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经济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4&rec=72&run=13

概况 2007年,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61元,增长10.1%;
农业增加值80.59亿元, 增长4.9%。 受农业灾害影响, 全年粮食总产167.8万吨,减产6.6%; 瓜菜总产
534.1万吨,减产8.2%。

农业结构调整 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精准农业、生态农业,全市优质专用粮、瓜菜、果品、蚕桑、食
用菌等优势产业规模效益更加明显。观光农业、品牌农业、设施农业、非农产业、生态农业等新兴产
业蓬勃兴起,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迅猛。石榴、樱桃、马铃薯、芸豆、莲藕、花生等6个特色农产品基
地建设顺利推进,市农业局分别和市财政局、市林业局联合印发了樱桃发展实施方案和技术意见,邀
请省果树所、省农科院、山农大等科研机构的7名专家教授前来现场授课指导。全市新发展樱桃栽植
基地1.96万亩、品种资源圃1处、设施栽培实验棚20个,樱桃栽植总面积达到6.56万亩。优质粮食比重
明显增加。全市优质小麦面积发展到180.4万亩,优质率84.7%,比全省高4.7个百分点;专用玉米94.3
万亩,专用率61.3%。受入春后冻害、风雹倒伏和玉米粗缩病等灾害影响,全市夏粮总产81.4万吨、秋
粮总产86.4万吨、全年粮食总产167.8万吨,分别减少了9.9%、3.3%和6.6%。积极引导农民开展抗灾减灾
工作, 争取省下拨农业生产救灾资金45万元。 全市共建设农村沼气服务协会6个,农村沼气服务站
(网点)103个。全市共新建户用沼气池3.29万户,累计达到8.5万户,占总农户的11.41%,占适宜农户
的22.81%,建池超过100户的村庄达到223个,建池普及率提高了4.42个百分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提高到80.27%。

农业产业化经营 新命名表彰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7个,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1个,名优、无公害农
产品70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71家,市级合作组织发展到67家。推荐春藤食品公司申报国家级
农业龙头企业,推荐龙业食品等12家企业、牧工商等5家企业、大樱桃合作社等5家中介组织、羊庄镇
腰庄村等5个村分别申报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村企互动示范企业、示范中介组织和示范村。积极向上
争取资金项目,中央、省共下达全市产业化龙头企业财政贴息资金预算356万元。认真开展了农业产
业化和“一村一品”统计工作,全市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年交易额5000万元以上
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在工商、民政部门注册的中介组织分别达到189家、32家和228个。全市农业龙头企
业达到557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599家。

农业标准化建设 进一步加大“三品”认证力度,申报的7个农产品已通过了现场和环境监测,新命
名表彰市级标准化示范基地10个,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51个,新完成省级产
地认证12个;抽检样品294个,合格率达92.2%。全市“三品”农产品总数达到206个,其中金曙王牌马
铃薯被评为省级名牌农产品,东谷面粉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面积达到150万亩。大
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市农业局成立了4个整治小组和6个督导小组,印发了《全市农
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先后8次召开了相关业务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全市共抽检样品203
个,检查各类农资营销业户1300多家,查获假冒伪劣种子22吨、农药4.5吨,查处5种剧毒农药经营业
户57户,没收农药2700多公斤。

农产品市场开拓 加大农产品市场建设和开拓力度,积极组织人员分赴杭州、上海、南京等地开展农
产品推介和招商活动,共签订农产品加工招商引资意向5个,计4000多万元;签订农产品销售合同及
意向30多个,金额1.7亿元。组织参加在济南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共设立展位6个、
面积220平方米,实现农产品销售金额42万元,签订合同、意向23个,金额11.8亿元,枣庄市荣获最佳
组织奖和最佳设计奖。

科教兴农 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增强。大力推广精准灌溉、立体种植、设施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农
业先进适用技术,共争取到两个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试点县项目,完成16377个土样化验,全市测土
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85%。研繁的“枣2044”玉米杂交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成为全市第一个具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杂交玉米新品种。组织评审了农牧渔业丰收奖30项,6项科技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5个
项目获省丰收计划奖,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

农村劳动力转移 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等五大培训工程,促使
农民工由“苦力型”向“技能型”、“智力型”转变,全年培训核心农户8300余家,辐射农户5万余
户。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共

落实培训补助资金421万元, 通过招标确定了32个培训基地,共完成示范性培训转移1.7万人,转移率
100%。坚持招生与招工相结合,共招收绿色证书学员1000多名,开展实用技术培训5000余人次,推进
了农民教育。全市2007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9.1万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达56万余人。农民人均纯
收入中非农收入占59%,非农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 建立健全市、县、基地、市场相配套的农产品质量监测网络。区(市)农业局
实验室建设初具规模,全市70多个标准化生产基地及蔬菜批发市场已建立了农产品质检速测站,由市
统一为区(市)和基地市场购买了农残速测仪、土壤化肥速测仪等相关仪器设备。同时,对基层实验
员进行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培养了一批基层农产品质量监管的技术骨干。完善业务档案。一是按照
新实施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要求,结合本实验室实际,对各类质量文件进行换版升级。并根据认证
后几年的工作实际需要,请枣庄市质检所的有关专家对质量文件进行咨询指导。二是建立了有效的监
督机制,制定了质量检查制度。采取内插参比样,实验室间比对,购买标准物质等六大检查措施,相
互监督,定期抽查,保证了检测工作的质量。三是完善档案管理。根据认证实验室的最新要求及专家
的意见, 借鉴先进实验室的管理经验, 对实验室档案进行了重新整理和归并。共建立各类档案共计
220种。建立了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专人负责管理,资料定期整理,查阅要登记,并及时入档。6月
份,省农业厅派出专家组对本监测中心进行了考察评估,认为实验室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
设备水平,具备承担全省农产品例行检测的资格能力,同时对实验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7
月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派出专家组,对认证以来实验室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和实验室搬迁后环境进行
了全面检查评审,提供盲样对部分项目检测水平进行考核,专家们认为符合认证实验室基本条件,对
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
确保检测质量。一是受省农业厅的委托,参加了2007年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工作,先后
三批承担了淄博市、临沂市基地、市场和枣庄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蔬菜农药残留量的抽样检测,共抽检
样品190个,对蔬菜中20种农药残留进行检测。二是受枣庄市政府委托,对全市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
上的农产品农药残留进行抽样检测,抽检农产品包括蔬菜、水果、食用菌以及鲜食农产品等共134个
样品,抽样方法和检测方法严格按照省农业厅20种农药残留方法要求,检测结果上报市委、市政府及
市直各有关职能部门,并向区(市)农业局通报情况,对检测超标的基地和市场要求限期整改。三是
受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企业的委托,对农产品及土壤、水等产地环境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进行
检测,出具检测报告50多份,提高了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及有机农产品生产的技术水平,
为全市农产品进入大城市市场及国际市场提供了依据。四是受滕州、薛城、台儿庄农业局的委托,承
担了2007年省配方施肥土样的检测任务,接受土样近3000个,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
效磷、速效钾、PH值、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有效铜、有效硼等19个项目的检测分析工作,共获
得检测数据近27000项次,受到了委托方的好评。

农业环境保护监测 一是按照《山东省农业环保条例》的要求,积极调查处理农田污染事件,全年共
接受农民来访10多起,与区市农业局和环保部门合作处理农田污染事件3起,较好地保护了农民利益。
二是完成了省农业厅安排的农业面源污染的调查、农业有害生物的调查、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获得
调查数据近1000项。完成了面源污染径流监测实验,获得监测数据200多项。三是按省环保站要求对全
市世行贷款项目区内灌水、排水、地下水、土壤、农产品样品进行采集,三批采集样品近百个。

农村政策落实 农村土地管理工作位居全省一流,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及仲裁工作先后两次在全国会议
上交流经验,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在全省会议作了典型发言,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建设及
土地承包执法工作在全省率先突破。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位居全省第三名,受到省减负领导小组通报表
扬,涉农信访经验被农业部向全国转发,得到省委、省政府,省主管部门充分肯定,得到市委、市政
府高度评价,农经工作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强化新时期农民负担监管工作。努力改进新时期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方式方法,加大支农惠农政策
落实力度,全市落实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1.1亿元。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现场会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2007年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枣发[2007] 10号)。9至
12月份,与市纪检监察、税改办等部门密切合作,组织开展了农村税改转移支付村级补助资金及农村
土地征占用补偿费拨付和管理使用情况的专项检查。检查、审计土地征占用费1.91亿元,纠正违规开
支2300多万元。继续组织开展对全市农民负担的“一票否决”考核活动,有9个区(市)直部门和乡
镇列入全市重点管理。
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一是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补换发工作,完成全市
73.6万户调查摸底及基础数据审核汇兑工作。二是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工作,对167
个重点村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收到了明显成效。三是加大执法执罚和土地承包仲裁工作的力度。市及
各区(市) 共有仲裁机构7个、 仲裁员76人, 乡镇有调解委员会63个、调解员128人,村有调解小组
2095个、调解员3119人,自试点开展以来,全市共受理处结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138起。四是在全国
率先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机制建设探索,初步建立起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反馈体系及市场交易规范,
枣庄市在全国农村土地承包仲裁试点和流转规范管理座谈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五是以维护农民权益为
目标,抓好涉农信访工作。2007年对涉农信访案件进行了全部查处,处结率达100%,枣庄市的涉农信
访工作在全省位居前列。枣庄市作为全省3个地(市)之一,作了典型发言。
村级财务管理。一是积极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度,不断强化乡镇代理会计的业务监督。全市
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的村有1927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2%。二是积极推行村级财务“三年轮审”制
度,全市完成由区(市)农经局直接审计的村有629个,占全市总村数的27%。三是认真落实民主理财
和财务公开制度,全市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比较规范的占总村数的98%。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一是认真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使法律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市政府分管领导在《枣庄日报》发表了署名文章,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局联合筹办了全市《农民专业
合作社法》讲座,区(市)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市、区(市)、乡三级涉农
部门共计300多人参加培训。二是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依法指导合作社的发展。在全市选择了49家具
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合作社进行重点跟踪指导。全市经工商登记依法取得《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
照》的合作社有30家。三是认真落实扶持政策,积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开展了2006年度市
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考核验收工作,有21家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受到了市委、市政府表
彰,市财政兑现了扶持资金63万元。
粮食直补。全市共核定小麦种植面积248.18万亩,兑付种粮直补和柴油化肥增支补贴资金总额1.1
亿元。
(田海洋 李正军 倪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