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略2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rec=273&run=13

王占魁(1916~1947)东营区龙居乡王家庄人。1939年,参加八路军清河军区独立
团。1942年,到公安武装三边特务队工作。曾多次深入虎穴,完成处决罪大恶极的汉
奸、侦察等重要任务,被誉为智勇双全的公安战士,被清河军分区命名为“战斗英雄
”。1947年春,在与国民党顽军某部战斗中牺牲。

徐建明(1869~1947)字镜堂,号莲坡,别号雪性道人,绰号徐满幅,清末民初画
家,山东省广饶县央上村人。徐建明自幼喜爱书画,20岁中秀才,即自立塾馆,边教
书边习画。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弃教致力于书画,他先后到济南、北平、东北等
地拜访20余位颇有名气的画家、书法家,开阔了眼界,提高绘画技艺。他的画取材广
泛,菊、梅、兰、竹、虎、狮、鹰、虾、蟹等无所不画,尤以葡萄见长。他画葡萄别
具一格,常以舌舔叶,指甲画须,手指点果,以棉絮勾藤、题字。他的画具有满、浓
、快、深等特点。满,即题字杂于画间,布满全幅;浓,即下笔洒墨浑厚有力;快,
即作画神速,有时一日作画多幅;深,即画的寓意深刻。他作画态度严谨,勤奋不息
。在临终前一日,还离开病榻作《勤能补拙》等画12幅。徐建明的葡萄画法和风格,
赢得当时一些知名画家的赞赏。他的画在东北、天津及山东各地均有流传。

徐瑞符(1886~1948)字辑五,广饶县大码头乡央上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
党,负责广寿二边区的粮秣工作,并联络附近各村青年组成抗日救国会。1942年,被
选为清河地区参议员。1945年,被选为垦利县参议长。任职期间,带病坚持工作,在
巩固抗日政权、反扫荡等方面做出贡献。1948年病逝。后被中共渤海区党委追认为烈
士。

燕多惠(1921~1948)又名燕惠林,广饶县前桑村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1
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10月,任华东野战军十纵炮兵团政委。1948年2月,在单
县李西村与国民党军队作战时牺牲,时年27岁。

隋梦楼(1878~1951)名家修,东营区牛庄镇东隋村人。24岁时于青州中秀才,2
6岁进国立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毕业后在北京京兆尹公署任机要科主任。清末民
初,先后担任任过古安县知事、察哈尔省督统署军法课课长、蒙古塔拉监督审理员等
职。1931~1934年,任山东省长山县检察官,后因病告退。1942年,任广饶县副参议
长,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清匪反霸斗争,拥护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运动。1951年9
月病逝。

高华吉(1898~1960)广饶县陈官乡高店村人。194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
5年,带头在本村组织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946年,出席渤海区劳动模范代表大
会,被评为劳动英雄。建国前,历任村长兼生产委员会主任、农业合作社社长、区各
救会干事、县政府农林股长。建国后,任县林业所所长、县农业局副局长、广北盐碱
地造林试验站站长。1960年病逝。

徐友贤(1910~1960)字竹铭,广饶县大王镇范家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幼
年读过几年小学即务农。1939年,在本村负责民运工作。1940年后,担任村长、农救
会长等职。1952年春,组织全村第一个互助组,并任组长。他努力钻研农业技术,科
学种田,所种的小麦每亩产406.5公斤,为当时全县最高水平。1953年1月,被评为华
东局农业劳动模范。1954年,组织农业合作社,任社长。他带领村民种植果树,开办
油房,以副养农。1960年秋,因带领群众冒雨抢收集体晒的粮食而染病,同年冬去世

李守俭(1922~1965)利津县庄科东村人,中共党员,曾任庄科东村生产大队党支
部书记、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等职。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荣立三等功。1
952年转业回村,组织11户贫农办起全村第一个互助组,1954年又成立农业生产合作
社。1959~1961年,他带领党支部一班人,依靠集体力量,抗灾夺丰收,使全村群众
生活稳定,并向国家交售余粮6万余斤。1963年2月,出席华东地区农业先进集体代表
会议,被华东局授予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耿子甫(1922~1968)学名耿树信,广饶县耿集村人。幼年好学,高小毕业后,在
本村小学任教。1940年6月,参加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广饶四大队。
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底,调任清东军分区敌工站站长。他经常出入敌占区搜
集情报,策应抗日根据地的武装斗争。1942年,被调往益寿临广四边特务大队,任二
中队副队长。他常常化装混入集镇、伪据点打击零星敌人,以“游击对游击”的战术
,对付经过专门训练的日本特务队。多次深入伪军家中,讲述抗日战争形势,动员伪
属开展“索夫”、“叫子”的“一封信”活动,并给伪军建立好事、坏事登记簿,以
此分化、瓦解伪军。促使高卜纸据点伪军中队长苏景三反正,配合特务连一举拔除孟
集据点,俘虏伪军一个中队。1945年,四边特务大队编入益寿独立营,耿子甫任二连
连长。同年冬,带领两个排在益都县张孟口村伏击数倍于己的伪军,缴获重机枪1挺
,受到渤海军区的嘉奖。1947年,调任渤海二分区特务营政治指导员。先后参加了解
放潍县、济南和渡江等战役。建国后,历任西南军区炮兵干部部科长、中央军委炮兵
干部部一级助理员、总参谋部炮兵干部部部长、总后勤部直工部部长等职。1968年5
月逝世。

王同俊(1903~1968)利津县崔林村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村农救会会
长、村党支部书记、乡总支书记等职。在农业互助合作社运动时期和战胜三年自然灾
害中,积极带领全村群众,发展农业生产,巩固办好集体经济。1953~1957年,全村
向国家交售余粮50多万公斤。1957年和1963年,先后2次出席山东省劳模大会,被省
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岳朝相(1908~1969)字少甫,利津县北岭村人。其父岳光鼐,曾任国民党章丘县
政府公安局长、利津县警察大队队长,1937年被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处死。岳朝
相从8岁起在本村读4年私塾,后就读于济南师范附属小学和山东正谊中学。1928年考
取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系。1934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1937年,毕业回国。先后
任国民党政府军政部第二十三补充兵训练处政治部职员、政治部秘书科长、第十一战
区山东前进指挥所参议、山东保安处科长、第二绥靖区司令部办公厅副主任等职。1
947年冬,任第二绥靖区办公厅副主任时,被流亡在济南的部分国民党利津县党政界
人士选为“国大代表”。1948年4月,赴南京参加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一次会议。同年
5月,岳朝相被南京政府任命为“戡乱建国委员会”委员。1948年秋济南解放时,岳
朝相化装成商人逃亡天津,旋赴青岛,1949年6月去台湾。岳朝相在担任国民党军界
文职官员的20余年中,闲暇埋头读书,研究中日历史,撰写日本政治历史方面的文章
数篇。1969年4月20日,病逝于台湾。

姚占岭(1946~1969)河口区六合乡协胜村人。196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
96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期间,年年被评为五好战士、模范党员。1969年7月1
7日夜,在满载旅客的列车将与战马相撞的千钧一发之际,他奋力将惊恐于铁轨上的
军马推开,避免了一场车翻人亡重大事故的发生,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江西省军区
为他追记一等功,《江西日报》、《大众报》、《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皆在头
版刊载了题为《舍生忘死的共产主义战士--姚占岭》的长篇报道。

时克钦(1893~1970)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人。抗日战争时期先后送三个儿子参加
八路军。1946年,在本村组织广饶县第一个互助组,创广北粮食亩产最高水平。任广
饶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一至七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其中第七届任副主席)。1953年,当
选山东省劳动模范。1970年病逝。

李琴堂(1904~1973)字韵轩,广饶县大王西村人。青年时期,入山东公立商业专
门学校学习,未毕业,南下广州,入黄埔军官学校第三期学习。1925年,因父丧而辍
学。1927年,去南方参加南京政府北伐军,任第九师军需处长。抗日战争爆发后,退
职经商。抗日战争胜利后,在济南开设华兴造纸厂,任董事长,并兼任黄海渔业公司
董事长。1947年冬,当选为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4月,出席在南京召开的第一届国
民大会。1949年,随国民党军队去台湾。1973年,病逝于台北。

常来才(1921~1975)垦利县下镇乡付合村人。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
以来,历任村长、村党支部书记、农业互助组长、农业初级社长、高级社长、公社革
委会副主任、县革委副主任、中共地委委员、地革委委员、地贫代会副主任、省贫代
会委员等职。1969年,被选为中共“九大”代表。常来才幼年随母逃荒要饭。1942年
,举家从广饶县北常村迁住垦利县傅合村,靠种荒地、扛长工、打短工过日子。194
3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他组织起有7户参加的共收组,为新迁户发展生产起到推动
作用。在50年代的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中,常来才带头在全乡办起第一个农业互助组和
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他带领全村群众北上黄河滩,开荒种田,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付合村很快改变贫穷面貌,成为有名的丰收模范村。60年代
,常来才积极争取上级党和政府的支持,建起全乡第一个村级拖拉机站,实现本村耕
、种、收机械化,还支援周围村庄。常来才在全乡建立第一个渔业捕捞大队和第一家
海产品批发市场。70年代初,又建立垦利县最早的一处对虾养殖场。付合村人均收入
很快跃居全县首位。多次受到上级党组织和政府的表彰、奖励。1975年病逝。

阎约三(1893~1975)原名法宗,广饶县稻庄镇阎口村人。幼读私塾,后考入省立
第四师范。毕业后,先后在济宁、莱州、济阳、青岛、广饶等地执教。曾任广饶文庙
小学副校长、稻庄完小校长、广饶中学副校长。从教中带头反对旧礼教,提倡改革创
新。抗日战争时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先后送三个儿子和两个侄子参军抗日(
其中次子牺牲)。建国后,当选为广饶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常务副主席。
1975年病逝。

石学孔(1892~1979)利津县杨董庄人。抗日战争年代,为中共地下工作人员传递
情报,并以送女参军名扬全县。1952年,率先组织互助组,并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
推动全区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1951年,被选为省劳动模范。为利津县第一、二届人
民代表大会代表,县人民政府委员。

许凤图(1907~1979)广饶县西刘桥乡三水口村人。在广饶中学和山东省立第四师
范读书期间,积极参加反帝爱国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后
到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学习。1938年春,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5月,加入中
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先后在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三五八旅训练班任文化教员、团
政治处宣传干事,后又去八路军总政治部军政学院和中央社会部西北公学学习,曾被
评为中央直属机关甲等模范工作者。1945年秋,随中央社会部“东干队”去东北参加
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1947年,调哈尔滨市工作,历任中共哈尔滨市委社会部部
长,松花江省公安处秘书、主任秘书,哈尔滨市公安局马家分局局长、区委委员,市
公安局治安行政处处长、办公室主任、副局长、党组副书记,中共哈尔滨市委政治部
代理部长,市委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秘书长,哈尔滨市革命委员会常委、办
公室副主任、主任兼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共哈尔滨市委副书记等职。1979年11月30日
病逝。

岳荣昌(1893~1980)字文源,利津县北岭村人。1917年任教,闲暇攻读医书。在
老医生岳庭芳指教下,医术进步很快。1928年弃教行医,后又开办中药铺,益于乡里
。1954年,响应政府号召,带头组织联合诊所,并把药铺的设备、药材和个人存款全
部投入集体。1957年出席全省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1959年以后,先后在沾化、利津
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晚年在坚持为病人诊治的同时,还孜孜不倦地从事医学著述。
著有《医学原理》、《验方集解》上下集、《医案录》和11种传染病的《辩证论治》
等书,并试制避孕、绝育、流产等9个方剂。其中,收入省级出版物验方27个,收入
市级出版物医案47例。1980年3月31日病逝,终年86岁。

刘博泉(1912~1980)原名刘其厚,广饶县三水口村人。先后就读于本村小学和县
立中学,1933年考入山东省立第四师范。1937年1月,被分配到蓬莱县任教。同年4月
回到本县,在县立第一小学任教。秋,因参与反对国民党校长赵晋卿的斗争而失业回
家。12月,与延春城等组织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九支队。1933年2月,加入中国
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二、五、八炮
连政治指导员,三支队政治部教导队党组织负责人,邹平县公安局长,邹(平)长(山
)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县委书记,渤海行政公署民政处行政科长,渤海三专署民政科
兼司法分处科长、副处长、青城县县长,渤海第三专署副专员兼高青县县长。1949年
2月,被任命为渤海南下干部三大队副大队长,带领干部随解放军渡过长江,接管新
解放区的工作。全国解放后,先后担任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办公厅行政处处长,上海第
二医学院政治辅导处主任,上海纺织工业学校校长,上海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
长,复旦大学校党委委员兼后勤分党委书记、副校长等职。1980年8月病逝。

高秀俊(1907~1980)利津县马家夹河村人,自幼务农,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农业合作化及人民公社时期任本村生产队长。1954年,积极动员群众参加农业生产合
作化,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生产,连续两年获得农业大丰收,成为全县的增产典型。1
955年,获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杜振东(1910~1982)又名杜鸿业,广饶县稻庄镇杜家庄人。1930年于青岛礼贤高
中土木工科肄业后,去复旦大学体育系学习,1933年辍学回家。1934年,任济南《华
北新闻》报社“本省新闻”版主编。1936年,自筹经费创办以宣传抗日为主要内容的
《济南新报》,并担任报社社长。1937年,《济南新报》停办,返回广饶参与组织成
立“广饶县人民抗日自卫团”,任副司令。后来,杜振东见“抗日自卫团”并非真正
以抗日救国为宗旨,便在1938年1月离开该团,去临淄加入李人凤所领导的抗日地方
武装,又与中共广饶县委负责人延春城取得联系,参与组建抗日救亡团,并任团长。
1939年3月2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边县办事处
主任。1940年4月,四边县撤销,成立广饶县抗日民主政府,杜振东任县长,下半年
调清河区《群众报》社任社长兼文协主任。1943年,任清河区海防办事处副主任。1
944年7月,任《渤海日报》社秘书长兼总编辑。1945年10月,为解决根据地急需物资
的供应,率渤海行署的一批干部去大连进行贸易。不久,调大连工作,先后任渤海商
店党支部书记、《新生时报》社长、《关东通讯》社副社长、中共文化区委委员、区
委组织部长、区委书记,关东公署教育厅出版科科长、关东公署水产局局长等职。全
国解放后,历任大连中苏渔业公司经理、旅大市公用局局长、建设局局长、市人委秘
书长等职。1982年7月11日病逝。

王建芝(1918~1982)利津县大苟村人。自幼务农,1947年秋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参加过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立三等功一次。1957年复员回乡,任大苟村党支部书
记。在他的带领下,该村农业连年丰收,集体经济不断壮大,1965年11月,被省政府
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董荣吉(1923~1983)博兴县纯化乡人。幼年随父在济南一家皮货作坊做童工。“
七七”事变后,皮货作坊倒闭,全家8口人逃荒来到垦利县下镇乡惠鲁村。1941年,
八路军进驻垦区后,董荣吉开始以串乡走巷收购皮货为掩护,给八路军传送情报、收
买硝磺、子弹等。1944年1月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保卫干事、渤
海军区警卫连副连长、爆破队指导员等职。1945年冬,董荣吉参加军区轮训队,学会
十几种爆破技术,被评为一等学习模范。1945~1947年,董荣吉参加较大的战斗6次
,共炸死炸伤日伪军30多名,国民党军20多名,炸毁汽车l辆、重机枪l挺,共缴获步
枪14支、手枪1支,生擒敌特2名;先后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受嘉奖多次,被渤
海军区授予“爆破模范”称号。1951年,复员回乡担任村支部书记。1960年,出席全
国民兵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83年病逝。

李树春(1914~1983)原名李树朴,淄博市临淄区崔头村人。高小毕业后务农。“
七七”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1948
年,李树春先后在垦区政府任清丈队股长、农林局局长。当时垦区地广人稀,时有匪
特出没,土地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李树春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全力投入垦区土地
工作。他走遍垦区所有荒洼荆丛,对清丈过的地片的面积、边界、地势、地形、土质
、植被、水源等情况都记录在册,了如指掌,有“垦区活地图”之称。他妥善地处理
地块搭配、土地纠纷、安置移民等复杂问题,为安置移民、发展垦区经济做出贡献。
1949年后,李树春先后任垦利县副县长,中共垦利县委副书记、书记,中共利津县委
书记,惠民地区贫协主任,中共惠民地委东营工委书记等职。他始终保持勤勤恳恳、
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经常深入基层,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1983年病逝。

李洪洲(1901~1984)广饶县贾杨李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0岁时即随父乞
讨。1922年,家乡大涝,为求生计去东北。1924年返回故里,仍靠打短工、扛觅汉、
逃荒要饭生活。1942年,参加农救会并担任减租减息组长,积极发动农民与地主进行
算账、减租减息和借粮斗争。1943年,他带头组织起第一个插伙组。在其带动和说服
教育下,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全村农民都组织和参加插伙组。是年,全村改造碱地700
亩,增产粮食8.5万公斤。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被选为县劳动模范。194
5年,在广北大参军运动中,他带头报名。在其带动影响下,全村70余名青年光荣入
伍。因工作需要,政府仍留他在农村领导农业生产。他组织代耕队,帮助烈、军属搞
生产,解除入伍青年的后顾之忧。同年7月,被选为渤海区出席全国解放区人民代表
大会代表。1946年1月,出席渤海区劳模大会,被评为区劳动英雄。建国后,李洪洲
先后担任东王农场场长、广饶县农林局副局长、福建省兴溪县农林局副局长、广饶县
石村园艺场党支部书记。1984年5月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