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4&rec=84&run=13

综述 2007年,全市深入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依法开展各项农机规范化管理和服务,实现了
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到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218.9万千瓦,比2006年增长4.8%;农机资产总
值(原值)达16.9亿元,同比增长7.6%;拖拉机保有量达3.75万台,同比增长2.18%;小麦、玉米联合
收割机4237台, 同比增长10.25%; 各种机引配套农具8.3万台 (套) ,同比增长3.62%;共完成机耕面积
301.1万亩,机播面积302.9万亩,机收面积237.9万亩,小麦生产已实现全过程机械化,玉米收获机械
化实现新突破,保护性耕作机械化、薯类收获机械化等一批创新示范项目取得可喜成绩。农业综合机
械化水平达到70%。全年实现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14.9亿元,利润4.01亿元,农机化新技术的普及应用,
实现农业节本增效4亿元,农机化为农民人均实现增收320元。枣庄市农机局先后荣获“2005~2006年
度全国跨区作业先进单位”、“全国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先
进单位”、“玉米机收跨越式发展单位”等荣誉称号。

农机购置补贴 2007年,市委、市政府把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列为为全市群众办理的30件实事
之一。通过积极争取,全市共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和国家优质粮工程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2
个,两项目共落实市级以上农机政策性补贴资金800万元,是上年度的3.9倍,其中中央、省级资金740
万元,是上年度的5.1倍,占全省省级以上补贴资金的6.27%;市级补贴资金60万元;各区(市)的补
贴资金达到108万元。市农机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照省财政厅、省农机办2007年度农机补贴实施方案的
要求,通过宣传发动、公示补贴政策、组织群众报名、确定购机者名单并公示、组织货源、开展技术
培训、技术指导等一系列的工作,圆满地完成了2007年度的补贴工作。全市共补贴发展各类大中型作
业机械1000余台(套)。各类大中型作业机械、新型机械、复式作业机械成为发展新热点。据统计,
2007年全市通过落实补贴资金间接带动全市农民群众、农业生产组织投资购置农机装备的资金达1.5亿
元,进一步优化了全市农机装备结构,增强了农业生产装备实力。

农机科技创新 2007年在全力提高小麦生产机械化科技含量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了玉米机械收获、机
械化保护性耕作、马铃薯及水稻机械收获等农机化科技创新工程,促进了农机化新技术的普及应用。
一是实施“玉联工程”。全市各级农机部门集中使用各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优先补贴发展玉米联合
收获机械263台,使全市玉米联合收获机械保有量达到495台。通过采取免费印发技术资料、开展技能
培训、创建示范基地、层层召开现场会等措施,玉米机收市场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07年三秋,
全市共完成玉米联合收获面积26.6万亩,机收率达到18%,比2006年提高8.7%。同时,积极组织玉米跨
区作业,大力开拓玉米机收市场。全市140余台玉米联合收获机先后深入到省内外10余个县(市、区)
开展跨区作业,实现跨区作业面积3.25万亩,并创造了一台单机跨区作业面积1300余亩的最高纪录。
二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继续在全市深入开展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大培训、大推广”
活动,并依托在全市逐级建立的30个示范点,层层召开了不同形式的“玉米机收——秸秆还田覆盖地
表——小麦免耕播种”和“小麦机收——秸秆粉碎还田——玉米免耕播种”等“一条龙”作业现场会
或单独的小麦免耕播种现场会,提高了群众对这项技术的认识程度和接受程度,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
遍欢迎。全年共完成机械化免耕播种面积68.8万亩,其中小麦免耕播种示范面积4.45万亩,是上年度
的2.7倍,为今后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普及奠定了基础。三是薯类和水稻机械收获。继续在滕州
市实施马铃薯机械收获创新示范项目,开发研制的JSW650型马铃薯收获机,已通过省级鉴定,并免费
向群众发放30台。2007年完成马铃薯机械收获面积4.5万亩。该机已纳入2008年全市农机购置补贴目录。
在台儿庄区积极发展水稻收获机械化,引导群众新发展水稻收获机械4台,保有量达到16台,完成作
业面积1.2万亩。

农机市场监督管理 贯彻落实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严格农机
维修资格行政许可审批条件,换(核)发《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97个;对全市农机各维修网点实行
了分类分级管理,深入开展了“星级文明维修网点”评选活动,当年新评“星级文明维修网点”42个;
进一步加强了农机维修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当年新办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140余人;进
一步加强了对农机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对补贴发展的各类机械进行了可靠性跟踪检查,并联合工商
等部门依法开展了农机市场打假,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受理群众来电、来人咨询、投诉共20
余起,均得到圆满答复或进行了协调解决,受到农民群众的好评。

农机化生产 在三夏、三秋生产中,全市农机部门克服了柴油供应紧张且价格上涨的实际困难,根据
各地抢收抢种时间的早晚,对全市大中型农业机械统一调度,实行统一作业。2007年全市共完成小麦
机耕面积214.6万亩,机耕率达到97.7%;小麦机播面积205.9万亩,机播率90.1%;小麦机收面积211.95万
亩,机收率达到94.2%;玉米机收面积26.1万亩,均创历史新高。同时,组织引导全市3700余台(次)小
麦、玉米联合收割机及一批耕、耙、播机械外出开展跨区作业,共完成省内外小麦、玉米跨区机收面
积118万亩,耕耙播等作业面积10万余亩,实现创收5500余万元。

农机社会化服务 各类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不断涌现, 率先在全省农机系统实现了县级农机协会建设
“一片红”,部分区(市)的农机协会建设已延伸到乡村,并建立了3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全市已先
后有4个农机协会荣获全国和省、市优秀农民专业服务组织称号。全市初步形成以乡镇农机站、新型
农机服务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骨干,农机户为主体,农机协会为桥梁和纽带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
务体系。到年底,全市各类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已达5.86万个,其中农机户5.6万个,从业人员达到23
万人。实现农机社会化经营服务总收入14.9亿元,比上年增长3.2%。

农机安全监督管理 加强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建设,层层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签订了安全
生产责任书,进一步加强了农机监理内业、外业工作的规范管理。严把登记、考试、发证和审验关,
依法开展了全国统一农机新牌证的换发工作,到年底,全市累计已换(核)发农机新牌证1.4万套,
换(核)发新驾驶证1.1万套。依法做好拖拉机交强险实施工作,在全省率先执行了拖拉机交强险全
国统一基础费率。继续在全市深入开展了“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各区(市)全部
建成了平安农机示范县,示范乡(镇)达到14个,示范村56个,示范户336个,并较好地发挥了带动辐
射作用,形成了市、区(市)、乡镇、村、户五位一体的农机安全管理网络。加强了农机驾驶操作人
员的安全教育,依法开展了农机安全生产集中整治活动,违章作业行为和安全隐患明显减少,农机安
全事故逐年下降。

农机培训 全市6处县级农机化学校全部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建设标准,有4处被指定为“阳光工程”
培训基地,1处被列入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成员单位。进一步完善了以各区(市)农机化学校为主体,各
乡镇农机站、乡镇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基本教学点,村委会或村农机大院为补充的培训行动新机制,
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机实用技术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全年新(复)训各类农机技术人员2.7万人
(次),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9200余人。
(荆 敏 石佰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