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自然灾害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rec=46&run=13

第七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旱灾与涝灾

东营境内旱、涝灾害发生频繁。1800~1995年间,出现旱灾96年,其中特大旱灾
7年,大旱灾10年,中旱

1984~1995年东营市旱、涝灾害情况表
表2-17

┏━━━━┯━━━━━━━━━━━━━┯━━━━━┯━━━━━━━━━━━━━┯━━━━━━┓
┃ 年度 │ 旱 灾 │受灾面积占│ 涝 灾 │ 受灾面积占 ┃
┃ │ │作物面积% │ │ 作物面积% ┃
┠────┼─────────────┼─────┼─────────────┼──────┨
┃ 1984 │春大旱,受灾面积113.9万亩 │32.1 │涝,受灾面积31.9万亩 │ 5.9 ┃
┠────┼─────────────┼─────┼─────────────┼──────┨
┃ 1985 │春旱,受灾面积24.4万亩 │ 6.5 │较重涝灾,受灾面积70.2万亩│ 18.8 ┃
┠────┼─────────────┼─────┼─────────────┼──────┨
┃ 1986 │大旱,受灾面积71.6万亩 │ 18.2 │ │ ┃
┠────┼─────────────┼─────┼─────────────┼──────┨
┃ 1987 │ 春旱,受灾面积48.5万亩 │ 12.6 │ 涝,受灾面积13.8万亩 │ 3.6 ┃
┠────┼─────────────┼─────┼─────────────┼──────┨
┃ 1988 │大旱,受灾面积93万亩 │ 24.3 │ 涝,受灾面积24.9万亩 │ 6.5 ┃
┠────┼─────────────┼─────┼─────────────┼──────┨
┃ 1989 │春大旱,受灾面积148.7万亩 │ 39.2 │ 涝,受灾面积8.2万亩 │ 2.2 ┃
┠────┼─────────────┼─────┼─────────────┼──────┨
┃ 1990 │ │ 51.8 │涝,受灾面积166.3万亩 │ 46.0 ┃
┠────┼─────────────┼─────┼─────────────┼──────┨
┃ 1991 │ │ │ 涝,受灾面积9.2万亩 │ 2.2 ┃
┠────┼─────────────┼─────┼─────────────┼──────┨
┃ 1992 │大旱,受灾面积184.5万亩 │ 51.8 │ 涝,受灾面积9.8万亩 │ 2.8 ┃
┠────┼─────────────┼─────┼─────────────┼──────┨
┃ 1993 │旱,受灾面积16.8万亩 │ 4.1 │较重涝灾,受灾面积77.9万亩│ 19.0 ┃
┠────┼─────────────┼─────┼─────────────┼──────┨
┃ 1994 │旱,受灾面积33万亩 │ 7.8 │ 涝,受灾面积48万亩 │ 11.4 ┃
┠────┼─────────────┼─────┼─────────────┼──────┨
┃ 1995 │旱,受灾面积18万亩 │ 4.4 │ 涝,受灾面积121.9万亩 │ 30.1 ┃
┗━━━━┷━━━━━━━━━━━━━┷━━━━━┷━━━━━━━━━━━━━┷━━━━━━┛

灾40年, 小旱灾39年,平均2.053年1次旱灾。出现涝灾84年,其中,特大涝灾4年,
大涝灾35年,小涝灾39年,平均2.333年1次涝灾。1年之内,旱涝灾害往往交错发生。

第二节 风灾

主要为大风、干热风、龙卷风。
大风
是东营市主要灾害之一,往往造成春田失秧快,禾苗枯萎,作物倒伏,建筑毁坏
等, 沿海地区的东北大风常引起海水倒灌,形成风暴潮灾。全市年平均大于或等于8
级的大风19.5天,最多73天(利津1971年),最少3天。从大风地域分布看,北部较多,
自北向南逐步递减。冬、春季,沿海出现大风多于、重于内陆;夏季,内陆出现雷雨
大风多于、重于沿海。
干热风
俗称“热风”、“火风”,特点是高温、干燥,多为西南风,发生在5月中旬至6
月中旬,主要危害小麦灌浆,使小麦水分失调,籽粒干瘪,造成减产。全市年平均出
现轻干热风日数为5.6天, 出现重干热风日数为2.7天;出现最多年份为轻干热风1 0
天、重干热风7天。从地域分布看,南部广饶县出现干热风较多,自南向北逐步递减。
龙卷风
境内时有小范围龙卷风发生。1989年广饶县的花园乡、广饶镇部分村庄发生龙卷
风,涉及范围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2公里,刮塌房屋2000余间,摧折林木5000余株。
1995年7月3日,广饶盐场遭龙卷风袭击,2380亩塑苫被毁,5000多米高低压线路的线
杆、变压器损坏,108间房舍倒塌。

第三节 风暴潮灾

东营市是风暴潮重灾区。 风暴潮多发生在4~5月和8~10月,系天文大潮与气象
大潮在东营特定地理条件下偶合所形成。近百年来,发生接近或高于3.5米(黄海基面)
的风暴潮7次(1845、1890、1938、1964、1969、1980、1992年) 。其中,1964年4月5
日的潮灾是近百年来最严重的一次。4月4日东南风4~5级,持续至5日转东北大风,8
时许,风力增至8级以上,持续30小时19分。4月5日晨潮水起涨,6日晨黄河三角洲出
现高潮位。淹及范围一般距海岸线22~27公里,浸淹至黄海平均海水面上2.5~3.5米
以上。
1969年4月23日, 风暴潮灾造成的损失仅次于1964年潮灾。21日晚,东南风5~6
级持续一天多, 23日转东北大风5~6级,且降大雨,持续至中午雨停而风力骤增至9
级以上,风速35米/秒。23日晨,潮水起涨,24日2时黄河三角洲出现高潮位。羊角沟
潮位在黄海水面上达到3.75米,羊口镇内大部上水,街上海水至膝,深者齐腰,潮水
沿小清河上溯至石村,沿淄脉河上溯至陈官庄以西,沿广利河上溯至沙营,沿宋春荣
沟上溯至王家,沿清水沟上溯至人工引河2公里。宋春荣沟至淄脉沟防潮堤多处溃决,
大小缺口20余处。清水沟至宋春荣沟防潮堤冲决25处。
1992年9月1日, 东营沿海遭受特大风暴潮袭击,最高潮位3.5米,沿海阵风10级
以上, 海水入侵内陆10~20公里,造成13人死亡、500多人被海水围困,很多生产、
生活设施被毁,地方和油田直接经济损失5亿多元。

第四节 雹灾

雹灾发生在4~11月,其中,5~7月最集中。轻雹灾几乎年年发生,重雹灾平均7
年一遇。 冰雹多发生在北部和东北部,自北向南逐步递减。冰雹常见的直径5~10毫
米,最大可达170毫米;降雹厚度平均为10~50毫米,降雹中心区可达50~200毫米;
一次降雹时间一般为5~10分钟,最长达1小时。1984~1995年的十多年间,年年有雹
灾记录, 1984年和1994年受灾面积最小, 分别是5万亩和5000亩, 1989年受灾面积
68.5万亩,1991年受灾面积最大,为86.2万亩,占农作物面积的20.8%。

第五节 地震

据方志资料及其他文字记载,域内有文字资料可查的自明代以来地震记录有:
明嘉靖二十七年八月十一日(1548年9月12日) ,渤海海峡(北纬38°00′,东经1
21°00′)发生7级地震,利津有感。
明隆庆四年春二月(1570年3月7日~4月4日),乐安(今广饶)地震。
明万历四年二月(1576年3月1~29日),乐安地震。
明万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六日(1597年10月6日),渤海(北纬38°30′,东经
120°00′)发生7级地震。乐安有感,小清河水逆涌流。
明天启元年十月初十日(1621年11月22日) ,蓬莱东海域(北纬37°54′,东
经121°12′)发生5.25级地震。乐安有感。
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1668年7月25日),郯城(北纬34°48′,东经118°30′)
发生8.5级地震。利津有感,房屋多倾倒。乐安地震,有声如雷,屋宇倾圮。
清道光九年(1829年)夏,利津地震。
清道光十年二月(1830年2月23日~3月23日),利津地微震。
清咸丰二年十一月六日(1852年12月16日),黄海(北纬33°30′,东经122°00′)
发生6.8级地震。乐安有感。
清光绪十四年五月初四日(1888年6月13日) ,渤海湾(北纬38°30′,东经119°
00′)发生7.5级地震。利津有感,房屋倒塌甚多;乐安地震,间数日又震。
1966年3月8日,河北省隆尧东(北纬37°21′,东经114°55′)发生6.8级地震。
广饶县多数人有感,垦利县少数人有感。
1966年3月22日,河北省宁晋东南(北纬37°30′,东经115°06′) 发生7.2级地
震。垦利、广饶两县有感。
1969年7月18日,渤海(北纬38°12′,东经119°24′) 发生7.4级地震。垦利县
新安公社600余间卧砖瓦房中,破坏22间,损坏300余间。军马场长约百米的一面砖墙
砖柱马厩全部倒塌。 孤岛地裂,长约1公里,宽30~40厘米,北端下沉30厘米。新安
村北生产堤堤面裂缝多条,堤两坡滑塌,一段下沉1~2米。地有沉陷和涌水冒沙。下
镇公社土坯墙泥草顶房屋大多数损坏, 1/3遭破坏,少数倾倒。卧砖瓦房少数损坏。
地面出现裂缝带, 带宽0.5米左右,长0.5~2公里。裂缝通过砖砌粮仓,使库内柏油
地面及墙裂开。民丰公社双河村混凝土单孔双曲拱桥,中部裂缝,横贯桥面及拱肋。
桥台石护坡上有裂缝。 村中沿古河道地裂,长1.5公里,冒水涌沙。1500间房中,塌
顶者18间, 约100间受破坏,近200间裂缝。全县死1人,伤25人。利津县六合公社黄
河大堤为地面裂缝带穿过,200米长的一段下沉5~15厘米。一双孔涵洞,砌体与管接
触处裂开10厘米, 扭错8厘米。毕家嘴村180间房,倒17间,破坏125间,损坏27间。
广合村16户中有13户房屋倒塌。芦苫村30户中有11户房屋倒塌。全县死1人,伤17人。
1975年2月4日,辽宁省海城(北纬40°39′,东经122°48′)发生7.3级地震。今
东营市辖域内全部有感。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北纬39°24′,东经118°00′) 发生7.8级地震。
今东营市辖域全部有感。其中,利津县个别房屋倒塌,局部黄河大坝有裂缝,地面有
裂缝及喷水冒沙现象。垦利县少数房屋破坏。
1976年11月15日,河北省宁河西(北纬39°24′,东经117°42′)发生6.9级
地震。今东营市辖区全部有感。利津县震感强烈。
1983年8月3日,黄河口(北纬37°38′,东经119°06′)发生4.4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