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 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8&rec=154&run=13

【概况】2011年度全市气象部门被山东省气象局评为综合目标管理达标单位、精神文明单位;被
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全市防火先进集体。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枣庄市重大灾害
性天气应急预案》,并由市政府正式出台;成立了枣庄市气象灾害应急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枣
庄市气象防灾减灾暨气象灾害应急联动工作会议,完善了全市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协调联动工作
机制。组织参加了山东省防震演练、省局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枣庄市危化工燃气泄漏应急救援演
练。枣庄防备煤矿发生矿难事故后,气象局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随应急移动气象台亲赴现
场,提供预报实况服务,同时通过决策服务短信为相关领导和救援组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保证了煤
矿抢险救灾的进行。被市政府评为2011年应急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气象行政管理】 依法实施气象行政审批, 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防雷行政审批事项。从严执行
《枣庄市工程建设联合审批若干规定》(枣政发〔2004〕55号)。经局领导协调,市行政审批中心将
建设工程气象审批纳入了规划局联审,严格了建设工程联审联办程序,从源头上加强了建设工程联审
联办力度。与市安监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雷安全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枣安监发〔2011〕
128号),为有效开展防雷减灾、雷击风险评估气象服务提供了保障。2011年全年新建建筑物防雷审验
率为95%,较好的保障了新建建筑物防雷安全;强化全社会防雷安全管理工作,对工厂、学校、医院、
车站等重点场所,进行检查检测,及时督促整改防雷安全隐患;依法对违背防雷安全法律法规的案件
进行查处,并实施了行政处罚,制止了多起不具备防雷资质的违法投标施工案件,规范了防雷施工市
场秩序;利用世界气象日、世界标准日、科普宣传周等活动积极开展气象科普、防灾减灾、防雷知识
的宣传。依法实施庆典气球管理工作,完成全市释放气球资质认证工作。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开
展了强有力的行政执法。

【台站建设】全市四个县局全部按照一流台站建设标准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完成;完善了台站
气象设施,优化办公环境,更好地发挥气象服务公众、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功能。

【气候概况】2011年(1~12月),枣庄天气气候的主要特点为:降水正常略偏少,气温略偏高,
光照略偏少,各区(市)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部分地区先后遭受了雷暴、暴雨、大雾、寒潮等自然
灾害的影响。年内全市灾害性天气较往年属正常,局部有气象灾害,特别是8月26日至27日凌晨,遭遇
暴雨天气造成了一定的灾害;9月下旬以来全市连续无有效降水,截止到2月份全市旱情持续发展,对
冬小麦造成了严重威胁。总的来看,2010年枣庄气候属于正常年景。(一)降水量。2011年全市平均
年降水量为688.2毫米,较常年(758.3毫米)偏少69.9毫米,较2010年同期(684.5毫米)偏多3.7毫米。
年内各区(市)降水量在596(薛城)~771.2毫米(峄城)之间。从年降水量的气候异常值计算结果
得知,全市均属于正常年份。其中除峄城接近常年外,其他区(市)均较常年正常略偏少。降水量各
月分布不均匀,其中1月、3月、4月、5月、6月、7月、9月、10月全市降水偏少,特别是1月、春季及6
月、7月,全市降水,为显著偏少,8月降水显著偏多,11月降水异常偏多。(二)气温。2011年全市
年平均气温14.4℃,较常年(14.1℃)偏高0.3℃,较2010年(14.6℃)偏低0.2℃。各区(市)年平均气
温在14.1℃(峄城)~14.9℃(薛城)之间。枣庄、滕州、台儿庄较常年偏高,滕州略低于常年,峄
城与常年持平。 (三) 日照。 各区(市)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77小时,较常年(2203.8小时)偏少
426.8小时, 较2010年同期(1931.1小时)偏少154.1小时。各区(市)日照时数在1554.6小时(峄城)~
1907.6小时(薛城)之间,各区(市)均较常年略偏少。

【气象服务】2011年稳步开展现代气象业务,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和综合
气象观测系统,拓展气象服务领域。狠抓基础业务质量,晴雨预报、大雨(雪)以上预报、信息网络
传输及时率均较2010年度有所提高。在重大灾害性天气、关键性天气和转折性天气过程中,科学预测,
及时服务,制作发布重大节日气象信息、高考气象预报、春秋播预报、呈阅件、人工增雨简报等各类
信息336期。三夏、三秋期间准确及时的气象服务,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好评,被评为粮食生产
先进集体。市局与滕州局联合开发建立的煤矿行业多媒体网络信息发布控制中心运行良好,及时为近
30家煤炭单位提供了“直通车”服务。进一步发展人影工作,2011年针对秋冬春连旱的实际,市气象
局抓住每一次降水过程,开展了五次人工增雨(雪)作业,共发射增雨火箭弹356枚,增加降水约4000
万吨,基本解除了全市旱情,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由于人影作业有效降低了
森林火险等级,被市政府表彰为2010—2011年度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

【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暴雨洪涝 8月26日至27日晨,枣庄市普降大到暴雨,全市平均降雨量94.8
毫米,其中26个镇街观测点平均降雨量超过100毫米,5个乡镇观测点平均降雨量200毫米以上,最大降
雨点市中区税郭镇降雨量达到262毫米。此次降雨持续时间长,降雨强度大,造成市中区、峄城区、
薛城区、高新区遭受不同程度暴雨洪涝灾害。据初步核实统计,全市受灾人口9.7万人,农作物受灾
面积6407.3公顷,成灾面积2994公顷,绝收面积510公顷,倒塌房屋332间,损坏房屋193间,紧急转移安
置998人,直接经济损失1.1亿元。市中区:平均降雨量194毫米,最大降雨点262毫米,造成城区部分道
路交通中断,大量农田被淹,房屋出现倒损,部分人员进行紧急转移。据初步统计,受灾人口1139人,
农作物受灾面积802.3公顷,倒塌房屋2间,损坏房屋43间,紧急转移安置18人(其中1人为五保户,已
安置到敬老院),直接经济损失1122万元。峄城区:平均降雨量129毫米,最大降雨点237毫米,造成
城区积水较多,家具市场及货物浸泡,房屋出现倒塌损坏,鱼塘和农业损失较重。据初步统计,受灾
人口7.9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514公顷,绝收面积510公顷,倒塌房屋330间,损坏房屋150间,紧急转
移安置980人(主要是部分低洼地段家庭进水,现群众陆续返回家中),冲毁鱼塘133公顷,直接经济
损失9860万元。薛城区:平均降雨量122毫米,最大降雨点163毫米,造成部分农田受灾,玉米倒伏现
象严重。据初步统计,受灾人口930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617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01万元。高新区:
平均降雨量90毫米,最大降雨点101毫米,造成7950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474公顷。大风降温 11月20
日, 枣庄市出现降温天气,全市降温幅度普遍在9~10℃,由于预警及时,没有出现明显灾害。大雾
10月5日、7日、14日、22日、29日,11月4日、18日、26—28日部分地区出现大雾天气,其中10月18日薛
城区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不足500米,枣庄市发布了大雾黄色预警信号。受其影响,京福高速枣庄
段收费站关闭,给交通运输、工农业生产等产生了一定影响。干旱 2010年9月下旬以来(2010年9月21
日—2011年2月8日),枣庄市平均降水量为7毫米,较常年(106.1毫米)偏少93.4%,是1961年来的同期
最少值。 全市平均无降水日数为135.8天,为1961年来的最多值;全市平均连续无降水日数为61天,为
1961年来的次多值,仅次于1973/1974年同期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80天)。据统计:2010年小麦播种面
积237.4万亩,小麦水浇面积191.7万亩,小麦受旱面积138.9万亩,严重受旱58.4万亩,受旱面积主要集
中在市中、山亭、薛城、峄城等地。根据气象局2月6日卫星遥感数据分析:全市受旱面积为200.9万亩,
其中轻旱面积140.2万亩,重旱面积为60.7万亩。1月27—28日,市气象局赴滕州、山亭、市中、薛城、
高新进行了田间调查,并与当地农民进行了交流,全市麦田表墒较差,麦苗长势一般,部分麦苗出现
干枯现象。(崔 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