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粮油购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rec=137&run=13

第四章 粮油购销

第一节 经营管理机构

1953年起,国家实施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粮油经营在政府严格的计划管理下进行。
广饶、 利津、垦利3县粮食局,既是掌握全县粮油购销调存加工的经济部门,又是粮
食管理的行政机构。
1965年,为保证油田职工的粮油供应,在东营设立粮食局,属惠民地区行政公署
粮食局领导和管理。
1983年10月,东营市粮食局成立,设办公室、组织人事科、基层教育科、计划统
计科、 市镇供应科、财务基建科、生活服务站,辖广饶、利津、垦利3县粮食局和东
营、 牛庄、河口3区粮食分局,并设立市粮油购销储运公司、粮油议价购销公司、粮
油食品工业公司、 饲料公司。1986年1月,将粮油储运公司、粮油购销公司、饲料公
司由行政管理性公司过渡为独立核算、 自负盈亏的实体性公司。1988年5月,在东营
粮食分局家属管理站的基础上,成立市粮食局劳动服务公司。1987年11月,牛庄区粮
食分局和东营区粮食分局合并。 1992年5月23日,成立市粮油企业集团总公司,与市
粮食局一套机构, 两个牌子。翌年,广饶、利津、垦利3县撤销粮食局,改为县粮油
集团总公司。市粮油总公司设办公室、组织人事部、政治工作部、行业管理部、财务
部、经贸部,下辖市镇粮油供应公司、粮油储运公司、粮油工业公司、饲料公司、粮
油贸易公司、河口粮油公司、市粮局劳动服务公司、东营市粮食干部职工培训学校和
广饶、垦利、利津3县粮食集团总公司。
1995年6月, 重新恢复广饶、 利津、垦利3县粮食局名称。年底,市粮油总公司
(市粮食局)共设有办公室、计划业务科、财务科、审计科、组织人事科、企业管理科。
下辖7个直属公司,3个县粮食局(粮油总公司),56个农村基层粮管所,41个城镇粮油
供应网点,1个军粮供应店,共有干部职工3963人。

第二节 粮油征购

粮食征购
建国初,国家实行农业税征实,按地亩和产量征收粮食。
1953年起,以购代征,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对农户的余粮计划收购,对农村缺粮
户和城镇居民实行计划供应。
1955年,实行“定产、定购、定销”的粮食“三定”政策。1965年,实行粮食征
购基数(即包购)一定3年不变的政策。1971年,实行一定5年不变的征购政策。超购部
分,给予加价30%的奖励。1979年,大幅度提高粮食的统购价格,同时将超购加价调
增为50%。1981年,改变粮食统收统支的管理体制,实行粮食购销差额管理、调拨包
干的办法。 1983年,东营市包购基数为2970.5万公斤,实际完成4386万公斤,超购1
415万公斤。1984年,粮食丰收,商品粮大量增加,全市全年共征购粮食6166万公斤,
超购4163万公斤。
1985年4月1日起,国家取消粮食统购,实行合同定购。定购的品种为小麦、玉米、
稻谷、谷子。合同定购的粮食按“倒三七”比例价收购 (30%按原收购价,70%按原
超购价) ,并继续实行奖售化肥、柴油的政策。由于农民群众当时对合同定购认识不
足,担心国家收购价格低于市场价格,因而影响了合同定购任务的落实。是年,全市
合同定购任务5000万公斤,实际完成3889万公斤,占计划的78%。1986年,适当调整
合同定购任务,增加国家委托代购任务。农民每交售100元钱的粮食,奖售平价柴油4
公斤。国家委托代购的粮食,省对市地按超购价结算,对农民随行就市收购,一般不
低于比例价,最高不超过超购价。1987年,省对合同定购任务再次进行调减,取消国
家委托代购任务,增加粮食议价转平价任务。定购粮食的奖售政策改为每交售1 00公
斤粮食, 奖售优质化肥13公斤、平价柴油3公斤,并在签订定购合同时预发50%的票
证。 分别对玉米、粳稻的定购价格每公斤提高0.02元、0.035元。1988年起,合同定
购任务一包3年不变, 继续实行供应化肥、柴油和发放预定金的政策,并对粮食的定
购价格不断进行调整。 1988年,小麦定购价格提高为每50公斤24.13元;1989年,在
现行定购价的基础上,每50公斤小麦、玉米、粳稻、籼稻、谷子的价格分别提高1.70
元、 1.00元、 6.05元、5.00元、1.00元。1988~1990年,全市合同定购任务共
9750万公斤,议转平任务为8500万公斤。全市3年实际完成合同定购10109万公斤,超
购359万公斤;完成议转平9121.7万公斤,超额621.7万公斤。
1991年, 粮食合同定购改为国家定购。1991~1992年,全市国家定购任务共660
0万公斤,实际完成6908万公斤,超额308万公斤;议转平任务7600万公斤,完成
7600万公斤。1993年,粮食价格全面放开,议转平任务取消。国家将用于扶持粮食生
产而平价供应的化肥、柴油,改为以货币兑付。在收购价之外,将平议价差付给农民,
即为价外加价。 在定购价的基础上,每收购50公斤小麦、玉米分别拨补价外加价4.2
元, 大米拨补5.2元。山东省确定,除继续奖售部分化肥外,每50公斤小麦保护收购
价为32.5元, 价外加价2.85元,预购定金利息0.30元,共计35.65元。1994年,对粮
食的定购价格进行调整,每50公斤小麦(三等冬小麦)、玉米(中等)、粳稻(中等)的定
购价格分别提高至54.00元、41.00元、56.00元。

1983~1995年东营市农村粮食产量、征购情况表
表13-12

┏━━┯━━━━┯━━━┯━━━━━━━━━━━━━━┯━━━━━━━━━━┓
┃ │农业 │粮食总│ 国家征购 │ 购后留置 ┃
┃年度│人 口 │产量 ├─────┬───┬────┼─────┬────┨
┃ │(万人)│(万公│ 合计 │ 占总 │人均负担│ 合 计 │人均占有┃
┃ │ │斤) │(万公斤)│ 产% │(公斤)│(万公斤)│(公斤)┃
┠──┼────┼───┼─────┼───┼────┼─────┼────┨
┃1983│ 120.00 │44614 │4386 │9.8 │36.6 │ 41261 │ 343.8 ┃
┠──┼────┼───┼─────┼───┼────┼─────┼────┨
┃1984│119.63 │ 39612│ 6166 │ 15.6│ 51.5 │ 39073 │ 326.6┃
┠──┼────┼───┼─────┼───┼────┼─────┼────┨
┃1985│ 212.18│ 50010│ 3889 │ 7.8│ 31.8│ 46121│ 377.5┃
┠──┼────┼───┼─────┼───┼────┼─────┼────┨
┃1986│ 121.76│ 53473│ 3232│ 6.0│ 26.5│ 50241│ 412.6┃
┠──┼────┼───┼─────┼───┼────┼─────┼────┨
┃1987│ 120.07│ 59144│ 4014│ 6.8│ 33.4│ 55130│ 459.1┃
┠──┼────┼───┼─────┼───┼────┼─────┼────┨
┃1988│ 118.87│ 58387│ 3322│ 5.7│ 27.9│ 55066│ 463.2┃
┠──┼────┼───┼─────┼───┼────┼─────┼────┨
┃1989│ 110.72│ 59296│ 3329│ 5.6│ 30.1│ 55968│ 505.5┃
┠──┼────┼───┼─────┼───┼────┼─────┼────┨
┃1990│ 123.10│ 62505│ 3458│ 5.5│ 28.1│ 59047│ 479.7┃
┠──┼────┼───┼─────┼───┼────┼─────┼────┨
┃1991│ 121.97│ 82282│ 3507│ 4.3│ 28.8│ 78775│ 645.9┃
┠──┼────┼───┼─────┼───┼────┼─────┼────┨
┃1992│ 122.24│ 60011│ 3401│ 5.7│ 27.8│ 56610│ 463.1┃
┠──┼────┼───┼─────┼───┼────┼─────┼────┨
┃1993│ 120.41│ 87297│ 3250│ 3.7│ 27.0│ 84050│ 498.0┃
┠──┼────┼───┼─────┼───┼────┼─────┼────┨
┃1994│ 116.21│ 87493│ 3250│ 3.7│ 28.0│ 84244│ 724.9┃
┠──┼────┼───┼─────┼───┼────┼─────┼────┨
┃1995│ 113.77│885576│ 4112│ 4.6│ 36.1│ 82027│ 721.0┃
┗━━┷━━━━┷━━━┷━━━━━┷━━━┷━━━━┷━━━━━┷━━━━┛

1995年,省政府确定对东营市停止粮食调入,地区自求供需平衡。为确保全市城镇居
民的粮食供应, 东营市将定购任务由原来的3250万公斤调整为4800万公斤,议转平2
100万公斤。 由于利津县遭受雹灾等原因,全市实际完成定购任务4112.1万公斤,占
计划的85.7%;完成议转平1035.6万公斤,占计划的49.3%。
油脂、油料征购
东营市的主要油料品种有花生、芝麻、棉籽、蓖麻籽等。
建国初,食用油(料) 的购销自由经营。1954年起,国家对油料实行统购统销。1
962年,统购油料实行奖售政策。每交售籽棉150公斤,奖售粮食17.5公斤;交售油脂
(花生、芝麻折油)50公斤,奖售化肥15公斤。1971年,国家规定对完成油料统购任务
后的超购部分给予加价30%的奖励。1979年,油料的超购加价提高到50%。
1983年,改油脂油料统购为按比例加价收购。花生 (包括花生果、花生仁、花生
油) 和芝麻(包括芝麻油)60%按原统购价收购,40%按超购价收购。生产队、户完成
国家收购任务后的余油, 可以上市出售。是年,全市收购花生仁31.76万公斤、棉油
97.54万公斤。1984年,花生、棉花丰收。全市花生果总产达662万公斤,棉花(皮棉)
总产达5381万公斤。 全市收购花生仁41.63万公斤、棉油125.24万公斤。在国家征购
的同时,放开油脂油料市场,实行多渠道经营。
1985年,油脂、油料实行合同定购,定购的品种为花生仁、油菜籽、棉籽。花生
仁、油菜籽按“倒四六”比例价格收购,棉籽按“正四六”比例价格收购。合同定购
的油料继续实行奖售化肥的政策, 每交售50公斤花生仁,奖售平价优质化肥22.5~2
7.5公斤。 是年,由于东营市调整产业结构,压缩棉花种植面积,增加花生等作物面
积,棉花(皮棉) 总产比1984年减少1768万公斤,花生果总产662万公斤。全市花生仁
定购任务50万公斤、棉油125万公斤,实际收购花生仁51.19万公斤、棉油108.01万公
斤,分别占定购任务的102.4%和86.3%。
1988年, 实行粮油购销调拨包干,3年统算。1989年,提高定购食油奖售化肥的
标准, 同时提高油脂油料的定购价格。1990年,再次调整油脂油料的定购价格,每5
0公斤花生仁的定购价格由76.80元提高到96.50元,花生果(50公斤,下同)由54.10元
提高到67.80元,花生油由183.90元提高到231.00元,棉籽油(精炼) 由145.50元提高
到190.00元。1988~1990年,全市合同定购任务为花生仁300万公斤、棉油225万公斤,
实际收购花生仁67.46万公斤、 棉油299万公斤,分别占原计划的22.5%和132.9%
。 1992年9月23日,全市陆续放开粮油价格,实行自由购销。是年,花生仁、棉油
收购分别完成6.41万公斤和36.82万公斤。
粮油议价收购
境内粮油议价收购始于1962年,由供销社根据粮油上市情况适当议购。1963年后,
粮油议购议销业务改由粮食部门经营。1966年后,生产队集体的粮油不再议购,仅对
农民个人剩余的粮食有少量的议购。
1978年后,粮油议价经营得以恢复。随着粮油产量的提高和市场的扩大,粮油议
价经营越搞越活,议购区域越来越广。至1983年,粮食部门议购粮食的范围扩大到省
外,一年即议购粮食2693万公斤。
1984年,除小麦、玉米、稻谷外,其他粮食品种均退出统购统销,故而议购的品
种和数量增加。1986年后,为平衡计划内粮食收支,国家对粮食实行委托代购和议转
平政策,主要通过粮食部门以略低于市场的价格进行议购。1990年,省将国家拨给的
加价款和差价款改拨销区, 由销区自行收购或委托产区代购。东营市议转平任务由2
100万公斤增加到3800万公斤。 1992年,东营市除议转平收购外,增加粮食议转平出
口计划1850万公斤。议购粮食量猛增,议购范围扩大到全国。
1995年,国家加强对粮食的宏观调控,增加粮食议转平任务和议购数量,全市议
购粮食28292万公斤,议购食油192万公斤,分别比1983年增加25599万公斤和170.8万
公斤。

第三节 粮油销售

城镇粮油供应
1953年起, 对城镇非农业人口和饮食、糕点等工商行业用粮实行计划供应。195
4年, 对上述人口和行业的用油实行计划供应。机关、团体、学校、企业职工每人每
月最高0.375公斤, 最低0.25公斤,县城以下一般执行0.25公斤。1955年起,依据劳
力差别、年龄大小、行业不同等,对城镇非农业人口实行粮油定量供应。非农业人口
凭“市镇居民粮油供应证”到粮食部门购买粮油。1961年,城镇居民粮食定量由11.5
公斤调整为12~14.5公斤。
1960年,油田勘探部门在东营勘探期间,正值1959~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石油
工人定量低、劳动强度大,为不误勘探,省、地、县三级粮食部门联合到现场了解情
况, 当场为32120钻井队解决250公斤麦麸,同时给该队每人增加7.5公斤豆饼面和地
瓜干面,解了燃眉之急。1963年,油田干部职工和家属增加到5500多人,为支援油田
的开发建设, 广饶县粮食局于1964年5月在东营设立粮油供应站,专门负责油田职工
的粮油供应。当时供应人口为7015人,月供应粮食17万公斤。油田会战开始后,工人
体力消耗大, 口粮严重不足。粮食部门及时研究,对工种定量进行调整,重新核定7
5个工种的定量标准。调整后油田工人月人均定量22.77公斤(成品粮),比调整前人均
月增加3.52公斤。1965年春,惠民地区粮食局东营粮食分局成立,接管了油田的粮油
供应。针对油田战线长,工人居住分散的特点,当年在各居住点建粮店8处。1966年,
又新建粮店13处。同时,对野外作业的油田工人在粮食品种上给予照顾,适当增加细
粮比例,取消地瓜干供应。1973年,县城以下非农业人口的食油定量由1964年的0.15
公斤增加到0.25公斤。 国庆节和春节, 定量供应人口每节每人补助食油0.1公斤。
1976年, 将油田职工家属点的东风农场、钻井中心村、工农村等8处粮店移交油田管
理经营,改为厂管粮店,其业务仍由地方粮食部门指导。1980年,将国庆节、春节食
油补助分别提高到0.25公斤,1982年又将补助标准提高到0.5公斤。
建市后,由于市政建设、油田开发及各种农转非政策的落实,城镇非农
山东省非农业人口粮食供应工种定量标准表
表13-13 单位:公斤(成品粮)
┏━━━━┯━━━━━━━━━━┯━━━━━━━━━━━━━━┓
┃ │ │ 粮食定量标准 ┃
┃ 类别 │ 等级 ├────┬────┬────┨
┃ │ │ 1995年 │ 1961年 │ 1971年 ┃
┠────┼──────────┼────┼────┼────┨
┃ │ 一级 │ 30 │ 24.5 │ 28 ┃
┃ 特重 ├──────────┼────┼────┼────┨
┃ │ 二级 │ 27 │ 23.5 │ 26 ┃
┃ 体力 ├──────────┼────┼────┼────┨
┃ │ 三级 │ 25 │ 22.5 │ 24.5 ┃
┠────┼──────────┼────┼────┼────┨
┃ │ 一级 │ 24.5 │ 21.75 │ 23 ┃
┃ 重 ├──────────┼────┼────┼────┨
┃ 体 │ 二级 │ 22 │ 19 │ 21`.5 ┃
┃ 力 ├──────────┼────┼────┼────┨
┃ │ 三级 │ 20 │ 17.5 │ 19.5 ┃
┠────┼──────────┼────┼────┼────┨
┃ │ 一级 │ 19.5 │ 16.25 │ 18 ┃
┃ 轻 ├──────────┼────┼────┼────┨
┃ 体 │ 二级 │ 17 │ 15.25 │ 17 ┃
┃ 力 ├──────────┼────┼────┼────┨
┃ │ 三级 │ 14.5 │ 13.75 │ 16 ┃
┠────┼──────────┼────┼────┼────┨
┃ │ 一级 │ 16 │ 13.5 │ 16.5 ┃
┃ 脑力 ├──────────┼────┼────┼────┨
┃ 劳动 │ 二级 │ 15.5 │ 13.5 │ 15 ┃
┃ 者 ├──────────┼────┼────┼────┨
┃ │ 三级 │ 15 │ 13.5 │ ┃
┃ ├──────────┼────┼────┼────┨
┃ │ 四级 │ 13.5 │ 13.5 │ ┃
┠────┼──────────┼────┼────┼────┨
┃ │ 一级(大学生) │ 18 │ 15.5 │ 17.5 ┃
┃ 大中 ├──────────┼────┼────┼────┨
┃ 学生 │ 二级(高中生) │ 17 │ 14.5 │ 16 ┃
┃ ├──────────┼────┼────┼────┨
┃ │ 三级(初中生) │ 16 │ 13.5 │ 15 ┃
┠────┼──────────┼────┼────┼────┨
┃ │居民和十周岁以上儿童│12~14.5│ 11.5 │ 13.5 ┃
┃ 居民 ├──────────┼────┼────┼────┨
┃ 与 │ 六周岁至九周岁 │9~11.5 │8.5~11.│ 10~13 ┃
┃ 儿童 ├──────────┼────┼────┼────┨
┃ │ 三周岁至五周岁 │ 6~8.5 │5.5~7.5│ 7~9 ┃
┃ ├──────────┼────┼────┼────┨
┃ │ 不满周岁至二周岁 │ 3~5.5 │2.5~4.5│ 3.5~6 ┃
┗━━━━┷━━━━━━━━━━┷━━━━┷━━━━┷━━━━┛

业人口迅速增长,粮油供应量也随之增加。1987年底,城镇非农业人口达26.26万人,
年非农业粮食供应量6621万公斤(包括行业等其他用粮) ,分别比1983年底增加8.0 7
万人和2232万公斤。 1988~1990年, 东营市购销调拨3年包干的销售任务指标为246
15万公斤(包括农村销售),实际销售26417万公斤,超销1802公斤,减去超购等因素,
实际超销960万公斤。
1991年5月1日,全面调整粮油销售价格,每50公斤小麦、玉米、特一粉、特二粉、
标准粉、粳米、籼米、小米、花生油、卫生油、豆油分别由13.64元、9.58元、25.00
元、 21.60元、 17.85元、 16.86元、14.20元、13.14元、80.03元、72.00元、
80.00元调整为21.00元、 15.00元、 38.00元、 34.00元、28.00元、32.00元、
26.00元、21.00元、231.00元、190.00元、215.00元;其他粮油品种及副产品的销售
价格也相应进行了调整。这次销售价格调整,适当缩小了粮油购销价格倒挂的差距。
为不降低城镇非农业人口的生活水平,政府采取了给职工、学生以适当补贴的办法。
1992年9月23日至11月10日,全市各县区粮油价格先后放开(军供除外) ,全面进
入市场。1993年11月底,受外地粮价上涨风的影响,东营市出现抢购粮食风,粮食价
格迅速上涨, 特一粉每公斤最高达2.2元。市政府立即组织粮食部门内购外采,充实
粮库;同时动用地方储备粮1000万公斤,以保证城镇居民的粮食供应;各粮店挂牌经
营,对城区居民实行凭证限量限价供应。由于措施得力,很快抑制住市场粮价,平息
了粮食抢购风。1994年6月10日,省政府调整了粮食销售价格,每50公斤特一粉103~
106元,特二粉94~97元,标准粉仍按每50公斤60元执行。价格调整后的头几个月内,
全市一律按最低限价供应面粉。11月底,小麦价格上涨,全市面粉销售价提到最高限
价。
1995年,实行地方首长负责制,粮食供求地区自求平衡。为确保市区居民供应,
全市增加定购粮任务1550万公斤,安排议转平1000万公斤,并从广饶、利津两县调市
区定购粮1540万公斤;同时严格控制销量,城镇居民一律凭证限量限价供应,标准为
每人每月10公斤,大中院校和技校学生每人每月15公斤。这样安排后,市区居民口粮
仍有很大缺口。故自12月始,除离休人员和大中院校学生仍按原标准供应外,城镇居
民的供应标准一律改为5公斤。其余的一律为议价供应。
工商行业用粮销售
1953年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后,对饮食、糕点等行业用粮及旅馆、火车、轮船等项
用粮,实行定额供应。1955年实行按户定量供应。工业用粮,粮食部门核发工商行业
用粮供应证,凭证按月供应;挂面、生面条等粮食复制品实行凭粮票购买。食品业用
粮,采取卖光脱销的办法。1958年下半年开始,对饮食业一律凭粮票供应粮食。
1971年,对饮食、糕点实行“用多少粮食收多少粮票”的办法,工业酿造大力开
展节约代用,同时规定,麸皮、细糠顶粮食指标供应。从70年代开始,行业用粮逐年
增加,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商行业发展较快,粮食供应量随之增加。
1983年,糕点、饮食业粮食供应量达到524万公斤。
建市后, 随着城镇非农业人口、流动人口大量增加,行业用粮大幅度增加。198
4年起,对饮料酒用粮改供议价粮,当地没有议价粮,可供应加价粮(即按超购价加费
用) 。对工商行业用粮(油),以1983年粮食年度实际销售为基数,基数内的供应平价
粮,超过基数的供应议价粮和议价、半高价油。1985年,工业用粮一律改为议价供应。
1986年,省粮食局规定,对饮食、酿造、副食用粮(油),继续实行计划供应,不
足部分酌情增拨;对接待、旅游、外事和火车、轮船、飞机等旅客餐厅(车)、站用粮
(油),改为议价供应。1987年,全市糕点、饮食粮食销售为1121万公斤,比1983年增
加597万公斤。
1991年起,对饮食、糕点、酿造用粮油,一律改为议价供应,并清理收回铺底粮。
农村粮油销售
1953年始,对灾区缺粮农民、粮食产区常年缺粮农民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区的缺粮
农民实行粮食统销。1954年,对农村缺油户实行食油统销。具体标准为,未种植油料
作物的缺油户按每人每年1.5公斤食油供应; 有部分油料但不足全年留用量的,全年
每人补足到1.5公斤。凭年度内发放的购油证供应(次年改为凭票供应) 。1955年,对
农村缺粮户实行定销,每年核定一次。
1959~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粮食和油料产量大幅度下降,国家无足够的粮油安
排统销。除对渔民、盐民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区的农民合理供应、重灾区给予必要照顾
外,对粮产区的农民一般不再供应粮油。
1965年,粮食丰收,农民分配的口粮和统销标准有所增加,但仍严格控制在农村
的粮食统销。对油田职工的“大庆式户口”(仍属农业户口)家属,从农村统销指标中
每人每月供应原粮13.5公斤、食油0.05公斤。1966~1970年,共供应油田“大庆式户
口” 原粮235万公斤。1971年,油田“大庆式户口”家属生产的粮食全部达到自给,
国家停止对其供应粮食(1986年停止食油供应) 。1979年,农村中每人每年口粮不足1
50公斤的由国家统销粮补足。
1983年,东营市改变过去的统销政策,在农村基本只购不销粮食。确需销售的,
区别不同情况,采用统销、借销和议销的办法:对库区、城郊、矿区的无地、少地农
民和渔民、盐民,仍实行统销;对有余粮和粮食自给的队、户因受灾暂时缺粮的,国
家给予借销;对不按计划种植或因浪费粮食等原因造成缺粮的,由其自行解决或由国
家供应议价粮。1983~1984年,对农村缺粮人口销售粮食共1918万公斤。1985年4月,
将供应农村所有粮食的销售价格调整到比例收购价,实行购销同价。价格调整后,供
应农村的粮食仍按计划凭证供应。1985~1992年,全市农村缺粮人口的粮食销售比较
平稳,除1990年销售1453万公斤外,其他年份销售量一般在500~700万公斤。
1994年, 全市遭受暴风雨和冰雹袭击。市政府分配各县区供销粮250万公斤,并
于4月、6月动用国家专储粮500万公斤、300万公斤在各县区销售,解决了受灾农民的
缺粮问题。

1983~1995年东营市粮食销售情况表
表13-14
单位:万人、万公斤

┏━━┯━━━┯━━━━━━━━━━━━━━━━━━━━┯━━━━━━━━━━━━━━┓
┃ │ │ 城镇供应 │ 农村统销 ┃
┃年度│合计 ├───┬──┬───┬───┬──┬──┼──┬──┬──┬──┬──┨
┃ │ │定量 │小计│定量人│工商行│饲料│其 │小计│缺粮│奖 │专项│其他┃
┃ │ │人口 │ │口供应│业用粮│ │它 │ │农民│售粮│用粮│ ┃
┠──┼───┼───┼──┼───┼───┼──┼──┼──┼──┼──┼──┼──┨
┃1983│12209 │18.19 │4389│ 3509│809 │44 │27 │7820│949 │6563│104 │ 204┃
┠──┼───┼───┼──┼───┼───┼──┼──┼──┼──┼──┼──┼──┨
┃1984│13513 │19.53 │4918│ 3817│ 884│ 106│ 111│8595│969 │7502│48 │ 76┃
┠──┼───┼───┼──┼───┼───┼──┼──┼──┼──┼──┼──┼──┨
┃1985│5692 │21.66 │4982│ 3981│ 908│ 45 │ 48│ 710│619 │ 76│ 3 │ 12┃
┠──┼───┼───┼──┼───┼───┼──┼──┼──┼──┼──┼──┼──┨
┃1986│ 6648│23.80 │6006│ 4690│ 1265│ 6 │ 45│ 642│630 │ │ │ 12┃
┠──┼───┼───┼──┼───┼───┼──┼──┼──┼──┼──┼──┼──┨
┃1987│ 7118│26.26 │6621│ 5038│ 1469│ 65│ 49│ 497│492 │ │ │ 5┃
┠──┼───┼───┼──┼───┼───┼──┼──┼──┼──┼──┼──┼──┨
┃1988│ 8653│28.43 │8148│ 6121│ 1714│ 263│ 50│ 505│479 │ │ │ 26┃
┠──┼───┼───┼──┼───┼───┼──┼──┼──┼──┼──┼──┼──┨
┃1989│ 8598│31.16 │7867│ 5835│ 1921│ 76│ 35│731 │682 │ │ │ 49┃
┠──┼───┼───┼──┼───┼───┼──┼──┼──┼──┼──┼──┼──┨
┃1990│ 9167│32.17 │7623│ 6766│ 801│ 30│ 26│1544│1453│ │ │ 91┃
┠──┼───┼───┼──┼───┼───┼──┼──┼──┼──┼──┼──┼──┨
┃1991│ 8362│32.83 │7693│ 7640│ │ 9 │ 44│ 669│ 630│ │ │ 39┃
┠──┼───┼───┼──┼───┼───┼──┼──┼──┼──┼──┼──┼──┨
┃1992│ 8481│35.45 │7725│7700 │ │ 3│ 22│ 765│ 753│ │ │ 3 ┃
┠──┼───┼───┼──┼───┼───┼──┼──┼──┼──┼──┼──┼──┨
┃1993│ │38.00 │ │ │ │ │ │ │ │ │ │ ┃
┠──┼───┼───┼──┼───┼───┼──┼──┼──┼──┼──┼──┼──┨
┃1994│ │42.54 │ │ │ │ │ │ │ │ │ │ ┃
┠──┼───┼───┼──┼───┼───┼──┼──┼──┼──┼──┼──┼──┨
┃1995│ │47.20 │ │ │ │ │ │ │ │ │ │ ┃
┗━━┷━━━┷━━━┷━━┷━━━┷━━━┷━━┷━━┷━━┷━━┷━━┷━━┷━━┛

注:表中“空格”为当年无统计。

1983~1992年东营市食油销售情况表
表13-15
单位:万公斤

┏━━━┯━━━┯━━━━━━━━━━━━━━━━┯━━━━━━━━━━━┓
┃ │ │ 城镇供应 │ 农村统销 ┃
┃ 年度│合计 ├───┬───┬────┬───┼───┬───┬───┃
┃ │ │小计 │定量人│工商行 │其 他 │小计 │缺油农│其他 ┃
┃ │ │ │口供应│业用油 │ │ │民供应│ ┃
┠───┼───┼───┼───┼────┼───┼───┼───┼───┨
┃1983 │157.60│134.60│ 67.89│65.92 │ 0.79 │22.97 │3.16 │19.81 ┃
┠───┼───┼───┼───┼────┼───┼───┼───┼───┨
┃ 1984│183.07│177.38│ 94.12│ 80.62 │ 2.64│ 5.69│ 5.24│ 0.45┃
┠───┼───┼───┼───┼────┼───┼───┼───┼───┨
┃ 1985│201.63│194.80│106.61│ 81.84│ 6.35│ 6.83│ 6.73│ 0.10┃
┠───┼───┼───┼───┼────┼───┼───┼───┼───┨
┃ 1986│220.44│214.25│105.23│ 102.75│ 6.27│ 6.19│ 6.10│ 0.09┃
┠───┼───┼───┼───┼────┼───┼───┼───┼───┨
┃ 1987│223.50│219.62│ 97.64│ 120.12 │ 1.86│ 3.88│ 3.76│ 0.12┃
┠───┼───┼───┼───┼────┼───┼───┼───┼───┨
┃ 1988│283.60│278.99│127.47│ 15006 │ 1.46│ 4.61│ 4.31│ 0.30┃
┠───┼───┼───┼───┼────┼───┼───┼───┼───┨
┃ 1989│307.56│298.63│154.79│ 142.24│ 1.60│ 8.93│ 8.85│ 0.08┃
┠───┼───┼───┼───┼────┼───┼───┼───┼───┨
┃ 1990│285.45│279.65│210.99│ 67.11│ 1.55│ 5.80│ 5.71│ 0.09┃
┠───┼───┼───┼───┼────┼───┼───┼───┼───┨
┃ 1991│242.59│231.79│229.77│ │ 2.02│ 10.80│ 10.65│ 0.15┃
┠───┼───┼───┼───┼────┼───┼───┼───┼───┨
┃ 1992│169.24│169.24│168.49│ │ 0.75│ │ │ ┃
┖───┴───┴───┴───┴────┴───┴───┴───┴───┚

注:1993年后主要为议价销售。

粮油议价销售
1962年,粮油议价销售业务由供销社开展起来。议销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余缺调剂,
改善粮油供应。1963年,议价粮油归口粮食部门,议价粮油经营主要补充食品、酿制
和其他行业用粮的不足以及供应灾区补充农民口粮。
1981年,实行粮食购销差额管理、调拨包干办法后,各地如出现收支包干逆差,
从议价粮食弥补,扩大了议价粮支出的范围。1983年后,粮食部门在议价粮油经营中
以销促购,以购保销,积极扩大销售领域,实行多渠道经营,既销原粮、成品粮,又
销熟食、粮油复制品,粮油议价销量有较快增长。
1984年后,工商行业用粮由平价供应逐渐改为议价供应。1985年,工业用粮改为
议价供应。1986年,火车、轮船、飞机旅客用粮改为议价供应。至1991年,行业用粮
全部由统销改为议价供应。粮价放开,议价粮油销售数增长较快,除定量人口每月平
价供应粮食10公斤外,其余全部是议价粮油销售。
1995年,全市议销粮食17668万公斤,议销食油174万公斤。

第四节 粮油调运

粮油调拨
解放战争时期,境内各县均调运出大批粮食支援前线。建国初,境内仍有粮食调
出。1959~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及以后,由于自然灾害严重、土地返碱、粮食产量低
下、胜利油田开发占地和外来人口大量增加等原因,东营境内大部分地区年年有粮油
调入任务,只有广饶县在正常年景下有部分粮食调出。
1983年前,实行省统一调拨计划和购销差额管理、调拨包干的办法。调拨包干一
定3年,丰歉年度有增有减,但3年统算时,调出总数必须完成,调入总数不得突破。
1986年,粮食调拨包干改为一年一定。1988年,为有利于粮食综合平衡,粮食调拨包
干又实行一定3年, 食油调拨计划仍一年一定。1993年,由于东营市粮食人均占有量
增多,议转平和定购粮食增加,故不再调入粮食。1995年,为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粮
食定购权收归中央。为平衡市内粮食,实行地方储备粮调拨办法,由市统一从广饶、
利津调拨原粮或成品粮。
无论统一调拨还是调拨包干和储备粮调拨,调拨计划都先由市粮食主管部门根据
粮油购销情况提出年度计划,经省审查批准,下达年度粮油指标,市按季按月编制出
调拨计划,具体组织实施调拨任务。
东营市1983年调入粮食10691万公斤, 调入食油76万公斤。1992年,调入粮食48
44万公斤,调入食油54万公斤。1993年,结束了自外地调入粮油的历史。
粮油运输
建国初期,粮油调拨靠河船、马车运输。1958年,惠民地区在张店建立转运站。
省内调拨运输由转运站用火车运至博兴小营站, 再用汽车、马车运至各用粮点。196
6年, 为保证油田粮油供应,粮食部门在东营火车站设立了粮油中转站,外地调入的
粮油由火车运至中转站后,再由汽车运送各粮站。1983年,为适应胜利油田开发的需
要, 将粮油中转站扩建为南站、北站,并建成容量500万公斤的仓库和容量为76万公
斤的油罐各一座,使铁路运输与储藏相配套。

1983~1992年东营市粮油调拨情况表
表13-16
单位:万公斤

┏━━┯━━━━━━━━━━━━━━━━━┯━━━━━━━━━━━┓
┃ │ 粮食 │ 食油 ┃
┃年度├──────────┬──────┼─────┬─────┨
┃ │调入 │调出 │调入 │ 调出 ┃
┃ ├──┬───┬───┼──┬───┼──┬──┼──┬──┨
┃ │省外│ 市外 │市内 │市外│市内 │市外│市内│市外│市内┃
┠──┼──┼───┼───┼──┼───┼──┼──┼──┼──┨
┃1983│3716│3660 │ 3315 │412 │ 2104│ 1 │ 75 │ │48 ┃
┠──┼──┼───┼───┼──┼───┼──┼──┼──┼──┨
┃1984│1611│ 5100 │ 1998│211 │ 1820│ 52│61 │ 32 │ 80┃
┠──┼──┼───┼───┼──┼───┼──┼──┼──┼──┨
┃1985│ 2 │ 4473│ 10328│ 261│ 10183│56 │ 64│ │ 63┃
┠──┼──┼───┼───┼──┼───┼──┼──┼──┼──┨
┃1986│ 56│ 4323│ 9845│ │ 10022│107 │ 90│ │ 90┃
┠──┼──┼───┼───┼──┼───┼──┼──┼──┼──┨
┃1987│ │ 3183│ 13535│ 7│13355 │ 119│ 104│ │ 104┃
┠──┼──┼───┼───┼──┼───┼──┼──┼──┼──┨
┃1988│ │ 3402│ 17556│ 5│ 17900│ 145│ 118│ │ 124┃
┠──┼──┼───┼───┼──┼───┼──┼──┼──┼──┨
┃1989│ 18│ 3373│ 13653│ 8│ 13425│ 161│ 137│ │ 143┃
┠──┼──┼───┼───┼──┼───┼──┼──┼──┼──┨
┃1990│ 41│ 1203│ 14359│ │ 14507│ 174│ 158│ │ 147┃
┠──┼──┼───┼───┼──┼───┼──┼──┼──┼──┨
┃1991│ │ 776│ 11612│ 1│ 11621│ 178│ 121│ │ 120┃
┠──┼──┼───┼───┼──┼───┼──┼──┼──┼──┨
┃1992│ │ 323│ 4521│ 163│ 4489│ 21│ 33│ │ 13┃
┠──┼──┼───┼───┼──┼───┼──┼──┼──┼──┨
┃合计│5444│ 29816│100722│1068│ 99426│1014│ 989│ 32 │ 932┃
┗━━┷━━┷━━━┷━━━┷━━┷━━━┷━━┷━━┷━━┷━━┛

1963~1983年,主要用胜利油田的汽车运送粮油,市内调拨用交通运输部门的车辆运
输。 东营粮食分局仅有汽车5部,25吨位。1986年,成立东营粮食车队,归市粮油储
运公司管理,吨位增至80个。1990年,对车辆进行更新,吨位增加50个。随着议价粮
油经营的开展,粮油运输业务量不断增加,市属公司、厂及县、区粮局、粮所也都增
添了运输车辆。1995年,全市粮食部门拥有各种运输车辆152部,共有吨位456个。

第五节 粮油仓储

粮油储存
建国初,境内所建粮仓主要是土木结构和砖瓦结构的房式仓。1953年,广饶县在
六户建苏式仓2座, 容量300万公斤。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境内粮仓不断增多。195
3~1983年, 先后建设了砖拱仓、房式仓、简易仓、苏式仓、立筒仓,总容量8300万
公斤。
1984年,粮食丰收,粮仓不足,部分粮食露天存放。1985年起,粮食部门千方百
计自筹资金,加快仓房的改造和建设,不断改善粮食的仓储条件。至1990年,改造和
新建仓房总容量12213万公斤。 1991年后,全市定量人口大量增加,粮食产量逐年增
长,新增国家储粮和地方储粮,原有仓房容量已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国
家商业部、省粮食局于1992年批准东营市新建国家粮食储备库。仓容为8000万公斤的
仓房, 投资由中央、地方各负担50%。1995年7月,第一期工程2400万公斤容量的仓
房竣工并投入使用, 缓解了仓容严重不足的矛盾。至1995年底,全市仓库总容量达1
6878万公斤。
在粮食保管上,粮食部门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并举”的方针,不断改进措施,
确保无虫蛀、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50年代,多采取铺沙垫坯、趁热入仓、密闭
门窗的储粮方法。对仓库内的粮食不断进行暴晒、冷冻,或用药剂薰蒸,以达到灭虫
抑菌的效果。60年代,对粮库剔刮嵌缝,擦拭梁檩,达到仓内面面光。粮食入库后,
立即用干沙密闭,达到上不漏、下不潮。仓房门口喷撒“六六六”药粉,严防害虫从
仓门爬入。70年代,推广塑料薄膜密封法,以防潮、灭虫。80~90年代,全面推广低
湿、低氧、低剂量、高温的“三低一高”的储粮方法,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在科学储粮的同时,仓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市、县每年春、秋两次普查,粮所、
粮站、粮库3天一小查,5天一大查,做到有仓必查,有粮油必查。每次检查结果,均
要登记造卡。粮所、粮店、粮库配有专职保卫人员和保卫组织,昼夜站岗巡逻,轮流
值班护仓。各点消防器材齐全,专屋存放,专人管理。1995年,全市“四无粮仓”达
到100%。
国代民储
国家仓库代社队存粮始于1963年,即把余粮较多的生产队粮食暂时收到国库,代
为储藏。生产队提取时可以付保管费提粮,亦可以质论价提款。1979年后,农村实行
责任制,不再实行国代民储。1988年,广饶县粮食局在国代民储的基础上,参照银行
储蓄办法,实行“两代一换”,即代农储粮、代农加工和品种兑换,办起“粮食银行”。
农民按照“存粮自愿,取粮自由”的原则存粮、加工和兑换。粮食部门可将长期储粮
借用作为议价销售, 变粮为钱,进入粮食流通过程。至1991年,全县代农储粮3 500
万公斤,代加工面粉2600万公斤,食品兑换1300万公斤。粮食企业充实流动资金1700
万元。 此做法在全市推广后,到1995年,全市代农储粮4327万公斤,品种兑换1 925
万公斤。
食油储存
1964年, 广饶县粮食局在石村粮食转运站砌油池2座,容量10万公斤,1968年,
又在城关粮所建石砌油池1座, 容量10万公斤。70年代境内各县粮食部门将一些旧油
桶加工成油罐,分别放于粮所、粮站、粮店储存食油。
1984年后,随着油脂收购和供应量的增加,各县、区先后加工了部分钢板油罐。
1989年, 市粮油储运公司在转运站新建大型钢板油罐5个,容量90万公斤,并实现油
脂装卸机械化。1995年,全市油罐总容量达114万公斤。

第六节 粮油加工

粮食加工
建国初期,粮食部门供应给国家职工的口粮全是原粮,由用粮单位自己用石磨加
工面粉。1956年,广饶县为满足打渔张水利工程与县直机关用粮的需要,将济南一个
公私合营磨坊迁至石村, 建立公私合营广饶县联合粮食加工厂,年生产能力29.27万
公斤。 1958年,利津县将青岛1处公私合营磨坊迁至利津县城东南街,成立利津面粉
厂,年生产能力150万公斤。1965年,利津面粉厂迁至粮食局南院,以125型磨粉机替
代中岛式小钢磨, 年生产能力提高到325万公斤。同年,垦利县孤岛面粉加工厂建成
投产, 年生产能力400万公斤,解决了孤岛驻军和城镇居民的成品粮供应问题。1966
年, 公私合营广饶县联合粮食加工厂迁至广饶县城,更名为广饶县面粉厂,新安装5
台辊式125型磨粉机,淘汰原中岛式小钢磨,日生产能力提高到1万公斤。1970年7月1
日,东营面粉厂建成投产,年生产能力1875万公斤,基本保证了胜利油田职工、家属
和地方企事业单位的成品粮供应。1974年,广饶面粉厂将125型磨粉机更新为350型磨
粉机,日生产能力提高到3万公斤。1976年5月,东营粮食分局与胜利油田双方投资建
立的稻谷加工车间投产,日产大米3万公斤。1982年7月,东营面粉厂扩建的加工车间
投产。该车间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国家定型设备,日生产能力15万公斤。同年,东
营面粉厂被列为山东省粮油工业重点厂。
1983年,垦利县将孤岛面粉厂报废,在县城驻地(双河镇) 新建面粉厂1处,总投
资46万元, 日处理小麦22.5万公斤。1987年5月,利津县在原城关镇粮所新建的
面粉厂投产,总投资110万元,日生产能力12万公斤。同年,广饶面粉厂投资300万元,
安装了GFM-500型气压磨粉机, 将原面粉加工车间改造成为年生产能力5000万公斤的
等级粉车间。1989年1月正式投产,当年实现利税132万元。1992年,又投资1400万元,
购进90年代国内定点消化吸收产品GFM-1000型气压磨粉机, 建成年生产能力500 0万
公斤的专用粉车间,能生产高筋特一粉、高筋特二粉、饼干粉、方便面粉等十几个品
种。 1994年,利津县面粉厂投资60万元,新建大米生产车间,日产能力3万公斤。同
年, 东营面粉厂被省消费者协会评为“全省工商企业信誉调查百优单位” ,生产的
“新柳牌”特一粉、特二粉获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银奖。1995年,广饶面粉厂QC工艺
小组获国家内贸部和山东省优秀质量管理称号,生产的特一粉、特二粉分别被评为市
优良产品、优质产品。
1995年,全市粮食系统面粉生产能力13160万公斤,固定资产11645万元,工业总
产值10614万元,分别是1985年的1.9倍、34.9倍和8.1倍。
建国前与建国初,境内加工面粉的机具一直沿用石碾、石磨,以人推、畜拉为动
力。1956年,公私合营广饶县联合粮食加工厂建立后,中岛式小钢磨代替了石磨,柴
油机、电动机取代了人、畜力。60年代末,利津、垦利、东营等地陆续建起机制面粉
厂、米厂,以单式对轧型磨粉机替代了中岛式磨粉机。筛麦机、洗麦机、刷麸机、打
包机等辅助设备配套,机械化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
1974年后,按照省粮食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筹集资金、统一筹备材料、
统一订购设备”的指示精神,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定型设备,对粮食加工企业的厂
房和工艺设备进行整体技术改造。 广饶、利津面粉厂先后更新辊式350型磨粉机,年
产能力分别提高2倍和1倍以上。同时,广饶、东营面粉厂对生产工艺进行了技术革新,
原粮、成品粮输送由升运改为气力输送,并安装了成品包装输送带和打包自动磅,减
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车间粉尘含量。1976年,东营面粉厂改建稻谷加工车间。
原粮提升、成品回笼采用管道式全风运的新技术;在生产上采用“两筛、两笼、两净、
一清” 的新工艺,产品合格率达到100%;自制大米包装自动磅,实现稻谷加工机械
化和半自动化,年产能力提高9倍。
1985~1995年,广饶、利津、东营等面粉厂进行又一轮整体技术改造,厂房规模
扩大,生产能力提高,生产设备先进,全部采用气压磨粉机和气力输送,自动化半自
动化程度提高,具有90年代先进水平。
油脂加工
1952年后,广饶建立辛集油棉加工厂,利津县建立利城、陈庄油棉加工厂,境内
始用机器加工豆油、棉籽油。60年代初,公私合营广饶县联合粮食加工厂购进小油磨
1台, 是为境内用动力机械加工香油之始。70年代前,境内粮食部门没有油脂加工厂
(车间),食油供应主要靠收购个体和生产队集体油坊和供销社油脂加工厂的产品。
1974年,东营面粉厂利用原来的面条车间安装了石磨、炒锅、蹲油锅加工香油,
日产香油180公斤。 1983年,广饶面粉厂安装了半自动化机械加工香油设备,日加工
芝麻1200公斤, 日产香油540公斤。粮油放开经营后,粮食部门的香油加工车间相继
下马停产。1991年,利津县粮食局接收了原属县经委管辖的利津县油脂化工厂。经过
进行整体改造,年处理原料1400万公斤。为加快油脂工业发展,市粮食局1994年筹建
“东营市植物油厂”,运用先进的浸出和精炼设备生产,1995年12月破土动工。
粮油食品加工
东营市粮食部门开展粮油食品生产经营始于1981年,根据省粮食局关于搞好口粮
转化,大力发展大众化食品,实行粮食深加工,走出粮食单一经营的老路子的要求,
首先在城镇粮店开始实施,主要品种有油条、馒头、烧饼等大众化食品。1984年,粮
油食品产量达到206.4万公斤。 随着粮油生产的发展,为满足城镇居民生活的需要,
粮店食品生产规模逐步扩大。至1992年,粮价放开,城镇粮店食品产量达到1376.5万
公斤,比1984年增加1170.1万公斤。1984年,农村粮所食品生产经营量仅71.6万公斤。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粮所食品生产经营迅速发展,1992年,食品产量达到
2499.7万公斤, 比1984年增加2428.1万公斤。1983年前,广饶、东营、利津3处面粉
厂建有面条加工车间。1987年,市粮食局建成东营市粮油食品厂,引进日本面包生产
线和国产面条生产线。广饶、利津对原有面条车间进行技术改造,并从面粉厂分离,
建成粮油食品厂。1992年,工业食品生产量达到251.3万公斤,比1984年增加181.5万
公斤。 1992年, 全市工业、城镇粮店、农村粮所食品生产量达到3876.2万公斤,比
1984年增加3528.4万公斤。1993年起,粮价全部放开,胜利油田食品工业兴起,个体
和私营食品参与市场竞争,粮食部门粮油食品生产经营滑坡。1994年,广饶县粮食局
建成方便面加工车间,生产各种方便面和饼干,使粮油食品工业发展到一个新水平。
至1995年,全市粮食系统粮油食品产量2626万公斤,比1992年减少1250.2万公斤。

第七节 饲料加工

解放战争时期,境内粮食部门的饲料工作主要是对军队马匹草、料的征收、加工
和供应。建国后至70年代末,继续担负着军马草、料的征收工作。随着军队装备的发
展,军马逐渐退役。至80年代初,粮食部门不再征收军马草料。
1982年后,部分粮管所为适应农村畜牧业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原料充足的特点,
开始加工饲料,为农村饲养户提供服务。当时,技术设备较落后,多是以旧仓房为车
间, 使用粉碎机或时产1吨以下的小型机组,将麸皮、玉米、棉饼等按比例加入添加
剂加工而成配合饲料和混合饲料。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禽畜饲养规模越来越大,饲料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为
加快粮食转化,满足农村饲养户的需要,市粮食局于1986年建成年班产4000吨的饲料
厂。1988年和1989年,利津县粮食局和广饶县粮食局分别建成年班产5000吨的饲料厂。
至1995年, 全市饲料产品达6个系列24个品种,产量达1366.1万公斤,比1986年增加
1020.4万公斤。

1986~1995年东营市粮食系统饲料工业生产情况表
表13-17
单位:万公斤

┏━━┯━━━━━━┯━━━━━━┯━━━━━━┯━━━━━━┓
┃年度│ 合计 │ 市饲料厂 │利津饲料料厂│ 广饶饲料厂┃
┃ ├──┬───┼──┬───┼──┬───┼──┬───┨
┃ │年班│实际 │年班│实际 │年班│实际 │年班│实际 ┃
┃ │产 │生产 │产 │生产 │产 │生产 │产 │生产 ┃
┠──┼──┼───┼──┼───┼──┼───┼──┼───┨
┃1986│ 400│ 345.7│ 400│ 345.7│ │ │ │ ┃
┠──┼──┼───┼──┼───┼──┼───┼──┼───┨
┃1987│ 400│ 407.5│ 400│ 407.5│ │ │ │ ┃
┠──┼──┼───┼──┼───┼──┼───┼──┼───┨
┃1988│ 900│ 651.4│ 400│ 474.7│ 500│ 176.7│ │ ┃
┠──┼──┼───┼──┼───┼──┼───┼──┼───┨
┃1989│1400│ 998.2│ 400│ 539.7│ 500│ 290.9│ 500│ 167.6┃
┠──┼──┼───┼──┼───┼──┼───┼──┼───┨
┃1990│1400│ 931.6│ 400│ 534.8│ 500│ 121.8│ 500│ 275.0┃
┠──┼──┼───┼──┼───┼──┼───┼──┼───┨
┃1991│1400│1142.7│ 400│ 615.6│ 500│ 189.8│ 500│ 337.0┃
┠──┼──┼───┼──┼───┼──┼───┼──┼───┨
┃1992│1400│1308.6│ 400│ 499.4│ 500│ 327.9│ 500│ 481.3┃
┠──┼──┼───┼──┼───┼──┼───┼──┼───┨
┃1993│1400│ 935.7│ 400│ 612.3│ 500│ 222.3│ 500│ 101.1┃
┠──┼──┼───┼──┼───┼──┼───┼──┼───┨
┃1994│1400│ 758.4│ 400│ 254.3│ 500│ 167.6│ 500│ 336.5┃
┠──┼──┼───┼──┼───┼──┼───┼──┼───┨
┃1995│1400│1366.1│ 400│ 490.8│ 500│ 415.4│ 500│ 45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