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垦利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rec=20&run=13

第五节 垦利县位于东营市中部偏东北,东临渤海,西北与利津县隔河相望,南接东营区
,东北部与河口区毗邻。总面积
2204平方公里,耕地61.08万亩。总人口20901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300人。汉族占
总人口的99.9%,少数民族有回、满、黎、苗、朝鲜、壮等族。垦利县属黄河三角洲
沉积的退海之地,地势西高东低,沿黄河走势为轴线向海微斜。地面高程西部最高海
拔11米,东部最低海拔1米,比降为1/10000。境内唯一的自然河流为黄河,由县
境东北注入渤海。人工排水河道呈东西走向,南部主要有广利河、广蒲沟、五六干合
排、东营河、五干排、六干排、溢洪河等集中汇于广利河口入海。中部永丰河集三排
沟之水入海。北部的小岛河独流入海。垦利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侯,年均气温12.3
℃, 年均降水量571.3毫米,多集中于6~9月份。年均蒸发量1911.3毫米。年平均风
速3.7米/秒。 冬春风速较大,年内8级以上风平均21天。垦利县土地资源丰富。
可利用土地182万亩。 1995年,全县总耕地61.08万亩,滩涂52.05万亩,草场54
万亩。 此外,黄河年均造陆3万亩左右。境内矿产资源主要为石油和天然气。胜利油
田43%的地质储量在县域境内。 油田6个采油厂,5900余口油、气井遍布全县12个乡
镇。 此外,地下岩盐和卤水储量丰富。富集矿床面积600平方公里。垦利县生物资源
种类繁多。 野生植物已采集到的有24科93种。芦苇年产量达115万吨以上。野生动物
中, 哺乳动物10科15种,两栖动物有3科6种,爬行类有6科1 0种,鸟类约有43科100
余种。垦利县为黄河入海之地,临河濒海,水产资源丰富,东方大对虾、三疣梭子蟹、
毛虾、青虾等是久负盛名的海产。黄河刀鱼、黄河鲤鱼也是著名的鱼类。此外,滩涂
贝类资源也十分丰富。垦利县为近代黄河泥沙造陆所成,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县
境西南部成陆历史不足千年。东北部成陆不足百年。1941年,八路军山东纵队进驻这
一地区,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和根据地,1943年4月,正式建立垦利县,隶属清河区行
政公署,1944年隶属渤海行政区,建国后隶属惠民地区,1983年划归东营市。建立东
营市以来,垦利县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获得迅速发展。1983年,全县工农业总产
值9617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7361万元。1995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9268万元,
工农业总产值18.1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9132万元。粮食总产12.5 4万吨。工
业从落后点起步,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机械加工、建筑建材、农副产
品加工、轻纺为主体的多元化工业体系。农业走产业化之路,林、牧、渔齐发展。至
1995年,全县大牲畜存栏8.89万头,肉蛋奶产量23171吨,水产品总量18276吨。1983
年,全县仅有商业网点1489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008万元。1995年,全县社会商品
零售总额达到34004万元。 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得到较快发展。垦利县由于建县晚,
基础差, 城乡建设进展缓慢,1995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746万元。1983年,
全县公路总长156.1公里。 1995年,公路建设及养护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大修和改建
公路里程41.3公里。形成了青(州)垦(利)、辛(店)河(口)、永(安)馆(陶)三大交通干
线的城乡公路网。 全县67%的村通了柏油路。1983年,城镇电话交换机仅400门,农
村交换机760门。1995年,全县市话程控交换机容量达6144门,农话1 000门。实现了
县城电话程控化,无线寻呼、移动电话全省联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大幅
度发展。1995年,全县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273人,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76项,获
得科技成果21项,有13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全县12个乡镇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普
通中学在校生10891人, 小学在校生1756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升学率分别为100%
和99%。 职业中专一所,在校生773人。全县通过省级“两基”验收,县一中被命名
为“省级规范化学校”。县图书馆藏书4.9万册,农村文化大院发展到107处,有线电
视用户发展到2600户。 全县有卫生机构36个,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94人,拥有医
疗床位499张。县城通过省级卫生城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