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节日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3&rec=317&run=13

在农历的一年中,有许多节日相庆,即所谓“有年有节,有时有晌”。
节日的性质和内涵不断丰富发展,总的可分为农事节日、祭祀节日、纪念节
日、庆贺节日和社交游乐节日等。
境内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又加外来移民来此安居,节日的风俗礼仪千
姿百态,节日的气氛更加丰富多彩。节日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调节人
与人之间关系,增强团结和友谊,树立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都具有非常重
要的作用。因此,庆贺节日对于千家万户来说是一件大事。
东营境内居民因祖籍不同,节日的习俗各有特色。但欢庆农历传统节日
的习俗,基本大同小异。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是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目。传说三
皇五帝时期,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又称“元旦”。自辛亥革命后,把
正月初一正式改称为春节。旧时天未亮即起,着新衣、放鞭炮、吃水饺。饭
后晚辈结队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给晚辈分香烟、糖和瓜子。邻里互拜,路
遇他人,拱手言“过年好”、“恭喜发财”。初二送年,开始走亲访友,直
至正月十五为止。解放以后,焚纸、烧香、敬神、磕头之俗已逐渐革除,拜
年之俗尚存。兴起机关团体举行团拜、各级领导拥军优属、走访群众、慰问
在岗生产人员之风。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古称正元节,民间称正月十五。
古时早上吃水饺,放鞭炮,祭天。现多为吃元宵,既有阖家团圆之意,又有
心中甜美之味。“元宵节”又称“灯节”。节日间十四为试灯,十五为正灯,
十六为续灯。夜晚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礼花,屋内屋外处处放灯,稚童手提
各式彩灯,群集大街玩赏。各村镇民间艺人,自愿结伴串乡公演,谓“送灯”。
近年,各级多组织民间文艺会演,高跷、旱船、龙灯、耍狮子、跑驴等。到
处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有“锣鼓响,脚底痒”的民谚,围观者
人山人海。旧时还有“元宵节”午夜量月影,预测当年丰歉的习俗。其方法
是:正月十五午夜,等月亮处于正南方时,在平地面上,垂直竖竿,照得月
影长度,再用尺量,得数后推算年景。有民谣曰:“一寸二寸不见面(亦称
一寸二寸年大旱) , 三寸四寸收一半,五寸六寸好年景,七寸八寸水来淹
(雨涝)”。许多年来,这一民谣广为流传。一些有心计的老农每年测量,
用作当年种植计划的参考。究竟有无科学道理,不敢定论,可自验。
填仓日农历正月二十五日,又谓“添仓日”。日出前,家家在院内用草
木灰撒成圈,名曰打囤底。在圈内放置五谷杂粮少许,日出后放鸡啄吃,称
为“填仓”。
春龙节又称青龙节,俗称“二月二”。相传为龙抬头日,是玉龙为民降
雨除旱的意思。这天早起,以草木灰绕屋弯曲为龙,称“引龙”,灰龙头在
大门外,此为“送龙”。有的用草木灰撒成圆圈,内放五谷杂粮,并用砖压
住,称“封门”,寄托着人们五谷丰登的愿望。是日,吃水饺、馒头、面条,
谓之吃“龙耳”、“龙球”、“龙须”。为图吉利,有二月二“剃龙头”之
习俗。晨起,以擀面杖击炕沿,并念歌谣:“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
囤流”。也有的念:“二月二,敲炕沿,蝎子蚰蜒不见面”。多数农家炒用
盐水浸过的黄豆或掺以用黍面擀成的“棋子”,谓“蝎豆”或“蝎子”(意
为炒死蝎子之类的毒虫),作为儿童零食或馈赠亲朋。建国后,此习已渐淡
漠,多数为改善生活,但炒蝎豆、食“棋子”和爆玉米花之习俗仍存。
清明节清明节又称寒食节。俗称“大寒食”、“二寒食”、“三寒食”,
第四天为“清明”。传为春秋晋国介子推焚身绵山之日,后人不忍心动烟火,
故吃冷食。此日早晨,多分食早已煮熟的鸡蛋或冷食。清明节有扫墓添土,
压纸钱,祭祖坟的习俗。群众则戴柳、踏春、植树。幼童始吹柳哨、放风筝、
荡秋千。解放后,机关、学校、社团于此日祭扫烈士墓,献花圈,进行革命
传统教育。
端阳节农历五月初五是“端阳节”,也称“端午节”、“五月节”。此
日,家家户户门窗插艾,稚童系五色彩线于手足之腕,称“五丝”,等到下
第一场雨时剪下,放入阳沟内冲走,意为“化龙而去”;有的戴彩符、香囊
辟邪。也有饮雄黄酒的,以驱蝎子、蚰蜒、蜈蚣、蟾蜍、壁虎等五毒。端午
节是因楚大夫屈原于此日自溺于汩罗江,后人为祭悼他,有食黍米粽子的习
俗。
天贶节农历六月初六日,俗称“六月六”。群众有吃炒面的习俗。也有
于此日晒衣服、晒书籍的习俗,传说这天晒的东西不霉变、不生虫。有的在
这天用新麦子蒸馍馍祭地,并上坟祭祖,称“上新麦子坟”。当地有“六月
六看谷秀”的农谚(谷子开始抽穗)。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乞巧节”、“七月七”。据传,此日为古代
神话中牛郎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之日。这天所有喜鹊都到“天河”上搭桥,
牛郎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另有“七月七,织女哭”之说,这天多少要下点
雨。还有“乞巧”的习俗。此日少女们拿七条线和七根绣花针,于月下穿针,
谁穿的多、谁穿的快,就乞到了织女的灵巧和智慧。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是民间传统的中元节。俗称“鬼节”。据传在宋
代末年,人们正准备过节的时候,元兵突然入侵,因此只好提前一天祭祀祖
先。从那以后,群众中有“八月十五过十五,七月十五过十四”之说。中元
节有祭祀祖先习俗。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是在一年秋季的正中,故曰“仲秋节”或“中
秋节”,俗称“八月节”,是农历传统节日中除春节外的第二个大节日。中
秋之夜,月明如镜,自然会联想到家人的团聚。独在异乡的人,期望借助明
月寄托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是夜,明
月高悬,摆上一年来的丰硕果实如苹果、葡萄、梨、西瓜、月饼等供敬明月,
俗称“圆月”。全家团聚一起,饮酒赏月,分食月饼,庆祝丰收,此俗盛传
至今。但现在只赏月,不再拜月。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俗称“九月九”。因九为阳数,两九相
重为“重九”;而日月并应,两阳相重,故名“重阳”。重阳节有登高、赏
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九月为黄金季节,登高饮酒,以畅秋志。唐
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
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了诗人重阳节怀乡思亲
之情。近年,山东省又将此日定为“老人节”,各地多开展敬老、爱老活动。
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日,俗称“十月一”,旧时称“寒衣节”,有焚烧
纸糊寒衣祭祀先灵的习俗,此俗现已革除。但此日焚纸上坟祭祖的习俗仍存。
冬至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是日交“九”。有“冷在三九,
热在中伏”之说。过了冬至就进入“数九寒天”。数九,从冬至这天算起,
九天为一个“九”,到惊蛰后六天共九九八十一天。我国古代对冬至十分重
视,古人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升,是个吉日,值得庆贺。
到现在还有“冬至过大年”的说法。当地群众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说,
多吃水饺来庆贺,亦有祭祖者。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当地称“腊八节”或“腊八日”。据传,古时
的春节从这天就算开始了。有首儿歌唱到:“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
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每逢这天,家家用小米、
大米、红枣、豆子、花生、莲子等煮香甜可口的粥,称“腊八粥”,含有喜
庆丰收和五谷丰登之意。也有用米醋腌制大蒜的,曰“腊八蒜”。当地农民
称此日为吉日,男女青年择此日结婚者颇多。
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辞灶”,又称“小年”。旧时民间有祭灶
神之俗。这天傍晚,要置酒菜、焚香纸给灶王辞行,并供以糖瓜(麦芽糖),
意为粘住灶王的嘴,以防上天后家丑外扬,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之说。灶王升天六七天后,到除夕这天再请回来,贴上新灶王像,谓之“一
家之主” 。 祭灶之俗已不多见,现仅有吃水饺,也有游子回乡之俗,忌讳
“辞”在外面。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为除夕,俗称“大年三十儿”。
是农历一年中最后一天。此日,家家早起请“家堂”,摆供桌。早饭后,洒
扫庭院,贴对联、贴年画、挂彩灯,称做“除旧布新”。酉时开始“叫明”,
有设“拦门棍”、撒芝麻秸撒岁(碎)之俗。入夜,万家灯火,彻夜明亮。
长辈们团坐饮酒称“守岁”,长辈给儿童钱币称“压岁钱”。直到子时或凌
晨,全家欢聚一堂吃水饺,此时进入“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春节。
家家欢声笑语,处处鞭炮齐鸣,到处洋溢着祥和的气氛。是夜忌讳吵架和说
不吉利的话。建国后,迷信活动逐渐革除,但千里迢迢回家过年,全家团聚
吃年夜饭的习俗,延续至今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