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rec=107&run=13

第三章 管理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983年12月,东营市成立多种经营社队企业局,内设办公室、生产科、财务科,负责
全市乡镇企业管理工作。1984年,东营市多种经营社队企业局改称东营市多种经营乡
镇企业局, 编制为13人。同时,广饶、利津、垦利3县均成立乡镇企业局,东营、河
口两区的乡镇企业管理工作归属于经委。1990年,东营市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局更名为
东营市乡镇企业局,将多种经营管理工作移交给市农委。同年,东营区、河口区正式
成立乡镇企业局。1992年,市乡企局增设外经科。1995年,市乡镇企业局内设办公室、
生产科、财务科、外经科,有工作人员42人,其中,列行政编制13人。
市辖3县2区均设乡镇企业管理局,乡镇设乡镇企业管理委员会,归口管理辖区内
乡镇企业。

第二节 企业管理

建市初,乡镇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抓建章立制、依法规范、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逐步解决企业内部管理薄弱、粗放等问题。
1988年起,开展先进企业升级达标活动。至1991年,全市乡镇企业达标情况为:
晋升国家二级企业1个、省级2个、省系统级11个、市级7个、市系统级15个。
1991年下半年,国务院指令停止企业升级达标活动。乡镇企业管理工作重点转向
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按照农业部乡镇企业司关于《乡镇企业基础管理工作
试行办法》和山东省乡镇企业局有关要求,加强了全市乡镇企业的基础管理、现场管
理、 设备管理。至1995年底,全市有126个乡村骨干企业达到基础管理合格标准,24
个企业达到现场管理一级标准, 8个企业达到四级以上设备管理升级标准,42个企业
取得农业部颁发的全面质量管理达标合格证书。
环境保护是乡镇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印染、
建材、造纸、化工等工业企业大量出现,废气废水严重污染着环境,造成一定危害。
市乡企局协同有关部门依法办事,采取措施,控制和治理污染。1987年,将污染严重
的小炼油厂全部关停。1991年初,市和各县区签定1991~1992年度环境保护责任书,
首次在全市乡镇企业系统实行环境目标责任制管理。1993年初,又签定1993~1997年
度环境保护责任书。1993年,市造纸厂和金加化工厂被省环保委授予“山东省环境保
护先进企业”称号。1995年,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对5000吨以下的化学草浆造纸厂全
部关掉拆除制浆设备”的指示精神,关掉利津县北宋乡造纸厂;按照省政府关于“关
停十五小(土)企业的通知”精神,全市又关停小化工、小橡胶生产企业12个。
90年代以来,市及各县区的乡镇企业管理部门重点抓了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工
作,全面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至1995年底,全市乡镇企业已有股份制企业5个。
山东省华泰纸业集团(大王造纸厂) 、东营市科达集团、万达集团等3个企业的股票已
在山东省产权市场上市交易。

第三节 财务管理

建市初,全市的乡镇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会人员素质较差。1984年,市乡企
局制定并印发《乡镇企业财务管理规定》、《乡镇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制度》、
《东营市乡镇企业会计达标升级细则》等规章制度,使全市乡镇企业的财务管理逐步
走向规范化。 1989年,在全市开展乡镇企业会计工作达标升级活动,至1992年,有2
0家企业会计达标升级。 1993年,市乡企局配备微机,使会计统计数据处理由传统手
工汇总步入电算化行列。 1994年,集中力量用2个月的时间,对全市20个乡镇企业和
直属企业进行检查, 边检查边整改,共调整各类财务700余笔,查出问题10条,资金
28万余元,纠正各类统计数据30余笔。1995年,为正确实施《乡镇企业财会制度补充
规定》,特聘请农业部乡镇企业管理干部学院的教授康年来东营讲学,培训乡镇企业
会计人员123名。3月,对全市乡镇企业会计统计数字进行大规模抽查,结果表明,每
项指标各层次综合水份不足7%。 年内,市乡镇企业局计财科、市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等8个单位被省财政厅和省乡镇企业局授予先进财务工作集体称号。

第四节 科技管理与人才培养

1984年,东营市乡镇企业科学指导站成立,负责全市乡镇企业的科技管理、质量
管理、技术改造、新技术开发、信息咨询服务。
1984~1995年,省、市两级乡镇企业局陆续出台鼓励企业科技进步的政策和措施。
每年有一大批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到乡镇企业工作。同时,大力提倡积极引导和组织乡
镇企业,同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搞“联姻”,开展技术转让、新产品开发、人才交流。
乡镇企业也大量招聘和引进人才,吸收新技术,乡镇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1990~1995年, 全市乡镇企业系统共安排技术改造项目525项,累计完成投资86
402万元。 在技术改造中,广泛采用先进技术,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期间,共开发新
项目61项, 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26项、市级31项,累计投资1100万元。安排“星
火”与“火炬”计划项目96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90项。共获得各种奖项71项,
优质产品奖20项,其中,部优3项、省优10项、市优7项;国际博览会奖17项(金奖7项、
银奖10项);星火奖10项(省9项、市1项);科技进步奖24项(部优6项、省级7项、市级
11项)。
乡镇企业迅猛发展,人才严重匮乏。为缓解矛盾,市乡镇企业局采取人才引进与
培训并重的方针开展工作。1988年,成立乡镇企业职工培训中心,以多种方式对企业
职工进行学历再教育,至1995年底,共培养大专以上函授毕业生1300名,委托代培大
专生110名、中专生300名,培养乡镇企业职工中专函授毕业生4500人。同时,举办质
量管理、企业管理、会计、统计、岗前、法制法规、技术技能等短期脱产培训班,先
后共培训5000余人次。还结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开展乡镇企业职工思想道德教
育,首批函授教育7000余人。获省政府颁发的“1981~1991年度职工教育先进单位”
称号。
根据全市乡镇企业各类专业人员的具体情况,从1988年起,进行专业技术职务评
聘工作,至1995年底,全市共评出具备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7215名,其中,高级
10名、中级2519名、初级4686名,分布于工程、会计、经济、统计、档案、工艺美术
等6个系列。
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也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企业管理人才。至1995年底,全市已
有“全国乡镇企业家”2人,“省级乡镇企业家”9人,“市级乡镇企业家”13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