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5&rec=113&run=13

文化重点工程建设 根据《山东省“十一五”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
际情况,制定完成2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目标任务,这24个乡镇,占全部47个涉农乡镇的51.1%。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文化厅的科学领导下,经过市、区(市)、乡(镇)三级政府的共同努力,
圆满地完成了建设任务。滕州市官桥镇、薛城区陶庄镇、市中区孟庄镇等24个乡镇完成了文化站的新
建、改扩建任务;累计投资3550万元,新建、改扩建建筑面积21500平方米,覆盖全市53.9%的自然村,
145万农民受益。建设完善共享工程市级支中心,发挥共享工程的作用,加快信息化、数字化、网络
化建设进程。业务开放部室全面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和服务。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了“共享工程枣庄市支
中心”网站建设。在网站上开辟了“枣庄文化”专栏,建设并储备了一批反映枣庄特色的优秀文化信
息资源。加强了馆藏特色文献的数字化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职能。农村电
影在连续三年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任务目标的基础上,2008年全市共放映故事片26524场,科技
片12308场,观众达500万人次,全面完成放映任务,大大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为提升放映质
量和水平,全市集中采购70套农村数字放映设备,实现了农村电影由胶片放映向数字化转变的升级改
造。市电影公司与山东省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签订了加盟协议,省授权市电影公司对数字电影节目发
行,对放映进行监管。

文化遗产保护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健全四级保护体系。通过整理发掘,全市已建
立包括2项国家级项目、9项省级项目、43项市级项目和117项县级项目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
护、 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确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13人。伏里土陶传承人甘致有参加省文化厅举办的民间艺术拜师传承仪式活动。通过查找古籍资料、
专家座谈、实地走访等形式,针对运河古城恢复建设文化布局进行调研、考察,编撰《古城恢复建设
“走进运河人家”文化布局规划方案》;组织人员对境内沿运历史古桥进行实地调查,重点勘查80余
座古桥,编写了运河文化遗产《枣庄古桥》;多次参加国家文物局召开的有关运河申遗的大型会议,
积极配合全国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视察枣庄市大运河申遗工作,协调地方政府做好文物保护,注重
加强了对运河码头、沿岸古民居的保护。按照省普查办的要求,实行文物普查月报和季报制度,每月
3日上报上月的普查进度,1月、4月、7月、10月四个月的10日前上报上季度的普查整体工作情况。进
一步加快了田野调查的步伐,发放普查指导手册60册,表格5000份。普查工作进展顺利,共到位2008年
度文物普查经费58.5万元,其中地级行政区域到位25万元,7个县级行政区域到位33.5万元,经费到位
率为100%。全市7个县级行政区域全部启动了实地文物调查,调查启动率为100%。共调查登记不可移
动文物203处,其中新发现100处,复查103处。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
作的意见》精神,加强古籍保护工作。4月10日,开展了古籍普查工作培训。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在全
市范围内展开, 初步了解和掌握了各级图书馆所藏古籍情况,并按照文化部颁布的文化行业标准WH/
T20-2006《古籍定级标准》对全馆古籍文献进行了普查登记工作,全部按照古籍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
并将其中的三级丙等以上古籍51种723册,进行了详细著录,拍摄书影,上报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申
报首批《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

文化活动 以市中区峨山口村、台儿庄区西兰城村、峄城区大枣庄村3个农村书画大院揭牌为契
机,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市直文化系统各单位于元旦、春节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下乡活动,变文
化下乡为扎根农村基层开展文化活动,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繁荣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正月初七
上午和元宵节,枣庄市2008年春节民间游艺展演活动隆重举行。滕州、薛城、市中、山亭、峄城、台
儿庄等区(市)分别组织游艺队伍在各城区主要街道进行展演。为加强公益性社会活动,面向社会中
老年服务,自4月中旬始,市群众艺术馆举办了中老年免费国画班,招收中老年学员48人,每周一下
午授课。这次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市里老领导和各级有关领导以及社会的充分认可,新闻媒介作了宣传。
还举办了“枣庄市庆奥运迎全运诗书画艺术作品展” 、 “中国和田玉珍奇资料暨创意精品特展”、
“迎春馆藏书画精品展”、“奥运之风·山东五地市名家书画联展”、“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书画展览”、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图片展览”等。

文化市场管理 全面开展奥运保障行动,确保奥运期间文化市场的安全稳定。按照文化部、省文
化厅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创建平安文化市场”为中心,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市场迎奥运安全保障工
作。自5月中旬起,各级文化市场稽查机构严格按照省、市主管部门的部署,结合本市“五城同创”
活动的深入开展,相继对网吧、娱乐、音像等文化经营单位进行了多次拉网式安全生产大检查。同时,
市稽查队组织执法人员,由队长和副队长分别带队对区(市)贯彻落实情况开展明查暗访。认真开展
“阳光娱乐”工程,启动全市娱乐场所“阳光行动”。全年共出动检查1136人次,检查网吧、音像、
娱乐、演出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1520家次,立案查处各类违规文化经营场所166家,
收缴、抽样取证非法音像制品9200余张,抽样取证电脑主机85台,全市文化市场经营秩序良好。

文化产业发展 2008年,文化产业被市政府列为产业招商项目,市文化局为文化产业牵头部门。
为做好文化产业招商工作,市文化局认真策划包装项目,积极参加产业招商活动。领导小组多次分赴
北京、陕西等地积极与客商磋商、洽谈文化产业项目,并邀请有关专家对文化产业项目进行论证、包
装。确定2008年文化产业项目和参加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的项目为:“印象运河”水上演出、市文化
艺术中心建设、伏里土陶艺术研究所建设、青铜器等文物高仿复制、枣庄历史名人蜡像馆建设、鲁南
画家村建设、兰陵书院重建等项目。市文化局负责整个文博会枣庄展区的展台设计、物品征集、项目
整理、宣传片和宣传手册制作等工作。经过半年多的紧张筹备,9月27日至29日,山东省第二届文化
产业博览会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文博会枣庄展区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好评和观众的认可,为宣传
枣庄、推介枣庄做出了贡献。

艺术院团改革 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市文化局根据全市演出市场的需求和文化系统的自
身实际,2008年10月份对柳琴剧团和豫剧团进行整合,成立了新的戏曲团,并组建枣庄市歌舞团。通
过对戏曲团和歌舞团内部调整,新聘任了团长,组建了新的团领导班子,使两个团焕发了新的活力。
通过紧张的排练,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争取演出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区域文化研究 为更好地挖掘历史文化,宣传枣庄,市文化局组织人员成立课题组,深入挖掘整
理地域文化,编撰《大运河的记忆》、《枣庄文化史》。《大运河的记忆》分为《运河寻往》、《古
城遗韵》和《水乡文萃》三卷,该书稿已完成。《枣庄文化史》历经两年,近20万字的初稿已完成,
该书从自然生态环境、建置沿革、夏商周古国文化、运河文化等方面探讨枣庄文化渊源。《中国枣庄
柳琴戏高层论坛论文集》收入中国枣庄柳琴戏高层论坛论文50篇,分为高端寄语、传承保护、渊源新
论、艺术探微和戏里戏外五部分,共25万多字,由齐鲁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文博图工作 配合京杭大运河申遗、东调南下、治淮南下、京沪高铁、东沙河治理、十里泉电厂
扩建、莲青山皇陵旧址开发、荆善安居南区工程、雪山风景区开发扩建、东城区旧城改造、八一热电
公司二期扩建等大中型建设工程,开展文物调查勘探。先后参加2次市政府召开的京沪高速铁路建设
工作会议,按照文物法规定和工程建设需要,及时开展文物保护工作。自3月初开始抢救性发掘工作
以来,根据省考古研究所的委托,配合或组织发掘了滕州化石沟遗址和千山头遗址、小宫山遗址等3
处古遗址和高新区土山汉墓群、小宫山汉墓群、陶官汉墓群、千山头墓群、凤凰山汉墓、南辛村汉墓
群、下殷村墓群、陈岗汉墓等8处古墓葬(群),清理遗址面积300余平方米,墓葬200多座。5月18日,
于世界博物馆日之际,枣庄市博物馆对外实行了免费开放,截至年底共接待国内外观众20000余人次,
其中大中专及中小学生近10000人次。围绕6月14日“文化遗产日”,组织开展了公益鉴宝等形式多样
的宣传纪念活动。开展“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读书日里评图书”、“书虫排行榜”
等活动,努力营造“爱书、读书、文明、和谐”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了图书馆的社会文化教育职能。
在图书馆网站发布宣传周活动情况,各部室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分工协作,采取现场宣传、网络宣传、
新书推介等形式,立足阵地服务,主动开展延伸服务,效果明显。
(杜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