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其他青少年团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rec=180&run=13

第三章 其他青少年团体

第一节 中国少年先锋队东营市工作委员会

1985年11月11~12日,中国少年先锋队东营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胜利油田第一招
待所召开,中国少年先锋队东营市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少工委)正式成立。出席会
议的代表有154人。 中共东营市委副书记高昌礼到会并讲话。会议听取田振玉所作的
《面向未来,辛勤耕耘,为造就一代“四有”新人而奋斗》的报告。选举产生市少工
委第一届委员会, 委员19人。选举主任1人、副主任3人。会议表彰了203名全市优秀
少先队员、64名全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和19个优秀少先队集体。
1991年10月13~14日,中国少年先锋队东营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东营天河宾馆召
开。 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有158人。中共东营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殿魁到会并讲话。
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周连华所作的《为东营红领巾事业蓬勃发展而奋斗》的工作报告。
选举产生市少工委第二届委员会,委员26人。选举主任1人、副主任3人。会议选举产
生了第一届东营市红领巾理事会,理事14人,选举主席1人、副主席2人,组织部长、
宣传部长和联络部长各1人。 会议宣读了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的决定,命名表彰了28人;表彰了东营市“十佳少年”和100个“自主中队”。
建市初,全市有50%的中、小学校无少先队组织(主要是农村中、小学)。辅导员
队伍涣散,有的学校没有辅导员。90%的学校少先队无活动器材。为改变这一面貌,
经各级团组织和教育部门努力,至1985年底,全市97%的中、小学校建立健全了少先
队组织,全市20万少年儿童中有16万少先队员。所有乡镇都配备了总辅导员,95%的
学校配齐大、中队辅导员,全市校内辅导员达6000多人,一大批老干部、解放军战士
和先模人物被聘任为校外辅导员。市少工委成立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贯彻团市
委、市教育局制定的《东营市辅导员管理条例》、《东营市少先队工作常规》、《关
于学校团队工作的若干规定》和1990年市委办公室下发的《关于改革和加强少先队工
作的意见》,对辅导员队伍进行调整、整顿,解决软、散、瘫的现象。同时,以提高
辅导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为目标,采取办班培训、以会代训、函授学习、流动授课
等形式, 对辅导员进行培训。1988年9月,市少工委在东营市师范学校创办全省首家
辅导员培训中心。至1991年,全市7200多名辅导员中,有7000名接受了乡级以上少先
队工作技能技巧培训。进一步壮大少先队组织,至1991年底,全市98%的中、小学校
建立健全少先队组织,少年儿童入队率农村为95%,城市为98%,全市共有少先队员
15万人。少工委组织建设也得到加强。市、县、乡(镇)、学校层层建立了少工委,聘
任党政领导担任少工委主任, 部分县区和乡镇还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协会” (又名
“红领巾顾问团”) 。各级红领巾记者团、红领巾创业基金会等少先队自治组织也纷
纷建立起来。自1992年起,少先队组织建设进一步规范化健康发展,至1995年底,全
市共有少年儿童14.97万人,其中,有少先队员12.66万人;有辅导员6200人;有学校
少先队1149个,中小学校建队率达100%。
围绕“三个面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方针,全市各级团
组织和少工委坚持对少先队员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树立
远大理想、立志成才。同时,为陶冶少先队员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提高社会实践能
力和丰富课外生活,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1984年,全市少年儿童参加“采集
树种、草种,支援甘肃改变面貌”活动。1985年,参加全国“创造杯” (树立创造的
志向,培养创造的才干,开展创造性活动)竞赛活动,全市开展创造性活动一万多个,
夺得全国“创造杯” 14个。 1986年,参加省少工委组织的“万枚四有小金星奖章”
(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活动,夺得“四有小金星”500个。自19
86年起, 组织少年儿童参加了8届东营市青少年科技夏令营和省少工委组织的各种夏
令营活动。1987年,团市委、市教育局联合开展“队队达到十个一,人人争当好少年”
活动,即要求每个少先大队要有一套完整的工作计划,有一个活动阵地,有一个红领
巾小书库,有一个辅导员学习制度,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在植树节期间进行一次
以热爱东营、 建设家乡为主题的“我为家乡披绿装” 活动,在清明节期间举行一次
“学英模、树理想”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学队章、爱组织”活动,坚持在“六一”
国际儿童节和10月13日建队节期间组织一次“可爱的红领巾”大型文体活动或少先队
检阅式,结合全省“爱劳动的小金星”活动组织一次“行动中的小主人”活动;通过
开展活动,每个少先队员都做到:在校做好学生,在家做好孩子,在社会上做好少年。
1989年,组织少年儿童参加“黄河口少年新星”评选和“四热爱”(热爱中国共产党,
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解放军) 教育活动。1990年,在全市开展少
先队“手拉手”互助活动,组织城乡少先队员互相交友、互助互学、奉献爱心、共受
教育;此后,“手拉手”活动扩展到辅导员、家庭、学校之间,至1995年底,全市共
有“手拉手”小伙伴2500对、“手拉手”辅导员1000对、联谊学校近二百所。1990年,
组织“学赖宁,见行动,争做文明好少年”活动。1991年,开展“学雷锋、学赖宁,
奉献在东营”社会服务活动。1992年,团市委组织“学赖宁做党的好孩子红领巾传递”
活动,1200多所学校的10万名少先队员参加了活动。1994~1995年,组织“黄河口十
佳少年”评选活动和“在星星火炬指引下”演讲主题队会;开展“争做黄河口跨世纪
创业好少年”和“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对少先队员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
培养健康向上的人格意识,开展以磨炼、生存、自立为主题的夏(冬)令营和各种社会
实践、考察活动,提高少先队员的生活技能、劳动技能、服务技能和创造技能。

第二节 东营市青年联合会

1986年10月8~9日,东营市青年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东营召开,东
营市青年联合会(以下简称市青联)正式成立。中共东营市委副书记李启万到会并讲话。
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王元升所作的《团结全市各界青年,为祖国统一和黄河三角洲的
崛起贡献青春》的报告;选举产生市青联第一届委员会,有委员81人、常委11人;选
举主席1人、副主席2人。
1995年4月24~25日, 东营市青年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东营召开。
中共东营市委副书记陈锡山到会并讲话。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徐荣华所作的《团结奋
斗,锐意进取,为建设美丽富饶的黄河三角洲贡献青春》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市青
联第二届委员会,委员103人、常委25人;选举主席1人、副主席6人。
东营市青年联合会成立后,在全市35万各族各界青年中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并把爱国主义教育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同热爱东营、建设家乡结
合起来,激励青年刻苦学习、奋发成才、报效祖国。宣传、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政策、
民族政策、宗教政策,把各族各界青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加强同台属、侨胞和港澳
同胞的联系,宣传和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带领全市广大青年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为
黄河三角洲建设奉献青春。组织农村青年积极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商品生产,学
科技用科技,治穷致富。在工业、基建、交通、财贸战线的青年中提倡改革创新,围
绕提高经济效益开展各种生产竞赛和技术比武。鼓励科技战线的青年坚持面向生产进
行技术攻关,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服务,面向青年培养专业人才。教育、文化、体育、
卫生以及党政机关等战线的青年也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中,市青联带领广大青年积极参与“五讲四美三热爱”、“学雷锋树新风”、
“青年志愿者”等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支生力军。市青联关心、维护青年权
益,协助各级党委政府解决青年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在青年中开
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帮助青年健康成长。加强青联组织建设,先后成
立青年美术、书法、摄影、新闻协会以及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联系青年、开展活动、
培养人才、对外友好交流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1995年,各县区亦相继成立青联组
织。

第三节 东营市学生联合会

1995年4月24~25日, 东营市第一次学生代表大会在东营召开,东营市学生联合
会(以下简称市学联)正式成立。出席会议的有正式代表62名、列席代表15名。中共东
营市委副书记陈锡山到会并讲话。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成光进代表市学联筹备委员会
所作的《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勇敢地肩负起跨世纪的神圣使命》的报告;讨论通过
《东营市学生联合会章程》;选举产生市学联第一届委员会,有委员33个;选举产生
第一届委员会主席团, 选举东营联合大学学生会为主席单位,选举副主席单位9个;
选举主席团主席1人、副主席9人。
东营市学生联合会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共青团组织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在全市8万多名大、中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勤奋学习,
完成各种学习任务。投身各类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举办各种文体活
动,引导学生锻炼强健的体魄。帮助学生会组织按照“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
育”的原则,加强自身建设与改革,参与涉及学生的学校事务管理,维护学校正常的
教学秩序。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并协助有关部门解决一些学
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