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文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rec=240&run=13

第四章 文物
考古发掘证明,早在原始社会中晚期(距今约5000余年),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境
内现已发现古文化遗址400余处, 有保护价值的达百余处,其中大部分在广饶县境,
少量在利津县境。 市博物馆收藏各种文物5000余种,内有国家一级文物6件、国家二
级文物18件、国家三级文物245件。
建市前,在山东省文物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广饶、利津两县先后于1956年和
1980年两次进行文物普查,共发现有保护价值的文物单位60余处。1985年起,市文化
主管部门配合城乡基本建设和油区建设,先后多次对广饶县境内的古文化遗址、古城
址进行考古发掘,均取得阶段性成果。1986年,成立东营市文物管理所,负责全市文
物工作。 1987年5月,市文化局根据山东省文物局关于进一步搞好文物普查工作的部
署,成立东营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开始进行全市文物普查工作。为切实搞好普查,首
先在广饶县举办全市文物普查培训班,有9名专业人员参加培训,随后分3个文物普查
小组,到3个区域开展工作,历时1年,普查了全市自原始社会以来各个时代的文化遗
存。
1992年10月,东营市历史博物馆成立,与广饶县博物馆合为一体,挂两个牌子,
定编27人,下设文博部、学术部、治保科、办公室,有藏品5000余件。利津县、垦利
县先后在1984年和1987年成立文物管理所。
随着文物事业的发展,全市文博研究日趋活跃,取得显著成果。1984~1995年,
有15名文物专业人员在市以上文博报刊和其他报刊发表文章65篇。此外,一些调查报
告、发掘报告先后在《考古》、《中国考古学年鉴》、《华夏考古》等专刊上发表。

第一节 古遗址

古文化遗址
傅家遗址位于广饶县城南1.5公里的傅家村, 潍博公路从遗址中部偏南东西向穿
过,是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址。遗址地势略高,平均海拔15米左右,面积37万平
方米,文化堆积厚1.5~3米。1985年起,经4次局部发掘清理,共揭露面积650平方米,
发掘各类建筑基址、 窖穴和灰坑180处,墓葬340余座,出土各类文物470余件。墓葬
型制均为竖穴土坑墓,有二次葬、四人葬及双人叠葬等。随葬陶器组合主要是鼎、豆、
罐和豆、罐两种;器形主要有鼎、豆、罐、钵、壶、杯等。陶器以红陶为主,少量灰、
褐陶,有一定数量的彩陶。少见生产工具。文化面貌与汶泗流域的大汶口文化有明显
差别,代表了大汶口文化的鲁北地方类型,对鲁北地区新石器文化的研究具有重大科
学价值。1992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营子遗址位于广饶县石村镇营子村东南500米处, 197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系新
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遗址地势平坦,面积14万平方米,文化堆积1.2~3.5米,文
化遗存极为丰富。采集到的标本有上万年的兽骨化石,也有龙山和岳石文化时期的蚌
刀、蚌镰、骨锥、石铲、石斧、石镰、石凿、单孔石刀、双孔石刀、黑陶杯、纺轮、
白陶规等。1982年,对该遗址进行局部发掘。发掘表明,此处石质工具种类繁多,
制作技艺精湛;陶制品可分为泥质和夹砂陶两类,以红陶为主,灰陶次之,制作方法
多为轮制。 营子遗址对研究鲁北地区龙山文化的分布及特点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1977年12月,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望参古窑遗址位于利津县明集乡南望参村西北3公里处, 遗址为一开阔地,中
间略高, 四周偏低,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1000米,总面积约150万平方米。褚
官河由南向北从中穿过。1975年加深褚官河时发现此遗址,但破坏比较严重,完整器
物存留很少。 古窑址地处黄河口冲积地带,文化层很深。在地表4米以下的灰褐色泥
土中南北分布着5座窑炉,周围有红烧土块、窑渣和大量陶器残片堆积。其中仅有2座
窑炉还能辨认出形状。出土器物多为盔形器、滤器、盛器等,质地坚硬,火候很高,
均系泥(砂)质红、灰陶。1992年,该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钟家遗址位于广饶县花园乡钟家村北200米处, 1980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地
势较高,呈台状,面积8万平方米。经局部勘探表明,文化层厚约2米。曾暴露有龙山
文化墓葬、灰坑等遗迹。采集到的标本有龙山文化时期的鼎、罐、盆、壶、杯、碗、
纺轮、石斧、石镰、石凿、蚌镰及骨针、骨锥等。陶器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次之。
器表多为素面磨光,装饰有蓝纹、弦纹和附加堆纹等;陶色以黑褐陶为主。同时,遗
址中还采集到岳石文化时期的泥质蘑菇钮、器盖、罐底以及商周时期的夹砂灰陶绳纹
鬲、泥质灰陶豆盘、豆柄、罐等。该遗址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村遗址位于广饶县广饶镇五村东北约1000米处,系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址。
该遗址地势平坦, 海拔14.2米,面积7.5万平方米。1985~1986年,曾两次对该遗址
进行局部发掘,发现因流水关系使文化堆积成为多个层次,属“迁移性居址”。中心
部位的大汶口文化堆积厚2~4.5米,发现有房基、灰坑、灶坑等遗迹。经两次发掘,
共清理墓葬100余座, 各种建筑遗址、窖穴100多处,出土文物160余件。在出土的陶
器中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红陶、夹砂褐陶和泥质褐陶次之。陶器中彩陶较多,纹饰
有涡纹、圆圈纹、几何纹、堆纹、镂孔纹等;器形有鼎、豆、杯、罐、壶、钵、鼓、
纺轮、 网坠等。 农业生产工具稀少。遗址上部有商、周、秦、汉时期的文化堆积。
1985年,该遗址被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辛张遗址位于广饶县李鹊乡西辛张村西南500米处, 1979年群众平整土地时发
现。遗址地势平坦,总面积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0.5~1.5米,是新石器时代龙山
文化及商周文化遗址。采集的龙山文化标本有鸟喙形鼎足、凿形鼎足、附加堆纹鼎足、
夹砂红褐陶规、黑陶杯、黑陶壶、黑陶罐以及陶纺轮和石镰等。陶质以夹砂陶为
主,纹饰多为弦纹、附加堆纹等。商周时期的器形有灰陶鬲、豆、罐等。该遗址为广
饶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牛家遗址位于广饶县花园乡牛家村北200米处,面积7.5万平方米,经局部钻探表
明, 文化层厚约2.5米,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及商周文化遗址。地表暴露有灰
坑、墓葬,采集的标本有龙山文化时期的黑陶杯、罐形鼎、规、盆、盘等,陶质
多为夹砂陶,泥质陶次之,另外还采集到商周时期的粗绳纹陶片。该遗址为县级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寨村北岭遗址位于广饶县石村镇寨村西北200米处, 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
化和商周文化遗址。该遗址地势较高,总面积8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1.5米。遗址
地面暴露的文化遗物较少,在1978年整平土地时曾出土大量陶片和完整器物,采集有
泥质红陶鼎、泥质白陶杯、石斧、骨针、石锤、绳纹夹砂陶豆口沿、鬲足、泥质灰陶
罐、豆及圈足等标本。该遗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遗址
铁门关遗址位于利津县城东北35公里的汀河乡前关村内, 历史上重要的关防。
《利津县志》(清光绪九年本)载:“铁门关在县北七十里丰国镇,金置,明设千户所,
以资防御,有土城遗址。”据此可知铁门关建于金代。1979年,利津县文物部门在铁
门关遗址进行钻探考察, 打探眼60余个,至3.5米处有砖、石、瓦、石灰渣、朽木屑
和木炭等物,在地下1米处,发现石碑2块,碑座1块,皆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 重
修蛑蛎嘴箫圣祠捐款之碑。其它文物还有“庆献龙宫”匾及灰色泥质瓦等。经考查证
实,此处在金、元、明及清初不仅庙堂建筑宏伟,香火旺盛,而且还是商船云集、贸
易繁忙的水旱码头, 为海口重地。1957年,铁门关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973年文物普查时,改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乐安故城遗址位于广饶县花官乡草桥村,南距广饶县城12.5公里,西南至博兴县
利城村(利县故城)10公里,古济水由西南而东北流至城址西南又折向东流。该城址东
西长400米,南北宽350米。经考古发掘确认,该城最晚始建于春秋末期,城墙系人工
土筑,底宽约25米,城壕宽约18米。在古城西南部,有一南北走向的土岭,当地群众
称为“官乾”,是古代通往乐安城的官方土筑车马台道。
西殷故城遗址位于广饶县花园乡西殷村。 故城遗址地势较高,其范围东西长800
米,南北宽600米。广饶与博兴两县的交界沟南北向穿过城址西部,西殷村坐落其上。
现村南存一段城墙,高2.5米,宽3米,长约30米,为土筑,夯土层较明显。出土器物
有铜箭头、瓦当、盔形器、灰陶器残片等。通过对出土器物标本的鉴定以及对夯土层
的分析,认为该城筑于春秋时期,一直延续使用至秦汉时期,相传是齐国养马之地,
故亦称为“养马城”。
广饶故城遗址位于广饶县大码头乡东北约14公里处的高港村。该村坐落在城址之
上, 柏油公路从村中部偏东处南北穿过。城址中间高,四周低,其范围东西长约550
米,南北宽约350米。北城墙位于村北半部,东城墙在公路向东约200米处,西城墙在
公路向西约350米处,南城墙在村南与杨宅村相邻,中间有一条河相隔(极可能是该城
的护城河) 。在路旁断崖上暴露有灰坑、窑穴和房屋遗址等,文化堆积3~4米,有大
量各代的陶、瓷残片,内涵丰富。表明此处一度是繁华的经济、文化中心。经对各类
遗存的分析考证,证明该遗址为汉代所筑的广饶故城。
千乘故城遗址即今广饶县城所在地。该城始建何代无考,但史有隋文帝开皇三年
(公元583年) 移千乘于此的记载,故始建时间应在此以前。该城原系土城,明成化年
间,知县马亮重建,城墙周长3.5公里,有城门4个,分别坐落在城东、西、南、北四
个方向,东曰“东作”,南曰“阜财”,西曰“西成”,北曰“通济”。明正德六年
(1511年),农民起义军攻城时城墙被破坏。翌年,兵备佥事牛鸾将城墙修复。明嘉靖
年间,知县郭中重修,将东门改称“镇海”,南门称“通齐”,西门为“瞻岳”,北
门曰“望京”。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 ,知县王国翼改筑砖城,城墙高24尺(原营造
尺) ,城垛1689个,4门名称依旧,上建门楼,下修马道,外筑护城池,深10尺,宽2
0尺。后又经几任知县重修。日军侵占广饶县城后,曾重加修筑。建国后城墙被拆毁。

第二节 古墓葬

冢头墓群
冢头墓群包括西汉欧阳生及其子孙至东汉大司徒欧阳歙及西汉御史大夫倪宽“欧
阳八博士”的墓葬,共8座,故亦称为“汉八博士墓”。其中,5座(现只有2座有封土)
位于广饶县花园乡冢头村东北200~500米处,墓径均在10米左右,所存封土呈不规则
形, 高3~4米; 2座位于广饶县小张乡小张村北和西北约250~1000米处,封土高约
2.1~2.3米; 倪宽墓位于广饶镇十五村西北1500米处,墓径80米,封土高5米余。相
传,古时“八博士墓”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尤其是倪宽墓地,古木参天,景色优美,
旧志列为“邑八景”之一,有“倪冢秋烟”之喻。冢头墓群为历史名人墓,对汉代墓
葬考古、两汉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1977年,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前王墓
俗称王升墓, 位于利津县北宋乡前王村西南约2华里处,是元代王升之墓。《利
津县志》记载:“王升由令史任集贤直学士、亚中大夫、轻车都尉,追封郎郡公侯。”
王升墓原规模较大,封土南面约1米处有石桌1张,约5米处有龙头帽石碑1座,碑首刻
有“圣旨”字样,碑身刻有王升生平的碑文,碑南有石人2对、石人以南有石卧羊2对,
石羊以南有石虎2对, 石虎南端道旁立有石碑1座, 上书“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1947年,黄河洪水泛滥,该墓石刻、碑体等被毁后运往河堤。现封土高0.7米,直径3
米,尚存龙头碑帽、残损石人、石羊、石虎等。墓室保存尚好,为青石结构。1956年,
前王墓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3年,改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
由东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丘古墓
位于广饶县李鹊乡黄丘村西北。原封土直径140米,高4米;现封土直径15米,高
2米。1964年挖掘此墓,在距地表5米以下发现砖石结构墓室,有墓门、墓道。因结构
坚固,积水过多而停止挖掘,重将墓土回填封好。墓周围暴露有许多灰陶瓦片、方格
纹砖等。墓北侧有1.5米深的灰坑,曾出土铜剑1把。据对遗物考证,此墓当为汉代墓
葬。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吕古墓
位于广饶县大王镇东吕村北, 现封土直径60米,高5米,占地2800平方米。当地
群众称之为“吕丘亮墓”,东吕、西吕两村因之而得名。墓地暴露有大量大型方砖和
泥质灰陶豆盘、豆把等器物残片。吕丘亮其人已无考,但通过遗物鉴定考证,此墓当
为战国时期墓葬。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卧石冢
位于广饶县西营乡北卧石村西北300米处,俗称“青冢子”,现封土高7米,占地
面积约1250平方米。古冢周围暴露的碎陶片多为红、灰两色,经鉴定为汉代遗物。因
与临淄古冢相距不足5公里,民间传为齐国王室后裔之墓。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张庄墓群
位于广饶县广饶镇南张庄南隅。 墓地南北长100米,东西宽90米。据传,此处有
墓葬90余座,现已发现30余座。个别墓已遭破坏,均为砖结构。出土文物有罐、盘、
碗、铜钱等,据鉴定,此墓群为唐至元代墓葬。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士谦墓
位于广饶县颜徐乡莲花村西南130米处。张士谦系元代至正年间 (1341~1368年)
御史,死后归葬祖茔。该墓封土已夷为平地,但墓室保存完整,为砖石结构。墓前神
道上原有石刻已大部毁掉, 现存有石门柱2根、门楣1条,石羊1对和瓦垄状门顶,现
存墓碑已残去一角,但“御史”两字尚可辨清。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綦公直墓
位于广饶县广饶镇司家村。綦公直(?~1286),广饶县城北綦许村人,是元代初
年的名将之一, 被封为辅国上将军、都元帅、宣慰使等职。墓地南北长150米,东西
宽40米,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封土已被夷平。原有石人、石虎、石羊各两对,华表
1对,石供桌1个以及石旗杆座、贝贝贝尸贝座石碑等。现除两对石羊埋于地
下外,其余石刻文物均已被毁,但主墓尚保存完好。

第三节 古建筑

广饶关帝庙大殿
位于广饶县城西北隅,东营市历史博物馆院内。始建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
因而又称“南宋大殿” 。1965年前,原址南北长约130米,东西宽76米,有春秋阁、
三义堂、东西厢房和戏楼等明清建筑,现仅存大殿。该殿绿瓦朱甍,飞檐翘角,歇山
顶式,全木结构。殿面阔三间,坐北面南,长12.63米,进深10.75米,台基高1.12米,
殿高10.39米。 其构架方式为六架椽屋,乳木伏对四椽木伏,用三柱,斗拱
重昂铺作,与宋《营造法式·厅堂建筑》所载相同。据现存碑文记载,明清时曾有过
维修。1975~1976年间,由省文化局拨款维修,现保存基本完好。主要结构仍保持宋
代部件而未变。该殿是山东省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木结构建筑,
是研究唐宋时期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极为重要的保护价值。1977年,该殿被山
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柏寝台
位于广饶县城东北12.5公里的花官乡桓台村南隅, 西距乐安故城4公里,为人工
所筑,因其“以柏木为寝室于台之上”而得名。据《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载:“景
公与晏子游于少海,登柏寝之台,而还望其国曰:美哉,泱泱乎,堂堂乎! ”《史记
·孝武本纪》载:“少君见上(武帝),上有故铜器,问少君。少君曰:‘此器齐桓公
十年陈於柏寝。’已而案其刻,果齐桓公器。”又据明嘉靖《山东通志》载:齐桓公
曾盟诸侯于此,故称“桓公台”。以上可证此台距今至少已有2600余年历史。相传,
柏寝台最初高3丈,方圆10大亩(今40亩) ,台上殿宇壮观,台上及周围翠柏苍郁。19
95年4月, 市历史博物馆对此台进行全方位的考古钻探和局部清理,发现台基东西长
180米,南北宽150米,总面积2.7万平方米,台高8~10米,与传说基本相符。现台高
6米,东西长160米,南北宽120米,总面积1.92万平方米,虽经2600余年的风雨侵蚀,
台上古建筑亦不复存在,但仍雄奇伟岸,蔚为壮观。1985年,柏寝台被东营市人民政
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垄丘
位于广饶县西营乡东营村北,俗称“垄丘山”、“六令崮”,呈台状。据对垄丘
出土的陶器、骨枪头及夯层、夯窝等遗物遗迹的考证分析,可知其为春秋时人工所筑。
此台建为何用,因何得名已无从考证。元代,这里曾是民众求神祈雨之处。据民国二
十五年《广饶县志》记载,明洪武年间,知县谢中曾建龙王庙于其上。清咸丰年间,
乡人又在垄丘之上建立义塾。民国初年改为学堂。日本侵略军占领此地后,垄丘之上
的建筑物被破坏。1975年,东营村在台上建起学校,后废弃。相传,垄丘原高30米,
方圆10大亩,建有大小庙宇10余座,建有两重围墙。上面林木茂密,葱茏苍郁。现高
约15米,占地约5000平方米。1976年,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田氏先祠
位于广饶县大王镇田门村,亦称田氏家庙,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民
国后曾进行过几次维修。 现存门楼1座,正堂3间,院落完整。正堂面宽11.56米,进
深7.84米,高7.55米,为抬梁式木构架,小灰瓦硬山顶建筑,院内有柏树12棵。保存
较好,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寨村古建筑
位于广饶县石村乡寨村内,亦称全顺院,建于清末。现存两层楼1座,计5间,面
宽13米, 深4米,高10米;钟鼓楼1座,面宽4.4米,深5.75米,高8米;北屋5间,西
屋2间;均系砖木结构,小灰瓦,硬山顶。保存较好,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朝宗桥
位于广饶县花官乡草桥村西南古济水之上。原系草桥,故草桥村因此而得名。明
成化年间,知县沈清重建,改为石桥,更名朝宗桥,“朝宗月色”被旧县志列为“邑
八景”之一。明崇祯六年(1633年),进士李中行出银3000余两重修,工部尚书钟羽正
撰写草桥路石桥碑记。 此时,桥长13丈,宽1.6丈。之后,历代都进行过重修。1937
年, 桥被洪水冲垮。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政府又重建砖桥。现桥长17.1米,宽6.5
米。
魏氏住宅
位于广饶镇梧村内。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原系嘉庆己卯科生员、道
光丁酉科举人魏茂亭故居。 现由魏西俊和魏汉忠分别居住。现存西、东屋各3间。西
屋面宽6米, 深4米,高5.30米;东屋面宽5米,深4米,高7米。均为砖坯构筑,前出
廓,小灰瓦,硬山顶,保存较好。

第四节 革命纪念地

中共刘集支部旧址
位于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内。 旧址今存北屋3间、耳房1间半、门楼1间,均为砖
基土墙草顶,是刘良才烈士的故居。1925年春,中共刘集支部诞生在这里。第一任党
支部书记刘良才。刘集支部是山东省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在山东省党的建设和革
命运动中占有重要地位。1976年,定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
中共清河地委旧址
位于广饶县大码头乡央上村。现存砖墙草顶北屋5间,大门楼1间。1939年10月~
1941年8月, 中共清河地委设于此处,领导广大军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武装斗争,
巩固和扩大了垦区革命根据地。1981年,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河区党政军驻地遗址
位于垦利县城东18公里处的永安乡所在地,原称作八大组,今为永安乡。1941年,
中共清河区党委、行署和清河军区司令部及其后勤机关相继迁到八大组,在此领导垦
区广大军民进行抗日武装斗争。 旧址上的房屋今已全被拆除, 仅存少量革命文物。
1991年,垦利县人民政府在永安镇西100米处建1座纪念碑,碑高10米,碑文为“垦区
抗日纪念碑”。
小码头惨案旧址
位于广饶县大码头乡小码头村北隅。 1941年12月22日拂晓,日伪军500余人突然
包围小码头村, 炮轰后进村血洗,从拂晓到上午9点,残杀无辜百姓74人,全家被杀
绝的有10多户,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小码头惨案”。现房屋已毁,仅剩一页门板,收
藏于市历史博物馆。

第五节 石刻

碑碣墓志
衡王放马场界碑发现于广饶县大码头乡小码头村。 碑体为青石质, 长方形,高
2.64米、宽1.07米、厚0.35米,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所立。碑额题“衡王放马
场界碑”。碑文为阴刻,书有:“西至三水口,东至东海崖,北至沙河,南至张门口
(现属青州市)”等字样,另刻有徐、王等姓氏若干。现保存较好。
韩炳墓志铭出土于广饶县石村乡寺上村韩炳墓。志石为青石质,方体,长、宽各
0.8米, 厚0.11米。首题“大金故从仕郎、淄州司候判官韩公墓志铭”。碑文前志后
铭,字体为柳体楷书,字迹清晰,书法艺术精湛。现存市历史博物馆。
韩炳,字仲明,益都府乐安(今广饶县)人,金代从仕郎、淄州司侯判官,正隆二
年(1157年)病逝,终年46岁,归葬本邑。
李公墓志铭1975年出土于李鹊乡李鹊村明代会元李舜臣之父李钺墓。共两方,均
为汉白玉所制, 大小相同,呈方形,高62厘米,宽63厘米,厚9.5厘米。其一,题头
为:“明故封承德郎吏部稽勋主事李公墓志铭”,署款为:“三原马理撰并篆盖,大
梁高叔书” ; 其二,题头为:“明故封承德郎吏部稽勋主事乐安李公诔”,署款:
“大梁高叔嗣撰”。碑文为阴刻楷书,书法流畅,镌刻俊逸,详细记载了墓主人的生
平事迹。现分别存于其后裔家中。
炉神庙碑记原位于广饶县广饶镇十五村西侧炉神庙前,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
为炉神庙而立。 碑高194厘米,宽80厘米,厚27厘米。其正文每行近60字,字的排列
错落有致, 全文共计727字。碑文阴刻,小楷,字迹规整而不古板,结构紧凑而不拘
谨, 拐角方折,显得隽永而刚劲,虽历近150年,但字迹依然清晰可辨。碑文内容可
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炉神的传说;第二部分记张公知事张日升祈雨而建炉神庙;
第三部分叙述炉神庙建筑格局及立碑原因;第四部分是落款。
重修山东新清河碑记共2块,清光绪二十五年(1894年) 为盛称登莱青道盛荪治河
之功而镌刻。碑高98厘米,宽34厘米,厚12.5厘米。碑文阴刻,正楷。共计44行,每
行9字,总字数368字。文为邑进士成象乾所撰,邑举人宋其端书。现藏于广饶县博物
馆。
造像
张郭佛造像出土于广饶县小张乡张郭村。为单体石雕造像。石高2.64米,宽
1.66米,主像雕一佛两菩萨。佛像高1.52米,胸宽0.43米,头顶肉髻,面相方圆,内
着褶礻氏支,外着袈裟;两菩萨身高均为1.05米,胸宽0.25米,头戴花冠,着璎
珞,身着披巾垂于足,赤足立于垂莲之上。主佛像项光外周雕缠枝图案,两边各浮雕
一组一佛两菩萨,上端雕有盘膝佛和飞天各73个。整个造像除主佛像手残缺外,保存
基本完好。现藏于市历史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
韩庄佛造像广饶县西营乡韩庄村韩光忠发现并捐献。 单体造像, 高0.6米, 宽
0.24米,面部丰润,衣褶清晰流畅,佛像脚处与两侧各雕有一力士像,背雕有两石狮。
现存市历史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
南赵佛造像出土于广饶县小张乡南赵村,系北魏造单体立佛石像,整石作莲花瓣
形,高2.23米,宽1.20米,厚0.36米,主佛像立于莲花座上,背光呈舟形,身着通肩
式大衣,头、手已毁损。像背光内精雕火焰、飞天、菩萨、侍者,底座上刻有“开像
光明”等铭记。现存市历史博物馆,为国家二级文物。
永宁寺佛造像在广饶县李鹊乡李东村永宁寺遗址中出土,系东魏造像。永宁寺始
建于北朝时期,寺院已毁废多年,仅存此舟形背光单体石佛造像。造像底部莲花座高
0.6米,宽1.1米;造像石高1.4米,宽1.1米,厚0.47米。主像雕刻一佛两菩萨,
佛像高0.9米, 胸宽0.3米,着通肩大衣,赤足站立;两侧两菩萨高0.64米,胸宽0.1
5米, 戴花冠,着璎珞,站于垂莲座上,现头手皆残缺。现藏市历史博物馆,为国家
二级文物。
百册佛造像亦称大张石佛造像,出土于广饶县李鹊乡段家村窑场,系北朝遗物。
造像石作舟状, 通高2.8米, 宽0.95米, 主佛像立于垂莲花座上,高1.60米,胸宽
0.82米,现头、手已残。项光四周精雕圆环、缠枝花卉、翼龙、飞天、菩萨。像体两
侧和背面共雕龛像286个,主佛像下身两侧各雕坐、立式供养像。现存市历史博物馆,
为国家二级文物。
段家佛造像出土于广饶县李鹊乡段家村,北朝遗物,单体石造像。像石作舟形,
高2.21米,宽1.25米。佛像赤足立于垂莲座上,高1.40米,胸宽0.42米,项光较大,
身着通肩大衣,背光上部精刻飞天,下部有胡人手顶日月,亦称为“六十人佛造像”。
现藏于市历史博物馆,为国家二级文物。
张淡石佛造像出土于广饶县西营乡小张淡村,造于北魏孝昌三年(527年) 。为单
体石造像, 整石作莲花瓣形,高2.54米,宽1.60米,主佛像高1.40米,胸宽0.5米,
外着袈裟,赤足立于垂莲之上,两侧各有一立佛像,但现已残损严重,主佛像项光外
周雕刻缠枝花纹,背光外周上部精雕火焰、飞天、菩萨,左下部尚存“张敬安”等题
记。现存市历史博物馆,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白马寺佛造像出土于广饶县小张乡小张村白马寺遗址。白马寺始建于北魏时期,
于1954年被拆毁,仅存一尊佛造像埋于地下。为单体石雕造像,长方形座,佛像高约
2.8米,宽1.2米,披袈裟,双手扶膝作入静姿态,头已残缺。现存市历史博物馆,
为国家三级文物。
北卧石人造像出土于广饶县西营北卧石村,汉代遗物。为单体造像,属墓葬附属
物,保存完好,现存市历史博物馆。
巨型石砚
广饶县尹蔡村出土。砚体为紫褐色,中间夹有自然形成的深绿色和白色石层,砚
面四周雕有2.5厘米宽的连续回形图案。磨墨处深0.2厘米。在砚台一端有斜形蓄墨池,
底部雕出长方形槽, 长51.5厘米, 宽32.7厘米,深至中部深绿色石层处。砚体通长
59.5厘米,宽40.7厘米,厚13厘米。整个砚体硕大,雕工精湛,用料精巧,造型美观
大方,经专家鉴定为清代光绪年间用甘肃贺兰石雕刻,是目前罕见的大型石砚。现藏
市历史博物馆。

第六节 重要文物藏品

东营市的文物藏品,主要集中在市历史博物馆和广饶县博物馆,利津、垦利两县
文管所亦有少量珍品。1990年以来,各文博单位对藏品进行认真清理,通过分类、编
号、填卡、贴签、照相等工序,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和保护。
石器
双孔石刀1983年11月,出土于营子遗址,属岳石文化器物。共两件,均为单面刃,
一面平直,一面微弧,刃锋利,通体磨光,钻有双孔,有使用痕迹。其一长10.8厘米,
双孔较小,刃部微弧;其二长10.6厘米,双孔较大,刃部内凹。现藏于市历史博物馆。
石斧1982年8月,出土于广饶县一中西北0.5公里处。属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器物。
石斧通体磨光, 呈扁圆柳形,刃部锋利,制作精细,长9.5厘米。现藏于市历史博物
馆。
青铜器
铜爵系西周早期酒器,1975年群众捐献。器皿为窄流、尖尾,两柱呈伞状立于流
扳之间口沿上,弧形扳,圆腹,圈底,三棱实足,两柱顶端饰涡纹,整体除
腹部饰三道突线外, 通体素面。通高20厘米,柱高2.8厘米,流至尾长16.5厘米,口
径7.5厘米,腹径5.5厘米,足高10厘米,壁厚0.4厘米。现藏于市历史博物馆。
铜镜1973年, 出土于西秦村前古墓中,系春秋至秦汉时期器物。圆钮,连珠纹钮
座, 座外饰数道弦纹,弦纹之间有重圈篆书铭文,素边,直径17.1厘米,边宽0.7厘
米。现藏于市历史博物馆。
陶器
陶鼓原始社会大汶口文化的敲击乐器,1985年出土于广饶县五村遗址。为泥质红
陶, 侈口尖圆唇,器身中部略细,呈桶状,下腹折收为小平底,口沿外均匀地饰有1
3个铆形凸状钮,腹至底饰11个直径约0.7厘米的圆形出音孔,折棱外饰一圈锥刺纹,
器壁较厚,整身饰红陶衣。陶鼓高50.5厘米,口径27厘米。至1995底,为全国已知最
早的陶鼓。现藏于市历史博物馆。
高领折腹陶罐1995年8月,出土于广饶县北卧石村。为泥质红陶,侈口、圆唇、高
领、折腹、凹底。领内壁饰有一竖形凸棱,口径26厘米,通高21厘米,在肩部刻有陶
纹,一侧为“蔓丘乡郎武昌里”,一侧为繁体“队”字。属汉代遗物。现藏于市
历史博物馆。
瓷器
白釉黑花盖罐1992年,出土于广饶县拖修厂院内。子母口,尖圆唇,圆鼓腹,矮
圈足,肩部饰两系,肩腹部饰两组黑釉彩带,彩带之间黑釉饰不规则草叶纹。盖上有
一桥形钮,饰两组环形黑釉彩带,彩带之间饰黑釉花瓣。通高13厘米,口径9.5厘米。
为元代器物,系磁州窑烧制品。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市历史博物馆。
龙泉碗1992年9月,出土于广饶县城内。为瓜棱形,微敛口,圆唇,腹弧形内收为
圈足,全身饰豆青色釉,釉面有冰裂纹。通高13.4厘米,口径26.4厘米。系元代器物,
龙泉窑烧制。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市历史博物馆。
骨、蚌器
骨锥出土于广饶县傅家遗址。为磨制,尖头,中上部呈方形,顶端有缺口,斜形
圆孔,长12.5厘米。系大汶口文化器物。现藏于市历史博物馆。
蚌刀出土于广饶县傅家遗址。 弧背,穿有圆孔,刃部斜直而锋利,长9厘米。系
原始社会大汶口文化时期器物。现藏于市历史博物馆。
字画典籍
李佐贤《书画鉴影》手稿此手稿由利津县群众捐献。李佐贤(1807~1876年)为利
津县左家庄人,清代著名钱币学家、金石学家、收藏家和书画鉴赏家,《书画鉴影》
是他撰写的书画鉴赏专著。国家一级文物,现存于利津县文管所。
《古泉汇》手稿利津县群众捐献。系李佐贤编著《古泉汇》的手迹。《古泉汇》
著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成书于同治三年(1864年),共17册24卷,是李佐贤研究古
钱币的专著,手稿仅存一部分,属国家二级文物,现存于利津县文管所。《古泉汇》
刻印本今存山东省图书馆。
石庵书法轴书轴系清代书法家刘墉所书, 总高250厘米,宽53厘米,书芯高89厘
米,全绫装裱,有题跋,落款为“石庵”,有印章三方,右上角篆刻超首章“默成”,
落款章系一方阳文篆刻“刘墉印信”,一方阴文篆刻“石庵”。现藏市历史博物馆。
革命文物
《共产党宣言》中译本1975年春,在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征集到此书。该书译者
是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陈望道,经陈独秀、李汉俊校对后,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会
于1920年8月秘密出版,是最早的中文版本之一。1926年春,传到中共刘集村党支部,
是当时的重要学习资料。 1932年, 党支部转移时将此书交给共产党员刘世厚保存。
1975年,84岁的刘世厚将此书捐献给国家。这是一部全国时间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中
译本《共产党宣言》 。 此书32开白报纸本,共56页,封面书名为“共党产宣言”,
“党”、“产”二字颠倒是印刷错误所致。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东营市历史博物
馆。
石印板1986年, 在垦利县下镇乡二十二村征集到此物。石印板共2块,一块呈梯
形,长45厘米,上宽27厘米,下宽30厘米。另一块呈长方形,长50厘米,宽31厘米,
石质均呈乳白色,表面光滑,无字。石印板系抗日战争时期北海印钞厂印制钞票所用。
现藏于垦利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