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枣庄市委员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5&rec=12&run=13

综述 2008年, 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健康协调发展。 全市GDP突破千亿大关, 实现
1092.83亿元,同比增长13.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500亿元大关,实现594.65亿元,增长16.3%;
境内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4.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突破50亿元大关,达到52.73亿
元,增长16.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9.48亿元,增长2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20元,增
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5723元,增长10.9%;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20.97亿元,比年初增加
134.34亿元,增幅居全省第一位;贷款余额412.18亿元,比年初增加78.4亿元,增幅居全省第二位。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不断调整完善工作思路。先后组织有关领导同志到江苏省的扬州、泰州、盐城、连云港和山东省的威
海、烟台、潍坊、东营等市进行学习考察,对“三六九五”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工作目标不断完善
充实。二是千方百计培植一批好项目,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市投资亿元以上在建项目179个,
其中新开工项目87个。特别是紧紧抓住国家出台拉动内需政策的有利时机,加大争抢力度,使一批重
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盘子,在首批新增1000亿元投资中,争取到2.2亿元,除青岛
外列全省第1位。坚持依托资源优势,集中力量推进鲁南煤化工基地建设,已建和在建煤化工项目总
投资170.4亿元,枣庄已成为我国最有潜力、最具竞争力的煤化工基地之一。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
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7.3%,比2007年
提高2个百分点;旋窑水泥产能达到2380万吨,占全市水泥产能的60%,初步实现了水泥大市向水泥强
市的转变。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加快产业集群建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06个,比年初新增216个,
滕州中小机床制造产业集群跻身“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万元GDP能耗
下降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4.2%和6.5%,完成了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三是坚
定不移地搞好招商引资,不断提高改革开放水平。进一步完善专业化招商机制,先后在珠三角东莞和
长三角义乌、金华、温州等地分别举办了“八大工业集群”和“四大特色服务业”专题招商,提高了
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市引进固定资产投资过亿元项目113个,其中过10亿元项目12个,是新
上大项目最多的一年,尤其引进SK能源、东洋制铁,实现了与世界500强合作“零”的突破。实际到
账外资1.74亿美元,连续两年实现翻番,总量由全省末位跃居第10位;完成进出口总额6.6亿美元,其
中进口1.4亿美元,增长38%。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全市民营经济单位数12.7万户,增长12.46%;从
业人员51.5万人,增长8%;民营经济纳税额69.54亿元,增长29.9%。四是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扎实
推进新农村建设。粮食总产增长7.3%,小麦单产435公斤,创历史新高。农业专业化、标准化和产业
化建设持续推进, 全市共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 省级20家、市级9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
642家;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达到206个。“双十双百”工程顺利启动。成立了市“三农”服务
中心,积极开展农村土地使用产权改革试点工作,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座谈会议在滕州
召开。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业人员累计达63.9万人。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
兑付种粮直补和农资补贴资金2.09亿元,良种补贴2053.5万元。五是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繁荣发
展服务业。坚持“老城做新、新城做靓”,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步伐。新城区主要依靠市场化运作,累
计完成投资43.8亿元,建成区面积4.8平方公里。旧城区改造步伐加快,完成投资9.1亿元,城市功能进
一步提升,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47.8%。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庄里水库列入国家“十一五”
开工的大型水库项目,台儿庄古城重建工程开始启动,枣庄职业学院创建成功,枣庄港、台儿庄复线
船闸等运河航运扩容工程建设顺利,京沪高铁枣庄段、枣临铁路、枣临高速公路相继开工。推进服务
业提档、升级、增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00亿元,增长23%;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投资增幅高于二产20个百分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通过评审,微山湖湿
地公园、盈泰生态园、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
(二)更加关注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一是积极做好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城镇新增就业5.9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6万人。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18.4亿元,增长17.8%。进一步
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9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000元,共有
62253人享受城市低保,保障人数位列全省第三;农村共有81027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发放低保
金4373万元。努力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棚户区改造、经济适用房开工面积分别达到
22.8万平方米和40.4万平方米。二是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巩
固提高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投入6763万元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三亮三改”和仪器更新。
免费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教科书,农村中、小学困难寄宿生年补助标准分别提高400元、200
元。大力实施村村通自来水、通油路、通客车工程。2003年以来累计完成投资4.84亿元,全市农村自
然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95.4%;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建设和改造农村公路5000公里,实现了行政村
村村通油路、通客车。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
%,筹资标准达到人均70元;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顺利启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加快发展。着力加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公益性文化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工作。市七运会成功举办,
枣庄市被评为“全国健身秧歌城市” 。 在北京残奥会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三是深入推进
“平安枣庄”建设。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有效化解了一大
批影响信访稳定的问题,确保全年特别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没有发生影响稳定的问题。严格落
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下降14%,地方煤矿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为零;刑事发
案、 道路交通事故、 火灾事故等指标同比均呈下降趋势。四是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和对口援建工作。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迅速成立了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先后
派出6支赴川抗震救灾卫生队赶赴灾区全力抢救群众。全市人民心系灾区,踊跃捐款,社会各界累计
捐款捐物7833万元,全市广大党员缴纳特殊党费2020万元。提前超额完成了北川县小坝乡和三台县两
地2155套板房援建任务。积极推进对口支援北川县小坝乡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编制完成了小坝乡历史
上第一部总体规划,各项援建工作正在扎实有序推进。
(三)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一是不
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抓好县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理
论学习,举办了10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专题培训班。坚持抓好基层宣讲和舆论引导,组织宣讲
团在全市开展宣讲300余场次。二是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条例》,严格按照德才兼备、工作实绩和任用程序选人用人。精心组织市人大、政协“两会”换届选
举工作,扎实做好县级领导班子和干部充实调整。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重政治素质、业务能力
和工作实绩,重群众公认程度和社会形象,绝不让干事创业的人吃亏,不让作风正派的人寒心,不让
心浮气躁、投机取巧的人赚便宜,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三是扎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着
力选拔“三高三强” 型优秀人才进入村班子, 换届后,村班子中70.3%的村党支部书记、79.2%的村
“两委”成员达到了“三高三强”标准。公开选聘470人到村担任村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
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增添了新活力。积极探索城乡互帮互助机制,出台了《中共枣庄市委关于支持
鼓励提前离岗和退休干部到村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进一步加
强国企、机关、学校、街道、社区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
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四是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预防为先、着眼防范的原
则,把教育和监督的关口前移。制定出台了《枣庄市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实施
方案》、《关于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施意见》、《枣庄市市级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
工作任务目标》,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深入开展清理违规购乘超标小汽车、清理楼堂
馆所等专项治理工作,认真开展述职述廉、廉政谈话和民主生活会工作。继续保持查办案件的工作力
度,全市共立查案件627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77人。五是强化“三个一”执政理念,转变作风,狠
抓落实。引导各级牢固树立培植一批好项目、培养一批好干部、培育一种好风气“三个一”的执政理
念,凝心聚力,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在党政机关目标管理中加大科学发展指标的分值,坚持把好项
目、重点项目建设列入领导干部的考核范围,作为领导干部考核实绩的重要依据。制定下发了《市委
常委职责分工及2008年工作任务分解明细表》,市级领导同志全部建立了联系点,带头深入基层调查
研究。深入开展机关效能监察、服务经济转变职能大家评、政务环境建设年和“两好一高”机关创建
等活动,把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重要会议 平安枣庄建设大会 2月21日,平安枣庄建设大会在新城会展中心召开。市委书记刘
玉祥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伟主持会议。市委特邀咨询王建荣,市领导邓滕生、李峰、
张志明、梁宪廷、王忠林、秦元祥、孙景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隋明善,市公安局局长万庆阳,市
政府秘书长张鲁军出席会议。会上,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秦元祥代表市委、市政府与5区1市党委、
政府签订了2008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枣庄建设目标责任书,对2007年度平安枣庄建设先进集体
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全市对外开放暨民营经济工作会议4月24日,全市对外开放暨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在新城会展中心
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市、区(市)、乡镇(街道)等有关方面负责
人,部分企业负责人,部分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参加了会议。市委书记刘玉祥主持会议并讲
话。会上,隆重表彰了2007年度招商引资外经外贸、民营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滕州市等作
了发言。
全市领导干部会议 6月26日,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在市政大厦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党中央、国
务院召开的省区(市)、中央部门负责人会议精神和全省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对当前抗震救灾对口援
建和社会稳定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委书记刘玉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伟出席会议并分别讲话。市
委特邀咨询王建荣,市政协主席邓滕生,市人大常委会第一副主任李峰出席。市委副书记张志明主持
会议。刘玉祥在讲话中主要强调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全力以赴做好地震灾区对口援建工作;二
是要咬定发展不放松,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要全力以赴做好奥运安全保卫工作,
确保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
市委工作会议 8月5日,市委工作会议在市政大厦召开。市委书记刘玉祥作重要讲话,市委副书
记、市长陈伟主持。市委特邀咨询王建荣,市人大常委会第一副主任李峰,市委副书记张志明,市委
常委蒋英建、梁宪廷、周杰华、张宝民、王邵军、杜英杰、王忠林、秦元祥、陈伟出席会议。
全市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项目建设观摩会 10月10~16日,全市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项目建设观
摩会召开,16日下午,与会人员集中在市政大厦报告厅开会。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
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各区(市)委书记、区(市)长;枣庄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各区(市)经济开发
区主任、发改局局长、外经贸局局长、民经局局长;枣庄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各乡镇(街道)党
委书记;市直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各大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市委副书记张志明主持。市委
书记刘玉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伟分别讲话。
全市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表彰暨实施“双十双百”工程建设动员会议 11月7日,全市经济薄弱
村帮扶工作表彰暨实施“双十双百”工程建设动员会议在市政大厦召开。市党、政、军领导刘玉祥、
陈伟、李峰、张志明、王兴勤、周杰华、王邵军、杜英杰、王忠林、陈兆同、李守义,市长助理颜景
安出席会议。会议对2005~2007年度帮扶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颁奖,市直帮扶单位、
帮扶干部、区(市)帮扶单位、经济薄弱村代表在会上作了发言。刘玉祥作了重要讲话。
市委常委(扩大)会议 11月17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在行政大厦召开。市委书记刘玉祥主
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市委特邀咨询,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等几套班子领导,市有关
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全省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听取了关于枣庄市贯彻落实中央和省
委决策部署实施意见的汇报。
枣庄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12月18日,枣庄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在市会展中心隆重举
行。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枣庄军分区司令员,担任过副市级以上领
导职务的老同志,市纪委常委;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各委室主要负责人;
各区(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区(市)长、政协主席、纪委书记;枣庄高新区党委书记;市
直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各大企业主要负责人;市直机关干部代表,离退休干部代表及驻枣官兵代表、
工人代表、农民代表、高校师生代表和政法干警代表参加了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伟主持会议,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玉祥作了重要讲话。刘玉祥在讲话中,回顾了枣庄改革开放30周年的
光辉历程,总结了枣庄人民创业创新的伟大实践,号召全市人民以改革开放30周年为新的起点,一以
贯之地抓落实、抓深化,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 12月30日,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在市政大厦召开。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
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市纪委副书记,各区(市)委书记、区(市)长、常务副区(市)长,
发展改革局局长,枣庄高新区党委书记、经济发展局局长,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市委、市政府
副秘书长,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各委(室)主要负责人,市直各部门、各人民团体主要负责人,市
政府驻北京、济南办事处主任,各大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张志明主持会议。市委书记刘玉祥,
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伟分别作重要讲话。如何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继续
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刘玉祥强调了三点意见:一是认清形势,保持清醒,坚定信
心;二是积极作为,科学务实,狠抓落实;三是强化领导,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重要活动 曹健林来枣庄考察煤化工等工作 4月3日,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率专家组来枣庄市
考察煤化工及科技创新工作。副省长李兆前、省科技厅厅长翟鲁宁、副厅长徐茂波以及市领导陈伟、
吴承鉴、张鲁军等陪同考察。曹健林一行听取了枣庄市煤化工及兖矿集团科技创新情况汇报,深入到
国泰化工公司、鲁南化肥厂,现场考察了部分项目建设情况。曹健林对枣庄市煤化工发展及兖矿集团
科技创新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李玉妹来枣庄检查指导工作 5月7~8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李玉妹带领省委组织部调研组莅
临枣庄市检查指导工作,市领导刘玉祥、梁宪廷、杜英杰、王忠林、刘宗启先后陪同。李玉妹一行先
后到滕州市柴胡店镇葫芦套村、神工集团、山东光源光纤有限公司、山东威能数字机器有限公司、兖
矿国泰化工公司等实地考察了工作。李玉妹在听取市、区(市)的汇报和实地察看部分现场后,充分
肯定了枣庄近几年来的工作,特别对“三六九五”总体工作思路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下步工作提出
要求。
江必新来枣庄视察法院工作 5月24~25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在省法院副院长刘爱
卿陪同下,来枣庄市视察法院工作。市领导张志明、王忠林、秦元祥及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隋明
善陪同视察。江必新在视察了市中级人民法院、滕州市和台儿庄区,听取了市法院工作的汇报后,对
市法院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要求,各级法院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和法律服务。
刘伟来枣庄参加张鹏烈士骨灰安放仪式 6月17日下午,抗震英雄张鹏烈士骨灰安放仪式在滕州
市烈士陵园隆重举行。省委副书记刘伟、省军区政委南兵军、副省长郭兆信,市领导刘玉祥、张志明、
王忠林、陈兆同,枣庄军分区司令员朱霖广、副政委李福桂等出席安放仪式。仪式由市委书记刘玉祥
主持。刘伟高度评价了张鹏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来的对党忠诚、为民牺牲的英勇行为,同时号召全省
上下要向张鹏烈士学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而努力奋斗。
仪式结束后,刘伟、南兵军、郭兆信、刘玉祥等省、市领导看望了张鹏烈士家人。
姜异康来枣庄调研 6月29~30日,省委书记姜异康来枣庄市调研。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王敏,
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孙建功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随同调研,市领导刘玉祥、陈伟、张志
明、梁宪廷、王忠林、刘宗启先后陪同。姜异康一行先后到枣庄新城区、山东八一赛轮轮胎制造有限
公司、山东海之杰纺织有限公司、山东丰源中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新能凤
凰(滕州)能源有限公司调研。在实地调研和听取枣庄市情况汇报后,姜异康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
肯定了枣庄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特别强调枣庄贯彻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态
度坚决,具有很强的改革创新精神,班子非常团结,干部群众精神状态好,干事创业的氛围比较浓,
希望枣庄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提出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进
一步谋划和推动自身的工作。
周生贤来枣庄视察工作 9月9日,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副部长张力军、总工程师万本太,
山东省副省长李兆前、省政府副秘书长张俊,省环保局局长刘富春、副局长张晓东、张波,以及参加
全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与会代表,视察了薛城区大沙河综合治理工程和兖矿集团鲁南化肥
厂净化水厂。市领导刘玉祥、陈伟、潘强和市政府秘书长张鲁军等陪同视察。视察组对枣庄市河流污
染防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柏继民来枣庄调研指导政法工作11月11~12日,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柏继民来枣庄市调研指导
政法工作。市党政领导刘玉祥、陈伟、张志明、梁宪廷、秦元祥和市法院院长隋明善,市长助理、市
公安局局长万庆阳分别陪同了调研活动。柏继民一行先后深入到薛城区部分基层政法综治单位、市公
安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和滕州市部分企业、基层单位实地调研,察看了新城区建设概况。柏继民对
枣庄市2008年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政法综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王军民来枣庄出席会议 12月9日上午,临沂至枣庄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在峄城区召开。
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省发改委副主任薛克、省水利厅副厅长刘勇毅等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
山东高速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马金忠主持,枣庄市党政领导刘玉祥、陈伟、王建荣、邓滕生、张志
明、梁宪廷、张宝民、孙景瑞,市政府秘书长张鲁军出席。会议要求各单位要充分认识临枣高速公路
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科学组织,落实责任,多头并进,高效率地解决好制约工程开工的难点
问题,确保工程早日全面开工,努力把临枣高速公路建设成为山东交通基础设施的精品工程、样板工
程、形象工程。临枣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前,王军民在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及枣庄市领导的
陪同下,到峄城区治理超限超载检测站(国家I类)、峄城区农村公路养护中心进行调研。
(张正龙)

组织工作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精心组织市人大、政协“两会”换届选举工作。精心组织、圆满
完成了市人大、政协“两会”换届选举工作,组织提名的各项候选人均高票当选。二是扎实做好县级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充实调整工作。积极围绕科学发展和根据工作需要,对全市县级领导班子和干部
队伍进行充实调整,对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支援抗震救灾、维护北京奥运期间社会稳定等工作
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在“四强”竞赛中连续两年进入十强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优先提拔使用,树
立了有利于干事创业和科学发展的正确用人导向。三是积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了“干部任
用初始提名二次推荐试行办法”,在区(市)推行“两公开四差额”选拔干部试点,开展了“选调县
级干部到信访部门挂职锻炼和在奥运会期间跟踪考察干部”和“加强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重大事项
跟踪考察干部工作”等,进一步提高了选人用人质量。四是认真做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
工作。组织对市直103个县级领导班子和905名县级干部进行了年度考察,并充实了县级后备干部库,
对民主测评不称职票相对较高或存在明显问题的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五是切实加强干部监督工作。
进一步健全干部监督长效机制,制定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枣庄市干部监督信息
沟通暂行办法》和《中共枣庄市委组织部关于对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的实施办法》。继续做
好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积极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试点,共审核区(市)和市直部门选
拔任用的科级干部200余人次,提出整改建议5条。充分发挥“12380”专用举报电话作用,积极稳妥地
处理好部分干部历史遗留问题。六是扎实做好公务员管理等工作。制定了《枣庄市公务员日常登记办
法(试行)》。继续加强选调生工作,共选调24人。组织省、市直机关从基层选调生中招录人员工作,
3人考入省直机关。

干部教育培训和人才工作 一是认真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积极开展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
作,认真开展十七大精神轮训和专题培训,在市委党校举办10期专题培训班,对1126名县级领导干部、
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和部分骨干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集中进行了轮训;指导各区(市)
对5100名科级干部、1.9万名基层干部进行轮训。实施“党政机关干部公共管理能力提升工程”,举办
了公共管理核心课程高级研修班和集训班,共培训220余人。继续开展中青年干部出国培训,选派19
名优秀中青年县级领导干部赴新加坡学习。切实抓好各主体班次培训工作,举办主体班次17期,培训
1000余人次。二是积极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制度改革。制定了《枣庄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管理办法(试
行)》、《枣庄市干部教育培训学时学分制实施办法》、《枣庄市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申报审批制度实
施办法》和《枣庄市干部教育学习培训调训制度》等,创新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培训模式,增加调研和
实践锻炼在培训中的比重,组织学员分组到市、区(市)信访部门挂职锻炼。三是进一步加强人才工
作。 充实调整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制定下发了 《枣庄市人才工作报告制度》 。 组织开展了
“12345”人才培养工程考核验收。评选出2008年“枣庄市首席技师”20人。开展全市“人才工作好新
闻奖”评选工作,其中6篇参加2007年度“山东省人才工作好新闻奖”的评选。

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是扎实做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深入开展村级班子运
行情况调研。制定出台了《枣庄市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大学生村干部的具体工
作任务、考核奖惩的有关要求和具体办法,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李玉妹来枣庄调研时对此给予充分肯
定。积极探索城乡互帮互助机制,出台了《中共枣庄市委关于支持鼓励提前离岗和退休干部到村工作
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意见》,选拔114名提前离岗和退休干部到村工作。二是扎实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
作。深入开展“党群一体化”活动,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党群共建聚合力、
科学发展促和谐”活动的意见》。组织30名党员民营企业家到江苏扬州、泰州等市进行域外培训。召
开了全市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三是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结合
支援抗震救灾,在救灾第一线人员中发展党员26名。制定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农村试行入党积极分子
公推公选和党员发展对象票决制度的意见》,有效解决了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宗派严重、发展难的突
出问题。推广山亭区“党员参事会”的做法,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镇村决策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
落实中的民主监督作用。认真落实党内关怀服务机制,走访慰问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8759名,发放
慰问金179.6万元。认真做好“七一”表彰工作,对优秀基层党组织、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党组
织书记等进行了表彰。积极做好抗震救灾“特殊党费”收缴工作,全市共有9.3万名党员交纳抗震救
灾“特殊党费”2210.7万余元。四是进一步做好远程教育工作。制定了《枣庄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
育集中学习日检查通报制度》。认真做好“一体化网站”枣庄分站的信息发布工作,制订了《一体化
网站年度信息建设规划》和《一体化网站信息采编制度》。加强高级管理员的经常性、系统性业务培
训,建成站点管理员技术等级考试标准化考场2处。继续办好《党建时空》栏目,共播出32期。认真
搞好课件开发制作,向省远程教育中心和全国远程办报送了34部优秀课件。

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在组织部门深入开展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举办了讲党课、
演讲比赛等“七个一”活动。继续推进部机关规范化建设,修订完善了《中共枣庄市委组织部工作规
范》、《中共枣庄市委组织部工作制度》。积极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制定出台了《中共枣庄市委
组织部关于建设“三服务两满意”组织工作体系的意见》,进一步构建了组织工作服务工作大局、服
务党员干部、服务人民群众的新格局。扎实做好调研信息和宣传工作,宣传工作进入全省组织部门前
列。
(徐 枫)

宣传工作

理论宣传 一是围绕学习贯彻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专题先后组织开展了理论辅导、理
论宣讲和理论下基层等活动。邀请高层专家举办理论学习报告会,各新闻媒体在重要版面、重要位置
和重要时段推出专题、开设专栏,各级宣讲团先后宣讲100余场次,直接听众7万多人。二是以县级党
委(党组)中心组为重点抓好理论学习。成立了中共枣庄市委干部理论学习委员会,加强全市各级党
委中心组学习的规划、指导和管理。分别制定了市委中心组和县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
对各县级党委(党组)中心组2007年理论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对2008年度先进县级理论学习中
心组、先进单位和优秀理论工作者进行评选表彰。三是理论研究和理论普及取得丰硕成果。积极开展
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活动,成功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以党的十
七大精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重点,紧密结合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
出了一批有份量的理论作品。 探索建立了全市科学理论宣讲联系点制度, 继续办好理论学习网页和
《理论学习通讯》,组织了枣庄市社会科学普及周和齐鲁讲坛枣庄分坛,促进了全市社会科学知识的
普及。

新闻宣传 一是加大新闻表彰力度,做好对上报道。2008年,在省以上新闻媒体共刊(播)发各
类新闻稿件16871篇(条) ,在中央级报刊台发稿3390篇(条),2007年头条及重头稿件比2006年增长
29.7%。二是精心组织重大主题宣传。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纪念改革
开放30周年等重大主题活动,展开系列战役性宣传,形成强大声势。抗震救灾宣传氛围浓厚,先后组
织召开3次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坚持24小时与上级宣传部门和下级新闻单位的联系畅通,及时准
确转发中央和省委宣传部的有关报道意见23件(次),市直3家新闻单位共刊播发有关新闻稿件1109篇
(条),向上级媒体整理报送新闻线索42条。北京奥运会宣传声势强大,专门召开了全市奥运宣传工
作会议,及时制定转发了中央和省委宣传部有关奥运宣传的报道方案,市直各新闻单位拿出黄金版面
和时段办好“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专栏,累计发稿4000多篇(条)。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宣传
活动掀起热潮,各新闻单位统一开办“辉煌枣庄”专栏,并相继开办一批栏目与专栏相配合,集中宣
传枣庄改革开放的发展变化和成就经验,充分展示改革开放30年来枣庄市的历史性变化,三家单位已
经刊播发相关稿件371篇(条)。三是加强新闻宏观管理。改进和完善新闻舆情分析会议制度,扩大
了舆情信息收集面,及时编发舆情信息专报,共排查发现各类问题26个。妥善化解162起拟报负面报
道,确保了枣庄市舆论安全。做好2009年度党报党刊发行工作,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抓好政治性
非法出版物的封堵和查缴。市新闻工作者协会、新闻学会积极组织业务交流活动,《枣庄新闻界》创
刊,主流舆论阵地更加巩固。

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制定了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的长效管理机制。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道
德模范巡讲活动。二是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开展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集中行动、“创建
文明城市从我做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百佳文明市民”评选表彰活动。枣庄市被省委、省政府授
予“省级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荣誉称号。 三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制定了
《枣庄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工作责任分工》,开展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活动,
在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枣庄市有9个单位、8人受到表彰。四是充分利用各种载体
提高精神文明创建水平。在峄城区举行了全省“城乡文明牵手共建行动”启动仪式,11个省直单位与
来自5个地市的11个村签订了牵手共建协议。做好第二批全国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2008年度省市级文
明单位评选推荐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行业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五是典型宣传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开展首届“感动枣庄”十佳人物评选活动,推树了兖矿国泰自主
创新、杜温庆、张西民、张鹏等先进典型,开展首届“感动枣庄”十佳人物评选和首届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奖评选活动。六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举办企业文化建设培训班,开展优秀企业文化建
设成果展示、首届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评选活动,扎实推进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企业发展论坛成
为枣庄市企业文化建设的品牌。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一是组织召开了全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代市委、市政府起草了《关于推
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等五个文件,组织拍摄了文化建设工作会议电视专题片《印象鲁南》。
二是坚持“三个一批”,即财政扶持一批,挖潜改造一批,转企改制一批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文化
体制改革步伐。枣庄日报社实行进行创收改革,市广电局组建枣庄微山湖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市
文化局成立了新的戏曲团并组建枣庄市歌舞团,市新闻出版局重点扶持发展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
印刷企业。“鲁班传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首届奚仲文化研讨会暨第二届
中国汽车文化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召开。三是精品文艺生产佳作不断。《台儿庄》和《车神奚
仲》等重大选题在策划运作当中。《红灯记》入围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并获得省电视艺术牡丹奖一
等奖。《大运河的记忆》、《枣庄文化史》和《中国枣庄柳琴戏高层论坛论文集》等书籍编撰完成。
四是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年初确定的2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升级改造、350个“农家书屋”建设、
农村电影数字放映、全市行政村和5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作目标全面完成。围绕改
革开放30周年,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以及书画展和电影展映等系列活动。以宣传
“江北水乡运河古城”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活动广泛开展,演出质量不断提高。

对外宣传 一是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台儿庄大战胜利70周年、奥运会、十一届全运会等重大
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为契机,大力宣传推介枣庄。邀请《大公报》、《文汇报》等记者对台儿庄大
战胜利70周年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新馆开馆仪式进行了专题报道,精心筹备第九届中国枣庄国际石榴
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的各项对外宣传工作,组织开展对第十四届鲁台经贸洽谈会的新闻宣传工作,发
动全市网民参加全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网上知识竞答”活动,全市参与人数达1.6万人,居全省
前茅。二是积极应对奥运及其筹备期间境外记者云集的新形势,突出抓好境外记者引导、服务和管理。
建立境外记者管理领导小组和舆论引导联席会议机制,制订《枣庄市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处置境
外记者采访应急预案》,加强组织、协调和指导。“采访线工程”两条线建设齐头并进,引导、影响
媒体进行相对平衡的报道。加强对外表态口径库建设,为各级干部和相关人员接受境外记者采访提供
政策参考。建立监测机制,及时发现、搜集和研判来枣庄市外国记者的苗头性信息,做到超前控制。
三是加强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新闻发布工作水平。对新闻发言人进行充实调整,举办新闻
发言人培训班,邀请专家为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作报告,提高了枣庄市新闻发言人综合素质和应对媒体
的实际本领。成立枣庄市网络文化协会,尝试建立了网站“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新机
制。制作了大型画册《江北水乡运河古城——中国枣庄》和专题片《运河古镇台儿庄》。《鲁南印象》
系列专题片在美国多家电视网播出,荣获中央外宣办第十届“中国外宣彩桥奖”。

宣传队伍建设 一是积极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
行整体规划,创新学习载体,开设机关“学习讲坛”作为部内集体学习的主要形式,举办全市宣传干
部培训班,建立人才引进、选拔、培养的长效机制。着力推动各级宣传思想文化单位领导班子的思想
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二是以面向基层、
服务群众为出发点,认真开展薄弱村帮扶活动、爱心助困活动。以市直机关开展“创建高效机关、服
务科学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部机关干部作风建设。三是加强舆情信息和调研工作。
健全舆情信息与调研工作网络,建立了各区(市)委宣传部、市直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各舆情信息
直报点以及部机关各业务科室“四网并行”的舆情信息传报格局,新调整充实了舆情信息直报点,全
市共设立直报点33个,把部分群团组织、市直部门纳入舆情信息工作网络,舆情信息的触角延伸到了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强化报送制度,完善通报制度,对舆情信息直报点采取了末位淘汰制,加大表
彰奖励力度,把舆情信息工作纳入部机关干部的年终考核内容。全年对上报送舆情信息900余条,推
出了改革开放30年农村农民思想状况等一批有价值的调研成果。
(郭馨鑫)

统战工作

多党合作事业 支持和协助各民主党派继续深化政治交接主题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贯彻胡锦
涛同志在与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新老主要领导人座谈时的讲话精神,学习多党合作的历史。
深入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召开了纪念“五一口号”发布60周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
年座谈会,在《枣庄日报》开辟专栏开展了征文活动,举办了统一战线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书画展,
得到社会各界好评。会同省民革开展了台儿庄大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认真总结多党合作的实践经
验和理论成果,使主题教育活动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积
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协助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全面加强领导班子思想、组织、作风建
设。协助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进一步健全完善组织制度、领导制度、机关管理制度建设,为更好地履
行参政议政职能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认真落实各项统战政策,积极为党外人士参政议政创造条件。
市委统战部组织党外人士参加市委、市政府召开的通报会、座谈会4次。加大聘任特约人员工作,有8
人被市纪委、市监察局聘为特约监察员。切实照顾同盟者利益,做好原工商业者的认定工作,对4名
符合条件的原工商业者进行了确认。

服务经济建设 一是支持各民主党派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在各民主党
派中深入开展“我为枣庄发展献良策”活动。帮助各民主党派确定调研课题,就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
心工作展开深入调研,引导他们发挥自身优势,为枣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在年初各级人大、政协会
议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共提交议案、提案440余件,其中160多件被列为重点提案、议案或得到各
级党政主要领导批示,为研究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二是充分发挥工商联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努力促
进非公有制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支持市工商联继续抓好民营经济信用担保商会工作,切实解决非公有
制企业贷款难、融资难问题。全市民营经济信用担保商会已发展到49家,近400家会员企业参加联保。
累计为非公有制企业贷款14.29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积极引导帮助非
公有制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与市工商联联合举办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论坛,邀请第九届全国
工商联副主席、中国西部开发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程路,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副秘书长、北京华商管理
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青鹏,就当前经济形势、民营企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作了专题报告,帮助企
业家开阔思路、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同时在全市民营企业中开展了强素质、话发展系列活动,对20
余家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等进行深入调研,协助市工商联启动全市民营
创业带头人活动。枣庄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经验在全省统战
部长会议上作了交流。三是动员和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在搞好就业、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繁荣发展
文化事业方面多做实事。鼓励和动员更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和“民企光彩照万家”、
“民企帮村”、救助失学儿童、救助贫困大学生等活动。积极支援汶川抗震救灾,全市统一战线累计
捐款900余万元。民革党员、市疾控中心徐传生主动要求随市卫生防疫队前往灾区执行卫生监督任务,
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市民革举办专题报告会,产生强烈反响。

民族宗教工作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全市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指导民族
村(居)成立了4家肉牛养殖合作社,协调流动资金贷款500多万元,解决贴息4.6万元,落实少数民族
发展资金20万元。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妥善处理了8起涉及民族矛盾方面的事件,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社
会稳定。认真做好教职人员的培训工作,指导市基督教爱国会举办神学思想研讨班,搞好自我教育。
认真落实省天主教专题会议精神,全力做好防控工作,全市无一信徒参加上海佘山朝圣活动。采取有
力措施,遏制乱建庙宇势头。妥善处理宗教房产遗留问题,全力协同做好奥运安保工作,加强了与周
边地区的联系协调,对宗教场所进行了排查,对有关人员做好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确保奥运期间宗
教界稳定。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选拔使用力度,3名少数民族干部分别担任市、区(市)民
族宗教局局长。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一是加大对党外人士政治、实职和社会安排工作力度。在年初的市人大、
市政协换届中,安排党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318人,换届以来,先后有16名党外干部被提拔重用,
市、区(市)人大、政府、政协全部按规定配备了党外副职。在全市开展了党外干部调查摸底工作。
建立了全市党外干部人才库,完善了后备干部库。二是加强对统一战线三支队伍的培训。重点抓了对
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新任领导干部、换届后新任党外领导干部、区(市)新任统战部领导干部的选派
培训工作。在省社会主义学院举办了党外科级干部、民主党派干部培训班,对108名党外干部进行了
为期一周的教育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推荐各民主党派市委会14名新任领导班子成员和3名党外
副区长参加了省委统战部举办的党外干部培训班。全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会议在枣庄市成功召开,推
广了枣庄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经验。三是积极探索无党派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新途径。
按照省委统战部的要求,切实做好无党派人士认定工作。全市共认定无党派人士1126人,其中各级人
大代表、政协委员978人;副高以上职称的共有113人;正高职称的14人;担任副县级以上职务的22人。
与此同时,深入开展了无党派人士主题教育活动。市直46人、区(市)266人参加了活动,枣庄市的
做法得到省委统战部的肯定。努力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对全市党外知识分子、
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健康成长和律师参政议政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建立健全党外知识分子人才库,全
面掌握了全市党外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年龄层次、行业分布等各方面的情况。坚持党外知识分子联
络员制度,召开座谈会2次。举办党外知识分子培训班,不断提高他们的参政议政水平。

港澳台及海外统战工作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针,积极推动多渠道交流往来。有计
划地组织部分区(市)统战部长,市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及其他各界代表人士
赴省外进行经贸考察。台儿庄大战原参战将士后代、台湾前“行政院长”、中国国民党中央前副主席
郝柏村、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等先后到枣庄市考察访问。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切实做
好枣庄市港、 澳、 台同胞、侨胞的服务工作,努力为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和实际问题。对枣庄市投资
1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进行调研,积极帮助海内外来枣投资者协调解决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
问题。

调研信息宣传工作 深入开展调研工作,以统战理论创新推动工作创新。全市统战系统共完成调
研课题30多篇,首次汇编了《2008年枣庄市统战理论调研成果集》,理论调研和宣传工作被省委统战
部授予“四新工程”先进单位。统战宣传工作成绩显著。组织开展了“统一战线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有奖征文活动”,部分优秀征文在省、市报刊上发表,在全省“十七大精神与统一战线工作研讨会”
上,枣庄市作了典型发言。100多篇统战宣传稿件被市级以上刊物、电台、报纸采用,其中,被中央
和省级刊物采用宣传文章60多篇,并获全省统战宣传刊物一等奖。信息工作继续保持在全省的领先位
次,全年编发统战简报100余期,50多条信息被中央、省委统战部和市委信息刊物采用,并获全省统
战信息一等奖。省委统战部表彰的三项工作,枣庄市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处于领先位次,进一步提升
了枣庄市统战工作在全省的地位,扩大了影响,推动了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张熙明)

市委政研工作

调查研究 不断强化“为市委中心工作服务、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务、为基层群众服务”的意识,
紧紧围绕市委工作部署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
究,努力当好参谋助手,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全年撰写调研报告22篇,撰写有关文件、领导讲
话、署名文章160余件;有4篇调研成果获全省党委政研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有3篇调研成果获
二等奖;《突破南翼——枣庄市加快鲁南经济带建设调研报告》一书获枣庄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
奖。
年内先后开展了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化经营、欠发达乡镇经济社会发
展状况、农民收入状况、村级事务民主管理、社会综合治税体系、改革开放30年、推进资源型城市转
型、加快财源建设、推动枣庄在“南翼”中加快崛起等20余项专题调研活动,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
务。其中,《关于我市经济欠发达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市委书记刘玉祥作了重要批
示,报告中提出的对策建议纳入了全市“双十双百”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枣发[2008]11号文件
下发执行;《建立五项机制,实现五个转变——山亭区立足实际,构筑政府主导型的社会综合治税体
系》的调研报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蒋英建作出批示,省地税局在山亭区召开现场会进行了推广,
《山东通讯》 2008年第7期全文刊发; 《关于推动枣庄在“南翼”中崛起的调查》,探索了枣庄在
“一体两翼”发展中的地位和优势,提出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对策建议,《山东通讯》第3期刊
发。同时,注重发挥调研协调职能,推动各级大兴调研之风,协同市人事局开展了全市优秀调研成果
和调研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全年共评出优秀调研成果64篇,调研工作先进集体18个,
调研工作先进个人58名,达到了预期效果。

经济薄弱村帮扶 一是对三年来的帮扶工作进行严格考核验收。制定下发了《2005-2007年度枣庄
市百个经济薄弱村帮扶工程验收办法》,从成员单位抽调人员,组成3个考核小组,对全市100个经济
薄弱村、32个有经济薄弱村的乡镇和5区1市、市高新区等进行了实地考核验收,促进了帮扶工作的
健康发展。二是认真做好经济薄弱村帮扶活动总结表彰工作。对三年来的帮扶工作成效和经验进行了
认真总结,根据帮扶单位、帮扶干部的综合表现和考核验收情况,评出了市、区两级帮扶工作先进集
体75个,先进个人75名,起草了《关于表彰全市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市委、市政府以枣委[2008]112号文件下发。召开了全市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表彰会议,对帮扶工作
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隆重表彰。三是积极推进新一轮帮扶工作扎实开展。制定了《新一轮全市
百个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在区(市)推荐和认真调研的基础上,选定了100个经济薄弱
村,明确了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和结对帮扶任务,召开了新一轮帮扶工作动员会,市委主要领导作了
帮扶动员。积极协调各区(市)、有关镇街,搞好与市、区(市)帮扶单位、帮扶干部的联系对接,
使市、区(市)两级帮扶干部顺利踏上了第二轮帮扶工作的主战场。同时,认真调度各帮扶工作组的
情况,及时刊发简报,引导帮扶单位、帮扶干部积极开展帮扶工作。

市委农工办工作 一是认真抓好中央、省委两个1号文件精神的落实。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开展
了对落实中央、省委两个1号文件及减轻农民负担等情况的深入调研。同时,配合省委、省政府督查
组开展专项调研活动,形成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两个1号文件及减轻农民负担
工作情况的汇报》,上报省委。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
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市委、市政府以枣发[2008]5号文件
下发,有力指导了农业农村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协同有关部门认真筹备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在
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的各项筹备工作,起草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讲话、
会议有关文件等。4月1日,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在市政大厦举行。三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
神,推动“三农”工作实现新突破。通过枣庄电台《金色乡村》栏目,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
行了深入解读,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积极参与筹备市委九届五次全委会,起草了《中共枣庄市委
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
为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对山亭区徐庄镇全崮山村建立土地流转合作社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
研, 形成了《创新土地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全省首家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的调查》 ,以
《领导参阅》报市委、市政府领导,市委副书记张志明作了重要批示。

“双十双百”工程建设 实施“双十双百”工程,是市委、市政府2008年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为扎实推进这一工程,一是进行调研。根据市委主要领导关于“可比性、科学性、激励性、约束性、
可操作性”的要求,积极行动,全面了解省内其他市地激励机制建设的情况,并赴浙江、江苏等地学
习激励机制建设的经验。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起草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双十双百”工程
建设的意见。二是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双十双百”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特别是激励政策的制定,
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成效。对此,广泛征求了各区(市)、市直有关部门的意见,先后几易其稿,使政
策措施的激励、导向作用进一步增强,市委、市政府以枣发[2008]11号文件下发执行。三是筹备召
开全市“双十双百” 工程建设动员大会。 对会议内容、会议文件等作了精心准备。11月7日,全市
“双十双百”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在市政大厦举行。会后,认真履行“双十双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职能,积极开展调查研究,认真编发工作简报,推动活动扎实开展。

“四强”竞赛 工作严格按标准要求,认真做好“四强”竞赛活动收尾工作。一是研究制定考核
标准和办法。研究制定了《2007年度“四强”竞赛活动考核评选办法》,以枣办发[2008]15号文件
下发执行。二是认真组织申报和推荐。共择优推荐参选强乡镇12个、乡镇发展突出进步奖22个、强企
业214个、强村183个、强园区15个。三是严格审核把关。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申报数据进行严格审核。
组织人员,采取抽样核实的办法,对申报单位的有关情况进行实地核查,对拟表彰的“四强”竞赛先
进集体及先进个人,征求了市纪委、检察院、计生委等8个一票否决单位的意见。四是对先进集体和
先进个人进行总结表彰。起草了《中共枣庄市委、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07年度“四强”竞赛活
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市委、市政府以枣委[2008]122号文件下发。

《枣庄通讯》编辑 始终把创办一流党刊作为办刊目标,秉承“宣传政策、引导舆论、指导工作、
交流经验、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的办刊宗旨,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在办刊形式、栏目设置、
版面设计、信息容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办刊质量不断提高,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誉,得到社会
各界的好评。在2008年7月召开的全国党刊研究会第十七届年会上,《枣庄通讯》连续3次荣获“全国
十佳党刊”荣誉称号。一是突出重点,紧跟市委、市政府决策。在办刊过程中,始终把服务市委中心
工作作为办刊的立足点,以“热点关注”栏目为平台,每月召开形势分析会,关注全市政治、经济、
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动态,先后推出了两会解读、关注中央“一号文件”、建设三大经济走廊、镇村
经济、民营经济、旅游业、创建文明城市、发展特色服务业、加快交通事业发展等热点栏目。二是面
向基层,贴近实际。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及时总结、宣传在改革开放和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在“热点关注”、“金土地”、“新农村建设”、
“榴园漫步”、“工作动态”等品牌栏目的基础上,又开设了“鲁南先锋”、“今日枣庄”、“五彩
板块”等特色栏目,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了交流平台,使刊物成为联系干部与群众的桥梁。三是加强
对外联系与交流,提升了枣庄的知名度。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联络,不断增加全国各地刊物交流量,
已与全国350余家城市党刊建立交流关系,较好地宣传了枣庄,扩大了枣庄的影响。
(张 开)

市直机关工委工作

加强理论武装 着力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素质。机关工委突出抓好理论武装这一根本,引导机关党
员干部树立“人人学习、时时学习、事事学习”的理念,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
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坚持领导带头学理论,联合市人事局举办2期市直机关科级干部培训
班,认真学习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胡锦涛总书记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
党员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增强机关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同时,紧
紧围绕“培养高素质机关党务干部队伍”为目标,突出强化机关党务干部素质这个重点,举办了一期
100余名党员干部参加的市直机关党建论坛暨党的十七大精神培训班,加大党务干部培训力度,多渠
道拓宽党务干部视野,提高了党务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加强组织建设 着力夯实机关基层党组织基础。以组织强基为核心,扎实做好了基层党组织换届
改选工作。机关工委印发了《党务工作手册》,推行了基层党组织换届改选全批复制度,指导21个基
层党组织开展了换届选举工作,调整党委5个,审批委员26名;调整总支9个,审批委员37名;调整支
部35个,审批委员86名,党组织领导班子的结构进一步优化、素质进一步提高、活力进一步增强。以
素质提升为抓手,认真做好了党员发展工作。注重把好党员入口关,举办了一期市直机关入党积极分
子培训班,20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培训。严格按照党员发展工作“十六字”方针,推行发展党
员公示制、票决制、责任追究制,根据年初制定的培养发展计划,全年接收新党员77名,按时审批转
正的预备党员64名。2008年结转党员组织关系转移280余人次。围绕活动活跃为宗旨,创新党内生活方
式。按照“八有”要求,建设了市国税局党员活动室样板,向机关党组织示范推介,初步实现了党员
活动有场地,学习有空间,交流有平台。以党费收缴新办法实施为契机,为市直机关4529名党员印制
发放了新型《党费证》,清理和规范基层党员党费收缴工作,全年收缴党费50余万元。

廉政建设 着力树立市直机关良好形象。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实施“算好清廉这笔帐,走好
人生每一步”专题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市直机关党员干部110余人到枣庄监狱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基地
接受警示教育。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实现载体育人效果。工委把廉政教育与机关文化结合起来,
联合市纪委下发《关于深化市直机关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的实施意见》,以“六进”活动为载体,推
进廉政文化建设,增强了机关干部的反腐倡廉意识。机关工委在春节前为全市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发放
了廉政台历1450余份,举办市直机关廉政文化书画展览,市电视台、枣庄日报和鲁南晨刊给予专门报
道,真正达到“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目的。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发挥惩戒预防作用。继续加
大案件查办工作力度,配合市纪委查处科级干部案件4起,查处科级干部6人,开除党籍2人。

机关群团工作 机关工会举办了1000多人参加的庆元旦“光明杯”万人长跑活动,2000多人参加
的“迎奥运全民健身”登山活动,第七届“气象杯”乒乓球比赛,机关妇工委举办了庆“三八”女职
工趣味运动会,1500名女职工参加了拔河、跳绳、飞镖等比赛。机关团工委组织举办“携手文明、青
年先行”青年志愿者集中活动,100余名机关团员青年开展各类便民服务活动。同时,各部门积极结
合本部门行业特点,开展“党员先锋岗”、“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争创活动,推进和谐
型机关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机关工会把实施送温暖工程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使困难帮
扶和送温暖活动实现了社会化、制度化、经常化。建立完善特困职工档案,市直机关对结对的20个特
困职工进行了走访慰问。2008年市直各级工会筹措送温暖资金近30余万元,救助困难职工1500人次。
机关工会筹措资金4.21万元,救助困难职工196人次。同时,积极响应全总的“重建家园、再献爱心”
的号召,再次捐款5000元给灾区人民。
实行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分工,任务落实到分管领导和科室。抓好“三会一课”的落实,组织
了有特色的党日活动,开展主题教育,围绕结合建党87周年、喜迎奥运、改革开放30周年等主题,积
极开展载体新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激发党员的工作热情,立足岗位,认真履职,争
创一流业绩。

评先树优工作 制订了《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评价标准体系》 , 建立起了可行、可测、可评的
“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工作标准体系,实现了创建规范,考核有力,评价科学的目标,着重抓好了创
建活动的评比表彰,于“七一”前夕表彰了46个机关基层党组织。健全完善了市直文明机关《管理办
法》、《考核细则》,进一步明确了文明机关创建目标,规范了市直文明机关创建工作,形成了较为
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和评选体系。新评选市直文明机关4个,复查合格市直文明机关71个;新评选市
级文明机关4个,复查合格市级文明机关44个,新增省级文明机关1个,复查合格省级文明机关6个。

帮扶工作 工委组织紧紧围绕“先锋助民活动”的深入开展,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
制。年初,下发《关于对生活困难党员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的通知》,对市直机关困难党员进行了
全面调查,建立了市直机关建国前入党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信息库。春节前夕,工委领导走访特困
党员,发放慰问金10000余元。各级机关党组织满腔热情地为基层、为党员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使
党内激励关怀机制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形成了机关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服务人民群众的生动局面。
(李艳明)

老干部工作

老干部政治待遇 一是政治上关心老干部。会同市委办公室召开情况通报会,听取老同志对市委、
市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归纳整理后向市委、市政府写出报告。元旦、春节期间,为全市1.6万余名
离退休干部发放了年画,向易地安置的老干部寄去了贺年卡和慰问款;召开了老干部迎春茶话会,举
行了慰问演出;组织对市直及省属驻枣单位的实职副县级以上老干部和遗属的走访慰问活动。走访区
域涉及10个省(直辖市)的25个县(市、区),慰问了56名离休干部,做到了“户户到,人人见”,
转达了市委、市政府的深切关心和问候,并送上慰问信和慰问金。二是加强离退休干部理论学习。专
门下发了《关于老干部党校举办培训班的通知》,全市各级共举办各类老干部学习班、读书班280余
期,参加学习的老干部5800余人次。三是做好老干部信访工作。2008年共接待老干部来访40余人次,
办理来信18件。工作中始终保持耐心细致、深入扎实的作风,尽最大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坚持做
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切实帮助老干部解决具体困难和实际问题。

老干部生活待遇 一是从2008年1月起,将离休干部的护理费标准由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每人每
月600元。将市直离休人员医药费统筹金标准由每人每年1.1万元提高到1.3万元;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合
稽核制度,保证离休人员医药费统筹金足额及时征缴,提高离休人员医药费统筹金使用效益,确保市
直离休人员医疗待遇的落实;根据医院床位费收费标准全面上调的实际情况,提高了离休人员住院床
位费报销标准,并确定今后离休人员床位费报销标准根据物价部门调整住院床位费的标准而同步调整。
二是做好“双高期”老干部工作。积极开展建立社区医疗保健网、生活服务网、志愿者服务网,为离
休干部提供医疗服务、学习服务和精神慰藉服务的试点工作,在市中区龙山路街道荣华里社区建立了
离退休干部服务站。

发挥老干部作用 一是继续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全市各级各部门,通过组织老干部外出参观、
视察工业园区和企业发展活动,提高广大老干部建言献策的积极性,保证老干部建言献策准确性和效
果。2008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共组织此类考察活动300余次,参与活动的老同志近4000人。全年各级老
干部共提出合理化建议、意见382条,被采纳183条。二是深化“我为‘十一五’作贡献”活动。重点
做好新典型的挖掘培养工作,充分发挥好典型的带动示范作用。一年来,全市涌现出一大批先进老干
部典型。在组织全市广大离退休干部抗震救灾的工作中,枣庄的广大老干部密切关注地震灾情,纷纷
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全市老干部共捐款220余万元。

服务窗口建设 一是通过发放调查表格和实地抽查等方式,基本摸清了市直老干部活动场所建设
实际,并根据情况提出了具体意见。二是对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校)进行了检查、评比。
三是加强了基层老干部党校建设,印发了《枣庄市乡镇老干部党校建设标准》。四是根据省委老干部
局要求,参照其他市的做法,成立了枣庄市老年书画研究会。

调研和信息宣传工作 一是开展专题调研。研究确定了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依托社区资源
深化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建立特困离休干部扶助机制、老干部活动场所建设、离退休干部党支
部建设、老年教育的探讨等6个重点调研课题,由区(市)和市局工作人员结成对子,联合开展调研,
形成7篇调研论文上报省局,获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2篇。二是搞好典型宣传。《山亭区三
三制狠抓老干部党支部建设》被《光明日报》采用,《提升老干部工作整体水平》、《推动老干部工
作再上新台阶》、《老干部心系灾区踊跃捐款》等稿件先后在《枣庄日报》上刊登,收到了良好的社
会效果。三是做好年报统计和信息工作。先后在工作简报上增设了《学习十七大精神》、《亲情服务》、
《老干部党支部建设》、《自身建设》、《老有所为》等专栏,不断改进栏目设置,增加容量,提高
简报质量。为拓宽信息交流渠道,与江苏省的徐州和山东省的聊城、威海、菏泽等兄弟市建立了广泛
的联系,互寄简报,加强沟通。及时安排部署老干部年报统计工作,汇总后上报省局。四是营造信息
工作良性发展机制。对上年度老干部调研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出台了《关于加强
和改进老干部部门调研信息宣传工作的意见》,施行全员信息制,建立奖惩制度。定期公布各区(市)
委老干部局、市直各部门老干部(人事)科的稿件及信息采用情况,对老干部信息工作实行量化管理。
五是承办了全省老干部工作部门调研信息工作座谈会。市委老干部局连续第八年被评为全省调研信息
工作先进单位并作了典型发言,4篇调研论文分获一二三等奖。

枣庄老年大学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服务和办学质量。2008年老年大学招收学员598人,
开设了卫生保健、二胡、绘画、音乐、书法、古典文学、摄影、舞蹈、康体、心理学、微机等18门课
程。聘请了一支政治素质高、学有专长、有一定教学经验、热爱老年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微机室新
购高配置微机10台,装配了远程教育卫星接收设备。各专业按照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采用符合学
员特点的教学方法,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教学效果显著,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先后举
办了心脑血管和泌尿知识等老年常见病的知识讲座,邀请市立医院、市立二院、市妇保院、市中医医
院的多名专家到校讲课,并为老年学员做义务体检。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断增强老年大
学的活力。先后承办了全市老干部情况通报会暨迎春茶话会的文艺演出;选送10幅书画作品参加淮海
经济区老年大学协作座谈会书画汇展;组织并选送老年大学教师及学员20幅书画作品在老年教育杂志
上刊登专页;举办了首届“易美杯”摄影艺术大赛活动,学员参展作品达120余幅;选送10幅摄影作
品参加了“老干部看山东改革开放成就摄影图片展”,3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5人获优秀奖。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组织老年学员举办了“情牵汶川诗歌演唱会”,并组织了募捐活动。还
组织学员参加了全省老干部健身操(舞)比赛;举办了“庆重阳文艺联欢会”和“纪念改革开放30周
年经典影片展活动”;组织118人的合唱团参加了市纪委举办的“纪念检查机关恢复重建30年文艺汇
演”;组织200余名老年学员赴平邑参观旅游等活动。三是认真组织,精心筹备了建校20周年庆典活
动。印制了《枣庄老年大学建校20周年纪念册》,举办了老年大学建校20周年摄影作品展,精心筹备
了建校20周年专场文艺演出,并成功举行了建校20周年庆典活动。

枣庄市老干部活动中心 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实行了岗位责任制,将各活动室、教室的
管理服务工作责任到人,强化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促使每位工作人员都能更自觉的为
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积极动脑筋、想办法。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平时
活动与节日活动相结合,先后组织老干部到矿业集团、市中、山亭参加象棋、麻将等比赛。积极参与
春节市直部门离退休县级干部走访慰问工作,做到细心、耐心、热心,将市委、市政府对老干部的关
心及时送到老干部心中。完成了从市地税局宿舍至活动中心北墙段管道改造任务,保证了冬季取暖设
备顺利投入使用,为老干部们提供了温暖舒适的活动环境。承办了市直离退休干部深入学习落实科学
发展观、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班等政治学习活动。经过复查,活动中心连续第18年被评为市级文
明单位。

枣庄市干部休养所 从老干部的实际情况出发,完善所内生活设施,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把原来
的旧供热管网、供水管网进行了彻底改造,做好所内住户的集中供热工作;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并引
进了物业管理;组织老干部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和南水北调工程现场进行参观,同时对台儿庄区驻地
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也进行了参观考察;认真组织好老干部阅文和政治学习,满足了老干部生活和学习
活动的需要。
(赵洪涛)

对台工作

对台经济工作 一是台儿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创建工作扎实推进。2008年是台儿庄大战胜利70周
年,借助台儿庄大战的影响优势,结合当前对台实际,敏锐地提出建设台儿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这一
构想。得到了国台办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以及省台办、省发改委等上级
组织的充分肯定,同时,也与岛内高层人士达成了“两岸共建”的初步共识。目前,已成立了创建工
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该“基地”也被纳入2009年全省对台重点载体建设之列,整个创建工作正在市
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锣密鼓、按部就班地推进着。二是枣台经贸合作更加密切。2008年9月份,市
委副书记、市长陈伟率枣庄市代表团一行82人出席了第十四届鲁台经贸洽谈会。其间,共签约项目5
个,总投资额4861万美元,合同台资额2420万美元。其中,滕州市外经贸局与台湾大亨玻璃有限公司
合作投资2941万美元的项目参加了省大项目签约仪式。2008年底,枣庄市经济文化交流团赴台交流期
间,广泛接触台商,积极推介项目,先后与台湾捷年集团、莺歌陶瓷文化观光发展协会达成了参与台
儿庄温泉开发、古城陶瓷文化一条街等项目建设的意向。峄城省级台湾工业园区内引外联,对台招商
正在开工建设台商投资项目2个,另有6个项目正在完善各项手续,即将开工建设。另外,台儿庄丰元
天弘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正加紧建设,并做着上市的准备工作。台湾和泰汽车集团和裕丰田汽车枣庄4S
店项目一期工程也将于近期完工。2008年又争取了2所明德小学筹建指标,目前累计已达360万元,共
争取到了9所明德小学在建。截至目前,枣庄市的台资企业已投资开业的有106家,累计实际利用台资
1.77亿美元;成规模的台属企业41家,总投资额3.48亿元。枣庄市峄城区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对台招
商引资标兵”,山东北钛河陶瓷有限公司也被省台办授予“突出贡献台资企业”荣誉称号。

对台交往交流工作 一是枣台双向交流互动盛况空前。全市各级各部门抓住有利时机,大力推进
以齐鲁文化、运河文化、青少年、科技为重点的两岸文化和人员交流互访活动。全年来枣台胞656人,
台湾来枣交流考察团组12个109人;枣庄市应邀(随团)赴台考察团组5个35人,范围涵盖经济、文化、
体育、卫生、教育、群团等多个领域。推动了枣台高层互动交流,一年来,台湾提鑫集团董事长谢中
凡,台湾“中国文艺协会”理事长、台湾著名诗人王吉龙,台湾勤益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宋
文沛,台湾前“行政院长”、中国国民党中央前副主席郝柏村,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等先后应邀率团
来枣参访。陈伟市长台湾之行,先后拜会了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
明等高层人士,枣台双向交流持续热络,盛况空前。二是涉台稳定工作扎实有效。枣庄市各级高度重
视涉台稳定工作,加强防范措施,建立涉台突发事件处理协调工作机制。对枣庄市定居、暂住台胞情
况进行调查摸底,建档立案。及时调整全市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和全市涉台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
市涉台突发事件暨台胞投诉协调处理工作会议,保证了该项工作的正常、高效运行。心系台胞,倾情
服务,竭诚为台胞台属分忧解难。每次台属来访,各级台办都热情接待,并根据相关政策,正确引导,
工作入情入理,台属心存感激。

对台宣传和涉台教育工作 工作中注重加强两岸媒体的交流互动,借机利用台湾媒体大力宣传枣
庄,继续扩大枣庄在台影响,进一步推动两地的经济文化合作。积极搞好丰富多彩的涉台教育活动,
让广大干部群众学习掌握当前对台形势以及中央对台工作方针和政策,争取台胞台属的理解,争取社
会各界对对台工作的配合和支持。同时,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对台宣传力度,为扩大枣庄对外、对台影
响取得了良好效果。

对台联络和台属工作 注重指导协调各级各部门做好重要台胞、台商等上层人士的联络、影响和
争取工作;组织、协调好台湾重要客人来访的接待工作。通过贺卡、贺信、电话慰问、节假日走访等
多种方式,不断增进感情,增加沟通渠道。进一步加强了各级台属联谊会的组织建设,积极推广典型,
推动台属经济工作上水平。2008年市台办对滕州瑞元香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时彦等12名优秀台属企业
家和山东北钛河陶瓷有限公司等4家文明诚信台资企业予以了表彰,宣传和扩大了台资、台属企业的
影响。山东华欣针织品有限公司、滕州瑞元香料有限公司、鹏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也被省台办、省台
属联谊会授予全省“突出贡献台属企业”荣誉称号。同时积极做好了台胞台属捐赠及已故台胞遗产继
承事宜。
(邵 伟)

保密工作

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委重要指示精神2008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就加强保密工作作
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中保委第一次会议对保密工作作出重要部署。省委书记姜异康等领导同志就贯彻
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和中保委会议精神提出明确要求。市委保密委对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领导同
志的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认真制定贯彻落实意见和措施,先后下发了《关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
记重要批示精神的通知》、《关于迅速传达贯彻中央保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的紧急通知》、《关
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领导同志加强涉密载体销毁管理工作重要批示的通知》、《关于学习贯彻
省委书记姜异康等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的通知》,研究制定了开展涉密载体统一清理、组织以计算机和
移动存储介质为重点的全市保密工作大检查等措施。各级各部门分别采取组织领导传阅文件、召开领
导班子会议、保密委成员会议和有关人员大会等多种形式,层层进行传达学习,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落实保密责任。各级保密工作部门和机构,加强了工作调度,对面上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的情
况进行督导。通过传达贯彻,各级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进一步提高了对保密工作形势严峻性、问题严
重性和工作紧迫性的认识,明确了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坚定了做好当前保密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有
力地推动了全市保密工作深入开展。

保密宣传教育 一是2008年7~9月在全市集中开展了保密法颁布20周年宣传教育活动,有力推动
了全市《保密法》及其配套法规活动的学习,使《保密法》深入人心,广大干部群众保守国家秘密的
意识不断增强,为做好新时期的保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二是新闻媒体宣传教育。市保密局
在《枣庄日报》上刊登了市委常委、秘书长梁宪廷《深入贯彻落实保密法不断开创保密工作新局面》
的署名文章,总结了保密法颁布20年来枣庄市保密工作取得的成绩,对以后的保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
求。滕州市在滕州日报上开辟专栏,介绍保密法律、法规和保密知识。薛城、市中、山亭、峄城、台
儿庄利用工作周讯刊登署名文章、介绍保密知识,同时在电视台点播节目、通过滚动字幕对保密法进
行宣传。三是网络媒体宣传教育。市保密局下发通知,对参加秘密法颁布20周年网上答题活动的参加
人员、答题内容、答题方式及步骤进行了具体要求。市领导率先垂范,亲自进行网上答题。滕州、薛
城除组织进行网上答题外,又在政府网站、党政办公网刊登有奖知识问答,进行网上有奖答题。据统
计,全市共有1800人参加了网上答题。四是保密讲座宣传教育。市、区(市)保密部门把举办保密法
规专题讲座作为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滕州市于9月5日举办保密讲座,观看保密警示教育片,并
邀请省保密局副局长刘国强进行保密法规知识专题讲座。报告会上,刘局长以丰富的实例,围绕“信
息化条件下保密工作面临的挑战、主要任务、保密责任追究等内容,对500名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涉
密人员进行了教育。其它区、部门也采取内部读书会的形式交流了保密知识情况。其中市直举办讲座
21场,举行内部读书会49场,区(市)举办讲座6场,举办读书会107场。五是传统形式宣传教育。1.
设立保密宣传站点。9月5日市中、滕州、台儿庄在城区主要街道设立保密知识宣传站点,组织保密委
成员单位在站点向过往群众发放保密宣传单,进行保密知识现场咨询。据统计,全市共发放保密宣传
单5000余份。2.悬挂宣传横幅标语。滕州、市中、薛城、峄城、山亭集中在城区干道悬挂条幅标语,
在政务中心电子显示屏打出滚动宣传标语,使保密宣传推向社会。六是短信宣传教育。9月5日,市、
区(市)通过移动、联通和电子政务平台,向各级领导干部、涉密人员发送“保密伴随你,安全在身
边”等保密温馨短信,号召大家“保密从我做起”。

规范定密工作 针对个别部门和单位定密工作不规范,出现有密不定和随意定密的现象,市保密
局加大了定密工作的管理力度。要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定密工作,把定密工作作为保密工作基础工
作来抓,切实解决定密不规范问题。目前,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办公室等保密要害部门,都实行了定
密工作责任人制度,确定分管文字工作的领导同志同时分管定密工作,负责文电审核工作的秘书部门
负责人为定密责任人,初步解决了有密不定,低密高定,有密不解的问题。同时,坚持“保”、“放”
结合的原则,每年对所定秘密进行重新认定,做到该放的一定放开,该保的坚决保住。

文电管理工作 保密、文管部门始终把文电管理作为保密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相互配合,明确
职责,严把五道关口,加强对密级公文的管理。一是公文起草关。在起草密级公文时,由文稿起草人
按照国家秘密具体范围规定标明“密级”字样,在征求意见、讨论、修改、审签过程中,按照密级公
文进行管理,并严格控制知悉人的范围。二是严把印制关。凡是密级公文一律由机关内部打字室承担。
录入、存储由专人负责;并使用专机和专用软盘,严格按照公文产生的数量印制,剩余废页及时销毁。
三是收发传递关。指定专人负责收发、传递,严格实行登记、签字手续,并认真核对。四是严把传阅
关。对带密级公文,文管人员做到“双见面”,领导不在,不放文件,阅毕及时收回。五是严把公文
复制关。规定绝密级公文一律不准复印、转载、汇编和摘抄。确需复制的,必须按规定上报原单位或
其上级批准。上半年,枣庄市密级以上文件回收齐全,没有发生失泄密事件。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保密管理 一是结合枣庄市实际,起草下发了《枣庄市保密要害部门、部
位保密管理实施细则》和《关于做好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确定工作的通知》,对确定工作的重要意义、
工作方法和程序、确定工作的时间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同时为规范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管理工作,
统一制定了《保密要害部门部位责任人保密责任书》、《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人员保密责任书》、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人员离岗保密承诺书》、《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勤人员保密承诺书》和《市
直机关保密要害部门部位汇总备案表》等文书和表格。二是严格程序,确保确定工作的顺利进行。市
保密局为确保确定工作的顺利开展,选择了枣庄高新区和市公安局作为确定工作的试点单位,选派2
名保密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保密干部进驻指导,在指导中,严格按照《实施细则》的标准,对
已确定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在原有基础上,按照标准重新确定。对未确定的,结合高新区和公安
工作的实际,严格按照标准,准确确定。在试点工作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把试点单位好的做法在
全市进行推广。三是认真管理,建立保密工作管理的长效机制。各单位把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确定
工作作为加强保密工作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巩固了保密工作的长效机制。认真落实了保密工作责
任制,明确保密要害部门、部位责任人及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加强了对涉密人员管理。落实了上岗、
离岗等环节的保密措施,同涉密人员签订了《保密责任书》,消除泄密隐患。

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 一是准确合理地进行系统定级。市保密局为更好的掌握全市涉密信息系
统的状况, 于年初对枣庄市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了调查摸底, 并指导计算机信息系统使用单位依据
《管理办法》和《技术要求》,结合各自单位实际,由单位确定系统等级,同时市保密局重点对市纪
委、市委组织部等26家单位内部正在使用的信息系统进行了梳理定位与定级核查,对市公安局等12家
包含多个安全域的涉密信息系统,分别确定了等级。二是精心进行测评审批。市保密局对搬迁新城的
有关单位建立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积极参与工程方案论证,并指导对照分级保护的要求,查找系统技术
防范措施方面存在的差距,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标准要求的系统分级保护方案。三是进行
保密技术检查。在奥运会开幕前夕,抽调技术人员组成检查组,集中1个月的时间,对全市80家网络
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物理安全、运行安全、信息安全保密和安全保密管理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
问题现场反馈,并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四是做好保密技术设备的推广应用工作。市保密局把保密技
术设备的推广工作当作保密技术防范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重要会议场所配备了手机信号屏蔽器,对重
点部位的计算机安装了物理隔离卡,保证了国家秘密在空中和互联网上的安全。五是承办全省涉密信
息系统分级保护工作培训班。4月底全省保密技术培训班在滕州举行,共60人参加培训。市保密局认
真服务,积极协调,确保了培训班的顺利进行,得到了省保密局和各市的好评。

保密督查 一是对滕州市军转干部涉嫌泄密事件进行查处。3月14日,市保密局接到鲁保函【2008】
28号《关于对滕州市军转干部涉嫌泄密事件进行立案查处的函》后,办公室副主任徐继玺、保密局长
周浩带领有关人员,对泄密事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通过座谈了解、摸排线索,查清了事件发生的
原因,追回了全部的流失涉密文件。对涉案的军转干部指出其错误性质,并给予了严厉批评教育。对
涉案的有关单位通报了案情,提出工作存在的问题,要求他们汲取教训,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做好电
报、文件的管理工作,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二是联合市招生办、市司法局成立保密领导小组,制定
保密工作措施,检查保密室,签订保密责任书,确保了高考招生和司法考试的顺利进行。三是组织开
展了对国家秘密载体定点复制单位的保密检查。9月底组织检查组对全市11家定点单位进行了复审验
收。
(黄浩仁)

党史工作
综述 2008年,市委党史研究室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工作,积极作为,完成了全年各项目
标任务。全市党史系统有2个先进集体、4名先进个人受到省委党史研究室表彰;10项编研成果在省里
获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中共枣庄市组织史资料》(第二卷)被评为2008年
度枣庄市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征编和专题研究 市委党史研究室把2008年作为《中共枣庄地方史》(第二卷)成稿年,集中全
室的业务骨干进行集中攻关。要求突击成型,从容修改。《中共枣庄地方史》(第二卷)计划五编、
二十一章、30万字。目前,已撰写25万字,预计3月底完成初稿。从整体上看,枣庄地方党史二卷本
坚持以党的两个《历史决议》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
记述了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枣庄党组织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领导人民群众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历经艰难曲折,逐步发展的
历史事实和基本经验教训。
完成了上报中央党史研究室抗战时期的《滕县惨案》和《老和尚寺惨案》等抗战课题资料;向省
委党史研究室上报了关于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有关论文10篇,其中获奖8篇。
加强系统协调调度,指导区(市)党史本子的编写工作。督导建国前有完整建制的滕州市和峄城
区做好地方党史一卷本的编写工作,对编写的范围、体例等方面进行统一要求,并提供市委党史研究
室编写的一卷本范本作为依照。目前,峄城的地方党史一卷本已送厂付印,滕州地方史一卷本七一前
出版发行;其他各区建国后党史正本的编写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山亭区还编撰出版了记载该
区区划25年来光辉历程的大型党史画册《奋斗》。

宣传教育 2008年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党史宣传教育的有利时机。编撰咨政专著《枣庄
改革开放三十年》。2007年底,市委党史研究室就着手酝酿,拿出了工作方案。2008年4月25日,市委
办公室转发《枣庄改革开放三十年征编方案》;4月28日,召开了区(市)党研室主任会议布置征编
任务。 5月21日, 市委常委、秘书长梁宪廷亲自召集各参编单位的分管领导和负责撰稿的人员召开
《枣庄改革开放三十年》征稿调度会,提出明确任务和要求。5、6两个月为征稿时间。7、8两个月为
统编时间。根据领导要求,该书在11月底按时完成出版印刷,12月份向5区1市、80多个市直部门、60
多个大中企业、64处乡镇(街道)全面发行,全书70万字,近千幅图片,加上大量统计表格,涉及180
多个参编单位,涉编人员400余人,全书采用高档蒙肯纸全彩印刷,这在党史系统出版史上还是第一
次,达到了大气时尚的目标。枣庄学院董业明教授在书评中写道:“该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数字
权威,制作精良,是一幅鲁南30年变迁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也是枣庄改革开放30年各行各业所取得
的丰硕成果的巨大展厅,是对党的颂歌,也是对枣庄人民的礼赞”。
精心办好两个栏目。2008年春节刚过,市委党史研究室就启动了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的编辑工作,
4月1日起,在全省党史系统中率先在本地党报上开辟专栏,刊载枣庄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截至年底
已连续刊登96期、500余条、5万余字;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的枣庄党史网站上同时设立改革开放30年
专门纪念网页, 已陆续更新50余次, 更新文字10万余字、图片600余张,受到广大网民关注,点击达
12.6万人次。

建立党史学会 2008年初开始筹备召开枣庄市党史学会。根据枣庄市社团管理办法和省党史学会
的要求,枣庄市中共党史学会理事会的成员构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党政机关从事党史党建研究
工作的同志,二是各级相关研究部门的工作者和党史爱好者,三是部分企事业单位的有关领导。2009
年5月,全市已发展单位会员6个,个人会员239名。其中党政机关的会员68名,占会员总数的28%;高
校及科研单位的会员59名,占会员总数的25%;企事业单位的会员112名,占会员总数的47%;大专以上
学历占90%以上。会员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坚实的社会基础,基本覆盖了全市乡镇(街道)以上机关
和企事业单位,聚集了全市各界在党史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学术造诣、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
2008年3月26日,召开了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245名会员全部出席了会议。市委常委、秘书长梁
宪廷出席大会,并被选为学会会长。大会通过了枣庄市中共党史学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
理事,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常务理事、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会后,学会机制立即投入运转,特别是
在枣庄地方党史二卷和《枣庄改革开放30年》的编研中得到了相关理事和理事单位的鼎力支持,学会
很快就在聚集党史力量、整合党史资源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身建设 思想政治建设方面。一是强化学习意识。市党史研究室全体工作人员始终坚持每周一
次的政治学习和每月一次的中心组学习制度,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导到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上来。
二是强化研究意识。市委党史研究室在全市党史系统建立了研讨会制度,市、区(市)主任、市委党
史研究室各科长定期按专题进行轮流主讲,营造工作研究氛围。三是强化团结意识。坚持以人为本,
倡导沟通协调,建立合作的机制,营造合力的氛围,使大家在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心情愉快的工
作学习。一年来,大家的精神面貌有新的变化,许多同志自觉加班加点,工作效益和质量大大提高。
有的把妻子孩子都带来帮忙。2008年以来,发展市委党史研究室2名青年入党,提拔了2名科级干部,
选拔了1名副调研员。
在业务建设方面。规范资料管理,改变过去各自为战、分散管理、资料跟人走的情况,实行分口
征集,统一分类,集中管理,资源共享。健全资料室各项管理制度,严格程序,使每一件资料入库、
分类和使用,都有章可循。完成了党史研究室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安装,配备了专网专用的电脑和彩色
打印机,新购置了微机、摄像机、照相机、传真机等设施,进一步改善了办公条件。健全室有设备管
理制度,减少浪费,保证效率。强化业务培训,从全市党史系统选送业务骨干参加中央及省党研室举
办的培训班,组织业务人员到兄弟市党研室进行工作交流,开拓视野,提升编研人员的研究水平。
在阵地建设方面。枣庄是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党史资源,中西药品运销合作社和同春堂药店、
广仁医院是两处珍贵的革命遗址。2008年以来,市委党史研究室对党史馆进行了必要的投入,对南馆
的20间房屋进行维修,植树200余棵,进行了绿化和美化,彻底整治院内卫生,实现了通水、通电;
对北馆,粉刷墙壁,修缮门窗,更换了展牌。改革党史馆的管理体制,出租辅助设施,盘活存量资产,
减少了开支,增加了收入。进一步发挥党史馆的阵地作用,利用节假日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及中小学生
参观学习,全年共接待观众1万余人次。党史陈列馆被省委宣传部、关工委、省委党研室等部门评为
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马 超)

党校工作
十七大精神宣讲 2008年,按照省、市委的安排部署,完成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
七大精神集中培训轮训工作任务。承办培训班10期,历时3个多月,培训在职县处级领导干部1126名。
组织十七大精神宣讲团,在全市范围内作报告50余场次,发挥了党校理论宣讲主阵地作用。

教学工作 一是完善教学新布局。坚持素质培训与能力培训相结合,强化能力培训,突出市情教
育,注重新知识培训。贴近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贴近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贴近干部需求,开设新
专题29个,组织课堂讲授738课时,专题更新率达到70%,实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二是不断推进教学
改革创新。发挥教师主导性、学员主体性,着力推进案例式教学。模拟新闻发布会,试行情景模拟式
教学。组织庭审观摩,到大项目建设现场、工业企业生产一线学习参观,开展现场体验式教学。继续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组织县级班、中青班学员到无锡等地异地培训,举办先模事迹报告会,开设区
(市)经济发展论坛,请区(市)党政主要领导为学员作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报告。组织学员论坛、现
场答疑教学。加大研究式教学力度,着力推进互动式教学,教学效果明显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三是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认真做好集体备课工作,积极选派年轻教师上讲台、上专题课。组织推荐7
名教师参加复旦大学MPA师资培训,2名教师参加省委党校进修培训。组织课堂教学观摩竞赛活动。1
名教师荣获全省党校系统第六届课堂教学观摩竞赛三等奖,2名教师获省级优秀教学奖。四是学员管
理工作不断加强。增强服务意识,抓好班级日常管理。做好班主任跟班管理工作,强化学员自我管理。
学员管理科学、严格、规范,为各班次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全年完成8个主体班次、398
名学员培训任务。选派教师到市直及区(市)有关部门和单位宣讲30余场次,为全市理论宣教工作做
出应有贡献。

科研工作 2008年,市委党校获市调研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党校系统第二届社会调研优秀网点称
号。个人获科研奖励22项,其中,2篇调研报告被评为全省党校系统优秀调研报告,1项调研成果获全
省党校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2篇论文入选全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被评为优秀论
文;2篇论文入选全省党校系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被评为优秀论文;在全市第二届调
研工作评奖中,2篇调查报告被评为优秀调查报告,1人获记三等功奖励;在市第16次社科成果评奖中,
获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在市第17次社科评奖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认真做好科研课题申
报立项、结项工作,3项调研课题在全省党校系统立项,2项在市部门立项,结项3项。积极立足枣庄
实际搞调研,完成市委宣传部委托省级课题子课题1项;参加市委宣传部全市宣传文化系统人才调研,
成果进入市委决策参考;参与市纪委经济环境万人评问卷调研工作,撰写调研报告,由市纪委供市几
大家主要领导参阅;跟踪调研山亭区村民议事会情况,年初在市委办公室《信息快报》、年中在《枣
庄人大工作》 发表阶段性调研成果;完成市监察学会调研课题1项。年内,在省、市级刊物发表论文
24篇,侧重教学内容相近学科和枣庄现实问题。10人次参加专业性理论研讨会。重视图书资料建设,
购置新图书,调整充实数据库,建设图书馆网页,投资购置新电脑,完善电子阅览室,在全省党校数
字化图书馆建设评估中荣获先进单位称号。

业余函授教育 2008年,全市专本科招生注册2054人,研究生考试录取43人,超额完成省院招生
计划,被评为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年授课4650课时,组织考试451场次;辅导毕业论文425篇,安排
论文答辩39场次;评审教案465本,并进行了情况通报。组织省院级、分院级备课会4次。组织教学督
查、教学质量检查。开展课堂教学竞赛暨优秀教学奖评选活动,3名教师获省优秀教学奖。加强班级
管理,评选省级优秀学员26名,学区级优秀学员86名,3名教师被评为“优秀班主任”获省表彰。市
委党校被省委党校评为先进分院,3所区(市)委党校被评为先进学区。
业务指导工作 加强教学工作指导,开展优秀教学奖评选活动。发挥系统优势,安排骨干教师到
区(市)委党校授课。加强科研工作指导,2所区(市)委党校在全省党校系统第三届科研工作组织
奖评选中获奖,组织区(市)委党校教师申报为省委党校社会调研网联络员,一项课题通过省委党校
鉴定立项并按时结项。推荐区(市)委党校优秀论文成果参加全省党校系统调研成果交流会。推荐滕
州市委党校在全省党校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推荐滕州、台儿庄区委党校参加全省党校
办学条件研讨会。定期召开区(市)委党校校长会议,传达中央、省委党校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召开
全市党校系统信息宣传工作会议。

队伍建设 重视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学习十七大报告,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组织劳
动模范事迹报告会,组织教职工到高新区、峄城区参观,接受干事创业、爱岗敬业、开拓进取、无私
奉献精神教育。组织党员、职工抗震救灾,奉献爱心,捐款15200元,缴纳特殊党费23740元。重视教
师队伍建设,选调2位年轻教师到市委、市政府办公室挂职锻炼,2位教师到省委党校进修学习。加大
人才使用,提拔重用8名处室干部,1名处室正职交流到外部门重用,推荐4名教师晋升高、中级职称。
2名教师分别获省劳动模范、市五一劳动奖章称号。加强工青妇工作,组织三八妇女节外出考察、五
一迎奥运运动会、国庆师生联欢。做好老干部工作,组织退休干部健康查体、外出考察,举办台球比
赛,开通“老干部之家”网站。认真做好参照管理工作,做好职称评审、工资晋升、考核评奖、保险
统筹管理工作。计划生育、档案、保密等日常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陈 倩)

信访工作
综述 2008年, 全市共发生进京上访248批326人次,同比基本持平,其中,进京非正常上访131批
162人次,进京集体非正常上访4批33人次;赴省上访共115批297人次,同比分别下降26.8%和28.1%,其
中,赴省集体上访共6批84人次,同比分别下降76.9%和69.8%;来市上访339批4073人次,同比分别下降
18.3%和45.3%, 其中, 来市集体上访165批3697人次,同比批数上升21.9%、人次下降45.8%。在全国
“两会”、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全市没有发生在北京丢丑滋事事件,没有发生有影响的群体性事件。

领导重视 各级党政一把手对信访工作“亲自抓”、把信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的力度越来越
明显,“一岗双责”的原则得到较好落实,交办的重点信访案件层层落实到位,“属地管理、分级负
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得到有效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大信访格局
开始形成。3月份,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全市
的信访工作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指导性文件。市委组织部、市信访局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选调县级
干部到信访部门挂职锻炼和在奥运会期间跟踪考察干部的通知》,从干部管理方面对做好奥运期间的
信访稳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常委会、全市维护稳定工作会议,对做好全年
尤其是奥运会期间的信访稳定工作、对区(市)委书记大接访和市级领导干部带案下访活动进行安排
部署。刘玉祥书记、陈伟市长及分管领导,多次召开各区(市)和市直有关部门情况调度会,对做好
信访稳定工作进行反复安排和部署。市委、市政府把全国“两会”、奥运会和重要敏感时期的信访工
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其他情况所需的信访工作经费,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随时研究解决,
保证信访工作经费的需求。

奥运会、残奥会期间的信访稳定工作 一是积极推动区(市)委书记大接访和市级领导干部带案
下访活动的开展。按照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的安排部署,积极推动区(市)委书记大接访和市级领
导干部带案下访活动的落实。各区(市)委书记、区(市)长均至少参加了4次大接访活动。6位市级
包案领导先后共召开20余次专题会议。大接访和下访活动组织有序、措施有力、效果明显。二是集中
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在大接访和下访活动中,市级包案领导对所包的27起信访案件进行反复研究,
制定并落实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措施。其中,中央政法委交办的18起重信重访结案率达100%。参与接
访的县级领导干部共计629人次,共接待群众来访874起3027人次,已解决282起,其中当场解决的265起。
三是突出抓了“三个环节”。由市委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王业胜带队,各区(市)分管领导带班,
组织市、区(市)、乡镇(街道)3级信访干部、公安、法院干警进京开展值班工作,切实筑牢最后
一道防线;在境内所有火车站、汽车站、高速公路、主要交通路口等处设置堵截卡点,昼夜值班备勤,
查堵可能外出的上访人员;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紧急、重大信访信息迅速报告,并及时跟进做
好化解、疏导和稳控工作。

拓宽渠道解决实际问题 一是加大领导包案力度。以开展区(市)委书记大接访和市级领导干部
带案下访活动为契机,对国家和省信访局交办的重信重访以及全市排查出的重点信访案件共117件,
全部落实了市级分管领导和各区(市)委书记包案责任制,逐个明确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组织力
量限时化解、多方稳控,确保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二是加大协调建议的力度。根据市直企业集体访、
重复访突出的实际,对情况复杂、时间跨度长、解决难度大的问题,坚持“一访一汇报、一案一建议”
的原则,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写出专题报告、说明具体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来市集体上访的
形势总体趋于平稳。三是加大督查督办的力度。对于重点疑难和久拖不决的案件,特别是奥运会期间
各级领导包案解决的问题,由市级领导带头督办、市信访局跟踪督办、市委、市政府两个督查室重点
督办,有效促进了问题的妥善解决。

依法规范信访秩序 加强重点时期和日常驻京在省值班工作,在做好上访人员接待劝返工作的同
时,积极协调配合公安机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和问题所在部门、单位,积极做好进京赴省上访和来
市集体上访的处置工作,全力维护信访秩序。协调督促各区(市)和市直部门,落实《省高级人民法
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信访局关于依法处置“进京、涉奥非正常上访行为”的
指导意见》,对有可能进京赴省上访的重点人员共100多人进行了谈话告诫,并印发了《告诫书》,
确保了北京奥运会期间没出现大的有影响的信访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学习借鉴外地经验,以市委办公
室文件制定下发了《枣庄市联席会议关于加强进京非正常上访劝返处置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
对进京赴省上访人员,迅速组织接访劝返工作组,把上访人员及时、安全接回当地并落实稳控。对非
正常上访、缠访闹访人员,配合公安机关收集固定证据,依法进行处理,全市信访秩序得到了进一步
改善。

基层基础建设 不断加强基层信访工作体制、机制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信访工
作网络,把信访工作的着力点不断向基层倾斜。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断加大对信访工作的指导、
支持和保障力度,基层信访工作网络进一步健全完善,信访部门协调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增强,
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建设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级坚持定期排查、汇总、上报和化解信访隐患,把大
量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全市信访部门共排查各类信访隐患896个,85%以上得到了
妥善化解和有效控制。为进一步加强全市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建设,11月下旬,市委、市政府在市中区
召开了全市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建设现场会,重点总结推广了光明路街道办事处创立“三评”机制和永
安乡设立“三个中心”的信访工作经验。
(曹 斌 刘进城)

接待工作
综述 2008年,全市共接待宾客4321人次,比同期增加1.2%,其中党和国家领导人19人次,省部
(军)级领导179人次,厅局级领导212人次;来枣参观考察学习的各类团组36批,567人次,比同期下
降1.3%;协助各部门接待38次,比同期增加9次;承办各类大型重要会议56个,其中全国和全省性会议
8个,市级工作会议31个。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光召、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南京军区政委雷
鸣球等党政军领导人来枣视察;先后接待了中央巡视组、省委督导组、省政府检查组、江浙知名人士
考察团以及山西、吉林、新疆等省(自治区)党政考察团组;还参与接待了全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会
议和全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重点防治工作会议等。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联系上下、协
调各方的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降低接待成本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的有关管理规定,把厉行节俭、
反对铺张浪费贯穿于接待工作的始终。一是加强预算管理。对每项重大接待任务都按照接待方案提前
作出经费预算安排,每个环节每个细节从严从紧控制,基本做到了项目不增加,预算没突破。二是对
接待工作进行全程管理。按照中央、省委的文件精神,科学合理的安排接待工作,尽量压缩工作人员,
就餐尽量简化宴会程序,减少菜品数量,提倡粗菜细作,突出地方特色,大大降低了餐饮成本。三是
接待经费实行月清月结制度。每项接待任务结束后,接待人员都及时汇总相关单据,做到了当月入帐,
彻底杜绝了“先上车后买票”和不经批准擅自执行的现象,确保了接待工作有利公务、文明节俭。

组织学习培训 始终把加强接待队伍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高度重视对接待人
员的业务培训,通过集中学习、专题培训、参观考察、同行交流等多种形式,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接待
工作的业务知识和经济、法律等相关知识,不断拓展知识面,增长新本领,努力造就学习型、知识型
的接待队伍。特别是9月份全省接待工作经验交流会后,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了全员培训工作,
突出了针对性、实用性,从服务态度、礼节礼貌、仪表仪容、语言艺术、基本技能五个方面进行了强
化培训,使全处的业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创新工作方式 根据形势的发展和任务的变化,不断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统筹兼顾,
突出重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工作中推行“一条龙”服务模式,从制定方案、协调关系到选择考察
路线、具体组织实施,从头到尾一抓到底,极大地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水平。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两个原
则,一是“一条线负责到底”的原则,即按工作分工逐级向上请示汇报,逐级抓好落实,避免交叉汇
报、隔层汇报和多头决策;二是“一个方案落实到底”的原则,即所有接待工作都严格按照方案进行,
不得随意变更。如遇到特殊情况,确需改变的,要按制定方案原程序逐级请示报批,得到同意后方可
调整,有效地确保了接待工作政令统一,步调一致,规范有序。

制定接待工作规程 多年来,接待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8年抽调专人对这些经验进行提炼
总结,制定了《接待工作一般规程》,对业务工作流程从信息收集、方案制定、具体实施到工作标准、
责任人、考核监督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使接待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挥接
待场所的载体作用,使接待场所的服务更加体现人性化、细节化。多次召开各接待单位经理座谈会,
分别就重大接待任务中接待礼仪服务、导引服务、客房物品摆放、餐厅宴会布置、菜单摆放和饭菜制
作等问题进行指导,将培训延伸到各接待场所,大大提高了各接待单位的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

基础性工作 扎实做好了考察点信息储备、资料建档、建章立制等工作。印制了《主要景点汇编》,
充实完善了接待方案、席签、宴会菜单和贵宾名单等内容和格式,建立了电子档案,使重要接待任务
档案搜集、整理和归档工作更加规范;制定了《公务接待信息管理办法》,每一次大型接待任务结束
后,都要认真、详细地做好接待记录,包括客人在枣的行程安排和注意事项,备查备用;进一步修订
完善了接待任务日清月结、费用支出会签等制度。基础性建设的不断加强,对接待工作起到了积极的
推动作用。

领导用车服务 除日常接待工作任务外,接待处还担负着国家、省重要来宾,市级五大班子领导
外出考察、检查工作以及重大活动的用车服务任务,2辆中巴车基本上处于满负荷运转。为确保顺利
完成各项任务,狠抓了安全教育,对驾驶人员进行严格要求和管理,对服务车辆进行及时全面的维修
和保养,为各项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无论是在政治接待任务,还是在各项日常接待活动中,都是本
着热情、周到、安全的原则完成了组织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从未出现一次安全责任事故,确
保了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2008年出车超过400辆次,行驶20多万公里,始终做到了安全及时,服务周
到,热情细致,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
(杨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