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3&rec=3&run=13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工作。境内农村
先后进行了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1983年建
市后,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制定的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的路
线方针和政策,继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积极调整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
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依靠农业科技投入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市
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始终保持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综观新中国成立以
来,东营农业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3个时期。
(一)1949~1957年恢复发展时期新中国建立后,为迅速恢复长期遭受战争
破坏的农村经济,境内农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
斗的革命精神,组织起来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境内在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基础
上,1950年贯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进行土地改革。至1951年春,垦利、利津、广饶3县土地改革胜利完成。
土地改革的完成,使境内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上彻底摧
毁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几千年来土地占有极不合理的状
况,广大贫苦农民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解放了农
业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政治、思想和文化上也发生
了巨大变化,经过土改运动考验的贫下中农、积极分子、领导干部,大都成
为基层政权的领导力量,成为组织变工队、互助组,发展生产的带头人。农
民识字班、农民夜校如雨后春笋,农民学文化、学技术、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空前高涨,纷纷增添牲畜、农具,兴修水利,改革生产技术,组织互助合作,
开展爱国大生产运动,使遭到战争破坏的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与发展。
在完成土地改革的基础上, 按照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
(草案)》及《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发挥组织起来
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性,开展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及时地引导农民走上了农
业合作化的道路。前后经历了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
合作社3个阶段。早在新中国建立前,境内的抗日根据地就领导农民组织临
时性的“搿犋”互助活动,解决劳力、牲畜和农具不足的困难,开展增产运
动。境内农村组织互助组最早的是垦利县垦利镇五十一户村。1941年,五十
一户村的贫苦农民自广(饶)北迁到垦区后,由于生产资料极度缺乏,自愿
合伙,相互协作,互相帮助,采取插伙播种,单户管理收获的生产形式,自
发地形成季节性的临时互助合作组织。1945年秋,广(饶)北县七区三柳树
村在常年互助组的基础上,率先建立起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同年,广(饶)
北县的六区高店、贾扬李,七区万屋,八区岳家村先后成立了农业合作社。
这批早期农业合作社,其中大部分社比建社前生产明显提高。1951年12月15
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指出:“发展
互助合作有三种形式,即临时互助组、常年互助组和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
为特点的农业合作社。”1952年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派驻工作组,以广饶
县七区为基点,帮助指导互助合作运动。广饶县七区三柳树村由三个互助组
重新组合,成立三柳树村李田英农业生产合作社,并被定为省(分局)、地、
县委指导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点社。1953年春,三柳树农业合作社实行了基
本生产资料公有化和按劳分配的办法,成为全省最早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
农业生产合作社之一。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保留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上,
以土地、牲畜、农具入社,给予合理报酬,统一使用,集体劳动,按劳计酬
的互助合作组织,便于农民接受。1953年8月,毛泽东主席提出党在过渡时期
的总路线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2月16日,中共中央
颁布《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提出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的方针。境内农村坚持自愿互利、逐步推广的原则,“以社带组,以组带单
干”,稳步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到1954年,垦利、利津、广饶3县农业生
产合作社分别发展到132处、85处、481处。1955年7月3日,毛泽东主席发表了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境内各级相继召开“三干会”,农村很快掀起农
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高潮。垦利、利津、广饶3县组织工作组下乡,全面规
划,分批发展。到年底,垦利县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669处、26756户,占
全县总农户数的70.1%;利津县发展到584处、23018户,占总农户数的52.5%;
广饶县初级农业合作社由1235处, 合并为732处, 建立联社103处,入社户数
71629户,占总农户数的83.8%。1956年1月,中共山东省委发出《关于办好第
一批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指示》,要求春耕前试办1万处
高级社,入社农户占农户总数的20%左右,社的规模一般掌握在100户至300户
左右。同年年底,境内农村基本上实现了高级农业合作化。初级社到高级社
的转变,取消了主要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土地归集体所有;牲畜、农具作价
入社,作为公有化基金和生产费基金;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
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时间过短、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
于单一,有的初级社成立后还没有得到巩固、完善,很快就转到高级社,大
大超越了群众觉悟水平,违背了自愿互利、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加之干部
管理经验不足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出现了社员打骂干部、抢粮、拉牛闹退
社现象;有的对牲畜、农具作价过低,侵犯了中农利益,发生宰杀牲畜、砍
伐树木等问题。1957年,中共中央及时发出《关于整顿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指
示》,中共山东省委贯彻中央指示,8月10日发出《关于向干部党团员与广大
农民进行一次大规模社会主义教育的指示》,通过整社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及时妥当地处理遗留问题,加强经营管理,搞好按劳分配,稳定社员情绪,
维护生产秩序,使农业生产合作社逐步得到巩固。在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的同时,国家建立起统购统销体制。粮油棉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取消
粮食、油料、棉花的自由贸易。实施了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实行“种多
少田地、应产多少粮食、依率计征、依法减免、增产不增税”的公平合理、
鼓励增产的农业税收政策;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增加农用生产资料的投放数
量;深入开展爱国增产运动等一系列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政策和措施。
1957年,境内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极
大激发了农民改变贫困面貌的生产热情,通过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改善农业生
产条件、逐步建立农业科技体系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深入开展爱国增产竞赛
运动等措施,粮食单产和总产都有大幅度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有了较大改
善。1956年,垦利县粮食总产达到44572吨,比1952年的43366吨,增收1206吨;
广饶县粮食总产达到123584吨,比1952年的76731吨增收6853吨;利津县的粮食
总产量亦超过了1952年的粮食总产。但是,由于“左”的影响,出现了所有
制的改变速度过急过快,对实现农业合作化的步伐要求过高过急,工作不切
实际,有的甚至出现强迫命令。在统购统销中,统得过死和征过头粮等问题,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一定挫伤,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1958~1978年曲折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
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运动等“左”的错误的影响,东营农业生产经历
了较长时期的波折,尤其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
发展,农业生产受到重大损失。1958年8月9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山东省历城
县北园乡北园农业生产合作社,提出“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
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8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农村
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指出:“在目前形式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
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根据《决议》精神,
省委要求各级领导大胆地、积极地、满腔热情地站在运动前面,领导人民群
众把人民公社办好,各级相继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建立人民公社的问题。境
内的人民公社化,是在高级社建立不久,立足未稳的情况下,伴随着总路线、
“大跃进”,在“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的口号声中,在中共
中央下达《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后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采取
并大社、转公社,相继宣布人民公社成立,实现了公社化。境内的公社化运
动和全省、全国一样,是和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同时进行的,由于在
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出现了以高指标、瞎
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在计划上追求高指
标、放“高产卫星”;在生产管理上搞一平二调,追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
实行大兵团作战,盲目地搞土地深翻运动,不仅浪费了劳力,而且破坏了土
壤结构和肥力;在农产品收购上,搞高征购,造成农村粮食严重紧缺;在分
配上搞平均主义,大食堂。同时在政治上不断反“右倾”,使“左”的错误
不断加重。加之遭受自然灾害,造成农业大幅度减产,粮食、饲草饲料严重
缺乏,大牲畜、生猪大量下降,普遍出现人拉犁,肥料严重不足,农业生产
跌入低谷,致使国民经济出现了三年困难时期。196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发
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十二条”)。中共
山东省委先后发出《关于贯彻执行中央十二项政策的若干补充规定(草案)》,
提出停止公社所有制的过渡试点,强调平调的物资必须退赔实物,任何单位
无偿占用生产队的土地,必须一律退还,并补偿损失。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指
示、规定,境内人民公社进行了初步整顿。1961年,全面贯彻执行中央提出
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
制定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六十条”),调整农村
生产关系和恢复实行发展农业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主要是调整人民公社的体
制和分配关系,将人民公社的一级所有制调整为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使生产队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按劳分配,
取消公共食堂,恢复社员自留地,允许社员发展家庭副业和手工业,社员所
有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永远归社员所有;实行退赔政策,对人民公社化运
动以来“平调”社队和社员个人的各种财物及劳动力进行清理、退赔;减少
粮食征购,减轻农民负担,组织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农业,使农民得以休养生
息。1964年,毛泽东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境内各地
积极响应号召,制定农田基本建设规划,开展整地改土、建设样板田等大规
模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生产条件初步得到改善。经过三年国民经济调整,农
业生产得到较快恢复。1965年,垦利、利津、广饶3县粮食总产量达到208335
吨,比1962年3县粮食总产量的72995吨,增长18.54%。“文化大革命”时期,
在阶级斗争扩大化和一系列“左” 的经济政策影响下, 境内把发展农村的
“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各项行之有效的经济措施,都当作“资本主义”
横加批判。把农民的自留地统统收归集体;把农民的正当家庭副业当成“资
本主义尾巴”割掉;关闭农村集市贸易。在生产上,片面强调“以粮为纲”,
搞单一经济,忽视经济作物和多种经营,农业经济效益低下。国民经济调整
时期所采取的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的政策遭到扼杀。同时,搞穷过渡,批判
“工分挂帅”、“物质刺激”,推行大寨劳动管理经验,实行大寨记工法,
助长了平均主义倾向,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境内农业生产又一次遭到严
重挫折,农业生产呈现停滞和下降局面。1970年,中共中央召开“北方地区
农业工作会议”以后,重申了一系列曾被“批判”和废弃的行之有效的农村
经济政策,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积极发展粮食生产的同
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在积极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鼓励开展家庭副业生
产,刹住了收自留地之风。按照中央“六十条”精神,补足社员的自留地,
划小生产队规模,恢复劳动定额管理和评工记分、小段包工制度,禁止“一
平二调”,鼓励社员家庭养猪。农村干部和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重新被调动起
来,农村以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运动迅速展开。
境内农村广泛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每年利用冬春农闲季节大搞农田基
本建设工程,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变,为稳产高产田建设奠定了良好的
基础。此期,粮食生产取得较快发展,但经济作物发展不快,农村经济发展
缓慢,农民人均分配收入很低。1976年,农业生产稍有恢复和发展。1978年,
境内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达到22363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7962万元,林业产值
852万元,牧业产值3010万元,渔业产值539万元。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2560公
顷,总产341235吨;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420公顷,总产1856吨;棉花播种面积
15333公顷,总产2123吨。水果总产量4522吨,禽蛋产量9313吨,奶类产量179
吨,水产品产量7961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生了根本性好转,农民的吃
饭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三)1978~2002年全面高速发展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境内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全会精神和中
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将工作重心转
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贯彻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影响,
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
纠正了农村工作中长期以来在指导思想上存在的“左”的错误和束缚生产力
发展的僵化模式,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和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使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业投入,
实行科学种田的生产积极性。按照中央部署,在农业计划、价格、流通等体
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1984年,全市取消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
制,确立了农户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农业
生产进入全面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1978年春,利津县虎滩公社小街大队、店子公社戴家大队,为解决群众
温饱问题,自发实行包产到户和联产计酬责任制,当年,粮食产量比上年增
长1倍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
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开。1979年春,广饶县、垦利县分别在斗柯公社
李斗大队、 西宋公社小口子大队、 董集公社左王大队等12个生产大队进行
“大包干”(家庭承包土地,收获后完成国家订购任务,交足税收,集体提
留,余为己有)和包工到组、联产计酬、超产奖励等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试点。同年,中共垦利县委提出农业生产在生产队统一核算下,实行包工到
组,联产计酬、超产奖励的责任制,并在全县推行“五定一奖”(定人员、
定地块、定任务、定时间、定质量、超产奖减产惩)生产责任制。1980年,
垦利、利津、广饶3县普遍推行“大包干”、“家庭联产计酬”、“联产承
包”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至年底,3县已有336个生产队实行“大
包干”,2154个生产队实行联产承包、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1983年,全市
农村99%以上的生产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
下发《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出
现的如承包期短、农民怕变不愿向土地投资、承包地块零散不利于区域种植
等问题,《通知》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
同年,为保证政策的连续性,鼓励农民增加向土地的投资,解除农民的后顾
之忧,全市按照中央文件精神,推行土地发证、合同承包等改革措施。土地
承包由原定3~5年延长到15年以上,颁发土地证26.95万份,签订承包合同19
万份,占应签合同的70%;普遍进行土地评级,占应签合同的70%。此后,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并逐步推向林、牧、副、
渔各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也由包干到户逐步发展为集体统一经营与
农户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将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交给农户或专
业队承包使用,按合同的要求组织生产和经营,凡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办
好的事情,由集体统一组织管理和经营,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农民个人
发展生产的积极性都能得到充分发挥。1998年12月初至1999年底,根据中央、
省、市有关指示精神,全市开展了新一轮土地延包工作。各级认真贯彻执行
中央的土地延包政策,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分类指导”的原则,承
包期一律定为30年,承包期不到的,顺延到30年。1999年底,全市完成土地
延包的村1758个,占任务总数的99.1%;合同文本、合同签订、合同鉴定“三
统一” 率为100%; 签订土地承包合同、 发放《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各
28.4万份;延包土地197.99万亩,通过土地延包,稳定了土地承包和土地承包
者的关系,调动了农民生产投入的积极性,解决了第一轮承包中遗留的问题,
全市取消“两田制”60.4万亩,压缩“机动地”9.4万亩,减轻了农民负担。
至1999年12月,土地延包工作全部完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
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
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充分解放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农民的生
产能力得到空前释放,不仅很快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民的温饱问题,农民生活
和农村的落后面貌也彻底改变,是农村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伟大革命。
农村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逐步探索正确处理一、二、三产业的关系,加
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积极发展二、三产业,把乡镇企业作为发展农村经
济的战略重点,推动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在农业内部,认真贯彻执行“决不
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正确处理种植业与林、牧、副、
渔业的关系,坚持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在种植业内部正确处理粮食作物与
经济作物的关系,在确保粮食作物稳定增产,保障供给的前提下,大力发展
经济作物,使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生产互相促进。
全市上下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围绕
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这个目标,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调整优化产
业结构,培育畜牧、水产、瓜菜、林果、花卉等主导产业,建设了一批龙头
企业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初步形成了产业化经营的格局,促进了农业和农
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步走向开放、合理、
高效、可持续发展轨道。在农业内部结构中,种植业粮食产量逐年提高,经
济作物产值和效益大幅度增长;林业由偏重社会效益向生态、社会、经济效
益并重发展;畜牧业逐步由耗粮型、高成本的猪饲养为主向节粮型、低成本、
高效益、综合饲养食草型畜牧的方向发展;水产业逐步形成了以渔为主、多
业发展的格局。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第一产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
重逐年下降,二、三产业逐年上升。1989年农村二、三产业产值首次超过第
一产业产值,并且一直保持增长势头。2002年,农、林、牧、渔业占农业总
产值的比例由1983年的88.74∶1.32∶8.97∶0.97调整到53.4∶0.9∶22.3∶23.4。
2002年,粮经作物播种面积比例由1983年的73.9∶26.1调整到48∶52。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建市以来,始终坚持以治水改土为重点,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先后兴建了麻湾引黄工程、王庄二干、下镇分干、永安
分干等一批水利设施,建设了王集、南堤、永安等一批水库。2002年,全市
引提水能力达到514立方米每秒,一次性蓄水能力达到8.31亿立方米,有效灌
溉面积达到14.67万公顷。建市后,为了根治涝灾,先后治理了小清河、支脉
沟、广利河、溢洪河、沾利河、挑河、神仙沟等25条大型骨干排水工程,完
成土石方355057.6万立方米,总投资21.16亿元。
农业现代化初具规模。农民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农业生
产率大幅提高。 2002年底,东营市农机总值达到13.82亿元,农机总动力达到
163.32万千瓦,分别比1983年建市初增长了4.05倍和11.56倍。各类拖拉机保有
量为45518台,553073千瓦;电动机29573台,19.05万千瓦;全市农机具的配套
比达到1∶4.07。全市每个农业劳动力拥有农机动力4.58千瓦,每个农户拥有
农机动力5.2千瓦,每公顷耕地占有农机动力9.43千瓦。建市后,化肥施用量
进一步大幅度增加,施肥技术也进一步得到深化改革,微肥的施用也因地制
宜逐步推广。1983年施用量33017吨,亩施用11.98公斤,到1993年突破10万吨,
达到100881吨,亩平均施肥38.1公斤。1994年化肥施用有所下降,开始重视科
学配方施肥和增施有机肥,但化肥施用量仍保持在90000吨左右。90年代中后
期,配方施肥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完善测试手段,配方施肥
质量得到逐步提高,由定性施肥发展到定量施肥,测土平衡施肥得到大面积
的推广应用。1995年,配方施肥面积超过100万亩次,配方施肥不但在粮食作
物、经济作物等大田作物上应用,而且也应用于瓜果、园林、蔬菜等作物。
2002年,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达10.59万吨;2002年农药使用量达3477吨,拥
有各种植保机械23万余台(架),机械植保作业面积86.69千公顷,对适期防治
病虫害发挥了重要作用。蝗灾是境内重要的农业灾害之一。建市初,主要以
化学防治为主,进入20世纪90年代,综合防治措施逐步运用于治蝗工作中,
在以化学防治为主的基础上,初步进行了微孢子虫生物农药治蝗试验。1998
年以后,生物防治和蝗区大面积生态改造应用于治蝗工作中,飞机防治推广
应用高效低毒农药锐劲特。2001年10月,山东省新安治蝗机场(垦利县黄河
口镇境内)项目经农业部批准立项,国家投资1200万元进行治蝗设施重建,
飞机跑道扩建。2002年9月15日开始实施。通过以上防治措施的改进,有效地
控制了蝗害,提高了防治速度,保护了生态环境,防止了人畜中毒,达到了
“不起飞、不成灾”的总体目标;农作物品种不断更新,通过大力实施良种
工程,积极引进、繁育、推广应用优良品种,2002年全市良种面积所占比率
达98.8%以上。
农业开发成效显著
1956年,境内兴建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对广饶县北部大片盐碱地进行
灌溉改造。20世纪70年代大搞台田、条田,进行涝洼治理。1988年,中共中
央和国务院决定利用耕地占用税、预算外资金中征收的农业发展基金的一部
分、农业银行土地开发贷款以及国际金融组织提供的贷款,在全国进行大规
模的农业综合开发。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被列入全国十一大片开发区域,东
营市是山东省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的重点区域。1989年,黄河三角洲农业开
发被列为全国八大开发区之一。同年,国家计委把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
试验项目列为全国20个重点项目之一。以上三项农业开发简称为“三黄”农
业开发。1989~1990年,实施第一期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1991~1993年,实
施第二期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1989~1991年,实施第一期黄河三角洲农业
开发,1992~1994年,实施第二期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1989~1990年,实施
第一期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试验项目;1991年,实施第二期黄河三角洲
农业综合开发试验项目;1992年,实施第三期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实验
项目,连续实施4年。从1994年起,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并入黄河三角洲农业
开发,1994~1996年,实施第三期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农业开发是一项复
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主要包括农业、林业、水利、水产、畜牧、农机、科
技7个方面,通过综合开发,综合投入,综合治理,实现经济、社会、生态
效益的有机统一。1988年以来,全市共实施农业开发项目343个,总投资78489
万元。其中省以上投资38181万元,地方配套和自筹33221万元。开发改造土地
175.2万亩,其中改造荒碱地55.3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19.9万亩。建设多种经
营和农副产品加工项目90个。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面,新建了麻湾引黄工
程,改造扩建了王庄二干,并新建和改建了南堤、王集、永安、陈庄、马家、
牛庄、北岭等一批高标准平原水库。在科技示范项目建设方面,建设了大王、
绵野、小张、龙居、北岭等一批具有现代化科技农业雏形的示范项目基地。
通过十几年的农业开发,全市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综
合产出能力显著提高,为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打下
良好基础。
农民负担得到有效控制
一是农民负担管理走向规范化、法制化。1993年,全市按照省委、省政
府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有关精神,深入开展以清理文件、项目、非生产性建
设和整顿乡统筹村提留、收费与罚款、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为主要内容的减
轻农民负担的“四清理、三整顿”工作。全市共清理出涉及农民负担的文件
250余件,其中市级40余份,查出卫生院改貌、派出所达标、法庭达标、国办
校舍达标等30多项达标升级项目;查出治安费、绿化费、卫生事业费、办电
集资等40多项集资、收费和罚款项目。经市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审核,报
经市委、市政府批准,明令宣布废止24项达标升级活动,35项集资、收费、
罚款项目,28份涉及农民负担的文件,10种对农民承担费用错误的收取与管
理方法。1994年,全市各级深入贯彻国务院《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
继续开展农民负担“四清理、三整顿”工作,全面推行农民负担卡和农民负
担统一收据制度。突出了农民负担资金的管理,做到取之有度、用之合理。
1996年,落实减负“四项制度”(预决算制度、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农民
负担专项审计制度、两公开一监督制度)。1997年,东营市委、市政府下发
《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
的意见》,文件要求实施目标管理、落实“一票否决”、健全农村负担卡等
六项制度,规范监督管理,开展专项清理,搞好截流堵源。全市共清理市级
涉负文件12份、项目22个;清理县级涉负文件62份,项目62个。全市有60%的
乡(镇)实行负担资金由乡(镇)经管站统一提取、管理和使用制度,资金
使用实行报帐制,农村财务一月一审计。1999年,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
进一步做好1999年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通知》 。 同年,市委、市政府下发
《关于在全市实行农民负担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意见》,文件规定:全面推行
农民负担一定三年不变的管理办法,以1998年为基数,到2000年一定三年不
变,1998年农民负担的村提留和乡统筹费以村为单位,既不超过1997年农民
人均纯收入的5%,也不得超过1997年的预算额,全面落实农民负担预决算制
度、社会负担登记审批制度、农民监督卡制度、村提留乡统筹资产管理制度、
专项审计制度、“两公开、一监督”等六项制度,进一步规范“两工”使用
办法和规范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继续实行“一票否决”制度。2000年,市直
涉农部门和各县(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组织开展涉及农民负担项
目的清理,重点清理三提五统以外的收费、集资、摊派和各种达标升级活动。
针对农作物因严重干旱减产的实际情况,做好农民负担减免工作。2001年,
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法规,落实农民负担预
决算、农民负担监督卡等项制度,完成年度农民负担预决算,并严格监督检
查。年内全市农民承担三提五统预算总额10313.5万元,人均106.3元,占1997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72%,扣除市县两级减轻农民负担转移支付专项资金35
元,全市农民人均实际负担71.3元,占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17%。减免
烈军荣残、特困户、70岁以上老人等负担84196人,减免资金901.9万元。“两
工”预算劳均27个。三提五统以外的集资项目共120.4万元。
二是改革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体制。1996年,全市推行村财乡管、定期审
计、村会计乡聘任“三位一体”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体制。至年底,全市有
40个乡(镇)建立“三位一体”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体制,新增农村集体净
资产24099万元,比1995年增长48.3%,节约村级非生产性支出1000万元。“三
位一体”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效果初步显现。1997年,全市农村集体财务管
理在实行“三位一体”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在广饶县陈官乡、小张乡和东营
区史口镇,开展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试点工作。1998年,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以
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为工作重点,对全市1784个行政村的农村财务全部进行
清理,并在全省第一个全部实现“双代管”。同时,全市农村财务管理实现
“四个统一”,即:统一公开的时间、形式和内容,统一民主理财程序,统
一帐簿设置和财务管理档案,统一村会计管理。全市1784个行政村全部建立
了财务公开栏,实行月公开制度;全部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全部实现了会
计由乡(镇)政府聘任制度。1999年,根据鲁政办发[1999]55号文件精神,
清理乡、村两级不良债务。全市乡(镇)债权总额22247万元,债务总额42214
万元,担保债务总额1168万元;全市村级债权总额27641万元,债务总额26288
万元,担保债务总额499万元。2001年,继续推行和完善村财和村帐“双代管”
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落实财务公开、农村财务审计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
度等项制度,加强对农村财务的收支、农民负担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的审
计监督。至2002年年底,全市有38个乡(镇)、办事处完成了农村会计体制
改革,占全市乡(镇)总数的90%。全市所有乡(镇)、办事处的农村财务
计录工作均由微机完成,全部实现电算化。三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2002年,
认真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在制定农村税费改革实施方案过程中,严格遵
循上级的政策规定,特别是在农业税收征收范围、税目、税率和附加比例,
标准粮的计税价格,“两工”使用时限,“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乡村公益
事业金的上限控制标准,村干部配备标准,报刊征订标准和取消村级招待费
等方面,都严格按照省方案的要求进行了明确。在计税土地核实、常年产量
核定和农业税收核定的“三核”工作中,采取张榜公布和群众直接参与等形
式,接受群众监督。全面落实各项减免政策,对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减免对象
及时给予税前减免。2002年市里拿出600万元资金,用于社会困难减免和灾歉
减免。全市农民实际负担总额10064万元,比年初预计减少433万元,比1999年
减少655 5万元, 农民人均减负63.64元。 在乡村公益事业金的收取与管理、
“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程序与标准、“两工”提取与使用等方面都制定出
台了一系列配套制度,实现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确
保了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制定出台取消一切专门面向农
民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和集资项目目录及由农民出资、出劳、出物
的各种达标升级活动目录,建立并落实了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等具体措
施,村村建立涉农收费价格公示牌,印发涉农税收、收费价格公示册,印制
了33万份农民负担监督卡,将农民应该承担的农业两税及附加、经批准的一
事一议筹资筹劳、乡村公益事业金、“两工”等内容明确公开,农民对负担
监督卡上没有的项目有权拒绝交纳,堵住了加重农民负担的口子。
农业科技与教育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一是大力实施良种产业化工程。全市紧紧围绕主导产业,以粮棉、蔬菜、
林果、花卉等为重点,广泛组织良种的引进、繁育、示范和推广,加快品种
的更新换代,面向市场,注重效益,大力发展高蛋白小麦、饲料专用玉米、
优质高产水稻、新型抗虫棉、名特优新蔬菜、高产优质莲藕、冬枣等优良品
种。2002年小麦、玉米、棉花、水稻、大豆良种统供率分别达到97.5%、100
%、98.5%、100%和99.8%,全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8%以上。建
市后,主要农作物品种普遍更新、更换3~5次。2002年,良种的科技贡献率
达到40%。二是大力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技术,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逐年提高。
本着先进、实用、高效的原则,以“丰收计划”为龙头,以项目为载体,搞
好良种良法配套,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秧、旱作农业、节水灌溉、保护地栽培、
玉米套种、稻麦连作、病虫害综合防治、平衡施肥等增产增效显著的技术。
推行小麦机械深耕、半精量播种和联合收获,突出抓好玉米联合收获和秸秆
还田。实行农科教结合,集中技术力量,加强农业科技攻关,着力解决农业
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在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工厂化育苗、配方施肥、无
土栽培、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储运加工等技术推广方面有新的突破。农业科
技含量大幅度提高,2002年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50%,比建市初提高24
个百分点。三是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服务网络日臻完善。按照“狠抓县
级,加强乡级、完善村级”的原则,在性质不变、经费不减、充实专业技术
人员的基础上,理顺管理体制,改革服务方式,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
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形成了市级为龙头、县级为中心、乡镇为纽带、村级
为基础、协会为补充、专群结合、多层次多形式、横到边纵到底的农技推广
网络,为实施科技兴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技术保障。在全省率先实行市、
县、乡三级联合投资,配套建设乡镇农技综合服务站,完善了服务功能,强
化了服务手段,增强了基层农技服务组织的实力和活力。在乡镇农技推广机
构的管理上,实行条块结合,部分行业站长由县区主管部门统一调配,统一
管理。同时进一步优化农技推广机制,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合作经济组织,鼓
励农技推广机构、集体和个人兴办科技服务实体,增强科技一体化功能和整
体闯市场能力,逐步形成市场化的成果转化新机制。1999年全市各类农技推
广服务机构达到454个,专业技术学会、协会等332个,培育大王镇、西范乡
等农业科技示范乡镇14个,示范村335个,示范户14708户。至2002年12月,全
市共有农技推广机构82个,其中市级9个,县(区)级36个,乡(镇)级 37
个;全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在岗职工55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08人;专业
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47人、中级职称的110人、初级职称的218人、未
评定职称的33人,分别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1.51%、26.96%、53.43%、8.08
%。四是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大力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紧密跟踪国际农业
新发展,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大力嫁接改造传统农业,依靠高新技术提高质
量和效益。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了大王和正农2个高科技农业示范园。
围绕主导产业,发挥优势,突出地方特色,规划建设了芦笋、莲藕、上农下
渔、冬枣等15个高科技农业开发样板园,增强了科技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成为科学试验、示范开发、商品生产和科技致富的示范园。五是建立健全了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教育事业拨乱反正,步入正规。农业教育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进入调整
提高时期,农民业余教育全面恢复。20世纪80年代,农业教育发展很快,农
业中学、农技中学得以改造、充实、提高,并先后成立市、县两级农业广播
电视学校、东营农业学校、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农机培训学校,形成了完整
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1999年7月,广饶县被确定为全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
培训工程试点县,培训农民4125人。2000年8月,广饶县又被确定为省级跨世
纪青年农民培训工作试点县。2001年,东营区被农业部、财政部、团中央列
为新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首批项目县,开设桑蚕、食用菌、冬枣、大棚菜
等十几个专业,培训人数3016人。至2002年12月,各类农业学校累计培养农业
专业人才17666人。同时,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针对农民在农
业生产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实用技术培训,主要实
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青年农民培训和农业科技下乡工作。至2002年底,
7565名农民获得了“绿色证书”。2002年,市农业局与市财政局、团市委联
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通知》,对新形势
下的青年农民培训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和要求,保证了全市青年农民科技培训
工作的健康有序进行。全年开设青年农民科技培训教学班388个,招收并培训
适龄青年农民正式学员16948人,培训内容涉及芦笋、芦苇、大田蔬菜、大棚
蔬菜、冬枣、桑蚕、食用菌、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20余个专
业,进一步提高了广大青年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2002年4月,市农业局决定
大力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 年内共在蔬菜、 冬枣、桑蚕、棉花等重点乡
(镇)和重点村举办各种专题培训班130余期,接受培训群众1.1万人次。六
是建立完善农业科研体系,取得了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后,境内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土壤普查、农业资源调查、作物丰产栽培技
术、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等农业科研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农业科
研工作得到新的发展。建市后,农技、种子、植保、土壤肥料、农机等市级
专业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相继建立,并积极承担或参与农业科研项目。1992年,
成立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成为市属唯一一所社会公益型农业科研机构。
全市农业科研人员立足东营实际、突出地方特色,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
发展中带有方向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取得丰硕
成果。
“九五”期间,全市共完成农业科研成果37项,创直接经济效益35514万
元。1996~2001年,全市共实施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项目31项,应用
普及面积达538万亩,创造直接经济效益68517万元。
农业科技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至2002年底,农业科
技对农业的科技贡献率达50%。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
一是建设农业主导产业生产基地。东营市根据资源状况和基础条件,确
立粮食、棉花、林果、畜牧、水产、蔬菜、莲藕、芦笋、食用菌、中药材十
大主导产业,作为经济“隆起带”进行重点培植,扩充产业规模,把一家一
户分散生产纳入区域规模经营中,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
同时,各级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中心,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广生态技术,
树立生态农业典型,建设绿色农产品示范基地,取得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
会效益。在全市重点推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立体种植等14项高效生态农
业模式,开发冬枣、蔬菜等绿色无公害原料生产基地。至2002年,全市绿色、
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达5万亩,牧草种植面积达24.3万亩,冬枣种植面积达13
万亩。芦竹种植面积达2.5万亩;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单位)9个,
培植、开发绿色、无公害食品13种;广北奶粉、“天馨”花生油、“凯银”
系列蔬菜、“新柳”面粉、“冬映红”冬枣、“黄河大米”等11种产品获得
绿色食品质量认证,东营区“麻湾”西瓜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6种
农产品在2001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认定为全国农业名牌产品,产品的市
场竞争力明显增强。二是强化龙头企业建设。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按产业
化要求组织发展农业的战略部署,东营市立足优势,因地制宜,培植龙头企
业,发展规模经济,逐步搭起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产
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农业发展的总体框架。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合同约束机
制,扶持生产发展,规范产销行为,促进龙头企业发展。1995年,全市农副
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25个,比上年增加38个。实现产值7.3亿元,利
润862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7%和23.3%。带动基地面积204.3万亩,带动
农户24.45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74.4%和2.7%。2000年,为加快农业龙头企业
发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市、县两级在加强领导和政策支持的同时,
市财政安排15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经过考察论证,
先后筛选确定华誉集团、挪亚公司、鲁北畜产品第一大市场等14个带动能力
强、经营机制好、综合效益高的农业龙头企业,共扶持贴息贷款13620万元、
有偿资金500万元。2001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扶优、扶大、扶强”
的思路,市农业和财政部门对农业龙头企业申报的项目进行筛选,本着“突
出重点、集中使用”的原则,分两批确定9个企业、10个扶持项目。10个项目
总投资50516万元,其中企业自筹资金19285万元,市扶持资金15600万元。在
扶持资金中,安排贴息贷款15100万元,有偿资金500万元。10个项目建成投产
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26613万元,利税19889万元。同时,采取其他相应措施
支持龙头企业发展, 农业龙头企业和所扶持项目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2001年,大王农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5112万元,利税213万元,
创汇31.5万美元;华誉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0204万元,利税526万元,出口创汇
3000万美元;万得福植物蛋白科技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760万元,利税529
万元,出口创汇86万美元。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了5万多户农户参与生
产经营,增加了农民收入,并为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出重要贡献。2002
年,全市各级围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落实优惠政策,不
断加大投入,积极扶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有了较
快发展,形成了以粮油加工、蔬菜加工、果品加工、畜产品加工为主的四大
类型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大王农茂、金瀚林果、横店草
业、华誉集团四大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龙柏蔬菜加工等一批新
的龙头企业相继建设投产,北岭三角洲蔬菜批发市场扩建项目进度加快。全
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已发展到276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5家,过5000
万元的8家,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86家。凯银集团被列入2002年国家级重点
扶持的农业龙头企业,实现了东营市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零的突破。凯
银集团、华誉实业集团、冬映红枣业有限公司、横店草业畜牧有限公司、万
得福植物蛋白科技有限公司、挪亚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绿洲蔬菜有限责任公
司等7家企业被列入省重点扶持的10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王农茂集团、
金瀚林果、华誉集团三家企业申报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002年,全市农
副产品出口创汇3966.9万美元;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粮食、棉花、蔬菜、
牧草、冬枣、桑园、水产品等种植养殖基地8.27万公顷,辐射带动农户13万
户, 全市农户每年从农业产业化经营收入中新增收入2.8亿元, 户均年增收
900多元。至2002年底,全市共扶持24个企业的37个项目。三是推进农民专业
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全市各级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作为农业产业化链条
中的重要一环,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正确规范,
强化监督,搞好服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了较快发展。至2002年底,全市
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达到1700多个,直接带动农户12多万户,半数以上的
农户通过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联接,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产业化经营。
四是全面开拓国内外农产品销售市场。按照“政府培育市场,市场引导生产,
生产适应市场,政策保护扶持”的思路,产地市场、销地市场一起抓,加强
市场体系建设,实现生产与市场的对接。东营区无公害果品批发市场、南里
蔬菜批发市场、广饶城南蔬菜批发市场、北岭蔬菜批发市场、盐窝畜产品批
发市场等一批功能完善、管理规范、带动性较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相继建成。
依托凯银集团、驰中集团、华誉集团、半球面粉公司、利富得食品公司、万
得福植物蛋白公司在广州、深圳、上海、北京、天津、济南等各大城市的销
售机构,建立销售网络,设立销售窗口,反馈各城市市场信息,指导全市龙
头企业及农户及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拓宽国内销售渠道,扩大农产品出
口。2002年,在省委、省政府组织的“冬映红杯”山东省名优农产品深圳展
示订货及经贸洽谈会上,东营市企业签约项目、签约金额列全省首位,受到
省委、省政府表彰,获全省最佳组织奖第一名。同时,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
设,为开拓市场服务。2000年,全市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全线贯通和资源
共享。
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康发展
建市后,农业标准化工作初步开展。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全市主要实
施配方施肥、玉米等农作物栽培的技术标准。进入21世纪,农业标准化主要
围绕发展绿色生态高效农业,整体提高农产品质量,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标
准体系、示范推广体系、良种繁育体系、监控检测体系,质量论证体系和市
场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对农产品生产、销售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达到生产
有规程,质量有标准、产品有品牌、市场有监测。2002年,农业标准化工作
是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工作。市农业部门结合质量兴市战略的全
面实施,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并收到成效。市政府以东政
发[2002]15号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通知》、市农业局以
东农发[2002]76号印发《关于蔬菜标准化生产的实施意见》,市财政每年
安排4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业标准化工作。农业标准体系建设重点围绕“菜
篮子”产品及名、特、优农产品,整理和汇编农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
国际标准。结合全市实际,制定和完善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产品加工、
贮运标准,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纳入标准化轨道。2002年
共组织制定蔬菜、食用菌、无公害西瓜、冬枣、蜜桃、葡萄等绿色食品、无
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20项,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名、特、优出口创汇农产
品标准20项。组织申报了省级2002~2005年农产品质量标准及生产技术规程14
项,并向社会公布了部分生产技术规程、农产品质量标准。2002年12月25日,
东营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投入运营,加强对农产品和投入品的质量监
督。至2002年底,在广饶县的大王镇、花官乡,利津县的北岭乡、北宋镇等
重点乡(镇)建成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近10万亩。
农业信息实现网络化
2002年配套完善市级网站平台和局域网。投资30多万元,重点配套完善
了市级网站平台和局域网。开通了市级网站平台“东营农业信息网”。在国
际互联网上申请注册了http://www.dyny.gov.cn独立域名,开辟了农业新闻、农
业政务、农业生产、农业招商、县乡网站等7个主栏目,50个子栏目,开发了
农产品发布管理系统、供求发布管理系统、专家咨询管理系统、县乡模块等
11个系统模块,整体提升了市级网站的综合服务功能。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发
了东营市农业局办公自动化系统软件,开辟网上会议通知、邮件发送、文件
管理等9个栏目,初步实现网上办公自动化。
全面实施“万千农民上网致富工程”。制定《东营市实施〈山东省万千
农民上网致富工程〉计划》,至2002年底,全市5个县区92%的农业乡镇实现
拨号上网,85%的乡镇建立农村信息服务站,有1300多户农民实现拨号上网或
间接上网,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领头人。大王凯银集团在全市建立了
第一家农业商务网站,进一步加快了全市农业龙头企业信息化进程。凯银集
团、金瀚实业集团、横店草业畜牧有限公司、万得福植物蛋白科技有限公司、
振利油料公司等5家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华誉集团、挪亚食品有限公司
等131家农业企业和13个农业批发市场实现了上网,为企业的宣传和产品营销
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上来,农村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农产品收购
政策和农村产业结构,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进入快速发展时
期,农民生活水平是建国以来提高最快的时期,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
已向小康生活水平迈进。农村居住条件显著改善,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24.71
平方米。随着农村能源事业的发展,燃料短缺得到根本解决,村容村貌彻底
改变。农民的消费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群众文化娱乐生活日益丰富。改革
开放前,一直被农民向往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四大件”,现
在已基本普及,并趋向优质名牌。洗衣机、摩托车、电冰箱、电视机、录音
机等高档耐用物品拥有量增加。电话机、移动电话、寻呼机、热水器、组合
音响等通讯设备和家用电器从无到有,生活用汽车和计算机也开始进入寻常
百姓家庭, 至2002年,每百户农民家庭已拥有生活用汽车1辆,计算机2台。
1995年全市村村通电的基础上,2002年东营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自来
水、通客车的目标。全市形成了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殷实、文明向上的良好
局面。
建市20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东营农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日益巩固,有力地支持了胜利油田的开发和建设,为全
市社会稳定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东营农业在前进的道路上也存在一
些问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还不平衡,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生态环境
比较脆弱,农业发展受制于天、受制于水的状况,影响着农业开发和建设;
农业投入不足造成部分土地生产力下降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
济的进一步发展。进入21世纪,东营市委和市政府根据新的历史形势和任务,
提出到2010年,力争把黄河三角洲建成生态协调、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
会进步的新经济区,农业发展选择走高效生态的道路,追求资源的合理配置、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保持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这一切为解决这些问题
提供了良好机遇。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全市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征程中,紧密地团结在市委、市政府周围,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与时俱
进,东营农业的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