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东营市第一次代表大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rec=172&run=13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东营市第一次代表大会

1993年12月22~26日,中国共产党东营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东营宾馆召开。出席
会议的代表共299人。其中:各级领导干部210人,占70.2%;经济、科技、文教、卫
生、 体育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7人, 占22.4%;工人、农民及其他劳动者20人,占
6.7%;解放军2人,占0.7%。从代表的入党时间看,1945年9月3日~1949年9月入党
的2人, 占0.7%;1949年10月~1966年4月入党的57人,占19.1%;1966年5月~197
6年10月入党的140人, 占46.8%;1976年11月以后入党的100人,占33.4%。妇女代
表42人,占14.1%;少数民族代表2人,占0.7%;50岁以下的代表213人,占71.2%;
大专以上学历的176人,占总数的58.9%,中学(含中专)学历的113人,占37.8%。市
直机关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共20人列席会议,东营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主要负责人和
无党派爱国人士及其他各界知名人士应邀列席会议。
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了李殿魁代表中共东营市委常委作的《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
基本路线,为加快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跨世纪工程而奋斗》的报告;听取并审议通过
了中共东营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共东营市第一届委
员会, 有委员29名,候补委员5名;选举产生中共东营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有委员19
名。
会议提出20世纪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到2000年,国民生
产总值年均增长6%,按1993年价格计算,达到140亿元,其中,地方平均增长12%,
达到90亿元;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达到235亿元,其
中, 地方年均增长16%,达到140亿元。会议指出:从1993年底至20世纪末,是东营
市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深化改
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发展外向型经济,努力培植新的经
济生长点,建立新的产业带。强化农业基础,搞好水利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综合开发,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全面振兴农村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东营资源
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石油化工和盐化工,尽快建起结构合理、快速、高效的工
业体系,增强全市经济发展后劲。发展第三产业,突出建设现代化商贸服务网络,努
力将东营建成山东北部新兴的商贸中心。积极探索工农结合、企地结合、共建油洲加
绿洲的新路子。继续推动黄河口治理,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增强城市辐射功能。全面
实施“教育立市,科技兴业”战略,抓好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和土地管理等基本国策
的贯彻落实。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倡导“团结求实,艰苦创业”的
东营精神,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进一步繁荣文化卫生事业,不断推进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文明油区建设。大会强调,要不
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不断加强各级党
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决清除腐败现
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建设黄河三角洲开发跨世纪工程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
大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为实现大会提出的宏伟目标、开创东营市改
革建设和黄河三角洲开发的新局面努力奋斗。
中国共产党东营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有(按姓氏笔划为序):丁恩海、王宝国、卢
得志、冯彦荣、任树梓、刘怿、刘玉良、刘玉祥、刘存吉、杨志良、李吉祥、李殿魁、
张万湖、张庆黎、张秀香(女)、陈锡山、武秀清、周德山、周燕明、郝敦典、赵芳清、
姜振邦、耿曰礼、聂绍光、贾其贤、阎君山、阎启俊、滕化迎、薛新民;市委候补委
员5名(按得票多少为序) :刘庆华(女)、徐德温、刘连元、魏丕永、傅桂云。中国共
产党东营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有(按姓氏笔划为序):丁恩海、马德胜、王桥、巴素
英(女)、刘秀田、许本让、孙振文、苏焕章、李会喜、陈慧远、赵幂(女)、赵连敬、
耿曰礼、莫国钧、徐树林、崔永利、董毅(女)、黎逢国、戴长生。
中共东营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1993年12月26日下午,中共东营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东营宾馆举行。
会议选举产生中共东营市第一届委员会常委, 共9人;选举李殿魁为中共东营市委书
记,张庆黎、周德山、阎启俊、陈锡山为副书记;批准中共东营市纪委第一次全体会
议的选举结果:中共东营市纪委常委共9人,丁恩海任市纪委书记,耿曰礼、赵幂(女)、
徐树林任市纪委副书记;审议通过《中共东营市委关于加强自身建设的决定》和《加
强领导,增强团结,加快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跨世纪工程的决定》。
中共东营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1994年12月19~20日,中共东营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东营宾馆举行,
参加会议的有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共28人,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党组成员、
市政府特邀顾问、市纪委委员、市直各部门及各农牧场党组(党委)的主要负责人列席
了会议。会议由市委常委主持。市委副书记陈锡山传达中共山东省六届三次全委会议
精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庆黎通报1994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及1995年经济工
作的基本思路;市委书记李殿魁代表市委常委作重要讲话。会议深入学习中共十四届
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共山东省六届三次全委会议精神,讨论、修改、审议并原则通过中
共东营市委《关于贯彻执行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加强党的建设的意见》,其主要内容
有:(1)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意义;(2)坚持和
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维护党在思想上的统一和组织上的权威性;(3) 加强党的基层
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4) 做好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努力造就
一批跨世纪人才;(5) 继续抓好党的作风建设,把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
(6)加强领导,真正做到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两项任务一齐抓、两个目标一齐落实。
中共东营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1995年12月11~12日,中共东营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东营宾馆召开。
出席会议的有市委委员25人、 市委候补委员5人。列席会议的有市人大常委会党员副
主任(非市委委员或候补委员)、市政府顾问、市政协党员副主席、市纪委常委、各农
牧场党委书记及市直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市委常委主持会议。会议审议并原则通
过《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以
下简称《纲要(草案) 》)。市委书记国家森,市委副书记、市长阎启俊分别在会上作
重要讲话。市委常委、副市长杨鲁豫就《纲要(草案)》作了说明。
《纲要(草案)》共分8个部分:(1)“八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就;(2)
“九五”及后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目标;(3)经济布局与发展重点;(4)城乡
建设与环境保护;(5) 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6)人民生活与社会事业;(7)精神文明
和民主法制建设;(8)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纲要(草案)》指出,建市
以来特别是“八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完成和超额完成“八
五”计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完成黄河三角洲开发第一阶段的战略目标,初步实现由打
基础增后劲向加快发展的战略转变。为“九五”和21世纪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奠定
了良好基础。
《纲要(草案)》提出东营市“九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总结
经验,抓住机遇,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黄河三角洲开发跨世纪工程
的总目标,最大限度地启动改革和开放两大动力,切实做好做活油地结合、转变增长
方式、 重点突破三篇文章,抓好强乡镇、强企业、强项目和拳头产品4个关键,实施
科教兴市、投资多元化、农业产业化、企业集团化、城乡一体化五大战略,优化经济
布局,调整产业结构,重工强农活商。大力发展社区经济,努力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总体水平。到2000年,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成农牧渔业
基地,形成石油化工基地的基础框架,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实现黄河三角洲开发
第二阶段的战略目标。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按1995年价格计算)达到301亿元,
年均增长7%,其中地方达到166亿元,年均增长15%;至2010年底,全市国内生产总
值达到780亿元,年均增长10%,其中地方达到645亿元,年均增长14%。

第四节 重要会议与决策

中共东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
1983年11月16~22日在广饶召开,讨论通过《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整党
的决定〉和省委整党方案的意见》、《关于反对和清除精神污染的意见》。按照中央
和省委的部署,东营市整党工作从1984年开始,自上而下、分期分批进行,至1986年
底全部结束。要求各级党组织抓紧做好整党准备工作,把基础打好,为集中整党创造
条件。关于反对精神污染问题,要求各级党组织要认识到精神污染的严重性、危害性,
认识到反对和清除精神污染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动员广大党、团员和人民群众,迅速
行动起来,清除和解决各个方面的精神污染问题。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
1984年6月20日, 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全省经
济工作会议精神,指出:要革除经济工作中吃“大锅饭”的弊端,核心是给企业“解
绳松绑”,扩大“四权一包”,“四权”即企业干部管理权、经营自主权、劳动工资
管理权、资金使用权,“一包”即经济承包,解决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问题。
全市农村工作会议
1984年8月3~6日, 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总结上半年全市农村
工作取得的新进展,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转变工作作风,尽快实现“五个转变”和
“三个倒过来”。“五个转变”即:从小农经济转到社会主义大农业上来;从单纯抓
种植业转到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和工、农、商综合经营上来;从催耕催种的老一套工
作方法转到按经济规律办事上来;从只抓生产不抓流通转到党委既抓生产,也管商、
经商上来;从过去单纯管农业、管农民转到为农民、为商品生产服务上来。“三个倒
过来”即:领导精力由过去的70%的时间抓粮棉,30%的时间抓多种经营、工业、商
业、副业,逐步实现“倒三七”;劳动力的投放由过去70%的人搞粮棉,30%的人搞
多种经营、工业、商业、副业,逐步实现“倒三七”;在农业总产值中,由过去的粮
棉比例占70%,多种经营、工业、商业、副业占30%,逐步实现“倒三七”。
全市知识分子工作会议
1984年8月29日, 中共东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知识分子工作会议,传达贯彻
全省知识分子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全市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情况和经验,研究进
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问题。指出:今后此项工作要重点解决好落实政策中的遗留问
题、知识分子入党难问题及其他工作、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对于符合干部“四化”要
求的知识分子,要及时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会议还传达了东营市《关于改善知
识分子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的几项规定》。
关于认真学习宣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知
1984年10月31日,中共东营市委发出《关于认真学习宣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
制改革的决定〉的通知》,号召全市各级党委和宣传部门要把学习、宣传《决定》作
为一件大事来抓, 使改革的理论和政策深入人心。 各级领导干部要重新学习和认识
《决定》所广泛涉及到的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的理论问题,准确掌握《决定》
内容和精神实质。 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积极慎重地宣传十二届三中全会及其
《决定》,宣传改革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反映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决定》的收获体
会,报道成功的改革经验。
关于东营市整党工作的安排意见
1984年11月30日,中共东营市委发出《关于我市整党工作的安排意见》,指出:
按照中央整党决定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全市的整党工作应紧紧围绕党中央提出的整党
的基本方针、任务、政策和方法,深入贯彻十二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整党与制订“七
五”发展规划、经济体制改革和进一步调整各级领导班子有机地结合起来,着重解决
好5个问题: 端正业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提高共产主义觉
悟,振奋革命精神;认真纠正不正之风,纯洁党的组织;加强领导班子和第三梯队的
建设。通过整党,提高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的思想水平和工作水平,增强在
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自觉性,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努力把各级党组
织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高标准地完成“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
组织”的任务。《意见》还根据省委的部署对全市整党的方法、步骤作了具体安排。
全市农村工作会议
1985年2月27日~3月3日, 中共东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贯彻
中共中央[1985] 1号文件和全国、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全市农村第二步经
济调整的重点和进一步推动农村改革、开创全市农村商品生产新局面的办法和措施。
会议要求: 全市农村工作要实现4个转变,即由单一经营向多种经营转变,由自给自
足的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大农业转变,农村干部的主要精
力要由重点抓种植业向重点抓乡镇企业转变。要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商业、运输业、
建筑业等, 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奋战3年,使全市工农业总产值在1984年实现第一
个翻番的基础上,实现第二个翻番。会议还就发展乡镇企业作出具体规定。
普及法律常识5年规划
1985年4月13日,中共东营市委批转市委政法委《关于普及法律常识5年规划的报
告》 ,提出普及法律常识5年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四年普及,一年提高。即从1985年
起, 用4年时间在全体公民中普及《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
讼法》、《婚姻法》、《兵役法》、《经济合同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主要
法律、法规;1989年,在考核、验收、评比的基础上,补短补漏,巩固提高。
全市教育工作会议
1985年11月4~6日,中共东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传达全省教
育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总结交流建市以来全
市教育工作的情况和经验,讨论中共东营市委、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
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意见》。会议强调:“七五”期间是东营市教育事业
发展最关键的时期,全市教育工作要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为指针,从实际出
发, 分期分批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学以上学校教育规模力争5年翻一番,基本奠
定师范教育、中等专业技术教育和大专教育的基础,高中教学质量接近全省先进水平;
到20世纪末,基本形成种类齐全配套、具有先进水平的教育体系,把黄河三角洲建成
现代化的人才培训基地。
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意见
1985年11月10日,为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切实解决减轻农民负担过重问题的指示
精神,中共东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意见》,对农村提留的征收
范围、比例、办法,对公共事业费、管理费、公积金、公益金的管理和使用,对干部
补贴、义务工等问题均作出明确规定。
关于乡(镇)、村整党工作的安排意见
1986年1月1日,中共东营市委发出《关于乡(镇)、村整党工作的安排意见》,要
求乡(镇)、村整党工作要深入进行党的根本宗旨的教育,提高广大党员的党性和政治
觉悟;正确认识党在农村的改革和各项经济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全面
发展农村经济;严肃认真地处理少数犯有严重错误的党员。乡(镇)、村整党分两批进
行:1986年1月上旬至4月底,进行乡(镇)一级的整党;1986年冬~1987年春,进行村
级整党。
关于加强农村扶贫工作的意见
1986年6月10日,中共东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加强农村扶贫工作的意见》,
指出:扶贫工作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立足于自力更生,着眼于发展生产,坚持扶志
扶本,既注意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扶贫,又要注意增强贫困户内在的脱贫致富能力。
要做到摸准情况、区别对待、突出重点、统一规划、分批治理。领导部门要加强对扶
贫工作的具体指导,建立制度,分级负责,一抓到底,务求见到实效。要特别注意解
决好贫困乡村的领导班子问题,配备得力干部到贫困地区工作。《关于加强农村扶贫
工作的意见》还就做好扶贫工作的一些具体问题作出规定。
关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若干问题的决定
1986年9月26日, 中共东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若干问题
的决定》,要求:进一步放宽乡镇企业经营范围,根据市场需要,能够干什么就干什
么,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借口限制;乡镇企业的所有制长期不变,不准将乡镇企业上
收、升级或划走;放宽乡镇企业的税收政策,根据不同情况,减免征收产品税、营业
税、所得税和增值税,免征部分全部留给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不准挪用;筹集各方
面资金,扶持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要努力增强企业自身积累能力,国家分配支援
乡镇企业、多种经营的投资不准挪作它用,各级财政、银行、信用社要对乡镇企业给
予资金扶持;在能源、原材料安排上,加强对乡镇企业的计划指导;重视智力开发,
加速培养人才,推动乡镇企业的技术进步;通过促进横向经济联合加快乡镇企业发展,
特别要搞好与油田的横向联合;要加强主管部门对乡镇企业的管理,各有关行业、部
门要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乡镇企业的领导。
关于引进专业技术人员的暂行规定
1986年10月6日, 中共东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引进专业技术人员的暂行规
定》,指出:(1)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引进专业技术人才重要性的认识,
认真落实好引进人才的各项政策,及时解决人才引进中的实际问题;(2)要充分调动、
发挥已引进人才的作用;(3)放宽引进人才家属的“农转非”条件;(4)鼓励科技人才
到基层工作;(5)切实解决引进人员的住房问题;(6)妥善解决引进人员家属、子女的
就业、求学问题。
中共东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
1987年1月12~14日, 中共东营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中共山东省委
四届八次全委会议精神,研究制定东营市精神文明建设“七五”规划。会议要求:各
级党委务必做好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宣传工作,牢牢掌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
本方针,明确党组织和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精
神文明建设“七五”规划和近期奋斗目标。要切实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坚持
一切着眼于建设的原则,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会议确定了1987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
6项重要工作。
解决乡镇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不足问题的8条措施
1987年4月4日, 中共东营市委为解决乡镇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不足问题提出了8条
措施:(1)鼓励科技人员到乡镇企业工作;(2)从市、县区各部门、各单位抽调一部分
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轮流到乡镇企业工作,一切关系不变,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3)
每年从大、中专毕业生中直接分配一部分人员到乡镇企业工作,享受支援乡镇企业人
员的待遇;(4) 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各自实际积极进行对口支援,在技术、资金、
设备等方面支持乡镇企业;(5) 动员在职技术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到乡镇企业兼职或提
供技术咨询服务,给予相应的报酬;(6) 有计划地选送乡镇企业工作人员到大中专院
校学习、进修,结合生产实际,举办各种培训班,培养专业技术人才;(7) 积极组织
离、退休人员和闲散专业技术人员到乡镇企业工作;(8) 放宽引进条件,给予优惠待
遇,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为乡镇企业招聘、引进急需人才。
关于加快林业发展步伐的决定
1987年5月20日,中共东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加快林业发展步伐的决定》,
要求在“七五”期间,遵循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
用的方针,大力发展林果业。全市所有能够植树的地方,都要采取国家、集体、个人、
联营一齐上的方针,因地制宜承包造林,对撂荒地,本着谁所有、谁开发、谁治理、
谁造林、谁收益的原则尽快开发。稳定、巩固并经营好现有林地和果园,实行形式灵
活的承包经营。对林果专业户从政治上关心、经济上扶持、法律上保护、技术上指导,
使之放开手脚发展林果业。各行各业都要注重绿化工作,做好对林业生产的扶持和服
务。各地可因地制宜建立林果生产服务体系,在信息、技术、供销、病虫防治、合作
保险等方面提供服务。积极推行林果业的“星火计划”,加快技术改造。促进林果业
的横向经济联合,多渠道筹集林业开发资金。各级党委和政府实行任期绿化目标责任
制。
关于转变领导作风、加强机关建设的决定
1987年11月1日, 中共东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转变领导作风、加强机关建
设的决定》,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
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坚
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增强公仆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党内外民主。严格控制机关编制和机构设置,加强对干部
的管理。实行党政分开,减少会议,精简文件。加强机关制度建设,建立良好的机关
工作程序。严格执行党的纪律,遵守职业道德,纠正不正之风。
中共东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
1988年1月20~23日, 中共东营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省委四届十次
全委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全市1988年的工作任务。会议要求:东营市工农业生产和经
济发展的速度必须加快。力争1988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3亿元,比1987年增21.6
%,比1980年翻两番,比1983年翻一番。
关于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的意见
1988年3月18日, 中共东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加强农
业基础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稳定农业承包关系。建立健
全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状况,
制定区域性政策,引导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建立健全市场体系,积极搞活农村流通。
多方筹集资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农业投入的重点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科技
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放宽放活农业科技人员的管理政策,增加农
业科研经费,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搞好开发性生产,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工、
商一体化经营。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减轻农民负担。
教育立市,科技兴业
1988年6月23日, 中共东营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
精神。会议确定:“教育立市,科技兴业”为东营市发展教育、促进社会进步的战略
思想。7月21~23日,中共东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确定5年全市教
育工作的规划目标:三分之一的乡镇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形成职工、师资和劳动就
业“三位一体”的成人教育网络,提高教师合格率,建立人民教育基金制度。把公办
学校的建设纳入城镇建设总投资规划;鼓励社会集资办学和捐资助学;大力开展勤工
俭学,将纯收入的50%纳入教育基金。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在农村中、小学校全面实
现“六配套”的基础上,再用3年时间,全部完成全市公办中、小学校舍改造任务。
关于保持各级党政机关廉洁的通知
1988年7月28日, 中共东营市委下发《关于保持各级党政机关廉洁的通知》,要
求深入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全面检查党风、政风存在的问题;抓住重点,解决好
群众意见大、反映强烈的问题,刹住吃喝风、送礼风、说情风,抓紧解决困扰农民的
具体问题,要建立健全保持廉洁、严肃纪律的法规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清正廉洁
的带头人,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力加强思想
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党政机关党员和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关于强化农业基础夺取农业丰收的决定
1989年2月20日, 中共东营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强化农业基础夺取农业丰收
的决定》,提出农村工作重点: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各级农业事业
费及支援农业生产资金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同级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市、县(区)都要
建立农业发展基金;一切用于农业的资金不准挪用。坚持建设、配套并举,大搞农田
水利基本建设, 至1990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要达到200万亩;重视土壤改良,保护
现有耕地。尽快建成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广泛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搞
好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滩涂水产开发、畜牧业开发、荒地开发和庭院经济开发,实
施适度规模经营,求得规模效益。认真抓好肉、蛋、菜生产,保证副食品供应;重点
建设猪、羊、禽蛋、肉牛、蔬菜五大生产基地。积极稳定地发展乡镇企业,继续保持
其良好的发展势头。不断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抓好计划生育,
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关于开展共建油区社会治安新秩序活动的决定
1989年4月25日, 中共东营市委、胜利油田党委、东营军分区党委联合下发《关
于开展共建油区社会治安新秩序活动的决定》,要求以创建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和良
好的治安秩序为主要内容,从油区的实际出发,走工农兵共建、共管、共同发展的路
子,坚持因地制宜、自愿互利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协同动作,群防群治,建立良
好的油区生产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序,实现治安稳定、案件减少的基本要求,力
争达到共建单位双方无刑事案件、无治安案件、无重大灾害事故发生,保证治理整顿、
深化改革和工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反对动乱,维护稳定
1989年4月27日, 中共东营市委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
认真学习《人民日报》“四二六”社论(即《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用社论精神统
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明辨是非,同一切制造动乱、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作坚
决的斗争, 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生产、教学、生活秩序。5月20日,中共东营市委
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各级党组织立即组织广大党团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李鹏、杨
尚昆5月19日的重要讲话,坚决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严守纪律,坚守岗位,积极工作,
做反对动乱、维护安定的模范。6月6日,中共东营市委召开紧急会议,传达贯彻中共
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的通知精神,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分级负责、层层组织,
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告全体共产党员和全国人民书》,尽快把广大干部群众
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的正确决策上来,旗帜鲜明地反对暴乱;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安全
保卫工作,打击一切破坏活动,维持大中专院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加强正面宣传教育,
造成强大的舆论声势, 确保工农业生产正常进行。6月14日,中共东营市委召开市直
机关党员干部大会,传达邓小平在接见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讲话及全省市地委书
记会议精神,指出:邓小平的讲话非常及时,非常重要,必须认真学习并坚决贯彻执
行。8月8日,中共东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认真贯彻中央、省委指示精神,彻底
清查、坚决打击动乱和暴乱犯罪分子的意见》,指出:对在动乱和暴乱中从事罪恶活
动的各种犯罪分子必须坚决清查、坚决打击,做到除恶务尽、不留后患;同时,要掌
握政策界限,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防止扩大打击面,最大限度地争取和团
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全市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1989年9月4~6日, 中共东营市委召开全市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传达贯彻
中共中央、中共山东省委宣传工作会议和省高校工作会议精神,确定东营市加强宣传、
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措施。讨论制定了《中共东营市委关于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
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通知的意见》和《中共东营市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
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搞好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意见
1990年2月26日, 中共东营市委制定《关于进一步搞好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意
见》,在肯定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指出全市宏观经济运行中存
在的农业基础不稳、工业基础薄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过旺、社会经济效益低、物
价涨幅过大、 经济秩序紊乱等问题,要求在3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内坚定不移地搞好治
理整顿。《意见》确立治理整顿的基本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要求正确处理好治理整
顿与改革开放的关系,治理整顿与发展的关系,稳定经济与稳定政治、稳定社会的关
系,支援油田建设和发展地方经济的关系。为控制社会总需求,要严格控制财政支出,
优化信贷结构;调整投资结构,保证农业、能源、交通、通讯、原材料等重点行业和
基础设施建设;控制消费需求过快增长,逐步缓解分配不公的社会矛盾。强化农业基
础地位,千方百计增加农业投入,坚持科技兴农,进一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搞好农
业开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稳定发展工业:要调整工业结构,强化基础工业和
基础设施;积极支持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发挥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围绕资源、市场
和油田发展乡镇企业;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素质,深入开展“双增双节”运动。
以整顿流通领域为重点,认真整顿经济秩序:进一步清理整顿公司;加强计划管理;
加强市场和物价管理。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继续坚持和完善企业承包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以批发体制改革为重点搞好流通领
域的改革;进一步搞好科技和教育改革,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
素质的轨道上来;进一步扩大横向联合和对外开放。
中共东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
1990年3月3日,中共东营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中共山东省五届四
次全委会议精神,强调稳定压倒一切;要求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紧紧围绕中央提出
的“两项任务、一个保证” (即保持国内政治局势稳定、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
调发展两项任务;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
挥政治优势,是实现上述两项任务的根本保证) 研究和安排好自己的工作。会议确定
1990年东营市应突出抓好6项工作:(1)认清形势,统一认识,真正把稳定放在压倒一
切的位置上;(2)坚持“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切实抓好经济建设;(3)牢固
树立共同发展的思想,进一步加强工农团结;(4)发挥政治优势,大力加强党的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5)积极开展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6)切实转变工作
作风,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全市组织工作会议
1990年3月30日, 中共东营市委召开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全省组
织部门会议精神,要求全面深入地搞好干部考察工作,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确保党和
国家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中。坚持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
专业化的方针,把握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切实把各级领导班
子建设好,为保证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的连续性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在组织上打好基
础。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要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
学习,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形势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继续搞
好廉政建设;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下基层的制度;不断树立党组织的威信,加强对领导
干部的管理和约束;树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先进典型,弘扬正气,使全市各级领
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关于建立县级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培训制度的意见
1990年4月14日, 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共山东省委要求,中共东营市委制定《关于
建立县级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培训制度的意见》,规定:(1) 现职县级领导
干部每届任期内必须到省、市委党校接受一次培训,学期为1~2个月;(2) 各级党委
和组织部门在干部工作中要认真贯彻培训和使用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培
训考查、档案登记等制度;(3) 县级领导干部的培训工作由中共东营市委统筹安排,
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党校共同负责实施;(4) 要严格领导干部的培训纪律,经批准
下达的学员选调计划,各单位要确保完成。
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三个战略阶段
1991年1月5日,中共东营市委确定,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要分三个战略阶段实施。
第一个阶段为起步阶段(至1992年),基本任务是:在全面考察本区域国土资源的基础
上,制定黄河三角洲国土开发总体规划;加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调
整生产力布局,建立起石油工业、石油化工、盐及盐化工、大农业及第三产业综合发
展的基本框架,重点搞好建设山东第二石油化工基地的综合论证,促成第一批石油化
工项目的兴建;强化中心城市建设,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使黄
河三角洲形成产业结构合理、经济发展后劲充足的发展态势。第二阶段为三大基地建
设阶段(1993~2000年)。主要目标为:建设由港口、机场、铁路、公路构成的立体交
通网络;原油产量稳定在3500万吨以上;一批以石油化工为主的骨干项目基本形成;
石油、天然气开采产值在全市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90年底的89%降至50%以下;
种植业、水产业、畜牧业、林果业将形成相当规模的商品生产和出口创汇能力;城市
面貌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基本实现在黄河三角洲建成山东
省的能源、化工和农牧渔业基地的中期战略目标。第三阶段为综合功能型工业城市形
成阶段(2000年以后)。主要目标为:国内经济进一步融汇,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石
油开采进一步向东部海域拓展;石油化工工业雄厚的资金积累与现代化科学技术相结
合,推动高技术替代产业的形成;农业生产全面实现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劳动
生产率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国家的平均水平;黄河三
角洲形成现代化、外向型、发达繁荣的新经济区,东营市发展成为综合功能型工业城
市。
东营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1991年3月12~13日, 中共东营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全国农村经济
工作经验交流会和全省市地委书记会议精神,确定东营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1)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稳定农村现行政策,做到既稳定又发展。要通过深化改革发
展社会化服务,认真听取群众呼声,客观估计农民的富裕程度和本地区生产力发展状
况,在稳定的前提下深化改革。(2) 在挖掘农业潜力上既重视“热点”,又重视整体
水平的提高,实行“北部抓开发,南部抓提高”的方针。(3)既重视生产又重视流通,
积极探索建立粮食批发市场的路子,以储备、加工、市场三点支撑和促进农业的发展,
提高农业的商品化水平。(4) 在发展农业的决策上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根据自然生态
的要求安排农业生产布局。(5)集中力量搞好水利建设,实行以水养水的政策,管好、
用好水利设施。
“八五”期间及今后10年东营市经济发展总体框架
1991年3月21日, 中共东营市委确定“八五”期间及今后10年东营市经济发展总
体框架:(1) 积极争取把黄河口治理列入国家规划,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研究机构;努
力稳定黄河现行流路,为经济布局的展开提供前提条件。(2)全市规划为小清河以南、
小清河以北黄河以南、黄河以北三个经济区。南部经济区重点发展种植业和乡镇企业;
中部经济区建成以石油及石油化工、盐及盐化工为支柱产业,一、二、三产业全面发
展的综合经济区;北部经济区加快石油勘探开发和农牧渔综合开发。(3) 重点发展大
农业、 石油和石油化工、盐及盐化工、纺织、建筑建材、机械电子6大产业,逐步形
成主导产业群,至二十世纪末基本建成能源、化工、农牧渔业基地。(4) 经济区划、
产业配置与城市总体规划紧密衔接,努力提高城市的总体辐射功能,促进中心城市带
动广饶、垦利、利津、河口4个卫星城组群的形成。
东营市依法治市规划
1991年4月12日, 中共东营市委发出《东营市依法治市规划》,指出:依法治市
要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为指导,依照并运用国家宪法、法
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对全市各方面的社会关系实行全方位调整,把全
市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民主和专政的各个环节纳入法制轨道,做到有
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黄河三角洲的全面振兴和胜利油田的持
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把东营市建设成为高度民主、法制完备、社会安定、经
济繁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强调:依法治市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立足长
远、着眼当前,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八五”期间的依法治理工作分为准备阶段
(1991年)、实施阶段(1992~1994年)和巩固提高阶段(1995年),同时规定了依法治理
的目标任务、保证措施等。
关于苦战十年绿化东营的决定
1991年7月16日, 中共东营市委、市政府贯彻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学习
广东奋战十年绿化山东的决定》,作出《关于苦战十年绿化东营的决定》:(1) 统一
思想认识,增强绿化东营的信心和决心;(2)明确任务,突出造林绿化的重点,力争3
年内达到部颁平原绿化标准,8年内全面绿化,10年内成片造林181万亩,至2000年,
全市林地面积达到176万亩,林木蓄积量达91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15%;(3)稳定、
完善各项林业政策;(4)狠抓林业育苗;(5)增加投入;(6)依靠科技兴林;(7)积极开
展全民义务植树;(8)坚持依法治林,强化林木资源的保护与管理;(9)健全机构,加
强林业工作队伍建设;(10)搞好各项服务,切实加强对林业工作的领导。
关于实现小康目标的实施意见
1992年2月11~13日, 中共东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传
达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精神,讨论修改市委、市政府《关于实现小康目标的实施意见》,
指出:要将人民生活奔小康作为此后10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任务、总目标,带
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各级要认真研究奔小康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制订包括经济、政治、
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由若干个量化指标构成的小康指标体系,并落实考核办法。
既要搞好十年规划,又要搞好年度实施计划。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形式主义。各县区
要从实际出发,实现小康目标的时间可以有先后,实现的途径、办法可以有分别,但
标准不能降低。注意抓点带面,力争于1992年在全市全面铺开。
全市深化企业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工作会议
1992年5月18~21日, 全市深化企业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召开,深入宣传
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和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全省深化企业改革扩大
对外开放经验交流会和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精神,从全市实际出发,研究制定加快
全市深化企业改革、 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措施,明确提出了“八五”后4年全市外向
型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
关于加强培养教育青年干部的意见
1992年5月25日, 中共东营市委发出《关于加强培养教育青年干部的意见》,指
出:全市干部队伍新成份较多,45岁以下的干部占74%,他们在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
环境下成长,经历了改革开放实践的锻炼,适应性强,有生气、有活力、有创新精神。
但他们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弱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部分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不深,缺乏较好的理论素养和严格的党性锻炼;有的干部缺乏基层工作锻炼,对国情、
民情了解不多,工农感情不深,吃苦精神不强;少数干部缺乏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为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培养造就出
新一代可靠的接班人。 以后5年内,要分期分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对45岁以下青
年干部进行系统的思想理论教育。培养工作实行各级负责制。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
门要结合本单位“八五” 干部培训规划,统筹安排青年干部的5年培训和年度培训计
划,落实到人。凡列入培训规划内的青年干部,无特殊情况必须如期参加,凡拟提拔
使用的青年干部必须首先经过党校正规理论培训。
关于全面开放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决定(试行)
1992年6月5日,中共东营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全面开放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
的决定(试行)》:(1)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整体开放意识;(2)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发
展战略是:全市开放,中部开发,南北竞进,跳跃发展;(3) 确定90年代发展外向型
经济的目标, 至2000年底, 全市出口创汇达到2.3亿美元, 利用外资3.75亿美元,
“三资”企业发展到370个,海外企业发展到13个;(4)多渠道积极引进利用外资,不
断提高“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 (即对外商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加工和补
偿贸易) 企业的出口创汇;(5)加快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6)放开搞活房地产业;
(7)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8)在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上争取有大的突破;(9)努力
拓宽融资渠道;(10)加强国内地区间的经济技术合作;(11)切实保障“三资”企业的
合法权益;(12)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3)加强城市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14)
加强人才培养,建设一支过硬的经贸工作队伍;(15)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搞好服务;
(16)加强领导,全力推进对外开放。
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意见
1992年6月5日,中共东营市委、市政府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
机制的意见》,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领导,加快改革企业劳动人事制度、企业
分配制度;下放企业干部管理权限,健全企业领导体制;尽快扭转经营性亏损,增强
企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要大胆进行深层次企业改革试验,同时推进综合配
套改革,完善商品市场体系,加快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建设。
关于开展向优秀共产党员聂士兴学习活动的通知
1993年3月30日, 中共东营市委发出《关于开展向优秀共产党员聂士兴同志学习
活动的通知》,指出:聂士兴自参加工作起,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干一行爱一行,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许多不平凡的业绩,在短暂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一串闪光的足迹,
表现了共产党员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了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光辉
形象。要在全市深入开展向聂士兴学习的活动,引导全市共产党员进一步树立“共同
发展”的思想,自觉关心支持油田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把工农共建活动引向深入,努
力形成工农团结,共同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的生动局面。 (聂士兴事迹详见本志《人
物》编)
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决定
1993年6月10日, 中共东营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决定》,要
求:认真贯彻中共十四大精神,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以市场为导
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技术改造为重点,以加大投入为动力,尽快培育一批
档次高、规模大、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形成以优势产业为主体、基础工
业为依托的发展格局。 此后5年的主要任务是实施“1236工程”,即加大投入,使固
定资产原值翻一番,集中力量打好技术改造和推行股份制两大战役;优化结构,提高
质量,增进效益,继续唱好“老三篇”;努力形成石油化工、盐及盐化工、机械、食
品、 轻纺、建材6大主导产业体系。地方工业发展速度平均增长20%以上,争取达到
25%~30%; 效益保持同步增长。力争5年后县属以上工业产值、效益翻一番,乡镇
工业产值占全市地方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为推动地方工业发展,各级党委、政府
和企业主管部门要加强领导,搞好服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现有企业分析、排
队,实行分类指导,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千方百计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狠抓投入,多
上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强化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素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企业家成
长的制度;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实行企业效益与企业划型、企业负责人
待遇挂钩的办法;积极推行股份制;对市属企业主管部门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对区
县属工业企业实行区县长工作目标责任制。
反腐倡廉工作会议
1993年9月17~18日, 中共东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
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贯彻中央及省委有关会议精神,指出:开展反腐败斗争、推进党
风廉政建设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政权、确保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
利进行意义重大,既要坚决持久地反腐败,又要在近期内取得阶段性成果。反腐重点
是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和司法部门、行政执法部门、经济管理部门。各级领导干部,特
别是县处级以上干部要率先垂范、廉洁自律、立说立行,坚决刹住以权谋私、权钱交
易、奢侈浪费之风;对知错不改者,一经查出,要从重从严处理。查处大案要案要有
较大突破,要敢于动真碰硬,决不姑息。要坚决刹住群众反映强烈的乱集资、乱收费、
乱摊派、公费旅游、公款吃喝、超标准购车建房及利用权力经商办企业等不正之风。
要加强思想教育,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标本兼治、综合治
理,促进廉政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
中国共产党东营市第一次代表大会
(见本章第三节)
关于学习大王镇实施乡镇企业驱动战略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决定
1994年2月18日, 中共东营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学习大王镇实施乡镇企业驱
动战略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决定》,要求在全市迅速掀起学习大王镇的热潮,推动全
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南北竞进、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大王镇坚持实施乡镇企业驱动
战略, 1993年实现社会总产值7.3亿元,工农业总产值5.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5
0元, 在鲁北地区率先跻身于全省“百强乡镇”行列。学习大王镇,深刻理解发展是
大道理、硬道理,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审时度势,适时调整发展战略,
把那些正确的经济工作思路和措施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学习大王镇,把发展乡镇工业
放在农村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集中领导,集中资金,集中精力,培育龙头企业,发
展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迅速形成一批规模大、效益高的骨干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快
速发展。学习大王镇,牢固树立科技兴业的思想,舍得在引进人才和技术上花本钱,
下决心抓好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装备现代化,用软环境的优化带动硬环境的完善和提高。
学习大王镇,打破传统人才观念,坚持放心、放手与教育、服务相结合,给能人引路、
解忧、壮胆,让能人脱颖而出,形成一支德才兼备、敢闯敢干的企业家队伍。学习大
王镇,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农村现代化的要求,把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
紧密结合起来,有计划地建设各具特色的经济综合开发小区,吸引农民进区经商办企
业,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学习大王镇,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奋力开拓、真抓实
干、敢创一流的精神。
关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
1994年3月3日,中共东营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决
定》,指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已开始由传统型、松散式向效益型和市场化、产业
化飞跃,在经济体制转换中,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新矛盾、新问题。90年代,全市农
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任务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发展农
村经济,使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尽快赶上并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农民生活由温饱达到
小康。必须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完善经营机制,积极培育农村市场主体;以发展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突破口,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全面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确
立2大类、17大产业(生产性产业:粮油、棉麻、林业、畜牧、水产、果品、瓜菜、建
筑建材、药材、工艺品、花卉;服务性产业:信息、金融、保险、劳务、科技、农机)
作为主导产业;加快农业综合开发,逐步建立国家投入为导向、集体和农民投入为主
体、信贷投入为驱动、外资投入为补充的农业投入新机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大力发展集团型、创汇型乡镇企业,建立乡镇企业发展基金和乡镇企业家奖励制度,
加快经济强乡强村强企业的发展,促进后进地方发展乡镇企业;加速实施科教兴农战
略,逐步增加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稳定、充实农业科技队伍,加强农业科研和先
进适用技术、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东营农校、农广校和农科所的改革与建设;
加快小城镇建设,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健全市、
县、乡、村上下贯通、纵横相连,社区性综合服务与专业化、系列化服务相结合,个
体联合体为补充的社会化服务网络;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快市场建设步伐,健全完善
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
素质。
关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意见
1994年8月8日,中共东营市委、市政府制定《关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意见》,
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大市场、大经济、大外贸观念;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努力扩大出口创汇;采取多种措施,广泛招商引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黄河河
口治理,抓好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利用外资加
快农业综合开发,尽快把黄河三角洲建成现代化农牧渔业商品生产基地;搞好建设山
东第二石油化工基地的科学论证,争取引进和落实一批外向型化工项目;争取国际组
织和外国政府经济技术援助,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扩大开放领域,繁
荣发展第三产业;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办好东营开放开发综合试验区,争
取早日列为国家级开发区;拓宽融资渠道,积极落实外资项目配套资金;搞好智力开
发,培养和引进开放型人才。
关于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意见
1995年6月26日, 中共东营市委、市政府制定《关于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加快乡镇
企业发展的意见》,要求深化乡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规
定乡镇企业实施股份合作制改造的主要形式和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方法,要求市、区
县两级组建资产评估机构,严防改制过程中集体资产流失;至1995年底,全市90%以
上的乡村企业要完成改制工作。各区县、乡镇要依据财力状况建立乡镇企业发展基金,
由乡镇企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收缴和管理,主要用于乡镇企业技术改造、“星火”、
“火炬”和新产品开发项目的实施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出口创汇、高市场占
有率产品的资金配套和补充。大力加强企业管理,苦练内功;提高企业技术、工艺、
装备水平,实施“火炬”、“星火”和新产品开发项目,注重培养和引进人才,不断
提高乡镇企业的整体素质。大胆启用、培养一批有强烈事业心和较强管理能力的企业
家,促进其政治业务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优秀企业家进行表彰奖励,不断
提高乡镇企业家队伍的整体素质。对全市乡镇企业工作实行分乡镇类别控制制度,即
将各乡镇分为乡镇企业综合发展先进乡镇、 一般乡镇和后进乡镇3类,以1993年排队
情况为基础,一年审核一次,并实行相应的奖惩。
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意见
1995年11月2日, 中共东营市委、市政府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
展的意见》,要求:充分认识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办好个体私营企业资金互
助会,在资金上扶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坚决制止“三乱”,切实保护个体私营企
业的合法权益;个体私营企业可以招收合同制工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凡符合增值税一
般纳税人条件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务部门要及时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允许其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为符合一定条件的个体私营企业经营者及其配偶、
未成年子女办理地方城镇户口,要提高个体、私营企业者的社会地位。
关于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三个一”基础工程的意见
1995年12月22日,中共东营市委发出《关于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三个一”基
础工程的意见》,确定1995~1997年在全市农村广泛开展一项创建“十星级文明户”
活动,普遍制定一套村级工作和村民管理制度,集中建设一个集政治教育、科技文化
教育、文体娱乐、群团组织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大院。
“十星级文明户”活动是根据党的现行农村政策和两个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联
系农村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治安、道德风尚等方面的问题,确定为10个方
面的内容,量化为10条标准,并形象地定为五爱星、致富星、文教星、计生星、法纪
星、团结星、新风星、济助星、勤俭星、卫生星等10颗星,以农户为基础,以农民为
主体,实行评比标准、方法、结果三公开,动态管理,一年一评。制定村级工作和村
民管理制度,即组织农村普遍制定上合国法、下顺民意、切合实际、便于执行的村级
工作和村民管理制度,包括组织建设、民主政治制度、经济管理、村规民约、社会治
安、婚姻家庭等,经村民反复酝酿讨论和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后,编印成册,发至每户,
对照执行。 文化大院建设则根据经济、文化的现状,实行统一规划,按3种类型,区
别情况,分步实施。院内设党员教育室(一室多用)、文体娱乐室、图书借阅室、广播
录像室、 体育场、农民业校等4室、1场、1校。坚持“富则富办,穷则穷办,不能不
办”的原则,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不给农民增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