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9&rec=182&run=13

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

【概况】 全区总面积538.5公里,辖6个镇(街道),211个行政村(居)。2012年底全区总人口31.4万
人,其中城镇人口7.59万人,人口出生率11.8‰,死亡率5.7‰,自然增长率6.1‰。全年全区实现生产
总值138.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45亿元,增长3.8%;第二
产业增加值82.32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42.1亿元,增长11.3%。三次产业比例为10.4∶59.3
∶3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47亿元,增长20.0%。

【农业和农村经济】 2012年,全区农村经济活力持续增强。粮食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新高。新发展市
级以上龙头企业6家, 达到19家。创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4处。新取得“三品”认证6个,达到
18个。被评为全省食用菌行业先进县和省级现代渔业示范园区。获批农业项目51个,到位资金9660万
元,完成水利、农业开发等重点工程7项,新增节水灌溉2.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综合整治土地
8.4万亩;高效节水一期工程通过省级验收,获得追加奖补资金500万元;祥和乳业农业养殖循环经济
示范项目通过省级初审;大力创建森林城市,实施“一区一环两公园”大绿化,新增造林2.5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28.6%,获得全市年度综合考核第二名。在全市率先实施农业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三
农服务中心、防汛会商系统、动物检查检疫站投入使用。建成道庄农民创业园,特色加工从业人员达
3.2万人,实现加工收入1.2亿元;发放粮食、农机等各类惠农补贴6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86元,
增长17%。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7.65亿元,比上年增长4.6%。粮食总产31.55万吨,增长10.7%;
棉花总产396吨, 下降20.1%; 油料总产1138吨,下降21.8%;水果总产1.19万吨,下降0.7%;蔬菜总产
51.59万吨,下降6.0%;水产品总产7853吨,增长12.3%;肉类总产2.3万吨,增长2.5%;禽蛋总产1.14万
吨,增长0.6%;奶类总产2.59万吨,增长2.5%。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2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99万
亩。全区农机总动力33.7万千瓦,增长6.0%。

【工业经济】 工业转型振兴步伐加快。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2亿元,
增长10.7%。突出产业招商、定点招商,组织参加了香港经贸洽谈会、浙江产业推介会和海内外知名
企业家齐鲁行等活动,引进落地投资过亿元项目12个;全区在建5000万元以上项目39个。王晁煤矿90
万吨技改项目投产,荣华纸业20万吨技改、誉邦机械等项目开工建设,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填补全市
空白,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零突破”,荣获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市长质量奖2项。突出抓好节能
减排,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4.7%,被省政府评为淘汰落后产能先进集体;实施26项环保
工程,取缔露天采石场14家,提前完成“十二五”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减排任务。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
78.37亿元,比上年增长9.9%。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157家,实现增加值
73.57亿元, 增长9.5%, 其中非公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6.66亿元, 增长11.2%;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295.91亿元,增长8.1%;实现利税29.15亿元,增长5.8%;实现利润18.32亿元,增长6.7%。企业亏损面
为0.74%,降低2.2个百分点。

【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2012年末,全区城镇化率30.43%,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
建设投资2.93亿元。城市人均道路面积9.55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13.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
自来水普及率81.9%,燃气普及率99.45%,集中供热普及率40.5%。经济适用房建设竣工6800平方米,交
付97套。廉租住房建设竣工1500平方米,交付100套。村镇建设投资4.54亿元,增长17.31%,城乡面貌日
新月异。 全区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10家, 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6206万元, 增长10.20%。实现利税
5339万元,增长6.4%。围绕“江北传统滨水小城”定位和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和功
能,城镇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85亿元。启动“两河两路两社区”和文教行政新区建设,完成运河大道、
台韩路等16条道路环境综合整治,建成小北湖等园林景观44处,新增水面14万平方米,绿化50.2万平
方米,改造建筑立面32.7万平方米,启动建设北郊水厂,新建公厕和垃圾中转站4处。开通城市公交,
40个站点覆盖城区80%的人口。启用公共自行车系统,倡导低碳出行。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建成污
水处理厂1座,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无害化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60%,
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100%,道路交通环境质量处于“较好”水平以上的占80%。

【财政金融贸易】 2012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2亿元,增长17.8%。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
存款余额58.09亿元,比年初增加6.49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39.61亿元,增加6.0亿元。人民币各项贷
款余额42.49亿元,增加15.90亿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76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
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38.96亿元, 增长12.2%, 乡村市场零售额6.8亿元, 增长30.7%。实现进出口总额
6377万美元,增长43.3%,其中出口5699万美元,增长29.40%。新签利用外资项目4项,合同外资额2820
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87万美元,下降42.5%。

【交通邮电旅游】 2012年末,全区公路通车里程52.6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为245.6万人次,比上年
增长5.4%。 完成货运量770万吨, 增长4.5%。货物吞吐量78097吨/公里,增长4.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
4.0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7.71万户,新增8.5万户;互联网用户6.6万户,新增3.6万户。旅游服务业蓬
勃发展。古城2平方公里核心景区基本建成,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挂牌,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奠基,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山东大学创业孵化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
太地区非遗国际培训基地相继落户。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非博会、首届中国年博会、第三届两岸汉字
艺术节等重大活动,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千家商户安置就业1.2万人,带动就业2万人。贾庆林、王兆
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莅临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加快旅游配套建设和服务业发展,完成大战纪念馆改
造和湿地公园景观提升,清御园君廷酒店一期、台庄公馆建成营业,全区新增标准床位2620张,实现
旅游综合收入13.6亿元,增长150%;游客服务中心、古运建材城投入运营,伦达温泉酒店、汽车文化
城等项目进展顺利。2012年共有A级旅游景区5家。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00万人次,增长25.0%。实现
旅游总收入13.6亿元,增长85%。

【教育科技事业】 2012年,全区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共取得市(地)级以
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13项,专利申请量87件,授权专利65件。年末全区有中等职业、技工学校1所,在
校生2600人。普通高中2所,在校生4576人。初中10所,在校生8930人。小学48所,在校生25575人。特殊
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0人。

【文化事业】 2012年,全区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工程,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全区拥有档案馆1处,
文化馆1处,公共图书馆1处,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和97%。有卫生机构126所,其中医院、
卫生院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
位746张,卫生技术人员1113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457人,注册护士402人。有体育馆3座,
全年参加市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63枚,其中金牌22枚。

【社会事业】 2012年,全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事业投入8.3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5%。城乡
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居民养老保险纳入国家试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60元,增长13.7%;
人均消费性支出14917元,增长10.8%;人均住房面积33.4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099元,增长13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572元,增长14.7%;全市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
数分别达到2.73万人、7.31万人、1.97万人、1.68万人和0.94万人,比上年底增加3400人、9400人、0人、
1500人和900人。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3亿元,支出1.9亿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农民14.2万人,参
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24.66万人。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救助9710人,其中城镇低保1808人,农村
低保7902人,农村特困救济2221人。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7个,收养1895人。社会福利企业1个,安置残
疾人就业45人。
(杜 慧 尤秀芹)

乡镇街道简介

张山子镇

镇党委书记 王晓丽
镇 长 李冬光
201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1.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59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2.35亿元,农民人均
纯收入8179元,同比分别增长13%、14.7%、15%、13.3%。
工业生产总值达38亿元,利税收入2.6亿元,形成了以水泥、建材、煤炭、玩具、机械制造为主的五大
工业体系, 钢铁铸造、 新型建材、电动车制造三大产业集群。农村经济方面,全镇土地流转面积达
1.1万亩,新扩林果3000亩,新发展有机瓜菜2000亩,新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7
个, 会员1500多户。 新建来料加工专业村9个, 发展来料加工从业人员4000余人,累计发放加工费用
2000余万元。基础建设方面,全面完成一期投资3360万的省级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积极实施投资260万
元的引龙河生态修复工程;成功申报投资1394万元的1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在镇村面貌改善上,
实施村镇建设、旅游发展和产业发展布局等系列规划,顺利完成毛官庄社区建设;启动侯孟社区改造
项目。结合“第一书记”帮扶和“乡村文明行动”,硬化村内道路11公里,建设垃圾集中堆放点100余
个。全面实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程,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万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34%,高出全区
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成功申创黄丘山省级森林公园,创建张庄省级旅游示范村。在民生事业发展
上,累计投资1300万元,先后实施单庄小学、张山子中心小学、侯孟小学和侯孟中心幼儿园四处教学
楼工程。 开展全民健康查体活动,查体2.8万人,在档查体率达90.5%。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
100%。建立完善贫困学生救助机制,全面落实五保、低保、残疾、老龄等帮扶救助政策。全年共发放
特困生助学金11.5万元,救助贫困学生200余名,发放低保金125万元,创建省、市级残疾人就业基地
各1处,办理银龄安康保险2500人。

涧头集镇
镇党委书记 刘 品
镇 长 张怀志
201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1.6亿元,增长25%;地方财政收入3780万元,增长31.6%;固定资产投
资12.6亿元,增长26.6%。
按照“发展靠项目推动、项目集中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发展思路,在镇驻地西规划了786亩的穆
庄加工制造园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全年新开工建设项目7个,合同利用外资7亿元。弘泰福源矿业、
新星数控机床、永诚水泥、博鸿商贸民间工艺品、粮食物流及深加工、商业步行街等一批大项目动工
兴建。坚持“临山果品、滨河瓜菜”的发展思路,重点抓好沿206国道、涧汴路、黄庄至冯庄三条高
效农业示范带和老宅子、龙庄、后洪庙三个高效示范点的建设,不断扩大李楼蓝莓基地和旺庄核桃基
地两大种植区面积,新增流转土地8000亩、农民专业合作社9家。对镇驻地颜庄285户居民进行了整体
搬迁,腾出土地170亩。完成小张庄、李楼2个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土地复垦,腾出土地200.5亩。委托省
规划设计院对原有的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进行完善,委托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投资
2765万元完成了镇驻地绿化、美化、路灯改造、管线下地、弱电下地等项目。投资243万元用于道路建
设,新修村村通道路11.9公里,维护道路17公里。投资500万元的省级标准中心幼儿园正在组织施工,
投资14万元的涧头中学取暖项目已通过审批;投资300万元的中心卫生院病房楼改扩建项目二层主体已
经完工;敬老院二期老年公寓楼正式启用,40名五保老人搬入新居;饮水安全工程不断延伸,全镇新
增19个村,覆盖人口1.2万人。按照“四个百分之百”要求,抓好计划生育各项经常性工作,集中开展
打击“两非”专项活动,顺利完成年度任务。加大治安力度,配备警务流动服务车,配合送服务上门,
加大巡逻巡查密度,有效维护了社会治安。

运河街道
街道党委书记 孙殿镇
办事处主任 边中喜
2012年,全街道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5.99亿元,增长8.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783万元,增长21.45%;居
民人均收入8433元,增长15.14%。
突出抓好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工作,顺利完成顺河片区和圩沟片区搬迁任务,动迁面积12.9万平方米,
涉及户数700余户;顺利完成西关三街、红星小区回迁安置工作;顺利完成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陈
塘安置小区建设用地和小季河西延工程土地征迁工作。切实推进通行主干道路域环境的综合整治工程,
投入100万元对东顺路进行了集中治理,路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成立专门招商队伍,采取以商招商、
以企招商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取得较好效果。总投资5亿元的文化路市场改造项目成功签约,300
万美元外资已经注入,新农贸市场的建设即将启动;居竹坊购物广场成为枣庄市最大的旅游购物场所;
天龙科技软件服务外包项目顺利落户服务外包产业园;锦华之星二期、润凯假日等一批商务酒店投入
运营,亿丰商务快捷酒店、台东大酒店二期、苏鲁商务酒店主体工程全部完工。以建设生态文明为主
题, 投入200余万元, 积极开展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运河节制闸下湿地建设,开挖了水系,完成一期
300余亩的水系绿化。启动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流转土地500亩,种植油菜花。扎实开展“乡村文明
行动”,居容居貌得到改善。大力实施土地复垦,新增耕地160余亩。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推动街道社会各业协调发展。扎实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率明显提高。全面推进素质教
育,学校特色品牌创建工作突出。医疗卫生改革逐步深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全年新
农合报销医疗费用621万余元,受益群众72944人次。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
“平安街道”建设稳步推进,治安防控体系逐步完善,普法教育得到普及。安全生产无事故,顺利通
过省级安全社区验收。

邳庄镇
镇党委书记 王 锋
镇 长 侯丰苹
201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4.29亿元,增长12.3%;地方财政收入1309万元,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5.1亿元,增长17.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90元,增长13%。
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完成流转面积6067亩,新建专业合作社9家,辐射带
动农户1020户。加强生态建设,开展创森工作,实施小季河人工湿地、涛沟河原生态湿地水系绿化和
成片造林工程,完成涛沟河退耕还湿860亩,道路绿化640亩,水系绿化1156亩。实施前后石佛泵站改
造工程,新建黄林桥和黄林闸。新上软件与服务外包、中联商混、和顺老街改造等6个招商项目,壮
大工业经济实力。实施城镇规划建设提升工程,开展文化产业园区域内10个村庄的丈量摸底工作,完
成陈塘城中村改造、清荷园二期和赵村“双挂钩”试点项目建设,新增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新修邵
庄——小集子段8公里村村通道路,解决了西北部各村多年出行难问题。投资400余万元,高标准建设
了镇计生服务站并投入使用。完成涛沟桥、小李庄、陈塘、秦庄、孟庄5个社区服务中心改扩建。开
展镇中心幼儿园扩建工程并投入使用,启动明德小学扩建工程。落实“乡村文明行动”,创建涛沟桥、
燕井、尚庄等5个市级文明生态示范村,被评为市级生态文明乡镇。

马兰屯镇
镇党委书记 曹恒超
镇 长 李 峰
2012年,全镇生产总值完成25.7亿元,增长13.2%;财政收入1800万元,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2.8亿元,增长25%。
旅游服务业快速发展。投资50余万元新建运河湿地公园自由采摘园项目,举办枣庄市首届风筝邀请赛、
首届湿地荷花节、第二届篷客节、篝火晚会、湿地之音歌曲大赛等活动,创建成为国家3A级景区。吸
引民资投入宾馆酒店建设,打造“吃在马兰”品牌。申报“赛江南”为“二日游”接待酒店,新建湿
地垂钓园等特色饭店20多家。旅游服务业实现税收800多万元,增长25%,占财政收入的45%。工业经济
迈出新步伐。实现招商引资11亿元,增长65%。古运装饰建材城、电子电器商贸城、汉森造纸机械3个
续建项目投入运营。誉邦矿山机械制造、台北汽车城、上海大众4S汽车城、运河庄园、光明燃气、古
城园林等10个新开工建设项目快速推进,其中有4个项目被列为全市科学发展观观摩项目。全镇来料
加工业迅猛发展,建成全市首家农民创业园,创造了“道庄模式”,辐射带动发展加工点51个、专业
村22个,培养经纪人61人,从业人员4800余人,发放加工费2000万元。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国家森林城
市创建工作快速推进,全镇造林绿化5058.5亩,完成全年任务的406.5%。合作社与土地流转双轮驱动,
设施蔬菜、花卉苗木等主导产业快速发展,流转土地2万余亩,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64家。开工
建设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万亩小麦高产示范方和千亩小麦高产示范方代表全区接受了省农业厅
的验收。积极建设蔬菜标准园示范基地项目,建成高标准、高规格冬暖大棚150个,争取项目资金100
万元。建起全市首家秸秆固化燃料加工项目,玉米机收秸秆还田9万亩以上,代表台儿庄区接受了市
委、市政府对“三秋”生产的验收。新型城镇化纵深发展。任楼土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建设有条不紊,
一期回迁安置256户,二期主体工程建设循序渐进,整个项目完工后可净增土地456.8亩。镇驻地建设
高起点规划,南北商贸大街建设工程、泥顿路驻地段两侧沿街商铺、超越实业商贸综合体建设工程部
分投入使用。驻地街道全面升级,铺设下水道、架设自来水主管道1200米,砌垒花坛1200米,补植绿
化树木800多棵。社会事业全面加强。全年安排社会事业发展资金1189万元。加大文教事业投入,投资
20多万元新建农家书屋7家,投资220万元建成道庄小学教学楼,启动中心幼儿园建设。新农合、新农
保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障扎实有效,发放救济款14万元,发放保障金253万元。投资200万元新建、改
建的张庄、于里等6个社区全部投入使用。2012年,先后荣获“山东省文明镇”“山东省苗木花卉百强
镇”“山东省竹马会之乡”等称号。

泥沟镇
镇党委书记 邱志干
镇 长 郑传清
2012年,全镇生产总值实现21.3亿元,增长9.5%;地方财政收入1375万元,增长21.8%;农民人均纯收入
7535元,增长15%。
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加快土地流转,流转土地8814亩,签订流转合同500余份,新成立土地流转
专业合作社10家,新建赵庄、大北洛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2处。扎实开展创森工作,建立绿化示范村12
个,栽植树木56.48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30%;认真实施农业开发项目3个,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企业向来样加工、自主品牌转变,新增就业500余人,发放加工
费2800余万元。工业经济势头强劲。按照东部发展机械化工业、中部发展高科技示范园、西部发展旅
游服务业的总体规划,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新建、续建项目12个,合同利用资金18.26亿元。城乡一体
化进程扎实推进。 高标准定位镇村发展, 聘请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泥沟镇总体规划。投入
120万元,完成夹坊、大北洛立面改造及驻地立面提升共8330平方米。垃圾日产日清,对城镇垃圾实行
统一集中处理。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加快“村庄整治”工程建设,全镇55个行政村已全部实现村庄
道路硬化。推进新型社区建设。新建改建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6个。全面落实惠民政策。城乡居民社
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发放家电下乡、粮食、农机等各类补贴资金1690余万元。投资12万元改善敬
老院生活条件。明德小学教学楼、柿树园小学教学楼投入使用。投资165万元新配教学笔记本电脑351
台,增配图书、教学挂图。新建丁楼、田营、霍庄农家书屋3家。严格落实“四个百分之百”,切实
稳定低生育水平,积极开展村民自治,落实各种奖扶资金近70万元;投资200万元高标准改建服务阵地。
投资36万元购置更新医疗设备,报销医药费659.9万元。开展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工作,积极推进医改,
分流补充47人。投资210万元高标准铺修和尚塔路7公里,交通环境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