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4&rec=63&run=13

消费者权益保护 2007年,全市各级工商机关在加强、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和12315行政执法体系
建设的基础上,突出抓好食品安全,强化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侵害
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加大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和服务领域维

工作力度, 较好地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为全市构建和谐市场环境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一是以
“四制”为核心的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年内,全力推进农村食品市场监管“一户
多档制”、“食品从业人员实名登记制”、“农村大集熟食证明登记制”、“裸(散)装食品标牌公
示制”(即“四制”监管机制),为切实抓好“四制”落实,市工商局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食
品市场“四制”工作的通知》,对全市“四制”推广工作进行了部署。在全市重点部位、重点食品、
重点工商所和重点熟食制品全面建立“四制” 机制。 年内,全市乡镇、农村固定食品经营户底数为
5113户,已落实完成“一户多档制”的食品经营户3834户,占75%,超出全省平均比例(60%)15个百
分点。完成乡镇层面及村庄固定食品经营业户落实食品从业人员实名登记制3798户,占底数(5622)
的68%,超出全省平均比例(60%)8个百分点。完成农村集贸市场、农村大集(庙会)熟肉制品经营
摊点实行熟食证明登记制度837户,超出全省平均比例(60%)10个百分点,占底数(1298)的64%。已
在3491户乡镇、 村级、农村集贸市场食品经营户建立裸装、散装食品标牌公示制,占底数(5837)的
60%。超出全省平均比例的(51%)9个百分点。8月9日,全市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四制”工作现场会
在市中区召开,推动了全市“四制”工作的深入开展。10月份,为有效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科学评
价分(市)局“四制”工作,依据《山东省工商系统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四制”工作规范》的要求,
先后对7个分(市)局23个工商所的食品安全情况进行现场抽查考核。二是以食品安全监管为重点,
大力开展食品专项检查,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得到了有效监管。年内,开展了元旦春节食品市场检查和
全市食品市场大检查活动。同时,按照省工商局的统一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清查含苏丹红辣椒
制品专项行动,先后组织力量对辖区内销售的“美名洋”牌海椒面及散装辣椒制品开展拉网式清查。
根据市食品协调委员会核查通知的要求,组织系统执法力量对《每周质量报告》曝光的劣质葡萄酒、
河豚鱼进行了全面清查行动,并组织查处12款假冒伪劣手机。9月5日~12月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
“流通环节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和节日食品市场检查,以及散(裸)装食品集中整治
活动。查处无照经营31户,立案查处假冒伪劣案件115起,案值82万元,罚没款77万元。三是坚持质量
监测与市场检查、案件查处、消费指导、质量准入相结合,以多类食品监测为主,商品质量监测力度
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全年共组织开展了8次商品质量监测活动,其中,食品质量检测2次,先后随机
提取了60组样品,产品涉及60个品牌,品种有糖果、肉制品、奶制品、食用油等13类食品。经检验,
质量合格55组,对不合格的5组进行处罚,并在省级媒体进行公布;电动自行车质量检测2次,共抽取
31组检验样品; 三轮摩托车、农用三轮摩托车、钢材、防水涂料各1次,监测样品总组数161组,合格
54组。期间,抽检经销单位161个,其中,超市44个,市场外个体工商户113个,市场内个体工商户4个。
立案查处案件83件,罚没款20余万元。四是健全12315行政执法网络,消费维权效能不断提高。8月份,
实行了全市12315电话集中受理,逐步实现了对消费维权和突发问题的网上咨询、网上发布、网上调
度指挥、网上跟踪督办、网上应急处置,同时,积极推进12315“五进工程”。全市设立12315申诉举
报联络站2007个,其中农村1758个,全市农村消费维权网络覆盖率100%,农村消费者可足不出村实现
维权;社区、学校、景点等其他联络点85个,基本做到了网络建设无盲点,在全市构建起政府领导、
工商主管、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三级执法维权体系。加大了12315热线值班工作力度,确保了热线
畅通,全年共受理12315热线电话2744个,其中,受理咨询22154个,受理申诉367件,受理举报162个,
处结率98%,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

公平交易执法 2007年,全市公平交易执法机构,以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总抓手,以打击传销
行为、查处商业贿赂,反仿冒、反欺诈和市场误导等行为为切入点,服务经济发展,大力营造公平竞
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年内,全市各级工商机关公平交易执法机构查结各类经济违法案件141起,案值
达2482万元,罚没款651万元。其中,市工商局立案查处案件19起,案值2288万元,罚没款486万元,维
护了市场经济秩序,保护了公平竞争。一是商业贿赂整治取得显著成效。年内,深入贯彻鲁治贿办发
(2007)6号文件和中治贿办发(2007)3号文件精神。继续加大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力度。期间,
严把政策界限关,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结合实际,深入开展自查自纠、舆论宣传和督导检
查工作。突出整治重点,紧紧抓住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
与经销以及群众关心和社会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大查办商业贿赂案件的力度。全市工商系
统,立案查处商业贿赂案件23起,下达罚没款金额278.3万元,罚没款入库金额176.63万元。二是打击
传销,规范监管直销企业收到了良好效果。3月22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打击传销专项行动动员会议,
全市工商机关,周密安排部署,在全市广泛深入开展了打击传销专项行动。全市立案查处非法传销案
件9件,出动执法人员1894人次,出动车辆247辆次,取缔窝点、场所245个,清查遣散人员16019人次。
通过有效打击,遏制了全市传销违法犯罪活动的猖獗势头。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了专项行动措施落实
到位。各区(市)街道、有关乡镇和部门都成立了打击传销工作领导小组,各街道由综治办组织牵头、
行政执法中队为依托,工商、公安、社区干部、基层民兵组成的60至100人的打击查处传销专项行动
分队,统一佩带标志和必要工具。通过张贴标语、举办讲座、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单、致传销人员
亲属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宣传教育,促使传销人员迷途知返。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将打击传销的
任务、责任落实到街道和有关乡镇,落实到居委会、村委会。同时,加强了对城区宾馆、酒店特别是
城郊出租房屋的登记管理,健全完善房屋出租审批、一户一档、信息上报、出租登记、检查督促等制
度,及时准确地掌握租住人员的基本情况,从源头上掌握和控制传销活动的动向。打防并举,积极开
展创建“无传销社区(村)”活动,形成“标本兼治、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全市确定了“无传销
社区”创建试点单位14家。以抓好“五个一”工作为切入点,实现立体防控、上下联动、全面治理。
8月14日,召开了全市“无传销社区(村)”创建现场经验交流会,将“无传销社区(村)”创建活
动在全市推开。实行传销活动举报监督和责任追究制。为扩大战果,市中区工商分局在电视台公布投
诉举报电话,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对传销和变相传销行为投诉举报,及时有效地打击了传销分子。三是
打击假冒、仿冒、欺诈误导、“傍名牌”等保护知识产权执法行动效果明显。对知名商品的市场销售
情况进行重点监控,结合生产企业的投诉、申诉,严厉查处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等不
正当竞争行为。 年内, 先后与广州宝洁公司、黑土地酒业公司、杭州娃哈哈、中国人民解放军漯河
3515工厂、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苏州雅士利公司等十余家名优企业开展了联合打假行动。为企业
挽回了数十万元的经济损失,维护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查
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依法查处侵犯“茅台”“五粮液”“飘柔”等注册商标专用权案件30余起,
有力的制止了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重点抓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安全
和“红盾护农行动”专项整治。严厉查处制假售假案件,做到日常性打假与集中打假相结合,专项整
治与源头防范相结合。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550余人次,重点检查各类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
乡镇批发网点等,依法查处各种掺杂使假、虚假标识、欺诈销售等违法行为,共查处制假售假窝点20
余个。四是加强部门配合协作,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在全市形成高压态势。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省
工商局的紧急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对以各类书籍、报刊、音像销售摊点和车站、宾馆、学校及城乡集
贸市场进行了重点检查,对辖区内出版物集散地和印刷企业,以及在城市人流密集地区游动销售出版
物的“游商”进行了普遍检查。并充分发挥“12315”申诉、举报网络的作用,发现线索,集中力量、
快速出击。全市工商系统共出动检查人员150人(次),车辆40台(次),检查城乡集贸市场32处,印
刷企业15家,书籍、报刊、音像销售摊位132户,查获各类非法出版物及盗版、盗印书籍期刊200余册。
五是加强外部环境协调,认真贯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突出重点、长抓不懈”的反走私工作方针,
打击走私贩私斗争深入持久,卓有成效。六是规范直销企业经营行为。重点是监管招募、培训、计酬
三个环节。监督直销企业严格遵守《直销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查处其传销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严厉查处未经批准擅自开展直销活动、擅自扩大直销区域等违法行为,逐步建立日常监管工作机制。

商标广告管理 2007年,全市工商机关商标、广告管理机构,继续深入开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和虚
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活动,促进了全市商标广告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全年市工商局共立案查处各类商
标广告违法案件25件,罚没款192000元。
一、广告管理。一是圆满完成了市直广告经营单位2006年度
广告年检工作。全市市直应检广告经营单位18家,实检18家,年检率100%。对经营广告的企业和个人
进行广告资格审查,加强对广告经营单位的经营资格、经营行为的监督。二是继续深入开展“虚假违
法广告专项整治”活动。按照国家工商局和省工商局的部署,突出重点,把新闻媒体广告发布单位作
为重点监管对象,对违法违规广告及时监测,责令立刻停止刊播。年内,市工商局共对媒体广告进行
了三次监测,对监测结果及时给予通报,并发布了广告违法案件警示公告。对医疗和药品等关系人民
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业进行了重点监管,确保广告发布市场秩序。6月12日,全省工商系统
广告管理工作会议在滕州召开。全省17市和17个县的工商局分管局长、广告科长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省工商局领导及与会人员对枣庄市工商局广告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三是严把广告登记审核关,
规范广告发布行为。全年,市工商局共办理户外广告登记160余件。四是组织参加省第十一届广告节
和第十四届中国广告节。期间,组织39名广告经营单位负责人参加在青岛举办的全国第十四届广告节
暨山东省第十一届广告节,圆满完成作品征集工作,参赛作品中共有28件获奖。其中,获全国入围奖
2件,省广告节金奖2件,银奖1件,铜奖11件,枣庄广告协会被省广协授予优秀组织奖。
二、商标管理。一是引导企业实施商标广告带动战略,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对此,一方面引导
企业申报驰名商标,另一方面支持帮助企业申报山东省著名商标。年内,把驰名商标申报工作列为各
项工作之首,多次深入山东盈泰食品有限公司、山东鲁南机床有限公司、枣庄华润纸业有限公司等四
家企业进行调研,引导其申报驰名商标。8月份,组织山东鲁南机床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到济宁、东
营、青岛参观驰名商标企业,学习争创驰名商标经验。为强化企业商标意识,8月31日,在市政大厦
报告厅举办了全市推进企业商标实施战略报告会,邀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副主任杨
叶旋讲授了商标对区域经济及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和争创驰名商标等相关知识,全市有120余家知名企
业负责人参加了报告会。同时,对枣庄华润纸业有限公司、山东鲁南机床有限公司申报驰名商标进行
了全程全方位服务,从材料的准备、诉求点的查询、立案调查,到申报材料的装订,都进行了具体细
致指导,到年底,申报材料已报省工商局,申报驰名商标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支持帮助企业申报
山东省著名商标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全市共推荐省著名商标认定21件,其中,新认定著名商标12件、
再认定著名商标9件,经省工商局评审,新认定著名商标7件,再认定8件,全市共有著名商标39件。
二是实施“商标兴农”战略,做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工作。年内,峄城区的“峄城石榴”和滕州
市的“滕州马铃薯”、山亭区的“山亭火樱桃”共3件地理标志已被国家商标局正式受理。三是开展
了“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除此,还于4月28日,在山亭召开了全市农产品商标现场经验交流会,
参会人员现场参观了“山东莺歌食品有限公司”和“枣庄长红果品开发有限公司”两个农产品著名商
标企业,通过现场参观和经验交流,对利用商标带动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借鉴和推动作
用。四是以规范商标印制行为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大对商标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年内,市局商标广
告管理机构从商标印制源头抓起,于10月16日组织全市工商系统对全市商标印制企业的专项检查,全
市共检查商标印制企业106家,对13家依法进行查处,有效地规范了商标印制行为,维护了商标所有
权人的合法权益。

市场、合同管理 2007年,全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市场合同管理机构,不断强化工作措施,认真履行
市场合同监管职能,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红盾护农行动和建立健全“市场助农机制”、“五
制一化”为重要内容的市场长效监管机制,以及充分发挥合同监管职能,支持服务经济发展为切入点,
强化了市场、合同监管力度。
市场管理。(一)立足监管职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年内,市局将新农村建设工作确定
为工商系统支持服务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围绕这一重点,在往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调整了《推
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并从四个方面加大落实措施:一是建立“红盾护农机制”,强
化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二是建立“合同帮农机制”,稳
定推进“订单农业”,开展“涉农合同帮扶”活动。三是建立“市场助农机制”,积极培育、规范和
繁荣农村市场,搞活农村流通。市工商局在组织对全市农贸市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市政府作
出了《关于加快全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报告》,受到了市人大、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积
极支持地方改造提升现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从市场监管者,开办者和经营者三方的行为
规范入手,按照“市场开办企业化,市场管理商场化”的思路,引导和督促市场开办者认真履行应尽
义务,全面落实管理职责,促使市场管理逐步形成了分工负责,协调运作的格局,促进了市场秩序的
好转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年内,滕州、薛城先后有10处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建筑面积达26多万平方
米,总投资4.8亿元。四是积极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通过组织的
建立,进一步改变农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二)完善措施,加大力度,
推进红盾护农行动向纵深开展。市工商局在荣获2006年度国家级“红盾护农”先进集体,其经验被省
工商局在全省推广的基础上,对农资市场准入和依法规范农资经营行为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一是坚
持总量控制,合理布局,适度发展的准入方针,严格农资市场准入,加强经营主体准入登记手续的检
查,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加大对挂靠经营企业的清理力度,与市供销合作联社制
发了《关于加强化肥农膜批发经营企业备案工作的意见》,使农资经营主体准入形式程序化、法定化。
全面推广建立了滕州市工商局实行的电子备案、入市过滤的质量控制体系,有效地整合了执法资源,
提高了执法效能。二是采取新举措,进一步规范农资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在建立和推行“两账两票、
一卡一书”制度的同时,探索实施了红盾护农维权手册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盲目购买和购买后投
诉农资商品质量缺乏有效证据和相关信息的问题。三是试行完善了“红盾护农”联络站,联络员制度。
在农资龙头企业和经营大户中建立了17家“红盾护农”联络站,并从社会各界聘请了20名“红盾护农”
联络员。为及时掌握和反馈农资市场秩序状况,查处各种农资违法经营行为提供、扩大了信息和案件
线索。四是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推行农资流通现代化。五是积极开展农资质量监测。组织有关部门对
种子经营企业进行抽检,先后抽检12家36批次,检测发现不合格农资5种,在向社会发布消费警示的
同时,对不合格农资依法进行立案查处。(三)创新市场监管方式方法,建立健全以“五制一化”为
重要内容的市场长效监管机制。上半年,市工商局在滕州召开了全市市场规范化管理工作现场会,总
结交流了市场规范化管理经验。推动了全市市场规范化建设。到2007年底,全市市级以上“规范化文
明市场”和省级“三十强市场”共21处,其中,省级规范化文明市场10处;省级“三十强市场”2处。
(四)组织开展了市场专项整顿活动,净化市场环境。先后开展了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文明城市创建、
自行车、地面卫星接收设施、粮食、烟草、二手车、农资等市场,以及元旦、春节、仲秋、国庆节日
市场的专项整顿活动。(五)加强经纪人市场管理。年内,会同劳动保障、公安、人事等部门,对全
市劳动力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对90户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进行了专项检查;设立宣传点,散发宣传材
料2万余份,对全市工商业密集区、流动人口集散地、职业介绍机构聚集地和自发形成的劳动力交易
场所等24个重点区域进行全方位摸底调查,依法取缔“黑职介”16户,没收非法招用工信息40余条,
规范企业招工广告内容28次,责令退还非法扣压身份证等有效证件12件,净化了经纪人市场。先后开
办农村经纪人培训班36期,免费培训农村经纪人2600余人,对从事临时性、季节性经纪业务的农民采
取仅备案免于登记的办法,扶持其快速发展,比上年新发展农村经纪人1900余人,截至年底,全市农
村经纪人已发展到3000余人。(六)强化生产要素市场管理。年内,办理个体工商开业登记3户,受
理成品油经营企业年检初审84户,个体工商户验照81户,个体工商户换照68户。
合同管理。一是认真开展企业动产抵押登记,为企业盘活资金增强竞争力。年内,共办理抵押登
记69份,主债权36124万元,抵押物价值40529万元。二是开展“涉农合同帮扶”活动,推进“订单农
业”,年内,全系统共指导农民签订订单33000余份,其中:种植业20400份,养殖业12600份,订单履
约28000份,签约金额2700万元,调解合同纠纷5900起,为农民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200余万元。三是扎
实开展“守合同重信用”(简称“守重”)企业活动,大力推进企业信用管理。年内,新发展国家级
“守重”企业2家,省级“守重”企业7家,市级“守重”企业16家。至此,全市发展国家级“守重”
企业8家,省级“守重”企业92家,市级“守重”企业212家。四是严厉打击合同欺诈行为,强化合同
日常管理。年内,通过建立举报制度,组织专项执法检查,接待群众信访等措施,广泛宣传,深挖案
源,全年共查处合同欺诈案件39起,涉案金额31.46万元。除此,还加强了拍卖市场管理,依法规范拍
卖交易行为。全年共监督拍卖会78场次;审查拍卖委托书163份,委托金额17258万元;成交确认书305
份,成交金额25730万元。

企业、个体私营经济登记注册管理 内资企业登记注册管理。2007年全市工商机关企业登记注册管理
机构,把支持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制,做大做强作为重要目标,认真执行《公司法》,进一步完
善市场准入制度,提高注册监管效能,倡行标准化建设,推进了全市企业又快又好发展。截至年底,
全市内资企业登记总数1736户,登记企业集团15户,注册资本(金)989881万元,其中登记非公司国
有、集体企业583家,注册资金184948万元。国有及集体控股有限公司1143户。年内,新开业企业127户,
办理变更登记961户,注销78户。办理免挂行政区划企业3家、申报冠省级及省级以上行政区划名称46
户、办理冠市级行政区划名称65户、办理企业集团4户、其中免挂行政区划集团1户。2006年度全市应
检国有、集体企业5332户,全市已年检国有、集体企业4597户,年检率为86.2%;在具体工作中,一是
加强企业联系,落实回访制度。先后到企业现场办公160余人次,通过现场办公为企业解决问题60余
件。二是推进政务公示,扩大群众监督。年内,对本部门的职责、权限、岗位目标、工商办事指南、
办照程序、办照时限、收费标准、政策法规等进行公示,提供与审批事项相关的备查资料,方便企业
和群众查询和办事。从公示形式上,采用墙面公示、卡片公示、手册公示、电子触摸屏公示等立体公
示模式,做到政务公开,接受监督。三是提高服务质量。牢固确立窗口服务无小事的理念,实行登记
前发放“登记注册明白纸”,登记中认真辅导,登记后发放“友情提示”等便民措施。采取多种方法,
增加服务内容,积极推行引导服务、限时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和上门服务。年内,窗口当
天办结率达到98%以上。四是提高登记质量,全面推行各类企业登记材料示范文本。每季组织开展一
次登记质量互查、考核和讲评。年内,共办理各类企业开业、注销、变更登记1710户(次),经登记
质量互查、考核,登记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五是继续支持服务公有制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大力
支持服务公益性和经营性事业单位的改革。年内,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企业改革、改制目标,全面
贯彻落实支持服务和规范国有、集体企业深化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
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先后帮助峄城区委、区政府对其所属四家企业进行改制成立了四家有限公司,并将以山东福兴煤业有
限公司为母公司,母子公司注册资本过亿元的免挂行政区划的福兴煤业集团。随后又指导了枣庄矿业
集团所属枣庄八二四厂,采取职工、枣庄矿业集团入股的形式改制成立了山东凯乐化工有限公司,通
过改制该企业已成功购买了山东省内三家企业,企业整体资产规模有了大幅增长。同时,为国有资产
管理部门控股、参股的相关企业办理了股权变更,解决了工业企业以外的区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空缺,
为进一步理顺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打好了基础。年内,还积极鼓励支持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参与
企业改制,并参与改制企业的前期论证工作,为企业妥善处理各方利益,理顺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
业制度提供政策咨询。全年共办理企业改制登记8户,办理企业集团4户、免挂行政区划企业集团1户。
六是市场准入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采取“三优”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即:优化政策环境,从改革
登记注册制度入手,对招商引资项目在经营领域、经营范围、字号名称、注册资本、前置审批等方面
进一步放宽条件,实行先登记后规范,宽准入严规范;优化服务环境,在接待咨询、登记注册、受理
投诉方面全部实现一厅式办公、一站式服务;优化执法环境。七是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登记职能、服务
地方经济发展,年内,把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做大做强作为登记工作重点来抓。先后数次派人到国家工
商总局、省工商局协调兖矿国泰乙酰化工有限公司、福兴煤业集团、鲁南中联水泥有限公司3家企业
办理免挂行政区划名称,为46家企业办理了冠省级行政区划名称。支持企业通过吸收合并、兼并联合、
破产收购、参股、控股、引进实力股东及资产重组等改革手段,实现强强联合,积极向上市公司靠拢。
先后多次派出专人进行现场办公,为山东鲁宏水泥有限公司分立股权调整为中联鲁宏水泥有限公司,
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整体改制工作,并成功在香港H股上市。在市工商局企业科和山亭注册局近一个
月的积极运作下,为山亭区政府登记企业集团两家,填补了山亭区无企业集团的空白。鼓励国有、集
体企业作强作大,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登记注册资本过亿元企业19家。培育年销售额10亿元
以上企业1家。
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管理。2007年,全市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机构,积极履行企业登记管理
职能,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外商投资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年内,办理外商投资企业名称登记29户,其
中挂省名登记9户。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4户,其中,中外合资企业8户,外资企业15户,外商投资企
业分支机构31户。办理外商投资企业变更登记310户,其中公司变更登记128户,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
构变更登记182户。注销外商投资企业3户,注销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构11户。拟吊销外商投资企业51
户。截至2007年12月底,全市实有外商投资企业公司246户,其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103户,中外合
作经营企业6户,外商独资经营企业137户; 实有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构339户。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
155677万美元,注册资本总额88417万美元,外方认缴出资总额65965万美元,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
的外商投资企业38户。年内,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严格按照国家工商总局授权,规范外资企
业登记管理行为。先后对全市有关外资登记机构设置、人员编配、以及外资企业登记管理机构统一行
使外资企业核准登记权和监督管理权情况、制度建设情况进行了自查自纠,针对自查情况,整理上报
了《枣庄市工商局关于〈关于加强外资企业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自查情况汇报》,省工商局对市
局自查情况非常满意。二是严把外商投资企业市场主体准入关。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规范登记手
续。同时,开展了网上查询、网上下载登记表格、网上登记申请受理、网上审查、核准,提高了办事
效率和登记监管水平。三是坚持工作准备、年检宣传、部门协调、重点审查“四个到位”,认真做好
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工作。2007年,全市应检外商投资企业535户,其中应检法人企业227户,应检
分支机构308户。实检外商投资企业449户,其中实检法人企业170户,实检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构279
户;年检率为84%。四是举办了第二期全市外商投资企业联络员培训班,全市12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联
络员参加了培训班。五是积极开展“千件实事大行动”活动,加大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力度。坚持突出
高效便捷、突出全程参与、突出拓宽服务“三个突出”,做好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工作。全年共收
到企业表扬信20多封,锦旗5面。六是加强政治责任感,做好各项涉台工作。积极落实“重点项目提
前介入制度”,对台资大项目、高科技项目坚持提前介入,跟踪服务,开辟“台资企业登记注册绿色
通道”,为台资企业申办登记注册手续提供政策咨询、投资指导、受理核准等各项优先、快速服务,
及时高效地做好台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工作。加大查处力度,保护台资企业合法权益,为台资企业发
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台商投诉协调工作。认真落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
室有关进一步加强台商投诉协调工作精神,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
则,建立了台商投诉协调工作机制,确保台商投诉有门,办案有人,反馈有声,全年共为台办、国家
安全局等涉台部门及机构提供各类数据表格20余份。七是争优创先,加强窗口形象建设。年内。市工
商局外资科荣获全市国家安全先进单位,1人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国家安全工作先进个人,荣立
二等功,被团市委、市青联授予首届“枣庄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1人被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评为审批
服务工作“服务标兵”、“共产党员先锋岗”、“五好党员”;1人被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评为审批服
务工作“服务标兵”。
个体私营企业登记注册管理。2007年,全市工商机关个体私营企业登记管理机构,以支持地方经
济发展为首要任务,按照落实服务内容力求“全”,办事程序突出“简”,工作节奏强调“快”,服
务质量体现“优”的便民服务要求,转变职能,热情服务,依法做好全市个体私营企业登记注册管理
工作,坚持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年内,共指导全系统新登记注册私营企业1333户;
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2710家;全市个体工商户已达10142 2户,私营企业达9409家;市工商局个体科新登
记私营企业518户;办理变更登记1922户。2006年度全市应检私营企业8149户,已检私营企业6752户,
年检率为83%;全市个体工商户应验照69384户,实验照65451户,验照率为94.3%。在登记注册管理工作
中,一是继续完善一审一核制,首问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新《公司法》。期间,正确处理降低公司
登记门槛与严格依法登记的关系、热情服务与按规程登记的关系,在窗口实行业务人员轮换,落实公
出顶岗制度,外出告知制度。实现AB角工作转换,提高工作效率,限时办结率达70%,树立了服务型
机关形象。二是深化红盾帮扶,引导、推动私营企业发展上规模,上档次,树立创品牌意识。年内,
全市登记挂省牌企业65个,组建企业集团7家,其中无行政区划集团2家。为帮助企业上规模上档次,
通过企业登记信息,了解企业规模。对已达到企业集团登记条件,而无申办意识的企业,靠上帮扶指
导,先后深入高新区、市中区经济开发区、台儿庄区工业园等走访,多次陪同企业到省工商局、国家
工商总局办理有关手续,受到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好评。同时,进一步完善帮扶措施,巩固和扩大招商
成果。对招商引资项目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跟踪服务,使招商项目确实在枣庄扎下根,并通过来枣外
商的成功实例吸引更多的外商,5月份市政府在杭州召开的招商会上,又有3个项目成功签约。三是认
真落实“三农”政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市工商机关各登记注册大厅均设立了涉农企业注
册登记“绿色通道”,为涉农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农村个体经济向
农产品加工业,种养业以及为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销经营业转化,推进农业企业化进程。5月份,
在组织人员学习外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山亭区召开了全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工作现场会。保证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合伙企业登记注册工作顺利开展。四是继续抓好下岗职工再就
业优惠政策落实工作,完善下岗职工、高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就业再就业“绿色通道”,多次组
织人员参加劳动部门举办的各种招聘会,宣传工商部门的优惠政策,解答群众关心的疑难问题,与劳
动部门配合,对申办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复核,保证真正下岗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对符合规定持再就
业优惠证到工商部门申办个体登记的,按政策给予优惠。五是认真抓好专项整治,先后开展了汽车驾
驶员培训学校清理整顿、无照经营查处取缔、黑网吧查处清理,以及中介机构、“两虚一逃”查处等
项工作,维护了市场经营秩序和合法经营者的权益。
(秦宗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