、地毯、坐垫等。蜡质型玉米以嫩穗
上市,鲜玉米秸可青贮作饲料,秸秆可作烧柴、饲料。
新中国成立后,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世纪
80年代初期,随着杂交玉米种的育成和应用,以及农田投入的增加,玉米单
产迅速提高,已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和当地畜牧业的主要原料。
境内玉米主要分布于小清河南广饶县中、高产地块,黄灌区的利津、垦
利县,河口、东营区的中、高产地块,多以麦田套种和麦茬直播方式种植,
以普通杂交玉米为主。除大面积种植普通杂交玉米外,境内还种植蜡质型玉
米(糯玉米)和甜质型玉米。经鉴定糯玉米具有第五酶带,其胚乳全部为支
链淀粉,故而食性粘糯,这两点不同与美洲玉米,专家认为可能该类型起源
于广西、云南一带。糯玉米因产量低,仅为零星种植。甜质型玉米于抗日战
争前引入中国,1931年《山东省农产品种籽交换所种籽目录》有“砂糖玉蜀
黍”,即为甜质型玉米。
二、生产水平
建市前的生产水平 玉米传入山东的早期,仅在“菜园间偶种一、二”,
“乘青半熟,先采而食……”。以后种植面积扩展,产量提高,成为主要粮
食作物。20世纪初,境内玉米每公顷产量607.5~1057.5公斤,起伏不稳。抗
日战争前,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产量亦有提高。抗日战争期间,生产力水平
急剧下降,玉米的种植面积和单产都大幅度下降。战后至建国前,玉米面积
和单产都没有多大增长,与战前基本相同。新中国建立后,境内玉米生产水
平的提高超过其他粮食作物。
建国后至建市前,境内玉米的发展主要经历四个阶段:
1.建国初期的稳步发展阶段(1949~1958年)。随着土地改革和农村经济
的复苏,特别是1956年和1957年,全省提倡扩种高产作物,境内玉米生产发
展较快。但由于当时品种、肥水条件限制,栽培技术水平很低,每公顷产量
增长幅度小,仅比建国前增加150公斤左右。
2.生产的波动阶段(1959~1966年)。由于“大跃进”运动对农业生产力
的破坏和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玉米生产的大减产。以后通过调整,玉
米生产得以恢复。之后,随着玉米双交种的推广,玉米单产显著提高,1966
年每公顷产量首次突破1500公斤。
3.持续缓慢发展阶段(1967~1975年)。这一阶段初期,玉米生产曾出现
短时的缓降。之后随着农田水利条件的改善、化肥的施用、玉米杂交种的普
及(三交种取代了双交种,并开始推广单交种)、制种纯度的提高和一年两
作栽培技术的推广,玉米生产得到恢复和缓慢增长。公顷产量提高到2250公
斤以上。
4.迅速发展阶段(1976~1983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
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提高,随着玉米单交
种的普及、种植技术的提高,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公顷单产接近4500
公斤。
建市后的生产水平建市后,特别是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农田水利设
施进一步配套完善,生产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加之高产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
用、麦田套种面积扩大、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等,玉米产量大幅提高。1994
年,全市玉米公顷单产达到6205.5公斤,超过了全省的平均水平。1999年,玉
米种植面积发展到最大,总播种面积53338公顷,占当年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
的22.18%,玉米总产317374吨,占当年粮食总产的30.4%。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的需求,境内早春地膜玉米得以发展,6月份作为青
食进入百姓餐桌。糯玉米、高油玉米、甜玉米等特用玉米的开始推广,实现
了人民生活的多样化。随着饲用价值的开发,玉米生产的发展也为当地畜牧
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饲料来源。
建市后的玉米生产可分为四个阶段:
1.小幅持续发展阶段(1983~1986年)。建市时,正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的初期。建市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幅度提
高,农田投入空前增加,加上一批高产、抗病、紧凑型良种的应用,玉米生
产仍保持了建市前的良好发展态势,面积持续扩大,单产进一步提高。
2.快速发展阶段(1987~1991年)。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抗病性强、产量
高,一经试种便在全市迅速推开。随着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的大面积推广,境
内玉米生产快速发展。
3.波动阶段(1992~1997年)。1992年,由于受严重春旱和黄河长时间断
流的影响,玉米生产出现大滑坡。粮食市场全面放开以后,玉米生产随粮价
的波动也上下波动。1993年,玉米价格每公斤仅0.90元,严重影响了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导致1994年玉米生产的滑坡。1994年,全市玉米种植面积由1993
年的43031公顷下降到38897公顷。1997年,境内遭遇百年不遇的伏旱,玉米播
种遇到严重困难,出苗不齐、生长缓慢,玉米生产出现大滑坡。1997年,玉
米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47418公顷下降到36070公顷。
4.相对稳定阶段(1998~2002年)。1998年,境内畜牧业快速发展,为玉
米生产的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之后的几年中,全市玉米生产一直保持稳
定发展态势。
二、玉米栽培技术
玉米按其播期不同,可分为春播、套种和夏直播三种主要生育类型。套
种和直播玉米统称为夏玉米。春播玉米在境内种植面积较小,多为零星种植。
其栽培技术基本同于夏玉米,本志中不单独记述。
黄河三角洲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一)适时早播。夏玉米播种期和收获期的确定,既要使当地的高温多
雨季节与玉米生长发育需要相吻合,最大限度地满足玉米对积温、光照、水
分等条件的需求,又要兼顾小麦高产,合理分配当地光热资源,做到全年增
产。在茬口安排允许的前提下尽量早播晚收,是夏玉米最主要的增产技术措
施之一。夏玉米的最佳播期从5月25日至6月5日。夏玉米早播的最有效途径是
麦田套种。麦田套种可增加有效积温300~4000C,又能使夏玉米躲过芽涝,
是一项基本不增加成本即可增产的低耗高效栽培措施。
(二)适时间定苗,合理密植。在3叶1心时进行清苗,5叶期定苗。定苗
时要比计划密度多留出5%左右做为保证系数,以弥补虫害、机械损伤等造成
的缺株,确保实收株数达到计划要求。夏玉米的留苗密度要根据品种、地力
条件、管理水平等因素来确定。一般中产田紧凑型品种,每公顷的适宜密度
为67500~82500株;半紧凑型品种适宜密度为60000~67500株;平展型品种适
宜密度为45000~52500株。增加夏玉米种植密度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一是缩小
行距,窄行密植;二是实行条播,增加播量;三是精选种子,一播全苗;四
是留苗要足,确保密度。
(三)合理肥水管理。高产田地力基础好,追肥数量多,多采用轻追苗
肥、重追穗肥、补追粒肥的三攻追肥法。苗肥占总追肥量的30%,穗肥占总
追肥量50%~60%,粒肥占总追肥量的10%~20%;中产田地力较好,追肥较多,
宜采用施足基肥、重追穗肥的二次追肥法。苗肥占总追肥量的40%,穗肥占
总追肥量的60%;低产田地力差,追肥少,宜采用重追苗肥、轻追穗肥的方
法。苗肥占总追肥量的60%,穗肥占总追肥量的40%。夏玉米抽雄开花阶段对
水分反应极为敏感,是需水高峰期。此时遇旱要及时浇水。
(四)搞好病虫草害防治。玉米经常发生和为害较重的主要病害有大斑
病、小斑病、黑粉病、玉米茎基腐病(青枯病)。方法主要是选育和种植抗
病品种。发生的主要虫害是地下害虫(地老虎、蝼蛄、蛴螬、金针虫)和玉
米钻心虫(玉米螟及粟灰螟、高粱条螟等)。虫害防治主要以药剂防治为主。
防治地下害虫可在出苗后用毒铒防治;玉米螟一般在拔节孕穗期防治,多用
药液、毒土、颗粒剂灌心叶防治。在穗期也搞玉米螟的防治。
(五)适期收获。一般在玉米的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硬发亮时进行收
获,即在完熟期收获。境内夏玉米收获的适期为9月20~30日。如做青贮饲料
用的玉米,主要在乳熟期到蜡熟期间收获。也可以利用仍带绿色的茎叶进行
青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