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城镇体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rec=121&run=13

第一章 城镇体系

东营市的城镇体系,主要由两大类城镇组成:一类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经长期自然发
展形成的地方城镇,另一类是60年代石油开发以来依托油田形成的石油矿区城镇。东
营市成立后,加速了两种不同经济基础城镇体系的融合。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一座特
色浓郁、现代化的滨海石油城已初具规模。

第一节 建市前城镇体系

地方城镇
境内既有孕育灿烂古代文明的沃土,也有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这一鲜明的地域
特征使地方小城镇建设也呈现或古老或年轻的不同特色。
市域南部和西部成陆和开发较早,城镇体系形成的历史悠久。南部广饶县,春秋
战国时期为齐国乐安之地,在县城西北有乐安故城遗址。西汉时建置广饶县,隋改千
乘,并迁至今广饶县城城址。明万历年间,广饶城垣由土筑改为砖砌,“城周九里有
余,高二丈四尺,堞一千六百八十九”。至解放初期还保存有部分城垣。市域西部的
利津县,金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 以永利镇升置利津县。清康熙年间,利津县
城“城周围七里十八步,筑土为之”。明清时期,利津县境内之铁门关曾是盛极一时
的港口和重要关津,其土城方圆五华里,住户千余,内设两街,店铺林立。清咸丰五
年(1855年),黄河穿运夺济自利津入海,至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铁门关被黄河淤
废。随着黄河航运的衰落,利津县城也失去黄河尾闾重要港口的经济地理优势,县城
建设发展缓慢。
市域东部和北部,多为近代黄河三角洲地域,成陆较晚,城镇体系形成的历史也
较短。这片土地主要包括垦利县、河口区以及利津县东部和东营区东部,其大部分地
域为原利津县地,俗称“利津洼”,东部沿海地区亦称“孤岛”,系清咸丰五年 (18
55年) 黄河自此入海以来携沙淤积而成的新大陆。所谓“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即
指这一地区。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著名的中共垦区根据地。当时,该地区的中心城
镇永安镇(又称“八大组”),曾是中共清河区委、行署、军区及中共垦区工委等机关
和后勤单位驻地, 鼎盛时期驻地人口3万多人。随着全国的解放和中共各机关后勤单
位的迁出,永安镇又复归小集镇面貌。1943年,在垦区基础上改建垦利县,但由于当
时战争环境,县直机关无固定驻地。1945年,正式定居陈庄(今属利津县),也未进行
城关镇建设,各机关多借住民房。当时,这一地区基本处于地旷人稀的不发达状态。
解放后,广饶、利津两县区划变动较小,城镇建设稳定发展,基本形成以两县城
关镇为中心,以县辖乡镇(区、公社)机关驻地为次中心的小城镇体系。垦利县区划多
变,城关镇先后设置在陈庄、友林,1965年迁至西双河后,逐步展开较正规的城区规
划建设。50年代,政府曾在孤岛一带移民安垦,并且相继在新生地带建立广北、黄河、
渤海、五一等大型国营农场。60年代,建立山东省共青团孤岛林场和济南军区军马场。
特别是60年代初在这一地区进行石油开发以来,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改善,石
油生产和石油工人生活形成新的需求动力, 促进了地方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至1 983
年底,广饶县城建成区3.92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人;利津县城建成区2.2平方公里,
总人口1.49万人; 垦利县城建成区2.03平方公里,总人口2万人。当时,全市除各县
城关镇外,地方所属人口规模超过5000人的乡镇或集镇有六户、广北、永安、胜利、
西宋、陈庄,其中陈庄镇人口过万人。
石油矿区城镇
60年代以来,随着胜利油田的发现和开发,一批石油矿区城镇或居民点如雨后春
笋般在黄河三角洲上涌现,境内形成地方城镇与石油矿区城镇并存的格局。
石油矿区城镇中,形成最早、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是以石油会战指挥部机关驻
地东营村一带为核心建设的“基地”(即东营市西城),后东营市之名也由此而得。
石油会战初期,广饶县辛店公社东营村一带没有电,没有像样的路,只有一些零
落分布在茫茫盐碱滩上的破旧土屋。会战指挥部借住东营村农民土房办公,大部分参
加会战的干部、职工住帐蓬、“地窝子”(半地上、半地下的较为原始的临时建筑)、
苇箔简易房,有的就临时住在农民的牛棚、羊圈里。1963年,会战指挥部在东营村南
建起3万平方米的四合院。 指挥部周围,建了报社、机关车队、地质室、电测队、机
修车间、材料供应站、运输大队、油建大队、采油指挥部、钻井指挥部、供应指挥部、
运输公司、管子站等单位。当时,基地商业服务设施极为简陋,街道为土路,建筑物
主要是简易砖瓦平房和“干打垒”土房。随着会战规模的扩大,基地机构、人员不断
增加,办公和生活用房建设加快,水、电、暖、商店等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也逐
渐完善。 1963年,建成基地南北向主要通道也是基地第一条柏油路--泰山路。196 5
年,建成会战指挥部最大的会议场所--用竹片搭成的1000平方米的建筑物,人称“竹
板礼堂”。同年,为服务油田,惠民行署设立东营办事处,并建设了一批简易的配套
服务设施。1966年,建成基地东西向主要通道--泰安路。1967年,建成基地第一座楼
房--气象观察楼。1969年,北京石油学院(先后改名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大学)迁址东
营, 校址位于泰安路南侧。至60年代末,基地建成区约5平方公里,主要沿泰山路疏
疏落落呈带状分布。1974年,开辟了济南东路,城区迅速向东扩展。东区陆续建成油
田交通车站、科技图书馆、招待所、电视台、电子计算机室、公安处、法院、检察院、
济柴分厂、邮局、中心医院、建工指挥部、设计规划研究院、长途汽车站等。石油学
院一带建成卫生学校、石油学校、钻井技校、师范学校等,形成文化区。1975年,建
成砖混结构的胜利会场, 取代了“竹板礼堂”。至1978年,基地人口达到5万人,建
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有很大改观,9条主要街道实现硬化、
绿化,房屋多为一排排酷似军队营房的砖混结构的红砖房或青砖房,人称“营房式”,
并建起中心医院、百货公司等几座楼房。80年代初,胜利油田加强了矿区城镇的规划
和改造。1982年,完成基地和各二级单位的建设规划,并按照规划改造旧城,建设新
城。至1983年底,基地建成区19.9平方公里,总人口11.8万人,有14条街道实现硬化、
绿化,有商业网点76处,房屋建筑开始由平砖房向现代化的砖混结构楼房过渡。
1965年前,石油勘探开发会战的主战场在广饶县辛店公社东营村一带及以北至垦
利县胜坨乡胜利村一带,会战生产、生活基地的建设亦“随矿建点”布置在这一区域。
1965年, 已有1万多名石油职工的家属来到基地。为解决石油职工家属安置问题,地
方划拨一部分土地,在基地以东八分场、九分场、五一农场一带新建10个油田家属农
业居民点。随着石油职工家属的不断增加,农业居民点不断扩大,各项配套设施逐步
完善,逐步形成胜利、稻乡、莱州、丰收、东安、广利等初具规模的小城镇及几十个
小型农业居民点。1967年,地质调查指挥部开始在牛庄建设机关驻地。70年代初,随
着北部油区的开发,辐射周围十几个油田的河口、孤岛等开发基地迅速形成城镇规模。
此后,随着油区不断向周边地区扩大,矿区居民点的建设亦同步发展。至1983年底,
胜利油田随矿建设的居民点已达200多个,分布在东营及周边地市的20多个县区境内,
形成“百里矿区、星罗棋布”的格局。其中80%的矿区居民点在东营市境内,其中,
万人以上的10个,即基地、东安、广利、稻乡、莱州、胜利、丰收、牛庄、河口、孤
岛。这些石油矿区城镇和居民点,水、电、路、讯、气、暖及房屋建筑等基础设施水
平较高,亦城亦乡,亦工亦农,但布点过多过散,城市功能差,具有明显的石油矿区
城镇特色。

第二节 建市后城镇体系

东营市成立后,开始从市域经济的角度全面进行城镇规划和建设,地方城镇与石
油矿区城镇逐步融合,市域城镇体系发展进入新阶段。
建市初,针对地方城镇和石油矿区城镇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管理,市域城镇体系
布点多、规模小、城市功能差等问题,重点进行城市规划编制工作。1991年省政府批
准《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东营市是以发展石油、石油化工和盐化工为主的综
合型的新兴石油工业城市;市区由中心城和河口区政府驻地两部分组成,中心城又分
为东城和西城(即原油田基地,下同);发展原则是:重点发展东城,改造完善西城,
走以东城为中心组团式城市建设的路子。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胜利油田于199
3年12月通过矿区居民点体系调整规划,把油田分散的224个居民点调整为79个,形成
1个中心城(西城)、13个中心镇(东营境内10个,即河口、孤岛、仙河、胜利、东安、
工农、六户、牛庄、钻井、井下) 、13个中心村(东营境内9个)、52个卫星村(东营境
内32个) ,还有79个居住点要严格控制其发展。地方和油田规划目标的协调和投资力
度的加大,使市域城镇体系建设的步伐加快,水平提高。
1983年,西城已具有相当规模,但总体布局零乱,基础设施不完备,文化、商业
等城市生活服务设施较为原始。建市后,西城不仅是胜利油田的“大本营”,也是部
分市直机关及东营区区直机关驻地。油地双方携手,加快西城改造的步伐。先后拓宽
改造和新建泰山路、济南路、青岛路、商河路、淄博路、五台山路等20多条主要街道。
建成胜采公园、荟萃园、街心公园、少年宫、体育公园等综合和专业公园,庭院和主
要道路实现绿化美化,绿地建设进展较快。新建排水管线400多公里,逐步实现雨水、
污水分流。新建百货大楼、轻工楼、供销商场、人民商场、商业大厦、东方商场、亚
细亚商场等大型购物设施,建成商河路商业街及农贸、家具、服装、建材等市场多处,
大型餐饮、娱乐设施也迅速发展,西城已成为辐射全市的商贸中心。重点建设西小区、
南小区、东小区等住宅小区,昔日的“营房式”,逐步被美观实用的新型住宅楼所取
代。办公用房也陆续实现平房向楼房的过渡,其中胜利石油管理局办公大楼、计算中
心大楼、地质院综合楼都高达15层以上。各类建筑在设计上追求实用、美观和富有新
意,内外装修也不断升级换代,形成参差错落、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至1 995年底,
西城建成区面积达21.29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650万平方米,常住人口15万人。经过
胜利油田三十多年的苦心经营和建市以后油地双方合力共建,昔日盐碱滩上的东营村,
已变成具有现代化都市风采的石油城。
建市后,经反复论证比较,选定在西城以东15公里处的荒碱滩建设东城。1984年,
始建东城北小区(后称北园小区),1985年基本竣工,1986年11月,市直部分机关和家
属迁入办公和居住。1986年东城开始大规模建设,至1989年,完成水、电、路、讯等
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并建成一批办公用房和居民住宅楼,年底,市党政领导机构及部
分市直机关单位迁入办公, 有400多户居民迁入居住。此后,东城每年有一批新建筑
竣工投入使用。 至1992年底,东城建设累计总投资达5亿元,竣工建筑面积30万平方
米,有90多个市直部门、单位在东城办公或生产经营,常住人口1万人。胜利镇(八分
场) 原为胜利油田规模较大的生产、生活基地之一,建市后成为胜利镇政府驻地,90
年代初胜利油田盛大集团总公司机关迁至该镇后, 市政建设投入加大, 发展很快。
1994年,调整中心城规划,胜利镇政府驻地划为东城北区。至1995年底,东城建成区
总面积1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2万人。其中,除北区外东城建设总投资累计达8亿
元, 建成区面积3.8平方公里,竣工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常住人口近4万人。市直
机关大部分驻东城。地方及油田各行业驻东城的较大单位,文教卫生单位有市广播电
视大学、市体育学校、市师范学校、市农业学校、市财经学校、市一中、市实验中学、
市实验小学、胜利镇中学、胜利油田三中、四十三中、五十六中,黄河书画院、黄河
影院、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市人民医院、胜利油田胜利医院等;商业服务单位或设
施有华联商厦、黄河口商厦、盛大商场、华星商场,东营宾馆、经协大厦、教育之家、
东方俱乐部,商业街(2条)、农贸市场(3处)等;工业单位有胜利油田钻井三公司、市
塑料厂、市棉纺织厂、市化工厂、市石油机械厂、东营康普家具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华亚塑胶有限制品公司等;居民住宅除北区外已先后建成北园、二村、三村、四村、
七村、 八村、鞠园、海河8个住宅小区,建筑面积近38.4万平方米。东城建设中,注
重城市风貌的规划和管理。各类建筑物造型各异,外观颜色以乳白色为基调,在变化
中求统一。攻克土质盐渍程度较重的难点,至1995年底,除北区外已建成各类公共绿
地248万平方米,绿地覆盖率达24.6%。兴建东城水系工程,12.47公里的人工河环绕
城区,横跨人工河的诸多桥梁以微缩仿真手法复制“金水桥”、“芦沟桥”、“赵州
桥”等名桥。建设了胜利公园、清风湖公园、松林广场、市政广场(在建)以及“金角
之珠” 、 “黄河·大地·母亲”、“黄河水体纪念碑”等大型城市雕塑。从建市至
1995年,东城在一片荒碱滩上拔地而起,并初步形成碧水环绕、绿树白楼、清新隽雅
的城市建筑风格。
西城改造和东城建设使东营市中心城形成“双星座”布局,《东营市城市总体规
划》中称之为“杠铃式”城市。沟通东、西城的市区道路主要有海河路、青岛路、泰
安路,其中海河路为主要通道,宛若这座“杠铃式”城市的“杠杆”。东、西城之间,
沿3条主要通道逐年建设发展,呈融合连接之势。
河口区政府驻地是市区组成部分,位于市域北部,与市政府驻地东城相距50公里。
河口是胜利油田北部重要生产基地,油田一直对该基地城镇建设投入很大。建市后,
油地携手改造河口城区,加快了城镇建设的步伐。至1995年底,建成区面积11平方公
里,建筑总面积143万平方米,常住人口4万人,已成为辐射市域东北部地区的规模最
大的现代化小城镇。
建市后, 广饶、利津、垦利3县先后聘请省内权威建筑规划设计部门为其编制县
级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加快小城镇的改造与建设。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
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一批依托油田、服务油田的企业的崛起,为县域小城镇的
发展注入活力。 至1995年底,广饶县城建成区面积5.94平方公里,人口3.6万人;利
津县城建成区面积4.4平方公里,人口2.2万人;垦利县城建成区面积3.26平方公
里, 人口4.3万人。乡镇级小城镇中,有21个小城镇人口规模超过5000人,其中,人
口规模万人以上的达到18个。大王镇、陈庄镇等地方城镇,随着二、三产业的飞速发
展,小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很多石油矿区城镇形成油地共建的局面,其中孤岛、仙河、
牛庄、胜利、六户先后建设成为正规的建制镇。济军生产基地和市直五大农场机关驻
地建设也有很大进展。
东营市域的城市体系布局,具有明显的矿区城市特点,即“组团式”的结构。全
市城镇大体可分为4个“组团” ,即以广饶县城为中心的南部组团,以东城、西城、
垦利县城为中心的中部组团,以利津县城和陈庄镇为中心的中西部组团,以河口区政
府驻地、孤岛镇、仙河镇为中心的北部组团。市域内公路交通网络发达,为各组团发
挥辐射带动作用和各组团之间沟通创造良好条件。东营海港的扩建和东红路黄河大桥
至海港全封闭式汽车一级专用公路的建成,加速了东营市建设港口城市的步伐。
至1995年底,中心城及市属县区均已建成省级卫生城。广饶县城曾获“山东省规
划管理先进城市”称号。垦利县曾两次在省、市“三上” (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上台阶) 活动中夺杯。大王镇曾获“山东省城市建设明星乡镇”称号,被国家建设部
定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仙河镇先后获国家建设部设计金奖、科学进步一等奖和“省
级文明小区”、“山东省城镇建设新型乡镇”等称号,成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