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煤炭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8&rec=71&run=13

【概况】2011年,全市监管煤矿39处(1处为新开工建设的红庙煤矿),总核定(设计)能力1301
万吨/年。其中,市及区(市)属煤矿34处,核定(设计)能力1156万吨/年;枣矿集团破产改制煤矿4
处,核定能力115万吨/年;基本建设矿井1处,设计能力30万吨/年。全年共生产原煤897.01万吨,实现
销售收入56.91亿元, 同比增长2.25%, 实现利润20.1亿元, 同比增长1.23%; 非煤产业实现销售收入
23.73亿元,同比增长15.13%,实现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68%。

【安全监管】2011年,全市煤炭系统按照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的总体部署,以
“打非治违”为重点,以深化煤矿“双基”建设为总抓手,创新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严格落实矿级
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制度,全面落实煤矿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认真吸取“7·6”事故教训,不
断完善和改进煤矿安全监管。一是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加大。先后组织开展季度性安全生产大
检查、生产许可证动态管理现场核查、“打非”专项行动、重点矿井剖析式检查、30万吨/年以上煤
矿专家问诊会、“三项”达标动态验收等9项大型隐患排查活动,共检查煤矿352矿次,查处各类问题
及隐患3256条,对18处煤矿的违法行为实施了行政处罚;对年初省局认定的6条A级安全隐患、66条B级
安全隐患跟踪监督治理,全部通过验收。二是驻矿督查工作向正规化推进。5月,市政府在薛城区安
阳煤矿召开全市煤矿驻矿督查工作会议,各区(市)按会议要求,改进了各自的驻矿督查方式,规范
了工作流程。其中滕州市建立了一支事业编制为20人的驻矿督查队伍,享受财政全额拨款,形成了政
府派驻、部门管理、独立运行的驻矿督查体系。三是生产现场安全管理逐步规范。完善“五级六线”
安全管理网络,推行“五位一体”现场管理模式,创建工程施工和设备设施使用“两项安全许可制度”,
丰富精细化管理内涵,促进了安全生产一线管理。根据“7·6”事故暴露出的问题,修订完善了13项
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规定。四是基建技改矿井质量与安全监督得到加强。严格落实基建技改工作
各方主体责任,监督指导煤矿及时完善建设手续,对技改基建矿井进行不定期的督查,确保基建技改
矿井安全、高质量建设。宏达煤矿顺利通过竣工验收;福兴煤矿顺利通过省站的单项工程质量认证验
收,工程质量认证等级为优良;红庙煤矿顺利开工建设,已进入矿建二期工程。

【灾害应急处置】积极加强应急管理基础建设。市煤炭局经过市编办批准,成立了市煤矿安全生
产调度指挥信息中心,通过政府采购,升级改造了中心的监测监控系统;在枣矿救护大队的指导下,
30万吨/年以上煤矿积极开展辅助救护队建设,加强了应急救援力量;全力做好煤矿雨季“三防”工
作, 组织专家对全市煤矿的水情水害逐个矿区、 逐个矿井进行了分析论证,共排查各类隐患、问题
125条,提出审查意见、建议144条;确定了43项重点工程,落实了工程负责人、具体监管责任人,建
立起周调度通报制度和工程进展情况台帐。加强了与气象、水利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及时掌握汛情水
情预警预报信息。6月,在各区(市)完成煤矿应急演练的基础上,在天然焦煤矿组织了市级应急救
援演练。在“7·6”事故抢险期间,市、区煤炭局班子成员分组下井带班抢险,编制抢险用图纸资料
500余套、 信息51份, 参加抢险的全体工作人员体现了良好的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市及6个区
(市)煤炭局分别成立督查组,对矿井停产整顿、隐患排查治理、领导下井带班、机电设备管理情况
进行专项检查。共查处各类安全隐患和问题500多条,较好地完成了市政府布置的应急检查任务。

【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全市煤炭系统按照市煤炭局的统一规划,大力推进中小型煤矿现代化矿井
建设,全市所有煤矿的主要提升系统和14处煤矿的主通风机、压风机实现自动化控制,35处煤矿中央
泵房和9处煤矿地面主要变电所、井下中央变电所实现远程集控。10处煤矿建成工业以太环网。30万吨
/年以上煤矿采煤、掘进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50%、87%以上。按照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要求,
对监测监控、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讯联络、人员定位等五大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紧急避险
系统建设正按计划逐步推进。

【煤矿职业化队伍建设】为从根本上解决队伍素质与现代化矿井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2010年制
定了《关于大力推进煤矿职业化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2011年,下发《枣庄市煤矿职业化队伍建设
标准及考核办法(试行)》《枣庄市煤矿安全培训监督管理规定(试行)》两个指导性文件,明确具
体的建设标准和措施。严把职业资质准入关,将煤矿从业人员职业资质作为煤炭生产许可证年检和培
训工作的主要内容,进行集中重点审查。2011年,对现任煤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班组
长、特种作业人员共24530人,进行集中培训及资格审查。积极提升职业技能,各区(市)及煤矿制订
优厚的奖励政策,组织开展煤矿职工技能比武活动。各煤矿积极开展实训基地建设,已有留庄、金达
等15处煤矿建成使用。各区(市)局及煤矿积极研究落实推进煤矿职业化队伍建设的措施,在不断实
践中总结创新了许多好的经验做法。11月17日,市政府召开全市煤矿区队班组暨职业化队伍建设推进
会,在全市推广北徐楼“王健区队管理法”和金达煤矿“甘宜峰班组管理法”,将职业化队伍建设推
向新的水平。

【规范煤炭经营秩序】按照《枣庄市煤炭经营资格初审若干规定》和《枣庄市煤炭经营资格证年
检若干规定》的要求,严格执行煤炭经营资格证办理区(市)级审查、市级审核、报省审批的工作程
序,将换证、年检的标准、条件、要求、时间、咨询电话等在《枣庄日报》和枣庄广播电台进行了公
告,确保了换证、年审工作顺利开展。2011年,对全市458家煤炭经营企业进行了年检和换证,对25家
不合格煤炭经营企业提交省煤炭局注销了煤炭经营资格证。针对煤炭经营资格证办理中出现的问题,
在及时严肃处理的同时,制定了《关于加强全市煤炭经营监管工作的通知》,从制度上强化煤炭经营
监管。不断加强煤炭经营资格专项执法检查,下达整改指令100余份,取缔无证企业、污染水源企业6
家,规范了全市煤炭经营秩序。省煤炭局在枣庄市召开全省煤炭经营统计工作会,肯定了枣庄的做法。

【煤炭集团化建设】全市地方煤炭企业集团已发展到12家,共有固定资产304.15亿元,在职职工
总数达5.68万人。2011年地方煤炭企业集团共实现销售收入161.89亿元,利税46.92亿元,利润27.38亿元。
各煤炭企业集团按照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积极发挥“三大战役”主力军作用,坚持“以煤为基、
多元发展、可持续发展”,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市外、省外共占有资源储量11.89亿吨,可采
储量5.45亿吨,已建及拟建煤矿23处,总设计能力达1422万吨;积极发展非煤替代产业,非煤比重达
到52.3%。各煤炭企业集团现有重点在建项目35个,总投资146.9亿元,为促进枣庄市城市转型和煤炭
产业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服务城市转型】一是保障能源供给的稳定性。继续实施市内煤炭资源保护性开采战略,严把生
产能力核定关、生产计划审查关和生产现场核查关,有力打击“三超”、“三非”行为,稳定全市煤
矿总产能。采取控制性开发措施,改进采掘工艺及采煤方法,合理解放“三下”煤量。同时,积极引
导矿井到外地办矿,到市外、省外开发煤炭资源,及时向煤炭企业通报省外煤炭资源开发考察情况。
在云、贵、苏、豫、晋、甘、蒙、新等8省区和本省的外地市办矿36处,占有资源量25.85亿吨,总设
计能力1781万吨/年。通过“控制市内和开发市外”的战略,保障了全市能源供给。二是积极引导煤炭
企业产业升级。在稳步发展煤炭主业的同时,围绕城市转型战略,大力实施产业升级,全市煤炭行业
形成集煤炭开采、洗选加工、建材纺织、热电联产、机械制造、水陆运输、旅游餐宿、城建开发和精
细化工等为一体的多元化经营格局,为城市转型提供了支撑作用。三是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全市
煤炭企业将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纳入基础管理之中,从集团公司、煤矿到基层各区队、班组自上而下
建立了管理网络及指标考核体系。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年度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区队、
班组,签订节能、环保目标责任书,确保了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目标的顺利完成。积极推进节能减排
科技创新,与中国矿大、山东科技大等高等院校和枣矿集团技术学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构
建了“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研发推广体系。(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