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6&rec=165&run=13

【文化重点工程建设】
乡镇文化站建设 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文化厅的科学领导下,经过市、区(市)、乡(镇)三级
政府的共同努力,枣庄市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全市共有滕州市洪绪镇、南沙河镇,山亭区凫城乡、
店子镇,台儿庄区邳庄镇5所文化站完成新建土建工程,累计投资650万元,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滕
州市界河镇、市中区永安乡、峄城区榴园镇等17所文化站完成改扩建升级改造工作,累计投资950万
元,建筑面积11500平方米。滕州市官桥镇、薛城区陶庄镇、市中区孟庄镇等24个乡镇完成了文化站
的新建、改扩建任务,累计投资3550万元,新建、改扩建建筑面积21500平方米,覆盖全市53.9%的自
然村,145万农民受益。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枣庄市“共享工程”建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业务开放部室全面实现了
自动化管理和服务;加强了馆藏特色文献的数字化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职
能;认真开展“共享工程”人员培训及督导工作,对区(市)图书馆、基层服务点的负责人及技术人
员进行共享工程业务知识培训达600余人次; 定期对“共享工程” 建设工作进行督导,深入到各区
(市)共享工程支中心及部分乡镇、农村“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站点检查指导,有力促进了全市“共
享工程”建设工作。市图书馆先后荣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与服
务工作先进集体。滕州市官桥镇、南沙河镇,峄城区阴平镇、山亭区西城头村被评为省级文化信息共
享工程规范化站点。

【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完成了2006至2009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基本建立起完善的市、区
“一书、一馆、一厅、一库”体系。全市共有普查项目1867项,普查线索2838条,分别为民间文学项
目1043项,传统音乐58项,传统舞蹈23项,传统戏剧13项,曲艺32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26项,传
统美术39项,传统技艺178项,传统医药23项,民俗332项。其中滕州市项目313项、线索545条,市中
区项目304项、线索441条,薛城区项目327项、线索661条,峄城区项目299项,山亭区项目324项,台
儿庄区项目300项。奚仲造车传说(薛城、滕州)等8个项目入选山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
目名录;运河船工号子(枣庄运河号子)(枣庄)、山东琴书(山亭)等2个项目入选山东省第一批
省级名录扩展项目名单。确立2项国家级、19项省级、47项市级和117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7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3人。
运河文化遗产保护 市文化局多次召开文物工作会议,要求各区(市)加强对运河沿线文物点处
及周边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同时组织市文物专家组成文物调查组对运河沿岸的文物点进行徒步调查。
1月,国家文化遗产研究院、省文物局来枣庄市对运河开展调查和研究工作,对枣庄运河保护工作提
出了建议。省文保中心运河申遗保护规划组两次来到台儿庄区运河段进行实地考察。市文化局向申遗
保护规划组,提供了大量的运河水系文保点处和所需资料,采取实地查看和测量的方式,确保了运河
申遗成功的基础工作。8月,结合第三次文物普查,积极配合省文物局做好《大运河文物资源调查报
告》的编写工作。25日,参加省文物局召开的大运河遗产山东枣庄段保护规划评审会。9月18日,大
运河遗产枣庄段保护和申遗规划评议会召开。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强协作、各司其职,共同做好大运河
申遗的各项工作,全力推动大运河申遗的整体进程。9月25日,在扬州召开了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
会议。会议再次强调了申遗的重要性和下一步申遗工作的任务。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根据年初任务目标,全市各普查机构统一思想,创新思路,克服各种困难
和问题,实地调查工作进展顺利。从1月份以来强化了周、月、季报制度,建立了(月)例会制度、
抽查制度、月通报制度等工作制度,全市圆满完成了年度任务,共普查登记文物点1422处,其中新发
现630处,复查707处,消失85处。市普查队根据省普查办的要求,重点进行了相关调查。同时,按照
省普查办的要求,制定了《枣庄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文物调查阶段验收工作实施方案》,认真
做好验收准备。

【文化活动】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华诞,喜迎全运会在山东省召开,歌颂改革开放以来枣庄市
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营造欢乐祥和的舆论氛围,全市各级文化单位充分利用城乡文化广场,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全市共新编、改编综艺节目260个,组织大型广场文艺汇演70场,
文化下乡演出450场,在全市掀起了群众文化活动的新高潮。枣庄市在“歌颂新中国、喜迎全运会”
群众文化系列活动中选送的10件新创作文艺演出类节目全部获奖。薛城区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获得一等奖;其他9个节目分别获得二、三等奖和优秀奖,整体获奖情况在全省名列前茅;枣庄市文
化局获得优秀组织奖。由枣庄市报送的“歌颂新中国、喜迎全运会”群众文化系列活动摄影展优秀作
品在泉城广场隆重展出。继续举办的春节民间游艺展演和庆祝建国60周年柳琴戏艺术节暨2009“光明
之夏”文艺汇演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
各级文化单位、文艺团体以“实施精品战略,推动文艺繁荣”为中心任务,以举办和参加省市赛
事为推动,通过组织开展辅导、培训,召开创作会、改稿会,组织评奖,开展采风和征文等活动,加
强文艺骨干的培养,不断提高创作和表演队伍素质,激发创作队伍创作热情,促进了创作活动的活跃
和创作水平的提高。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实际,不断创作,推出精品。一年来,创作了一
批具有较强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优秀作品。其中部分作品已经在省市发表、展出或在比赛中获
奖。共新创作(含移植、改编)《中兴风云》等作品20部(篇),已完成16部(篇),与民政、检察
院等部门合作创作作品的工作接近尾声; 参与指导《奚仲造车》 剧本的座谈修改工作;组织柳琴戏
《碑桥记》改编重排并申报精品戏工程和《清廉石》排演;现代豫剧《龙王河》被推荐参加第九届艺
术节展演活动;组织申报文化部第三届文化创新奖、2009年度全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全省文化艺术
科学优秀成果奖;组织和指导各区(市)积极开展以“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为主题的群众文艺创作活
动。
为配合、服务“枣庄二日游”工作,全市文化系统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演出宣传活动,做好了
景区软件配套工作。“枣庄二日游”景区演出共计120多场,观众60万人次。枣庄市艺术剧院、青年
艺术团推出了《赶大集》、《换车》、《墙头记》、《状元与乞丐》、《吕蒙正》等戏曲和综艺演出
节目,宣传家电下乡等党的政策,展示枣庄特有的柳琴风韵,受到游客和市民的好评。

【文化市场管理】 枣庄市网吧、歌舞、游艺娱乐场所呈现规范、健康的经营态势,步入了良性循环
的轨道上。从1月9日起,在全市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以“杜绝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为重点的互联网上
网服务营业场所的专项治理活动。2月16日,联合公安部门查处了自称河南“少林武僧团”的非法演
出活动,确保了枣庄市演出市场的安全稳定。7月13~16日,市文化局联合工商、公安和消防等部门
组成联合执法队,在全市开展了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9月1~2日,全省文化市场集中整治行动督
查组来枣庄市对全市文化市场集中整治行动进行督查。督查组对枣庄的文化市场集中整治工作给予了
充分的肯定。 利用“净网先锋” 监控管理平台对全市近500家网吧进行技术监控。 全年共检查网吧
1000余家(次),查处违规网吧270家(次),配合有关部门取缔黑网吧20余家,网络市场环境明显改
善。严厉查处违法经营非法音像制品的经营业户,扎扎实实地开展清理整顿工作,全年共检查音像经
营单位180家(次),取缔流动摊点52处,收缴非法音像制品11200余盘。

【文化产业发展】 演艺业是文化系统的重要产业,市文化局组建队伍,积极运作,市场效益呈现良
好的发展势头,保证了演职员工资的及时发放。市戏曲团、青年团全年演出都在25场次以上。通过市
场运作,达到了出人、出戏、出效益的目的。为配合“二日游”活动的开展,市文化局针对枣庄市现
有娱乐能力明显不能满足广大外地游客需求的实际,加大了文化产业招商力度,成功联系黄金宫娱乐
城落户枣庄。

【文化体制改革】 深化院团改革。文艺团体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文化部正在和中宣部联
合制订《全国国有艺术表演团体改革指导意见》,文艺院团改革要坚持分类指导,在科学分类定性的
基础上,坚持“一团一策”,成熟一个改一个。对不具备参与市场竞争条件的县级院团,要积极争取
与县级文化馆进行融合,实行“馆团合一”,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深化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人事、
分配制度改革,推行合同聘用制、岗位管理制、目标责任制和绩效工资制,引入竞争机制,加大考核
奖惩力度,调动人员积极性,解决活力不足、效率不高的问题。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推进文化市
场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根据省、市统一部署,积极推进枣庄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改革,建立健全
各项综合执法规章制度,建立一支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
伍。进一步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企事业单位、中介组织的关系,逐渐实现由办文化为主向管
文化为主转变。

【区域文化研究】 10月,由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辑的《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荟萃》,
由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共13万字,包括47项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以及配套项目的音像资料光盘。该书对普查时所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严格的论证整理,力争展示枣庄
境内各类文化遗产的全貌,同时介绍了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情况和现状,彰显了枣庄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灿烂。
11月,由枣庄市文化局编撰、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枣庄古代史纲》一书与读者见面。该书是
枣庄市文化局于2007年开始对全市历史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广泛搜集整理史料,编撰而成。《枣庄古
代史纲》分上、下两卷,共12章,56万字,并配有100余幅图片,由我国史学界泰斗李学勤先生、安
作璋先生担任学术顾问,修订大纲,两位老先生还亲自为该书作序。该书内容上起远古时代,下迄清
末,着重阐述了枣庄文化在不同时期的辉煌成果,分析枣庄人的群体性格及人文特征,探讨文化的多
元、战争的双重作用、人物的社会贡献等问题,彰显了枣庄地区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枣
庄古代史纲》是枣庄市有史以来第一部较为系统、全面、翔实地记录本地历史传承脉络的专著。该书
的出版发行,将增强全市人民的历史认同感,对于推进城市转型和建设文化旅游强市有着重要意义。

【文博图工作】 10月28日,市文物考古队成立,考古队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是枣庄市文物考古调
查、勘探和发掘的主要力量。积极配合京沪高铁工程和枣临铁路工程建设,对枣庄段沿线进行了考古
调查和勘探,调查面积80万平方米,勘探面积2万平方米,发掘面积1500平方米,发现文物古迹21处,
出土各类器物500余件;对峄城区春秋晚期的2座贵族墓葬和台儿庄小季河排污工程中发现的汉代墓葬
进行了抢救发掘。依法保护文物安全,全年共接听群众举报24次,及时出现场24次,与上年相比稳中
有降;配合公安机关严厉打击文物犯罪,查处案件6起,缴获涉案文物30余件,抓获盗墓分子20余人,
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枣庄市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继续对外免费开放,全年共接待国内外观众、大中专及中小学生10万
余人次。9月28日在市博物馆举行了走进“江北水乡运河古城”首届全国书画大展活动。市图书馆举
办元宵少儿灯谜会,吸引上千名少年儿童参与。市群众艺术馆举办枣庄市庆新春“北京奥运艺术作品
展”及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览,活跃了春节文化生活;对中老年人举办免费公益性美术专业
培训班,坚持每周一面向社会中老年人群开放学习美术辅导活动。
(殷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