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rec=278&run=13

编后记

由于东营市建市较晚,市志编纂工作未列入全省第一批新方志编纂规划。1996年1月
,市史志办在向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汇报史志工作时,全面汇报了全省各地市修志情况
,提出东营市要抓住机遇,与全省第一届修志同步完成编修市志任务。之后,经中共
东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研究并请示省史志办同意,1996年4月26日市长办公会议
讨论决定:立即着手编修《东营市志》,3年左右完成修志任务。
根据市政府的决定,市史志办认真讨论分析了编纂市志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有利条件主要有:一是建市前的历史主要沿广饶、利津、垦利3县追溯,3县县志均已
出版,市志对建市前情况的记述可直接利用县志成果;二是市志记述的重点时段是1
983年建市至1995年底,历史跨度小,搜集资料和编纂难度相对较小;三是经过十几
年修志实践,方志理论趋于成熟,可借鉴的理论书籍和志书样本丰富,可以少走弯路
;四是市史志办通过多年编纂志类书籍,锻练、培养了一批人才,3县史志办也有一
批有丰富修志经验的老同志可以聘用,可集中全市史志系统骨干力量开展修志大会战
;五是市委、市政府对修志工作重视,在组织领导、人员配备、资金保障、办公条件
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在考虑到以上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3
年完成市志初稿编纂任务也面临巨大困难:一是修志涉及市直各部门、各单位、市属
县区、农牧场以及境内中直、省直单位,共130多个撰稿单位,时间紧迫,组织工作
和编纂工作要求高,难度大;二是东营市是新建市,有些市直主管部门对县区或对油
田单位的行业管理关系一直没有理顺,行业情况难以全面准确反映;三是东营建市至
1995年间正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出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原有的方志理论和已出
版的大部分志书的框架已不能完全满足反映这种新情况的需要;四是全国新方志编纂
已接近尾声,市和县区面临机构改革,《东营市志》的编纂特别是资料征集工作不宜
打“持久战”。通过以上利弊分析,我们感到:三年左右完成修志任务的目标是积极
可行的,也是面临巨大困难和压力的。必须以改革的精神统揽修志工作,科学筹划,
拼搏奉献,以超常规的运作来保证超常规目标的实现。
市志编纂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一、精心筹备,全面发动。市政府决定修志后,首先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
导任主任、副主任,市直大系统主要负责人及部分中直单位有关领导任成员的《东营
市志》编纂委员会,并以东政办发[1996]86号文件公布下发。市史志办全力以赴投
入修志全面发动前的准备工作。组员到淄博市史志办,学习市志编纂经验。先后起草
了市志编纂方案、讨论确定了市志篇目(草案)和关于市志篇目的说明、编修市志动员
大会及举办业务培训班的有关材料。5月24日,召开编纂《东营市志》动员大会。会
后,各市志撰稿单位都成立3~5人(一些较大的部门人数达到10人左右)的市志编纂小
组,由各有关部门分管领导任组长,具体负责本部门的修志工作。6月20日~22日,
举办《东营市志》撰稿人培训班,请省史志办有关领导及市史志系统业务骨干讲课,
并配售《淄博市志》、《潍坊市志》、《广饶县志》、《利津县志》,供各单位撰稿
人做参考样本。由于准备工作抓得紧、抓得细,市志编纂工作发动广泛,起步快,效
果好。
二、分工协作,加强督导。全市动员大会后,市志编纂工作迅速在全市铺开,市
志各撰稿单位开始进行搜集资料和编写部门志或资料长编工作。市史志办由3名业务
骨干牵头,划分3个指导小组,每个小组任务再分解到人,全面负责全市130多个撰稿
单位的督促检查指导工作。市史志办每周一次工作例会,统计进度,研究发现的问题
及解决办法。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和分管副秘书长每月听取一次市史志办关于修志情况
的汇报,并重点对后进单位进行“调度”(即由分管副市长或分管副秘书长通过打电
话或开小型会议等形式督促后进单位改进工作)。1996年下半年,市史志办先后召开
小型汇报会、专题会等共计120多次;分管副市长和分管副秘书长先后4次召开专门解
决后进单位问题的“调度会”,认真听取后进单位领导汇报修志情况,提出解决问题
的措施,收效显著。至1996年底,有近80%的市志撰稿单位按时上报了部门资料,为
保证市志编纂工作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三、流水作业,重点攻坚。1997年初,通过对部门报来资料的初审和全面分析,
全市修志工作呈现四种类型:有的部门稿件基本达到了要求;有的需要适当调整补充
;有的需要返工重编;还有1/4的单位没有上报资料。针对这种状况,市史志办采取
“分类指导、流水作业、重点攻坚”的方法,对下一步的编纂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对
资料基本齐备的有关编章,聘请县区史志办的6位有丰富修志经验的老同志编纂初稿
。对地质、地震、方言等专业性较强的编章,特邀省地质局、地震局、胜利油田师专
等单位的专家编写。对涉及全局而资料不齐和需要返工重写的及没有写出部门初稿的
,按工作难易程度和任务量大小,分别由分管副市长、副秘书长、市史志办主任、副
主任以及业务骨干有针对性地做工作,具体编写任务由市史志办业务骨干承担。其中
工作较差的单位,由分管副市长亲自到该单位找主要领导落实措施,使这些单位的工
作很快有了起色。为解决一些编纂难度较大、进度较慢的大部门存在的问题,市史志
办几十次到有关单位召开专题会议,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其中仅工业口和农业口就
先后召开有关委、局主管领导及修志人员专题会议20多次。与此同时,对已报送的部
门资料抓紧进行审查,对需要补充和返工的稿件,详尽地提出修改意见,有些部门返
稿3次以上,各部门先后返稿100多次,写出审稿意见6万多字。市史志办采取催办稿
件和编写稿件大包干的办法,每个人对承担的任务包干到底,每周统计进度,上墙公
布,促进了初稿编写任务的完成。通过以上工作,至1997年底,完成了90%的市志初
稿编写任务,其余10%初稿也进入收尾阶段。
四、先分后合,众手成志。1998年,市史志办根据市政府“年内完稿”的要求,
采取了主任领导下的主编负责制,由两位主编牵头,划分2个编纂小组,开始对市志
初稿进行编纂。编好的初稿,仍采用流水作业的方法,陆续返回供稿部门自审。至7
月底,初稿编纂和部门自审工作基本完成。之后,根据各部门提出的意见,各部类编
辑和主编对志稿作进一步修改,形成市志评议稿。评议稿形成后,采取两个编纂小组
交叉看稿的方式进一步磨合志稿,在此基础上主编对志稿进行总纂。1999年1月,市
史志办全体总动员,每天加班加点,对基本成型的市志评议稿进行最后的审查、把关
。每编志稿尽量由没有编过的同志交叉审阅,全面核对数字,核实资料,发现问题,
提出修改意见,重大问题由主编核定后修改。一般志稿平均交叉审阅2~3遍,重点志
稿审阅修改5~6遍,志稿质量有新的提高。经过全体同志1个月的拼搏,1月底完成市
志评议稿并付印装订成册。
五、集思广益,修改完善。1999年5月10~13日,召开了由中共东营市委、市政
府领导、省史志办领导及省内有关地市史志办领导和修志专家等共60余人参加的《东
营市志》稿评审会。与会领导和专家充分肯定《东营市志》评议稿地方特色浓郁、质
量上乘、编纂速度创全省各地市之最等优点,也指出了志稿一些不足之处,共提出6
00多条意见。会后,根据“充分消化,举一反三,择善而从”的原则,对所提意见进
行认真的梳理,经反复讨论后形成志稿修改方案。6~10月,按修改方案制定的原则
及分工,市史志办编辑人员分头修改志稿。10~11月,主编总纂志稿,编辑人员交叉
阅稿。修改和总纂中,对志稿的观点、体例、资料、文字等方面全面进行深加工,特
别对资料的准确性方面下了较大功夫。至11月底,完成《东营市志》送审稿。
从1996年5月召开编纂《东营市志》动员大会,到1999年11月完成送审稿,市志
编纂历时3年半时间。市志篇目先后进行5次较大调整。各承编单位共计为市志提供各
类资料2000万字左右。1998年初,完成300万字的市志初稿第一稿;1998年7月底,完
成250万字的市志初稿第二稿;经各承编单位自审后,1999年1月30日完成188万字的
市志评议稿;1999年11月,完成177万字的市志送审稿。2000年1月,《东营市志》经
省史志办终审合格。2000年3月,送齐鲁书社出版发行,东营市第一部市志出版问世

《东营市志》编纂工作始终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原全国人
大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费孝通多年来关心黄河三角洲开发事业,这次又欣然命笔
,为《东营市志》题写书名。省史志办领导和县志指导处领导多次听取东营市修志工
作汇报并作重要指示。中共东营市委、市政府对修志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全市修志工
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难点问题,都是通过市领导的协调得到解决。胜利石油管理局
、石油大学、济军生产基地、黄河河口管理局等中直、省直单位对修志工作给予大力
协助,特别是胜利石油管理局史志办承担了大量的市志涉及油田方面内容稿件的组稿
和写作。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副校长、教授杨秋泽,省地矿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吕
昶,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徐学炎,分别为市志撰写了方言、地质、地震等编、章。市
统计局、档案局为市志编纂提供了大量的统计资料、档案资料,统计局社会科科长赵
刚全面审核了志书中重要数据。市保密局及有关部门全面审核了涉密内容。市直100
多个部门、单位为市志提供了各行业基础资料。在此,谨向对《东营市志》编纂工作
给予关怀和支持的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东营市志》也是市史志办全体同志拼搏奉献及全市史志系统开展修志大会战的
成果。在市志编纂的各个阶段,市史志办都详细规划、合理分工、科学统筹,全面推
行承包责任制,人人肩上有指标、有压力,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为解决市史志办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组织了全市史志
系统修志大会战。市史志办从县区史志办选聘了6位老同志参加修志工作,承担了1/
3市志初稿第一稿的编纂任务。在市志编纂任务的几个主要阶段,4个县区史志办都不
同程度地承担了志稿校对任务。市史志办凡有一定编辑能力的同志都不同程度承担了
编辑任务,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完成编稿任务,很多同志常年加班加点
或经常把稿子带回家中编审,特别是评议稿付印前及送审稿付印前的几个月,全办公
室总动员,每天加班到深夜,对志稿进行全面的修改磨合。改革的思维,科学的组织
,倡导奉献和拼搏精神,使《东营市志》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创造了山东省地市级志
书编纂最快纪录。
科学地、翔实地记述东营市的历史,宏扬东营人民的光辉业绩,是我们的夙愿。
但面对浩繁的史料、复杂的市情、横及百科的内容,尽管我们呕心沥血、苦心经营,
但由于水平所限,仍难免有不当和疏漏之处,恳请读者予以谅解和指正。

东营市史志办公室

200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