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7&rec=173&run=13

区级机构及领导人

中共山亭区委员会

书 记 董沂峰
副书记 李红民 刘志才
常 委 董沂峰 李红民 刘志才
王家云 李 勇 程海涛
孔祥君 毕志伟(女)
马宏伟 柴政民 马德国
王洪燕(女)

山亭区人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

主 任 董沂峰
第一副主任 丁秀启
副主任 孙士友 徐玉亭 陈德平
胡志蓉(女)

枣庄市山亭区人民政府

区 长 李红民
副区长 王家云 孔祥君
王洪燕(女) 刘 巨
李 霞(女) 孙友华
赵海涛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亭区委员会

主 席 孙建民(女)
副主席 刘建法
郭长富(2010年9月离任)
赵庆美
陈贵新(2010年12月任职)
彭智杰 汤爱霞(女)
贾庆仁

中共山亭区纪律监查委员会
书 记 程海涛

枣庄市山亭区人民武装部

部 长 柳海涛(2010年8月离任)
杨新亭(2010年8月任职)
政 委 马德国

经济和社会发展

【概况】 全区总面积1018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街道),227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49.8
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2.6万人。人口出生率10.83‰,死亡率5.41‰,自然增长率5.42‰。有少数民族23
个,1339人。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85.5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9亿元,增
长25.3%;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51亿元,增长60%,完成年度预算的139.1%;完成财政支出9.14亿元,增
长27%;民营经济纳税额完成3.4亿元,增长37.1%;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亿元,增长24.1%;规模以上
企业发展到248家;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称
号。

【农业和农村经济】 实现农业增加值14.7亿元,粮食总产16.6万吨,油料总产2.4万吨,被农业部列
为全国甘薯体系建设示范县, 并成为全省油料生产大县; 林果面积发展到46万亩,火樱桃、长红枣
(基地)成为国家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省
级以上规范化养殖场发展到4家,农业标准化、规范化示范基地24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73家,无公
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57个;“城头豆制品”成为全市第一枚国家级集体商标,莺歌集团成为亚洲
最大的花生酱生产企业,华宝牧业“睿展”食品进入肯德基配货系统,春福盈系列产品被选为上海世
博会指定食品。全区农村土地合作社发展到50家、规模经营土地4.6万亩,数量全市最多;建立交易服
务平台11个,实现抵押贷款1330万元。

【扩权强镇】 实施扩权强镇改革,把区直部门60多项权限下放到乡镇,建立责、权、利一致的工作
机制;行政权力运行模式、乡镇(街道)纪委改革经验成为全省典型,其中乡镇纪委改革被列入省委、
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

【工业经济】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6.5亿元、销售收入110亿元。年实施重点项目82个,总投资
135.7亿元;新落地招商引资项目36个,实际到位区外资金21.9亿元。培育华邦集团、汉诺集团、翼云
集团、华润集团等8家企业集团,其中华邦、汉诺两大国企集团总资产突破50亿元;华润集团成为亚
洲最大的石膏板护面纸生产企业,其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填补全市空白。2010年,8家集团
上缴税收2.3亿元,占全区税收总额的77%。围绕打造“一镇一品”,规划建设西集鲁南汽配产业园、
桑村鲁南机械制造基地等10个乡镇工业小区,落地项目共143个,总投资65.8亿元。投资31亿元实施城
镇开发建设项目71个,小城镇规模扩大到33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39.8%。水泉镇荣获“国家级环境
优美乡镇”称号,6个乡镇荣获“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称号,2个镇被评为“省级文明镇”。

【旅游贸易】 创建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1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个、农业旅游示范点3个、省级
工业旅游示范点2个、旅游强镇4个。成立全市首家旅游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节会经济,举办美食节、
登山节、采摘节等30多次活动;开展“二日游”活动,培育农家乐特色,被评为“好客山东”县域旅
游金榜品牌、山东最佳旅游生态示范县。积极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组织开展红色文化挖掘、整理和保
护,对革命旧址和遗址进行抢救性修缮和保护,挂牌保护的红色革命遗址、旧址达40多处。制作拍摄
《巍巍抱犊》电视专题片、20集广播剧《罗荣桓在抱犊》,编辑出版《八路军第115师在抱犊》红色史
料书籍,创办八路军抱犊崮抗日根据地红色网站,快速启动八路军山东抱犊崮抗日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项目申报国家红色旅游二期项目经典景区工作。抱犊崮抗日根据地红色遗址群项目被列入国家红色旅
游整体规划,以抱犊崮为中心的鲁南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项目7个。龟山寨传说、桑村鼓吹乐等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枣庄市市级第二批非遗保护
名录。省级非遗项目“伏里土陶”在中国上海世博会上展览。山亭大鼓、山东琴书参加第三届山东省
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展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亭皮影”在台儿庄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会期间
演出100余场次。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00余处。出动执法人员380人(次)、车辆90余车(次),查处违
规经营网吧、查缴违规非法出版物。建设农家书屋工程53处,全区10个乡镇(街道)完成综合文化站
建设。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到28家,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购物超市12家、乡镇配送中
心10处、连锁农家店300多家。成立邮政储蓄银行,设立工商银行,升格中国银行,担保机构发展到59
家,存贷款余额达到37.9亿元、28.2亿元。规模以上服务业由“十五”末1家发展到73家,三产增加值
占GDP比重达38.8%,全市第一。

【城市建设】 重点实施欧情特色建设、道路畅通、生态绿化、碧水绕城、城区宜居五大工程,打造
汉诺庄园、新十八中等一批欧式标志性建筑,新建改建城区道路15公里,形成“八纵八横”路网体系,
城市规模扩大到21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7.3%;实施5个居住小区建设和6个棚户区改造,建筑
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城区人口新增20%。

【科学教育文化卫生】 实施科技项目59项,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5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
份额达55.2%,全市率先成功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市率先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小学由181
所合并到68所,初中由16所合并到11所,投资1.5亿元整合三所高中,投资1.2亿元改扩建校舍19.5万平
方米。投资1.8亿元新建区人民医院,并与青岛大学医学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城乡教师工资实现统
一标准发放,工资标准由全省末位上升到中等水平。改扩建9处乡镇卫生院并划归区级管理,建成208
处标准化村卫生室。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0个、农家书屋143个,村村通有线电视5.3万户,农民体育
健身工程185处。

【社会事业】 全年全区民生支出5.72亿元,增长15.3%,占财政支出的62.7%。社保基金余额1.54亿元,
增长38.7%,增幅连续八年全市第一;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万人,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80
%;发放种粮、家电下乡等惠农资金补贴6500余万元;全区新增就业再就业人口5403人,农村劳动力转
移就业9276人。投资13.9亿元全面开工建设46个新型农村社区。全面提高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待遇,机
关人员人均月增工资470元,增长21.6%;。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754元,增长14.6%,首次超过GDP增幅;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146元,增长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