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河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rec=55&run=13

第二章 河段

第一节 河道

黄河东营段上界起自滨州、东营交界处,左岸为利津县南宋乡董王庄西南县界,
右岸为东营区老于村西区界。河道由西南向东北贯穿东营市全境,流经利津县、东营
区,在垦利县东北部注入渤海。河段长138公里,是黄河下游之窄河段,两岸堤距0.5
~5公里。其中麻湾至王庄段长30公里(不包括麻湾以上至市界河段),素有“窄胡同”
之称,堤距不足1公里,最窄处小李险工23号坝距对岸仅460米。两岸险工、控导工程
接连,占河段长的97.7%。河道曲折系数为1.2,比降为1/10000,属弯曲型单式河道。
王庄至渔洼段长30公里,为由窄河道向河口段的过渡段,两岸堤距由0.8公里扩展至5
公里,险工、控导工程稀少,河道横向摆动较大。渔洼至入海河口段长70公里,河道
淤积延伸,改道频繁,堤防纵横交错,堤距宽窄不一,属于强烈堆积型河道。
河床淤高
黄河夺大清河道之初,两岸尚无束水工程,菏泽、东明一带时常泛滥四溢,泥沙
多在泛区沉积,下游河道淤积不多。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时,李鸿章奏称:“冬春
水涸尚深二、三丈,岸高水面又二、三丈,是大汛时能容五、六丈矣,奔腾迅疾,水
行地中。”清光绪年间,两岸堤防渐趋完固,进入下游的泥沙渐多,河床迅速淤高。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山东巡抚李秉衡奏称:“昔之水行地中者,今已水行地上”,
“现在河底高于平地,俯视堤外则形如釜底。”新河道已形成地上河。
据水文部门1951~1988年实测主槽淤积厚度,利津站为1.53米,年平均0.04米;
1965~1988年,渔洼断面淤积厚度为0.81米,年平均为0.04米。河床淤高,增加
了洪水漫滩机遇。两岸滩区,随漫滩次数而升高。1965~1988年,渔洼断面滩地淤高
0.39米, 年均0.02米。1979年测量记录,利津县南宋乡宋集附近,河底高程13.00米
(大沽高程系,下同),滩面高程14.77米,背河地面高程12.40米,整个河床高于
平地,成为地上悬河。
主槽展宽
原大清河道宽仅30余米,过水断面狭小,黄河水注入后,水深浪急,河岸剧烈坍
塌,主槽逐渐展宽。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 时,河道刷宽至250余米,1947年黄河归
故道时主槽已展宽至300~500余米。建国后,沿河设置测量标桩,以观察河岸坍塌变
化。据测量记录,1964~1974年,东张一带展宽201米,一号坝一带展宽166米,前左
一带展宽492米。1983年汛期测量,左岸滩地无处不塌,塌值量最小1.5米,最大60米。
历年来河道淤高、展宽,溜势分散,边溜加大,河槽愈来愈宽、愈浅。现河道槽
深平均2米左右, 排洪能力日渐降低。伏汛流量5000立方米每秒即可平槽,6000立方
米每秒即大部漫滩。凌汛易卡冰阻水,酿成凌洪。
河道摆动
河道在淤高展宽的过程中,横向位置发生较大的摆动,俗称“滚河”。较大摆动
河段如下:
宋家集至宫家河段原河道由利津宋家集、船王、巷李、双合、河套李向东直趋圈
董,绕过圈董经张林后向西折,宋家集、船王、圈董成险。1919年,滨县韩家墩河势
突变,引起河道右滚,北股逐渐淤塞,宋家集、船王、圈董脱险。1921年汛期,宫家
抢险不及而决口。次年堵口时,在四图以南挖引河并在张潘马村前新修大堤,原河道
废弃后再次右移,成为现行河道。
宫家至张家滩河段河道绕圈董、张林后折向西北绕刘成、崔、冯等庄至张家滩。
至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河道逐步取直,由宫家经付家窝、大田家、大马家至张家
滩,大田家、大马家成险。1947年黄河归故时,大马家出巨险。抢险期间溜势陡变,
河道突然右移,大马家随即脱险,三步赶发生新险;其后三步赶脱险,张家滩险情加
重。
张家滩至綦家嘴河段河道自张家滩直冲对岸小街后陡转折向西南直趋利城南关,
沿东关、北关、安家庄、梁家庄子、庄科、大李夹河、赵家夹河至綦家嘴,利城东关、
庄科、大李夹河成险。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大水漫滩,河势骤变,冲决小街前民
堰,主流直奔綦家嘴,一夜间改河,崔家庄、毕家庄由河东变为河西,原河道淤塞,
右岸小街成险。1947年黄河归故后,河道逐渐左移,小街、小王庄、梅家庄相继脱险。
綦家嘴至王家庄河段河经綦家嘴北去扈家滩,河道顺直,两岸堤距窄狭,摆动余
地小。 河过扈家滩沿大清河道直达王家庄险工。 扈家滩等地多次决口,光绪三十年
(1904年)在滩地修新堤,逼河右移成为现行河道。
王家庄至西河口因王家庄险工控制,河道由北转向东流,至宁海北折,经盐窝、
汀河等地入海。后随入海流路变迁影响,河道走向忽南忽北,直到1953年实施小口子
改道工程,形成神仙沟独流入海局面后,本段河道才相对稳定至今。

第二节 河口

河口范围
黄河口位于渤海湾与莱洲湾交汇处, 东经118°10′~119°15′,北纬37°1
5′~38°10′, 系陆相弱潮堆积性河口,由河流近口段、三角洲及滨海区组成,
总面积约为9000平方公里。河流近口段以河流水文为基本特征,自滨州道旭起,至海
口长148公里(1995年11月) ,水位感潮段一般20公里左右。三角洲一般指以宁海为顶
点、北至徒骇河口、南至支脉沟口的河流冲积地带,面积约5400平方公里。地势为西
南高,东北低,故道两岸高,两故道中间低,岗坡沟洼相间,大致以东北方向为轴线
隆起成扇面状倾斜突向海中,地面高程2~10米(大沽基面,下同),平均坡降1~1.5/
10000。滨海区指三角洲外侧20公里海域,岸线长约180公里,水深多在20米以内,潮
型以不正规半日潮为主,潮差小,潮速弱,潮流方向基本平行于海岸。
流路变迁
黄河由东营入海以来,出海口门屡被泥沙淤积,出水不畅,在以宁海为顶点的三
角洲洲面上发生50多次分汊、决口,导致尾闾流路多次变迁。各次尾闾流路变迁情况
如下:
(1) 清咸丰五年(1855年),河水夺大清河道,宁海以下向东北流,经盐窝、薄庄
南,韩家垣子北,铁门关南,至肖神庙以东之二河盖、牡蛎嘴入海。此道历时34年,
实际行水19年(其余年份为上游决溢、改道而河竭。以下同)。
(2)光绪十五年(1889年),河自韩家垣子(利津陈庄)决口,改道东流,经老鸹岭、
四段、杨家嘴,由毛丝坨(垦利建林东)入海。此道历时8年,实际行水5年又10个月。
(3)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五月,河在北岭子决口,改道东流,由薄庄南过集贤,
转向东南,经左家庄、永安镇、老十五村,由丝网口(今宋坨子)以东、团坨子以北入
海。另有一股支汊在乱井子(清河村旧址)西北分流,又在羊栏子与三十八户之间合一。
此道历时7年,实际行水5年又9个月。
(4)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六月,河在薄家庄决口西北流,经青边岭、虎滩嘴、
流口、薄家屋子、义和庄入徒骇河下游绛河故道,在太平镇以北老鸹嘴入海。此道历
时13年,实际行水11年。又于1917年在太平镇改道东北流,经大洋铺、中和堂,由车
子沟入海;另由虎滩嘴东南分出一股支流,经大牟里、小牟里、四扣,在刘家坨子以
北的面条沟(今挑河)入海。1925年,又在虎滩嘴分出一股支汊向西北流,经沾化县入
无棣县套儿河入海。 此次北流入海路线散乱,前后共历时22年,实际行水17年又9个
月。(5)1926年6月,河在八里庄以北(吕家洼)决口东北流,经丰国镇(今汀河)北,由
刁口河入海。此道历时3年。
(6)1929年8月,土匪在纪家庄扒口堤决,大河东去,流路散乱,先后

由南旺河(今支脉沟) 、丝网口、宋春荣沟、青坨子等海口入海。此道历时5年,实际
行水3年又4个月。
(7) 1934年合龙处(今涯东村附近)决口,河水东向漫流,先由毛丝坨以北老神仙
沟入海, 后又形成神仙沟、甜水沟、宋春荣沟三股入海形势。1938年7月,南京国民
政府下令扒开郑州花园口大堤, 河水入淮河故道,山东河竭。1947年3月,花园口堵
复,黄河归山东故道,仍循原河道三股入海。此道历时19年,实际行水9年又2个月。
(8)1953年7月,小口子裁弯改道(第八、九、十次改道详见本编《河口治理》章)。
(9)1964年1月1日,罗家屋子破堤改道。
(10)1976年5月,清水沟改道。
清水沟为甜水沟与神仙沟之间的带状洼地,地势较两邻流路低1~4米,自然坡降
为8/10000至2.3/10000,改道点距平均海潮线27公里。改道后河面宽2~3公里,
比降大, 泄水畅,河道开始溯源冲刷,上推180公里,达泺口附近。利津水文站以下
同流量水位比上年降低0.83米。改道初期,河势散乱,淤滩造床。至1985年,滩槽高
差由0.47米增加到2.35米,主槽成单一状态,河势稳定。1985年后,河道开始淤积,
拦门沙明显,入海口门不畅。为稳定现行流路,改善河口地区防洪(凌)的不利形势,
自1988年起,实施调整入海口门,清整河道阻水障碍,修筑导流堤和控导工程,采取
截支强干、拖淤疏浚等措施,固滩保槽,稳定河势。西河口以下出现主槽单一,水流
归顺,河门通畅的局面。现河道已行水20年。
黄河三角洲
有关部门根据不同历史阶段黄河尾闾摆动对三角洲影响的规律,界定以利津城为
顶点, 北起套尔河口,南至支脉沟口的扇形地带为古代千乘黄河三角洲,面积约600
0平方公里; 以垦利宁海为顶点,北起套尔河口,南至支脉沟口的扇形地带为近代黄
河三角洲,面积约5400平方公里,其中,5200平方公里在东营市境内;以垦利渔洼为
顶点,北起挑河口,南至宋春荣沟之间的扇形地带为现代黄河三角洲,面积约2800平
方公里。一般所称“黄河三角洲”,多指近代黄河三角洲。
西汉以前,黄河三角洲地域均在海水之中。海岸大致在今大山、明集、利津城、
史口、辛店、支脉沟口一线。利津城东南至史口之间有一自然海湾,南北宽约10公里,
东西长40公里,延伸至小营一带。漯水自西流入海湾。利津城西、城南,东营区西南
部为古陆地, 汉代属青州部千乘郡漯沃县、 蓼城县、琅槐县领地。济水在琅槐县境
(今东营区六户附近)入海。
自王莽新朝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 ,黄河来境内入海。至唐景福二年(893年),
黄河口西去移出境内。八百多年中,黄河在利津城以东的渤海湾边淤积出大片陆地,
蓼城以南的海湾已淤平,海岸线向利津城东北、东、东南方向推进40~50余里。《元
和郡县志》记载,海在渤海县(旧滨县城)东160里,蒲台县(今滨州市南水库)东140里。
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复来境内入海后,黄河三角洲继续向渤海推进。据利津
水文站1949~1988年实测资料统计, 黄河输至河口的泥沙年均10亿吨左右,其中约2
4%沉积在大沽零米线(陆地) 以上,约40%沉积在零米线以下的滨海区,其余被海流
输往深海。在黄河尾闾流路不断变迁的过程中,年均造陆3~4万亩,海岸线持续向东
推进。1855~1985年间,尾闾河段实际行水96年,海岸线平均向前推进28.5公里,推
进速率为每年0.3公里。其中1947年前以宁海为顶点的三角洲,计算岸线长105公里,
实际行水57年,平均推进13.30公里,推进速率为每年0.23公里。1947~1985年,
以渔洼为顶点的小三角洲,计算岸线长80公里,实际行水39年,平均推进15.2公里,
推进速率每年0.39公里。清水沟流路在人工控制下河口摆动范围小,淤积影响宽度仅
30公里左右,岸线推进速率为每年1.6公里。黄河三角洲现仍在向渤海推进中。

第三节 滩区

黄河东营段河道主槽至两岸临黄大堤之间的河床地称滩区。滩区随河道摆动、尾
闾变迁、 大堤兴废而迭次变迁。 今东营段所辖滩区上界起自利津县南宋乡与滨州界
(左岸),东营区龙居乡与滨州界(右岸)。西河口以上两岸滩区总面积约154平方公里,
可耕地20.4万亩, 其中90%的土地已开发耕种。西河口以下河口地区,行洪面积440
平方公里,有胜利油田上万名职工从事勘探、开发建设。
滩区地貌
黄河滩区在蓄滞洪水、削减洪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国前由于缺乏河道
整治措施,主槽处于游荡不定状态,因溜势左滚右摆引起的此岸塌滩成河、彼岸落淤
还滩现象经常发生,不时改变着各个滩区的位置、形态和面积。加之河水溢槽漫滩机
会多,大量的沉沙落淤使滩面高度不断上升。清代末年,沿河居民为保护滩地耕作,
自发修筑不规则民埝,在槽、滩之间形成贯通连接的隔堤,改变了滩区均衡落淤的格
局。滩唇区淤积快,滩面淤积慢;民埝溃决后口门附近落淤多,尾水落淤少;漫滩水
流受到堤防拦阻后,被迫迂回绕行,汇流冲刷成沟,在滩区形成斜河、横河。久之,
黄河滩区被塑造为岗洼相间,起伏不平的块状地貌,横向上形成为近河之处高,远河
之处低的坡状地形。
1951年,开始在黄河河道修建护滩(控导) 工程后,政府明令禁止修筑生产堤(民
埝) 。1958年后,随着黄河流域治理规划第一期工程的实施,认为上游水土保持可以
速见成效,下游洪水威胁即将消除,沿河生产堤复又建成规模,“悬河”状态再度加
重。 1964~1975年间,河道主槽淤高平均在2米以上,滩面横比降达2~3/10000,加
之连年修堤取土,堤脚附近坑塘连接,漫滩后顺堤行洪,直接威胁堤身安全。1974年
后,按照国务院“黄河滩区应迅速废除生产堤,修筑避水台,实行一水一麦,留足全
年口粮”的政策精神,东营辖区先后破除生产堤13段,总长56.1公里。同时还采取截
堵串沟、机械淤临等措施整治滩区沟壑洼地,初步减轻了滚河改道威胁。
生产建设
黄河夺大清河之初,傍河定居村民颇多。清末以来,历代政府曾多次组织沿河居
民搬迁,使滩内定居村庄、人口陆续减少。70年代初期提出滩内生产、滩外定居的方
针后, 部分村民采用滩内滩外分居方式。至1993年,滩区内尚有村庄30个、人口1.1
6万。 主要分布在南宋、城关、傅窝等较大滩区。为保护滩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从
1974年起按每人3平方米修筑避水台, 台顶高程超出防洪水位2~2.5米。至1978年共
修筑避水台53个, 总面积6.53万平方米, 完成土方40.27万立方米, 国家补助资金
6.58万元;90年代初,又筑成避水台3个,面积9.4万平方米,完成土方54万立方米,
国家补助资金57.98万元。 由于洪水漫滩频繁,农田水利设施不足,滩区耕地旱不能
浇,涝不能排,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为扶持滩区农业生产、改善滩区人民生活条件,
1 976~1988年,共投资180.01万元,先后兴建扬水站(船) 11处,新增提水能力20.2
立方米每秒,灌溉配套面积10余万亩,抗旱面积12万亩以上。但由于工程设施管理养
护不善,水毁修复费用较高,许多工程不能正常发挥效益。为尽快解决滩区群众温饱
问题,1988~1993年,国家分两期投入土地开发基金108.6万元(其中一期52.6万元,
二期56万元),地方配套114.76万元,扶持滩区水利建设,新建扬水站8处,配套8处,
扩建1处, 购置扬水船3只,完成淤堤河工程2处,建桥、涵闸94座,灌溉渠道36.4公
里,生产道路9.45公里,新增提水能力13.51立方米每秒(其中用于滩区8.71立方米每
秒),新增灌溉面积3.57万亩。通过滩区治理,全年粮食亩产由1987年的229公斤增加
到1994年的417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