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寄生虫病控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0&rec=17&run=13

疟疾 1984年至1987 年,河口区加强疟疾防治领导,稳定防疫队伍 ,突
出发病区病人的管理,成立医院镜检站4处,镜检人员8 名,镜检发热病人
血片3704 张,血检率1.7%,河口区中心镜检站抽查血片840张,镜检样合格
率99.8%;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建立疫情报告员,询问登记来自高疟区的住
宿人员,预防服药;成立消杀队伍,开展药物灭蚊,控制蚊蝇孳生地。
1985年7月,东营市卫生防疫站检查全市疟疾防治工作,重点检查组织领
导、血检、现症病人治疗和疫点处理等内容。
1986年,广饶县报告广饶县最后1例疟疾病人;垦利县发病3 例,永安乡
2 例、下镇乡1 例,10 月,垦利县报告垦利县最后1例疟疾病人,病人为工
人,男 ,35 岁。
1987年至1995年,胜利油田报告疟疾疫情3例,其中1992、1994 各报告1
例外源性病人;胜利油田卫生防疫站组织人力物力,开展灭蚊运动 ,投入
消杀药物4.5万元、17.8万公斤灭蚊11720 平方米,预防性服药82712人次,
占应服药人数的97.6% 。
1988 年6月9 日至10月15日, 东营市通过基本消灭疟疾考核验收,同年
10月15 日,垦利县作为山东省平原低疟区代表,接受卫生部组织的以周树
洁教授(上海)为组长的12 人全国基本消灭疟疾考核验收团考核,通过考
核验收。
1988年至1994年,东营市无疟疾疫情。
1995年7月14日,在海南省服役的1名战士在北京发病后来垦利县烟草公
司探亲,发现后及时采取措施。
1996年至2003年,全市仅1998年和2000年各报告1例疟疾。
阿米巴肝脓肿70年代末,东营区六户镇、牛庄镇、西范乡、龙居乡和广
饶县丁庄乡、陈官乡6乡镇10村陆续发现肝脓肿病人,发病呈上升趋势;1975
年7月1日,出现首例病人,该病人为东营区龙居乡盐坨村人;1983年,出现
流行趋势;波及6 乡10 村;1989 年达到高峰;1990年,东营区六户镇北辛
村、牛庄镇东武村、西范乡陈庄村、龙居乡盐坨4 个重点村庄,肝脓肿病人
累计170例,患病率2.9%。
1990年8月,东营市卫生局组织市卫生防疫站、东营区卫生防疫站开展东
营区六户镇北辛村、牛庄镇东武村、西范乡陈庄村、龙居乡盐坨4 个重点村
庄流行病学调查, 人粪检1359人份,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阳性79份;阳性率
5.8%;猪粪检50份,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阳性8份,阳性率16%。
1991年7月,东营市卫生局组织市卫生防疫站、东营区卫生防疫站再次调
查东营区六户镇北辛村、牛庄镇东武村、西范乡陈庄村、龙居乡盐坨4个重
点村庄,粪检433人份,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阳性25份,阳性率5.8%。
1992年,东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确定肝脓肿防治研究为东营市科研项目,
东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与东营市卫生局签定科技计划专项合同书,东营市卫
生局邀请北京市热带医学研究所黄松如、郭增柱2位专家协助开展流行病学
调查,个案调查发病较多的东营区六户镇北辛村、牛庄镇东武村、西范乡陈
庄村、龙居乡盐坨4个重点村庄的肝脓肿病人,采集现症和既往病人血清98
人份,特异性溶组织阿米巴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95份,阳性率为96.9
%;对照组40人份,特异性溶组织阿米巴抗体阳性10份,阳性率25.0%;证实
东营地区肝脓肿流行是由溶组织阿米巴引起的。随即,开展农村改水改厕工
作,控制了疫情;1994年6月18日,东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邀请有关专家鉴定
课题研究工作,专家一致认为改水改厕控制了肝脓肿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