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建市后的农业经济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3&rec=39&run=13

1983年东营建市后,东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对农业工作的一系列
方针政策,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
基础上,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推
行适度规模经营、农业开发股份制、扶贫开发、减轻农民负担等适应生产力
发展的改革措施。农村经济突破“以粮为纲”的单一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调
整,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高效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组织实施农业
开发样板园工程,建设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和名牌产品。在市
场经济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逐步形成粮食、蔬菜、林果、畜产品四
大类型龙头企业群体,全市的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一、“六五”计划时期的后两年和“七五”计划时期
1984~1990年,是实施“六五”计划的后两年和执行“七五”计划时期。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
商品经济,否定了传统的计划体制。各级由着重运用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
转到运用指导性计划,利用价格、税收、信贷、法律等手段调节农业生产和
农业经济的运行上来。有计划地调整经济政策,增加资金、物资、科技的投
入,组织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农业,发展农村商品生产,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建市后,东营市认真贯彻党中央提出的把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方面来的重大决策,大力推进家庭联产承包和统一经营相结合的
双层经营体制等多种形式的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调动了广大
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业投入、实行科学种田的生产积极性,使东营农
村进入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时期。在农业计划、价格、流通等体制方面,
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⒈计划体制改革:1984年,按照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关于改进计划体
制的若干暂行规定》,东营市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农业生产计划除
棉花外,其他作物不再下达种植面积的指标;农产品收购方面的指令性指标
逐步减少。1985年,将粮食、油料(花生、棉油)、棉花取消统购,改为合
同定购,生猪取消派购,实行议价购销。到1990年底,除了棉花和一部分粮
食、油料和烤烟等实行国家计划收购外,其他农副产品全部放开经营。
⒉农产品价格管理体制改革:1983年和1984年,认真贯彻“调放结合,
以调为主”的方针,有计划地调整价格结构。1983年改变了棉花、油脂、油
料的计价办法,到1984年,全市农副产品价格总指数比1978年累计提高60.9%,
年均递增8.2%。
1985~1990年,东营市以解决管理体制集中过多、统的过死为重点,适当
调整国家定购产品的收购价格。1985年4月1日起,根据国务院、省政府的统
一规定,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定购数量以内的粮食按“倒三七”比例计
价(比例收购价)。定购粮食的比例价格(50公斤)为:小麦22.60元,玉米
15.60元,谷子15.60元。1987年4月1日起,提高玉米、稻谷、谷子的合同定购
价(比例收购价),玉米、谷子每公斤各提高1元。1988年,按照微调的方针,
提高合同定购的小麦收购价格。 1989年, 粮食定购价格: 每50公斤小麦由
24.10元提高到25.80元,玉米由16.6元提高到17.6元,粳稻由20.95元提高到27
元, 籼稻由17.9元提高到22.9元, 谷子由16.6元提高到17.6元。 棉花价格:
1985年, 棉花也取消了统购而实行合同定购, 计价办法由“倒二八”改为
“倒三七”,对农民完成国家定购数量以外的棉花,实行市场调节,允许农
民自由出售。1989年1月8日,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文件精神,决定调整棉花
收购政策:1988年度(1988.9~1989.8),棉花生产扶持费按50公斤20元计入供
应价;1989年度,收购棉花按每50公斤30.62元;标准级皮辊棉收购价每50公
斤由176.42元提高到211.42元。1990年,新棉上市起,东营市标准级皮辊棉提
高到300元,等外棉由102元提高到129元。
农副产品价格:1985年4月1日,东营市取消生猪派购。生猪收购价格由
国家定价改为国家指导价;其他农副产品全部放开,实行市场调节价,初步
形成了多种价格形式并存的管理体制。
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改革:1983~1987年,东营市先后对尿素、磷肥、碳
酸氢铵、复合肥、柴油、农机等产品进行调整。1988年11月1日,执行省政府
关于化肥、农药、农膜实行专营的规定,与交售粮、棉、油挂钩的奖售化肥,
按平价执行;其它化肥根据出厂价、进货价和计划外同品种的进价,加权平
均制定综合零售价。1989年1月,对农用塑料薄膜实行综合平均价格。同年4
月,对部分农药进行调整,特别是对9种亏损较大、农业又急需的农药提高
其厂销价格。1990年,提高敌敌畏等10种农药价格,提价幅度10%~30%;同时
降低农地膜的出厂、销售价格。1990年,碳酸氢铵(16.8%)销售价格318元/
吨;尿素(46%)销售价格870元/吨;1605农药(45%~50%)、过磷酸钙(12%)、
乐果(40%)销售价格分别为18916元/吨、343元/吨、16500元/吨;农膜销售价
格7440元/吨;拖拉机(泰山—12)每台销售价格5350元。
(二)农村商品流通体制改革
⒈实行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渠道流通。建市后,商品流通
坚持国营、集体、个体、私营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方针,有力地推动了农
村商品流通。1990年,全市县以下(含县)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9399万元,
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3.69%,是1983年的2.79倍(按当年价比较,下同)。
其中基层供销合作社商品零售总额23324万元, 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
19.94%,是1983年的2.14倍;个体商户商品零售总额25035万元,占全市社会
商品零售总额的21.4%,是1983年的近5倍。
⒉充分发挥供销社的流通主渠道作用。东营市供销合作社在经营范围和
服务领域方面,打破原来按地域、按商品分工的限制,实行购销结合、综合
经营;商品价格方面,在完成农副产品收购任务后,全部实行议购议销,价
格随行就市。 1990年,全市完成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值50409万元,是1983年
2001万元的25.19倍。其中供销合作社系统完成农副产品收购总值21967万元,
占全市的43.58%,是1983年1501.3万元的14.63倍。
⒊兴办城乡集贸市场。建市后,东营市取消了对集市贸易的种种限制,
集市贸易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90年,全市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达18937万元,
是1983年2493万元的7.6倍。 其中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达12449万元,是1983年
2193万元的5.68倍。
⒋大力发展农村集体和个体商业。1990年底,全市集体所有制商业发展到
1451个,从业人员15873人。其中县(区)集体所有制商业机构发展到93个,
从业人员1350人,县以下集体所有制商业发展到550个,从业人员2700人;县
(区)个体有证商户发展到1036个,从业人员1404人。县以下个体有证商户
发展到8861个,从业人员13498人。农村集体商户立足本村本地,通过与外地
建立比较稳定的购销关系,将农副产品及时运往外地销售,减少了中间环节,
增加了农民收入。
⒌积极发展个体运销户。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下,农民参与农副产品
运销的队伍越来越大,经营范围越来越广。据统计,1990年全市各类农用运
输车辆达到20057辆,其中农用汽车1199辆,农用机动三轮车1664辆,农用大
中型拖车2521辆,农用小型拖车14673辆。这些农用运输车辆,成为“七五”
计划时期农村流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促进了“七五”计划时期农业经济的
发展。
(三)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1984年7月,东营市委召开全市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提出“领导精力由
过去主要抓粮食生产转移到用70%的精力抓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产值占农村
社会总产值比重,由过去的小头逐渐发展到70%以上。农村劳动力由过去主
要从事粮棉生产逐步转移到务工经商上来。”此后,各级把发展乡镇企业列
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推进企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与风险机制,加大资金
投入,新增经营项目,很快形成发展乡镇企业的热潮。
1983~1988年为起步和发展阶段。五年中,全市总计投入资金3亿多元,
乡镇企业由4060个发展到3万多个,固定资产由5000万元增加到3.6亿元,增长
6.2倍;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比1983年增长14.8倍,年均递增73.7%;
个体私营企业由1890个发展到26140个。1986年,广饶县大王镇成为鲁北第一
个乡镇企业“亿元乡镇”;1988年,东营市造纸厂被命名为国家二级企业。
1989~1991年为调整巩固阶段。期间,党和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治理整顿,
乡镇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乡镇企业由于先天不足和仓促上马等原因,
出现发展速度大幅度下降、效益滑坡、企业亏损等问题。特别是那些原本条
件不成熟而盲目上马的项目,有的停产,有的倒闭。1990年,全市乡镇企业
比1989年减少了300多个。为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按照产业政策和
效益原则,对全市乡镇企业进行治理整顿。经过治理整顿,全市乡镇企业的
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投资结构逐步趋向合理,一般加工工业比重有所下降,
工业项目的技术含量和产品水平有明显提高。在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
技术改造投资的比重超过50%。1990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0.68亿元,
与1988年基本持平。乡镇企业的发展,扩大了农民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
加大了农业投入,有力的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四)农业经济的发展
1984年至1990年,东营市通过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发展农村经济、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诸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1985年,是执行“六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全市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迈
出了很大的步伐,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市实现农村社会总产值95864万元;
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68917万元,比1983年增长25.1%;其中农业产值60462万
元,林业产值962万元,牧业产值6383万元,渔业产值1110万元。全市粮食总
产达到500100吨,比1983年增长9.6%;油料作物总产达到41770吨,比1983年增
长6.99倍,棉花总产达到36135吨,比1983年增长8%。水果总产量7970吨,肉类总
产量10515吨,禽蛋产量9473吨,奶产量1090吨,水产品产量7482吨,比1983年
分别增长20%、40%、24%、1.69倍和14%。
1986~1990年是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东营市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农业综合开发取得显著成绩,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虽然种植业连续几
年遭受自然灾害,总体上,农业经济仍保持增长趋势。1990年,全市实现农
村社会总产值249269万元,比1985年增长1.6倍;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123202万
元,其中林业产值1521万元,牧业产值24146万元,渔业产值15581万元。粮食
总产量625054吨,比1985年增长25%;油料作物和棉花、水果因灾减产严重,
油料作物总产2861吨,比1985年减少38909吨;棉花总产29689吨,比1985年减
少6446吨;禽蛋产量18988吨,奶类产量2424吨,水产品产量35194吨,比1985年
分别增长100%、1.22倍和3.7倍。
二、“八五”和“九五”计划时期
1991~2000年是执行“八五”和“九五”计划时期,这一时期,是东营市
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邓小平南巡的重要谈话
和中共十四大、十五大会议精神,强抓机遇,深化农村改革,根据市场经济
的需求,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建设。实现了全市农业
高起点、跳跃式、超常规发展,确保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全面完成
了“八五”和“九五”计划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目标,加快了全市农村奔小
康的步伐。
(一)继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八五”和“九五”期间,东营市按照“政府培育市场、市场引导生产、
生产适应市场、政策扶持市场”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通过变
革生产方式、引入竞争机制、调整种植业结构、壮大服务功能、发展龙头企
业、建立农业开发样板园、发展“双高一优”农业等手段,全面发展农林牧
渔业,推进种养加、农工商、内外贸、农科教四个一体化,逐步把农村经济
纳入市场轨道。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继续深化在农业计划、价格、流通
等体制方面的改革。
⒈深化计划体制改革。1992年,按照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
积极推进计划体制改革。在农业计划上,注重经济信息预测,加强国民经济
综合平衡,适当简化年度计划,逐步建立以5年计划为主、长中短期计划相
结合、全面计划和专项计划相结合的农业生产计划体系。在农业计划管理上,
建立指导性计划制度和以中长期计划为主体的计划体系,突出计划工作的客
观性、战略性、政策性;加强对农业经济走势的监测和预警、预报,建立计
划、金融、财政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的机制。
⒉深化农产品价格管理体制改革。1991年,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减轻
财政负担, 提高了城镇粮油及相关制品价格。 1992年,东营市物价局提出
《关于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的意见》,对市管价商品和收费项目,按照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只要对发展生产力和振兴东营经济有利,能放则放,
一步到位;扩大市场调节范围,集中解决一些价格矛盾,深化价格体制和流
通体制的改革,对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减轻财政负担,起到了积极作用,
初步形成了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体、以市场调节为主要形式的
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体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生和发育,政府对物价的
直接管理职能进一步弱化。是年,提高了小麦、玉米、稻谷的定购价格,相
应提高了定量供应城镇居民的面粉、玉米面、大米销售价格。1993年,在保
留定购数量实行保护价格的前提下,放开粮食定购价格;对棉花实行“双轨
制” 价格。 是年9月, 国家再次提高棉花收购价格。 9月1日新棉上市起,
“327”皮辊棉由每50公斤300元提高到330元,级内棉其它各等级按“等级差
价率不变的原则相应提高, 等外棉收购价格每50公斤由129元提高到137元。
1995年,为了调动农民植棉、售棉的积极性,从1995年9月1日起,标准级皮辊
棉实际收购价格由每50公斤544元(含原44元价外奖励)提高到700元。等外棉
收购价格每50公斤提高到291元。1995年东营市皮辊棉收购价格见表3—1。
1996年,是执行“九五”计划第一年,全市整顿价格秩序,适度疏导价
格矛盾, 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升7.5%, 比1995年回落3.5个百分点。
1997年,贯彻“把握大局、稳中求进”的方针,市场物价平稳回落,全市商
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升2.1%,国民经济实现了“软着陆”。同年,认真贯彻
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对涉农收费
进行全面清理,全市共清理废止涉农收费文件74份,项目49个,减轻农民负
担375 0万元,人均35元。1998年,各级物价部门将工作重点转移到运用价格
杠杆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上来。强化农村物价管理,进一步深化粮食流
通体制改革,加强保护价,敞开收购价和顺价销售政策的落实。并搞好农产
品成本调查,相继开展农产品收益情况分析等多项调查研究。1999年,继续
推进价格改革,及时调整小麦、玉米、蚕茧收购价格。2000年,粮食购销政
策作局部调整,实行“敞开收购、顺价销售、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全
市各级粮食部门严格按照三项政策要求,认真掌握新的等级标准,积极敞开
收购。实行优质优价,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种植优质小麦,大力发展定
单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年内,全市收购小麦1.3万吨,并与农民签订2001年
优质小麦收购合同5.4万吨。棉花收购改单一的“坐站收购”为“站内收购”
与“流动上门收购”相结合,并上门指导棉农分拾、分晒、分级交售棉花,
尽量提高棉花交售品级, 增加棉农收入。2000年,全市供销系统共收购棉花
1.24万吨。
⒊深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改革。1991年1月,提高农用塑料薄膜的出厂、
销售价格。是年9月,山东省为确保农业用肥需要,调整平价复合肥、钾肥
的销售价格。1992年,为确保农民利益,支援农业生产,国务院发出通知,
要求加强化肥、农药、农膜经营管理,整顿农资流通秩序。1993年2月,对农
业生产资料主要品种计划部分实行最高限价。1994年5月,山东省改革化肥价
格管理办法,将原统配化肥的国家统一定价与省定价格计划外化肥的最高限
价,改为国家指导价格,由省物价局制定中准出厂价格,允许企业出厂价格
在15%的幅度内浮动。各地小化肥厂生产的碳酸氢铵、普钙、复合肥、钾肥
和小尿素等品种的厂销指导价格,授权市地物价局制定中准价格和上下浮动
幅度。1995年初,市内化肥价格上涨较快,农民反映十分强烈,对此市物价
局加强价格管理,对小化肥生产企业出厂价格实行指导性价格,允许企业在
上下15%的幅度内浮动,对经营企业实行差率控制。同时,整顿农用塑料薄
膜及农药的出厂、销售价格,全市农资价格趋于稳定。
1996年,全市除对化肥、农药等价格进行调整外,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全市统一开展农资、电力、粮棉的专项检查和物价大检查。1997~2000年,进
一步深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改革,并把物价部门工作的着重点放在清费治乱、
价格服务、依法治价和创造招商引资的良好环境上,促进了全市农业经济的
健康快速发展。
(二)进一步深化农村商品流通体制改革
“八五”和“九五”期间,东营市集体、个体、私营、联营、股份制和
外商投资、港澳台投资商业企业迅速发展。特别是从2000年实行了“大开放、
大招商”的政策,更加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商品流通。据统计,1995年,全市
县(含县区)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8020.8万元,占全市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358763.0万元的30.11%,是1990年的2.74倍(未剔除物价因素,下
同);到“九五”末的2000年,全市县(含县区)以下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达到257470万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1115万元的37.8%,是1995
年的2.38倍。县(含县区)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的比例,2000年比1995年上升了7.7个百分点。
⒈深化供销合作体制改革,促进农村商品流通。1991年初,市供销合作
社针对各行各业办实体、上项目、夺位子、争主角的激烈竞争,提出了“农
村不让,城市大上;市场不让,强化服务;零售不让,强化批发”的发展战
略,发挥市县(区)专业公司的龙头作用,冲破区域分工和经营分工的束缚,
形成了上下贯通的联购分销网络。据1995年底统计,全市供销社系统销售化
肥178753吨、农膜1208吨、农药779吨,发挥了农资经营主渠道作用,有力地
支援了农业生产。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8.4亿元, 同比增长86.27%,实现利润
208万元。
1996年,市供销系统针对全市棉花总量下降、费用大幅度上升和化肥进
销价格倒挂等不利因素, 采取破产、 兼并、 重组等办法, 盘活存量资产
1458.77万元。2000年是“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全市供销系统通过发展龙
头企业,重点对棉花加工、油料浸出、蔬菜保鲜加工等项目进行扩建和改造,
棉花年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油料日浸出能力达到1540吨,蔬菜储存保鲜能
力达到6200吨。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专业合作社,努力搞好农资和棉花经营,
全市供销社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额达2.87亿元,较1999年增长1.71%;其中供应
化肥32万标准吨。 至年底, 全系统共收购棉花1.24万吨,比1999年同期增收
3375吨。 年内, 全市供销社系统共完成商品销售总额13.2亿元, 同比增长
20.35%;实现利润379万元,同比增长111.7%。其中,直属企业实现商品销售
总额2.4亿元,同比增长64.24%,实现利润192万元,同比增加305万元。
⒉继续大力兴办城乡集贸市场。在“八五”和“九五”期间,东营市本
着“多方集资、共同建设、统一管理、共同受益”的原则,按照“人民市场
人民建、公益事业大家办”的方针,采取官办、民办、联办、企业办等多种
形式,培育建设市场,城区、乡(镇)集贸市场得到蓬勃发展。至1995年底,
全市集贸市场建设总投资4.6亿元,建成各类市场212处,比建市初的1984年增
长107.84%;市场总占地面积286万平方米,顶棚覆盖面积32万平方米,其中
天天市场55处,专业批发市场36处。全年平均每771人拥有1处市场,人均市
场占有率列全省前茅。市场建设形式也逐步由半封闭式的大棚向高档次的商
厦市场过度。全市已基本形成大、中、小型市场相结合,零售与批发、专业
与综合配套,多类型、多层次、多功能的商品流通网络。
“九五”期间,城乡集贸市场进一步发展,至2000年,全市各类商品交
易市场总数达266个,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48亿元,比1999年增长19.2%,其中
城市为29亿元,增长20.8%;农村为19亿元,增长16.64%。
⒊继续大力发展个体工商户。建市初,全市个体工商户经营规模小,档
次低,从业人员少,个体经济发展不稳定。1983年,全市个体工商户仅10463
个,从业人员仅15929人,注册资金601.8万元。在“八五”和“九五”计划期
间,东营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个体经济健康发展的优惠政策,促
进了个体经济的快速发展。至1995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发展到33258个,从
业人员76093人,注册资金28700万元,产值39621万元,销售总额167921万元。
到2000年,全市私营企业发展到3539个,个体工商户65369个,个体私营企业
从业人员达到19.2万人,占全市劳动力的17%。其中安置下岗再就业5100人;
个体私营企业注册资金29.7亿元。全市个体私营企业的户数、从业人员、注
册资金三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二位。个体私营经济一、二、三产业构成比例为
29∶8∶63。2002年,由于实施“大开放、大招商”政策,加快了个体工商户
发展的步伐。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9793个,私营企业926个,从业人员4.2万人,
注册资金16.7亿元。个体私营企业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10.1亿元,销售总
额99.7亿元,社会商品零售3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10%和63%;实现国
内生产总产值34亿元,约占全市地方总值的7%;上缴税金1.55亿元,同比增
长26.1%,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0.2%。
(三)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东营市在“八五”和“九五”期间,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经过1989
年、1990年和1991年三年的调整,全市的乡镇企业在调整中持续发展。1991年,
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18亿元,比1988年增长64.1%,三年保持年均递增18%的
发展速度。
1992~1995年,东营市乡镇企业为扩大增强阶段。1992年初,市委、市政
府提出“超常规发展、跳跃式前进”的指导思想。全市乡镇企业,以加快发
展为目标,以扩大规模、提高素质和增强企业竞争力为重点,抓住机遇,发
展自己。至1995年,全市有半数的乡镇企业完成改制工作。以优势企业和拳
头产品为龙头,通过联合、兼并和控股等措施,组建起一批企业集团。大力
推进科技进步,实施百项“星火”、“火炬”和新产品开发等项目,培育出
一批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出口创汇的“四高”产品,
增强了竞争能力。 至1995年底,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到52468个,比1983年增加
49408个;从业人员24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0%,是1983年的3.69倍;
固定资产达10亿多元;实现总产值97.54亿元,比1983年增长139倍,年均递增
51%;实现利税10亿元,比1983年增长81倍,年均递增44.4%。产值过千万元
的企业55个,产值过亿元的企业7个,产值过亿元的乡镇31个。全市乡镇企业
中,有国家级二级企业1个,省级先进企业2个。省优质产品70种,省系统优
良产品200种,十几种产品填补国家空白。
1996~2000年,东营市乡镇企业在基本完成改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围
绕明晰产权关系,机制创新和建立内部法人治理结构进行配套改革,初步形
成产权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龙头企业带
头作用增强。全市营业收入过千万元的企业有94个,其中过5亿元的5个,过2
亿元的9个,年实现产值45.4亿元,实现增加值15.8亿元。二是科技兴企力度加
大。全市乡镇企业共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和厂办科研机构30多个,华泰、信义、
金岭等企业的工艺装备、技术管理及生产效益指标均处全国同行先进水平。
全市乡(镇)共完成技术创新项目34个,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引进
可观赏植物、大豆异黄酮、透明质酸等科研成果15个。三是全市个体私营经
济迅猛发展。 至2000年底, 全市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到3539个、 个体工商户
65369个,从业人员19.2万人,其中安置下岗再就业5100人;全市个体私营企
业注册资金29.7亿元,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61.2万元;全市个体私营企业实现
工农业总产值110.1亿元、销售总额99.7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1.3亿元;全
体个体私营企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4亿元。约占地方国内生产总值的7%,占
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10.2%。个体私营企业成为全市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骨
干力量。四是企业改制基本完成。至2000年底,全市376个应改制乡镇企业中,
有346个企业完成了不同形式的改制。其中,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企业
140个,转制为个体、私营的33个,资产出售的66个,破产的24个,兼并的17
个,其它改制形式72个。据2000年统计,全市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397.7亿元,
比1995年的97.54亿元,增加300.16亿元,增长3.08倍。其中工业产值达到217.9
亿元; 实现增加值69.2亿元,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61.9亿元;出口交易值完成
2.93亿元;实现利税总额44.5亿元。
(四)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
在“八五”和“九五”计划期间,东营市以小康建设总揽全局,紧紧围
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双高一优农业,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1990~1995年是“八五” 计划时期, 各级党委、政府深入贯彻执行中央
《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决定》,促进了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
发展。1995年,全市农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双高一优”农业仍保
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粮食生产在遭受自然灾害较重的
情况下仍有所增长。棉花、油料总量下降,蔬菜生产稳中有增,水果产量继
续增加。据统计,1995年,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1186222万元,比1990年
的24 9269万元增加936953万元。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487046万元, 是
1990年的1.84倍。其中种植业产值286735万元;粮食总产885555吨,比1990年
增长42%。
1996~2000年是“九五”计划时期。东营市委、市政府积极引导农民适应
国内、国际经济环境,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力地促进了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到2000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519387万元,
比1995年的487046万元, 增加32341万元, 增长60.2%。 其中农业实现产值
297215万元, 渔业实现产值116513万元。 2000年, 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213450公顷,比1995年减少4759公顷,下降2%;粮食总产达到809403吨,比199
5年减少76152吨,下降9%。粮油作物播种面积5252公顷,比1995年增加961公
顷,增长22%,总产达到11138吨,比1995年增加3123吨,增长39%。棉花播种
面积19196公顷,比1995年减少9998公顷,下降34%,总产达到20056吨,比1995
年增加441吨,增长2%。水果总产68374吨,肉类总产96027吨,禽蛋总产69374
吨,奶类总产8949吨,水产品总产273100吨,分别比1995年增长1.1倍、1.86倍、
1.07倍、78%和2.19倍。
三、“十五”计划时期的前两年(2001~2002年)
2001年和2002年,是“十五”计划时期的前两年,全市重点抓了高效生
态农业、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开发样板园、农业龙头企业建设、
农业科技教育、减轻农民负担、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农业信息工程建设、农
业行政执法等项工作,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001年,东营市实现农林牧副渔总产值556655万元,比2000年增加37268万
元, 增长1.5%。 其中种植业产值318229万元,林业产值5052万元、牧业产值
114243万元、渔业产值119131万元。
2002年是“十五”计划时期的第二年,全市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农
业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团结拼搏,战胜自然灾害,农
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2002年,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
582358万元,比1983年的53569万元增加528789万元,增长4.59倍。其中种植业
产值311050万元,林业产值5358元,牧业产值129822万元,渔业产值136128万
元。 2002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8770公顷,比1983年的174713公顷减少
15943公顷,下降9%。粮食总产765894吨,比1983年的465470吨增加300424吨,
增长65%;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263公顷,比1983年的3900公顷,增加363公顷,
增长9.3%,总产12513吨,比1983年的5225吨增加7288吨,增长1.39倍;植棉面
积42362公顷,比1983年的50460公顷减少8098公顷,下降16%,总产47991吨,
比1983年的33473吨增加14518吨,增长43%。全市水果总产达到68456吨、肉类
总产达到116758吨,禽蛋总产达到85504吨,奶类总产达到2116吨,水产品总
产达到310041吨,比1983年分别增长9.3倍、14.5倍、10.19倍、48.67倍和46.17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