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农村用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3&rec=54&run=13

境内农电事业是伴随着油田的开发建设而发展起来的。1965年,胜利油
田开始为油区和部分农村供电, 到1980年, 境内农村用电达到1264千瓦时。
1983年,全市的农村用电达到3904万千瓦时。
建市后,地方电力建设步伐加快。1987年1月,广饶县投运第一座110千
伏变电站;1988年10月,东城投运第一座110千伏沙营变电站;1990年9月,垦
利县建成第一座110千伏变电站。至此,除利津县外,全市所辖县(区)都建
设了110千伏变电站,并建成相对完善的县级电网。1990年5月,东营市电业
局先后接管了原由淄博局管辖的110千伏东营、陈官庄变电站及相应线路;原
由淄博管辖的220千伏胜利变电站、 原由滨洲管辖的220千伏沾孤站(盐镇22
0千伏变电站投产后改名为沾盐站)的供电区域划归东营电业局管辖。至此,
初步理顺油田、地方供电关系,形成统一的东营地区电网,农电事业得到进
一步发展,1992年,实现全市村村通电、户户用电。至1995年,全市用电量
达到18476万千瓦,比建市初的1983年增加14572万千瓦时,增长3.73倍。
1998年,国家提出农电工作“两改一同价”(即改革农电管理制度、建
设改造农电网,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同年全市城网、农网三年建设改
造项目启动,历经三年时间,至2000年11月30日,全市农村用电建设工程全
面竣工,总投资3.3亿元,共新建和改造35千伏以上变电站27座,10千伏以上线
路201条、 1654公里, 更新改造配电变压器1092台、 56.07兆伏安, 低压线路
5024.29公里,改造用电村1738个。从根本解决了东营电网建设欠帐过多、主网
架结构薄弱、城网和农网设备陈旧等问题。全市的电能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实现了农村分类用电,全市同网同价,农村电价全部降至最高限价以内。至
2002年,全市农村用电量达到31629万千瓦时,比1995年增加13153万千瓦时,
增长71%,是建市初1983年的8.1倍。
随着农村用电水平的提高,按耕地计算平均每亩用电量逐年提高,1983
年为14.16千瓦时, 1990年为41.25千瓦时, 比1983年增加27.09千瓦时; 1995年为
70.83千瓦时,比1990年增加29.58千瓦时。到2002年为121.32千瓦时,比1995年增
加50.49千瓦时,增长71%;比1983年增加107.16千瓦时,增长7.57倍。全市通电
的村委会, 1983年为1088个,占全市村委会的61%,比建市前的1978年提高了
36个百分点。1992年后,通电的村庄一直保持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