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河口治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rec=59&run=13

第四章 河口治理

第一节 治理方策

黄河河口通畅,水沙顺利下泄,可保中游河道无虞;河口阻塞,中游河道必壅水
滞沙,造成水患。历代治河皆密切关注河口,相机制定治河方策。自大禹治水以来,
在几千年治河实践中,劳动人民探索、总结出多种经验,提出过“分川导滞”、“束
水攻沙”等治理方策。因社会制度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有些措施成效不大,有些措施
难以施行。
民国时期,专家学者们从近代水利科学观点出发,提出上中下游全面治理进而达
到治理河口的方略,主张引进西方治河技术,重视基础资料积累,对河口进行统筹规
划, 并做过一些准备工作和简单工程。如1918年和1933年2次进行河口地形测量;19
34年进行河口查勘;1936年在乱井子裁弯取直等。
建国后,50年代制定“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的战略方针,开始对黄河
上中下游进行全面综合治理。在河口治理方面以确保防洪防凌安全为前提,因势利导,
相机决定流路改道。60~70年代,随着油田开发建设规模扩大和黄河三角洲经济全面
发展,频繁改道将对石油勘采和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和损失。为探索解决矛盾的
方法,先后提出过许多建议和主张。如大搞水土保持,大规模进行河道挖沙,扩大流
路改道范围,合理安排减沙、用沙、排沙。在河口治理对策上除采取增修堤防、整治
河道、分洪放淤等措施外,还采取相机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人工改道措施。通过对
入海流路的不断调整,周期性降低河口防洪水位,缓解了防洪防凌压力。改道点位置
基本控制在西河口附近。
建市后,为彻底改变黄河三角洲社会经济面貌,制定一系列发展规划和目标。实
现这些规划的前提是黄河口地区的安定环境,特别是黄河入海流路的长期稳定。任何
一次影响范围较大而又周期较短的流路改道,都会对三角洲建设格局带来不利影响,
成为各行各业持续发展的后顾之忧。东营市1984年提出稳定清水沟流路40~50年的要
求后,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视,先后多次指示有关部门、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领
导、专家到河口实地查勘,研讨论证。在逐步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国家计委于1991年
批准黄委会制定的黄河入海流路规划报告。这一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稳定清水沟流路
为目的,在清7断面以上加强两岸堤防建设和河道整治工程,在清7断面以下分别安排
现河道、 北汊1、北汊2等3条行河路线。各条行水路线放弃或启用的时机以西河口10
000立方米每秒流量的水位来控制, 达到12米时便进行一次更换。按此规划,清水沟
流路可以使用到2020年前后。

第二节 勘测规划

晚清、民国时期,对黄河口进行过多次查勘,制定过一些治理规划,多未施行。
新中国建立后,根据河口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完成了一系列勘测规划,成为河口
治理工作的先导。
神仙沟行水期间
1952年9月, 黄委会、山东河务局组织河口查勘队,首次对河口变迁、潮汐、通
航及三角洲淤积等情况进行调查,搜集资料。1954年2~6月,水利部、燃料工业部、
黄委会组织黄河查勘团到河口查勘。10月完成《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
该报告认为河口治理以维持自然改道为前提,进行堤防加培、加固。
60年代,黄河三角洲建设步伐加快。围绕油田及工农业建设和黄河防洪安全等目
标,进行多次查勘和规划。1963年10月,黄委会秘书长陈东明率黄委会专家查勘河口
后认为:现实可行的办法是利用河口淤积、延伸、改道的自然规律,在河口延伸至防
洪许可限度时,因势利导,进行有计划的改道,把小面积的淤积、沙嘴延伸,变为大
面积的扇面延伸,以减缓河口的延伸速度。
刁口河行水期间
1966年,水电部《关于黄河下游防汛及保护油田问题的报告》提出:在利津县五
庄临时破堤分洪,以保南岸石油生产。国务院同意后,山东河务局和惠民修防处会同
地方政府查勘,制定无坝分洪规划。1967年11月,惠民军分区、地革委组织人员再度
查勘,又制定有坝分洪规划。为把分洪和淤地改碱相结合,1969年10月,惠民地革委
生产指挥部与山东河务局联合进行查勘规划, 1970年1月制定出五庄分洪放淤工程规
划。后因南岸展宽工程立项开工,五庄分洪规划在完成避水台及堵缺截串土方60余万
立方米后停止实施。
1967年,刁口河流路出现高水位引起各方关注。10月下旬,由惠民军分区、地革
委组织、 邀请有关部门派员参加和指导,组成128人的查勘规划队在河口进行调查研
究,编制的《关于黄河河口地区勘查情况和近期治理意见的报告》指出:刁口河流路
已近晚年,经比较后选择清水沟为行水河道,并作改道初步设计。山东省革委生产指
挥部呈报国务院,请求在1968年实施改道清水沟计划。惠民地区黄河河口治理指挥部
又于1968年1月7日报送《关于黄河河口清水沟改道工程扩大初步设计的报告》,水电
部军管会同意后向国家计委呈报《关于河口改道工程的请示报告》。国家计委以(68)
计农字第058号文复函同意列入1968年水利建设计划。 惠民地区黄河河口治理指挥部
旋即组织实施。
在山东省革委改道清水沟意见中,还恳切要求有关国家部门对河口治理做出较为
长期(10~20年)的统筹规划。国家计委和水电部指示以黄委会为主,山东省参加制定
长期规划。 黄委会遂设立河口规划组,由有关部门250余人参加,查勘麻湾以下、小
清河以北、徙骇河以东地区,并完成小清河口至洼拉沟口近海区的十万分之一地形图
测绘。 1968年6月11日,提出《积极充分利用现行河道的紧急建议》,认为刁口河流
路仍有一定行河潜力, 提出以西河口10米水位作为改道的临界水位。 7月底, 完成
《黄河河口治理规划汇报提纲》、《黄河河口规划改道安排意见》、《黄河河口防洪
防凌规划意见》、《黄河河口防洪规划意见》、《黄河罗家屋子以下现行河道调查报
告》等文件及附件。
以上规划进行期间,由于有关方面对刁口河行水能力认识不同,改道与否意见分
歧。山东省革委综合考虑后要求石油部门在1969年汛前将清水沟地区的油田勘探清楚,
以便汛期改道时将这一地区淤高,为石油开采创造条件。3~5年后,根据实际情况再
改回到刁口河。9月30日,国家建委、水电部军管会将山东省革委的意见转报国务院,
基本同意山东省的改河和回河设想。决定1969年汛前完成清水沟改道工程。
上述规划报批期间,胜利油田又在神仙沟发现东方红(孤岛)油田,要求将北大堤
延长34公里予以保护,并提出将清水沟改道时间推迟到1973年以后。由于惠民地革委
对修堤持有分歧意见, 水电部副部长钱正英遂于1970年5月亲临河口查勘,广泛征询
意见后确定以罗家屋子站水位10米(大沽基点)为控制,超则分而不改,并抓紧修建南
展工程。
继东方红油田之后,黄河口又发现多处油田。山东省革委于1972年组织有关单位
对河口治理、油田开发及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等问题再度进行综合规划,提
出修建防潮堤、开挖挑河、修筑利埕公路及修复北大堤工程,经水电部批准,分别由
地方水利部门和黄河河务部门完成工程设计与施工。
在上述几项大型规划期间,还穿插配合进行过一些专题性规划或阶段性规划:(1)
1967年11月由惠民地区组织有关县、场、公社及部门对十八户流路改道和分洪放淤方
案进行查勘规划;(2)1968年对清水沟地区移民安置进行查勘调查;(3)1970年进行南
展宽方案查勘,并多次进行南分洪及北分洪查勘规划;(4) 山东河务局及所属处、段
编制“四五”(1976~1980年) 规划、十年(1974~1983年) 规划;(5) 1977年,进行
“三堤两河”查勘规划。这些规划的内容有的在前述大型规划中被结合实施;有的在
黄河修防年度计划中分期实施;有的内容受条件限制仅有论证分析而未实施。
清水沟行水期间
清水沟流路经过几年的游荡摆动,淤滩造床,至1980年,逐步形成单一顺直比较
通畅的河道。但河口淤积延伸如故。为争取主动,山东河务局和黄委会提出黄河河口
近期流路整治规划:近期内尽量利用清水沟流路,在1990年后视情况适时改走十八户
流路,之后再往北改走挑河或其他流路。建市后,市委、市政府多次邀请全国各地的
专家、学者考察河口,研讨论证清水沟流路稳定30~50年的可能性,促进了黄河河口
治理规划工作的步伐。
1984年10月,黄委会向水电部报送《流路规划意见》,认为来水来沙得到有效控
制前,长期固定流路比较困难。黄河入海流路如何与油田开发建设协调,建议国家计
委组织有关部门尽快进行统一规划。11月,又提出河口治理分两步走,第一步尽量利
用清水沟流路,第二步制定比较长远的治理规划。12月,山东河务局根据水电部(84)
水电计字第525号文《关于加强黄河河口段研究规划和治理工作的通知》 要求,召开
黄河口治理研讨会。 1985年1月,组织力量对十八户流路、挑河流路及清水沟流路防
洪工程进行现场查勘,并向胜利油田和有关单位征求意见。1985年3月6日,正式提出
《黄河河口近期流路安排意见》,认为清水沟流路尚可行水4~6年,可在1990年前后
改走十八户流路,并作了相应的工程规划。
1985年9月24日, 国家计委副主任徐青主持会议,研究黄河河口问题。根据国家
计委意见,黄河河口治理规划的任务以水电部为主,石油部配合,先提出一个最近两
三年的治理意见, 再搞一个较长期的全面规划。按照会议要求,黄委会先后制订《1
986年黄河河口工作计划及今后的河口规划意见》 、《黄河河口规划任务书》、《黄
河入海流路规划任务书》,经国家计委国土局、水电部、石油部研究认为:入海流路
是黄河河口治理及黄河三角洲建设布局的关键,决定由黄委会和胜利油田共同协作进
行入海流路规划,纳入黄河治理规划中。1987年2月26日,国家计委以计土发[1987]
321号文《关于黄河入海流路规划任务报告的批复》同意其规划指导思想、规划任务、
主要内容和工作安排。此后,黄委会和胜利油田开始规划入海流路。
1989年8月, 黄委会设计院、 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以及有关单位共同协作完成
《黄河入海流路规划报告》的编制。这一规划把稳定清水沟流路的行河方案拟定为:
现行河道-北汊1-北汊2,按顺序有计划地安排入海流路位置。根据这一安排,控制西
河口水位12.0米时,清水沟可继续行河30年左右;控制西河口水位13.0米时,可行河
5 0年左右。 对于近期需要修做的防洪和河道整治工程亦作了相应规划, 计需土方
2368万立方米, 石方67万立方米,混凝土0.4万立方米,投资3.26亿元。对于黄河口
远景入海流路亦作了轮廓安排,推荐刁口河和马新河作为清水沟之后的备用流路。
1991年12月,水利部受国家计委委托,对上述规划进行审查。审查意见认为:规
划方案符合黄河河口和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实际情况,提交的报告达到《黄河入海流路
规划任务书》的要求。国家计委在下达水利部的计农经[1992]1842号文《关于黄河
入海流路规划的复函》 中,通过并批准实施。遵照复函意见,山东河务局于1993年3
月编报《黄河入海流路治理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建议1994~1998年内先安排急需
治理的工程项目,主要包括:(1) 北大堤沿六号路延长及孤东油田南围堤加高加固工
程;(2)南防洪堤加高加固及延长工程;(3)河道整治工程;(4)清7断面以下堵串及临
时疏导工程;(5)北大堤滚河防护淤临工程;(6)北汊1改道引河开挖工程;(7)管理设
施及通信系统建设。 水利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分别于199
3年将《关于报送黄河入海流路治理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的函》 和1995年《关于黄河
入海流路治理一期工程补充意见的函》 报送国家计委,经过磋商、研究和协调,199
6年2月, 国家计委在计农经[1996]238号文《国家计委关于黄河入海流路治理一期
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中,肯定实施黄河入海流路治理一期工程是必要的,同意一
期工程的建设内容, 明确工程总投资36416万元,由各有关单位负担建设投资,原则
同意关于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分工意见,要求抓紧进行各项工作。

第三节 研究试验

河口研究
历史上对黄河口的研究论述不乏其人。尤以宋、元、明、清的研究文献记载见多。
尽管认识有限,见解不一,但对河口的症结在于泥沙,河口状况与下游河道息息相关
等认识却近乎一致,对后人研究治理河口有所启迪。
清末及民国时期,比利时人卢法尔、美国人安立森、国内李仪祉、张含英等学者
及日军侵华时期的第二调查委员会,先后从近代科学观点出发,提出并倡导“求诸算
学”、“上中下游全面治理”、汲取外国治口经验等主张,对黄河口研究的不断深化
有一定推动作用。
建国后,随着黄河口观测工作逐步展开,有关科研机构纷纷组织科技人员开展河
口分析研究工作,已有百余篇论文、报告、专著问世,有的已被采纳运用。但由于河
口复杂多变,其发展规律一时难以全面准确把握,某些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未达成共识。
50年代初,河口研究多为历史资料和自然情况的调查研究。1957年前后,黄委会
水科所、前左河口水文实验站、山东河务局等单位始对河口平面演变、冲淤过程、潮
汐特性及历史治理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先后写出报告20篇。1961年底,前左水文实验
站写出《三门峡水库泄水后河口段河床演变分析报告》 。1963年4月,黄委会主任王
化云视察河口时要求研究河口变化对下游河道的影响,计算分析近阶段河口泥沙淤积
分布特点,探索能使河口稳定的上游来水来沙条件。1964年7月,中国水科院河渠所、
黄委会水科所、前左水文实验站共同发表《黄河河口淤积延伸改道对下游河道的影响》,
对河道冲淤变化因素、河口近期变化和溯源冲、淤判别条件等提出见解。196 5年8月,
南京大学地理系等单位对三角洲地貌进行调查,提出以“贝壳堤”为依据,确认1855
年前古海岸线走向的观点。同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黄委会水科所、前左水文实验
站等单位编写的《黄河河口基本情况和基本规律》中提出尾闾流路“大循环”和“小
循环”的概念,对后来河口研究产生很大影响。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围绕改道清水沟和协调黄河防洪与油田开发建设的矛盾问
题,先后有数十个单位、数百人次参加河口治理规划,促进了河口研究工作的广泛展
开。多数意见认为,主动进行有计划的人工改道是近期河口治理的可行措施,确立利
用水沙资源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观念。 黄委会水科所在1970年9月发表的《黄河河口
与治理问题》,对河口治理作了初步总结。同年,黄委会水科所等单位对刁口河流路
观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指出尾闾河型演变规律一般表现为:散乱-归股-顺直-弯曲-
出汊-大出汊-改道再散乱的模式。
1975年后,黄委会水科所等单位重点研究分析河口延伸对下游河道的影响和“明
清故道”河口演变与治理情况,先后写出19篇专题报告,开始明确区分摆动与改道的
概念,并提出游荡摆动、取直摆动、出汊摆动的三个类别。张永昌、王恺忱还以一百
余例黄河浚淤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论证,指出长河段拖淤的不可行性。有的研究人员
还提出:从长远宏观的影响看,河口延伸意味着河流侵蚀基准面相对升高,是引起下
游河道淤积的主导因素。也有的认为:下游河道冲淤引起的水位升降主要与上游来水
来沙条件有关。
1980年,黄委会召开黄河河口观测研究规划座谈会,制定1981~1990年观测研究
计划。黄河口研究被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第二十二项“根治黄河研究”第三课题。
此后,许多专家学者除潜心研究河口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外,开始涉足治理措
施的范畴。
建市后,市政府和胜利石油管理局根据黄河三角洲经济建设和石油勘探开发的需
要,1984年提出稳定清水沟流路40~50年的要求,并就此向黄河主管部门征询意见,
委托科研单位进行专题研究。此后,以稳定流路为主的各种治理主张应运而出,先后
提出“挖沙降河”、“疏浚拖淤”、“大小水分流”、“分洪放淤减沙”、“计划改
道、轮流走河”、“三角洲顶点下移”、“加高堤防、整治河道”等论点和建议。其
中, 经过分析论证提交研究成果的有:中国水科院尹学良等1985年9月完成的《稳定
黄河口在清水沟及其以南40~50年的研究》;青岛海洋大学侯国本主持进行的《挖沙
降河、改良土壤、建立农业基地、补偿南水北调、稳定河口流路》的研究;山东河务
局1986年9月完成的《关于延长黄河现行流路使用年限的技术咨询报告》 ;东营黄河
修防处王锡栋1987年12月发表的《稳定清水沟流路三十年以上的初步意见》。
1988年6月16日, 由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和黄委会水利
经济研究会共同发起,由各方面专家、学者、教授及领导共四十余人组成考察团,对
黄河三角洲经济开发与河口治理进行为期十天的实地考察和会议研讨。会后呈送给国
务院总理李鹏的《黄河三角洲经济开发与河口治理考察报告》指出:“大家一致认为,
为了保障和稳定胜利油田建设,相对稳定黄河入海流路是极其必要的。充分利用清水
沟流路,可以把它稳定30年,争取达到50年”。并建议成立黄河河口规划治理科学研
究所,落实利津以下黄河河口治理投资。
6月下旬, 根据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许多代表的提议,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盟
中央主席费孝通,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钱伟长和山东省省长姜春云共同
倡议发起的黄河三角洲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东营市召开。来自中央及地
方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及新闻工作者200多人通过实地考察,围绕国土规划、
石油基地建设、 农业开发、河口治理、交通等5个专题进行研讨。会后费孝通、钱伟
长联名上书中央领导,建议将黄河口治理列入国家计划,尾闾河段也由黄委会统一管
理。
进入90年代,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重心的逐步北移, 黄河三角洲开发被国家列入
“中国21世纪议程”,被山东省列为“跨世纪工程”。为了强化河口治理研究机制,
东营市政府、黄河河口管理局、黄委会东营水文水资源局先后组建泥沙研究所、治理
研究所、海岸研究所,重点围绕清水沟流路的稳定开展观测试验和研究。东营市政府
还广泛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与黄河口开发与治理的研究,组织不同门类和学科的
专家、 学者联合攻关。 其中,1991年立项的《黄河口演变规律及整治研究》 (国家
“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已由中国水科院为主于1995年12月完成成果报告。研
究结论认为:现行清水沟流路可以使用40~50年。如果再采用调节水流,改造河口等
措施还可进一步延长20年。 1994年8月,追加的“八五”攻关项目《延长黄河口清水
沟流路研究》专题,对黄河入海泥沙的分布规律,利用海洋动力输送黄河口入海泥沙,
建立高位分洪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海、河同步治理条件下黄河现行流路行水年限四个
方面展开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无偿援助的“支持黄河三角洲持续
发展”项目研究(UNDP),也于1995年2月开始全面启动。
东营市、胜利油田、黄河河口管理局还多次组织黄河口治理专题学术交流活动。
1994年10月31日~11月2日, 在东营召开的“黄河口治理总结暨学术研讨会”上,来
自国内的水利、海洋领域的专家五十余人,对稳定黄河现行入海流路的可行性,黄河
口施行综合治理的效果和对策,利用河、海动力输沙及其他动力输沙等方面进行广泛
深入的探讨。各领域的专家经过多年研讨,普遍认为黄河口治理的关键在于解决泥沙
问题,而处理泥沙的主要办法为减沙、排沙和用沙。
减沙主要是搞好上、中游水土保持,减少泥沙来源;引洪放淤,向河道外排放泥
沙;组织大规模河道挖沙等。大幅度减少进入河口地区的泥沙。
排沙主要是修筑导流堤工程,集水攻沙入海,开展疏浚拖淤,提高水流挟沙能力,
借助海洋潮汐蓄清刷浑等。尽力加大泥沙向深海的输移量。
用沙即扩大三角洲堆沙范围。主要措施是适当扩大尾闾河段摆动范围,利用海洋
蚀退能力减缓岸线延伸;加高加固堤防,改建防护工程,提高御水能力,增加河口外
延长度;选择较深海域堆沙,提高单位延伸长度堆沙量;结合改良土壤大规模分洪放
淤等。尽可能把泥沙变害为利。
治理试验
利用船舶器具搅动泥沙, 借助水力浚深河道的试验始于宋代。 宋神宗熙宁六年
(1073年),王安石主持成立“疏浚黄河司”,先用铁龙爪进行浚泥试验,后又改制浚
川耙,“两旁系大绳,两端碇大船,相距八十步,各用滑车绞之,来去挠荡泥沙。已,
又移船而浚”(《黄河水利史述要》),实验效果很好。拟自卫州(今河南汲县一带)浚
至海口(天津附近),但推广和运用情况未见记载。
黄河南北分流时期(1194~1496年),漕运事关重大,故自元代贾鲁至明代白昂、
刘大夏等治河官员均以筑北疏南为策略,屡在孙家渡、涡河口、赵皮寨等地进行河道
疏浚,维持分流局面。除“仿宋潦清夫、混江龙、铁埽帚撼荡泥沙”等简单记述外,
规模与作用记载不详。
明弘治年间,黄河夺淮注入黄海后,黄淮交汇处的清口和入海口淤积日渐突出。
尽管对浚淤之举时有异议,但仍贯穿在河口治理的过程。据载,嘉靖十四年(1535年)
正月至四月即“浚河三万四千七百九十丈”(《问水集》)。万历年间,总督吴桂芳在
“欲浚河身、 先开海口” 的思想支配下,建议朝廷“另设水利佥事一员专疏海口”
(《行水金鉴》),荐用混江龙扬泥车法浚河。
清代靳辅治河时,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起,对云梯关以下尾闾河段长80公里
做两年疏浚试验,未能达到预期效果,遂将浚船改作它用。雍正、乾隆、嘉庆执政期
间,仍有人倡议浚船拖淤,对旧器具进行改进。但由于黄河沙量太多和浚船动力不足
而收效甚微,未做大规模实施。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由利津铁门关入海,初时河道通畅,浚淤之声暂息。
至光绪十年(1884年),河口淤积严重,游百川、陈士杰等先后用木船、小火轮(机船)
拖带铁蓖子、混江龙等器具在铁门关一带上下刷涤,因笨重难行而未能收效。3年后,
李鸿章令山东巡抚张曜从法国订购挖泥机器船2只,在利津太平湾进行海口浚淤试验,
效果不好,遂将船只退还。此后数十年,没有再进行拖淤试验。
1977年,在天津召开的河口拖淤现场会上,水电部副部长李伯宁建议在黄河口进
行拖淤试验。11月21~29日,利津修防段、水文站在刘家夹河险工右岸浅滩试验拖淤。
用3只机船分别拖带重87.4~292公斤的5种铁耙, 在长300米、宽150米范围内,往返
拖淤8天288趟。试验总结认为:利用耙具拖淤有效;拖淤效果与河床形态、水文要素
有密切关系;耙具最好两面有齿;重量250~300公斤为宜;耙形最好为雁翅状;拖距
长短视耙具重量、形状而定。
同年12月11~17日,垦利修防段在义和险工河段采用“定点定线,机引耙拖,借
水刷槽”的方法进行拖淤试验。实拖6天127.5趟。试验总结认为:用船定点定线拖淤
有作用,但在黄河河道内收效不大。一是深水大溜处难以作业;二是浅滩缓溜处流速
小,泥沙输送不远;三是红泥河底拖不起来,河底不平铁耙被阻拖不动。
1979年,从河北省购进120马力湿地推土机2台,改装成水下拖拉机,在垦利修防
段进行河道疏浚试验,效果不佳而作罢。
1981年, 山东河务局安排惠民修防处设计,利津修防段制造专用拖淤船1只,因
对拖淤价值认识不一致,船体安装完成后即行搁置。
1987年,清水沟已行水12年,尾闾河道淤积严重,泄流不畅,造成该年凌伏两汛
河口地区漫滩受灾, 迫使滩区油田两度停产。为延长清水沟流路行水年限,1988年4
月6日,东营市、胜利油田、黄河修防处(现黄河河口管理局) 决定联合在河口进行疏
浚治理试验,基本指导思想是:“以水沙为资源,以经济效益为目标,控导自然演变
规律,以适应三角洲的新情况;在不影响整体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延长现行流路
使用年限,为充分发挥水、沙资源优势,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创造条件,为减轻下游
凌洪威胁寻求新对策。”14日,完成首期工程设计,报经山东河务局审定并经黄委会
同意后,正式实施。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截支堵汊、强化主干针对尾闾河段支汊、沟道较多,分流淤积严重的现实,采用
木(钢)桩、苇(秸)、草袋、尼龙袋等简易材料,立堵、平堵结合,软堵、硬堵结合,
人工、机械结合的方法进行截堵,先后截堵大小分水沟汊八十余条,促使尾闾河道众
流归一。
束水导流、定向入海以当地流量4000立方米每秒水位为标准,按照“溢而不垮”
的要求,分别采用土工布包泥、土袋枕、苇石护坡、粘土护坡、砼块护坡等5种结构,
新修、改修了长50公里的导流堤。
清障拖淤、疏浚河门主要方法是在拦门沙区开挖引河,采用定向爆破、船舶疏浚、
机械开挖等手段清理河道阻水障碍,打通口门流道。对拖淤器具改进后,于1990年研
制成第五代射流拖淤船2只。 1988~1992年,每年组织群船拖淤,利用船刺、耙拖、
射流冲沙、 推进器搅动等方法在清7以下河段往返拖淤5000余台班。后因资金、来水
及船体功能等多种因素制约而未再组织拖淤。
巧用潮汐、以潮输沙运用导流定向工程,使河流出口方向与涨落潮流方向基本垂
直,把泥沙导向口门外的强流区,再配以机械搅动泥沙,利用潮流向口门两侧搬运泥
沙,增加入海沙量。
护滩保槽,稳定河势根据河势发展状态,掌握修工有利时机,按照“因势利导,
节点控制, 上下游、左右岸兼顾”的原则,先后修建西河口、八连、崔家3处护滩工
程。
其他措施按照宽河固堤,确保安全的原则,以流量10000立方米每秒为防洪标准,
修建北大堤顺六号路延长工程长14.4公里,末端与孤东南围堤相连,将河道摆动顶点
下移到清7; 修建分洪放淤口门18处,汛期进行放淤试验;1993年春在清10进行裁弯
取直,开挖引河2000米。
1993年3月, 黄河河口疏浚工程指挥部对黄河口疏浚试验工程进行总结认为,经
过几年疏浚整治,河口形势已见好转。主要表现在:
尾闾河道状况得到改善河长延伸速度由疏浚试验前的每年2.60公里放慢到1.18公
里。西河口以下河道主槽宽度普遍缩窄,平滩水深增大,宽深比接近利津至西河口有
工程控制的河段;拦门沙河段滩槽轮廓明显;利津以下河道纵比降由0.89/10000增加
到0.95/10000;同流量水位虽呈升降交替、以升为主的变化趋势,但与清水沟行
河初期对照,抬升幅度不大。
拦门沙阻水程度减轻向海推进速度由疏浚前的每年1.29公里减缓为1.26公里;顺
河长度由7~10公里缩短到4~6公里; 拦门沙区段河床平均高程与1987年相比,平均
降低0.6米左右,最高坎顶高程降幅亦在0.1~0.6米;拦门沙区水、沙运动情况较好,
1987年9月,施测清10断面以下河道垂线平均流速由每秒1.88米递减到0.57米,19 89
年8月, 再度观测时,清10断面以下垂线平均流速、垂线平均含沙量及单位面积输沙
量均沿程递增,泥沙粒径沿程粗化。1992年10月,重测亦如此。
泥沙外输数量增加据计算,1988年9月~1990年9月,河口河道淤积量占来沙总量
的5.1%, 其余94.9%的泥沙被输送到滨海区及12米水深以外的海域,比以往的
计算资料增加20个百分点左右。枯水年间(1990年7月~1993年8月)仍有86%的泥沙被
输往口门外海区。显示出尾闾河段仍有较强的泄水排沙能力。
河口防洪(凌)压力缓解河口疏浚整治开始后,由于措施得力,河道状况得到改善,
河门畅通, 泄洪淌凌较为顺利,3年洪水不漫滩,两年凌汛未成灾,改变了疏浚前河
口地区汛期经常小流量漫滩和凌汛期先卡冰封河的状况。防洪防凌压力得到缓解后,
保证了河口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第四节 治理工程

历史上对河口的治理,除进行多种方式的刷沙疏浚试验外,还进行过人工改道的
试验。 1936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孔祥榕会同山东省政府主席
韩复榘视察河口时决定在羊栏子附近(乱井子与寿光围子之间)河段进行人工裁弯,取
得成功。新中国建立后,开始对黄河上中下游进行综合治理。在河口治理方面以确保
防洪防凌安全为前提,因势利导,相机实施流路改道,并修建一些大型工程。
小街减凌溢洪堰
1951年凌汛王庄决口后,为解决利津窄河道凌洪威胁,经水利部、山东省人民政
府、黄委会、山东河务局查勘研究,决定在利津小街(今垦利)修建减凌溢洪堰。堰身
在小街村北,大堤桩号206处,长200.6米,宽52米,堰顶高程12米(大沽基准面),用
乱石和混凝土预制块砌成。溢洪区开挖引河一道,自小街至宁海以下,长17公里,底
宽7.5米,接黄河故道入海。引河右岸南顺堤自小街至垦利县门金章屋子西北止,
长35.2公里, 高4米。左岸顺堤自小街至冯家屋子利用黄河大堤,冯家屋子至垦利县
人字局筑新堤,长15.7公里,高4米。溢洪河流域面积150平方公里,区内村庄51个,
人口1.4万人,各村修筑围庄堰。
1951年10月5日, 工程全面开工。参加施工的有:山东河务局及惠垦修防处所属
工程队, 垦利、博兴、广饶、利津、惠民、滨县、沾化、齐东、高青等9县干部民工
7.1万人, 至12月5日完工。共完成溢洪堰土方19.78万立方米,混凝土2950立方米,
砌石1.2万立方米, 用水泥1045吨,开挖引河、筑两岸大堤及围村堰69个,计动土方
256.59万立方米,总投资188.76万元。
溢洪堰建成后,1955年冬,发生严重凌汛,王庄险工冰凌卡塞,水位暴涨,最高
达15.72米(大沽基准)。19561月29日19时10分,爆破堰前围堤分洪,因堰前积冰插塞,
出水量不大,未能取得减凌分洪的效果,至23时45分王庄决口,水位回落,溢洪堰过
水停止。此次运用溢洪堰,因经验不足,分洪决策晚,出水慢,未达预期目的。黄河
南展宽工程兴建后,溢洪堰和分洪区的部分已包括于展宽区内,溢洪堰工程废弃。
小口子裁弯改道
1947年, 黄河复归山东故道时,尾闾河段仍沿1934年自然改道时形成的3股行水
路线, 分别由甜水沟、神仙沟、宋春荣沟注入渤海。1952年7月,甜水沟过水约占70
%,神仙沟约占30%,两股河道在小口子附近开始相向坐弯。其后,神仙沟过水流量
日增。为便利交通和农业生产,垦利县委、县政府提出挖通两河的报告:1953年4月3
日,实测神仙沟流量387立方米每秒,甜水沟流量381立方米每秒,水流有向神仙沟转
移集中的趋势。两沟最近处相距95米,水位相差0.71米,甜水沟河道曲折多弯,
水流不畅。如将两沟之间挖通,大溜将会直趋神仙沟。甜水沟可能因流量减小而淤淀
闭塞。山东河务局、黄委会批准了该报告,由垦利县政府组织有关单位勘测定线,调
集民工220人突击施工。6月14日开始,3天告竣,挑挖引河长119米,上口宽17米,底
宽10米,土方2570立方米。7月8日,引河开始过水,10日施测流量963.7立方米每秒,
占全河的43.3%。此后,引河过水比例持续增大,水面逐步拓宽,近海段河形顺直,
口门水流通畅。 8月22日,黄河出现3946立方米每秒洪峰时,神仙沟分流达3594立方
米每秒, 占峰量的91.1%。8月26日,甜水沟淤塞断流。9月,引河宽达300米,成为
大河主道,原折往左岸的四段河亦趋断流,成为干河。
改道后入海流程缩短11公里, 河床比降变陡,开始溯源冲刷,上达200公里,前
左水位站同流量水位降低1.85米。改道效果显著。
罗家屋子分洪改道
小口子裁弯改道后,黄河在神仙沟行水10年,尾闾长度由27.3公里增长到59.8公
里,河床纵比降由1.4/10000变缓为1/10000,河道淤积曲折,泄水不畅。流量1500立
方米每秒时,罗家屋子水位升高1.13米;流量5000立方米每秒时,水位升高1.65米。
1963年5月30日, 水位曾高于老套堤堤顶0.28米,漫溢决口。1963年12月,河口气温
降到-13℃, 河道淌凌,口门宣泄不畅,冰不入海,多于浅滩卡塞,壅水上涨。12月
29日后,张家圈以下河道全被插塞,军马场五营、林场等单位被淹,大孤岛上15个村
2675人被冰水围困。惠民地委、专署研究分洪救灾意见。经惠民地区黄河修防处负责
实地查勘,制定方案,上报省河务局和惠民地区行署;惠民地区行署电告山东省委,
省委授权惠民地委批准,在罗家屋子破堤分洪。1964年1月1日2时,渤海农场500人,
海滨农场100人, 同时在罗家屋子临河堤和套堤上开挖药室和破堤。16时大堤爆破成
功, 三个口门过水,刷成河道,泄水流畅,分水经洼拉沟,进入刁口河归海,至7月
底,全部夺溜,原神仙沟河道淤闭。
新河道流程缩短至22公里,河床纵比降变陡至2.13/10000,泄水通畅。
新河道形成后,两岸相继加高接长防护工程,至1971年,左岸完成土方87.9万立
方米,用工46.2万个;右岸完成土方238万立方米,用工48.14万个。
南展宽工程
从博兴麻湾(今东营区) 至利津王庄长达30公里的窄河段,两岸堤距一般为1公里
左右, 最窄处小李险工仅460米。麻湾、王庄险工坐弯近90度,一旦冰凌卡塞,水无
泄路,水位极易陡涨成险,甚至决口成灾。百年来,该河段决口已达31次,其中凌汛
决口有15次。1951年和1955年,凌汛决口都发生在这一河段。
1970年汛前,水电部副部长钱正英会同山东省、黄委会、胜利油田的负责人查勘
河口时,制定出“南展、北分、东大堤”等近期河口治理意见。惠民地革委根据上述
精神组织黄河修防处等有关部门进行查勘后, 提出规划报告。1971年9月,水电部报
经国家计委批准,兴建黄河南展宽工程。
黄河南展宽工程主旨是以防凌为主,结合防洪、放淤和灌溉,保障沿黄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为油田开发和工农业生产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工程建成后的运用方案是:
当原河道水位接近保证水位时,开始分洪分凌,通过展宽河道,变单式窄河槽为复式
宽河槽,有利于排泄凌洪。同时将低洼盐碱展区变为沃壤的滩区,改善展区生产条件
和人民生活。
1971年10月,南展宽工程开工兴建。工程实施前,建立山东省惠民地区南展宽工
程指挥部,全面负责工程施工的组织和领导。土方工程由各县组建民兵施工团;涵闸
施工组建指挥所,专门安排技工民工完成。施工期间,惠民地区所属11个县和农建一
师三团的民工、民技工、山东省水利厅安装队、山东河务局安装队、黑龙江、浑江工
程局、胜利油田运输队、昌潍、惠民地区水利安装队、惠民地区水利专业队以及山东
河务局、 位山局、菏泽、惠民修防处所属干部工人等24.6万人次先后参加施工。至1
978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时,累计修做土方3189.69万立方米,石方7.89万立方米,
混凝土3.81万立方米, 投工1789.86万工日,耗用钢材2215.9吨,木材6000立方米,
水泥1.68万吨, 投资总额5252.09万元。先后完成展宽堤、麻湾分凌分洪进水闸、曹
店分凌分洪放淤闸、章丘屋子泄洪闸、大孙排水闸、清户灌排闸、胜干灌溉闸、王营
排水闸、路干灌排闸、截渗排水工程,村台38个,迁移乔庄、龙居、董集、辛店、宁
海等5乡(公社)80个自然村,48976人建房落居。

1995年底南展宽工程完成情况表
表4-5

┏━━━━┯━━━━━━━━━━━━━━━┯━━━━┯━━━━━━━━━━━┓
┃ │ │完成投资│主要工程量(万立方米)┃
┃工程项目│ 建设规模 │(万元)├────┬──┬───┨
┃ │ │ │ 土 方 │石方│混凝土┃
┠────┼───────────────┼────┼────┼──┼───┨
┃堤防工程│ 南展新堤建设及整修38.651公里 │700.21 │972.75 │ │ ┃
┠────┼───────────────┼────┼────┼──┼───┨
┃建 闸 │ 3座过去时水闸,10座排灌闸 │2096.99 │140.49 │8.04│8.36 ┃
┠────┼───────────────┼────┼────┼──┼───┨
┃群众安置│ 初建及扩建村台面积363.92万 │3240.26 │2040.32 │ │ ┃
┃ │ 平方米,迁建房屋72945间 │ │ │ │ ┃
┠────┼───────────────┼────┼────┼──┼───┨
┃截渗排水│ 截渗沟9.9公里、排灌沟9.2公里 │126.49 │252.16 │ │ ┃
┠────┼───────────────┼────┼────┼──┼───┨
┃恢复生产│ 整理恢复渠系工程、放淤费用 │182.40 │142.48 │0.08│0.03 ┃
┠────┼───────────────┼────┼────┼──┼───┨
┃村台水井│ 展区内村台水井19眼 │15.42 │ │ │ ┃
┠────┼───────────────┼────┼────┼──┼───┨
┃其 他 │ 广播线及公路补助等 │26.80 │ │ │ ┃
┠────┼───────────────┼────┼────┼──┼───┨
┃合 计 │ │6388.57 │ 3548.2 │8.12│8.39 ┃
┗━━━━┷━━━━━━━━━━━━━━━┷━━━━┷━━━━┷━━┷━━━┛

工程完成后,于1979年汛期在垦利县境内实施大面积放淤,放水26天,引水量6.24亿
立方米,淤地改土8.2万亩。
改道清水沟
前期工作1967年汛期,刁口河流路延伸27公里,尾闾河段比降变缓,同流量水位
升高。10月16日,利津站出现6970立方米每秒洪峰时,罗家屋子出现有水文记载以来
的最高水位9.47米,造成堤防、险工、护滩不断出险,滩地淹没,1.25万人受灾,对
河口地区人民生产生活及油田开发威胁很大。为改善河口防洪不利局面,拟将黄河入
海流路改道至清水沟。1967年12月,惠民地革委、军分区建立山东省惠民地区黄河河
口治理指挥部,组织人力、机械展开施工。开挖引河8.75公里,土方245.41万立
方米;新修防洪堤17.23公里(二十一户至保林三队以东) ,土方126.49万立方米;加
培接长南大堤28.62公里(其中加培20.3公里,接长8.32公里),土方250.83万立方米;
加修生产堤12.72公里,土方70.18万立方米。
上述工程于1968年完成后,胜利油田在清水沟地区勘探时又发现高质量油田,该
地区多系河沟洼地,易受洪水和海潮侵袭,石油开发困难。国务院指示于1969年汛期
前后,将入海河道改至清水沟,把这一地区淤高,为油田开发创造条件。山东省革委
于1969年1月组成由多方代表参加的山东省黄河河口工程指挥部, 当年实施了以下工
程:南岸防洪堤培修工程和十八户引黄放淤工程,用土方63.4万立方米;自甜水沟口
至畜牧五队生产点以下进入小岛河归海的小岛河排水工程; 河道清障砍伐被覆树丛3
00余万株; 完成垦利县建林公社8个村、利津县傅窝公社7个村的迁移安置;1968~1
969年汛前,截流备料共收购软料100万公斤,调集木材500立方米(后省革委通知暂不
截流改道,已购料物退还,支付赔偿费10万元)。
1974年,为保护孤岛地区油田建设和工农业生产在改道清水沟后不受影响,经水
电部批准,胜利油田投资,由惠民地区水利专业队民工1万人完成北大堤下段(东大堤
至防潮堤)修筑,长19.58公里,土方287.6万立方米。
改道工程1975年12月,水电部在郑州召开黄河下游防洪座谈会。根据当年防洪任
务,西河口水位已接近10米的改道标准,决定在1976年汛前实施改道清水沟。为确保
改道成功,又在1976年春完成下列工程:修复北堤16.24公里(其中四段至罗家屋子长
9.74公里加高培厚, 老河道0.4公里修筑截流土坝及前后戗,截流坝以下至东大堤交
点长6.1公里大堤新修);南防洪堤自二十一户至护林险工长10公里包淤补残,护林险
工至25公里处在后戗上帮宽到顶宽7米; 西河口隔堤破口4处,东大堤破口3组,每组
口门3个;完成通信线路架设,守险房、仓库、防汛屋修建及备防石料购置等。
大河截流为防止刁口河流路改道后淤塞,以备后用,截流改道位置确定在罗家屋
子。 截流土坝与北大堤跨河两端直线连接,与大河方向近乎垂直,坝长417米。为创
造断流截堵条件,黄委会报请水电部批准,决定利用黄河系统工程调节水量,经过沿
途分泄, 河口截流时,截流处水面宽417米,平均水深1.95米,最大水深5.25米,流
量已接近于零。4月20日,开始由左岸向河中进土,右岸在河边积土备用。5月14日起,
截流坝两岸同时进土,至19日上午,口门宽度仅47米,最大水深3.21米,流速已减至
零。21日14时,两岸土坝合龙。27日,黄河由清水沟流路入海。
改道效果改道点(西河口) 地面高程9.37米,向东5公里降至5.50米,坡降接近8/
10000;向下又变缓至2.3/10000,距平均潮线27公里,较刁口河流程缩短37公里。
改道初期,因口门尚未刷开,7月上旬第1次洪峰流量1340立方米每秒出现壅水现
象,影响到利津站以下。14日后,口门扩展,壅水影响消除。汛期来水由小到大,峰
量递次增加,总来水量较常年偏丰22%,为河道溯源冲刷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利津上、
下河段比降由0.88/10000增加到1/10000左右, 冲刷直接影响到刘家园附近,距改道
点180公里。 此后,除1977~1979年间,由于水沙条件不利,一号坝至艾山水位一度
恢复到改道前的水平外,1980年后,由于水沙条件有利,产生沿程冲刷,各地水位再
度下降。1986~1987年,小水小沙,山东河道沿程淤积比较严重,河口一度出现主槽
不畅、 多支分流、 口门淤塞等恶化迹象, 并导致1987年的伏汛、凌汛分别成灾。1
988年, 开始对西河口以下进行疏浚整治,河道形势再度改善后,尾闾河道泄洪排沙
能力得到提高。清水沟流路至1995年底已行水19年。
河口疏浚整治
决策过程清水沟流路规划使用年限为10~12年。按历史上黄河尾闾自然摆动“大
循环”的规律,清水沟流路一旦衰亡,应向北另寻新的入海之路。但是,河口地区油
气资源是胜利油田的主要支柱,黄河口若向北摆动,石油将大量减产,许多重要地面
设施均需重新调整布局,经济损失十分巨大。为此,胜利油田于1984年提出稳定清水
沟流路40~50年的要求,并委托北京水科院、山东河务局进行研究,结论是可能的。
1987年底,东营修防处提出稳定清水沟流路的规划和具体措施。
行水10年后的清水沟流路由于河长延伸,比降变缓,尾闾河段呈宽浅散乱状态,
六汊并行入海,拦门沙发育迅速,落潮时水深仅0.1~0.2米。1987年凌汛漫滩,造成
滩地钻井停工,油井停产,经济损失近千万元。伏汛期间,2750立方米每秒的小洪水
便溢槽漫滩,造成滩区油田再度停产。
针对日趋恶化的河口形势,中共东营市委书记兼胜利油田党委书记李晔于1988年
4月6日主持召开黄河入海流路整治工作会议。会议决定:市政府出政策,油田出资金,
黄河修防处出方案,立即进行清水沟流路疏浚整治,并组建由市政府、油田、黄河修
防处负责人参加的河口疏浚领导小组,设置前线疏浚工程指挥部。所定河口疏浚整治
方案报送山东河务局批复同意后,开始进行河口疏浚整治工程。
整治工程的内容开始河口疏浚整治时的基本思路是通过疏浚导流,达到治乱归一、
集水攻沙之目的。在这一思路引导下,对河口治理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改进、完善
和提高,在实践中逐步发展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即“截支强干、工程导流、
疏浚破门、固滩保槽、定向入海、借潮输沙”。围绕这些措施先后完成以下几项工程
的修建: 截堵汊河、潮沟80余条;疏通河道障碍4处,机船拖淤5000余台班;新修导
流堤40公里,改修导流坝12公里;截弯取直工程1处;新修、接长控导工程4处;自流
放淤工程4处;六号路加培、翻修工程14.4公里;新建、改建险工3处;滩区油田防护
围堤2处。
整治效果清水沟流路经过整治后,河口形势得到初步改善。西河口以下河道保持
着单一顺直,槽滩分明,既无分汊,又无陡弯,过水能力保持在3000立方米每秒以上。
河长延伸速度放慢,尾闾河道和口门淤积减轻。由于河口通畅,保持较大的排洪(凌)
排沙能力,河口地区防洪防凌压力得到缓解,受灾可能性减少,程度减轻,为黄河三
角洲全面开发、油田安全生产创造安全环境。清水沟流路经过疏浚整治后,行水时间
已达19年,减少了一次入海流路改道。治理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