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油气开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rec=65&run=13

第三章 油气开发
胜利油田的油气开发, 经60年代初期进行试采后,大体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
966~1978年, 胜坨、东辛、孤岛、现河庄、渤南、广利、埕东、王家岗等22个油田
先后投入开发, 使胜利油田的原油产量逐年上升,1978年达1946万吨。第二阶段是1
979~1988年, 王庄、孤东、乐安、五号桩、桩西等21个油田陆续投入开发,同时对
已开发油田进行调整,使胜利油田的原油产量上了一个大台阶,1988年达3330万吨。
第三阶段是1989~1995年,胜利油田总体上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油田开发难度
进一步加大,油田生产建设的重点逐步转移到油田开发上来,通过全面实施“控水稳
油”工程,减缓老油田产量递减,加强勘探工作,先后投产飞雁滩和海上埕岛等16个
油田, 使胜利油田的原油年产量自1987年起连续9年保持在3000万吨以上。至1995年
底,胜利油区已有59个(其中东营市境内38个)油田投入开发,动用石油地质储量28亿
吨, 占总探明储量的81%,共有油井14429口、注水井5707口,年产原油3000万吨,
综合含水达89.1%,累计生产原油58137万吨。

第一节 胜坨油田

胜坨油田位于东营市垦利县和东营区境内。其构造位置在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北部,
是一个被断层复杂化的背斜构造油藏。 在新生界第三系地层中,发育有6套含油气层
系。其中,沙二段为主力含油层系,埋藏深度为2000米左右。1963年发现,1964年开
始产能建设, 1966年投入开发。 至1995年底,有油井1334口,开井1223口,日产油
10352吨, 综合含水93.8%;注水井692口,开井637口,日注水117961立方米;累计
探明含油面积74.7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46297万吨;累计生产原油13151.65万吨,
采出程度30.78%。
1964年5月,九二三厂集中10多个钻井队在坨庄-胜利村地区展开钻井会战。时值
雨季,平地水深没膝,给会战带来很大困难。参加会战的职工趟着泥水,靠人拉肩扛,
把百余吨重的钻机部件搬进井场,把上万吨重的器材运进工地,确保了会战的正常进
行。同年,石油工业部从大庆、玉门、青海、新疆、四川等石油企业调来队伍,同山
东原有的石油队伍会师,集中力量建设胜坨油田。1964年,建成油井井口24套,生产
原油13.31万吨。
1965~1966年,胜坨油田先后建
境内已开发油田原油产量表
表5-2

┏━━━┯━━━━━━━━━━┯━━━━━━━━━┯━━━━━┓
┃ │ 1995年 │ 最高年产量 │累计原油 ┃
┃ 油田 ├─────┬────┼─────┬───┤产量 ┃
┃ │原油产量 │平均含水│产量 │ 年度│(万吨) ┃
┃ │(吨) │ (%) │(万吨) │ │ ┃
┠───┼─────┼────┼─────┼───┼─────┨
┃ 胜坨│ 3850163│ 93.37│ 643.74 │ 1976│ 13151.65┃
┠───┼─────┼────┼─────┼───┼─────┨
┃ 宁海│ 129932│ 93.76│ 83.49 │ 1986│ 526.54 ┃
┠───┼─────┼────┼─────┼───┼─────┨
┃ 东辛│ 2498903│ 88.80│ 328.01 │ 1987│ 5396.11 ┃
┠───┼─────┼────┼─────┼───┼─────┨
┃ 永安│ 44295 │ 90.52│ 84.85 │ 1990│ 1476.74 ┃
┠───┼─────┼────┼─────┼───┼─────┨
┃ 广利│ 370058│ 92.79│ 115.36 │ 1985│ 1404.26 ┃
┠───┼─────┼────┼─────┼───┼─────┨
┃新立村│ 57094 │ 88.70│ 11.16 │ 1987│ 78.60 ┃
┠───┼─────┼────┼─────┼───┼─────┨
┃ 郝家│ 137805│ 87.11│ 32.11 │ 1987│ 420.56 ┃
┠───┼─────┼────┼─────┼───┼─────┨
┃现河庄│ 617625│ 89.61│ 111.09 │ 1988│ 1268.25 ┃
┠───┼─────┼────┼─────┼───┼─────┨
┃ 史南│ 291692│ 82.42│ 58.43 │ 1985│ 502.22 ┃
┠───┼─────┼────┼─────┼───┼─────┨
┃王家岗│ 647764│ 88.64│ 67.22 │ 1994│ 1109.24 ┃
┠───┼─────┼────┼─────┼───┼─────┨
┃ 乐安│ 1322043│ 78.72│ 132.20 │ 1995│ 598.68 ┃
┠───┼─────┼────┼─────┼───┼─────┨
┃ 牛庄│ 202053│ 57.6│ 22.92 │ 1990│ 144.47 ┃
┠───┼─────┼────┼─────┼───┼─────┨
┃ 孤岛│ 4310440│ 92.16│ 470.15 │ 1991│ 9225.70 ┃
┠───┼─────┼────┼─────┼───┼─────┨
┃ 垦利│ 225785│ 86.71│ 42.58 │ 1985│ 575.51 ┃
┠───┼─────┼────┼─────┼───┼─────┨
┃ 垦西│ 194145│ 94.85│ 55.62 │ 1985│ 528.44 ┃
┠───┼─────┼────┼─────┼───┼─────┨
┃ 孤南│ 134162│ 81.48│ 21.28 │ 1988│ 177.16 ┃
┠───┼─────┼────┼─────┼───┼─────┨
┃ 河滩│ 214535│ 89.78│ 71.90 │ 1988│ 382.88 ┃
┠───┼─────┼────┼─────┼───┼─────┨
┃ 孤东│ 3287839│ 92.79│ 488.75 │ 1991│ 4291.50 ┃
┠───┼─────┼────┼─────┼───┼─────┨
┃ 红柳│ 107161│ 92.72│ 38.93 │ 1990│ 170.44 ┃
┠───┼─────┼────┼─────┼───┼─────┨
┃五号桩│ 166418│ 69.70│ 19.56 │ 1985│ 189.24 ┃
┠───┼─────┼────┼─────┼───┼─────┨
┃ 长堤│ 184453│ 87.87│ 47.41 │ 1990│ 321.72 ┃
┠───┼─────┼────┼─────┼───┼─────┨
┃ 桩 西│ 394009│ 67.73│ 50.27 │ 1986│ 459.72 ┃
┠───┼─────┼────┼─────┼───┼─────┨
┃老河口│ 175126│ 78.53│ 27.14 │ 1992│ 149.02 ┃
┠───┼─────┼────┼─────┼───┼─────┨
┃ 利津│ 472512│ 84.44│ 79.89 │ 1986│ 801.95 ┃
┠───┼─────┼────┼─────┼───┼─────┨
┃ 王庄│ 24027 │ 87.29│ 83.19 │ 1984│ 211.37 ┃
┠───┼─────┼────┼─────┼───┼─────┨
┃ 渤南│ 590009│ 70.15│ 186.76 │ 1989│ 1533.27 ┃
┠───┼─────┼────┼─────┼───┼─────┨
┃ 埕东│ 597472│ 94.28│ 115.12 │ 1978│ 1805.90 ┃
┠───┼─────┼────┼─────┼───┼─────┨
┃ 义东│ 51870 │ 78.85│ 24.10 │ 1984│ 213.07 ┃
┠───┼─────┼────┼─────┼───┼─────┨
┃义和庄│ 24501 │ 92.67│ 79.80 │ 1978│ 364.77 ┃
┠───┼─────┼────┼─────┼───┼─────┨
┃ 义北│ 4918 │ 90.19│ 13.22 │ 1984│ 121.20 ┃
┠───┼─────┼────┼─────┼───┼─────┨
┃大王桩│ 40401 │ 59.62│ 8.19 │ 1987│ 71.76 ┃
┠───┼─────┼────┼─────┼───┼─────┨
┃ 邵家│ 85682 │ 87.95│ 27.82 │ 1991│ 193.13 ┃
┠───┼─────┼────┼─────┼───┼─────┨
┃ 罗家│ 212407│ 42.50│ 17.89 │ 1990│ 91.74 ┃
┠───┼─────┼────┼─────┼───┼─────┨
┃大王北│ 227173│ 12.52│ 31.88 │ 1993│ 141.09 ┃
┠───┼─────┼────┼─────┼───┼─────┨
┃陈家庄│ 193632│ 60.22│ 21.83 │ 1993│ 70.09 ┃
┠───┼─────┼────┼─────┼───┼─────┨
┃飞雁滩│ 592539│ 32.49│ 59.25 │ 1995│ 179.31 ┃
┠───┼─────┼────┼─────┼───┼─────┨
┃英雄滩│ 59433 │ 10.43│ 5.94 │ 1995│ 11.30 ┃
┠───┼─────┼────┼─────┼───┼─────┨
┃ 埕岛│ 541006│ 38.56│ 54.10 │ 1995│ 95.46 ┃
┠───┼─────┼────┼─────┼───┼─────┨
┃ 合计│ 24880883│ │ │ │ 50124.10┃
┗━━━┷━━━━━┷━━━━┷━━━━━┷━━━┷━━━━━┛

成坨1、 坨2、坨3、坨4集油站,建成各类井口157套,各种管线293.84公里,架设输
电线路203.55公里,为胜坨油田正式开发创造了条件。
1966年6月~1970年5月,胜坨油田开始钻基础井网,进行初步开发。随着新井陆
续投产, 油田生产能力逐年增加。年产油量由1965年的67万吨上升到1970年的333万
吨, 采油速度由0.24%上升到1.18%,综合含水由5.6%上升到14.9%,日产油量达
到9020吨。
1970年起,对胜坨油田全面调整,要求采油速度达到2%,建成年产500万吨的生
产能力。油田建设施工队伍围绕工艺流程改造,集输加热保温,泵站自动化控制,管
道防腐、 焊接、土建、装配等项目进行科研攻关,加快了胜坨油田的产能建设。至1
971年底, 投产油井480口,注水井91口,年产油410万吨,采油速度1.47%,采出程
度5.16%,含水25.5%,日产能力12957吨。
1972年1月, 对胜坨油田进行整体层系调整,按原油性质、油层物性、驱动类型
等合理划分开发层系,井网及注采系统以分注分采为中心,对主要区块进一步调整平
面及层间关系。 重点调整胜2区及坨28断块。方案实施后,总的开发效果较好,达到
设计指标。至1974年10月,采油速度提高到2%以上,日产油18175吨。但由于转注工
作没跟上, 致使大部分井由自喷井转为抽油井。1972~1974年,自喷井数由207口下
降为64口,抽油井数由152口上升为500口。由于大批新井投产和调整后开发效果的改
善,至1974年底累计建成年产550万吨的生产能力,为油田高产稳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1975~1979年,胜坨油田处于中含水、高速稳产开发阶段,是开发最旺盛时期。
通过加强注水、增加水驱储量和实施下大泵、卡堵高含水层、自喷井放大压差、补孔
改层等增产措施,使采油速度连续5年保持在2%以上。先后新增注水单元15个,新增
110口注水井。 日注水由1.43万立方米提高到5.58万立方米。5年内,共投产129口新
油井,增产原油96.2万吨,平均年增产19.2万吨;实施油井增产挖潜措施,增产原油
229.9万吨,平均年增产46万吨。1978年,总井数达830口。由于采取以上调整挖潜措
施, 胜坨油田年均产油量600万吨左右,1976年最高达643.74万吨。综合含水由40.9
%上升到66.1%。
1980~1990年, 胜坨油田已处于高含水采油期,稳产难度加大。原油年产量由1
979年的592万吨下降到1982年的443万吨。 1983~1985年,加强注水工作,并采取转
换生产层系、卡堵高含水层、改善层间和平面动用状况,以及下大泵强化开采等挖潜
措施, 产油量开始稳定并逐年回升。1985年,原油年产量474万吨,综合含水上升到
80.8%。1986~1990年,胜坨油田又一次进行较大规模的综合调整。在35个开发单元
中,有31个单元编制了综合调整方案。其中,分层系调整单元13个、加密完善调整单
元14个、局部完善调整单元4个。共钻新井497口,其中油井309口、水井188口。随着
含水越来越高,新井和措施增产效果逐年下降,尽管做了大量的增产挖潜工作,胜坨
油田原油产量仍呈下降趋势。 1990年产油442万吨,比1989年下降22万吨。全年老井
综合递减7.12%,自然递减18.95%。
1991年以来,胜坨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采油期,实施了以“控水稳油”为重点的
系统工程建设。 先后综合调整胜2区沙三段等7个产能区块。共投产油井723口,铺设
集油干线646.1公里, 新建计量站31座;转投注水井568口,铺设注水干、支线400.9
公里, 新建配水间34座。在站库的新建和改造方面,共改、扩建坨2站、坨3站、坨5
站、坨6站等油气集输联合站4座,新建(重建)胜4注、胜8注、胜9注等注水站3座,改、
扩建胜5注、胜6注、胜7注等注水站3座,新增注水能力7.92万立方米/日;新建坨3污
水预处理站1座, 改扩建坨1污、坨2污、坨3污、坨4污、坨6污等污水预处理站5座,
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万立方米/日。 投资300万元进行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在油区主排
沟上新建排涝站4座, 日排能力54万立方米,满足了生产需要。1991~1995年,胜坨
油田为保持稳产做了大量工作,但随着油田含水的上升,保持稳产的难度越来越大。
1995年,胜坨油田产油385万吨,比1990年下降57万吨。

第二节 孤岛油田

孤岛油田位于东营市河口区境内。其构造位置在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东部,是一个
高渗透、高粘度、高饱和的稠油疏松岩油藏。主要含油层系为上馆陶组地层,埋藏深
度为1120~1350米。1968年发现,1971年开始产能建设并投入开发。至1995年底,有
油井1679口, 开井1392口,日产油11942吨,综合含水92.5%,采油速度1.15%;注
水井886口,开井778口,日注量137020立方米;累计探明含油面积83.7平方公里,石
油地质储量38211万吨;累计生产原油9225.7万吨,采出程度24.51%。
1971年2月, 九二三厂革命委员会作出会战孤岛的决定,由钻井指挥部集中14台
钻机及相应的后勤队伍共2300多人参加会战。当时的孤岛是一望无际的荒原,杂草丛
生,环境恶劣。但石油职工迎难而上,昼夜兼程展开会战。晚上没有电,就点起篝火
照明。时值隆冬,天寒地冻,工人们甩掉棉衣,开挖土方,搬迁钻机。3273钻井队创
出月4开4完的孤岛地区冬季钻井生产新纪录。 8月,胜利油田决定在孤岛油田抢建地
面建设一期工程。针对孤岛油田油藏高渗透、高粘度、高饱和及砂岩疏松、出砂严重
等特点,科技人员设计出适应孤岛油田小井距、密井网、面积井网注水的单管加热、
集中计量流程方案。经过2个月的地面建设会战,中1区于11月正式投产。至年底,孤
岛油田共安装井口363套, 投产353口,建成各种站82座,投产77座,生产原油13.73
万吨、天然气2118万立方米,实现当年开发、当年建成、当年投产。
1972年,胜利油田决定建设孤岛油田二期工程。二期工程按“双管掺水加药流程”
设计要求,取消油井和管线之间的加热炉,保留接转站、联合站集输流程。共安装井
口177套,建成各种站库54座,铺设各种油气管线164.46公里,注水管线57.75公里,
架设输电线路113公里,安装变压器78台,修建公路29.57公里。1973年夏,孤岛地区
的雨季来得早、雨量大、持续时间长,所有井场都积满齐腰深的水,钻杆、泥浆泵、
柴油机底座都泡在水中。 钻井参战职工抢晴天, 战雨天, 平均每3天交出一口井。
3252钻井队1973年总进尺达151420米,实现了铁人王进喜生前提出的“班上千、月上
万、一年打上15万米”的誓言。
1974年,孤岛油田进行调整会战。在中2区南开展注水试验取得成功后,1974年9
月中1区全面转注, 至1976年油田全面进入注水开发。根据稠油的特点,各开发区分
别采用225~300米的密井网。 初期利用天然能量开采, 地层压力不断下降,总压降
2.29兆帕。中1区、中2区主力开发单元出现气顶局部扩散,油气比上升,最高达到10
0立方米/吨。由于气驱作用,提高了油井产量,增加了无水采油量。至1975年底,日
产油量10024吨,全年产油339万吨。
1975年9月~1977年3月,为恢复地层压力,加强了油田注水,日注水量由4554立
方米提高到9203立方米,注采比由0.29提高到1.02,注水全面见效,地层总压降回升。
油井见水后, 油层出砂严重, 停产井由117口增加到226口,使油田日产油量下降到
6984吨。
1977年4月起, 广泛推广滤砂管防砂,并及时更换抽油机,调大抽油参数,先后
调参550口1011井次, 换抽油机134台,日增油3418吨,日产油量恢复到1万吨。1977
年7月以后,全面推广中2区南治砂扶井、注采综合调整经验,减缓层间、平面矛盾,
控制含水上升速度, 使日产油稳定在1万吨左右。1979年,在孤岛油田建设由胜利油
田自行设计的“降粘脱水一条龙”工艺流程,取得良好效果。此项工艺已在全国同类
油田中推广应用。
1981~1985年,油田开发处在中含水期末和高含水初期,层间矛盾突出,靠原层
系稳产较难。 为此,进行细分层系和适当加密井网的层系井网调整,先后对中1区、
中2区和西区的7个单元进行调整, 除中1区馆3~6因油层发育差采用一套层系加密井
网外,将其余6个单元细分为13个单元开发,充分挖掘层间潜力。共钻调整井643口,
使油田采油井由503口增加到864口,注水井由204口增加到319口。突破孤岛油田提高
采液强度的“框框”,不断进行泵径升级(至1985年70毫米泵径占生产井数的33%),
提高了产液量,平均年增液速度达到14.7%,保持了产量的稳定上升。1984年起,年
产原油440万吨以上。
1986~1990年,孤岛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期,层间和平面潜力相对减小。为大幅
度提高采液量,采取强注强采的井网调整,增加注水井点。5年间,注水井由380口增
加到810口,年注水量增加3倍,地层总压降回升到1.1兆帕,油井采液量大幅度提高,
平均年增液速度达到22.1%,单井日产液量由42.6吨增加到96.7吨。减少了含水上升
对产油量递减的影响,年产油440万吨稳产7年。特别是1990年,在进入特高含水期后,
油田产量稳中有增,年产原油达467.3万吨。
1991年, 孤岛油田开发进入特高含水期。1992年,在中二北馆5单元进行注蒸汽
吞吐先导性试验和采用热采井防砂等一套稠油热采新工艺;至1994年,建成固定注汽
站3座、 活动注汽站2座。1992年9月,在中1区开始注聚合物先导试验,建成配液站4
座、 注聚站4座。同时,针对油田设备流程老化等状况,大力加强油田地面建设的配
套完善。 1991~1993年,先后改建孤1联合站,扩建改造孤4污水站,建成8条油气混
输管线,提高孤5、孤6联合站的沉降能力;建计量站35座、集配气站5座,改造孤4注
水站、 孤1注水站,新建一批注水工程,实现越站输油。1994~1995年,在油气集输
方面新建计量站25座,扩建孤5联、孤3联沉降罐共3座;注水方面新建孤2注水站和孤
南注水站,增加注水能力1.44万立方米;新建孤岛二水库、净化站和以神仙沟为界、
东西较完整的排涝体系。针对孤岛油田井网对储量的控制程度较高、层系调整增加可
采储量的余地较小的状况,1991~1995年开展控水稳油注采综合调整,共进行注采调
整54单元次,完成油水井工作量2040井次,调整后日产油增加1796吨,综合含水平均
下降0.1%。 每调整一次,单元稳产在半年以上。1991~1995年,孤岛油田规划产油
2123万吨,实际产油2290万吨。孤岛油田高产稳产期超出理论预测值2~3年,达到国
内同类型油田开发较高水平。1984~1995年,孤岛油田已稳产12年,被中国石油天然
气总公司评为高效开发油田。

第三节 孤东油田

孤东油田位于东营市垦利县和河口区境内,处黄河入海口北侧新淤积的海滩地区,
海拔0.5~2米。其构造位置在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东部,是一个含油层系多、地质条件
与孤岛油田类似的大油田。 主要含油层系为馆陶组地层, 埋藏深度1200米左右。 1
984年发现, 1986年开始产能建设并投入开发。至1995年底,有油井1409口,开井11
89口,日产油8628吨,综合含水93.4%,采油速度1.25%;注水井763口,开井702口,
日注水量141989立方米;累计探明含油面积60.3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26085万吨;
累计产油4291.50万吨,采出程度17.02%。
1986年3月,胜利油田党委、会战指挥部成立孤东会战领导小组,调集55台钻机、
2000多部车辆、1.5万名职工和1.8万名民工,展开大规模的孤东油田开发建设会战。
会战之初,孤东地区一片积水,率先进入的钻井队被汹涌的海潮围困。一次特大凌洪
把通往孤东的唯一道路冲断。 钻井工程公司组织架桥队,同凌洪搏斗5昼夜,用废井
架底座和废钻杆架起一座长56米、宽5.5米的特殊桥梁,确保了会战物资的及时供应。
参战的钻井队伍你追我赶,奋力争先,队与队、班与班、人与人之间展开劳动竞赛。
32163钻井队在参战的142天中, 打井21口, 进尺32297米,创出连续3个月进尺突破
7000米、43天上万米、建井周期4天12小时等11项会战新纪录。会战6个多月,55个钻
井队共打井794口, 总进尺121万米。在会战中,油田建设第一指挥部2400多名职工3
个月完成相当于以前8个月的工作量。 在抢建21.81公里长的529输油管线中,职工每
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 抢建2台3000立方米大罐时,正值盛夏,罐内温度高达66℃,
职工们在罐内一干就是四五个小时,有的人晕倒了被抬出罐外,醒来后又投入紧张的
施工。经过10个日夜的奋战,保质保量地完成大罐抢建任务,为会战赢得了时间。油
田建设第二指挥部参加会战的550多名职工,奋战5个月,完成建安工作量1370万元,
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3235元。 为抢建“孤三变”至孤东35千伏13公里输电线路,全线
需立101基电杆,跨越37处高低压线路,穿越稻田、沼泽地7公里。负责立杆的11名职
工,在吊车进不去的情况下,从附近抬来废油管,运来干土,筑起长30多米的道路,
然后把300多公斤铁横担抬到现场, 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进行施工,创出1台吊车1天打
洞立杆20基的新水平。经过16天艰苦奋战,圆满完成线路施工任务。至1986年底,打
井966口, 建成投产927口,当年生产原油323吨;建成投产计量站83座,日接转液量
8000立方米的大型接转站4座,日处理污水2万立方米、年处理原油340万吨、天然气4
万立方米的大型联合站1座, 日注水1.5万立方米的临时注水站1座;铺设油、气、水
管道753公里;架设高压输电线路285公里、通讯线路110公里;建成活动变电所4座;
筑起高3米的围堤40公里;建成高5米、底宽38米、顶宽10米、毛石护坡的防海潮大堤
10.7公里,围海新造陆地18平方公里;修建沥青路51公里、桥涵15座;修排水沟18公
里、 大型排涝站8座,垫井台980个,垫土路130公里,动用土方1269万立方米。初步
形成油、 气、水、电、讯、路及防洪、防潮、排涝配套的500万吨产能骨架工程,建
成原油生产能力370万吨。地面建设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87.7%,
地面建设一期工程被评为国家级全优工程。
1987~1989年,胜利油田在组织开展滨海地区勘探开发建设会战(简称滨海会战)
中, 对孤东油田进行局部完善配套建设。共配套建成油井1320口、注水井272口、气
井36口、计量站和配水间180座、大型接转站5座、变电所6座、注水站3座、大型联合
站2座。 孤东一号联合站1987年7月1日开工,1988年11月30日竣工,年原油外输、脱
水能力700万吨,天然气外输能力41万立方米,是全国最大的油、气、水综合处理站。
另外, 还建成燃气轮机发电站1座、2000万立方米水库1座、防洪排涝站6座、建成各
种管道1347公里、各种输电线路623公里、海堤和围堰76.4公里、沥青路面125公里、
桥涵119座。总投资13.1亿元,配套建成500万吨原油生产能力。通过配套建设,加强
注水,日产油量由12443吨增加到13463吨。随之出现油井见水快,含水上升快,综合
含水由28.9%上升到62.9%,含水上升率为8.52%。油井见水后出砂严重,停产井增
加, 由1987年底的163口增加到1989年底的309口。1989年,产油476万吨,采油速度
1.89%。
为提高井网对油层控制程度,从1990年1月起,先后对七区西、七区中等7个区块
进行以细分开发层系、加密井网、改变注水方式为主要内容的开发调整。新钻油水井
579口, 转注油井280口,油水井归位304口。1989~1990年,年产液量由1157万吨上
升到3266万吨,年产油量由476.4万吨上升到488.8万吨。1990~1992年,年产油量均
在480万吨以上。
孤东油田由于储量一次动用,高速开发,储采失调,1992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产量
递减,油田开发难度加大。为此,1993~1995年,坚持精细地质管理和综合治理、控
水稳油的开发方针,针对各单元的地质特点,采取相应的开发对策。以整体注采调整、
控水稳油为主,辅以局部水量调配、水井调剖、油井堵水等措施,一定程度控制了含
水上升和产量递减,3年产量总递减控制在23.7%。强化内部滚动勘探,每年增加200
万吨的地质储量, 增加40~50万吨的可采储量。依靠科技进步,开展3次采油试验。
国家“八五”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孤东小井距三元复合驱油先导试验”取得突破性进
展。针对孤东九区及孤东51块馆陶组上段储量动用程度差等问题,1993年下半年起,
先后应用蒸汽吞吐、电热杆、抽稠泵、螺杆泵、稠油降粘剂、高温驱油剂等稠油热力
采油先进技术,动用稠油储量1378万吨,稠油年产量10.2万吨。1995年,孤东油田产
油328.78万吨。

第四节 埕岛油田

埕岛油田位于渤海南部的极浅海水域, 水深2~15米,面积约1710平方公里,南
界距海岸约5公里, 与陆上的桩西、埕东、五号桩油田相邻。其构造位置在渤中坳陷
与济阳坳陷交汇处埕北低凸起的东南部,是一个在前第三系潜山背景上发育起来的披
覆背斜构造,有中生界、沙河街、东营组、馆陶组和明化镇组含油层系。该区1970~
1976年间为黄河入海口,由于多年的淤积和东北向强风浪的冲刷剥蚀,海底表层构成
十分复杂,形成不稳定地貌形态。全年6级以上的大风达137天,冬季有寒流及西伯利
亚冷空气的侵袭,春、秋季亦会发生风暴潮,复杂的环境及气候条件给油田开发带来
许多困难。埕岛油田1988年发现,1992年试采,1993年投入开发。至1995年底,有油
井52口,开井40口,日产油2255吨,综合含水37.2%;累计探明和控制含油面积77.6
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23754万吨;累计产油95.46万吨,采出程度6.38%。
1988年下半年,对埕岛油田进行开发前期评价工作。11月,胜利油田预可行性研
究联合小组编写了《埕北东浅海油田开发建设工程预可行性研究》。
埕岛油田开发指导思想是:以油田总体经济效益为中心,在海上工程建设允许的
前提下,本着先易后难、先肥后瘦、先高产后低产的原则,首先动用油层产能高的东
营组储量;而后动用中生界储量;最后动用馆陶组油层储量。开发原则是:各含油层
系均采用一套层系开发;充分利用天然能量,初期不注水,视天然能量大小,适时注
水补充能量;在不破坏油藏条件下,尽量高速开发;能自喷且可获得高产的油井应自
喷生产,但从长远考虑,油田应立足于机械采油,以满足高速开发的要求;为提高油
藏开发经济效益,在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采用大井距、大压差生产。胜利石油管
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原则, 1992年3月编制《埕岛油田埕北11块
东营组开发初步方案》 ,1994年2月编制《胜利海上1994年30万吨地质开发方案》,
1994年12月编制《埕岛油田馆陶组油藏开发先导试验方案》,1995年12月编制《埕岛
油田1996年开发部署意见》,并开始编制《埕岛油田总体开发方案》。
1990年,胜利石油管理局遵照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关于“埕岛油田先导性开发
试验既要经济效益,又要安全可靠;既要吸收国外采油先进的工艺技术,又要因地制
宜、因陋就简、土法上马,创出自己的路子”的要求,开展了开发建设的前期准备工
作。 1991年6月,胜利油田完成海上单井移动式试采平台的设计,山东省荣成第一造
船厂开始施工建造。 1992年6月13日,单井移动式试采平台主体结构完工下水,配套
后拖航至桩西码头,11月9日拖至埕北151井,埕岛油田开始试采。至年底采油3300吨。
1993年,胜利油田自行设计建造了胜利开发二号浅海移动式平台。该平台属于可
移动式,能够拖航,就位后座底插桩固定,必要时可拔桩上浮移位。平台设置油气加
热、分离、计量、储存等设备,还有发电、供热、生活等设施。胜利开发二号浅海移
动式平台竣工投产,标志着胜利油田的油建施工队伍在全国石油施工企业中第一个实
现自行设计建造大型海上采油平台的突破。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对海上油田开
发建设的要求, 本着“安全、简易、经济、可靠和重视环保”的原则,1993年5月,
胜新一号简易采油平台在埕北35井建成投产。1993年6月,埕北11A井组投产,标志着
埕岛油田正式投入开发。 8月和9月,胜新二号、胜新三号简易采油平台分别在埕北1
51井组和埕北11A井组陆续建成投产。1993年,埕岛油田共建成投产油井9口,全年生
产原油10万吨。
1994年, 埕岛油田采用自行设计、安装改造的胜利104起重船,组织实施了埕北
35井组、埕北151井组、埕北11B井组等平台导管架、栈桥的吊装、运输、安装、打桩
工程。完成桩古46站至埕北35井组的海底管线及海底电缆的铺设工作。在经过东营组
开发和中生界试采之后, 进入东营组、中生界全面开发阶段。1994年2月,胜利油田
油建一公司建造的胜利开发二号平台就位埕北21一次投产成功, 获得高产稳产。8月
建成投产埕北251单井平台, 9月投产埕北11B井组平台,11月抢建投产埕北35井组海
底管线和海底电缆,使埕北35井组由船拉油改为管线输油。1994年,新井投产14口,
海上生产井达22口,当年生产原油30万吨。
1995年,组织实施胜利作业一号、作业二号、埕北11C中心储罐平台和动力平台、
埕北11C中心平台至陆地8.7公里输油管线的建造工作。埕岛油田进入馆陶组试采及开
发先导试验初步实施阶段。3月,埕北242平台抢投成功。4月,投产埕北253单井平台
之后,埕岛中心一号平台经过安装、调试、作业,在埕北11C井组投产。7月,建成投
产埕北11E井组。8月,投产埕北20单井平台。9月,投产埕北25A井组平台。11月,系
统投产埕北11C至海三站海底管线,海三站至桩西联管线,埕北11C、D、E海底管线,
埕北11A、 B、C海底管线,埕北11单井-埕北11C井组海底管线,储罐平台,海三站及
配套工程。1995年,生产原油54.1万吨;建成井口采油平台、中心处理平台、单井采
油平台16座;建成并投产埕北35井组至海一站、埕北11C至海三站2条海底输油管线和
陆地相应配套设施;基本形成以陆地设施为依托,以海上采油平台为基点、海底管线
为骨架的海上主体工程。

第五节 东辛油田

东辛油田位于东营市东营区境内。其构造位置在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中段,基本
构造形态为一个鞍部连接起来的东营、辛镇两背斜构造,是一个被许多断层切割、遮
挡而复杂化的断块油田。1961年发现,1962年获高产工业油流,1968年投入开发。至
1995年底, 有油井1120口,开井714口,日产油6946吨,综合含水88.80%;注水井4
88口,开井368口,日注水量56172立方米;累计探明含油面积80.5平方公里,石油地
质储量22425万吨;累计产油5396.11万吨。
东辛油田开发初期,新井、新块不断投产,年产油量不断提高,到1974年已建成
130万吨生产能力。 由于注水储量只占动用储量的42%,绝大多数储量仍然依靠天然
能量开采, 油田地层压力下降快,油井陆续停喷转抽。至1974年底,抽油井数已占8
5%,能量不足的矛盾突出。
1975~1978年,东辛油田加强注水工作,注水井数由1974年的20口增加到1978年
的46口, 年注水量由57.5万立方米上升到330.6万立方米, 年注采比由0.24上升到
0.73。在加强注水的同时,采用70毫米大泵抽油、查层补孔、放大油嘴等增产措施,
加之4年投产新井36口,使油田采油速度进一步提高,1976年生产原油172.7万吨,采
油速度3.34%。至1978年底,已配套建成160万吨原油生产能力。
1979年,东辛油田开发进入中高含水期,主力断块主力油层水淹程度越来越高。
由于提液幅度小, 产液量平均年增长4.7%,而油田自然递减增大,平均年自然递减
率为14.4%, 年自然递减油量20万吨,致使年产油量逐年下降。1981年产油量降为1
37.2万吨。
1982~1990年,由于加深了对油层潜力的认识,加强老区块的综合调整和新区块
的滚动勘探开发,开创了增储上产新局面。1982~1985年,先后对营8、营1、营14、
辛50等开发单元进行综合调整,对辛111、辛100、营31等8个区块进行滚动勘探开发。
含油面积由47.2平方公里增加到70.3平方公里, 石油地质储量由7311万吨增加到1
1146万吨,产油量由137.2万吨上升到280.3万吨,翻了一番多。至1985年底,东辛油
田日产油7257吨,综合含水71.5%,采油速度3.29%。1986~1990年,东辛油田油井
开井数由422口增加到799口,注水井数由116口增加到301口,年注水量由5.54亿立方
米提高到13.65亿立方米; 平均年产油298万吨,1987年产量达到最高峰328万吨。由
于东辛油田不断滚动增储上产,基本实现300万吨稳产5年。
由于东辛油田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多油藏类型特点,在开发中采用了沿断层倾角钻
定向斜井的工艺技术。 至1990年底,东辛油田已钻定向斜井125口,其中沿断层面部
署的“聪明井” 10口。如辛11-斜35井,是一口钻遇油层最多、稳产时间最长、累计
采油量最多、 效果最好的典型井。该井钻遇油层54层厚171.9米,1974年11月投产后
日产百吨稳产10年,至1990年底累计采油42.95万吨。
1991~1995年,东辛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和特高含水期。针对复杂断块不同的油
藏特点,通过精细油藏描述,进一步加深对油藏的认识,加强对老区块细分层系的综
合注采调整和局部老区的滚动扩边,广泛开展控水稳油综合治理工作,形成适合复杂
断块油藏特点的滚动开发、 综合调整、注采调整、控水稳油综合治理技术,5年平均
年产油275万吨,其中1995年产油249.89万吨。

第六节 渤南油田

渤南油田位于东营市河口区境内。其构造位置在沾化凹陷东北部的渤南洼陷,为
典型的低渗透油藏。 1971年发现,1973年投入开发。至1995年底,有油井394口,开
井329口, 日产油1712吨,综合含水70.6%,采油速度0.59%;注水井198口,开井1
44口,日注水8292立方米,累计注水5556万立方米;累计探明含油面积75.8平方公里,
石油地质储量11887万吨;累计产油1533.27万吨,采出程度14.5%。
1971年10月~1973年6月, 渤南油田开始单井试采,投产试采井4口,累计采油6
万吨。1973年7月,渤南油田投入开发,投产油井23口,大部分为零散试采井。12月,
开油井15口,日产油970吨,综合含水8%,累计产油28万吨。1975年,渤南油田进行
注水开发试验,打注水井1口,油井转注2口,注水压力10兆帕,3口井日注水量为361
立方米。由于没有一套适合低渗透油层的开采井网,注采井网不完善,加上采油工艺
不适应,致使油田长期处于低速开采状态。
1985~1986年,为加深对渤南油田油藏地质的研究,并为整体开发渤南油田作准
备,采取了3条措施:(1)1986年打3口科学试验井(义65-4-2、义77-3和义37-8)。(2)
对油井实行单层压裂试验。 1986年,压裂33口井,成功30口,其中5口井压裂后日产
油100吨以上。(3)进行小井距强化开采试验。1985年8月~1987年初,在渤南油田5区
开辟小井距强化开采试验区,为全面开发渤南低渗透油藏提供了科学依据。
1987年初,河口采油指挥部分区编制了渤南油田开发调整方案。设计在1、3、5、
6、 8等5个老区内进行层系井网的综合调整,动用探明含油面积36.3平方公里,地质
储量6683万吨。 设计油水井257口, 其中油井167口,设计单井日产能力30吨,建成
150万吨生产能力,采油速度2.24%,井网密度7.76口/平方公里,单井控制储量40万
吨, 当年产油105万吨。随后开始实施此方案,采用了系统的适合渤南油田低渗透油
藏开发特点的工艺技术。其中,整体压裂是渤南油田开发调整的重要技术方法。整体
开发调整于1988年初基本结束。经过调整,生产能力由1986年的54万吨增至1987年的
157万吨,原油产量由1986年的36万吨增加到1987年的113万吨。
1988~1989年,针对渤南油田部分油井液量下降、含水上升、产量下降的情况,
采用以长筒泵深抽为主的增加沉没度而提高泵效的方法。 两年共施工50口井,成功3
0口井,累计增油22780吨。1989~1990年,在渤南油田大部分油井动液面深、油气比
高、脱气点低的情况下,采用以小尾管深抽为主的方法,变气害为气利,提高了泵效。
两年施工64口井,成功51口井,累计增油27000多吨。
1991年后,渤南油田含水上升,产液量、产油量下降,加之对高温、高压、深井、
低渗透、 低孔隙度油藏监测手段和改造油层工艺技术不适应, 年产油由1990年的1
62.27万吨下降到1995年的59万吨。

第七节 乐安油田

乐安油田(原称草桥油田)位于东营市广饶县城北一带。其构造位置在东营凹陷南
斜坡的草桥鼻状构造带,是一个砂砾岩特稠油藏,主要含油层系是馆陶组地层,埋藏
深度800~960米。1965年见油气显示,1972年发现油层,1986年投入开发,1990年开
始全面开发。至1995年底,累计探明含油面积51.8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7510万吨;
累计产油598.68万吨。
1986年乐安油田投入开发后,主要以机械采油为主,至1987年底共有油井34口,
年产原油17.97万吨。1988~1989年,乐安油田实施蒸汽吞吐试采4口井,均获工业性
油流。在调研、论证和试采的基础上,胜利石油管理局决定组织“草20深、薄层砂砾
岩特稠油藏蒸汽吞吐先导试验”项目的科研攻关,1990年,草20试验区现场试验获得
成功。1990年下半年,开发草20开发区。草20块自1990年试验区建成25万吨产能后,
年产油量连续3年在20万吨以上。在此基础上,又组织草20块3口水平井开采试验,水
平段200~300米,采用定向射孔完井等新技术,平均周期采油量9000吨。
在草20块先导试验的基础上,对乐安油田砂砾岩特稠油藏的开发进行整体规模规
划和部署,要求“八五”期间建成年产85万吨的生产能力。规划强调,要坚持依靠高
新技术,开展精细地质研究以及油藏工程、注汽采油工程、地面工程配套等技术攻关,
形成适应特高稠油热采的系统配套技术。根据规划坚持区块接替、实现长期稳产、高
产的原则,以及相应的技术要求,“八五”期间认真组织了规划方案的实施。
在精细地质研究及油藏工程设计方面,在国内外尚无砂砾岩特稠油藏热力开发经
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地质科技人员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研究油藏的构造特征,基本搞清
古地貌及其演变过程。通过对28口取芯井岩、电、物性分析和利用CT层分析、图像分
析等先进技术手段,对乐安油田特性作出科学评价,建立典型区块的地质模型,创出
一套复杂砂砾岩储层研究的新方法。应用油藏工程学方法,对该油田的重要参数与国
内外筛选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试油成果动态资料。应用国际先进的数模软件,进行数
值模拟研究。先后设立蒸汽吞吐、蒸汽驱、水平井先导试验区和评价区,开展不同目
的开发试验,总结其开采特点,优化油藏工程设计,形成具有特色的稠油油藏地质研
究及油藏工程研究程序。
在系统化高速高效进行油田建设方面,确定按系统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组织乐安
油田的产能建设,同时在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监督下运行,3年建成年产100万吨配套
生产能力,采纳合理化建议350项,为国家节约投资990万元,取得百万吨热采产能建
设投资仅75892万元的高效益。
在乐安砂砾岩特稠油藏开发中,抓住地质、钻井及“注、采、测、输”四个系统
的关键技术,取得重大技术研究成果和推广成果25项,主要有砂砾岩储层精细油藏描
述,砂砾岩特稠油藏蒸汽吞吐注汽参数优化数模软件研制,稠油热采水平井开发技术
等。
至1995年底,乐安油田已动用馆陶组含油面积38.9平方公里、地质储量4576万吨,
建成注汽站14座, 年注汽能力513万吨。采用蒸汽吞吐热采工艺开发草20块、草20水
平区、 草32块、草南评价区和草南开发1、2、3区等8个区块,累计投产油井679口,
油井累计注汽吞吐3605井次,平均处于5.3周期 (其中投产最早的草20块平均进入第7
周期) , 累计注汽919万吨, 累计生产稠油509万吨,采出程度11.2%,累计采注比
1.72,回采水率115%,累计油汽注比0.56。乐安油田自1993年建成年产100万吨稠油
生产基地后,连续3年保持稳产增产,1995年生产稠油127万吨。
乐安油田的高速、高效、高水平的建设开发,填补了国内外砂砾岩特稠油藏热采
的空白,为低品位特稠油藏热采开发提供了经验。

第八节 原油集输、运销与加工

原油集输
胜利油田原油集输工程1964年始建。 30多年来,共建成年处理原油能力100万立
方米的大型联合站47座, 大型原油库6座,储油能力69.7万立方米,外输原油管道70
7.8公里,年外输原油能力4275万吨。
油田内部输油管线1971年11月, 孤岛至东营输油管线建成投产,管径377毫米,
全长52公里,年输油能力400万吨。1973年7月,河口首站至东营首站输油管线建成投
产, 管径426毫米,全长53公里,年输油能力420万吨。1984年9月,又一条孤岛至东
营输油管线建成投产,管径529毫米,全长64公里,年输油能力840万吨。1987年9月,
清河至东辛(清河首站-东辛2号站) 输油管线建成投产,管径273毫米,全长31公里,
年输油能力150万吨。1988年11月,孤岛经罗镇至东营 (孤岛首站-罗镇-东营原油库)
输油管线建成投产,管径529毫米,全长71公里,年输油能力700万吨。1989年10月,
单家寺至东营(单家寺-末站-东营原油库) 稠油输油管线建成投产,管径325毫米,长
22.3公里 (末站至东营原油库, 长14公里,管径273毫米) ,年输油能力200万吨。1
990年6月,纯梁至东营(纯梁首站-东营原油库)输油管线建成投产,管径273毫米,全
长38.6公里, 年输油能力250万吨。1991~1995年,共新建油田内部集输管线4000公
里。
外输原油管道1965年12月,建成投产东营至辛店胜利炼油厂 (现齐鲁石油化工公
司炼油厂)输油管道,管径426毫米,全长71.86公里,年输油能力100万吨。这是当时
国内第一次在盐碱腐蚀地区建设的大管径原油管道。科技人员和工人精心设计和施工,
全线7125道焊口、 200多处大小穿越点,质量均达到优良,一年内建成投产。特别是
管道防腐工程,处处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投产20多年未发生管壁穿孔事故,经开挖检
查证明,防腐绝缘质量优良,管道完好。东辛输油管道1970年扩建,年输油能力提高
到480万吨。 80年代,胜利油田还先后建成东营至辛店含硫油管道,河口首站至沾化
电厂、东营至辛店等外输原油管道。
为使胜利油田的原油既能出口国外,又能通过海运运往国内沿海地区,国家计委
决定建设东营至青岛市黄岛的输油管道,并作为重点工程列入1973年国家建设计划。
该管道全长251公里,管径529毫米,设计年输油能力1000万吨。管道经过地区地形复
杂,需穿越河流、公路、铁路134处。1973年9月,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组成前线指挥
部,调集万名职工,与交通部、山东省的两万多名职工、民工一道,仅用一年时间,
建成这条输油管道, 并于1974年9月6日投产使用。1984年7月,东黄输油管道划归石
油工业部管道局管理。随着胜利油田原油产量的增长,国家又决定建设东黄输油管道
复线, 并于1986年7月建成投产,管道全长247公里,管径711毫米,年输油能力2000
万吨。复线建成后,原东黄管道停运。
输油站和原油库输油管线首站:东辛首站、孤岛首站、河口首站、东黄首站、东
临首站等。 原油库:101油库、702油库、703油库、黄岛油库、东营油库等,共有储
油罐47座,储油能力69.7万立方米。建有原油铁路栈桥4座,装油货位218个,年装油
能力1500万吨。
原油运销
胜利油田1964年4月开始外销原油。 至1995年底,共外销原油55768.97万吨,销
往江苏、上海、浙江、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天津、北京、陕西、河南、江西、
安徽、福建、山东等10多个省市。1974年起,胜利油田原油出口,远销菲律宾、罗马
尼亚、泰国、巴西、意大利、美国、新加坡、韩国、香港、新西兰、日本等10多个国
家和地区,至1995年底累计出口原油8629万吨。外销和出口原油的含水、含硫比重均
达到规定标准。原油外销运输,分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和油轮运输。
公路运输1964年,胜利油田最先完井的3口井--营2、营4、营6井,所产原油通过
管线进入102站,之后用汽车转运到辛店101油库,再通过火车运往省内外各用户。随
着油田产量的增加,汽车运输不能满足需要,且运费昂贵,公路交通也受到很大影响。
1965年6月,东辛3号站原油装车点建成,缩短了车辆运输距离,但每天也需要用6 00
~700辆汽车,从3号站往101油库运油,运输量为60万吨/年。1965年12月,东营至辛
店输油管道投产,结束了汽车长途拉油的历史。1975年,原油产量大幅度增长,由于
一些流程不配套,大量原油落地。为解决当地燃料不足的困难,油田支援山东省境内
一些地、市部分落地油和单井油。烟台、潍坊、青岛、淄博、惠民、德州、济南、济
宁等地、市组织汽车队,来油田拉落地油和边远单井进不了流程的原油。每天运油车
辆达800余辆,年运油100多万吨。这些单井油和落地油被地方许多工矿企业用作燃料。
1981~1990年,根据国务院的指令,为节约能源,充分利用有限的石油资源,压缩烧
油, 单井拉油由过去的每年100多万吨减少到每年12万吨左右。1991年后,胜利油田
陆续成立东胜精攻石油开发有限公司等13个以石油开发为主业的公司,承包开发单井、
报废井,生产的原油大部分进不了集输流程,分配给广饶、垦利、滨州、临邑、胜华、
济南、 博兴、利津、东营、桓台、寿光等10余个炼油厂,用汽车拉运。199 1~1995
年,共拉运原油426万吨。
铁路运输胜利油田的原油用汽车运往辛店后, 由火车外运。1964年5月10日,从
辛店101油库栈桥装出第一列运油专列, 运往广东茂名炼油厂,揭开胜利油田原油铁
路运输的序幕。 1968年,原油从辛店装火车运往青岛港3号油码头,然后装船外运。
1972年,从东营703油库、纯化702油库、辛店101油库装火车运往青岛港的1号码头,
此运输线一直持续到东营至黄岛输油管道投产。1990年,有101油库、703油库、历城
油库、 702油库四条铁路专用装油线,用火车运往国内各用户。1964年5月,建成101
油库装车栈桥, 有78个货位,装车能力300万吨/年。1970年10月,建成702油库装车
栈桥, 有10个货位,装车能力200万吨/年。1971年12月,建成703油库装车栈桥,有
104个货位,装车能力500万吨/年。1973年7月,建成历城油库装车栈桥,有26个货位,
装车能力60万吨/年。 1980年后, 702油库、 703油库、历城油库陆续停止使用。至
1995年底,只有辛店油库有部分原油装火车外运,每年外运量约40万吨。
管道运输随着胜利油田原油产量的大幅度增长,公路和铁路运输远不能满足油田
发展的要求, 迫切需要建设输油管道。1965~1995年,累计建成大口径输油管道127
2公里。 这些输油管道纵横东营、潍坊、青岛、淄博、济南、德州和滨州等市地的18
个县区,形成一套较完善的输油管网。 (“管道运输情况”详见本节第一部分“原油
集输”)
油轮运输1968年, 胜利油田的原油通过青岛港3号码头,用油轮转运到上海华东
电管局。 1972年,又通过青岛港1号码头,用油轮运到南京、上海、茂名等炼油厂。
黄岛油库及其港口是胜利油田原油外运的主要出口地,1974年9月一期工程投产,有2
个泊位, 东泊位可停靠5万吨级的油轮, 西泊位可停靠2万吨级的油轮,装船能力15
00万吨/年。 9月10日,第一艘油轮--大庆29号,自黄岛港装载原油出口菲律宾。199
2年12月, 黄岛码头二期工程投产,可以停靠20万吨级油轮。胜利油田的原油,通过
黄岛码头,运往南方炼厂、沿江炼厂及其他用户,并组织出口。
原油加工
1966年4月, 九二三厂胜利炼油厂在淄博市辛店动工兴建。1967年10月,胜利炼
油厂建成年加工原油250万吨的大型联合装置。 后经改造,至1970年10月该装置年加
工原油能力达到350万吨。1972年6月,山东胜利石油化工总厂 (齐鲁石油化工公司的
前身)成立,胜利炼油厂划归该总厂领导。
为适应胜利油田发展的需要, 经石油工业部批准,1985年3月胜利油田会战指挥
部决定成立稠油炼油厂筹建处, 着手进行100万吨/年炼油厂建厂的可行性研究。198
5年5月, 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复《关于胜利油田稠油炼油厂设计任务书的报告》。198
6年4月,国家计划委员会审查并通过100万吨/年稠油炼油厂的初步设计,确定建厂方
案。 1987年5月,胜利油田党委和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决定成立稠油处理厂,开始施
工建设。 1993年5月,胜利石油管理局决定,以稠油处理厂为依托,成立胜利油田石
油化工开发总公司。至1995年底,胜利油田石油化工开发总公司已经建成投产的生产
装置有3套,其中,常减压蒸馏装置,设计年加工原油能力100万吨;催化裂化装置,
设计年加工能力20万吨;氧化沥青装置,设计年加工能力10万吨。已经建成待投产的
生产装置有4套, 其中,延迟焦化装置,设计年加工能力40万吨;加氢精制装置,设
计年加工能力30万吨;制氢装置,设计每小时产标准氢5000立方米;硫磺回收装置,
设计年回收能力1000吨。总公司所属的胜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的顺酐项目及其15套配
套工程已于1995年底全部建成。顺酐项目投产后,每年可生产大于99.5WT%的固体顺
酐1.5万吨。总公司生产的产品主要有汽油、柴油、液化气、建筑沥青、道路沥青等。
产品出厂合格率100%。至1995年底,石油化工开发总公司累计加工原油273万吨,工
业产值28.87亿元,利润3.1亿元,综合商品率88.83%,轻质油收率38.54%,综合自
用率8.93%,加工损失率2.41%。

第九节 天然气开发

天然气生产
东营市境内的天然气资源主要由气层气和溶解气(伴生气)组成。气层气主要分布
在孤岛油田、孤东油田、垦西油田、长堤油田、埕东油田、义东油田、邵家油田、渤
南油田、陈家庄油田、胜坨油田、东辛油田、永安油田、乐安油田、飞雁滩油田、老
河口油田等已投产的油气田中。溶解气(伴生气)分布在已投产的全部油气田中。
1966年12月31日,胜坨油田1区宁3井作为第一口气井投产,日产气10万立方米。
1967年12月17日,永安油田永21井投产。1970年12月18日,孤岛油田渤25井投产。至
1973年底, 胜利油田已有气井12口,开井6口,当年产气0.15亿立方米。1980年,共
有投产气井103口, 年产气2.66亿立方米。1985年,共有投产气井139口,年产气3.2
8亿立方米。1990年,共有投产气井213口,其中开井137口,年产气2.58亿立方米。
1991年起,胜利油田加强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加大投入和管理力度,钻气井76口,
新建气井装置139座, 集气站21座,增压站3座,铺设集输管网343公里,建成天然气
生产能力133万立方米。由于油田的不断发展,天然气供需矛盾突出,后备资源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对天然气贯彻执行“开源、节流、管理、调剂”的方针,一方面打击
非法乱接天然气行为,减少天然气流失,另一方面加强用气管理,实行定时、定量供
气,保证了天然气外销和职工生活、发电用气。
天然气利用
油田伴生气随原油一起采出,在集油站通过油气分离器将油气水分离。胜利油田
开发初期,除一部分天然气作为原油保温燃料外,剩余天然气都放空燃烧。1965年,
天然气开始作为居民家庭、食堂和锅炉房的燃料使用。至1990年底,约有11万居民常
年使用,上千台小型锅炉夏季使用。这部分天然气消耗量占总产量的1/3左右。
1971年5月, 垦利县化肥厂投产,开始综合利用油田天然气。这座小化肥厂原设
计年产合成氨3000吨, 每日使用伴生气2万立方米。在“四五”期间,油区地方和油
田内部陆续建成天然气做原料的中小型化肥厂11座、甲醛厂2座、炭黑厂1座。后因油
田内部供气不足和环保等原因,关停并转了6座工厂。至1995年底,还有8座中小型化
肥厂使用胜利油田的天然气,年用气量在4000万立方米左右。
1976年,以天然气作为主要原料的齐鲁石化公司第二化肥厂(简称二化)30万吨合
成氨供气工程投产,标志着天然气的开采、集输、加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1986年,
胜利油田成立油气集输公司,天然气的开发管理走向专业化管理的轨道,天然气成为
列入国家计划的产品。 胜利油田每年向二化供气3.4亿立方米左右。除个别边远油田
尚有少量放空外,绝大部分天然气都得到充分利用。
随着油田建设规模日益扩大,供电日趋紧张,经常困扰着油田生产,胜利油田在
80年代后期陆续投产一批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使天然气又有了新用
途。1990年,发电用气5000万立方米。
1976年,建成孤岛、东营压气站。两站各建1套50万立方米/日天然气浅冷分离装
置,采用氨压缩制冷冷却天然气,把天然气的水露点、烃露点降低到当地气温下,把
回收到的液烃蒸馏成液化气和稳定轻烃。当年生产液化气155吨、稳定轻烃1614吨。
至1985年底,建成东营压气站50万立方米/日天然气深冷分离装置。它的特点是,
天然气增压到3.92兆帕后,先用分子筛脱水,再用氨(或氟里昂)冷冻机对天然气进行
预制冷, 再经换热后进透平膨胀机制冷。最低制冷温度达-83℃,丙烷收率超过7 8
%,系统出口压力达1.55兆帕,不需再增加压力就可外输。投资只有外国同类设备的
1/4。至1995年底,已建成投产这种装置3套,还有3~25万立方米/日中小型天然气深
冷装置17套,年天然气处理能力为9.37亿立方米。
天然气集输与运销
天然气集输工程主要是为供应齐鲁石化公司用气、油田电厂发电和油区居民生活
用气。
气层气集输流程: 气井-集气站-压气站。伴生气集输流程:集油站伴生气-压气
站。气层气与伴生气在压气站混合计量后,再进入输气管线,输往齐鲁石化公司。
1976年8月, 河口至辛店输气管道建成投产,全长172.6公里,管径426毫米。第
一段,河口至孤岛, 长25公里;第二段,孤岛至东营,长57公里;第三段,东营压气
站至辛店末站, 长90.6公里。因腐蚀严重,第三段中东营至斗柯段,已更换为管径5
29毫米的管线。与输气管道配套建成的有东营压气站、孤岛压气站、辛店末站、胜坨
中心配气站等工程。
1991~1995年,新建气井装置139座、集气站21座,扩建集气站77座,建增压站3
座,敷设集输管网343公里,建成天然气生产能力133万立方米。
胜利油田的天然气运销始于1971年。开始时主要输往油田内部以天然气为原料的
小化工厂,如合成氨厂、炭黑厂、甲醛厂、提碘厂、氰碱厂等,以及胜华和一○三两
个小炼厂。与此同时,还销到广饶、垦利、沾化、利津、滨南、北镇、商河、临邑、
渤海、济南军区军马场等地兴办的化肥厂,支援当地工农业生产。1976年,齐鲁石化
公司第二化肥厂建成投产,为保证该厂用气,部分小化工厂停产。
1976年2月,胜利油田向齐鲁二化厂(30万吨合成氨) 供气的孤岛-东营-辛店输气
管道建成投产。该管道管径426毫米,长142.6公里,日输气量100万立方米左右。
1976~1990年, 胜利油田先后建起东营、孤岛、河口等5套轻烃回收装置。1985
年9月中旬, 河口液化气站投产,年产液化气858吨,年产轻质油716吨。1986年1月6
日, 东营液化气站一次投产成功,设计年产液化气22750吨,年产轻质油8753吨。19
86年11月2日, 建成投产孤岛液化气站,年产液化气18774吨,年产轻质油14947吨。
液化气除供油田职工作生活燃料外,还供应地方,作为热值高、使用方便的民用燃料。
液化气由胜利油田销售公司按国家计划向全省各地销售,由各地市液化气站自己负责
用车运输。轻质油则通过管线输往胜华炼油厂,进一步加工成车用汽油。
1991年以来,胜利油田的天然气主要销往齐鲁二化厂,油区内市、地、县小化肥
厂以及油田3座自备电厂。1991~1995年,共计外供天然气207075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