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rec=109&run=13

第一章 概述

明、清时期,境内以水运发达而著称。南部广饶有小清河与济南连通,北部利津有大
清河连接大运河与渤海。特别是大清河,是山东重要的盐运、漕运通道,素有“盐河”
之称。扼大清河入海口的铁门关及后来的利津东关码头,曾是盛极一时的水旱码头。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河道入海后,东营境内水运事业逐渐衰落,至20
世纪30年代后,水运在境内已处于次要地位。
古代及近代,境内陆路交通很不发达。明、清时期,本地区仅广饶、利津有几条
土筑的“驿传大道”。民国时期,广饶、利津各有十余条能通行双轮铁瓦大车的土路,
这些土路崎岖不平,晴天尘土飞扬,遇雨泥泞难行。运输主要靠肩挑、手推、牲口拉,
运输工具十分落后。境内东北部沿海地区为黄河新淤地,一片荒原,苇草丛生,人烟
稀少,没有修筑的路,住在这里的渔民、盐民、垦户交通更为困难。当时有民谚曰:
“走的是‘宽敞道’(意思是一片荒碱滩,到处都是所谓的‘路’) ,听的是鸭兰(小
鸟名) 叫……”比较生动地描述了当时黄河三角洲的自然状况,也道出此地人民行路
之艰难。
20世纪20年代,始有私人创办的汽车客运公司出现。此后陆续有私营及官营汽车
客运公司成立,先后开辟利津至周村、至北镇、至济南,广饶至辛店、至潍县等线路,
但由于战乱、路况不好及经营亏损等原因,大多时开时停。
建国初, 境内广饶、利津、垦利3县初步建起较为完备的公路网络,客运、货运
也有较大发展,但公路建设档次低(均为土路),密度小,运输能力低。60年代后,胜
利油田在东营地区的大规模开发促进了东营地区交通事业的发展。1962年,贯穿境内
南北的主干线公路--辛河路开始铺设沥青路面,标志着境内公路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此后至1983年,境内又有永莘、滨孤、广青、滨海、永馆等干线公路全部或部分铺设
沥青路面,油田专用公路及地方县乡公路也有较大发展,客、货运输量骤增。70年代,
辛河公路广饶至东营段高峰期各种运输车辆日流量达16400多辆。 1972年,连接胶济
线的张(店)东(营)铁路建成并正式通车,减轻了公路运输的压力。
建市后,随着东营市地方建设和油田开发力度的加大,以及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
项目的逐步实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迅速增长。1983~1995年,公路建设累计投
资约13.2亿元,干线公路由211.8公里增长到626.1公里,其中一、二级公路从无到有
达到449.6公里。 1987年,胜利黄河大桥的建成,结束了黄河两岸靠轮渡或浮桥过渡
的历史。1993年,东营火车站开通东营至浦口的直达快车。广利港、广北港、东营港
的陆续建成投产,结束了长期以来“有海无港”的局面。其中东营港1992年开通东营
至旅顺客货滚装运输线,1994年开始一期扩建工程,至1995年底建成3000吨级杂货码
头主体工程,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1984年,建成东营飞机场一期工程,
试航成功,配套设施完善后即可通航启用。通过油田和地方多年的共同建设,东营交
通事业已改变了落后面貌,呈现出立体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