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活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rec=261&run=13

第一节 生活习俗

饮食
传统的饮食,一般每日三餐,有的闲时两餐。节日、婚丧及招待客人时,无论贫
富,均尽量食用细粮、蔬菜、肉和蛋。常年备有虾酱、葱、蒜和自己腌制的咸菜、豆
酱。瓜果有自种的甜瓜、桃、杏、枣、梨等。小清河以南群众饮用井水;小清河以北
群众饮用土井水或坑塘积蓄的雨水,1958年后,以饮黄河水为主。群众有饮茶、喝酒
的习惯。
解放前,少数富户常年吃细粮、鱼肉、蔬菜。穷人半年糠菜半年粮,一般年景,
春季常以“谷扎”(带糠的小米面做成圆形,一分为二) 、“芑馏”(粗粮掺菜,蒸作
圆形)、“扒拉子”(粗粮掺胡萝卜及其叶、榆树叶及榆钱、槐花、地瓜叶或其它野菜,
蒸作半散状) 补充。一般富裕户,收获之后,也仅是吃几天的细粮,多是粗粮细做,
如包皮卷子、包皮饼、包皮子汤、杂面(粗粮面条)、两掺面的馍馍等。农村经常喝茶
者不多,只在部分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村镇中,有些中老年人习惯喝早茶,俗称“卯时
茶”,多喝黄大茶(生坯)。也有喜欢喝晚茶的。爱喝茶的人家,在炕的一侧砌地灶,
用燎壶烧水冲茶。冬闲时邻里朋友常带点茶叶、小枣,凑在一起喝晚茶聊天。饮酒者
亦很少,酗酒被人瞧不起。至今境内有喝“份子酒”的习俗。所谓“份子酒”,就是
邻里、朋友相邀,有的拿酒,有的凑菜,相聚而饮。喝“份子酒”主要是在春节、中
秋节、亲朋乔迁新居(俗称温锅)或来客作陪时。多数中老年人有吸烟的习惯,多是吸
烟叶、烟丝,纸烟很少,有的老年人吸“水烟”,穷人常用豆叶掺烟叶吸。妇女中亦
有吸烟者。
解放后,人民生活逐步改善。50年代,以高粱、玉米、地瓜干为主粮。多数地区
吃窝头、饼子,广饶南部有几个乡吃煎饼。自50年代末起,地瓜干在群众主粮中的比
重逐渐加大。1959~1961年,群众口粮不足,多以糠、麸、野菜、地瓜秧,甚至棒子
穰、树叶、树皮等充饥,生病及死亡者增多。其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群
众生活明显改善。到70年代,口粮较为充足,但主食仍以粗粮为主。这期间,因为缺
少食油,群众多购买肥猪肉,将其炼制成油脂食用。因而,群众买肉实则是买“油”,
而真正买肉吃者很少。蔬菜以自种的茄子、辣椒、白萝卜、白菜、豆角、南瓜、菠菜、
韭菜等为主。饮茶者趋于普及,多数群众喜饮茉莉花茶。饮酒者多买散酒,少数买低
档瓶装白酒。农村吸烟者多吸烟叶,城市烟民多吸中、低档纸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东营建市后至1995年期间,人民生活迅速改善,
人们不仅讲究吃饱,而且讲究吃好。90%以上的城乡居民以小麦为主,兼食大米、玉
米、小米。食用油以豆油、花生油为主。群众买肉不再挑肥,而是拣瘦。猪肉以外,
人们还吃鸡肉、羊肉、牛肉、驴肉、兔肉等。水产品有各种鱼、虾、贝类、海带等。
蛋类消费以鸡蛋为主。奶制品消费以奶粉、豆奶粉、麦乳精等较普遍,城镇居民中订
购鲜牛奶者渐多。主要面食有馒头、花卷、单饼、油饼、蒸包、煎包、馄饨、油条、
火烧、水饺、面条、点心等。蔬菜品种大量增加,且淡季不淡,人们四季皆能吃上各
种新鲜蔬菜,如:西红柿、黄瓜、茄子、萝卜、豆角、蘑菇、芹菜、蒜台、油菜、土
豆、豆芽、豆腐等。瓜果品种也大量增加,主要有:苹果、西瓜、桃、杏、桔子、香
蕉、葡萄、哈密瓜等。群众饮水不断改善卫生条件,饮井水者逐渐由浅井水改为深井
水,饮坑塘雨水者改为黄河水,越来越多的群众喝上了自来水,城市居民中开始出现
饮用矿泉水、纯净水者。饮料品种不断增多,档次不断提高。酒类由原来的一年四季
饮用白酒改为冬春以饮白酒为主、夏秋以饮啤酒为主,白酒由原来以高度、低档为主,
改为以低度、中高档为主。同时,饮果酒、米酒者逐渐增多。无暴饮暴食之风。其它
无酒精类饮料越来越受欢迎,主要有茶水和各种可乐、汽水。其中,饮茶最为普遍,
茶叶档次不断提高,仍以茉莉花茶为主。进入90年代,在城镇居民中喝绿茶者渐多。
吸烟者比较普遍,但社会提倡戒烟,中青年中戒烟者逐渐增多。妇女中吸烟者为数不
多,且以老年人为主。城市居民多吸中高档卷烟,农村居民多吸中低档卷烟。
服饰
清末民初,官绅及富户衣料多为绸缎、丝棉、皮毛,男穿长袍马褂,戴帽垫、礼
帽;女着大襟褂、袄,穿罗裙、筒裤,年轻女子多穿大红大绿,带银镯、戒指、耳环,
过节、走亲戚时搽胭脂抹粉。贫者衣服以自织印染粗布做成。男子夏着黑、蓝、白对
襟短褂、坎肩或披布;冬穿大棉袄,外套粗布对襟小褂,扎“扎包”(围腰子、战带),
戴毡帽,赤贫者穿对襟小棉袄,俗称“撅腚子小袄”。下身一般穿大腰肥裆裤,有单、
夹、棉之分。老年人春秋穿叉裤,也有夹、棉之分。农民穿双脸子鞋、圆口鞋、牛鼻
子鞋(俗称踢煞牛)。冬季穿棉鞋(名曰骆驼鞍),老人的棉鞋厚深,绣有方头、蝙蝠。
闲时穿“蒲窝”(用蒲草或苇穗编织而成)。袜为土布白袜或蓝袜。秋季戴帽垫、瓜皮
帽(八片),冬春戴风帽、毡帽头(三大扇、大金边)、捋帽子。女子上衣均右掩襟,青
年女子多穿印花布及五色条纹、席纹、棋子块布,袖不掩腕,下摆不过臀,色尚红、
绿,穿绣花鞋。未婚女子多衣着鲜艳,款式古朴,梳过腰长辫,扎红头绳,耳戴小银
坠,穿绣花鞋,束红色窄腿带,过节时头戴五色绫花。出嫁时穿红缎裙子和套子,均
着大裆裤,有的上衣和裤子镶有花边。中老年妇女绾纂套网,名曰“盘头”、“长纂”、
“疙瘩鬏”。老年妇女着衣宽松肥大,多黑、蓝色,束宽腿带,戴箩圈帽(旮旯帽)、
盔形帽(捂头顶),帽花多是蓝色人造宝石。30年代后,士绅名流多穿大褂,富人中有
穿西服、打领带(领结)、穿皮鞋者。女子穿旗袍者渐多。学生尚制服,官员多着中山
服。劳动者男穿对襟褂,妇女穿掩襟上衣,肥裤,裤脚扎腿,多为粗布制成。
建国后,不论条件优劣,女子戴首饰之俗渐废,至“文化大革命”期间绝迹。但
服装有了很大改善,人们多穿细布衣服,粗布衣渐少。常用布料有卡其布、条绒布。
中青年男子穿中山服、国防服、学生服,穿球鞋、五眼鞋、圆口鞋、解放鞋;年轻女
子穿蓝士林布上衣,女干部、女学生多穿列宁服,着力士鞋、松紧鞋。冬季部分家境
较富裕的男女着黄、黑、蓝色棉大衣。男子多不蓄须,留分头、平头,戴八路军帽、
八角帽,冬季戴解放帽或三大扇,围长围巾。中年妇女多留齐耳短发,青年妇女扎两
条辫子,围红、绿、黄等色方头巾。老年人的服饰仍沿袭旧俗。“文化大革命”期间,
青年人多穿军服、戴军帽、着军鞋,上下一身绿,胸前均配毛泽东像章。70年代末,
时兴涤纶、涤棉、毛织品,流行灰、蓝、黑色,服装款式变化不大。男女皆穿塑料底
鞋或翻牛皮鞋、布鞋,穿土布袜或线袜者渐少,穿人造纤维袜者渐多,但许多农村家
庭主妇仍在新买的纤维袜上缝一个厚实的粗布袜底,以使袜子耐磨持久。
80年代以来,人们的服饰观念更新,变讲究实用耐穿为追求美观时髦,色彩日益
丰富,款式不断翻新,质料渐趋高档。其中,领风气之先者总是青年人,尤以城镇青
年为甚。西装、茄克衫、面包服、运动服、筒裤、喇叭裤、羽绒服、牛仔裤、呢子大
衣、 风雪衣、健美裤、萝卜裤、脚踏裤、羊毛衫、T恤衫等新潮迭出,花样翻新。夏
季女青年多穿百褶裙、连衣裙和高筒尼龙丝袜,男青年中穿大红大绿、大花者不为鲜
事。一些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则大多保持着传统的服饰习惯。男子多留分头、
平头,也有的男青年留长发;男子中一度流行鸭舌帽,但戴帽者越来越少。女子发型
各异,有的留披肩发,有的扎辫子,有的留马尾式,有的烫发;女子戴帽在防晒和防
寒的同时,更具装饰作用。男女夏季多穿塑料凉鞋,冬季穿皮鞋、旅游鞋、翻牛皮鞋、
布棉鞋者均有,女式鞋多为高跟鞋。用化妆品戴首饰者渐多,化妆品多为增白、润肤
品和香水,首饰主要有各式发卡、戒指、耳环、项链、手镯,但质地贵重的纯金制品
不多。进入90年代,人们的服饰更新速度进一步加快。穿中山服的少了,穿西装的多
了;穿棉衣裤的少了,穿羊毛衫的多了;穿布(革)鞋的少了,穿皮鞋的多了;穿化纤
制品的少了,穿纯天然制品的多了(如冬服追求纯羊毛,内衣追求纯棉);单纯追求高
档品的少了,更注重个人感受的多了。服装有了礼服和休闲服之分,礼服主要指西服,
讲究质地考究、裁剪合体、熨烫笔挺;休闲服包括休闲西装、茄克等各式服装,讲究
穿着舒适、自然大方、具有个性。女子裙装款式更为丰富,且穿裙装已不再局限于夏
秋季节,冬春亦有穿裙装者。部分青年女子夏季喜穿超短裙。城镇中、老年妇女及农
村中年妇女穿裙装者在增多。男子发型变化不大,只有少数人留长发。女子发型更为
丰富,各具个性,留长发者仍居多数,留短发如男子者则日渐增多。有的青年男女将
头发染成棕黄、红色。使用化妆品和首饰者甚众。男用化妆品主要有发胶、摩丝、护
肤品、润肤品、增白品、香水等,使用者多为城镇男子和部分农村中、青年人。女子
化妆名目繁多,除使用各种润肤、增白、防晒品和香水、摩丝外,还有描眉、涂眼影、
画眼线、涂口红、染指甲、做面膜等,所用化妆品日趋多样化、高档化,多数女子喜
用名牌产品;女子化妆在城镇最为普遍,农村以中青年人为主。首饰多为金、银、玉
制品。男用首饰主要有领带夹、戒指和项链,佩领带夹者比较普遍;戴戒指、项链者
多为青年人,经商的中年人中亦有戴金戒指者。女子佩戴的饰品有发卡、耳坠、项链、
戒指、手链、手镯、胸针等,城镇女子佩戴者比较普遍,农村以青年女子和经济条件
较好的中年人为主。
住房
建国前,官绅富商住砖瓦房,深宅大院高门楼,但为数极少。富裕户多是独立的
四合院,北屋3间或5间,东西屋为偏房(厢房),南屋低于正房。正房一般是青砖打基,
土坯垒墙,起脊。长者住正房,晚辈住偏房。贫者一般只有3间正房,两明一暗,明、
暗间各垒有土坑,老人居明间,儿子、儿媳居暗间。房间为砖基土墙、木架(一般为5
檩,少有7檩),麦秸苫顶,木制门窗,院墙为砖基土坯墙,院门多开在东面或南面,
取“向阳门第”之意,贫穷户垒不起院墙、院门,用秫秸、木柴绑制。小清河以北和
利津西北部习惯盖平房。砖基、土墙,梁檩粗壮,用秫秸或芦苇扎成长条(曰屯子),
铺在苇箔之上,厚约30厘米,上面放硬麦穰泥,用脚踩实,名曰“上大泥”,然后用
稀麦穰泥抹平,以后每年抹一两次。屋顶可乘凉、晒粮食、放柴草。初到境内的垦荒
户,住房都很简陋。鲁西南户有一首顺口溜:“三根木棒一架梁,芦苇作顶泥巴墙。
垦荒打鱼养儿女,顺河找地任我闯。”他们不管海沟河汊,只要水丰土肥,三五户作
伴就可安家立业。一旦遇有不可抗拒的旱涝灾害,驾起小车,另寻安家之处。有的垦
户春种时,一家老小在田边择高地挖半上半下的地屋子,或用几根木棒扎一间“马架
子窝棚”暂避风雨,秋收完毕举家归里。后来,垦户逐渐定居下来,益都、寿光、临
朐的垦户多沿袭原籍的房屋模式,择近田高台筑屋。墙用红泥掺草打成(俗称打墙)。
墙矮脊高,梁细檩粗,屋顶用麦穰或芦苇屯就,无偏房,无院墙。
建国后,住房不断翻新。境内农村房屋多为3~4间,砖、石基础,房屋四角、门
窗周围多用砖镶砌,屋檐用瓦,玻璃门窗渐多。70年代,砖瓦石灰结构的房屋逐渐增
多。80年代以来,随着群众收入的不断增长,人们的住房大多翻盖了一遍,各村实行
住房统一规划,村庄建设整齐划一,房屋式样大多相似。一般设正房5间、偏房2间;
以砖瓦结构居多,有的以石为墙基,有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有的兴建了“锁皮厅”,
有的盖了二层楼。房屋门窗普遍加大,外镶玻璃,内嵌纱网,装有铁棂。室内地面以
砖或水泥铺地;接地墙角抹一圈水泥或饰以人造大理石,墙壁抹白灰,进入90年代,
多有刮瓷墙面出现;有的屋顶设吊顶。偏房有的为平顶房,水泥抹顶,用作摊晒粮食
或堆放物品。无偏房或院门开向东、西方向者,多在院门内侧建有影壁,或饰以“福”
字,或贴有山水、花鸟图案的瓷砖;南向开门者,院门多在偏房一侧,偏房的南山墙
兼具影壁的装饰作用。院门渐趋宽大,多为木门或铁门,分为两扇;传统的起脊门楼
仍居多数,但新式的平顶门日渐增多,门柱上多贴有瓷砖,饰以花鸟图案,门楣上有
“幸福之家”、“安居乐业”、“前程似锦”等字样。
城镇居民的住房,建国前后以土木结构的平房为主 (解放前,少数富裕大户住砖
木结构的瓦房) 。60年代,胜利油田勘探开发,工人住的是地窝子、干打垒,后改为
土坯房。70年代后,城镇砖木结构瓦房增多。进入80年代,县城多建混合结构的平瓦
房和少量二层楼房,建筑面积有50、60、70平方米等。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县城平
房渐少, 楼房渐多;有的乡镇亦开始集中建设楼房;市区居民住宅面积逐步加大,5
0型住房减少, 70型以上住房增多,室内装修更为考究,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管理
规范的住宅小区发展较快。
行路
建国前后,境内村镇之间多是土路,下洼种地走的是荒草野坡羊肠小道。妇女因
缠足不能远行,走亲戚、回娘家多是骑毛驴或由男人推木轮车接送,讲究点的坐铁瓦
车,牛拉或马拉。富家男女外出坐轿车子。医生、商人一般是骑小毛驴,俗称“走驴”。
小商人推木轮车或肩挑背负赶路。做大买卖的商人用马车或船。民国期间,广饶、利
津有通往省城济南的汽车。自行车开始出现。自70年代起,自行车普及,驮物带人方
便,是农村群众主要的中短途代步工具。80年代以来,汽车、摩托车、机动三轮车、
拖拉机等遍及城乡,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国营大型公共汽车四通八达,私营中巴客
车和机动三轮车灵活机动,活跃在城乡之间;城市公交网日趋健全,同时,出租汽车、
三轮摩托车、人力三轮车出没于市区的大街小巷;不论城乡,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了
摩托车,群众出行十分方便。
器具
炊具旧时,人们用石磨、石碾粉碎原粮,垒土灶,安铁锅、铁鏊,烧柴草,手拉
风箱鼓风。切菜用铁刀和木质案板,烧水用锡壶、铜壶、铁皮壶。50年代,开始用机
磨粉碎原粮。70年代,使用煤油炉,蜂窝煤者增多。80年代以来,农村多数家庭仍沿
用传统的灶台、铁锅、风箱等,灶台以砖砌成,更为坚固耐用,但使用风箱者在减少,
必要的时候,人们用电动鼓风机鼓风。同时,越来越多的家庭改砌小灶,用铝锅、铝
壶,有的开始使用液化石油气。菜刀多用不锈钢刀。城镇居民逐渐普及使用液化气灶、
电饭锅、高压锅、电壶、电自动烧水壶、抽油烟机等,有的家庭添置了微波炉。城镇
居民所用锅、铲一度以轻便、不锈的铝制品为主,后出于营养学的考虑,许多家庭恢
复使用铁锅、铁铲,以增加饭菜中的铁元素。90年代后,使用不锈钢炊具者增多。切
菜用的案板多有两块,分别用作切生食和熟食。
餐具建国前用陶制碗、盆、盘、罐和竹筷。建国后,逐步改用瓷制碗、碟、盘、
汤匙及搪瓷制品。70年代后,汤匙兼有铝制品。80年代以来,合金餐具渐多,以不锈
钢制品为主,如不锈钢碗、匙、杯等;筷子除竹筷外,还有木筷,象牙筷比较少见。
饮具建国前用锡制酒壶、瓷酒盅、瓷茶壶、瓷茶盅(多为粗瓷)等。没有保温瓶,
爱喝茶的人家就用当地产的苇草编“茶囤子”保暖,上面编有各色的花草或“福如东
海”、“茶可清心”等字样。建国后,保温瓶开始普及;喝茶有用搪瓷缸者。70年代
后,细瓷渐多。80年代以来,待客用的茶杯多为瓷杯,许多人的私用茶杯为玻璃杯、
磁化杯,90年代,出现不锈钢保温杯,兼具磁化作用;酒壶、酒盅仍用瓷制品,高脚
玻璃杯十分普及。
家具建国前,富户有八仙桌、太师椅、立柜、立橱、茶几、皮箱等,用料考究,
制作上乘。一般人家有方桌、圈椅、抽屉桌、木柜、木箱、方凳、马扎、杌子、长条
凳等。建国后,旧式家具渐被淘汰。尤其是70年代后,有的家庭开始置办大件家具,
如立柜、五斗柜、高低柜、三抽桌等。80年代以来,新式家具日益增多,如大衣柜、
写字台、折叠椅、茶几、沙发、角橱、床头柜、席梦思床等;各种家具式样不断翻新,
用料渐趋高档;越来越多的家庭购置组合家具,如:组合橱、组合柜、组合沙发,甚
至全部家具均为统一配套产品。收音机、钟表、缝纫机、电风扇、录音机、黑白电视
机先后进入城乡家庭并普及;城镇居民及农村富裕户大多购置了彩色电视机、洗衣机、
照相机、放像机、电冰箱、电子琴、组合音响等,有的家庭还购置了钢琴、空调机等
高档商品。
卧具建国前后,农村普遍睡土坯炕,铺草席、苇席,盖自织的粗布棉被褥,有的
印花或织上条纹;夏季撑棉线蚊帐。城镇多睡木床和铁管床。自70年代起,土炕逐渐
被淘汰,被褥用机制印花细棉布。80年代以来,多数家庭添置了被套、丝绸被面、毛
巾被、线毯、毛毯、床帷、床罩、电热毯等,席梦思床、鸭绒被亦日渐普及,蚊帐多
改用透气性强的化纤制品。
娱乐
旧时,民间多在春节及元宵节期间组织演出戏曲(吕剧或京剧)、高跷、旱船、秧
歌、舞龙,举办灯展,放焰火。清明节前后荡秋千、放风筝。平时,参加娱乐活动者
以少年儿童为主,娱乐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捉迷藏、踢毽子、跳方、拾子儿、弹杏
核儿、砸杏核儿、打瓦、打耳、跳皮筋、打“懒老婆”、打冰溜滑、老鹰捉小鸡、抵
拐、五福、四顶、象棋等。有的中青年人也在劳动间歇及农闲时以下五福、四顶、象
棋及钓鱼为娱乐。60~70年代,人们的娱乐方式增加了看电影、听广播、打扑克;同
时,一些体育活动项目(如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游泳等)在很大程度上作为娱乐活
动,在城镇中年、青少年和农村在校师生中日渐普及。80年代以来,听录音、看电视、
看录像、跳舞、唱歌(主要是卡拉OK)、打台球、转呼拉圈、滑旱冰等,极大地丰富了
人们的业余生活。城镇少年儿童已与大多数传统娱乐方式分道扬镳,代之而起的是五
花八门的现代玩具,如各式布娃娃、玩具枪械、玩具汽车、变形金刚、电子游戏机等。

第二节 生产习俗

农业
境内群众生产向以农业为主。旧时,男事耕耘,女事纺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勤劳俭朴,务农为本。农民惯于深耕细作,浇灌施肥,养猪攒粪,喂牛耕田。主要农
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水稻、高粱、谷子、地瓜、棉花和各种蔬菜、瓜果等。种
植习惯套陇间作,如:棉花地里带芝麻,玉米地里带绿豆,高粱地里带豆角等。利津
北部、垦利东部等部分地区的农民靠开垦淤荒地生活。因土地广阔、可耕地分散,离
家远,不便施肥,耕作粗放。垦荒者搭盖临时屋子、窝棚居住,俗称“种洼地”。一
般是春季种大豆、高粱,定苗后,锄一遍,直到秋收不再管理。种在人,收在天。如
遇阴雨连绵,地锄不出来,草苗不分,加之虫灾严重,收成很不稳定。
一年四季,以夏秋两季最忙。民间有“争秋夺麦”、“忙不忙先打场”的俗语。
期间,素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年轻女子也都参加农忙,晒场、打场、做饭送饭,
忙个不停。农闲主要有两个时节。一是夏锄后,曰“挂锄钩”,歇伏。其实多数农家
趁此沤绿肥、割条子(荆条、棉柳)编筐、篮,割茅草编蓑衣。二是收完大秋,进入冬
闲。勤快人家,女人纺线、织布、做鞋、利用麦秸编“辫子”、利用玉米皮编地毯,
男人拾草、拾粪,有车马劳力者,利用冬闲磨豆腐,合伙开油房、粉房,到博山拉瓷
货,或驾木轮小车贩运豆子、花生、棉花。靠北洼近的,打野禾食,割苇子编席,打
野兔,挣点零花钱以备来年种地费用。
旧时,生产力低下,科学落后,农民无力抗拒旱、涝、病虫害。风调雨顺庄稼长
得好,称为天收;久旱不雨或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常有焚香、跪拜祈雨求神的迷信活
动。建国后,经济体制发生变革,实行集体化农业生产,普及农业科学,消除封建迷
信,生产力有很大发展。同时,传统的男耕女织的分工模式被打破,妇女从家务中解
放出来,也参加各种生产劳动,男女同工同酬。自70年代起,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渐
高,拖拉机、播种机、脱粒机渐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各家各户自由安排生产,农民大多习惯歇大晌,早出、晚归。耕种、施肥、治
虫等均运用现代化科技管理,粮食连年大丰收。许多农民利用塑料大棚种植反季节蔬
菜、瓜果,有的农民不种庄稼种花木,有的农民利用农闲发展副业生产,均有可观的
收入。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已完全脱离了农业生产劳动,专门从事
工商活动,同时,也有部分农民大面积承包土地,实行集约化经营,成为农业生产大
户。传统的农业生产习俗正发生着根本性变化。
渔业
黄河入海口渔业资源非常丰富,沿海有很多群众以养船捕鱼为生。旧时,渔民捕
鱼用木帆船、燕尾船,有些船很小,称“柳叶船”、“小鬼欢喜”。捕捞工具有线网、
幌钩、转轴网、大扒网。一般是在近海和海沟河汊捕捞,只有少数大点的船到深海作
业。农历三至五月、七至九月为最佳捕捞季节,一般是“雨水”时节出海,“立冬”
时节收船回港。所捕鱼虾随捕随腌,回港销售。渔民船只简陋,缺少科学知识,仅靠
经验观测天象和把握风暴、潮汐,难以保证安全,船翻人亡时有发生。渔民祈求安全
的迷信思想很严重。多数船上供奉“海龙王”、“海神娘娘”。每次出海前要选择吉
日,烧纸钱求吉祥。在广饶一带,渔民每年第一次出海要吃水饺,象征渔业生产大丰
收。上船前,烧纸、焚香、磕头,祈祷:“天神、地神、龙王爷大发慈悲。”亲属们
鸣放鞭炮,敲锣打鼓欢送出海。渔船回海吃面条。每月农历初一、十五,渔民普遍烧
香、焚纸求告龙王保佑。渔民喝酒时,亦必先敬海龙王一杯。渔民在海上生产、生活
禁忌很多。“翻”字乃渔民大忌,帆船称“风船”;烙饼或吃鱼,不说“翻”过来,
说“转”、“调”、“划”过来;器皿忌扣放,如碗、盆、帽子口均朝上;晒鞋不晒
鞋底;饭筷不能放在饭碗上。此俗至今仍存。
60年代起,渔船逐步更换为机械动力大船,网具也更加现代化,增加了板网、跳
网、流网、张网、跨网(亦称张飞网)等。大多数渔船能到深海或远海捕捞。所捕鱼虾
由运输船集中后送往渔业站。渔民能及时收听、收看气象预报,海上作业比较安全。
封建迷信思想在青年渔民中逐渐减弱。
照螃蟹、赶海,是渔民饶有兴趣之事。春季开凌后,天气转暖,即到照螃蟹的时
候。入夜,人们将马灯挂在桶上,沿浅滩处、芦苇边来回走动,螃蟹见光后即爬出,
此时须迅速将其拾入桶中,一旦被它发现,它会立即缩入水中或泥中。照螃蟹的最佳
时机是刮南风、下毛毛雨的时候,螃蟹争相上岸喝甜水,最易捕捉。渔民不放过这一
良机,夜色中的水滨,点点灯火绵延十多里,直至夜半天冷,螃蟹不再上岸,人们才
满载而回。最多时,一人能捡百多斤,少者也捡二三十斤。退潮时赶海,渔民则可收
获钓蚬、颤蛤蜊。

第三节 礼仪习俗

婚姻
旧时男婚女嫁受封建礼教的束缚,须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无个人自由。择婚
讲究门当户对,常“亲上结亲”、“亲上连亲”。结婚无法定年龄,男十三四岁、女
十五六岁结婚为常事,“十八的大姐九岁的郎”这句民谣即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早婚的
状况。一般群众是一夫一妻制,有钱有势者纳妾。穷人受生活所迫,以自己的女儿换
对方的女儿作儿媳,是为换亲;有的很早就给女儿找婆家,交男家收养,称“童养媳”、
“团圆媳妇”,往往是男大女小。婚配讲究缘分,既已结婚,必须服从“天命”,女
人须循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活是你家人,死是你家鬼”的旧规。妇女丧夫,
要为夫“守节”,倘若改嫁要受种种非难和歧视,往往被婆家以高价卖出。改嫁妇女
称“回头”、“二婚头”,携带的孩子叫“带犊子”、“拖油瓶”。男子可以休妻,
但没有充分的理由一般不做,不然要受世俗的非议:“休前妻、毁青苗,伤天害理。”
旧时婚嫁基本上沿袭古六礼中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几个程序,其
中一些习俗至今在民间沿用。
说媒媒人(今称“红娘”或“介绍人”)提媒前,首先探询男女双方父母的意图,
再从中说合。只要门户相当,八字相合,辈份相同,双方父母同意,就可口约为婚。
换号亦称“换小帖”。男女双方把家长的姓名、年龄、生辰写在红纸上,经媒人
交换。富者给女家放礼。
换柬也叫“送柬”,为正式订婚。境内的换柬形式基本相同,但随柬的彩礼、什
物不完全一样。在广饶一带,男方送往女方的柬书为:“谨凭媒语,以仆之子行×,
与尊亲家之令嫒行×,年庚相符,属命相生,愿结秦晋之好。”并放盐一小包、头发
几根(意为有缘法)、大针一对、红线穗两个(谓千里姻缘一线牵),另放红麸子、香、
艾等吉祥物和包柬裤、包柬袄、押柬钱,由媒人送往女方。女方回柬:“谨遵亲议,
以仆之女行×、×岁、××生日,愿与亲家之令男共结丝罗。”并回衣裤等。旧时,
押柬钱为铜子1~2吊,今钱数不等。境内西部,男方随柬的彩礼是首饰、衣料、裙子、
大袄;女方随柬的彩礼什物是鞋帽、文房四宝、经书。并设宴招待媒人。
送日子结婚前男家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选定嫁娶的日期,然后将结婚的日
子写在婚帖上,提前数月或一月,由媒人送到女家,俗称“送日子”。
婚呈又称“告礼”、“联盟帖”。帖上写明开脸、梳妆、上下轿的方向,送嫁女
客的“属相”及遇庙石、井、桥用红毡遮挡等。有的是与“送日子”同时,也有的是
在婚前四五天。在利津、河口一带,是在结婚的前一两天,选择双日子送婚呈。送婚
呈要抬食盒。婚呈放在第一层,下面是酒两瓶(白酒、黄酒)、鲤鱼两条、肉两刀、粉
条两缕(谓长留粉),并上挂喜鸡一对。食盒用大喜字封好,到女家启封。
送奁房亦称送艳房、送严房、送缘房、送圆房。在娶亲前最后一个双日,女方向
男家送嫁妆。一般是一对箱子、一对杌子、一张两抽桌、盆架、梳妆用具及被褥衣服
等。男方设宴款待来人,并发赏钱。
娶亲婚礼的前一天,男家悬灯结彩,贴对联 (一家当户都贴) ,大门门框下方贴
“青龙”二字,新房糊红纸。下午请乐队“响门”,纱灯高照领前,鼓乐随行,男宾
(拿毡的,又叫“红帽子”)领新郎先到祖庙拜祖,后向本族各院、亲戚、朋友家磕头,
称“拜门”。晚上宴请乡里,在巷口或大门口奏乐唱戏,由亲属点戏赏钱,热闹一晚
上。是夜由父辈人或兄弟陪新郎睡在新房里,俗称“压床”。在广饶一带,娶亲前一
天,亲友携礼前来贺喜,俗称点茶,主家设宴招待宾客。
娶亲这天,男方备两乘花桥,鼓乐伴奏,旗、锣、伞、扇开道,到女家迎娶,女
方长辈亲迎新郎入席。宴毕(也有的不设宴),在鼓乐声中为新郎披红戴花。同时,新
娘穿裙子套子,披云肩,戴霞披,盖“蒙头红”,由兄弟用椅子抬着送上花轿。在广
饶一带,此时还举行简短的仪式:给新娘开脸的人用镜子先照一下轿内,然后,嫂子
端一碗放有发面引子和芝麻的水,让新娘用手蘸一下,意为“引子”、“生活节节高”,
然后将水泼于地上。起轿后新娘的兄弟2人或姐妹2人持茶壶、茶碗,扶轿杆跟在后面
送一程,谓之“送客”。送嫁的男送客2人(新娘的兄弟),女送客2人(称伴娘),压轿
(挡轿门) 儿童2人。路上绿轿在前,花轿在后,男送客在花轿左右护送,女送客乘车
在后。此时,新郎俗称“小登科”,享受状元待遇,新娘享受诰命夫人待遇。路人一
律避让,即使达官贵族也不例外。花轿往返不得同路,一路不停,遇十字路口、井、
桥、庙宇,要用红毡遮挡。花轿到门口时,当路横一木凳,吹鼓手使出浑身的技艺吹
奏各种乐曲,抬轿者也作出各种舞蹈动作,到时有赏钱。新郎下轿后,先到堂屋坐等。
新娘由女宾扶持从椅子上下轿。这时,向新娘和看下轿的人撒“小火烧”和染红的花
生。新娘踏红毡、越马鞍至庭院天地桌前,与新郎拜天地。男宾高喊“一拜天地,二
拜高堂,夫妻对拜”。然后,揭“蒙头红”,面见公婆,入洞房,吃下轿饭(饺子),
设宴席招待送嫁客人。晚上,新郎新娘喝“合婚酒”(红酒),亲朋开始闹洞房,小叔
子和晚辈都来戏耍殃闹,庄乡长辈和岁数大点的也来凑趣,谓“三日无大小”。此后,
女方眷属频频来男家“送饭”、“圆饭”、“梳头”、“添箱”,男方的亲友都来祝
贺, 俗称“道喜”、“要火烧”、“殃喜”。新婚第2天,新娘由婆家嫂子带领祭祖
坟,归家后拜同族长辈。一般第3天新娘回娘家,称“回门”。3日后由娘家人送回,
谓“做六晌”。至此,大礼告成。
建国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了包办婚姻、买卖婚姻,实行婚
姻自由、一夫一妻制、男女平等和结婚登记制度。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提
倡喜事新办、简办,反对铺张浪费。城镇青年多为自由恋爱,建立感情后登记结婚。
婚期往往在“五一”劳动节、国庆节、元旦春节期间,婚礼多在宾馆饭店举行,届时
亲朋好友齐来祝贺。也有的采用旅游结婚或集体婚礼等形式。农村青年则在较大程度
上沿袭着传统婚俗,大多经过媒人介绍、相亲、定婚、登记等步骤,婚期须择黄道吉
日, 婚礼亦多用旧俗,但比旧时要简约。60~70年代,订婚彩礼流行3大件,即自行
车、缝纫机、手表。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彩礼也日趋升级,多为电视
机、洗衣机、电冰箱和金银首饰等。崇尚新风者不要彩礼,有的则以科技图书、农业
机械为彩礼或嫁妆,为人们所称道。
生育
求子旧时,妇女婚后多年无子,公婆会求神拜佛,盼生贵子,有的去庙里抱个泥
娃娃,称“拴儿”。
坐月子婴儿出生称“添喜”,重男轻女之家称生男为“大喜”,生女为“小喜”。
生男孩者在产房门口屋檐上扎一系红绸的弓箭,生女孩者只挂一红布,忌外人打扰、
惊吓,兼以避邪,并可表明婴儿的性别。当日向娘家报喜。产后第三、五、八、十二
日,外婆、姑母、姨母来送鸡蛋、面条、米、面、红糖、面片儿、布料和婴儿穿的小
袄、小裤、枕头、半褥子等。平素有往来的邻里朋友也都送礼祝贺,主家皆回敬煮熟
的红鸡蛋。最隆重的是第12天,俗称“十二晌”,产妇娘家人前往给婴儿圆耳朵,用
圈盘盛99个水饺,希冀小孩长命百岁。
满月亦称“出月子”。届时娘家接母子去住一段时间,谓“住满月”,为婴儿剪
胎毛(有的是在十二晌后由婴儿的祖母剪),带红线(拴一块猪耳骨,用以压惊)、手镯、
项圈和长命锁等。
百晌婴儿出生百日(也有103天的) 曰“过百晌”或“过百日”,亲朋好友前来庆
贺,送布料、衣裤、面条、平安钱等礼物,外婆家送百晌馍馍。中午主家设宴款待宾
朋,吃长寿面。
命名婴儿出生后,由长辈为其起一个乳名,俗称“小名”。学前再按辈份起大名,
俗称“大号”。旧时,女孩无大号,婚后在姓前冠以夫姓,称“某某氏”。建国后,
此俗废。按辈份起名者渐少。
周岁婴儿出生1年后的生日,要举行家宴庆祝,亲友来贺,十分热闹、隆重。
辫锁子迷信的人为保孩子长命百岁,由算命先生为婴儿算命,若命中有锁子,则
要找属相合适、 儿女双全的中、老年妇女认作干娘,用1色、3色或5色线按一岁一对
铜制钱辫成锁子,挂在小孩颈上。周年后开锁(有的开锁时间依算命结果而定)。
过继旧时,无儿的夫妇过继亲兄弟或堂兄弟之子为自己的儿子,养老送终,继承
家业。过继时要举行仪式,要有族长、家长参加,要定立文书。建国后,此俗渐废。
称谓
称谓有书面、口头之分。书面称谓有:对近支长辈、兄长加“家”字,如家祖父
(母)、家父(严)、家母(慈)、家伯(叔)、家兄;对已故长辈,改“家”为“先”,如
先父、先母;对弟及晚辈加“舍”,如舍弟、舍侄;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拙荆,儿
子为“犬子”;对远房族家加“族”字,如族叔、族兄、族侄等;对姻亲加“姻”字,
如姻伯、姻兄、姻侄等,岳父母称女婿为贤婿,自称眷生;对亲友加“令”字,如令
尊、令堂、令弟、令郎、令爱、令正;世谊同辈称仁兄,自称愚世弟,对长辈称世伯,
自称世晚;对老师称师尊、恩师,自称门生、受业;称同学为砚兄(弟);老师称学生
为贤契,自称友生;社会上称男子为先生,称已婚女子为太太、未婚女子为小姐。建
国后,书面称谓逐渐口头化,旧称谓只在一些特殊场合使用。社会上一般互称“同志”,
先生、女士、夫人、太太、小姐等称谓一度不用,80年代以来,在城镇又恢复使用。
口头称谓有:父系方面,称曾祖父为老爷爷或老爷(yě),曾祖母为老奶奶或老
嬷(ma);称祖父为爷爷(yéye或yèye),祖母为奶奶或嬷嬷(mǎ ma);
称父亲为爹、爸爸,有的称父为爷(yé)、叔;称母亲为娘、妈,有的称母为婶子;
称伯父为伯伯、大爷(yé),伯母为大娘,叔父母为叔、婶子,称姑夫、姑母为姑夫、
姑。母系方面,称外祖父为姥爷,外祖母为姥娘或姥姥,舅父、舅母为舅、妗子;女
婿对岳父母、儿媳对公婆的称谓大多随夫妻对方对父母的称谓,也有的称岳父为大爷
(yé)、丈人,岳母为大娘、丈母娘。同辈人中对年长者称哥哥、嫂子、姐姐、姐夫,
对同辈年龄小的和晚辈往往直呼其名。社会上对年龄较大者称大爷(yě) 、大嬷(m
a) 、大爷(yé)、大娘、大婶、阿姨,同龄人称同志或大哥、兄弟、大姐、妹妹;
80年代以来,城镇人称先生、女士、夫人、太太、小姐者渐多。
寿诞
境内群众注重老人和小孩的生日。旧俗老人年逾花甲,子女亲友前往祝贺,谓之
“祝寿”(老年人的生日也叫“好日子”)。礼物必备面条、面桃,称“寿面”、“寿
桃”。此后每逢老人生日均行祝寿,遇70、80岁等“大寿”尤其隆重。小孩做生日是
盼望其快快长大,也有纪念母亲“苦日”的意思。
在旧社会过生日,贫富悬殊很大,上层人物、富家老人寿诞,除子女、亲属外,
尚有许多宾朋乡里登门祝贺,携厚礼,送寿幛,献寿联,歌功颂德,祝寿礼仪亦颇多。
一般人家祝寿,亲朋送些酒、肉等食品以示贺意,贫者则只吃顿寿面而已。建国后,
祝寿仪式简化,寿礼添有生日蛋糕、寿酒、鲜果、名茶等。80年代以来,许多家庭到
酒楼设宴,为老人祝寿。有的子女在电视或电台节目中点歌祝贺。同时,过生日之风
发展到中青年人。因独生子女渐多,小孩多成为家庭关注的中心,因而小孩过生日亦
十分隆重。
丧葬
人们为了寄托对死者的哀思,一直十分重视葬礼。旧时讲究“入土为安,厚葬为
孝”,但亦有“穷不可厚葬,富不可穷埋”的说法。
境内兴棺木土葬。棺木等次不一,富者以松木为棺。有“四喜” (底、帮、盖均
为独木) 、“八仙”(八块料板)、“十二头”(十二块料板)。穷家小户用柳木或杨木
做棺,称“薄皮匣子”、“柳木大褂”、“狗碰”。做不起棺材者,使用“布棺”,
既在简易小床上扎以竹木架,罩以白布成棺材形。赤贫者则以箔卷席埋。葬穴(坟),
穷人挖土穴,也叫“土窝”;富家用砖和石灰砌坟,又叫“打坟”。
人死后,殡葬礼仪非常繁琐,基本沿用了指路、告庙、“送盘缠”、出讣告、搭
灵棚、开奠、出殡等仪式。自始至终,由执客(也叫“白帽子”)领孝子完成各种丧礼。
老人“倒头”(即死亡)后,晚辈立即到房顶上“叫魂”,面向西南哀叫“爹家来
啊!”(或“娘家来啊!”),连叫3遍。意在唤回死者灵魂,又有讣告本族及乡里之意。
家人给死者净面、擦身、理发、洗脚、换衣服(系父由子,系母由女)。不论冬夏都是
穿棉衣(棉袄不系扣),穿单鞋,戴单帽,用白纸或黄裱纸盖脸,置于灵床上。供食品,
上香,点长明灯。子女穿白孝服;夫亡,妻穿孝服;妻亡,夫不穿孝服。门上贴白纸,
院门外挑出白幡(一缕带状白纸条,数量与死者岁数相同,男左女右)。此刻,广饶一
带不“叫魂”而是“指路”,即长子持白幡穿孝衣,立于院中椅子上,面向西南高喊
3声:“爷(或娘)向西南大路去”,全家人嚎啕痛哭。白幡挑放在大门口一侧。然后,
孝子、同族近支晚辈穿孝衣到土地庙“烧倒头纸”,谓之“告庙”。
亲人死后第2天报丧, 有书面讣告和口头报丧两种形式,多为丧主派人向亲友口
头讣告死者的去世和入殓、出殡的时间。是日,丧主家院内扎灵棚,设供桌。傍晚,
死者后代身着孝服,一路哭着为死者送盘缠,烧车子马、摇钱树、纸幡、死者穿过的
衣服,撒浆水。尔后入殓(有的在第3天)。棺内放草木灰,铺褥子、白纸,放铜钱7枚,
摆成北斗星状,谓之“垫背钱”。孝子跪请外祖家看着入殓。封棺后,灵柩停灵棚,
供牌位,亲友故旧前来吊唁,谓之“辞灵”。鼓乐凄厉,孝子跪拜痛哭。
第3天出殡(有的在第5天或第7天) 。出殡前,孝子、孝妇到坟上打扫墓穴,送油
灯及冥器,点火煎糕,曰“熏坟”,又叫“温炕”。上午,亲友前来吊丧,一般乡邻
只付丧仪,曰“付人情”;至亲则先付奠仪,后向灵棚的灵位前跪拜、哭祭,孝子则
向之磕头拜谢;妇女进门前即开始哭吊,进院后往屋内灵柩旁,孝妇、孝女陪其哭祭。
亲友到齐后,有的在灵棚“搭孝”。起棺时,哀乐起,孝子摔瓦(后演变为摔黑碗),
在广饶一带,由“白帽子”用刀砍碎黑碗于灵前。长子顶瓦,其舅父将瓦摔于地下。
灵舆经寨门、十字路,均停步不落舆,沿途设“迎门祭”、“路祭”、“出庄祭”。
灵舆到坟地,至亲拜“顶灵祭”;外甥拜“下葬祭”;如二老均殁,娘家拜“合葬祭”。
尔后,落棺下葬,村民撒黄土掩埋。富者也有用砖把坟顶砌成穹隆形的,俗称“长券”,
又称“舍井”。孝子循原路回家,归途不哭。当晚(有的在翌日黎明前),孝子沿街谢
孝,即谢众庄乡的资助扶持。
第3日早上,孝子、孝妇哭于坟上,添土筑坟,焚纸祭奠。此后每7日到坟上祭奠
一次,直到“尽七”(满70天)为止。子、媳素服、白鞋,3年后除服,女2年后除服,
深居简出,以示哀居,侄孙服期1年。
建国后,政府大力宣传破除迷信,改革封建殡葬仪式。取消棚业、纸草业、行人
业、吹打业和风水先生。简化殡葬礼仪,缩短服期,破除选墓地、留灵点主、发大丧
的陋俗,逐步树立殡葬新风尚。60年代,改革土葬,各自然村建立公墓,改变了乱葬
乱埋多占耕地现象。70年代,推行火葬,各村镇建立骨灰纪念堂,丧事由村红白理事
会办理。凡丧事开追悼会,孝子戴黑纱,不雇吹鼓手,丧事从简,厉行节约。80年代
后,火化已经普及,但火化后仍有葬于坟墓者,旧时丧葬习俗又有所抬头。
祭祖
旧时,每年清明节、农历六月初六、七月十五(即鬼节) 、年除夕及婚礼后的第2
天、先人祭日,都要上坟烧纸、祭拜、添新土、压坟纸。年除夕,有的大家族请影、
小家族请轴子,俗称“请老爷(yě)老嬷(ma)”,即请逝去的先人齐来过年,初一
傍晚送回,届时烧纸焚香,燃放鞭炮,十分热闹。建国后,提倡移风易俗,禁止上坟
烧纸等迷信活动。但农村仍普遍沿袭旧俗,请老爷老嬷者渐少,按时上坟则仍受重视。
礼节
清代,行跪拜、作揖之礼。民国时禁行跪拜礼,改行鞠躬礼。建国后,人们一般
的交往礼节是握手、点头致意和鞠躬等。农村遇春节、吊唁、祭祀等特殊场合行跪拜
礼。亲友之间馈赠礼品或招待宴请,必在一定时节回敬。亲朋、同仁久别重逢,亲切
握手,互相问好。分别时道声“再见”并招手致意。有客至,让客人先行,主人随后。
待客时,请客人左首坐,备餐敬酒,让菜劝饭。客去时,主人送到门外,握手或招手
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