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建市前城市设置与城镇布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1&rec=27&run=13

地方城镇
市域南部和西部成陆和开发较早,城镇体系形成的历史悠久。南部广饶
县,春秋战国时期为齐国乐安之地,西汉时建置广饶县,在今县城以北的花
官乡草桥村,有乐安故城遗址。隋改千乘,即今县治,县城在今广饶镇。金
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由千乘改称乐安。建有新镇、高家、清河、王家4镇。
明代建有新镇、 王家、 高家港3镇。1914年复称广饶县,设29镇。建国后至
1983年设城关1镇。市域西部的利津县,金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以
永利镇升置利津县,县城设在今利津镇未变。明清时期,利津县境内之铁门
关曾是盛极一时的港口和重要关津, 设千户所 (丰国镇) 。 清咸丰五年
(1855年),黄河穿运夺济自利津入海,至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铁门
关被黄河淤废,码头迁至利津县城东关。清代建有12集镇,民国20年设21镇。
1958年设城关、盐窝、陈庄、刁口4镇(后改人民公社)。
市域东部和北部,多为近代黄河三角洲地域,成陆较晚,城镇体系形成
的历史也较短。这片土地主要包括垦利县、河口区以及利津县东部和东营区
东部, 其大部分地域为原利津县地, 俗称“利津洼”,东部沿海地区亦称
“孤岛”,系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自此入海以来携沙淤积而成的新大
陆。所谓“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即指这一地区。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
著名的中共垦区根据地。当时,该地区的中心城镇永安镇(又称“八大组”),
曾是中共清河区委、行署、军区及中共垦区工委等机关和后勤单位驻地,鼎
盛时期驻地人口3万多人。随着全国解放和中共各机关后勤单位迁出,永安
镇又复归小集镇面貌。1943年,在垦区基础上改建垦利县,时值战争环境,
县直机关无固定驻地。1945年,正式定居陈庄(今属利津县)。当时,这一
地区基本处于地旷人稀的不发达状态。
解放后,广饶、利津两县区划变动较小,城镇建设稳定发展,基本形成
以两县城关镇为中心,以县辖乡镇(区、公社)机关驻地为次中心的小城镇
体系。垦利县区划多变,1956年垦利县建置撤销,并进行了区划调整。1958
年8月,建立孤岛办事处,11月改建孤岛人民公社(县级),1959年10月,取
消孤岛人民公社恢复垦利县建制。1964年,垦利、利津两县区划调整,垦利
县城选址西双河(即今县城)。1965年迁入新址。50年代,政府曾在孤岛一
带移民安垦,并且相继在新生地带建立广北、黄河、渤海、五一等大型国营
农场。60年代,建立山东省共青团孤岛林场和济南军区军马场。1981年垦利
县设立双河镇。至1983年底,广饶县城建成区面积3.92平方公里,总人口2.5
万人;利津县城建成区面积2.2平方公里,总人口1.49万人;垦利县城建成区
面积2.03平方公里,总人口2万人。
石油矿区城镇
60年代以来,随着胜利油田的发现和开发,一批石油矿区城镇或居民点
如雨后春笋般在黄河三角洲上涌现,境内形成地方城镇与石油矿区城镇并存
的格局。
石油矿区城镇中,形成最早、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是以石油会战指挥
部机关驻地东营村一带为核心建设的“基地”(即东营市西城),后东营市
之名也由此而得。
1965年前,石油勘探开发会战的主战场在广饶县辛店公社东营村一带及
以北至垦利县胜坨乡胜利村一带,会战生产、生活基地的建设亦“随矿建点”
布置在这一区域。1965年,已有1万多名石油职工家属来到基地。为安置石
油职工家属,地方划拨一部分土地,在八分场、九分场、五一农场一带新建
10个油田家属农业居民点。随着石油职工家属的不断增加,农业居民点不断
扩大,各项配套设施逐步完善,逐步形成胜利、稻香、莱州、丰收、东安、
广利等初具规模的小城镇及几十个小型农业居民点。1967年,地质调查指挥
部开始在牛庄建设机关驻地。70年代初,随着北部油区的开发,辐射周围10
个油田的河口、孤岛等开发基地迅速形成城镇规模。此后,随着油区不断向
周边地区扩大,矿区居民点的建设亦同步发展。至1983年底,胜利油田随矿
建设的居民点已达200多个,分布在东营及周边地市的20多个县区境内,形成
“百里矿区、星罗棋布”的格局。其中80%的矿区居民点在东营市境内,其
中万人以上的10个,即基地、东安、广利、稻香、莱州、胜利、丰收、牛庄、
河口、孤岛。这些石油矿区城镇和居民点,水、电、路、讯、气、暖及房屋
建筑等基础设施水平较高,亦城亦乡,亦工亦农,但布点过多过散,城市功
能差,具有明显的石油矿区城镇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