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6&rec=163&run=13

【概况】 2009年,市地震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地震局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
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历时性的突破。
2009年度被省地震局授予地震应急与救援工作先进单位。

【地震监测】 努力推进台站的建设,枣庄市数字化监测台网初现雏形。一是作为枣庄市数字化台网
的重要子台,熊耳山、莲青山、九星山三个数字化地震台已经建成,主要仪器设备也已经拨付到位。
二是建设了市级地震台网中心,实现了陶庄子台的数字化传输。三是切实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大力推
进“三网一员” 建设, 经过规范,最终在全市确定群测群防骨干点51个,一般点67个,在全市形成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测群防工作体系。四是对陶庄地震台、鲁15井和十里泉电厂水化站等骨
干台站的仪器进行了标定和维护,保证了各类观测仪器和数字化地震台网的正常运行,其中鲁15井水
位模拟观测和陶庄地震台短周期地震仪分别取得了2008年度全省资料评比第二名和三等奖的优秀成绩。
五是根据全省地震趋势会商会议精神,制定了《2009年度震情跟踪工作方案》(枣震发〔2009〕13号),
并加强了地震监测预报和地震形势会商。六是7月底圆满承办了“苏鲁皖协作区震情跟踪工作会议”,
办出了水平,办出了特色,受到三省领导的肯定。

【震害防御】 认真履行城市规划成员单位的管理职能,积极做好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工作。2009年全
市共审批并开展抗震设防工作工程项目28项,其中配合省工程院开展了“庄里水库”建设工程、“海
化集团40万吨煤制气”的地震“安评”工作。为进一步加快枣庄市地震小区划工作,积极与市中区政
府协调,9月底与省地震工程研究院签订了关于开展老城区地震小区划工作的协议,目前场地工作已
经开始,预计2010年完成。

【地震应急】 根据《枣庄市地震应急预案》的要求,认真落实《预案》内容。一是建设了市地震应
急指挥中心。该中心的建成使用,提高和完善了枣庄市的地震应急能力。二是举办了地震应急演练。
5月11日,在枣庄学院举行了“枣庄市抗震救灾专业救援队伍成立大会暨防震防空应急救援演练活动”,
省局曹洪太局长和枣庄市五大班子领导全部出席,成立了11支地震应急专业救援队,万余人参加了演
练。三是组建了地震应急救援队伍。6月底,市政府组依托市公安消防支队建立应急救援支队,依托
各部门组建了地震监测等19支专业应急救援队,加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四是制订了应急检查制
度。6月中旬,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枣庄市地震应急检查工作制度》(枣政办字〔2009〕36号),
对今后如何加强枣庄市的地震应急管理工作做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五是建设了三处应急避难场所。
根据枣庄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积极推进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薛城区、
台儿庄区、山亭区三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工作。六是推进行业应急预案管理。积极与教育、卫
生、社区等部门加强联系,指导各类学校、医院、社区开展地震应急预案制定工作。七是开通12322
热线。根据省局要求,开通了卫星电话和12322地震公益服务热线,24小时服务。八是开展地震应急
预案示范县的建设。其中市中区被省地震局授予“省级地震应急预案示范县”,极大地推动了县级地
震应急工作的开展。九是承办了鲁西地震应急联防会。8月底,在枣庄市召开了鲁西地震应急联防会,
通过学习交流,加强了鲁西6市的地震应急联动,提高了应急能力和水平。

【宣传教育】 为了做好地震宣教工作,印发了《2009年全市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方案》(枣震发
〔2009〕10号)。根据计划,3月份,大力开展了《山东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办法》宣传,制
作了展版、横幅,开展了宣传一条街活动,组织了全市地震系统学习《防震减灾法》、《山东省地震
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办法》有奖答题活动。4月份,在全市农村组织开展了农村民居建筑防震抗震知
识宣传“百千万”活动,发放宣传挂图、手册、图书6000余套。5月1日,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防震减灾法》实施之际,省局在《大众日报》开展“学习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知识”有奖答题活动,
全市先后有万余人参加,80余人获奖。各区(市)还结合由科技部门牵头、地震局等部门参加的“科
技周”和“安全生产月”活动,积极做好农村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在加强对6所省级防震减灾
教育示范学校指导的同时,会同市科协、市教育局等单位,新增市(区)级科普基地示范学校14所。
全年印发“震情”6期,“地震工作信息”10期,科学发展观简报12期,在“防灾博览”、“中国应
急救援”、“枣庄日报”、“枣庄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地震宣传研究文章和短讯10余篇,收到了
较好的宣传效果。
(李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