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和社会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7&rec=8&run=13

【概况】 2010年, 全市生产总值(GDP)完成1362.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6%,是2005年的
2.2倍, 实现了五年翻一番的目标。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117.56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
818.37亿元,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426.11亿元,增长20.0%。三次产业比例为8.6∶60.1∶31.3。全
年地方财政收入76.71亿元,增长26.2%,是2005年的2.7倍。国、地税税收收入122.98亿元,增长22.0%。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为102.8%,涨幅较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8.6%,原材料、
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0%,房屋销售价格上涨3.9%,房屋租赁价格上涨0.4%,土地交易价格上涨
5.0%。非公有(民营)经济户数15.78万户,增长9.3%;从业人数62.41万人,增长8.8%;增加值762.38
亿元,增长13.2%,占GDP比重为55.97%;纳税额94.56亿元,增长25.9%,占税收总额的76.9%。城镇新
增就业6.48万人,增加0.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2.3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9%。

【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增加值117.56亿元,增长2.9%。其中:农业增加值86.21亿元,
增长2.3%;林业增加值1.14亿元,下降10.5%;牧业增加值21.35亿元,增长4.5%;渔业增加值2.48亿元,
增长9.9%。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比例由上年的65.4∶1.2∶26.1∶1.9∶5.4调整为67.0∶0.8
∶25.2∶1.8∶5.2;粮经比例由上年的68.9∶31.1调整为69.9∶30.1。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26.57万亩,总
产量192.99万吨,增长5.6%,创历史新高。植树造林7675公顷,增长27.1%,年末林木蓄积量606万立方
米,森林覆盖率33%。肉类总产量24.03万吨,增长4.7%;水产品产量4.52万吨,增长2.7%。有效灌溉面
积153.78千公顷。 农用机械总动力274万千瓦,增长7.8%;拖拉机37391台,增长0.7%;小麦联合收获机
4659台,增长73.6%;玉米联合收获机2209台,增长172%。农村用电量24.45亿千瓦时,增长5.2%。化肥
使用量(折纯)21.74万吨,增长0.5%。

【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24.76亿元,首次突破800亿元大关,增长12.2%。其中,轻工
业216.95亿元,增长12.8%;重工业607.81亿元,增长11.9%。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12家,净增204家,
比“十五”末净增95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65.15亿元,增长24.3%,占规模以上工
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1.2%,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比“十五”末提高1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077.68亿元,增长23.1%;利润215.14亿元,增长21.8%;利税359.36亿元,增长20.3%。
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学制品、服装鞋帽制造、食品制造4大行业完成增加值194.55亿元,增长15.2%,
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3.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6%,拉动贡献率29.5%。通用设备制造、电器机械
制造、专用设备制造3个行业完成增加值132.29亿元,增长23.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6.0%,拉动规模
以上工业增长3.5%,拉动贡献率28.7%。重点统计的工业产品已增至189种,比“十五”末净增50种。
甲醇、醋酸、橡胶轮胎外胎、金属切削机床、数控机床、锻压设备、锂离子电池、荧光灯、电子元件
等产品从无到有,产量不断增加。三级及以上资质建筑企业262家。完成总产值156.09亿元,增长12.0%。

【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7.3亿元,增长25.0%。其中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20.2亿
元, 增长22.5%。 规模以上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7.6亿元, 增长56.2%;第二产业投资408.2亿元,增长
15.4%;第三产业投资304.4亿元,增长32.7%,高于规模以上投资增幅10.2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投
资增幅17.3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78.0亿元,增长14.5%。房屋施工面积915.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
150.1万平方米。 其中经济适用房施工面积31.6万平方米, 竣工面积4.8万平方米。销售新建商品住宅
211.3万平方米,增长15.2%;销售额64.7亿元,增长29.5%。

【国内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9.9亿元, 历史上首次突破400亿大关, 人均突破1万元,增长
18.7%, 自2006年以来首次高于全省平均增幅。 分区域看, 城镇零售额269.0亿元, 增长17.6%;乡村
140.9亿元,增长20.8%。分行业看,批零贸易业355.5亿元,增长17.9%;住宿餐饮业54.4亿元,增长23.9
%。年末,限额以上贸易企业数量770家,比上年同期增加354家。汽车类零售额24.1亿元,增长44.8%;
化妆品类增长29.8%;金银珠宝类增长20.8%;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33.5%;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增
长43.1%;家具类增长210%。

【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新开工外来固定资产投资过5千万元项目119个,竣工投产60个,均创历史新
高。 进出口总额9.11亿美元,增长53.2%。其中,出口7.46亿美元,增长52.5%;进口1.65亿美元,增长
56.2%。实际利用外资2.39亿美元,增长10.5%。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6个,合同利用外资3.83亿美元。

【交通、邮电和旅游】 公路客运量7121万人,旅客周转量46.51亿人公里,分别增长4.7%和4.6%;公
路货运量22464万吨,货物周转量232.08亿吨公里,分别增长0.8%和0.7%;水路货物运输量1018万吨,货
运周转量46.71亿吨公里,分别增长28.7%和62.5%。港口货物吞吐量2290万吨,增长51.0%。拥有民用汽
车27.18万辆,增加5.05万辆。其中当年新注册4.25万辆;属于个人拥有23.41万辆,其中轿车12.05万辆;
载客汽车18.76万辆,载货汽车4.79万辆;营运性汽车6.84万辆,其中载客汽车0.49万辆,载货汽车3.49
万辆。客运出租汽车1210辆。交通基础设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48亿元(注:不含京沪高铁、枣临铁
路、枣临高速公路三大项目投资)。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960.1公里(包括村道)。100%的行政村
通上了柏油(水泥) 路。 邮政业务总量1.31亿元, 业务总收入1.33亿元,增长13.3%。通信业务总量
57.7亿元,增长9.1%。移动电话用户228.02万户,增长15.3%。固定电话用户76.88万户,下降9.0%。接
待国内游客1409万人次,增长36%;旅游入境人数3.9万人次,增长26%;入境旅游收入823.8万美元,增
长28%;旅游综合收入83亿元,增长41%。3A级以上景区达到15个,4A级景区8个。台儿庄古城成为齐鲁
文化新地标。

【财税、金融和保险业】 境内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137.41亿元,增长20.2%。地方财政收入76.71亿元,
增长26.2%,是“十五”末的2.7倍。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比重为78.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地方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5.6%,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支出128.9亿元,增长27.6%,各项法
定支出和重点支出增幅均高于总支出增幅。 国、 地税收入122.98亿元, 增长22.0%。其中,国税收入
62.08亿元,增长14.5%;地税收入60.90亿元,增长30.6%。税收占GDP的比重9.0%,比上年提高0.6个百
分点。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94.42亿元,增加83.67亿元,其中,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512.32亿
元, 增加68.70亿元。 年末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728.69亿元,增加141.85亿元。新增存贷比169.5%,比
“十五”末提高86.1个百分点,由资金流出地转变为资金流入地。保险公司发展到19家,实现保费收
入29.24亿元,增加7.50亿元,增长34.5%。其中财产险收入7.55亿元,增长40.4%;寿险收入21.69亿元,
增长32.5%。支付赔款给付5.26亿元,增长6.0%。

【科技和教育】 争取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9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8项。获得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0
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评出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30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118项,软科学
成果12项。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7家,增加6家。42项产品列入省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个新产品列入
国家新产品计划。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69家,增加11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达到10家,增
加3家。签订技术交易合同112项,成交额1.5亿元。枣庄学院、枣庄职业学院和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教职
工人数2205人,专任教师1368人;招生6820人,其中本科2538人;在校生21410人,其中本科8937人。普
通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7572人,毕业15860人,在校生48035人;普通高中招生25162人,毕业27702人,在
校生77762人;初中招生46180人,毕业53452人,在校生140642人;小学招生44295人,毕业48341人,在校
生264515人。普通高考录取23018人,录取率达到80%;普通本科录取11790人,录取率达到41.1%。

【文化、广播、卫生和体育】 年末专业演出场所3个,公共图书馆7个,文化馆7个,博物馆9个,档
案馆8个,向社会开放档案卷数76164卷。全市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中波转播台8座、电视差
转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1.9%,有线电视传送模拟45套、数字
153套电视节目,有线电视用户达40.9万户。国内统一刊号的出版单位5家,出版报纸3439.5万份,出版
省内部资料图书6种,计0.8万册。卫生机构(不含诊所等)195个,床位12176张,卫生技术人员数14640
人,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6669人。村卫生室1202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417人。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农民
体育健身工程活动,覆盖率达86.6%。承办了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中国
·枣庄海峡两岸龙舟邀请赛和第九届全国万人健美操大赛总决赛等21项国家级和7项省级赛事活动。
枣庄籍运动员在国际体坛获得6枚金牌。第22届省运会枣庄代表团奖牌数和总分数位列第10名,综合金
牌排名比上一届省运会提高一个位次。

【城乡建设】 城市建设投资111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33亿元,增长21.7%。新城建设投资38亿元,
增长127%,建成区面积达到8.3平方公里。棚户区改造全面启动,完成拆迁475.9万平方米。经济适用
住房建设竣工8.5万平方米,竣工1310套;廉租住房建设竣工7.8万平方米,竣工1564套。年内开通快速
公交,成为全省第二个开通BRT的城市,加快同城化发展步伐,“同诚卡”在公共领域推广应用。新
增城镇供热面积150万平方米,一户一表改造2.4万户,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9%,燃气普及率达到99%,
污水处理率达到92.5%。建设农村住房14.6万户,改造危房3.5万户。

【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土地总面积456.35千公顷,其中,耕地保有量240.12千公顷,基本农田面
积212.99千公顷。已发现矿种38种,查明资源储量的有11种。空气质量良好天数311天,列入国家“十
一五”淮河治污规划的58个项目已经全部完成,环境治理工程建设成效明显。2010年上半年,全市万
元GDP能耗1.69吨标准煤、 电耗839.8千瓦时, 分别下降1.81%、4.25%;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
2.38吨标准煤、取水量20.52立方米、用水重复利用率87.55%,分别下降4.05%、1.13%和减少2.52个百分
点。全社会用电量101.75亿千瓦时,增加9.29亿千瓦时,增长10.0%。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50起,下
降17.30%;死亡154人,下降10.47%;未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实现了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七年双
下降。刑事案件立案件数8365起,增长1.55%;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3035起,增长14.02%。受理社会治安
案件39816起,增长10.66%;查处37997起,增长7.93%。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公安户籍总人口391.04万人,其中,男性203.23万人,女性
187.8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1775人,出生率10.74‰,出生性别比114.2;死亡率5.49‰,自然增长率5.25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30元,增长12.6%;人均消费性支出11409元,增长18.8%,城市居民恩
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34.4%。农民人均纯收入7103元,增长13.6%;人均消费性
支出4209元,增长12.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7.0%。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64个,拥有床位1.5万
张,年末收养人数1.4万人。最低生活保障救济8.5万户、17.14万人,分别增长11.8%和10.6%,发放低保
金20735万元。 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7520.9万元, 筹集社会福利资金3638万元, 直接接受社会捐赠
2022.7万元。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105.7亿元。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3.8%,新农合参合率达到
99.4%,新农保覆盖率达到71.1%。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比“十五”末提高54%和100%。
(王 振 王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