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涝洼盐碱地改造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3&rec=111&run=13

东营市境内的小清河以北、黄河两岸的大部分耕地是遇旱不能浇、遇涝
不能排的涝洼盐碱地。土壤成土母质为黄河沉淀物及黄河入海的回流淤积物。
当地群众称盐碱地是“十年九涝,旱得猫叫”,“春种一葫芦,秋天收一瓢”,
境内劳动人民在治理盐碱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农户多在地界筑埂,地
中筑阡,拦蓄雨水,围埝平种,蓄淡压碱。亦有用耕后养坷垃、花掘、刮碱
等方法改造盐碱地者,多是当年有效,长远收效甚微。
建国以后,党和政府发动农民进行盐碱地改良,从1953年开始,组织农
民打水井,修台田、条田;20世纪60年代,推行“开沟躲碱,引碱上埂”的
经验,以后采用引黄灌溉、大水漫灌压碱等;70年代推行绿肥改碱、压青培
肥等。这些措施对培肥地力有一定的作用,但对盐碱地不能根治。东营市建
立以后,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采取了引黄灌溉、灌排配套;深沟
排碱、高筑台田;暗管排碱、引黄淤改、种稻改碱等综合治理涝洼盐碱地的
措施。近几年又探索出了“上农下渔”的立体开发模式,使昔日“春天白茫
茫,夏天水汪汪”的涝洼盐碱地,变成了“田成方、渠成网”的稳产高产田。
一、盐碱地改良
盐碱地泛指盐化潮土亚类及滨海潮土亚类中已垦种的部分,因耕层土壤
盐分超过一定的数量,种子在土壤中不宜发芽出苗或出苗后受灾致死,多种
植高粱、棉花等耐盐作物,产量极低。当地群众素有改良盐碱地的习惯,并
在改土治碱的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方法。
(一)耕作改良
花掘:即隔一锨掘一锨,掘出之土晒坷垃,窝存水压碱,当年可保全苗。
群众中流传有“伏天刨个窝,来年收一棵”的谚语。
刮碱:春季泛碱期间,把积攒在土壤表层的盐分连同表土一块敛起,推
出地外,而后耕地(不翻土),粗耙后播种,能多出苗。
晒垡养坷垃:春季浅耕不耙晒垡,表层养起坷垃,以减轻表层积盐,利
于播种出苗。
打阡堵水压碱:地四周打地阡,以积存雨水压碱,大雨时及时堵复缺口,
防止跑水,以增加出苗成数。
(二)绿肥改碱
盐碱地大雨后耕层脱盐种植田箐,夏末秋初耕翻其茎叶于地下,种植小
麦可获好收成。(三)开沟躲碱
其方法是:起碱拔毒、开沟引碱、沟底点种、双株留苗,扒碱围肥、扎
锄松土、松垅平沟、阳土还家。开沟工序依次是犁地开沟、敛土培埂、沟底
施肥、沟底深翻、搂透沟内、铲平沟底、搂暄保墒。用此法种植棉花可保苗
全,种植玉米亦可获好收成。
(四)淡水压碱
于春灌期间,耕后灌大水,宜耕时耕翻耙耢播种,不但消除盐碱之害,
亦能解除春旱之灾,可获全苗。
(五)地膜覆盖
用塑料薄膜覆盖播种行,抑制土壤表层积盐上升,可保全苗,提高作物
产量。
(六)暗管排碱
1986年,东营市在牛庄镇进行333.33公顷的人工埋设水泥筛管实验。2000
年9月,胜利油田金川公司引进荷兰的机械埋管技术,在莱州湾实施366.67公
顷盐碱地机械埋管排碱项目,至2002年底,以分别在孤东仙河农场、垦利六干
绿化工程、桩西农场进行1553.33公顷的土地改良。通过监测,莱州湾项目区
实施机械埋管排水前,土壤含盐量在2%~3%;实施机械埋管排水以后,土壤
含盐量降低到0.7%~0.8%,地下水位能够控制在1.5米以下,改碱效果十分明
显。
(七)种稻改碱
有灌溉条件的盐碱地,可改旱田为水田,种植水稻。先灌水洗碱,后适
时插秧,涝洼盐碱地可获最佳改碱效果。垦利县、利津县、河口区、东营区
的稻改试验,单产每公顷达到4545~6615公斤,部分稻田单产每公顷最高达到
7500公斤以上。水田如恢复旱作,几年内粮、棉仍可保持较高产量。稻改可
使昔日不毛盐碱滩,变为高产、稳产的米粮川。
二、涝洼地改良
洼地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雨季多积水成灾,秋收作物收获无几。过
去多种植高粱,非经改造不能充分利用。建市以后,在综合治理涝洼地方面
取得明显成效。
(一)挖河排水
为完善排水系统,根治涝灾。东营建市以后,先后扩大治理小清河、支
脉沟、广利河、五六干合排,老广蒲沟、武家大沟、溢洪河、马新河、沾利
河、 草桥沟、 挑河、 神仙沟等25条大型骨干排水工程,共完成土石方约计
355057.6万立方米,总投资约计21.16亿元。彻底解决了客水流路,开通了洼
地积水的出路。
(二)深沟排碱
采用深窄式排沟降水、排碱。沟的深度低于地下水临界线,一般不小于
1.8米,使盐份能随水排走。排水沟的间距根据土质与地下水水力坡度确定。
粉壤土与砂壤土中的斗排间距一般为300~500米,农排间距一般为200~300米。
(三)淤灌改碱
黄河水质优良,含盐量少。氢离子浓渡在8~8.3之间,属弱碱性水,适于
浇灌农田。据利津水文站1950~1995年实测:黄河水年径流量平均369亿立方米,
最大973.1亿立方米(1964年),最小91.5亿立方米(1960年)。
黄河输沙量名列世界各河之冠。利津水文站实测资料:1949~1995年,年
平均输入沙量为9.28亿吨,最大年输入沙量为21亿吨(1958年)。最少年输沙
量为0.96亿吨(1987年)。多年来平均含沙量为每立方米24.96公斤,平均最大含
沙量48公斤(1959年),最小含沙量8.84公斤(1987年),含沙量高达每立方
米100公斤左右。1973年9月7日,利津县水文站实测含沙量最高达每立方米222
公斤。
黄河泥沙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元素,多年实测资料表明,平均每立方
米泥沙中含氮0.55公斤,含磷1.05公斤,含钾21.4公斤,适于农田灌溉和淤地
改土。
新中国建立后,东营市境内开始有计划地引黄淤改。1950年8月31日,利
津县綦家嘴——山东首座引黄放淤闸建成放水,至1975年,近850亩洼地平均
淤高2.5米,尽成沃土,且兼收淤背围堤效果。
20世纪70年代,垦利县利用黄河水沙资源,淤灌改碱,十八户引黄淤区
和黄河南展宽放淤区取得很好效果。
十八户引黄淤区十八户淤区位于永丰河和黄河大堤之间。总面积408.0平
方千米。
该区属退海之地,由于长期受黄河侧渗和海水顶托的影响,土地碱化比
较严重,大片土地弃耕。现有耕地因受旱、涝、碱的威胁,产量低而不稳。
1970年至1979年, 先后放淤5次, 总引水量为16.71亿立方米, 沉沙量为
0.75亿立方米,淤地面积达1.82万公顷。
通过放淤,扩大了耕地面积。据1978年统计,淤区内耕地面积由1969年
的4526.67公顷,扩大到5566.67公顷,粮食总产由3788.5吨,猛增到7072吨,净
增粮食3283.5吨,增长86.67%。
黄河南展宽放淤区展区横跨博兴、垦利2县,上首起于博兴县的乔庄乡,
末端至垦利县垦利镇的西冯村。垦利县境内包括胜利乡、宁海乡和董集乡的
部分土地,面积约13053.33公顷,人口为4.16万人。1979年7月30日,曹店引黄
闸首次放水淤灌,历时27天,引水量为6.26亿立方米,总淤沙量为3660.0万立
方米,落淤面积达5466.67公顷;其中:淤积厚度10~20厘米的1273.33公顷,20
~50厘米的753.33公顷,50厘米以上的3580公顷。1980年,曹店闸第二次放淤。
以上两次放淤,展区内胜干以南有4000公顷土地,平均落淤厚度为1.0米以上;
胜干与虹吸沟之间,平均落淤厚度为50厘米,落淤面积3000公顷。通过放淤,
土地全部淤成良田,耕地增加1993.33公顷。有25个村庄,每人平均增加新淤
地2.0~3.0亩。
(四)“上农下渔”立体开发
20世纪90年代后期,创造出“上农下渔”立体开发盐碱地的路子,即挖
池为塘发展水产养殖,筑台成田种植粮棉、林果、瓜菜,林塘种稻或发展畜
牧,是一种融蓄水、治碱与发展“双高一优”农业为一体的立体生态农业开
发模式。 主要开发模式有“422” 模式、 “5691” 模式、 “5643”模式、
“3711”模式。“422”模式为每个开发单元10亩,4亩水面,4亩台田,2亩沟
渠路;“5691”模式为每个开发单元20亩,5亩稻田、6亩水面,9亩台田,1条
渗碱沟;“5643”模式为每个开发单元18亩,5亩水面,6亩台田,4亩稻田,3
亩沟渠路;“3711”模式为每个开发单元20亩,3亩稻田,7亩水面,10亩台田,
1条渗碱沟。全市适宜进行“上农下渔”开发的荒碱地有12万公顷,到2001年
底,已投入资金1亿多元,开发面积达到0.53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利津县、垦
利县及河口区。利津县陈庄镇“上农下渔”高科技示范园总投资720万元,开
发面积666.67公顷,其中水面养殖166.67公顷,台田166.67公顷,配套开发稻
田66.67公顷,配套水库100公顷,沟渠路等占地166.67公顷。年产水产品1500
吨,加上台田经济作物的收入,创造产值1600万元,纯收入650万元。
至2002年底,全市累计除涝面积2.99万公顷,改良盐碱地6.85万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