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油气勘探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rec=64&run=13

第二章 油气勘探
东营地区按地质区划位于油气富集的济阳坳陷东部,油气勘探工作始于50年代中后期。
1961年4月和1962年9月,位于该地区的华8井和营2井分别首次获得工业油流和高产油
流, 标志着东营地区的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1964年1月,经中共中央批准,石油
工业部开始在山东北部主要是东营地区组织开展石油勘探会战。三十多年来,油气勘
探逐步深化,勘探成果十分显著。至1995年底,在东营境内及附近海域共发现油田41
个,探明含油面积1148.1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26.9亿吨。其中包括储量上亿吨的
胜坨、孤岛、东辛、孤东、埕岛等油田。东营地区成为胜利油田勘探开发区的主体。

第一节 东营凹陷

1964年1月, 中共中央批准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后,石油工业部华北石油勘探
会战总指挥部于同年6月正式成立, 随即从大庆、玉门、新疆、四川等油田陆续调来
一批石油职工同山东地区原有的队伍会师,迅速开展以东营地区为主战场的石油勘探
会战。石油工业部确定的勘探方针是:“区域展开,重点突破,各个歼灭。”“区域
展开”是要求对整个东营地区进行区域性侦察工作,全面了解地层、生储盖组合、构
造和含油气情况;“重点突破”是在区域展开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又比较有把握
的地区和含油气构造进行重点解剖;“各个歼灭”是对含油气有利地区采取集中兵力
打歼灭战的方法,发挥多工种的综合优势,逐一搞清地下情况,把油田找出来。
1964~1966年,以东营凹陷为重点,会战总部连续组织了坨庄-胜利村、通滨镇-
王家岗-惠民及永安镇、滨南地区3个勘探战役。3年间共钻预探井和详探井345口,有
232口井钻遇油层,探井成功率达67.2%,共发现馆陶组、东营组、沙一段、沙二段、
沙三段和沙四段6套含油层系,找到
境内已发现的油气田表
表5-1

┏━┯━━━┯━━┯━━━┯━━━━━━━━━━━━━━━━━━┯━━━┓
┃序│ 名称 │发现│发现 │ 主要含油、气地层层位 │投入开┃
┃号│ │年份│井 │ │发年份┃
┠─┼───┼──┼───┼──────────────────┼───┨
┃ 1│ 东辛│1961│ 华8 │明化镇组、馆陶组、东营组、沙一、二段│ 1968 ┃
┠─┼───┼──┼───┼──────────────────┼───┨
┃ 2│ 胜坨│1963│ 坨7 │明化镇组、馆陶组、东营组、沙一、二段│ 1966 ┃
┠─┼───┼──┼───┼──────────────────┼───┨
┃ 3│现河庄│1964│ 河2 │ 东营组、沙一、二、三段 │ 1973 ┃
┠─┼───┼──┼───┼──────────────────┼───┨
┃ 4│ 郝家│1965│ 河4 │ 东营组、沙一、二、三段 │ 1971 ┃
┠─┼───┼──┼───┼──────────────────┼───┨
┃ 5│ 永安│1965│ 永2 │ 沙二、三、四段 │ 1769 ┃
┠─┼───┼──┼───┼──────────────────┼───┨
┃ 6│ 宁海│1965│坨26 │ 东营组、沙一、二、三段 │ 1982 ┃
┠─┼───┼──┼───┼──────────────────┼───┨
┃ 7│新立村│1966│ 永8 │ 东营组、沙三段 │ 1985 ┃
┠─┼───┼──┼───┼──────────────────┼───┨
┃ 8│ 牛庄│1966│ 牛1 │ 沙三段 │ 1990 ┃
┠─┼───┼──┼───┼──────────────────┼───┨
┃ 9│ 广利 │1966│辛22 │ 沙四段 │ 1974 ┃
┠─┼───┼──┼───┼──────────────────┼───┨
┃10│ 垦利│1967│ 垦1 │ 沙一、二段、中生界、奥陶系 │ 1971 ┃
┠─┼───┼──┼───┼──────────────────┼───┨
┃11│ 孤岛│1968│ 渤2 │ 明化镇组、馆陶组、东营组、 │ 1971 ┃
┃ │ │ │ │ 沙一、二、三段 │ ┃
┠─┼───┼──┼───┼──────────────────┼───┨
┃12│ 埕东│1970│ 埕1 │ 明化镇组、馆陶组 │ 1974 ┃
┠─┼───┼──┼───┼──────────────────┼───┨
┃13│ 乐安│1971│通30 │ 馆陶组、沙一、二、三、四段 │ 1986 ┃
┠─┼───┼──┼───┼──────────────────┼───┨
┃14│ 渤南│1971│义11 │ 东营组、沙二、三段、中生界 │ 1973 ┃
┠─┼───┼──┼───┼──────────────────┼───┨
┃15│ 义东│1971│ 辛沾4│ 明化镇组、馆陶组、东营组、沙二、 │ 1972 ┃
┃ │ │ │ │ 三、四、段、石炭二叠系 │ ┃
┠─┼───┼──┼───┼──────────────────┼───┨
┃16│大王庄│1972│ 大1 │ 沙一、二、三、四段、石炭二叠系 │ 1985 ┃
┠─┼───┼──┼───┼──────────────────┼───┨
┃17│ 垦西│1972│ 垦24│ 馆陶组、东营组、沙一段 │ 1973 ┃
┠─┼───┼──┼───┼──────────────────┼───┨
┃18│ 罗家│1973│ 罗7 │ 沙一、二、三、四段 │ 1989 ┃
┠─┼───┼──┼───┼──────────────────┼───┨
┃19│陈家庄│1973│ 陈7 │ 明化镇组、馆陶组 │ 1992 ┃
┠─┼───┼──┼───┼──────────────────┼───┨
┃20│ 太平│1973│ 沾5│ 馆陶组、东营组 │ —— ┃
┠─┼───┼──┼───┼──────────────────┼───┨
┃21│王家岗│1974│ 通61│ 沙一、二、三、四段 │ 1976 ┃
┠─┼───┼──┼───┼──────────────────┼───┨
┃22│ 史南│1975│ 梁2│ 沙二、三段 │ 1981 ┃
┠─┼───┼──┼───┼──────────────────┼───┨
┃23│五号桩│1975│ 渤97│ 沙一、三段 │ 1886 ┃
┠─┼───┼──┼───┼──────────────────┼───┨
┃24│ 新滩│1975│ 垦东1│ 馆陶组 │ —— ┃
┠─┼───┼──┼───┼──────────────────┼───┨
┃25│ 孤南│1976│ 孤南2│ 东营组、沙一、二、三段、中生界 │ 1984 ┃
┠─┼───┼──┼───┼──────────────────┼───┨
┃26│ 义北│1976│ 大43│ 沙二、四段、中生界 │ 1978 ┃
┠─┼───┼──┼───┼──────────────────┼───┨
┃27│义和庄│1977│义古11│ 石炭二叠系、奥陶系 │ 1978 ┃
┠─┼───┼──┼───┼──────────────────┼───┨
┃28│ 利津│1978│ 利7 │ 沙二、三段 │ 1980 ┃
┠─┼───┼──┼───┼──────────────────┼───┨
┃29│ 桩西│1979│ 桩82│ 东营组、沙一、二、四段 │ 1988 ┃
┠─┼───┼──┼───┼──────────────────┼───┨
┃30│ 长 堤│1979│ 桩11│ 馆陶组、沙一、三段、中生界 │ 1987 ┃
┠─┼───┼──┼───┼──────────────────┼───┨
┃31│ 邵家│1983│ 邵4 │ 明化镇组、馆陶组、东营组、沙一、 │ 1985 ┃
┃ │ │ │ │ 二、三、四段、奥陶系 │ ┃
┠─┼───┼──┼───┼──────────────────┼───┨
┃32│ 王庄│1984│ 郑4 │ 前震旦系 │ 1984 ┃
┠─┼───┼──┼───┼──────────────────┼───┨
┃33│大王北│1984│ 大37│ 沙二段 │ 1990 ┃
┠─┼───┼──┼───┼──────────────────┼───┨
┃34│ 孤东│1984│ 孤东3│ 明化镇组、馆陶组、东营组、 │ 1986 ┃
┃ │ │ │ │ 沙一、三段、中生界 │ ┃
┠─┼───┼──┼───┼──────────────────┼───┨
┃35│ 盐家│1984│ 盐5 │ 明化镇组 │ —— ┃
┠─┼───┼──┼───┼──────────────────┼───┨
┃36│ 红柳│1984│ 垦东5│ 沙二、三段 │ 1988 ┃
┠─┼───┼──┼───┼──────────────────┼───┨
┃37│ 河滩│1986│孤南24│ 沙二、三段 │ 1987 ┃
┠─┼───┼──┼───┼──────────────────┼───┨
┃38│老河口│1986│ 桩106│ 馆陶组、沙二段 │ 1988 ┃
┠─┼───┼──┼───┼──────────────────┼───┨
┃39│ 埕岛│1988│埕北12│ 馆陶组 │ 1993 ┃
┠─┼───┼──┼───┼──────────────────┼───┨
┃40│英雄滩│1989│ 大35│ 沙河街组 │ 1993 ┃
┠─┼───┼──┼───┼──────────────────┼───┨
┃41│飞雁滩│1991│ 埕116│ 馆陶组 │ 1992 ┃
┗━┷━━━┷━━┷━━━┷━━━━━━━━━━━━━━━━━━┷━━━┛

胜坨、 东辛、永安、郝家、纯化、滨南、尚店和平方王等油田,新增含油面积115平
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3.5亿吨。
在坨庄-胜利村战役中, 首先进行1964年5月完钻的坨1井的试油工作。该井位于
坨庄构造顶部, 电测解释沙二段有可疑油层7层24.9米。6月6~30日,对沙二段油层
进行测试, 用15毫米油嘴获日产396吨的高产油流。根据这一新情况,会战总部决定
以坨1井为中心,按“十”字剖面部署4口探井(坨2、坨3、坨4和坨5),集中4台钻机,
仅用两个月,就基本探明坨庄构造的含油面积。还复查了会战前完钻的、位于胜利村
构造上的坨7井(老营5井)。该井于1963年10月在沙二段中试油获日产36吨,后经复查
发现油层23层82米, 又射开24.2米,用15毫米油嘴测试,获日产361吨的高产油流。
接着, 在胜利村构造长轴方向上部署3条剖面共24口井,集中12台钻机,展开勘探胜
利村含油构造的会战。 各个钻井队不断打出高产油井。 坨11井射开沙二段31层共8
5.9米油层, 用35毫米油嘴测试,获日产1134吨的高产油流。坨9井射开沙二段37层8
8.9米油层, 获日产1036吨的高产油流。1964年5月~1965年1月,基本探明胜利油田
最大的油田--胜坨油田。
胜坨油田位于东营凹陷北部,坨庄-胜利村-永安二级构造带中段,是由东西两个
高点组成的背斜构造。 构造范围内共发现断层58条,落差最大者达500米,小者仅数
十米,其中东西向的3条,北东-南西向的4条,近南北向的5条,将油田切割成3个区8
个含油断块,即一区(坨庄构造) 、二区(胜利村构造西南部分)、三区(胜利村构造东
部及北部的坨11南、坨11北、坨7、坨30、坨28、坨21断块),其中以一、二区含油面
积大, 且较完整,三区各断块被小断层复杂化。油田含油层组多,分布井段长,有6
套具有工业价值的含油气层,自上而下为:明化镇组气层,馆陶组油气层,东营组油
气层, 沙一段油气层,沙二段油层及沙三段油层。油层分布深度在970~2960米,井
段长达1990米,油层层数多,厚度大,一般每口井有油层20~30层,最多为57层,厚
度一般在60~80米, 最厚达196.2米。至1980年底,胜坨油田探明含油面积62.6平方
公里、石油地质储量31161万吨(至1995年底,累计探明含油面积74.7平方公里、石油
地质储量46297万吨),成为胜利油田最大的油田。
基本探明胜坨油田后,会战总部于1965年在东起东营凹陷的王家岗、西至惠民凹
陷的商河约8000平方公里范围内展开“通-王-惠”勘探战役。上半年,在东营凹陷集
中8台钻机、 10个试油队、6个地震队,钻探8个地区,钻探井9口,有6口井见油层,
发现纯化镇、郝家、陈官庄、王家岗等含油地区,并发现沙四段新含油层系。下半年
增加5个地震队、10个钻井队,重点勘探6个地区。这次勘探共钻探井28口,其中18口
见油层,探井成功率为64.3%。在东营凹陷内共钻探10个地区,探明纯化油田,发现
永安镇、滨南、宁海、金家等含油地区,扩大了东辛和郝家油田含油范围。
永安镇地区勘探工作始于1965年7月。该区有利勘探面积约600平方公里。1965年
钻的永1、 2、3井均见油层。永2井、永3井沙二段油层经测试,用15毫米油嘴获日产
282~308吨高产油流。1966年上半年,该区又部署7条剖面40口井,组织8~11台钻机、
2个地震队及相应的试油队,重点勘探永南断裂构造带,探明永安镇构造含油气情况,
发现广利和新立村2个含油地区。
在东营凹陷勘探不断取得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该凹陷多断层、多含油层系、多油
藏类型的特点,从1967年开始,以二级构造带为对象,以背斜、断块油气藏为主要目
标,对东营凹陷进行详探。至1975年底,共有17个地震队对整个凹陷进行地震连片勘
测工作, 工作量累积达9055公里,钻探井559口,基本查明东营凹陷的构造面貌及含
油气情况。至1980年底,在东营凹陷已发现和初步探明29个油田。
1981年2月, 胜利油田召开地质座谈会,对济阳坳陷勘探潜力进行深入分析,认
为济阳坳陷尚处于中等勘探程度阶段(预探井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04口),且勘探程度
不均, 存在凹陷之间、地区之间、层系之间、类型之间、深浅层之间的5个不平衡。
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决定,以济阳坳陷东部地区为重点,以非背斜油气藏为主要目标,
加强老油田的滚动勘探开发和凹陷边缘地区的勘探。
滚动勘探开发是胜利油田复式油气区勘探复杂断块油气田的有效方法。工作程序
大体分三步:第一步,以勘探为主进行试生产;第二步,详探与开发紧密结合,逐步
投入开发;第三步,以开发为主并进一步扩大勘探。1982年以来,由于采用三维地震、
定向井钻井等先进技术,滚动勘探开发逐步深入,发现许多新区块、新层系和新型油
藏,使东营中央隆起带探明含油面积和石油地质储量持续增长。1982~1985年新增探
明石油地质储量1亿吨,1986~1990年新增探明储量0.7亿吨,1991~1995年新增探明
储量1亿吨。 至1995年底,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达到4亿吨。具体成果主要表现在3
个方面。
发现和探明一批新的含油断块。 如位于东辛油田辛镇构造南翼的辛109断块区,
60~70年代共钻13口探井, 除辛111井发现一个富集高产断块外,在近30平方公里的
范围内没有取得突破性成果。 1985年,新钻的辛109-1井在1835~2510米井段见沙一
段至沙三段上部油层共18层48.6米厚,证明该区是一个多含油层的油气富集区。至年
底, 钻新井22口,投产14口,日产油大于50吨的井6口、小于50吨的井8口。共在辛1
09-1、 辛109-17、辛109-27等7个断块探明含油面积3.1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942
万吨,其中滚动勘探开发新增含油面积2.1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905万吨。90年代,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在构造上挖掘潜力,探明了更多更复杂的含油块。1980~1995年,
东辛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由0.69亿吨上升至2.24亿吨。
发现和探明一批新的沙三段岩性油藏。东营中央隆起带西段沙三段大套暗色泥岩
中发育着几组砂岩油层。1964年,在河2井2990.4~3082.2米井段发现油层5层14.7米,
同年9月用4毫米油嘴试油获日产12.6吨的工业油流。 1977年,相继钻探10口井,有9
口井钻遇这套油层。由于这套含油层系埋藏深、油层厚度变化大、产能较低和压力系
数大, 影响了勘探进程。1985年初又进行详探,5口井见到这套油层。至1986年底,
累积完井17口,试油井8口,获工业油流井6口。通过详探,基本确定这套油层为分布
面积广的大型岩性油藏,含油面积59平方公里,探明和控制石油储量6090万吨。此外,
还在营86、 辛131、辛33、辛14-1等断块发现断块油藏和岩性油藏。通过滚动勘探开
发, 沙三段岩性油藏共新增探明和控制含油面积69.2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6 758
万吨。 1994~1995年,在史南油田史深100井又发现沙三上段岩性油藏,钻井45口,
已全部投产,建成年产原油12万吨的生产能力。
在老的含油地区探明新油田。如新立村地区,1966年勘探永安镇油田时发现该区
有油。 1973年勘探广利油田时在该区钻探永20-1井区,4口井都获工业油流,但产能
不高,由于地质情况复杂,暂时中断勘探。为认识该区复杂的的地质结构,1974年完
成简易三维地震测线604.17公里, 随着处理资料手段逐步提高,至1985年做出2个标
准层的构造图,成图面积29.8平方公里。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同年8月部署7口探井,
11月初完成5口,均钻遇油层。其中,永101井在2129~2302.8米沙三段上部发现油层
10层79.2米, 试油测试射开2172.2~2218.2米,油层3层37米,70毫米泵日产原油19
吨;永102井发现油层8层49.8米;永103井发现油层3层11.6米。从而在新立村地区发
现主力含油层系,共探明含油面积3.1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691万吨。
1981年后,胜利油田加强对东营凹陷的边、坡地带的勘探,在东营市境内先后发
现和探明乐安、王庄等油田。
在东营凹陷南坡探明乐安稠油油田。 乐安地区于1965年开始钻探,1972年在通7
1井发现油层, 用气举方法测试,日产原油0.25吨,原油密度0.9934,地面原油粘度
达18854毫帕秒。1989年,试油井虽然达到18口21个层次,但日产油量仍低于1吨,属
特稠原油。针对上述原油的特性,1988年采用锅炉注蒸汽热采稠油新工艺,在草20、
通71、广3等试验井区获得成功。此后加大该地区深化勘探工作的力度,至1991年4月
完成各类井(探井及开发井) 222口,查明油田东西长13公里,南北长13.5公里,构造
形态简单,呈单斜或鼻状,构造幅度平缓,地层倾角在2~3°,馆陶组油层厚度20~
30米,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为冲积扇岩性油藏。至1995年底,乐安油田共探明和控
制含油面积55.6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9000万吨。
在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发现高产的王庄油田。1984年3月25日,郑4井首次在最古老
的太古界变质岩中获得日产1095吨的油流,发现王庄油田。8月17日,又钻探4口井,
投产后井口日产原油最高达6151吨,平均单井日产1537吨。至12月底,共完井15口,
先后投产11口, 日产原油5000吨,全年累计生产原油83.19万吨。王庄油田实现当年
发现,当年建成,当年收回投资。

第二节 沾化凹陷

1968年起,以孤岛凸起为突破口展开沾化凹陷勘探。3月,在孤岛凸起上部署渤2、
渤3、 渤8、渤9等4口探井,均在上馆陶组见到油层。5月17日,在渤2井用3毫米油嘴
测试求产,日产油13.2吨,首次在孤岛地区获得工业油流。1968年7月~1969年5月,
共钻探井48口,在31口井中见油层,基本探明孤岛这种新类型的油田。
孤岛油田位于东营市河口区境内,是一个大型披覆背斜构造油田。闭合面积80平
方公里, 闭合高度120米。构造潜山部分由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二叠系及
中生界组成。下第三系向潜山层层超覆,上第三系覆盖于整个潜山之上。明化镇组为
含气层,馆陶组为主力油层,均大面积分布。油源来自洼陷中沙河街组生油层,沿地
层不整合面及断层进入油田的储集层。 至1969年底,孤岛油田探明含油面积64.92平
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15000万吨,为胜利油田仅次于胜坨油田的第二大油田 (至199
5年底,累计探明含油面积83.7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38211万吨) 。孤岛潜山浅层
披覆构造大油田的发现,开拓了凸起找油的新领域。
1969年6月~1972年底,对沾化凹陷进行整体勘探,共钻探井103口,有68口见油
层。在埕东凸起披覆构造上发现与孤岛油田同类型的埕东油田,在渤海农场构造带发
现渤南油田,在义东断裂带发现义东油田,在垦利潜山披覆构造带发现垦利油田,在
孤南断裂带发现垦西油田等。
渤南油田位于东营市河口区渤海农场以南。 1964年7月,根据地震普查资料钻探
渤1井, 在沙三段发现良好的油气显示。因受海潮影响,该井未下套管,未能进行油
气测试。 1967~1971年6月完成地震面积详查后,1971年10月钻探义11井,经测试沙
三段油层,获日产1161吨的高产油流,发现渤南油田。至1972年底,又钻探井30口,
初步探明沙三段的含油范围,同时发现义18井有沙一段油层。至1978年底,探明含油
面积44.1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2792万吨。渤南油田共有东营组、沙一段、沙二段
及沙三段四套含油层系,其中以沙三段为主要含油层系。后经地质综合分析,确认油
田沙三段砂岩储集层为浊积岩,油层下还会有新的砂组,在洼陷中多层大面积分布,
在洼陷边缘上倾尖灭,形成油藏。同时还认为分布局限的沙二段岩层也可局部富集高
产。据此,在渤南油田东部及油田深部扩大勘探,在义37井一带发现沙二段富集高产
区,在沙三段老油层下面发现数十米厚的新油层。上倾尖灭带发现的油层平均厚度达
40米左右。由于油田含油范围扩大,渤南油田的石油地质储量达到1.1亿吨。
1981年以后,在胜利油田实施老油田滚动勘探开发中,沾化凹陷的桩西油田东部
和长堤油田的北部含油范围进一步扩大,孤南大断层下降盘、孤岛油田南部发现孤南
152富集高产小滚动背斜构造,孤岛油田西部超覆区发现100井、101井厚油层分布区,
垦利油田东部发现新的含油断块。

第三节 海滩地区

东营市东北部海滩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勘探难度大。70年代中期通过修海堤进入
滩涂地区, 勘探工作逐步展开。1975年,渤97井获日产265吨的高产油流,发现五号
桩油田。 1980年起,整体解剖桩西-五号桩地区,证实桩西潜山是一个以下古生界为
主要含油层系的古潜山油藏。钻入桩西潜山的桩82井、桩古1井、桩古2井均获得工业
油流, 其中桩古2井日产原油204吨。长堤地区桩3井、桩11井也在沙河街组获工业油
流。至1980年底,桩西-五号桩地区钻探井40口,有30口见油气层,发现8套含油层系
及桩西、五号桩、长堤油田。这些油气层的发现证实该地区是一个大型潜山披覆构造
含油带,而且预示着整个海滩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含油气远景。此后,海滩地区勘探
进入新阶段。至1995年底,该地区先后发现和探明孤东等10个油气田。
1984年,发现国内滩涂地区最大的油田--孤东油田。孤东油田位于黄河入海口北
侧、孤岛油田以东约11公里处。1976年前,该地区还处于海滩-极浅海范围内,水深0
~2米。 1976年,黄河尾闾由北流改道为东流入海。至1982年,由于黄河水携带大量
泥砂填海造陆,孤东地区基本变为滩地,初步具备海滩地震队施工的条件。1982年冬
季,在地面条件不好、装备及技术也存在一些困难的情况下,胜利油田组织力量用数
字地震技术在孤东地区开展地震勘探工作, 完成地震测线18条,共178.2公里。1983
年夏季,在勘探区内基本查清孤东构造的形态和主要断裂。1984年2月,拟定孤东3、
4两口预探井井位,修建14公里的路堤和百米见方的陆地钻井平台,使孤东3井及时开
钻。4月,孤东3井在馆陶组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进而通过地震详查,作出连片构造
图。6月底孤东3井中间电测发现105米油气层,7月24日进行油气测试,获日产62吨的
工业油流,从而发现孤东油田。
为尽快探明孤东大油田,1984年8月2日,胜利油田决定用15口井组成双十字钻井
剖面,其中包括预探井4口、分层评价井3口,对孤东油田进行整体解剖。为抵御海潮
和黄河洪水的侵袭,保证上述部署的顺利实施,首先在孤东地区实施了围堰造陆、修
建海堤工程。 孤东整体解剖实施后,在完钻的11口探井中全部见到油层,一般厚度3
0米以上, 其中孤东32井油层最厚达129米。另外,距孤东3井东3公里的孤东7井,馆
陶组油层厚度32米, 油水底界1342.6米,与孤东3井的油水底界大体一致,这表明馆
陶组上段可能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除馆陶组上段、下段两套油层外,在东营组、沙
河街组一、四段也见到油层。通过整体解剖,基本探明孤东油田是一个以上第三系披
覆构造为主体的复式油气藏。但是,在进行连井地层对比中,发现岩性对油气藏的影
响十分严重。 如孤东4井和孤东3井相距仅600米,而孤东4井比孤东3井的油层减少一
半。 与孤东3井同井场的孤东31、32、33等井中所钻遇的12个油气层分布在不同的砂
层中,厚度变化也相当悬殊。为更精确认识油层,为开发提供可靠资料,1984年第四
季度又部署各种探井15口,其中孤东14、20井为密闭取芯井。至1985年初,孤东地区
勘探仅1年时间,就完成地震测线1418.5公里,探井完钻17口,进尺43360米,全部见
到油层, 并在9口井15个层中进行试油,基本搞清馆陶组上下段、东营组、沙河街组
含油层系的构造形态、含油面积和油藏类型。至1987年底,孤东油田全面开发,建成
500万吨原油生产能力。 后经边缘地区的滚动开发,至1995年底,孤东油田探明含油
面积60.3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26085万吨。
1986~1995年,孤东油田以南地区发现红柳、新滩油田,在桩西油田西北地区发
现老河口、飞雁滩、英雄滩油田。
新滩油田位于黄河口北岸海滩地区, 在垦东潜山披覆构造上。构造面积约600平
方公里,被3条北西西向主断层切割为3个台阶。1986~1988年,在垦东潜山披覆构造
的3个台阶上部署27口探井, 发现垦东12和垦东29含油区块。至1992年底,新滩油田
累计探明和控制含油面积21.6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3983万吨。
老河口油田位于东营市河口区东部滨海地区,构造位置在埕东凸起向北倾没部分,
东南与桩西油田相邻。 勘探面积约100平方公里。1986~1988年,共钻探井17口,发
现太古界、古生界、第三系沙河街组、东营组、馆陶组多套含油气层系。油田控制含
油面积3.7平方公里,地质储量378万吨。1989年,沿埕东断层下降盘钻探井14口,发
现老5、 13、15、17含油断块。至1992年底,老河口油田探明和控制含油面积10平方
公里、石油地质储量986万吨。
飞雁滩油田位于东营市河口区黄河故道入海口附近,构造位置处于埕北凹陷的南
斜坡上。 1989年7月开始地震勘探,1991年3月钻第一口探井埕116井。该井在馆陶组
电测解释油层1层4.8米,油水同层1层1.7米。同年4月19日,射开油层3米,10毫米油
嘴日产油25.9吨、 天然气589立方米。至1991年底,共钻探井10口,均钻遇馆陶组油
层, 试油井和试采井均获日产油10~45吨工业油流。至1994年底,又发现和探明埕1
18、 119、122、130含油断块和埕116、118、110、121含气块。共探明含油面积16平
方公里、 石油地质储量1477万吨、含气面积4.3平方公里、天然气地质储量7.88亿立
方米。

第四节 极浅海地区

极浅海区域石油勘探始于50年代, 初期仅进行航空磁力面积普查。1975年8月起
进行地震勘探, 1978年11月6日钻探第一口海上探井。至1995年底,先后在垦东、青
东、埕中、埕东、埕北等地区钻探井69口,试油井61口,其中获工业油流井42口、低
产油流井7口。
1975年8月,胜利油田地质调查指挥部组织五号桩海滩勘探会战,至1978年10月,
共完成地震测线1917公里,发现一批圈闭构造,为极浅海钻探提供了依据。
1978年11月~1988年11月,进行海上试验钻井勘探。在缺少设备、没有经验的情
况下,使用自己设计的钻井平台,边干边学,逐步积累海上勘探经验,并培养了一支
能吃苦、 能战斗的海上钻井队伍。1978年11月,胜利1号钻井平台钻探第一口极浅海
探井--埕中1井。该井设计井深1800米,完钻井深1218.46米,井身质量、固井质量全
部合格,建井周期仅用11天4小时。该井虽未见油气显示,但首次在极浅海钻探成功,
为进一步开展浅海勘探提供了经验。1979年7~11月,胜利1号钻井平台在垦东、青东
地区钻探3口井, 平均井深2096米,平均建井周期49天,在垦东4井发现2米厚的油水
同层,原钻机试油,因出砂日产原油仅0.1立方米。1982年7月,胜利1号钻井平台用3
个月钻成2562米的中深井青东5井,发现5层共9米厚的油层,试油日产原油4.1吨。至
1983年11月,胜利1号钻井平台共钻井8口。
1983年,为适应海上勘探的需要,胜利油田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对以往地质资料
进行分析、整理,在埕北地区作四层构造图,在垦东地区作三层构造图,在桩东凹陷
作二层构造图,提供极浅海井位16口,实际钻探14口,其中当年开钻的6口井有4口发
现工业油流。1986年4月,垦东12井试油日产22.6吨。
至1988年底,在垦东、青东、埕东及埕中的极浅海海域,共钻井24口,其中见油
气层井14口、 试油井11口,有4口井获工业油气流。在垦东地区除垦东12井外,垦东
14井日产天然气41683立方米, 垦东25井日产原油31.3立方米,垦东23井在下馆陶组
中发现一层厚油层(因平台遭风暴袭击严重倾斜未能试油)。
1988~1995年,重点勘探了埕岛地区。1988~1990年,在埕北低凸起东部的埕岛
地区, 钻探井13口,其中见油气层井12口;试油井10口,获工业油流井9口、低产油
井1口,发现以馆陶组为主包括明化镇组、东营组、沙河街组及中生界、古生界等6套
含油层系的埕岛油田。 埕岛油田主体部位共钻探井6口, 其中埕北12井馆上段1层厚
6.8米油层试油, 日产原油49吨、 天然气1660立方米, 地面原油密度0.9275,粘度
87.8毫帕秒;对东营组1层厚4.3米油层试油,日产原油87.5吨、天然气6004立方米,
地面原油密度0.8382, 粘度4.47毫帕秒。埕岛油田构造翼部共钻井3口,测试埕北16
井沙一段油层1层厚7米,用10毫米油嘴日产原油49.5吨、天然气5614立方米。埕北断
层下降盘埕北18断块构造上钻探3口井, 测试埕北18井馆上段油层1层厚7.6米,日产
原油54.4吨、天然气2995立方米。至1990年底,已初步探明和控制埕岛油田近亿吨的
石油地质储量,开辟了在渤海湾极浅海中寻找油气田的新领域。
1991~1995年, 埕岛地区石油勘探完成三维地震1198.87平方公里;精细重力30
74.2平方公里; 化探117.3平方公里。完成各类探井30口,钻井进尺77614.79米。除
垦东30井外, 其余29口井均打在埕岛地区,均见到油层,探井成功率100%。新增探
明含油面积54.8平方公里, 石油地质储量18610万吨;控制含油面积19.5平方公里,
地质储量4188万吨。 埕岛地区的勘探扩大了埕岛油田的含油面积和石油储量,在6套
含油层系中有5套获得百吨级高产。 埕北242井在古生界获得高产,日产油425吨;中
生界在埕北11A-5等数口开发井获日产200~300吨高产, 东营组有4口探井获日产127
~265吨高产,馆陶组有3口探井获日产101~125吨高产。另外,还发现埕北30潜山披
覆构造,并首次在古生界、太古界发现轻质油气藏,初步分析可能是带油环的凝析气
藏。至1995年底,埕岛油田(含胜海地区)累计探明含油面积77.6平方公里、石油地质
储量2.4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