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和社会保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4&rec=184&run=13

就业再就业工作 2007年,全市共实现就业再就业5.78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116%,期末城镇登
记失业率为3.26%,继续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就业政策措施。全市累
计发放《再就业优惠证》4881个,发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1109.5万元,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减免
税费1226.17万元,支出各项就业资金2797.24万元。其中为从事灵活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支付社会保险
补贴857万元,1万余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到各类就业优惠政策扶持。二是积极帮扶困难群体就业。采
取结对帮扶、公益性岗位安置、鼓励自谋职业、扶持灵活就业等多项措施,再就业援助“零就业家庭”
465户,实现就业再就业528人。三是大力推进就业培训工作。全年举办创业培训班11期,培训人员562
名,其中已有393人通过创业带动1100余人实现了就业。为大学生创业培训提供小额担保贷款28万元,
帮助14名大学生成功创业。四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相继组织实施了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
动、 民营企业招聘周以及大学毕业生服务月等专场招聘活动, 共举办招聘洽谈会155场, 进场人数
52288人(次),求职登记33359人,达成意向性聘用协议21640余人。五是稳步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试点。
2007年,“薛城轮胎吊司机”、“台儿庄焊工”成功入选全省“驰名劳务品牌”,并与“滕州技工”
一起入选全国优秀劳务品牌。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全年共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15.6亿元,同比增长19.1%。确保了全市69950名离退休
人员养老金、15935名失业人员失业金按时足额发放。扎实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市政府
成立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联席会议,并在滕州开展了试点,滕州已有7万城镇居民参加了基本医
疗保险。做实个人账户试点。根据省里要求,认真做好2006、2007年个人账户基金的归集。及时调整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调整后人均月增加107.8元,达到每人月平均926.1元。启动事业单位工伤
保险,将全市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职工纳入工伤保险参保范围。建立了工伤保险定点医院管理
制度,加强了对医疗机构、工伤职工医疗行为的监管,保证了工伤保险基金的合理科学使用。推进企
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在全市建立了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出台了《枣庄市落实被征地
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操作规程》。加强社保基金监管。建立了各级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认真开展社会
保险基金审计,全年清理回收历史挤占挪用基金653.3万元。

职业培训 2007年,枣庄市技工学校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得到增强。枣矿集团高级技工学校创建为枣
矿集团技术学院,市劳动技工学校升格为省级重点技工学校,滕州技工学校申报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
校。全年技工学校共招生8584人,其中高技生4835人。技能扶贫招生620人,为技能扶贫生申请学费和
生活费共计344.124万元。 从2007年起, 对职业学校毕业生逐步实行“双证”制度,2010年全面实行
“双证”制度(即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全年职业技能
鉴定发放职业资格证书15381人。 其中初级工5348人,中级工9335人,高级工395人,技师293人。下达
2007年全市“金蓝领”培训项目计划200人,为每位参加“金蓝领”技师的培训人员争取补贴1000元,
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企业职工培训提供重要的发展平台。全市有310余人申报技师资格培训,其中293
人被确认技师任职资格。组织开展了2007年度“山东省首席技师”的推荐工作,山东威达有限公司姚
运启获得“山东省首席技师”称号。

劳动保障执法维权 一是加强企业工资宏观调控力度,健全完善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报请市政府
发布了2007年度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发布并扩大了枣庄市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职位(工种)范
围,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与经济发展的同步提高。二是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从源头上
规范劳动关系。推进劳动合同三年行动计划,综合运用典型引路、行政督导、舆论监督、依法规范等
措施,促进用人单位与职工签订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三是坚持多调慎裁、
快速处理,劳动争议处理实现了办案效率、裁决准确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全年共受理处理劳动争议案
件334起,裁决案件法定期限结案率100%。四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密度和力度。通过开展农民
工工资支付和劳动合同签订、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等专项检查和全面的年度监督审查工作,全
年共检查各类用人单位3752余户,立案处理260起,行政处理处罚企业75户,督促补缴各类社会保险费
1.6亿元,补签劳动合同3.3万份,取缔非法职业介绍机构50户、无照经营“四小”用人单位121户、无
证采矿39户、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321万元,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保障基础建设 2007年,全市劳动保障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两大核心软件
得到广泛应用,就业和社会保险业务基本纳入计算机管理,市级核心平台二版软件切换成功,实现了
五险合一、数据集中的目标,网络已延伸至区(市)。行政复议、应诉能力提高,全年受理行政复议
案件10起,均及时结案,应诉行政诉讼案件1起,全年未发生一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劳
动保障规划、统计、财务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规划的导向性更加突出,统计的基础作用明显增强,
财务的保障能力提高。
(汤国华 佟 静)