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摘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7&rec=193&run=13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编
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适应发展形势新变化,夺取城市转型新胜利,建设富裕、文明、
和谐、幸福新枣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成就
“十一五”以来,全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市转型为统领,按照市九次党代会确定的“三
六九五”总体工作思路,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抢抓机遇,破解难题,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主要目标和任务顺利完成。这五年,是我市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加速推进城市转型的五年,是城乡面
貌深刻变化、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五年。
(一)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362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4.1%(按可
比价格计算),是2005年的2.2倍;人均GDP达37069元,是2005年的2.1倍;地方财政收入达76.7亿元,年
均增长22.2%,是2005年的2.7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653.5亿元,年均增长19.7%,是“十五”
时期的3.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09.9亿元,年均增长18.4%,是2005年的2.3倍。全市各项存款余
额894.4亿元,是2005年的2.5倍;各项贷款余额728.7亿元,是2005年的3倍;新增存贷比达到169.5%,比
2005年提高86.1个百分点,实现了由资金流出地向资金流入地的跨越式转变。
(二)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9.9:63.8:26.3调整为8.6:60.1:31.3,服务业
比重上升5个百分点。2010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193万吨,实现“人均占有千斤粮”。规模以上工业
增加值达824.8亿元,是2005年的2.7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21.2%。
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接待规模和旅游综合收入达1409万人次和83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3.1倍和3.6倍。
“枣庄二日游”成为山东旅游的新亮点,枣庄由游客输出地变为游客输入地。服务业提供税收占地方
税收比重为42.6%,比2005年提高10.5个百分点。
“十五”、“十一五”时期产业结构对比图(图三)
(三)城市建设凸显新变化。坚持“老城做新、新城做靓、同城化发展”,打响城市建设攻坚战。棚
户区改造全面启动,完成拆迁475.9万平方米。全民健身中心建成开放,市中新区初具规模。新城城中
村搬迁基本完成,教育、医疗、商住等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建成区面积达到8.3平方公里。枣临铁路、
枣临高速公路进展顺利;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960.1公里,干线公路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台儿
庄复线船闸、枣庄港建成,运河枣庄段达到国家二级航道标准,通航能力提升一倍。枣庄、滕州火车
站实现动车组停靠,城市快速公交(BRT)建成运行,同城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园林城市创建成功,“江北水乡·运河古城”成为城市新名片。五年来,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14.6亿元,
新城建设投资73亿元,交通建设投资172.1亿元,分别是“十五”期间的2.1倍、2.9倍、3.9倍,是枣庄
城市建设投资最多、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时期之一。
(四) 民生保障得到新改善。 “十一五” 期间,全市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8.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
36.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630
元和7103元,年均增长12.3%和10.9%。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完善,覆盖面达90%。城镇居民基本医疗
保险全面推进,覆盖面达93.8%。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99%、90%、80%。在
全省率先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覆盖率达到71.1%。城市低保标准由2005年的每人每月
143元提高到22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2005年的每人每年700元提高到120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日趋
完善,筹资标准由2005年的人均40元提高到150元,参合率达到了99.4%。免除了城乡义务教育学生杂费,
并为农村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提高了农村困难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提高了住房公积金缴存比
例,规范管理使用住房公积金。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建成经济适用房88万平方米、10900套,建设廉
租住房4065套,为1629户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了廉租住房补贴。
(五)环境保护开创新局面。推进节能减排,不断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共拆
除立窑水泥生产线220条,淘汰落后产能2179.8万吨,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23台,
容量74.02万千瓦, 关停容量是省下达任务的近3倍; 万元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3%,被省政府评为
“山东省节能降耗突出贡献单位”;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考核获得第一名,
水污染防治经验被环保部总结为“枣庄模式”;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19.1%、
27.3%。生态市建设全面启动,新建国家级湿地公园2个,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27.5%提高到33%。
(六)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完成政府新一轮机构改革,政府职能不断转变。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初步
建立。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组建市商业银行,在全省首批设立农
村合作银行,在全国首创“钢结构资产抵押贷款”模式。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
品实现零的突破。积极推行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土地流转工作走在全国前列。集体林权
制度、医药卫生体制、文化体制等领域的改革积极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51%提高
至56%。丰源煤电5亿元企业债券成功发行,三合机械在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交易。创新招商方
式,重大战略项目引进和外资利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十一五”期间,引进外来固定资产投资过亿
元项目152个,完成投资603亿元;累计到账外资8.54亿美元,年均增长18.7%;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32.6
亿美元,年均增长18.8%。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提高,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比
重下降,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七)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共有30个项目获国家、省科技进步奖。城乡教
师工资基本实现统一标准发放,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高等教育发
展取得新突破,枣庄学院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枣庄职业学院创建成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呈现勃
勃生机,柳琴戏和鲁班传说等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基本完成,实
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成功承办十一届全运
会跆拳道、女子足球比赛,在北京残奥会、广州亚运会、广州亚残运会上,共获得金牌4枚;群众体
育活动蓬勃开展,枣庄市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健身秧歌城市”。全市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取得积极进展,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平安枣庄”建设稳步推进,各类生
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连续7年实现“双下降”,地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连续4年为零。双拥共建、
民兵预备役建设不断加强,军政军民更加团结。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新闻出版、知识产权、妇女儿
童、红十字、科普、对台、史志、档案、助残、老龄、人防、气象、防震减灾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
的成绩。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我市既面临着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
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努力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按照市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三六九五”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以“富
民强市”为目标,以城市转型为主线,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核心任务,坚持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
改善民生,全面打好“三大战役”,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
新枣庄。
(二)基本原则。“十二五”时期,我市要坚持转型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
展五个基本原则。
——坚持转型发展。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建设,全面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
——坚持协调发展。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作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根
本要求,强化统筹协调理念,更加注重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实现经济发展与
社会建设的有机统一。
——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快完善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突破口,实现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
管理创新的有机统一。
——坚持绿色发展。完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加大绿色投资,促进绿色增长,
倡导绿色消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共享发展。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立足点,建立健全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
由人民共享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富民和惠民上。
(三)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继续保持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主要人均经济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社会事业更加繁荣,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实
现均等化,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城乡居民收入较
快增长,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日趋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经济增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到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400亿
元,年均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48亿元,年均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6600亿元,年均
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00亿元,年均增长17%;进出口总额达到14.66亿美元,年均增长10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9万元;城镇化率提高到55%。
——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到2015年,三次产业比重达到7:54.2:38.8。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
比重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力争提高2个百分点;非煤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
8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
——生态保护。确保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到201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完成省下
达指标,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削减12%和18%,氨
氮和氮氧化物分别削减12%和18%;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比率比2010年提高10%以上;加大山体保护力
度,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塌陷地治理面积新增56万平方
米;固体废物(垃圾)处理率达到96%以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
——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高。到2015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407万
人左右,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2%;教育
质量和结构不断提升,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以上,学前三年幼儿园入学率达85%以上;城乡医疗卫生
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每千人口拥有医生数提高到2人以上,每千人口医院病床数提高到4.1张以上。
——民生改善。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逐步扭转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到2015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070元,年均递增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80元,年均递增13%;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4%左右;城乡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5平方米和34平方米;城镇参加基
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52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城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120
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力争实现农村居民全覆盖;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
三、产业发展
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支柱产业多元化、新兴产业特色化”的要求,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升级,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
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扩大规模与提升水平并重,
跨越发展服务业;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集约集聚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
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特
色、生态、设施、观光”四大现代农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组织化进程,把枣
庄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示范带动区。
1.优化农业产业布局。
发展壮大优质专用粮、瓜菜、果品、畜牧、水产、花卉六大主导产业,培育区域特色支柱产业和品牌
农产品。重点发展以滕州、薛城、峄城、台儿庄为主的优质专用粮生产基地,以滕州、薛城、峄城为
主的蔬菜生产基地,以滕州、薛城、市中为主的畜牧养殖基地,以台儿庄、市中为主的食用菌、“三
水农业”、桑蚕生产基地,以山亭、市中为主的林果基地,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2.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特色农业。重点发展石榴、火樱桃、甜桃、大枣、花椒、马铃薯、芸豆及小杂粮的种植和深加工;
大力推进畜牧和水产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壮大特色花卉和苗木产业。继续加大专项资金投入,
扶持火樱桃、石榴等新品种引进和改良、设施栽培示范园建设、产品深加工,扩大规模、提高产量、
提升品质,增加附加值。
——生态农业。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秸秆还田和秸秆综合利用工程、太阳能和风能综合开发
利用工程,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实行以节肥节水为主的测土配方施肥,建设无害化农产品生产基地,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农村沼气事业,加快大中型沼气工程和沼气服务网点建设。
——设施农业。重点推广小麦氮肥后移高产栽培、玉米“一增四改”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和节水灌溉
等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扩大设施农业规模;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
(区)建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提高设施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
——观光农业。依托峄城冠世榴园、台儿庄“三水农业”、山亭火樱桃采摘园、滕州万亩梨园、薛城
有机蔬菜采摘园、市中杜庄仙桃采摘园等资源,引导发展集生产、观光、娱乐和采摘于一体的观光休
闲农业;加大科技投入,拓展观光农业内涵,提升观光农业的观赏性和参与性。
3.建设优质商品粮和特色农产品基地。
——优质商品粮基地。以滕州、台儿庄、峄城、薛城等粮食主产区(市)为核心,以级索等27个粮食
主产乡镇(街道)为重点,以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工程项目为抓手,建设高标准粮田和高标准农
业生产示范基地,加快优质商品粮基地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能力。
——特色农产品基地。重点发展马铃薯、有机蔬菜、石榴、火樱桃、长红枣、花卉等种植基地,畜牧、
水产养殖基地,畜禽产品和豆制品加工基地。实施“菜篮子”工程,引进推广名优新特品种,积极采
用先进种养技术,鼓励集约化经营。到2015年,全市蔬菜面积稳定在170万亩左右,水果面积达到70万
亩以上,畜牧业产值比重达到40%,改造新建花卉栽培设施8万平方米,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11万亩。
4.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大科研投入,树立品牌意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产业化:加快培育规模大、带动强、辐射广和效益好的重点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
作用。市场化:明晰产权关系,建立土地产权、林业产权保护制度,完善农村土地和林权流转机制,
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流转的管
理和服务。组织化: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农村经济运行机制;健全“龙头企
业+合作社+农民”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加强制度和规范建设,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标准化:重
点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监测、认证体系,加强综合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提高农产
品的监测能力和水平;依托龙头企业,加强农业综合标准化管理,扶持和培育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绿
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5.发展壮大畜牧业。加大对全市畜禽品种的改良力度,推广纯种繁育。搞好优质双肌臀瘦肉型猪、肉
鸡、肉鸭、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饲养。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动物疫病预防、
控制和扑灭技术水平。完善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开展对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确保畜牧生产资
料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符合标准。做好肉鸡精深加工,扩大国内外肉鸡销售市场。壮大龙头企业规模,
培植盈泰、东启、龙盛、得力盈、牧天牛、金土地、华宝牧业、启航牧业等合作组织。加快祥和乳业
等乳品加工企业建设,创建绿色奶业品牌。
6.稳定林业生产。“十二五”期间,全市总投资10亿元,建设三大项目。水系生态造林绿化工程:主
要建设南水北调输水干线6900公顷造林绿化项目、鲁苏省际边界5300公顷造林绿化项目、山区14000公
顷水土保持荒山造林绿化项目、主要河流和水库周围8700公顷造林绿化项目;5000公顷湿地保护与恢
复工程:修复湿地5333公顷,基本实现湿地生态平衡和持续健康发展;封山育林工程:对100万亩山丘
防护林实行全面封山,重点搞好封山护林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坚定不移地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推动全市林业更好更快发展。
7.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加大水利设施投资,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提高防洪能力,实现主要河
流防洪能力达到或超过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通过新建庄里水库、西仓平原水库拦蓄工程、周村水库
扩容、污水处理回用和矿井水开发,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基本解决农村饮
水安全问题。加大灌区节水改造和田间水利工程建设投入,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0万亩,改善节水灌溉
面积60万亩。继续加大水土保持建设力度,新增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00平方公里,全市水土
流失治理率提高到84%。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基本建成全市一体化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质量
监测、防汛抗旱信息监测和调度信息管理系统。
8.健全完善支农惠农长效机制。增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投入,建立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扩大公共财
政在农村的覆盖面。落实各项支农政策,加大粮食直接补贴、粮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控制
农资价格,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执行农业税率减免政策,加大对农民负担的监管,确保农民负担不
反弹。稳定土地承包关系,通过土地使用权的转包、转让、出租、互换、托管、入股、合作经营、合
伙经营等具体形式,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设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专项补助资金,
推进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
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强化科技兴农政策,加大公益性技术推
广投入,加强为农服务体系建设。
9.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
品价格调控机制,实现农业内部增收;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和民营经济发展,重点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
业、农村家庭工副业、商贸流通业以及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鼓励农民自主创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努力增加非农收入;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二)优化发展工业。以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建立现代工业体系为目标,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培
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八大工业产业集群。“十二五”末,努力把煤化工及精细化工打造成支
柱产业,新型建材做成骨干产业,机械制造打造成亮点产业,纺织服装创出知名品牌,食品产业做出
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形成规模,煤电热行业做成循环经济示范产业。发展壮大“十大龙头企业”集团,
使之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带动全市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实施“名牌战略”,培育
名优产品,打造中国、山东名牌,全面提升我市工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
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450亿元,年均增长12%。
1.培植壮大八大工业集群。
——煤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按照“一区三园”进行主体布局,即以木石煤化工产业园为核心园,
西集煤化工产业园和海化煤化工产业园为辅助园,组成枣庄市煤化工产业区。木石煤化工产业园进一
步完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远期可适度向周边乡镇延伸;西集煤化工产业园作为核心园的延伸
园区,重点承接木石煤化工产业园的下游产品项目;海化煤化工产业园作为薛焦退城进园的配套园区,
重点完善煤焦化产业链。煤化工下游项目可充分利用废弃工矿区布点,条件允许的区(市)可依托现
有大企业集团开展煤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工作。以煤化工产业为依托,不断拉长煤气化、煤焦化产业链,
开发精细化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重点发展清洁能源产业链、煤基烯烃与新型合成材料产业链、
精细化工产业链,不断提升煤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清洁能源产
业链:重点建设东阳能源100万吨甲醇汽油项目、薛城精细化工园100万吨煤基醇醚燃料项目;煤基烯
烃与新型合成材料产业链:重点建设联想控股投资180亿元百万吨烯烃及精细煤化工基地建设项目、
兖矿鲁化20万吨醋酸乙烯生产项目;精细化工产业链:重点建设新能凤凰38万吨二甲基甲酰胺及10万
吨系列化工产品项目、兖矿鲁化20万吨醋酐及10万吨甲酸多联产项目、兖矿国泰三期40万吨醋酸及10
万吨醋酸丁酯项目、辰龙集团42万吨醋酸乙烯及环氧乙烷等系列产品项目、泰和水处理项目、中科盐
化工项目等。到“十二五”末,煤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总投资达到900亿元,年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
年利税过200亿元。
——煤电热能源产业集群。补充勘探本地资源,实施煤炭资源限量有序开采,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
战略,积极开拓市外资源。实施电力行业“压小上大”,加快淘汰落后机组,重点做好限下小火电机
组关停工作。支持建设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机组,重点推进华电十里泉、滕州新源等重大电源项
目建设。发展煤电热循环经济产业链,鼓励煤矸石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加快推进八一热电公司、田
陈煤矸石电厂、台儿庄王晁污泥焚烧热电联产等热电项目建设。到2015年,市外煤炭年产能达到2500
万吨以上,实现新增火电装机110万千瓦。
——水泥产业集群。深入实施拆立上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鼓励发展水泥搅拌站、水泥制品加工等
产业,开发特种水泥、专用水泥和水泥深加工产品,推动水泥产品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散装水泥,合
理规划区(市)水泥粉磨生产。优化水泥行业生产力布局,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行业集中度和产
业竞争力,重点支持发展鲁南中联水泥、枣庄中联水泥、申丰水泥、榴园水泥、泉兴水泥、葡诚水泥、
泉头水泥等企业。到2015年,全市水泥生产能力稳定在4000万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比由现
在的70%提高到95%以上。
——新型建材产业集群。优化建材行业生产力布局,改造提升产业结构,打造全国新型建材产业基地。
石膏生产以峄城底阁镇为中心,石膏板生产以山亭、薛城为中心布局;煤矸石、粉煤灰利用产业以峄
城、市中为中心布局;玻璃生产以滕州鲍沟镇为中心布局;以北新建材、天禾宇信、天畅环保、滕州
华海等企业为骨干,积极发展纸面石膏板、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多功能防火材料等环保新材料;
鼓励金晶、榴园、耀鸿、科晶等玻璃企业,着力发展优质浮法玻璃、太阳能玻璃、LOW-E玻璃、工
艺玻璃等新型建筑材料;依托佳龙陶瓷、北钛河陶瓷等企业,发展高温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到2015
年,新型建材产值占建材产值比重达到60%。
——机械制造产业集群。依托滕州中小机床制造业基地,初步把枣庄建成国家级中小机床制造业制造、
出口和创新基地。巩固发展滕州鲁南机床、鑫泰数控、威达重工、鲁南同锐、愚公机械、三合机械,
山亭鲁南华源数控,枣庄高新区三信、威能数控等机床制造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
以智能化、高端化、配套化为目标,重点突破机床主机设计技术、高性能数控系统及关键功能部件的
创新研发应用,提高机床行业创新研发水平。到2015年,机床行业数控化率提高到50%以上,建成国
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10家。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挥规模效益,引导企业向集群化、特色化方向发展。重点建设市中税郭镇
针织产业集群、沙特纺织工业园,山亭纺织服装产业园,峄城服装玩具产业园、万泰纺织工业园,滕
州官桥诚宜家纺工业园,台儿庄高端纺织品和牛仔服装工业园。鼓励万泰纺织、海扬王朝、青纺联集
团等企业争创名牌,支持市中创建“国家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发展
服装、家纺两条产业链。到2015年,培育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企业3家。
——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以滕州、峄城、薛城、台儿庄等粮食主产区为主,发展粮食加工业;围
绕城郊蔬菜产区,实施新一轮市长“菜篮子”工程,发展滕州、市中、峄城的蔬菜加工业;围绕山区
林果产区,发展山亭、峄城、台儿庄的果品加工业;以山亭城头豆制品加工基地为依托,发展壮大豆
制品加工业;以峄城和台儿庄为主,发展沿运水产加工业;以滕州、山亭、薛城和台儿庄为主,发展
木材加工业。到2015年,力争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200家,
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总数达到400个以上,带动全市80%以上的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链条。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枣庄高新区为龙头,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主要发展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综合利用体系,重点推进
丰源、鲁源、王晁生物质发电项目、大唐风电项目和滕州大宗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着力发展以海特集
团、海霸通讯等为骨干的新型电池项目,支持枣庄高新区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锂离子电池产业基地。
新材料产业:主要发展新型电池材料、焊接材料、纳米级新材料和高性能特种纤维等产品,重点发展
以银桥电缆、华能线缆、华信国资电缆为骨干的特种电缆项目和金封焊宝绿色环保新兴焊料、三兴公
司纳米高岭土、拓博公司氨基膜塑料和远东农科环保包装等项目。电子信息产业:建设以光缆光纤、
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专用仪器仪表等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发展以金泰电子、光源集团为
骨干的电子元器件项目。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以生物技术药、化学创新药、现代中成药为主的新医药
系列和以蔬菜花卉育种为主的生物育种系列,支持益康药业、千草堂中药、杰诺生物酶、三九药业、
文尔达生物等企业建设。到2015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30万千瓦,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
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
2.强力推进大企业集团发展。立足工业经济发展基础和优势,加大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通过兼并、
联合、控股等方式,培育和发展壮大“十大龙头企业”集团,带动全市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十二五”末,力争“十大龙头企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百亿元。其中,枣矿集团主营业务收
入过500亿元,新能凤凰、金封焊宝、丰源煤电、盛隆煤焦化等4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200亿元,辰龙
集团、中泰煤业、八一煤电、兖矿鲁化、泉兴集团等5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
3.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坚持质量兴市,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依托大企业集团建设,推动知名
品牌培植。制定新一轮品牌建设规划,设立实施品牌战略专项经费,培育和发展一批名牌产品、名牌
企业和名牌行业。到2015年,力争全市拥有中国名牌10个、中国驰名商标10个、山东名牌100个。
(三)跨越发展服务业。按照“突出旅游业,发展物流业,提升商贸业”的发展思路,建立与接续替
代产业相配套、城市化进程相契合、资源环境相协调、城乡居民生活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重点
加快发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专业市场和新兴服务业四大特色服务业。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
到900亿元,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43%。
1.发展四大特色旅游业。坚持把文化旅游作为服务业发展的突破口,把枣庄打造成文化保护传承的重
要载体、海峡两岸交流的重要平台和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到2015年,力争旅游总收入实现260亿元,
旅游接待规模达到3900万人次。
——运河文化旅游。为充分体现枣庄运河文化“南北交融、古今辉映、中西合璧”的鲜明特色,按照
“存古、复古、创古”原则,高标准规划建设运河古城核心景区和以运河文化为主体的台儿庄船闸运
河公园,把台儿庄古城建成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打造影视、古建设计和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发
展创意产业为核心的国家文化产业创意基地。搞好以邹坞中陈郝古瓷窑遗址为代表的古运河支流文物
开发保护,丰富运河文化内涵,扩大运河文化旅游的覆盖面。以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铁道游击队纪念
园为核心,包括台儿庄战史陈列馆、铁道游击队遗址、铁道游击队影视城(民国影视文化城)、铁道
游击队纪念馆、八路军抱犊崮抗日根据地遗址等景区,建成集旅游、观光、体验、教育为一体的红色
文化旅游区。
——生态观光旅游。以原生态微山湖湿地景区为核心,以市中区全民健身中心、台儿庄运河湿地、薛
城蟠龙河湿地和峄城古运荷乡湿地等景区为重点,建成集湿地生态旅游、观光、温泉康体和山地度假
为一体的高档时尚生态度假旅游区、国家一流的湿地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以抱犊崮—熊耳山为核心,
发展地质观光、森林观光和生态山水观光旅游。依托山亭石板房部落、红山峪民俗村,开发影视基地
和民俗风情园。以冠世榴园和青檀寺为主体,发展生态农业观光、乡村休闲旅游。以盈泰温泉为核心,
建设市中温泉小镇、山亭汉诺温泉、峄城仙沐温泉等项目,建成温泉洗浴、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体
育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度假旅游区。建设以杨峪体育公园为依托的中国赛车城、中华车祖苑集展
览、休闲健身为一体的旅游中心。
——工业遗产旅游。以中兴工业遗址为核心,依托枣庄中兴(煤矿)国家矿山公园,发展集工业遗产
观光体验、文化教育、安全探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工业遗产旅游。
——古文化旅游。依托北辛文化遗址纪念馆、汉画像石馆、鲁班纪念馆、墨子纪念馆、滕国故城、龙
泉塔、奚仲墓、孟尝君墓等景点,深入挖掘北辛文化内涵,弘扬班墨文化和奚仲文化精髓,建成集观
光、历史文化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远古文化旅游区。
2.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以沿运物流为依托,以物流园区为载体,加快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构筑
以物流信息平台为支撑、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体系,把现代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
点优先发展。
——沿运物流。依托滕州港、枣庄港、峄城港和台儿庄港,坚持优化布局与扩大规模并举,提升运河
港口物流能力,建设一批临港物流园区,重点培育公路、铁路、水路多式联运物流企业,推动沿运物
流由装卸服务为主向投资运营和综合物流服务转变。
——物流园区。依托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和纺织、煤炭、水泥产业集聚区,建设特色物流园区,促进
物流企业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基地集聚。以发展专业化物流为重点,推动企业物流业务外包,提
高物流社会化服务水平和物流效率。以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为重点,建立完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
提高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
——区域物流中心。以薛城为中心,以枣庄港、京台高速、京沪铁路为依托,构建区域物流中心。完
善满足多式联运需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提高货物集散和中转能力,建成鲁南地区物资集散地。以滕州
和市中为中心,发展商品物流、商贸物流、城市配送及物流中转基地,建立区域物流中心节点。以山
亭、峄城和台儿庄为中心,建立特色物流区,形成完整的物流网络体系。
——第三方物流。做大做强物流企业,引导企业进行物流外包,逐步将企业自办物流剥离给第三方物
流,推动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鼓励有条件的运输企业、仓储企业、货代企业和商贸批发、连锁
企业延伸物流服务,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引进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物流
采购、配送中心设立分支机构。
3.完善现代商贸体系。以“层次鲜明、覆盖城乡、业态繁荣、交易高效”为原则,优化枣庄商业空间
格局,建立网络化、多样化、信息化的现代商贸网络体系。
——三个一级商贸中心。市中—峄城中心城区为商业、购物、商贸、金融中心;薛城—新城中心城区
为商务、会展、现代服务业中心区;滕州中心城区为金融、商务及商业中心区。
——两个二级商贸中心。山亭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建设完善区驻地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台儿庄旅游服
务和商品集散中心,建设古城配套商业体系。
——构建枣庄市中心城大商业格局。以光明大道为连接,重点培育市中和薛城—新城两个市级商业核
心区。市中以三角花园为中心,发展成为凸显现代消费、现代服务功能的核心商业区;薛城—新城以
新型业态为主导,打造现代商业风格鲜明、时代气息浓郁的大商圈。
4.发展新兴服务业。引导居民消费升级,发展金融保险、科技信息、农村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规范发
展房地产业,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
——金融保险业。积极引进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拓展理财、个人消费信贷和电子银
行等业务。建立健全信用担保服务体系,组建小额贷款公司。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发展农业保
险业务。完善征信制度,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信用社区。
——科技信息业。支持科技信息机构、技术交易机构公共科技信息平台建设,建立科技信息资源共享
制度。大力发展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加快构建与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相适
应的信息服务体系。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推动三网融合,建设全市统一、安全的电子政务、
现代物流、交通运输、招商引资、人才交流、科教培训、科技服务外包、公共图书、新闻出版、广播
电视、农村信息、劳务输出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农村服务业。整合供销社“一个网络、两个平台”服务网络,发展农产品、农资和消费品连锁经
营,推动农村超市、医疗幼教、文体娱乐、信息培训等服务网点健康发展。实施“万村千乡”工程,
激活农村消费。建立“农超对接”新型产销关系,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加快农业信息服务
体系建设,为农民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
——房地产业。依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合理确定房地产开发规模,发展面向中低收入阶层
的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抑制投资性购房需求,控制炒房投机行为。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加大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
宅供应,限制高档住宅建设,合理引导住房建设与消费。完善住房产权制度,加强一级市场调控,放
开二、三级市场和住宅租赁市场。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监测预警机制,增强市场透明度。
四、区域布局
按照国家和省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总体要求,枣庄作为国家级鲁东南重点开发区,要优化空间布局,
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基础支撑,加强园区建设,努力成为全省经济重要的增长极。
(一)统筹城乡发展。
1.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围绕打造“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城市品牌,准确定位各区(市)发展方向,
促进优势互补,实现错位发展。薛城区发展成为城市新门户、物流新枢纽、制造业新基地、煤化工新
园区;市中区提升成为中心城区的东部核心区、全市商业的中心区、城市转型的示范区;峄城区培育
成为中心城区的重要一极、城市经济带的重要板块、吸引台资的重要载体;山亭区建设成为鲁南欧情
山城、生态休闲家园、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的先导;台儿庄区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
地、国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沿运经济的重要载体;滕州市壮大成为文化旅游的龙头、鲁南专业市场
群的排头兵、淮海经济区先进制造业的领头雁、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方阵。
2.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坚持“老城做新、新城做靓、同城化发展”,搞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加
快鲁南“门户城市”建设步伐,开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园林城市创建等活动。大力实施中心城“北
连、西扩、东拓、南展”发展战略,促进薛城、市中、峄城三片城区的一体化整合,东西轴向发展,
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推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老城重点建设和改造市中新区、枣庄火车东站、三角
花园商务区、市南工业区等片区;新城重点实施市民中心、中心商务区、高铁枣庄站及配套设施建设、
交通换乘枢纽、枣矿集团“四位一体”社区项目建设;峄城结合新行政管理中心的建设,向北滚动发
展。到2015年,全市建成区面积由现在的164.7平方公里提高到194.4平方公里,其中新城区累计完成投
资150亿元,建成区面积达到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0万人以上,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3.构筑网络化城镇体系。一是形成“一主一次两区九镇”的城镇中心体系。薛城、市中、峄城作为市
域主中心,形成百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滕州作为市域次中心,形成京沪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台儿庄和山亭作为两个区级中心城市,凸显特色,集聚规模;按照城市规划建设标准,重点培育陶庄、
西岗、大坞、官桥、东郭、涧头集、桑村、税郭和阴平九个省级中心镇。二是打造枣薛滕城镇密集区,
促进枣庄中心城和滕州一体化建设。三是构筑沿京沪铁路南北向发展主轴、沿枣临和枣荷东西向鲁南
发展主轴,培育台儿庄—中心城—山亭、滕州—山亭等发展次轴,形成“井”字形城镇轴带体系。
4.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基本完成城市、企业、独立工矿区棚改任务,把
“旧房”变“新房”、“旧区”变“新区”、“城市建设”变“城市经济”。争取开展住房公积金支
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加大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扩大保障覆盖面。
全面启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引导鼓励大中型企业、各类产业园区建设和筹集公共租赁住房。到2015
年,建设经济适用房1万套以上,廉租住房1000套以上,公共租赁住房6300套。
5.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政府统筹、政策引导、群众自愿、市场运作,落实资金、土地、信贷支
持政策,把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与全面改善农村道路、供排水、照明、供气等配套基础设施相结
合,与旧村改造、整村迁建、迁村并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相结合,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逐步实现农村
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会化、生活方式市民化。加大财政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实现农
村文化、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标准化、体系化、网络化。
(二)完善基础支撑。
1.构建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一是强化城际交通网络。发挥交通对城乡发展的引导作用,加
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各种运输方式间的衔接,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加强东向对临沂及日照、西
向对菏泽、西北对济宁的高等级公路连接,境内取直348省道(枣曹线)和352省道(郯薛线)与微山
县进行对接,加快推进枣(庄)鱼(台)高速公路,104国道、北留公路、郯薛公路、店韩公路等重
点工程建设,完成枣临铁路、枣临高速公路、山滕和滕薛一级路建设。完善线路,提升功能,努力实
现各城区间的BRT连接。加大场站建设投入,重点建设枣庄客运中心、公交换乘中心等枢纽工程,逐
步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二是完善城市交通体系。加强城市道路路网建设,
打通断头路,增加道路路网密度,构筑便捷安全高效生态多元的一体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到2015年,
全市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提高1.5平方米。三是加快内河港航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京杭运河枣庄
段通航能力,重点实施万年闸复线船闸、新奥化工专用码头等项目。四是统筹解决农村公路断头路问
题,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网络化程度及通畅水平。
2.建立功能完善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实施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加大公共交通投资,提升公共交通的
吸引力;加强城市公务和商务场所、居民社区配套专用停车场建设,提高便民利民水平。超前规划、
统筹安排地下管网,配套建设供水、排水、中水回用、供电、供气和供热等设施。实施中心城市供水
保障工程,实现西水东调和南水北调,保证中心城区供水安全;加快天然气置换和危旧管网改造步伐,
确保供气安全,提高城市燃气使用普及率;加强城市集中供热热源建设,逐步取缔燃煤小锅炉和小区
域供热锅炉,提高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建立健全消防、防洪、防震和人防等综合防灾体系,提高突
发事件处置能力。引入市场机制,理顺市政公用服务价格,形成多元化投资和运营机制,提高城市基
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效率。
3.加快“数字枣庄”建设。建成较为先进的主干通信网和网络数字处理中心,完善电子政务公共网络
平台和示范应用系统,建成农业网络服务系统,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开发应用,建立较为完备的“一卡
通”网络信息体系,方便市民出行、购物、就医等日常活动。
(三)加强园区建设。
积极支持枣庄高新区申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充分发挥枣庄高新区及区(市)经济开发区、市南工
业区、张范工业园的产业集聚效应,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和综合服务功能,形成“龙头项目拉动、配套
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格局。枣庄高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突出发展精细化工、
生物医药、新材料、信息产业和制造业,打造锂电池产业集聚区,在电动汽车、高效照明材料等行业
实现新突破,成为带动枣庄工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示范性产业开发区。枣庄经济开发区:重
点发展煤电热一体化能源工业、环保生态型建材和生物工程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以外贸为导向
的轻纺工业,形成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两翼齐飞的产业特色。薛城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煤化工、
玻璃制品、机械电器产业。峄城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建材、陶瓷、纺织产业,大力发展以作物秸秆
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环保产业。山亭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机械制造、建材、纺织、造纸及食品加工业。
台儿庄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纺织服装、精细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滕州经济开发
区:重点发展机械制造和高科技产业,走以专业园区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子。市南工业区:充分利
用存量土地,加大开发力度,建成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示范区、工业文明博览区、创意产业园区、新兴
时尚生活社区、二手车产业园区。张范工业园:依托东西两城中心节点的优势,充分利用浙商的资本
和技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五、资源环境
良好的生态资源环境,是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必须牢固树立
绿色发展理念,从根本上解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方
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科学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
1.强化资源节约。建立健全资源利用总量控制制度,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
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挖掘社会节约潜力,形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交通方式和消费方
式。限制高消耗项目建设,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标准,支持并
推动节约型项目建设。深入开展节约用水,积极推广节水设备、器具和技术。强化节约用地和集约用
地, 提高单位土地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益。 积极推进原材料节约,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到
2015年,农业灌溉用水有效灌溉系数达到65%,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94%。
2.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逐步建立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降低
废物排放,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实施重点企业示范工程,实现“资源—废料—原料”多次利用的良性循环,放大示范带动作用,发展
一批新型环保企业。加强高效能、“零排放”、可循环技术研发,推广循环生产模式,加快化工、建
材、轻工等行业技术改造,构筑行业生态产业链。推进资源在不同企业之间和不同产业之间的充分利
用,建立起以二次资源再利用和再循环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循环经济机制。建设一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构筑环境友好型产业群;培育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建立以供销为主体的社会化废旧物质回收网络。发
展环保产业,培育环保品牌,建成一批以远东农科环保包装生产基地为代表的、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
求的清洁生产企业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
3.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
能等可再生资源,扩大森林面积,加强森林管理,增加森林碳汇。出台扶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激励政策,
建立健全适应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价格、信贷、政府采购和绩效考核机制。积极倡导绿色发展理
念,引导公众自觉选择绿色型、低碳型消费模式。
(二)抓好节能减排。
1.深入推进节能降耗。进一步完善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加强评价考核,形成节能降耗长效机制。加
强节能评估和审查,合理控制能源总量,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
技术的改造力度,加强能源梯次利用,推进重点企业余热余压利用、能源系统优化和工业区集中供热。
建立淘汰机制,着力抓好电力、水泥、造纸、酒精等行业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的淘汰工作。建立
激励机制,运用财税、价格、土地等政策,充分调动企业与社会节约能源的积极性。进一步推行全社
会节能,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加强对建筑、交通、公共节能等领域的节能管理。
2.积极开展治污减排。建立健全流域污染综合治理体系、以可吸入颗粒物为首要因子的大气污染防控
体系和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回收体系,充分发挥已建成减排工程的作用,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深入
推进农村污染防治,预防突发环境事件,确保环境安全。加强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积极向城
区周边乡镇延伸,引导乡镇驻地和大型农村社区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收集运输设施,保护生
态环境。到2015年,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比率比2010年提高1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一区(市)
一场,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
(三)加强生态建设。
加大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投入,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实施保护治理自然生态工程,加强对山体、库
区、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强化水土流失和矿区塌陷地的综合治理,加强对开山采石的
整治力度。实施荒山绿化、绿色通道、城乡绿化和农田林网等绿色工程,构建沿河、沿路生态林网、
经济林网,不断提高城市建成区绿化率,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建设优良人居
生态环境。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
完善水权、排污权等交易制度。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5%,湿地保护率达到80%。
六、改革开放
适应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新要求,推进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全方位、高水平扩
大对外开放,抓改革强动力,靠开放增活力,以创新求突破。
(一)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一是深化农村改革。鼓励农民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
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构建农村产权流转体系,培育土地经营大户和土地合作组织,
加速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经营进程。力争到2015年,市、区(市)、乡镇全部建立起农村土地流转服
务平台体系。二是深化所有制改革。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和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妥善解决国有企业改革历史遗留问题,推进国有资本向资源性、基础性、先导性、
战略性、公用性行业与领域集中。协调大企业出资、争取省专项基金,探索设立创业投资公司,支持
成长期企业发展。加快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互促互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三是深化行
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水平,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提高行政效率,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改进公共服务供给方式,采取政府购买服
务、授权特许经营、优惠政策支持等方式,有效动员和综合利用社会资源提供公共服务,形成政府主
导、市场引导和社会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上收规划权,下放建设管理权。
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原则,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以深入推进税郭镇省级
改革试点为切入点,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四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在合理界
定事权基础上,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强化区(市)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财政保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比重,重点向城乡低收入者、
困难群体倾斜。五是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不断深化公益
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性剧种,大力开拓演出市场,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和影
响力。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加强重点新闻媒体建设,重视新兴媒体建设、运用和管理,把握正确的舆
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创新文化市场管理模式,有
效打击扰乱市场秩序、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违规行为,提高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水平。六是深化医药卫
生体制改革。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
制,提升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稳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和人事分配制度等综合配套改革,实
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提高群众基本用药的可及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减轻
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加强制度衔接,提高保障
水平。实施居民就医“一卡通”工程,为社会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到2015年,
城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120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农村居民基本全覆盖。
(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挥各种行业协会、商会和其他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的作用,拓宽融资
渠道,打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服务平台。突出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推进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提高
非公有制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因素,放宽
市场准入条件和经营范围,支持民间资本投向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社会事业领域,有效
激发市场投资活力,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参与的竞争格局。到2015年,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达
到61%,非公有制经济纳税额占全市税收比重达到79%。
(三)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坚持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开拓并重、利用内资和外资并重、利用国内
资源和国际资源并重,形成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一是继续坚定不移地
抓好招商引资。围绕城市转型战略目标,深入推进产业招商和定点招商,引进具有引领性、关键性、
突破性的重大产业项目,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板块,培植壮大转型接续替代产业。二是发挥外资的战
略效应。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拓宽利用外资领域,发挥外资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
展等方面的战略效应。深度研究跨国公司战略布局,挖掘合作结合点,推动跨国公司与我市传统优势
产业对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到2015年,实际利用境外资金提高到3.85亿美元。三是推行市场
多元化战略。巩固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出口商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低耗
能、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加工制品出口。四是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贵州、
云南、内蒙古、山西、新疆等重要能源资源产地进行战略投资,实现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整合利
用。五是加强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港澳台及国外的经济技术
协作,承接先进生产力转移。
七、社会建设
坚持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统一,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和最迫切的问题,扩大社会就业,
完善社保体系,关爱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
业,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加快构建“平安枣庄”。
(一)努力扩大社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建立政府对就业投入的保障机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
策,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建立健全公共投资带动就业增长的机制,鼓励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
业、服务业特别是家庭服务业快速发展,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全民创业工作机制,全面促进以
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就业培训,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就业质量。健全就业援助制度,统筹做
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鼓励自谋职业、灵活就
业,努力实现“双零家庭”动态消零。健全完善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就业失业登记制度,
让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十二五”期间,每年实现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
率控制在4%以内。
(二)完善城乡社保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将更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
农民工纳入覆盖范围。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做好困难企业职工和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的参保工
作。健全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搞
好社会保险制度衔接。 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 加快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到
2015年,全市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52万人,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200万人。
(三)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调节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
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建立劳动报酬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
和支付保障机制,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实现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和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加大个人所得税征管力度,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加
大反腐败力度,取缔非法收入。
(四)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注重教育公平,均衡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坚
持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完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逐步提高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完善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和教师教育机制。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学前三年幼儿园入学率达85%以上。
巩固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质量和普及水平,高中在校生达7.5万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市有3—5所学
校创建成全国中职示范学校或特色学校,支持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创建“山东省示范高职院校”。稳步
发展本科教育,高等学校在校生达2.1万人。优化枣庄学院、枣庄职业学院、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学科
建设与专业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五)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着力解决制约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到2015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
到2%。加强煤化工及精细化工、机械、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等领域技术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依托兖矿国泰、鲁南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院等企业和科研单位,强化外引内
联、合作共建、整合提升,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建设一批市级、省级创新平台。鼓励各类园区、高
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创办科技企业孵化器、研发中心,建立技术服务平台,构建
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业设计创新体系,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强知识产权的保
护、运用和管理,到2015年,专利授权量和专利发明授权数分别达到2700件和220件。加大科普宣传推
广力度,不断提高科普专项经费人均标准。
(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和
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实施“卫生强基”工程,落实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城乡居民享有
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推进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能力
建设,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增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整合公共卫生资源,建设集疾病预防控
制、卫生监督、健康教育、卫生信息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卫生大厦,完成市立医院、市妇幼保健院
迁址新建项目。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健全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区域性中医药服务品牌。
实施学科带动战略,提高卫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卫生人才队伍素质。大力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不断完
善医疗救治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卫生政务电子化、医疗服务数字化、公共卫生管理网络化、信息服务
智能化、安全保障一体化,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七)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培育壮大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提升专业艺术生产能力,创作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拓宽演出市场,激活内部活力,做好文化下乡工
作。加强历史文物保护和开发建设,抢救、挖掘、传承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间传统文化。
打造千年运河古城历史街区、百年中兴历史街区、五十年现代工业历史街区、枣庄老街历史街区,继
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完善三馆一院(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影
剧院)、乡镇(街道)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建设。发展档案事业,完善档案设施。贯彻落
实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推进史志工作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加快全市地情资料中心建设。依
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实施“品牌枣庄”计划,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
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引导扩大文化
消费。到2015年,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或超过5%。
(八)积极发展体育事业。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完善城乡公共体育设施,每个区
(市)建成一处全民健身中心或体育公园,每个社区规划建设一处健身园。把竞技体育作为体育事业
发展的战略重点,不断完善青少年业余训练网络,切实改善训练基础设施。发展学校体育,全面增强
青少年体质。建设新城区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等体育设施,满足承办省级赛事和国内单项赛事的
需要。
(九)加强平安枣庄建设。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强化城乡社区警务工作。健全社会治安防控
体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增强群众安全感。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提高公共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严格食品药品质量监管,确保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落实政
府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安全预防、考核奖惩、应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
突出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十)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
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等行为规范体系。
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积极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
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综合运
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
会风气。
发展其他社会事业。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改善
人口结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加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和设施建设,发展老
龄服务事业。贯彻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残疾人教育、就业
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为残疾人服务的设施。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推进新形势下的
双拥共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做好外事侨务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加强地震监测台站、
台网建设,不断提高地震监测预报、灾害防御和应急救援能力。抓好防空防灾预警系统和公共消防设
施建设,提高应对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红十字会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不断提高救灾、
救助和救护水平。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不断加强工会、共青团、协会、联合会等
群团组织建设,增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