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荒地资源与土地利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3&rec=105&run=13

一、黄河淤荒
史书记载,西汉以前,境内海岸大致在今大山、明集、利津城、史口、
辛店、支脉沟口一线。利津城东南至史口之间有一自然海湾,南北宽约10公
里,东西长40公里,延伸至小营一带。漯水自西流入海湾。利津城西、城南
和东营区西南部为古陆地,汉代属青州部千乘郡漯沃县、蓼城县、琅槐县属
地。济水在琅槐县境(今东营区六户附近)入海。
自王莽新朝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由境内利津入海,史称“千乘海口”,
至唐景福二年(893年),黄河西去移出境内的八百多年中,黄河在利津城以
东的渤海湾边淤积出大片陆地。蓼城以南的海湾已淤平,海岸线向利津城东
北、东、东南方向推进20~25公里。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阳县铜瓦厢决口,主流夺大清河
河道复由境内利津入海,黄河三角洲继续向渤海推进。据利津县水文站1949~
1988年实测资料统计,黄河输至河口的泥沙年均10亿吨左右,其中约24%沉
积在零米线(陆地)以上,约40%沉积在零米线以下的滨海区,其余输入渤
海。在黄河尾闾流路不断变迁的过程中,年均造陆3~4万亩,海岸持续向东推
进。1855~1985年,尾闾河段实际行水96年,海岸线平均向前推进28.5公里,
推进速率为每年0.3公里。其中1947年前以宁海为顶点的三角洲,计算海岸线
长105公里,实际引水57年,平均推进13.30公里,推进速率为每年0.23公里。
1947~1985年,以渔洼为顶点的小三角洲,计算海岸线长80公里,实际引水39
年,平均推进15.2公里,推进速率每年0.39公里。清水沟流路在人工控制下河
口摆动范围缩小,淤积影响宽度仅30公里左右,海岸线推进速率为每年1.6公
里。20世纪90年代后,黄河经常断流,1995~1998年,年均断流157天,年径流
最少的1997年,仅为16.56亿立方米。由于黄河来水减少,造陆减缓。但黄河
三角洲现仍在向渤海推进中。
根据不同历史阶段黄河尾闾摆动对黄河三角洲影响的规律,有关部门界
定以利津城为顶点,北起套尔河口、南至支脉沟口的扇形地带为古代千乘黄
河三角洲,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以垦利县宁海为顶点,北起套尔河口,南
至支脉沟的扇形地带为近代黄河三角洲,面积约5400平方公里,其中5200平
方公里在东营境内;以垦利渔洼为顶点,北起挑河口,南至宋春荣沟之间的
扇形地带为现代黄河三角洲,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一般所称“黄河三角洲,
多指近代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是以巨量泥沙淤积在入海口而形成的扇面状陆地,土地类型
多样,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二、土地资源
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黄河三角洲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
且土壤类型多,便于多层次的开发利用,是国家农业开发大有潜力的后备土
地资源。
1987年7月,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东营市资料汇总。全市土地总面积
11737361亩,耕地3547937亩,垦殖率30.2%,人均占有耕地2.5亩,比全省人均
耕地多0.9亩。
1990年,进行土地资源评价,将东营市的土地分为八个等级,分别是宜
农一等地、宜农二等地、宜农三等地、宜林牧一等地(宜农四等地)、宜林
牧二等地、宜林牧三等地、宜其它利用土地、不宜农林牧用地。
至2002年底,东营市土地总面积为792326公顷。其中耕地228918公顷,占
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8.8%;园地6658公顷,占0.84%;林地23845公顷,占3.0%;牧草
地37894公顷,占4.78%;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1408公顷,占7.75%;交通用地7532公
顷, 占0.95%; 其它农用地83127公顷, 占10.49%。未利用土地157204公顷,占
19.8%;其它土地157204公顷,占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