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种子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3&rec=144&run=13

建市后,按照《种子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构建了较完善的种子管理
体系,形成以市种子站为龙头,县区种子站为纽带,乡(镇)种子站为依托,
上下贯通的种子管理体系。1993年,由省农业厅任命的专职种子管理员23人,
种子质量检验员17人,由市农牧局、市工商局任命的乡(镇)种子部门的兼
职种子管理员50人。
一、“三证”管理
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和种子质量合格证(简称“三证”)
是实施依法治种的重点,是实行种子计划调控和维护种子市场秩序的关键。
1990年12月10日,山东省农业厅、工商行政管理局[1990]鲁农种字第17号颁
布《山东省农作物种子“三证一照”管理办法》。东营市严格按照“乡报、
县审、市批”的程序,从严管理,合格一个发放一个,合格一批发放一批。
1996年开始,对种子经营许可证实行年检制度,并对乡(镇)种子站实行农
作物杂交种子代销制度。1997年,发放种子经营许可证62份,生产许可证159
份,发放杂交种子代销证48份。全市累计发放种子生产许可证2900份,签发
种子质量合格证9850份。《种子法》施行后,取消了种子质量合格证,种子
质量实行最低种用标准基础上的真实标签制度。
二、市场管理1989年开始,东营市将每年的5月份定为种子条例宣传月。
结合宣传月活动,在全市开展种子执法检查,使宣传、教育、检查、执法有
机结合起来,推进依法治种。“八五”期间,查处违法经营种子单位11个,
查处假劣农作物种子56万公斤。“九五”期间,责令400亩非法配制玉米杂交
种停止生产,所产不合格种子强令转商。责令转商不合格玉米种子9.8万公斤,
大豆种子0.7万公斤。扣押转商玉米种子2.8万公斤,没收小麦种子12.6万公斤,
玉米种子6万公斤,棉花种子9.6万公斤,西瓜、蔬菜种子3600桶。2001年,市、
县举办《种子法》 培训班28期, 电视讲座4次,发放《种子法》及配套法规
3000余份。全市农业部门参加执法人员达53人,动用车辆180车次,对全市种
子经营单位和个人进行“拉网式”普查。2002年3月25日,开展以“查证照、
查品种、查质量、查标签、查档案、查案件”为内容的种子市场执法检查活
动,全市农业部门参加执法人员达41人,动用车辆194车次,出动种子执法人
员980人次,对全市种子经营单位和个人进行“拉网式”普查,共查处违法经
营种子单位和个人196家, 查获假劣棉种6323公斤,玉米种9285公斤,蔬菜种
2370袋,查获未经审定、包装标签不规范、无生产经营档案的小麦种子28.14
万公斤。
三、质量管理
在种子生产上,严格按照国家种子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突出抓好种
子田间检验、室内检验和抽样检验,减少和避免了种子质量纠纷案件。累计
进行种子田间检验面积80万亩次,抽检种子质量580批次。
四、品种管理
(一)执法检查品种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可以带来巨
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也是一项投资少、耗能低、效益高的增产措施。在市、
县(区)农业局组织的每次种子市场执法管理中,经营、推广未经审定的主
要农作物品种都作为重点查处内容,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了经营者、推广者
警告、没收种子、没收种子及违法所得、责令赔偿损失和罚款的行政处罚。
2002年10月,据市、县(区)执法总结资料,单就“经营、推广未经审定的
主要农作物品种”专项内容统计,市、县(区)农业局做出行政处罚结果如
下: 警告230次, 没收种子12.7万公斤, 责令赔偿直接损失和应得利益损失
49.26万元,罚款4.43万元。
(二)品种审定
品种审定工作,1955年已列入全国种子规划大纲。
1981年12月,农业部成立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1982年,山东省成立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1997年11月3日,东营市农作物品种评审小组成立。评审小组是评审农作
物品种的权力机构,日常工作机构为评审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种子管理站。
评审小组的主要职责是:执行有关种子工作的法规和政策;做好设在东
营市内的省品种品比试验和生产试验管理工作;组织境内品种联合试验,推
荐参加省区试的品种(系),对报审品种提出评审意见;对辖区内农作物新
品种的示范、繁殖、推广布局提出规划,并对不适宜本市推广的品种提出交
审和停止推广意见。
1998年3月2日,东营市农作物品种评审小组向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报审,由油田井下农业公司和市种子站培育的水稻品种(系)“胜利黑糯”。
2000年5月16日,“胜利黑糯”被审定命名,结束了东营市农作物育种史上零
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