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4&rec=3&run=13

——2008年1月4日在枣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 陈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
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五年
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本届政府团结依靠全市人民,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提前
两年完成市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7年,预计全市GDP、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完成900亿元、45.2亿元,年均分
别增长16.6%、27.3%;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是2002年的2.85倍和3.3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完成389亿元,实现了翻两番。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83.69亿元、贷款余额347.71亿元,分
别比2002年增长137.9%、122.7%。农业农村经济长足发展。粮食总产和小麦单产分别比2002年增长52%、
9.1%。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1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99家。工业经济迅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
增加值、利税和利润分别完成477亿元、210亿元和120亿元,是2002年的5.2倍、1.6倍和1.2倍。规模以
上工业企业1290家,五年来增加727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9.8个百
分点。服务业日趋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6%。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业税全部取消。国有企
业改革稳步推进,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基本建立。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全面完成。财税、金融、投资、
流通、事业单位等各项改革积极推进。市商业银行成功组建。所有制结构进一步优化。2007年,预计
民营经济纳税额45亿元,是2002年的4.5倍,占全市税收总额的57%。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累计实际到
位外来资金833亿元,年均增长33.5%;累计实际利用境外资金4.3亿美元。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20.4亿美
元,年均增长26.6%。
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城市化水平提高6.5个百分点,达到47%。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
资72亿元。光明大道、南方植物园等一批市政工程相继完成,市行政中心顺利西移。文明生态村创建
和经济薄弱村帮扶活动初见成效。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066公里,是2002年的3.15倍。区(市)之间全
部实现一级以上公路连接。南水北调韩庄段、湖东堤治理、枣庄港、台儿庄复线船闸等重点工程进展
顺利。生态市建设全面启动,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提高6.4个百分点,达到30%。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中小学危房改造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枣庄学院创建
成功,结束了我市没有本科院校的历史。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共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804项。
抗击“非典”全面胜利。疾病防控和医疗救治“两个体系”基本建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
达到4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1.2%。文化事业繁荣兴旺,柳琴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
‰以内。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工作不断加强,
军政军民更加团结。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知识产权、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龄、残疾
人、红十字、档案、人防、气象、地震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560元和5150
元,年均增长14.1%和10.7%。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9.5万人。累计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55.5亿元。城镇职
工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71.5%、82.7%。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城
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1.8平方米,城区新增供热面积601万平方米,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6%。基本实
现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车,84.9%的自然村用上自来水,65%的行政村开通有线电视。城乡用电实现
同网同价。移动通信用户、互联网用户分别达到169万户、14.1万户,私人拥有汽车12.4万辆。安全生
产成效显著。“平安枣庄”建设扎实推进,社会秩序进一步好转。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深
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365项审批事项集中办理。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累计
办结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2180件,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推行政
务公开和机关效能监察,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廉政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07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一年,也是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建
设富强、文明、和谐新枣庄的第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全市经济社会进一步
迈向科学发展的轨道。一是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投资结构趋于
合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投资下降48%,服务业投资增长35%。对小立窑、小火电实施了“全国第一
爆”,淘汰立窑水泥生产能力280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7.42万千瓦,5座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年度
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将首次完成。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效明显,投资强度达到每亩127万元。二是结构
调整步伐加快,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加大了对“三农”工作的投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进
一步推动结构优化升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利税和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20%、25%和25%,高新技
术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7%。境内财政总收入比上年增长24.3%。
三是打基础、谋长远,一些薄弱环节有了新的突破。着眼于夯实基础、谋划长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
基础上,针对影响和制约未来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和薄弱环节,实施重点突破。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
设。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投资8亿元。206国道改建、枣木高速后伏立交工程竣工通车。枣庄港104国道公
路桥开工建设。枣临铁路用地指标、资本金筹措方案基本落实,列入铁道部2008年开工计划。库容量
1.68亿立方米的庄里水库纳入水利部“十一五”大型水库建设规划储备项目。十里泉电厂260万千瓦项
目进入立项审批阶段。枣庄职业学院创建工作启动,新校区教学楼及配套设施开工建设。推进与国内
外特大型企业和大集团的战略合作。继续推进与兖矿集团的合作,国泰二期完成投资8.7亿元,国泰
三期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推进与新奥集团的合作,投资80亿元的项目进入实施阶段。推进与中建、诚
通集团的合作,枣庄中联、山东榴园旋窑水泥项目开始启动。推进与华中数控的合作,机床行业数控
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推进与张家界黄龙洞投资公司的合作,共同开发我市的旅游资源;冠世榴园、抱
犊崮风景区被批准为国家4A级景区,台儿庄古城建设启动,旅游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加强薄弱环节,
一些工作有了新的起色。融资引资创历史新高,金融贷款增量是上年的1.81倍,外管局到帐外资是上
年的2.08倍。东谷面粉跻身中国名牌,实现我市零的突破。丰源中科运用秸秆气爆技术生产低聚木糖
项目取得成功。四是民生问题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义务教育阶段学

杂费全部免除,新城实验学校开工建设。建成52家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新建改建30所乡镇敬老院,
完成21所乡镇卫生院改貌建设。东沙河治理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整治背街小巷167条。廉租住房制度
基本建立,棚户区改造工程启动。“五城同创”活动全面展开。年初市政府承诺的30件惠民实事得到
较好落实。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地感到,政府工作取得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市
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奋
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向解放军、武警驻枣
官兵和中央、省驻枣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枣庄发展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内外朋友,向在我市创业的投
资者、合作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经济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接续替代产业有待尽快培育壮大;发展方式依然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节能减排的压力还很大;经济外向度偏低,对外开放水平亟待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民
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低收入家庭数量较多,就业压力不断加大,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艰巨;社会
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政府自身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等。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认
真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按照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
“3695”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经济社会又
文化事业、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
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奋力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生态优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枣庄。
今后五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到2012年, 全市GDP、地方财政收入实现“两个翻番”,分别达到
1800亿元、100亿元;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
值的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7%;实际利用境
外资金年均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
均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22‰以内。
一、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城市转型
枣庄是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单一,矿山资源逐渐减少,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加快城市转型已成
为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国务院出台了
一系列优惠政策;省里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把包括枣庄在内的鲁南地区定位为重点开发区域。
我市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时机。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努力实现全市
经济跨越发展。
(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支柱产业多元化、新兴产业特色化”的
要求,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升级,强化产业支撑,加快城市产业转型步伐。
优化产业布局。围绕“一纵一横一环”的思路,合理布局优势产业。一是构建沿路沿运经济走廊。
发挥京沪高速铁路、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和京杭大运河的交通优势,沿路沿运布局煤化工、精细
化工、机械制造、水泥、新型建材、沿运物流等产业。二是构建枣薛中心城区经济走廊。发挥中心城
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发展占地少、污染小、劳动密集或技术密集的城市型产业,布局专业市场群、现
代服务业、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产业,形成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局面。三是
构建环枣庄旅游观光走廊。突出台儿庄古城、滕州微山湖湿地公园“两个龙头”,布局冠世榴园生态
游、中兴工业游、山水民俗游、盈泰温泉休闲游、铁道游击队红色游“五个节点”,形成环形精品旅
游线路。
推动产业升级。坚持走符合枣庄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培育和壮大接续替代产业。
培植壮大八大工业集群。一是煤化工。加快煤化工园区建设,依托兖矿、新奥、枣矿等企业集团,
推动煤化工重点项目建设,做大甲醇,做深醋酸,储备开发二甲醚、烯烃,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
的新兴产业。二是精细化工。以煤化工产业为依托,不断拉长煤气化、煤焦化产业链,开发医药中间
体、化妆品中间体、香精香料等一系列精细化工产品。三是机床。以鲁南机床、威达重工等为骨干,
培育一批智能复合加工中心、钻铣加工中心等中高档数控机床产品,并带动其他加工制造业的发展。
四是水泥。以中建、诚通为依托,推进水泥行业资源整合,加快“压立上旋”步伐,重点抓好旋窑水
泥生产线建设,开发特种水泥、专用水泥和水泥深加工产品。五是新型建材。以北新建材、金州玻璃
等为骨干,积极发展纸面石膏板、新型墙体材料、特种玻璃等高强度、轻型化、阻燃性强、节能环保
型的建材产品。六是纺织服装。以万泰、海之杰、海扬、祥源等为重点,着力提高技术含量,提升自
主品牌价值。七是农副产品加工。以盈泰、祥和乳业等企业为龙头,依托我市农产品丰富的优势,向
畜产品、蔬菜、果品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八是电子信息。加大对电子基础材料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
发展磁性材料、电子元器件、通讯光缆、数码科技等电子产品,尽快形成产业特色。
加快发展四大特色服务业。一是文化旅游业。依托我市丰富的文化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业繁荣发
展。二是沿运物流业。以枣庄港、台儿庄港、峄城港、滕州港四大枢纽港口为节点,统筹规划建设一
批大宗货物物流园区,集中发展煤炭、建材、化工等物流企业,构建沿运临港现代物流体系。三是专
业市场群。创新“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经营”模式,坚持“以商促工、以工兴商”,把批
发市场建设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扶持发展一批特色突出、协作配套、产销一体的专业市场
群。四是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法律、会计、运输、通信、广告等服务业,增强为生
产服务的能力。
强化产业支撑。围绕产业集群发展,提高煤、电、水、运等生产要素的供应保障能力。对煤炭资
源进行控制性开采,加大到市外开发资源的力度,把更多的煤炭由“燃料”变为“原料”。推进十里
泉电厂、滕州电厂两个260万千瓦项目。筹建庄里水库,搞好周村、户主等水库除险加固,完成韩庄
运河续建工程。开工建设枣临铁路、枣临高速公路,配合完成京沪高速铁路施工建设。重点抓好干线
公路新建、改建,形成以一级以上公路为主体的“五纵八横三连”公路网络。提升主航道通航标准,
开工建设万年闸复线船闸,提高综合运输能力。
(二)抓好节能减排和自主创新。加快城市转型,必须把节能减排和自主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
置。
打好节能降耗攻坚战。一是运用技术手段,鼓励节能技术创新和节能产品应用,推广建筑、电力、
水泥等领域的先进节能技术,发展循环经济。二是运用经济手段,发挥财税、价格的杠杆作用,实行
超耗能加价和差别电价,促进高耗能企业节能降耗。三是运用行政手段,实施投资项目“能评”,把
好准入关口。四是运用法律手段,依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一是加强源头控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肃查处各
类违法排污行为。二是加强水污染治理,确保干线水质达到南水北调调水要求。加快城市污水管网配
套建设,基本实现污水集中处理。三是加强大气污染治理,严格控制粉尘排放,全面完成电厂等企业
脱硫任务。四是加强生态市建设,继续抓好造林绿化,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做好饮用水源地保护,努
力让枣庄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进一步提升枣庄高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努力把高新区建成我市高新技术产
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支柱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
煤气化、多轴联动及车铣复合数控技术、秸秆气爆等科技创新项目,提高我市支柱产业竞争力和优势
产品附加值。继续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完善创新型
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形成结构合理的创新人才梯队。
(三)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城市转型,必须坚持城乡统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新农
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发展现代农业。一是扩大“两大基地”规模。优化粮食品种,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粮食
储备体系,确保粮食安全。发展“一乡一品”,扩大樱桃、石榴、长红枣、花椒、马铃薯、花生等特
色农产品种植面积。二是提高农业“四化”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着力培育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增强对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农业市场化,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为发展现代农业搭建产销服
务平台。加快农业标准化,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农业组织化,
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
全面发展农村各项事业。坚持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
覆盖,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公平化。推进“双十双百”工程建设,创建科学发展十佳乡镇,支持十
个边界、山区欠发达乡镇实现协调发展;创建百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帮扶百个经济薄弱村。继续推
进“路、水、电、气、医、学、文、厕、澡”建设。建立为农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解决好生产生活
中的实际困难,让广大农民的生活不断改善,过上更加滋润的日子。
落实支农惠农各项政策。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落实好粮食直补、良种、农机、农资“四
补贴”和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探索土地流转的有效机制。推进土
地征用制度改革,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加强农民负担监管,积极化解乡村债务。培养有文化、
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加大农民劳务输出和就地转移力度。以发展农
村二三产业为重点,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四)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革开放是强市之路,是富民之策,也是城市转型的动力所在。
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树立“富民优先、重在创业”的观念,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实施“中小
企业成长计划”,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充分
利用城市楼宇资源,引导发展现代商务、中介咨询、职业培训、娱乐健身等城市服务经济。发展镇村
经济,构建“一镇一业”的生产格局,重点培育鲍沟玻璃、洪绪塑料、滨湖蛋制品、城头豆制品、店
子食品、税郭纺织、齐村机械、沙沟木材、底阁蚕茧、马兰淀粉“十朵金花”,带动全市民营经济的
“遍地开花”。
深化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强化国有资产监管,实现保值增值。重点开展扶持
10家企业上市工作,拓宽融资渠道。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源建设和重点税源监控,依法规范收
入征管。积极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增加对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按照“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先
有制度办法、后有资金分配”的要求,完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提高理财水平。深化金融改革,优化
金融生态环境。根据全市产业布局和功能分区,探索利益协调机制,完善调控扶持政策,支持区(市)
突出特色,培植优势产业,促进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扩大对外开放。坚持招商引资和招商选资相结合,切实提高“招”和“落”的水平。突出“两国、
两地、两省”(日韩、港台、浙粤),突出煤化工、机械制造、服务业、旅游等重点产业,突出对未
来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大项目,综合运用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等方式,提高招商成功率。
充分发挥各类经济园区的载体作用,改善经济软环境,推动招商项目尽快落地建设。积极开拓国际市
场,扩大纺织服装、新型建材、食品等优势商品出口,培育机电、化工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强对
外经济合作,发展高端劳务和企业外包。
(五)树立鲁南“门户城市”新形象。城市是经济发展的载体,也是广大市民的家园。做好新一
轮城市建设,是发展所需,更是人民所盼。围绕打造“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的城市品牌,按照“尊
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民生”的理念,加快城市功能转型,提升鲁南“门户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引导组团城区一体化发展。针对矿区城市布局分散的实际,按照组团式城市的要求,树立局部与
整体相协调、分工与整合相统一的城市发展思路,推进城区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同城效应”。
落实两大任务,促进功能互补、资源共享。一是整合提升各组团功能。加强各组团基础功能建设。
继续完善市中区商贸、居住、教育、文化等功能,强化新城行政、交通、居住、科技、教育等功能,
提升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峄城区、薛城区基础设施配套,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古城重建工
作,把台儿庄组团打造成知名旅游目的地。突出生态特色,把山亭组团打造成生态休闲区。壮大滕州
市城区规模,增强集聚功能。二是优化配置公共资源。合理布局中心城区和各组团的大型公共设施,
更加注重建设街心公园、小广场、小绿地及街道社区文化、教育、卫生等小型公共设施,鼓励企事业
单位文体设施向社会开放,让公共资源离群众更近一些,提供的服务更好一些,发挥的社会效益更
大一些。
建设两大支撑,缩短城区时空距离。一是交通网络支撑。探索建立大容量的BRT公交系统,建设
快速、低价位的城际公交通道。二是数字网络支撑。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加快“数字枣庄”建设,综
合运用通信、网络等数字化手段,构建信息高速公路。
推进城区一体化发展,必须实行强有力的政府引导。要统筹城乡规划,完善覆盖城乡的控制性详
规。严格按规划进行建设,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加强对各组团城区建设的规划调控,避
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努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加快枣薛中心城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功能,壮大中心城区规模,把老城做新,把新城做靓,促进
新老城区共同繁荣。依托枣庄经济开发区,加快市中区西扩步伐。实施城区道路提升工程,继续推进
背街小巷治理,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规范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对重点街区实施“拆违建绿”,
为群众提供更多的休闲空间,为城市未来发展“留白”。坚持三区合一,促进新城区、薛城区、高新
区设施共建、联动发展。完善新城路、水、电、气、热、通讯等基础设施,构建完备的基础教育体系,
健全中心医院、社区医院相配套的医疗服务网络,建设商贸场所、文化体育设施,增强新城服务功能。
规划建设张范城镇组团,增强对中心城区发展的支撑能力。注重引水入城,实施东西沙河、峄城大沙
河治理,推进市中西郊公园、新城龙潭公园和薛城城市湿地公园等项目建设,打造“亲水”城市空间。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推动重心下移,发挥好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性
作用。推进城市管理“无缝隙工程”,构建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实施精细化管理。抓好城乡环境综合
整治,提高亮化、美化和绿化水平。实施“五城同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国家环保模范城、中国优
秀旅游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园林城市,推动传统工矿城市向文化旅游城市转变、单一的矿区城市向
功能相对完善的“门户城市”转变。
二、发展文化旅游,促进文化繁荣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把做强经济硬实力与做强文化软实力有机
结合起来,推动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在全市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
(一)全面推进“文明枣庄”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育。深入挖掘枣庄丰富的文化资源,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着力培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培育文明风尚。积极
发展广播影视、文艺创作、新闻出版等文化事业,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
会正气。
(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实施精
品工程,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着力
发展农村和社区公共文化事业,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
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五大工程,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三)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旅游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必须把发展文化旅游放在更加重
要的位置,创造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优势。一是构建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依托枣庄丰富的文化资源,
发展以运河文化、墨子文化、北辛文化为主的古文化旅游,以台儿庄大战、铁道游击队为主的红色文
化旅游,以中兴公司、南水北调泵站为主的工业文化旅游,以微山湖湿地公园、抱犊崮、冠世榴园为
主的生态文化旅游,以台儿庄古城、盈泰生态园为主的休闲文化旅游,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文
化旅游产业聚集区。 二是实施大项目带动。 抓住运河申遗和台儿庄大战胜利七十周年的机遇,围绕
“大战故地、江北水乡、运河古城、时尚生活”的定位,按照“存古、复古、创古”的理念,高标准
规划建设运河古城核心景区,配套建设游客接待中心、休闲度假公园等项目,着力打造中国第一座二
战纪念城市、京杭大运河上最后一座能够恢复的完整古城,打造国内外知名的优秀旅游产品,带动全
市文化旅游产业繁荣发展。三是增强文化旅游发展活力。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抓好跨区域规划、基
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市场秩序治理。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形成企业为主体的投
入机制,加快景区景点市场化进程。做好政企联手、部门联合、区域联接、上下联动,形成市场开拓、
宣传促销的整体合力。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准确定位,突出特色,精心打造一批“小而精、
大而特”的文化旅游项目,尽快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
三、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我们将更加注重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在
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
育,逐步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枣庄职业学
院。加强枣庄学院学科建设,提高办学水平。调整农村学校布局,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注重教师
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
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努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
提高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完成农村卫生室规范改造。到2012年,努力使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三)着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不断增加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全面落实企业工资支付规定和工资指导
线制度,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
大趋势。
(四)抓好就业再就业。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完善和落实税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财政补贴等
扶持政策,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继续开展就业援助,重点解决好特困群体的就业问题,努力实
现“双零家庭”动态消零。实施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三支一扶”计划和就业储备制度。开
展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健全职业培训制度。加大劳动保障执法力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确保每年
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以上。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扩大覆盖面和完善制度为重点,健全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慈善救
助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改革,逐步做实养老个人帐
户。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2012年,城镇养老保险和适龄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
达到88%、40%以上。扎实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逐步提高补
助标准。加快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大对困难弱势群体的救助。
(六)实施安居工程。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健全廉租住房制度,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解决城
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重点推进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争取到2012年城镇人均居
住面积达到35平方米。坚决整治房地产开发、交易、物业管理及房屋拆迁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群
众合法权益。
(七)推进平安枣庄建设。健全治安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
加强和改善信访工作,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
位的安全监管,严防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让群众吃上放心食品,用上安
全药品。发挥价格调节基金的作用,探索建立基本生活必需品储备制度,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八)繁荣发展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严格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稳定低生育水平,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完善城乡体育设施,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抓好全市第二次经济普查。加强知识产
权管理、保护和运用。提高民兵预备役、人防民防工作水平,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巩固军政军民团
结的良好局面。积极发展民族宗教、妇女儿童、红十字、残疾人、老龄、气象、地震、档案、史志等
各项事业。
各位代表,今后的民生问题,已不再主要是解决温饱,而是更加富裕;已不再主要是人的生存,
而是人的全面发展;已不仅仅是救助行为,而是制度保障。我们要心系百姓,关注民生,真正做到民
有所呼、我有所应。要立足实际,多办实事,努力使岗位更多一点、学费更低一点、看病更省一点、
住房更舒适一点、物价更稳一点、空气更净一点、事故更少一点、治安更好一点,让每一个老百姓都
拥有平实的幸福感。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将始终是各级政府的核心任务,任重道远,永无止境。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科学发展的新形势,各级政府必须按照“亲民、务实、和谐、高效、廉洁”的要求,不断加
强政府自身建设。
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不断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
题。要加强学习,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一切违背科学规律的工作思路都要改变,一切违背科
学规律的工作方法都要纠正。要注重调查研究,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和破解难题的能力。精神状态决
定事业成败。政府工作人员要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以强烈的使命感和只争朝夕的精神推动事业发展。
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没有执行力,就没有公信力;没有公信力,就没有凝聚力。要大力倡
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坚决杜绝推诿扯皮现象,解决“中梗阻”问题。加快电子政务建设,
努力为公众和企业提供“无边界”服务。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把更多的精力
放到社会发展和管理上来。推行“阳光政务”,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行
行政问责制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 强化行政监督。 继续搞好机关效能监察,坚决克服“不作为”和
“乱作为”,提高行政效率。要恪守权由民授、权必制约的法治理念,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
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要言出必有行、行之必有果,凡是对人民群众承诺的事情,都
要尽最大努力落到实处。
加强廉政建设。既要建设廉洁政府,又要建设廉价政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
注重预防”的方针,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始终牢记
“两个务必”,牢固树立节俭意识,反对铺张浪费,降低行政成本。发挥好监察、审计部门的职能作
用,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制约,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行职责的开局之
年,开好头、起
好步十分重要。今年政府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GDP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增长20%;万元GDP能耗下降5%,二氧化硫排放减少5%,COD排放降低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做好今年的政
府工作,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在“稳”的基础上实现更大的“进”,在
“好”的前提下实现更大的“快”,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切实抓好“三农”工作。
确保今年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量继续明显高于上年,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继续明显高于上年,
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继续明显高于上年。着力解决农村的民生问题,为农民办好十件实
事:(1)改造农村公路500公里,新建农村客运站5个。(2)95%的自然村用上自来水。(3)新增沼气
用户3万户。(4)实施200所农村卫生室规范改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5)对农村义
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提高农村小学、初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实施中小学教学
仪器更新、“三亮三改”和危房改造工程。(6)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7)新
建60家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8)新建改建15所农村敬老院。(9)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
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10)实施政府补贴支持家电下乡,对农民购买彩电、冰箱、手机给予补贴。
二是继续推进工业强市。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优化投资结构,继续抓好煤化工、机械制造、
高新技术为主的50个市定重点项目建设,以积极的态度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抓好煤化工
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推进鲁化双结构调整、国泰二期三期等煤化工重点项目,争取与新奥集
团合作的一期工程年内投产。重点抓好泉兴、榴园、中联、沃丰等旋窑水泥生产线建设。继续推进神
舟飞艇等高新技术项目。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集中力量培育6个重点城区、15个重点园区、30个重
点企业“三大载体”,下大力气扭转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的势头。加快台儿庄古城建设,力
争年内完成一期工程。推进新城物流中心项目、杏花村干杂海货批发市场三期建设。四是抓好节能减
排。建立节能公示制度,对120户重点耗能企业实施能耗定额管理。淘汰立窑水泥生产能力366.6万吨,
关停小火电7.5万千瓦。对重点排污企业全部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建成滕州第二污水处理厂。五是推
进城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1)建成新城实验学校、医疗保健中心、薛城垃
圾填埋场。(2)新建青檀北路,配套完善解放北路、青檀南路、华山路、人民西路,改造光明路、
龙头中路;完善新城路网,打通长江西路,实现与薛城对接。(3)继续推进背街小巷治理,加快中心
城区供水、供热、燃气管网改造。(4)完成棚户区、危旧房改造10万平方米,竣工经济适用房30万
平方米。(5)完成北留线、枣徐线改建,实施木石高速立交、公铁立交改造工程。(6)推进枣庄港
进港航道、104国道公路桥、台儿庄复线船闸等工程建设。六是把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认真开展
回头看活动,对照去年政府承诺的30件惠民实事,继续抓好巩固提高。积极筹措配套资金,确保中央
和省出台的各项民生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对今年安排的各项民生工作,都要一件一件地办好。要繁
荣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营造和谐安定的良好局面。
各位代表,光荣属于过去,奋斗成就未来。枣庄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
小康社会建设,使命崇高,任重道远。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
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继往开来,开拓进取,在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社会主义新枣庄的伟大实践中,
夺取新胜利,谱写新篇章,再创新的辉煌!

(责任编校 杨 慧 王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