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7&rec=105&run=13

【概况】 2010年是枣庄市加快城市转型、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关键一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
导下,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积极发挥职能,突出“老城做新、新城做靓、同城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以
新型城镇化统领各项工作,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
改造、新城建设、建筑节能等重点工作,保持了房地产业、建筑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统
筹新城区、市中新区及山亭、薛城等新区建设,全市(含滕州市)建成区面积扩张约8.68平方公里,
城市建成区规模扩张幅度大大加快。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49.2%。全年城乡建设共完成投资188.03亿元,
同比增长2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1.7%,占全市GDP总量的13.8%。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
投资33.18亿元,同比增长22.4%,增幅高于全省预计增幅8.08个百分点。村镇建设完成投资60.39亿元,
同比增长50.98%,增幅高于全省增幅29.65个百分点。房地产完成投资94.46亿元,同比增长37.2%,增幅
高于全省预计增幅3.3个百分点。全市房地产业上交税收8.4亿元,同比增长66.96%。全市完成建筑业
产值143.5亿元,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3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8%、20%。建筑业上缴税收6.04亿
元,同比增长18.8%。

【棚改“枣庄模式” 】 全年完成拆迁475.9万平方米,拆迁户数3.5万户。全年开工建设回迁安置房
1.78万套,竣工5564套。积极争取中央、省棚改奖补资金8669万元。相继出台了20个文件,基本健全了
棚改政策体系,制定了在全省乃至全国较为优惠的棚改政策,探索形成了棚改“枣庄模式”,得到了
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的充分肯定。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对枣庄市棚改做法在全省
范围进行了刊发,枣庄市在全省保障性安居住房工作会议上做了棚改工作典型发言,《大众日报》头
版头条进行了综合报道,枣庄市棚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枣庄市成立了以市长
任组长、市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的棚改领导小组,明确各区(市)、枣矿集团作为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
区(市)政府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实行领导帮包责任制,做到一个棚改项目、一个区级领导、一套
工作班子,形成了强有力的指挥领导体系。二是完善政策体系。结合外地经验和枣庄实际,在融资、
征收安置、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方面制定了最优惠的政策。将原市本级应得的财税、土地等收入,全部
让利于区(市)政府;国家和省给予的政策、资金支持,全部让利于棚户区居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全部由政府负责。三是严格操作规程。推行“土地+控规”招商模式,坚持净地出让、带规划出让,
实行“肥瘦搭配、打捆开发”,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政府财政不受累,较好地实现了棚改意图。四
是加强考核监督。将棚改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责任考核,并建立每周例会、现场办公、督导通报、
问责约谈等工作制度;组织、纪检部门靠上跟踪督查,既在工作中考察干部,也在工作中锻炼干部,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确保棚改工作顺利推进。

【住房保障体系】 全市新建廉租住房2092套,完成年度任务量的95%,完成投资5176万元,竣工443套;
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30.64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量的102%,完成投资2.93亿元;启动了公共租赁
住房建设试点。市政府与区(市)政府和枣矿集团签订了《2010年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将住
房保障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区(市)政府工作的考核问责范围。会同民政等相关部门对1000多个经适房
申购对象,重点进行了住房和低收入资格的重新审核认定。调整了全市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和租赁补贴
发放标准,自2010年10月1日起,将全市廉租住房保障覆盖面由城镇低保家庭扩大到家庭人均年收入是
上年度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0%以下(含60%)的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为无房户或家庭人均
居住建筑面积15平方米(含15平方米)以下的家庭)。将城镇低保家庭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发放标准由
原来的每月每平方米4.2元提高到每月每平方米5.4元。印发了《枣庄市廉租住房实物配租记分标准》,
拟定了《枣庄市廉租实物配租管理办法》。2010年底首批116套廉租住房配租完成。

【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 全市共启动农房建设8.35万户,完工6.18万户,总投资83.85亿元。农房建
设累计完成省下达任务量 (4万户) 的154.5%和市定计划量(6万户) 的103%; 全年共实施危房改造
20044户、总投资10.49亿元,完成省下达任务量(1.5万户)的133.6%和市定计划量(2万户)的100.2%。
启动了“十百万”示范工程(17个千户社区、103个农村新型社区、10000个危房改造户)。拉动装饰
装修、家电、家具等二次投入约20亿元,成为扩大农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力引擎。整体工作位
居全省前列。全省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西南片区)调度会议在枣庄召开,充分肯定枣庄市推进农房
建设中的特色做法。一是多方筹集资金。从专项资金“奖”、行政收费“免”、上级资金“扶”、土
地挂钩“补”、金融机构“贷”等五个方面为农房建设提供政策支持。二是严格规划建设程序。建立
了规划评审制度和规划审批制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报建、招投标、监理、竣工验收等制度。对选
取的示范社区,在项目立项、资金支持、用地、规划、环评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有效带动整体工作
顺利开展。三是完善配套设施。在建设住房的同时,对农具存放、家庭养殖、供水供电、暖气燃气、
道路绿化、垃圾污水等设施进行统一配套建设,建设了一批不同类型的功能齐全、服务完善、群众满
意的农村新型社区。

【墙改与建筑节能工作】 墙改与建筑节能工作受到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的表彰。2010年,全市新开工
和在建建筑工程节能设计审查率达100%,施工阶段达标率达97.56%。墙改专项基金收取2053.65万元,
收缴率达66%, 同比增长50.4%。 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8个、53.48万平方米,完成
“十一五”省下达任务的106.96%。太阳能光热系统建筑一体化应用面积84万平方米,完成省下达年度
任务的168%。完成全市城市既有民用建筑基本信息普查,共调查统计各类民用建筑总面积1400万平方
米,民用建筑能耗及节能信息统计3000平方米以上国家机关办公建筑72栋,建筑面积约56万平方米;
大型公建16栋,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在商品房开发中积极开展地热利用试点,峄城区鹭鸣山庄和
新城区凯润花园住宅小区采用地下水源热泵取暖和制冷,被评为“山东省第十一批建筑节能示范工程
项目”。

【新城建设】 2010年新城完成各类投资约36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4.33亿元,办公设施1.14
亿元,教育设施900万元,医疗设施3.33亿元,商贸设施7.95亿元,住宅建设9.3亿元,城中村拆迁补偿
及安置房建设9.9亿元。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开工建设道路7条。黄河西路,长2528米,宽66米,7月21日开工建设,年底
基本具备通车条件,完成投资约5500万元;太行山南路,长1660米,宽46米,路基施工完成1550米,完
成投资约2500万元;淮河路,长1400米,宽20米,6月24日工程开工建设,年底完成工程的70%,完成投
资约1800万元;峨眉山路(海河路-岷江路段),长1600米,宽46米,7月21日工程开工建设,年底竣
工通车,完成投资5000万元。祁连山南路、金沙江西路和太行山中路续建工程基本于年内竣工。实施
京福高速枣庄26号出入口绿化工程,苗木栽植及景观建设基本完成,完成投资约1450万元。

【重点项目】 市民中心。位于新城金沙江路南、长江路北、黄山路西、庐山路东,总占地785亩,
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主要建筑为“一场两馆两楼”(“一场”指体育场,“两馆”指体育馆和
游泳馆,“两楼”指办公设施和文化设施)。在功能上分为文化办公区、体育馆区、中心服务休闲区、
主体育场区、室外体育场区、游园区、全民健身区和游憩广场区。7月15日市民中心城市设计通过专
家评审,7月30日邀请招标征集建筑设计方案,9月25日召开方案评审会。一期工程文化中心12月21日
举行开工仪式。
京沪高铁枣庄站站前广场。北临长江路,东至太行山路,西侧为京沪高铁枣庄站,占地面积约20公顷。
公共设施计划总投资约3.1亿元。主要包括广场、水面、绿化及其他附属设施。在功能上,分为对外
交通、景观水系、对外商服、文化展示和休闲娱乐五个区。修建性详规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设计编
制,方案设计由中国美院完成,施工图设计陆续完成。地面附着物清点完成约80%,清理完成40%。土
石方工程于6月13日开工,截至年底开挖土石方约130万方。工程完成总投资约7000万元。

【城中村搬迁和安置房建设】 共拆迁房屋4307户,完成进度计划的100%,完成拆迁面积190余万平方
米,补偿资金得到有序兑付。安置房规划建设工作进展较为顺利,安置房规划建设手续已批复,82万
平方米安置房工程过半数完成主体建设。

【对口援建工作】 完成了北川县小坝乡总体规划编制,高标准建设了小坝乡中学、卫生院、客运站
等7个对口援建项目,完成北川新县城温泉片区幼儿园、红旗幼儿园和老年活动中心3个项目建设,实
现了“三年援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多个援建项目分别荣获“泰山杯”“天府杯”“绵州杯”
等奖项。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对口支援北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政风行风建设】 实行廉政风险分类管理,规范约束权利运行,完善廉政制度体系。深入开展行风
建设年、“行风万人评”和“经营管理服务年”活动,系统提升了社会服务水平、优化了发展环境。
所有建设审批事项较去年缩短20%,涉及棚改的项目全部缩短70%。加强对建设工程招投标、商品房预
售许可、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等工作的督查力度。全年组织开展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农村住房建设
等的综合执法检查6次,开展供热、质量、安全、城建档案等专项检查20余次,排查整改隐患1000余条,
有力打击了违法违规行为,市场秩序逐步规范,建筑工程质量大幅提升。
(徐思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