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4&rec=78&run=13

综述 2007年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412657公顷,较上年减少2136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69413公
顷,较上年增加6134公顷。粮食总产达到1678360吨,较上年减少29145吨;单产达到6230公斤/公顷,较
上年减少602公斤。夏粮播种面积达到142925公顷,较上年增加8853公顷;总产达到814211吨,较上年减
少89458吨;单产达到5733公斤/公顷,较上年减少736公斤。夏粮减产的主要原因是早春的倒春寒使小
麦冻害,小麦不孕和不抽穗面积较大,导致单产和总产下降。秋粮播种面积达到127388公顷,较上年
增加3972公顷;总产达到864149吨,较上年减少29747吨;单产达到6784公斤/公顷;较上年减少459公斤,
基本和上年水平接近。 油料播种面积29159公顷, 总产123068吨,单产4220公斤/公顷。瓜菜播种面积
104168公顷,总产达到5052325吨,单产4850公斤/公顷。棉花播种面积2792公顷,总产3521吨,单产1261
公斤/公顷。

农业结构调整 全市推广了小麦、玉米、瓜菜等良种繁育、立体种植、设施化栽培等技术,实施了农
作物病虫害规范化管理。一是扶持发展大樱桃产业。2007年全市重点立项扶持大樱桃产业,以此促进
带动全市果品生产向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科技化发展。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樱桃产
业发展的意见》,市财政每年拨专款100万元,连续实施五年。二是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三是组
织实施科技攻关和推广项目。四是落实重大农业技术推广。

小麦种植 全市小麦播种面积142022公顷,较上年增加2342公顷。总产814201吨,较上年减产89162吨;
单产达到5733公斤/公顷,较上年减少737公斤。小麦减产的原因是早春的冻害。种植的小麦主要品种
有:济麦20、烟农19、济麦17、济麦19、淄麦12等。

玉米种植 2007年全市玉米播种面积102622公顷,较上年增加5172公顷。总产达到708672吨,较上年减
少20190吨;单产达到6906公斤/公顷,较上年减少564公斤。玉米种植推广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玉米种
植的品种推广增产潜力大的紧凑型玉米品种。春播或套种的玉米品种有鲁单50、农大108、掖单13号、
掖单12号、掖单19号、掖单22号、沈单7号等中晚熟高产品种;夏播玉米品种有鲁单50、农大108、掖
单12号、掖单4号、掖单2号。

花生种植 2007年花生种植面积为28210公顷,较上年减少了1770公顷。总产为121066吨,单产为4293公
斤/公顷,接近上年水平。重点实施了花生新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花生的黄曲霉素污染控制技术等。

地瓜种植 2007年全市的地瓜种植面积为10009公顷,较上年减少1176公顷。总产达到88465吨,单产为
8839公斤/公顷。大力推广脱毒地瓜品种的种植技术,种植的主要品种有徐薯18、鲁薯7、鲁薯8等。地
瓜种植以改善城乡人民的口味为主要目的,地瓜的烧烤,地瓜枣的加工出口,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
经济价值。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2007年“两园” 建设硕果累累。 精心组织“科教兴农年”活动,深入实施
“科技入户工程”,新建新品种展示园和宜推品种示范园15处、4000余亩,引推名、特、优、新、稀
品种150多个,示范推广120余万亩。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重点抓好园区功能分类、引种统一申报、统一
检疫、统一布局等工作,合理利用人力、资金、土地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全面示范和带动全
市的种植业水平。

蔬菜生产 2007年全市瓜菜播种面积达到176.04万亩;总产量509.4万吨,总产值67.9亿元。保护地面积
92.04万亩,其中冬暖大棚面积4.8万亩,大中小拱棚面积51.24万亩(大拱棚面积21.54万亩、中、小拱棚
面积29.7万亩),地膜覆盖面积31.61万亩。遮阳网使用面积4.4万亩。蔬菜产业仍是全市农村经济的支
柱产业,仅蔬菜一项全市农民人均收入1400元。蔬菜生产的几个特点:一是规模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全市万亩以上的蔬菜基地有30多个,面积100多万亩。超过4万亩的有11个,种植面积排前10位的蔬菜
品种分别是:马铃薯(72.01万亩)、大白菜(16.36万亩)、大葱(8.13万亩)、辣椒(7.87万亩)、
西瓜(6.84万亩)、番茄(5.75万亩)、萝卜(5.65万亩)、黄瓜(5.45万亩)、芸豆(4.81万亩)、
大蒜(4.74万亩)。蔬菜品种除芸豆种植面积较2006年减少1.7万亩外,其他蔬菜种类如马铃薯、萝卜、
甘蓝等的种植面积均比2006年增加,其中拱棚马铃薯面积增加3万余亩。新发展蔬菜基本上呈集中化
种植、规模化生产的格局。二是蔬菜价格较高,效益较上年增加。全年种植的蔬菜总体上价格较2006
年偏高,其中春季主要蔬菜价格同比持平或略低,但受早春寒流的影响,后期露地蔬菜和秋季延迟蔬
菜价格同比高0.5-1.0元/公斤,平均亩效益3400元以上,菜农的种植收益同比增加200元左右。早春芸豆
价格连续多年徘徊,2007年平均销售价格每公斤为1.30元,基本接近正常水平,但由于受早春寒害影
响,早春芸豆产量较低,因而平均效益较2006年低500元左右。三是品种结构不断优化,蔬菜产量趋于
稳定。通过良种产业化和科教兴农工程的实施,各级不断引进蔬菜优良品种并示范推广,2007年全市
共引进各类蔬菜良种200多个,蔬菜良种覆盖率已达98%以上,大力推广了设施栽培、多层覆盖、科
学调控棚室小环境、无公害防治病虫草害等新技术24项,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种植水平明显提高,蔬菜
种植产量已趋于稳定。全市蔬菜平均亩产2500公斤,其中,春秋两季马铃薯的平均产量为2114.41公斤,
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瓜菜人均产量1470公斤,排在全省第一。四是蔬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随着无
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普及和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各级都极为重视蔬菜安全问题,全
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面积迅速扩大。到2007年底,全市已建立省、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
地55处,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突破80万亩,全市已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206个,其中蔬菜认证
总数达到64个,2006年新申报认证的蔬菜品牌为17个。菜农已逐步走出以往只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的
认识误区,蔬菜的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食用菌生产 2007年全市食用菌总投料10.5万吨、总产量11.2万吨、产值2.5亿元,同比增长6.7%、4.4%、
32%。全市食用菌生产以平菇为主,鸡腿菇、金针菇、双孢菇、木耳、银耳、灵芝等平稳发展,白灵
菇、杏鲍菇、草菇、猴头等稀有菇种开始小规模示范种植。枣庄市食用菌生产区均相对集中,主要分
布在台儿庄区泥沟镇、张山子镇,滕州市滨湖镇、鲍沟镇,峄城区峨山镇、古邵镇,薛城区常庄镇、
陶庄镇,市中区永安乡、税郭镇等。已认证无公害食用菌3个,食用菌专业乡镇已发展到6个,食用菌
专业村60余个,专业户2万余户,从事食用菌产业的人员10万余人,逐步形成了集约经营,规模发展,
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格局。

蔬菜果品推介会 为加强枣庄市与外埠市场联谊,促进园篮对接,市委、市政府于2007年5月18日至21
日,组织滕州、峄城等区(市)部分农业招商人员、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负责人分别赴杭州、上海、
南京等地,开展了农产品推介和农业招商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共签订农产品加工招商引资意向5
个,招商金额4000多万元;签订农产品销售合同及意向30多个,金额达1.7亿元。
(郑国喜 王洛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