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粮食生产基地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3&rec=114&run=13

粮食生产基地是农业商品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业商品基地建设
是国务院作出的一项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旨在通过适度
的资金投入、物质投入,培植农业后劲,引导农民按市场需要发展商品生产。
山东省农业商品基地建设,从1985年开始,先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在16
个市地、105个(县区),安排了300个农业商品基地(项目),其中粮食生产
基地75个,商品粮基地22个,优质棉基地(项目)64个,优质农产品基地19
个,名优特产品(项目)36个,畜牧基地31个,农副产品出口基地53个。1986
年,广饶县因资源优势显著,增产潜力大,商品率高,质量好,投资少,经
济效益好等优势,被山东省正式列为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县,历经3年的努力,
于1998年完成,取得较好效果,并经检查验收合格。
一、基地建设
1.资金投入。广饶县粮食生产基地建设资金,采取国家、省、市和县联
合投资的办法,四块资金捆在一起,用于粮食生产基地建设。1986年至1988
年,总投资400万元,其中国家160万元,省105万元,市75万元,县60万元,
至1988年8月份全部兑现。在400万元总投资中,用于农业投资220万元,水利
投资180万元。
2.建立良种场和良种繁育基地。广饶县于1986年开始,投资27万元,征
地230亩,建起水、电、机配套,仓库、晒场、机具加工车间、办公室、宿舍
等设施齐全的现代化良种场。良种场的建立并投产,为良种的推广和普及奠
定了基础。为解决当时种子杂乱的状况,广饶县加快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以
适应粮食生产基地县建设的需要。每年安排5000亩的玉米制种基地,年产玉
米一代杂交种62.5万公斤,1987年安排4000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当年生产小
麦良种100万公斤。1988年,安排小麦、棉花良种田5000亩。通过建立良种繁
育基地,广饶县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中的3年间,保证了良种的自给有余。
3.县种子站和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站的配套建设。一是投资60万元,
广饶县种子站建成100万公斤种子仓库、晒场和检测室,并配套种子精选机、
检测仪器等。使县种子站具备了可储棉种50万公斤、玉米种75万公斤、小麦
种100万公斤的能力,成为广饶县良种引进、繁育、储存、加工、调拨、检测
综合服务中心。二是3年投资36万元,建成配套全县15个乡(镇)农业技术综
合服务站,各站均配备了种子仓库、晒场、办公培训场所,并配套了天平、
水分测定仪、显微镜等仪器设备,使乡(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成为农技、
植保、种子、土肥四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实体。
4.建立农技推广中心。1987年在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县投资中,拿出86万
元,建立广饶县农技推广中心。当年建成2360平方米的办公楼一座,内设配
套的办公室、会议室、培训场所、化验室等,并配备了电子计算机、立体显
微镜、分析天平、录放机、复印机、放映机等进口的仪器设备和电化教学设
备,同时还设有占地230亩的实验基地。广饶县农技推广中心的建立,使全县
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得到改善,服务手段得到提高,真正成为具有现代化水
平的试验、示范、推广培训紧密结合的科技服务实体。
除此之外,广饶县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加强了植保体系建设,
选配了8名技术骨干,扩大了办公场所,配备了3部摩托车,建立了2处黑光灯
观测场,购置了微电脑等仪器。
二、基地管理
1.建立领导机构。广饶县被正式列为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县后,县委、县
政府十分重视。为了加强对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的领导,广饶县成立由阎君山
县长为组长,计委、科委、财政局、农牧局、水利局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
参加的领导小组,并在县农牧局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对粮食生产基地建设
的协调和指导。乡(镇)、村两级也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具体
负责对本乡(镇)或村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的组织实施。
2.制订实施方案。遵照国家审定方案和东政发[1986]170号文件精神,
广饶县制订和下发了广政发[1986]67号文件,并抽调农业技术骨干,结合
广饶县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有计
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为三年内完成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任务奠定了基础。
3.实行岗位责任制。为确保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县的顺利实施,并确保各
项任务指标在三年内圆满完成,县、乡(镇)、村三级制定和实行了岗位责
任制。一是县、乡(镇)、村三级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一级对一级负责,工
作成效与奖惩挂钩;二是县、乡(镇)两级均与农业技术人员签订责任状,
鼓励县和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包村、包片、包地块,一包到底,并将农技
人员的职称晋升和提拔紧密结合起来,使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
积极工作,不断做出新贡献。通过层层签订岗位责任制,促进了广饶县粮食
生产基地建设工作的开展。
4.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广饶县原有73名农业技术人员,630
名农民技术员,3037个科技示范户,远远满足不了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工作的
需要。为建立健全县(区)、乡(镇)、村三级农业技术推广体,形成一支
以国家科技人员为骨干、农民技术人员为主体、科技示范户为基础的农业技
术推广队伍,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农牧局统一调整县乡两级科技人员,提
拔6名技术骨干,充实到乡(镇)农技站担任站长。在科技人员十分紧张的
情况下,确保全县15个乡(镇)农技站都有技术骨干。二是充分发挥农业广
播电视学校和各种农技人员培训机构的作用,培养农民技术人员。项目实施
三年中,广饶县达到每百户有一名技术人员,每十户有一个科技示范户。三
是全县选聘250名农民技术员,充实到各乡(镇)的农技服务网点,作为科技
服务的骨干,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四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
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农技人员的技术服务水平。项目实施的三年中,广饶县
先后选派了11名技术人员,进入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学习深造,并聘请了17
名外地专家教授到广饶县讲学,传授农业科学技术知识。通过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的办法,广饶县农业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明显提高,在
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的工作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三、基地的技术措施
小麦、玉米是广饶县主要粮食作物,占粮田面积的78.8%。这两大作物
是决定广饶县粮食产量的关键作物,也是广饶县的主要商品粮。实践证明,
影响小麦单产继续提高的主要问题是:品种退化、混杂严重;高产田群体过
大,造成倒伏减产;病虫害只注重药物防治,忽视综合防治;田间肥水管理
不配套等。影响玉米单产继续提高的主要问题是:一代杂交种数量不足,纯
度不够高;密度不足,且不平衡,差距较大;田间肥水管理不够配套,病虫
害防治不及时。针对两大作物存在的主要问题,在项目实施的三年中,突出
抓了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更新良种1986年,广饶县自繁小麦良种390万公斤,县、乡供种65万公斤;
玉米一代杂交种自繁58万公斤,县、乡供种70万公斤。1987年,广饶县自繁
小麦良种400万公斤,县乡供种100万公斤;玉米一代杂交种自繁75万公斤,
县乡供种75万公斤;同年,由于全面更换小麦、玉米两大作物良种,仅此一
项全县增产粮食850万公斤。
合理密植1987年的玉米种植密度由1986年的每亩2500~3000株增加到3500~
4000株,平均亩增1000株。同时抓了田间肥水综合管理。1987年,广饶县玉米
平均单产亩增60.5公斤,总产增加2417.5万公斤。
病虫害防治由于采取了小麦、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1986年和1987
年,两年挽回小麦、玉米损失837.13万公斤,价值351.4万元。
推广新技术1986年,实施小麦半精量播种试验,收到较好的试验效果。
李鹊乡李西村科技示范户李金章,率先进行小麦半精量播种试验,他种植的
小麦行距由17.3厘米增加到23.7厘米,播种量由每亩11公斤降至6公斤,亩产小
麦获得575公斤的好收成。李金章小麦半精播的实验成功,促进了李鹊乡乃至
全县小麦半精量播种的新技术推广。1987年秋种,全县推广半精量小麦播种1
万亩,增产小麦75多万公斤,平均亩产达到430.85公斤。仅此一项技术,比
往年节省麦种5万公斤,亩均增产75公斤。1988年,广饶县推广小麦半精量播
种16.02万亩,收到显著的增产效果。小麦半精量播种高产新技术,得到广饶
县农民的全面认可和普遍欢迎。
四、基地的主要成效
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中, 广饶县严格按照“规划方案” 和
“实施方案”的要求,本着“边投资边建设”的原则,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
生产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至1988年,圆满完成10万亩中、低产
田改造项目,每年亩增粮食50公斤。广饶县安排各乡(镇)建设的千亩高产
示范田及市、县两级共同抓的高产攻关田、千亩吨粮片、万亩和十万亩小麦
半精量播种等项目,经市、县、乡三级科技部门联合验收,都达到预定的产
量指标。 上述项目的实施并验收合格, 有力地促进了广饶县的粮食生产。
1986年至1988年,三年的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共增产粮食8418.7万
公斤,平均每年递增5.1%,成为广饶县粮食生产历史上高速增长的3年。项
目实施的三年中,广饶县粮食生产基本情况是:
1986年, 广饶县粮田种植面积93.15万亩, 平均亩产249.5公斤, 总产达到
20931万公斤,比1985年增产1669.5万公斤,增长8.7%。其中小麦43.98万亩,平均
亩产260公斤,亩增20公斤,总产11419万公斤,比1985年增产1248.5万公斤,增
长12.28%;玉米27.4万亩,平均亩产326.5公斤,亩增24.35公斤,总产8946.5万公斤,
比1985年增产2417.5公斤,增长37%。1986年91.5亩小麦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
达到518公斤,有5亩亩产达到557.5公斤,创广饶县小麦高产攻关的历史最高水
平。
1987年,广饶县粮田种植面积88.63万亩, 平均亩产259.5公斤, 比1985亩增
24.35斤,总产达到23030万公斤,比1985年和1986年分别增产3768.5万公斤和2099
万公斤,分别增长19.56%和10%。粮食总产突破历史最高水平。
1988年,在旱情十分严重、农业生产资料短缺而又价格上涨的不利条件
下,广饶县通过实施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仍夺得历史上第二个丰收年。
全县粮田种植面积88.24万亩,平均亩产252.05公斤,比1985年增产33.1公斤,总产
达到22242.2万公斤, 增长15%, 比1987年减产787.8万公斤, 下降3%。其中小麦
42.44万亩,平均亩产256.25公斤,比1985年亩增32.5斤,总产22264.4万斤,比1985年
增产961.7万公斤,增长9%;秋粮43.44万亩,平均亩产228公斤,总产111 10万公斤,
在广饶县历史上也是收成较好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