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沼气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3&rec=166&run=13

1968年,境内的广饶县始建沼气池。因缺乏专业知识,管理不科学,沼
气大部流失,基本未获成功。
1972年,广饶县城关公社十九村农民蔡曰礼,在燃料公司改灶队的帮助
下,试建一个14立方米、无活动盖,有进出口的圆柱型沼气池,投料后产气
正常,未能及时推广。1975年,广饶县沼气推广小组在石村公社张庄进行沼
气试点,并从河北省请来沼气技术员指导。经一年多时间,建立三合土沼气
池26个,投料后能正常产气利用。是年,利津县科委在城关公社石家庄大队
建立第一个沼气池,沼气在利津县始有发展。1976年,垦利县境内始建沼气。
19 79年8月28日,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召开主任办公会议,传达全国沼气办公
室主任会议精神,确定山东省沼气建设方针为:“加强领导、积极推广、成
片发展、稳步前进”。10月23日,惠民行署召开沼气工作会议,通过参观交
流确定6个推广沼气重点县,广饶县为其中之一。此后,境内各县按照沼气
建设方针,积极而有计划地发展新池,沼气建设初步发展。
建市前,共计建成464个户用沼气池,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出料困难等原
因, 造成许多病池、 废池, 至1988年降到198个,推广速度处于停滞阶段。
1990年以后,逐年回升。其原因是建池材料比较合理,大部分采用混凝土结
构,至1995年末达到1500户,处于平稳发展阶段。1997开始试验、示范“四位
一体”(即猪、沼、菜、棚)沼气综合利用以来,至2001年底,发展到2300
户,年产沼气54.74万立方米。农业部“富民家园小型公益事业项目”的推广,
使沼气发展速度加快。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被人们所重视,促进了庭院经
济的发展、沼气综合利用的推广。东营市沼气推广情况见表6—61。
一、户用沼气池
户用沼气池大部分布在利津县、广饶县境内的住户。广饶县建的比较早,
但由于人民生活提高,庭院养殖减少,使沼气发展受到影响,而利津县农村
居住条件较差,相对经济发展慢,家庭庭院比较大,养殖业、庭院种植业比
较发达,促进了沼气的发展。农民建一个10立方米沼气池投资1000元,饲养
一头以上的猪、牛大家畜或一定数量的羊、兔等,就能满足沼气池的用料,
供给家庭的炊事用能和照明,沼液、沼渣用来发展庭院经济和大棚蔬菜、冬
枣等生产无公害食品,增加农民收入。农民大部分把猪禽舍、厕所和沼气池
连通,解决农户脏乱差的局面,改善了农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人民生活水
平。利津县政府把中央的扶贫资金同农业部的小型公益事业项目捆绑使用,
给予村民建沼气池补助,仅2001年就建池1000余个。
二、沼气综合利用
1997年,广饶县在县农牧局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内,建成4处集养猪、沼气、
种菜、温室“四位一体”能源生态大棚示范点,取得明显效果。大棚内建猪
圈、建沼气池,增加了猪的肉料比,解决了大棚菜的肥料来源,投入减少,
产出多、品质好,增加了收入。沼气建设由单一解决炊事用能向炊事、治污、
制肥、养殖等综合利用方向发展。2001年,广饶县承担了省“四位一体”能
源生态大棚示范项目,在蔬菜主产区的大王镇卧东村和西营村、陈官乡董家
村等地建设了50多个示范户。随着省、市能源经费的补助增加和菜农得到实
惠,“四位一体”沼气综合利用发展态势良好,至2001年,建池100余处,沼
气池的单体容积也呈加大趋势。
三、大中型沼气池
山东省农业厅推广临淄区西单村的沼气综合利用典型后, 胜利油田在
“五七”生态农场养殖场投资400余万元,建成1000立方米大型沼气池一座,
但由于技术不过关和管理不善没有利用,挫伤了建池的积极性。随着畜牧业
的集约化生产,畜粪便、废水的排放给环境造成污染,给企业造成压力,处
理排放污水已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青坨农场养殖场、黄河奶牛场、广饶县
的大王镇、花官乡等大型养殖场积极争取项目,发展大型沼气池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