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7&rec=112&run=13

【生态市建设和考核工作】 2010年3月份以来,按照“早准备、早发现、早解决”原则,整理归档档
案30余卷,顺利通过了山东生态省建设市长目标责任书第二阶段第二年考核验收工作。加大了生态示
范区和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力度,我市峄城、山亭、台儿庄已经分别被命名为国家级和省级生态示范区,
山亭区水泉镇及峄城区榴园镇以“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为特色,于今年4月份被国家环保部命
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滕州市滨湖镇、柴胡店镇,薛城区常庄镇等10个乡镇递交了创建申请,
枣庄市先后创建了3个国家级和省级生态示范区、20个国家级和省级环境优美乡镇、251个文明生态村;
共建成峄城区石榴园和山亭区抱犊崮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省级森林公园,1
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国家级地质公园,受保护国土面积达到1082.57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总面积
的23.72%;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1%,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7.91%。关停破坏风景名胜区山体植被的采
石场40多个,关闭风景名胜区附近的水泥立窑生产线20多条。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按照《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枣政发〔2009〕
41号)、“示范先行、典型引路”的农村环保工作原则和“09年启动、10年示范”的工作顺序,2010
年市环保局沿“三环”(环城、环镇、环河)范围,在每个区(市)都建立1~2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示范村,首先解决城市郊区、乡镇周围、河流两岸群众反映强烈的饮水安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
畜禽养殖和工农业生产污染等问题。8月24日,市人大和政府共同召开了全市首次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现场会,参观了峄城区底阁镇侯庄村“可利用垃圾不出村”生活垃圾堆肥处理现场。代市政府起草了
《枣庄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实施办法》,确定了治理重点和整治目标。组织了部分乡镇分管镇
长等相关人员到农村环保成效显著的莱芜市、威海市和浙江安吉市进行了实地考察。以小康环保行动
示范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为载体,在市中区永安乡天桥村、山亭区城头镇西城头村开展了
农村环保示范工程建设,积极探索符合枣庄市实际的农村生活垃圾、生活废水、畜禽养殖污染处理模
式。

【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2010年,枣庄市环境监测站按照市局“突出治气、巩固治水、统筹农村”的
工作思路以及省站下达的环境监测计划,对全市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污染源和污水处
理厂开展例行监测。全年对11个环境空气自动站实行空气质量日报、预报制度,8个水质自动站实行
周报制度;对13个省控以上河流断面、水库以及市控断面实行每月两次例行监测;对国控地下水饮用
水源地实行每月监测一次,省控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全年监测两次;对市直国控、省控污染源和全市8
家污水处理厂实行每月两次监测;对国控和省控污染源实行每季度一次全分析监测,并按时上报数据,
完成了省站下达的监测任务。总计全年报出数据28万余个,出具监测报告94份,验收报告20份。

【污染防治效果良好】 一是水污染防治体系完善提升。2009年代表山东省迎接国家淮河核查取得了
四省第一名之后,市环保局没有自满、松懈,继续按照“防、治、用、保、管”的水污染防治思路,
紧紧抓住“工程”这个重要要素,确定2010年为“工程建设年”,明确了5大类47项环保治污工程建设
任务,再做一次大的投入,真正解决制约市环保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市政府已与各区(市)政府、
有关部门、有关企业签订了《2010年度环保工程建设责任书》;市环保局与市政府督查室、市监察局
共同建立了联合督查制度,每月对47项环保建设工程项目进展情况督查调度一次,并将督查情况通过
《枣庄市环境情况通报》向全市通报;编制了《枣庄市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南水北调东线
一期工程山东段水质达标补充实施方案(2011-2012年)》,调整了《枣庄市水源地保护规划》。完成
了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调整工作,编写了《枣庄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针对峄城沙河流域污
染问题,提请市政府成立了“枣庄市峄城大沙河流域环境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出台了《枣庄市保障
峄城大沙河流域环境质量实施方案》,制订了《枣庄市峄城沙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健全了快速
反应机制,新增了应急专业设备,将环保应急纳入了全市应急反应体系,并开展了环境污染事故应急
演练。2010年,全市无一例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全市提前完成了“十一五”治污工程项目建设任务,
先后共建设了9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对150余家企业实施了污水深度治理工程,在70余家企业配套了中
水回用工程,建设了21座橡胶坝、68座溢流坝、12个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全市7条主要河流断面水
质,COD浓度均值由2005年的44.2mg/L下降到目前的20.57mg/L,氨氮浓度均值由2005年的4.52mg/L下降到
目前的1.29mg/L,分别降低了53.5%和71.5%。全市7条主要河流全部实现鱼类稳定生长,其中:薛城大沙
河、薛城小沙河、韩庄运河、新薛河、北沙河5条河流断面水质已经达到了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城
郭河、峄城沙河2条河流断面水质也已达到地表水Ⅳ类水质标准,全市7条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的平均值
达到了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
二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扎实推进。全力推进电厂脱硫再提高工程实施进度,对中能热电、大宗热电、
远通纸业电厂等未完成脱硫工程建设和验收的热电企业,列入2010年工程目标责任书中;对炉内喷钙
的11家企业23台锅炉实施脱硫治理再提高工程;对具备炉内喷钙炉外增湿、湿法脱硫的重点企业要完
善设施,进一步提高脱硫效率。重点治理水泥粉尘污染,积极协助市经贸委加大对水泥立窑的关停力
度,对总量替代过的水泥立窑按环评批复要求进行关停;对水泥立窑企业实行驻厂员制度,奖罚结合,
24小时监控立窑水泥粉尘排放达标情况,做到“生产的不超标,超标的不生产”。加大城区大气污染
综合治理力度,对空气自动站周围1公里范围内进行集中治理;召开了扬尘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出台
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工作的意见》。完成了《枣庄市十二五大气污染防治规划》
的编制工作。为解决榴园景区大气污染问题,提请市政府出台了《冠世榴园景区周围环境综合整治实
施方案》,召开协调会3次、组织视察活动2次,对榴园景区附近的4家采石场、2家立窑企业进行了关
停。积极推进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完成了《枣庄市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发展规划(2010-2015)》的
编制工作,协调市物价局对机动车排气检测工作进行定价。截至11月30日,全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
数为289天。
三是总量减排目标任务较好完成。代市政府起草并下发了《关于印发枣庄市2010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
减排计划的通知》(枣政办发[2010]30号),细化了COD减排项目14个、SO2减排项目27个。强化了总量
减排项目建设和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每周一调度,每月
一检查,着重加大了工程、结构和管理减排工作的监察力度。召开了全市总量减排和环境统计工作会
议,对各区(市)总量办、全市各减排企业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精心准备今年减排档案,做到档
案完整、前后一致、具有说服力。“十一五”期间全市污染物总量减排的目标任务是:COD减排0.89
万吨,二氧化硫减排3.15万吨,目标削减率分别为19.1%和27.34%,减排工作任务量分别列全省第一位
和第三位。截至2009年底,全市COD减排累计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的81.4%;二氧化硫减排累计完
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的100%,提前一年完成了二氧化硫减排目标任务。
四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进一步加强。在建设项目审批中,全市各级环保部门依据国家产业政策,严格
按照建设项目环评“四不准”“十不批”要求,认真兑现“环评七项承诺”,严把建设项目环评审批
关,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产生新的污染和新的环境问题。2010年,全市共审批项目545个,总投资410
亿元,环保投资10.7亿元;否决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重污染、工艺落后或厂址不合理的项目36个。
各区(市)针对行业审批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出台了相关规定。2010年,全市共环保验收建设项目136
个,确保了在项目投产的同时污染治理设施建成运转。

【环境监管水平大幅提升】 一是环境监测实现了“技术型”转变。市环境监测站一次性通过了计量
认证和国家实验室认可;率先在企业排污口建设了“生物指示池”,建立了自动监控、视频监控、生
物监控“三位一体”的环境监控系统;全市监测机构现有仪器设备已达到444台(套),并有2个县级
监测站通过了省级计量认证,投入500多万元用于配备环境应急装备设备,投入70多万元购买了环境应
急监测车1台, 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得到提升。 二是环境监察发挥了“先锋队”作用。2010年,对全市
120余家市属以上重点污染源企业的143台(套)治理设施进行每旬一次例行检查和夜查,先后共出动
执法人员1100人次,检查企业2520厂次,对35起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对饮用水水源地、污
水处理厂、涉及重金属等一类污染物、危险废物和化工石化企业开展了“重金属企业专项检查”“沿
河石化化工企业环境污染隐患排查”“重点行业环境风险及化学品专项检查”“火电企业脱硫设施旁
路烟道档板铅封”等专项检查46次,异地监察2次。加大了夜查暗访、节庆假日和雨雾天气突击检查
力度,先后组织行动30余次。加大了危险废物与辐射安全监管力度,先后对全市90余家医疗机构开展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专项检查4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100%。强化环境执法后督察,先后共下达
限期整改通知、专函督办通知、环境督查通报56单次,出动后督察执法人员230余人次,确保了执法监
督执行到位。市环境监察支队顺利通过了省级标准化验收。三是环评审批与环境管理有机结合。以环
评审批为管理手段,促使区(市)、企业整改突出环境问题,完善环境基础设施。严把环评审批关口,
对新建项目的环评审批实行集体研究、集体审查、集体决议。2010年,市环保局共审批项目125个,其
中:报告书项目21个、报告表项目83个、登记表项目22个。2009年以来,市局共审批“城中村”改造
项目、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类争取资金项目117个,占2009年、2010年两年审批总数的42%。同时,严格
环境准入关口,先后拒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重污染、工艺落后的项目10余个,建议另选厂址项目
5个。

【环境安全防控体系初步建成】 在全市开展重金属污染、放射源、危险废物处置等环境风险隐患排
查,将环境风险源一家不漏地纳入环境监管范围。严把项目审批关,在环评阶段就重视风险评估,从
源头降低环境风险。对全市50多家化工、造纸等危险化学品企业和重点废水排放单位提出了应急处置
要求,建设应急设施,做到防患于未然。把第一类污染物的防治列为重中之重,开展了2次专项行动。
完善应急预防体系,配备了应急监测、应急处置设备和车辆,编制了应急预案。对主要河流逐段设立
拦污坝,对重点风险源实行24小时监控。自2003年以来,连续6年无污染事故发生。

【环保宣传和环境能力建设】 组织开展了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开展了枣庄市第一届“十大
环保人物”评选、“百场环保演出下基层”和枣庄市水污染防治成就图片展等大型系列宣传活动,累
计参与人数达到15万人,通过树立优秀典型,营造出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
意识显著加强。
2010年,市环保局不断加大环保能力建设和环保资金投入,投资100万元建成滕州小渭河自动监测站一
处,筹资300多万元用于监测能力建设,全市环保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为改善环境质
量,服务科学发展,建设幸福枣庄做出了环保部门应做的贡献。
(章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