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调研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8&rec=16&run=13

【概况】2011年,市委政研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个战略、三
大战役”重大部署,认真遵循“二三四”(两个工作理念:有作为才有地位,时刻准备着;三个工作
宗旨: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四种室风:团结、实干、创新、快
乐)政研工作思路,努力创新调研机制,拓宽工作领域,提高服务质量,提升队伍素质,各项工作都
迈上了新台阶。全年共筹备会议5个,起草领导讲话及有关材料50余件;编发《领导参阅》6期,《枣
庄农村工作》13期;中央领导批示1件,省委领导批示3件,市委领导批示4件;《枣庄通讯》继续保持
全国“双十佳”称号。

【调查研究工作】一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有效服务科学决策。重点围绕城市转型、社会稳定、
文化建设等课题开展深入调研。其中,《打造一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枣庄市大学生村官工作调
查》,新华社以《山东枣庄141名大学生村官当上村“一把手”》为题编发了《国内动态清样》,中
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作出重要批示:“有条件的大学生村官通过
选举当上村“一把手”很好。请组织局进一步研究山东枣庄的做法和工作机制。”省委书记姜异康作
出重要批示:“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为基层组织建设增添了活力,组织部门要注意跟踪培养,使更
多的优秀青年干部成长起来。”省委其他领导和市委领导也分别作出批示。调研报告同时在《支部生
活》、《山东通讯》上刊载,引起了很好的社会反响。《构建“三个一”机制,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
——山亭区群众工作体制改革调查》,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和批示,《枣办通报》全文刊发,对
指导全市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群众工作、促进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与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联合
开展人才强市战略调研,形成《关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动城市转型的建议案》,市委、市政府主要
领导作出重要批示,并以市委正式文件转发。《加强国税文化建设助推地方科学发展——台儿庄区国
税局打造“岗位就是责任”文化品牌的调查》,得到市委领导的肯定和批示,《枣庄日报》全文刊登。
二是发挥调研牵头作用, 提升协调服务质量。 一是加强对政研工作指导。研究制定了《市委政研室
2011年工作要点》,列出了重要课题和必要课题,为全室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区(市)调研提供了指
导。成功召开全市党委政研室主任会议,传达了全省市委政研室主任座谈会精神,部署了政研工作重
点和任务,加强了政研工作的交流和协调。二是积极配合上级调研。先后配合省委政研室、省委农工
办等就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新时期群众工作、民间借贷问题等课题开展了专题调研。按要求报送
《枣庄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的汇报》、《关于加强社会管理综合平台建设的汇报》等材料。三是认
真搞好调研成果评选。组织各区(市)委政研室,做好2010年度全省党委政研系统优秀调研成果推荐
评选工作,筛选确定了全市参选调研成果16篇,共有3篇调研成果获得一等奖,5篇获得二等奖,8篇获
得三等奖。三是加强政研网络建设,拓展政研工作平台。一是建立全省第一家政研网站。经过精心筹
备和策划,“枣庄政研网”成功上线。网站开设“走进枣庄、政策解读、政研动态、调研成果、农村
工作、党刊在线”等栏目,及时反映市委、政府最新决策部署,充分展示政研工作最新动态和成果。
网站开通以来累计编发信息2200余条,访问量达到10000余人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已成为宣传枣庄的新名片和政研工作的新平台。省委政研室对建立政研网站这一创新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是建立党委政研系统调研基地。根据《关于加强党委政研基地建设的意见》,西岗镇等8个乡镇作
为调研基地先后挂牌成立,使调查研究进一步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实际,密切了与基层和群众
的联系,增强了调研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三是开展以“创先争优提升素质,履职尽责当好参谋”为主
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对在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集体、优秀调研工作者、优秀调研成果进
行了评选表彰,有力凝聚了全市调研干部的力量,提高了调研干部的素质,进一步健全了大调研工作
网络。

【市委农工办工作】 一是建章立制, 规范工作。 为进一步规范农工办工作制度, 研究制定了
《2011年市委农工办工作要点》,健全完善了工作例会、情况通报、舆论宣传、督导检查等各项制度,
并对如何搞好调查研究、落实各项任务、加强“双十双百”工程建设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促进了各项
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创办了《枣庄农村工作》简报,全年共编发13期。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充实了市委
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并通过考选增配了1名副主任,主抓农工办工作,进一步配齐配强了农工办
工作力量。二是围绕中心,谋划全局。先后筹备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全市文明生态乡村建设会议
等重要会议,起草了市委有关领导讲话以及文件。配合省委、省政府对枣庄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进行
调研和督查考核,形成《关于枣庄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的汇报》,推荐滕州市获得全省生态文明
乡村建设先进县荣誉。配合省委农工办做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调研,形成《枣庄市农村土地使用产权
制度改革情况》,整理《省委农工办副主任刘同理同志在山亭区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调研座谈
会上的讲话》,市委书记陈伟做出批示。形成《新农村新希望——枣庄求解“三农”方程式》材料,
《枣庄通讯》以特别策划的方式刊发,全面展示了农业农村工作成绩。三是切实抓好“双十双百”工
程建设。一是加强督导检查。经常深入到欠发达乡镇、经济薄弱村督导调研,对好的典型做法进行推
广,对问题和不足提出整改意见,推动了工程建设深入扎实开展。坚持每月调度一次经济薄弱村帮扶
和欠发达乡镇扶持发展情况,及时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推动面上工作开展。二是科学考核评比。联
合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农业局等单位,对“双十双百”工程建设进行了实地考核,评选出了科
学发展十佳乡镇和百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对欠发达乡镇的转化发展情况和百个经济薄弱村
的帮扶工作进行了排名,拟定《关于表彰2010~2011年度“双十双百”工程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
决定》。三是搞好宣传报道。继续加强与电视台、电台、《枣庄日报》等新闻媒体协调,累计在各类
媒体上刊登“双十双百”工作稿件30余篇,为工程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党刊编辑】一是坚持正确办刊导向。先后策划了《幸福枣庄·数字民生》专题解读、《世界高
铁的速度,从枣庄出发》等12个重要专题。通过《权威视点》、《重要文稿》等栏目,选发中央和省
市委决策、政坛动态,及时精编市委常委会议决策事项。通过《今日枣庄》、《热点关注》等栏目,
集中展示经济建设的创新性成果和经验,供全市各级借鉴和参考。通过《枣庄历史人物》、《枣庄名
胜名产》等栏目,介绍枣庄的文化和历史,打造“地方品牌”,展示地域风采。刊物得到了全市上下
一致认可,保持了全国城市党委政研系统秘书长联席会和全国城市党刊研究会评选的“双十佳”优秀
党刊地位,真正成为枣庄对外开放的一张新名片。二是不断创新刊物风格。讲求严谨,对所有的稿件
严格按照内容需要进行科学安排,通过版面设计更好地体现主题。讲求大方,坚持做到版面设计讲究
章法、注重层次、风格独特,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讲求高雅,作为在全市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党刊,
在办刊中坚持走高雅路线,坚决抵制低俗。讲求美观,保持版面风格和读者阅读习惯的高度统一,适
应并引导读者的欣赏习惯,使读者爱不释手。三是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对来
稿、编辑、校对、设计实行制度化管理、规范化运作。坚持对一周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集中回顾和梳
理,并确定报道的角度和评价的尺度。《枣庄通讯》电子版在“枣庄政研网”成功上网。先后参加在
江西举办的全国城市党委系统政研联席会和在广西举办的全国城市党刊研究会活动,加强了刊物的对
外交流范围,更好地宣传了枣庄,提升了枣庄的美誉度。

【政研队伍建设】一是扎实开展“讲学习、强素质、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围绕党的思想建设、
作风建设、党的中心工作、加强和改进政研工作、政研能力建设等5个主题,制定学习计划,推荐学
习书目, 每个主题明确1~2名主讲人作主题发言。 全室县级干部分别作了《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怎样搞好调查研究》等5个专题讲座,每位工作人员都完成了至少1篇心得体会文章。活动有效提升
了政研干部的政治觉悟、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增强了政研干部的学习思考能力、科学判断能力、综
合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工作执行能力。机关党工委评为“学习贯彻‘十二五’创先争优做先锋”
优秀案例,1篇心得体会文章被市委宣传部评为优秀论文。在全市党的机关工作会议上,市委有关领
导对这项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二是关心政研干部成长成才。先后选派1名同志到市委宣传部开展文
明城市创建工作,1名同志参加人才强市战略的联合调研,2名同志到市委办公室综合科进行锻炼,提
拔1名同志担任科长职务,发展1名同志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每3个月一期,抽调调研基地的政研干
部,到市委政研室挂职学习,加强上下沟通联系,促使更多的调研干部成长成才。组织人员到延安、
西安等省外城市接受红色教育,到临沂、泰安等省内城市考察城市建设,到山亭区、市中区等市内调
研,提高了调研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调研业务水平。三是全面加强机关制度建设。在全室建立完善了
业务学习、办公会议、请示报告、财务管理、车辆管理、文印管理、公文处理等各项规章制度,构建
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管理科学的机关管理体系,形成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按程序
办事的良好风气。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廉洁从政有关纪律规定,强化党员的廉洁自律意识,
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政研人员没有出现任何违纪违法问题。(郝迎春 张 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